深度阅读

《玄奘取经之路 丁和寻访影纪》:【10】焉耆

摘要: 九璞十景 丁和 您的转发和分享 是最大的赞赏和鼓舞 焉No. 10耆“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大唐西域记》 阿耆尼,梵文意为“火焰”。《汉书·西域传》称为焉耆,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国——“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近海 ...

九璞十景 丁和


您的转发和分享

是最大的赞赏和鼓舞

No. 10

“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

——《大唐西域记》

阿耆尼,梵文意为“火焰”。《汉书·西域传》称为焉耆,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国——“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近海水多鱼。”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附近。

阿耆尼国,是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里所记录的起始第一国。

《大唐西域记》对于焉耆国的佛教有详细的叙述:“伽蓝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经教律仪,既遵印度,……”

阿父师泉

泉在道南沙岩,

岩高数丈,

水自半而出。

阿父师泉

Ebony 8×10 相机

阿父师泉在天山前山博尔托乌拉山中一条天然沟谷——苏巴什沟中,距托克逊县城西南30多公里。据说,苏巴什沟就是在唐代之前连接吐鲁番盆地与焉耆绿洲的“银山道”。

关于阿父师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叙述了一个传说:有一高僧为行至此地水尽困乏的商旅登崖作水,在众人“阿父师为我下水”的呼喊声中,泉水自半山奔涌而下,而此时高僧已寂灭于崖顶。玄奘法师对这一宣扬佛法的圣迹十分敬畏,在穿越苏巴什沟进入焉耆国的路途中,不仅觅见了阿父师泉,还在泉边虔诚地住过一宿。

“泉在道南沙岩,岩高数丈,水自半而出。”(《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博尔托乌拉山山谷

Mamiya ZD645 相机

阿父师泉

Mamiya ZD645 相机

甘沟

Canon 5D 相机

甘沟,位于新疆吐鲁番的托克逊县城和库米什镇之间,314国道纵穿其中,是不翻达坂的南北疆必经之路,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的长途汽车都要经过这里,从甘沟峡谷穿越天山,就意味着踏上了南疆地域。

(横屏欣赏)

甘沟

Canon 5D 相机

七个星佛寺

Ebony 8×10 相机

七个星佛寺

内有伽蓝十余所

,僧徒二千余人。

七个星佛寺,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位于焉耆县七个星镇西南部的一道低矮的山梁和坡地上,是佛教文化东传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焉耆国的佛教中心。它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整个佛寺遗址占地面积逾4万平方米,寺院遗址分南、北两大部分,以遗址中部的泉沟为界,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两部分组成。寺院残存大小建筑93处,洞窟残存11窟。残存佛像基座,窟内有乐伎、朵云纹、飞天等壁画遗存,出土泥塑佛、菩萨、天王,供养人等头像。

洞窟的形制大致与克孜尔一期洞窟相似,壁画比较精美,佛像造型丰满和祥,具有犍陀罗和中原的风格。对于研究古代焉耆史乃至西域社会发展史、佛教史、戏剧史等具有着重要的价值。

佛窟遗址

Canon 5D 相机

洞窟

Canon 5D 相机

窟顶壁画

Canon 5D 相机

僧房遗址

Canon 5D 相机

僧房遗址

Canon 5D 相机

僧房遗址

Canon 5D 相机

玄奘西行至阿耆尼国时该佛寺为国中最大、最繁荣的一处佛教寺院。由于阿耆尼国国王与高昌国王有宿怨,法师没能在焉耆更换马匹,仅仅住了一晚就匆匆启程了。

多年后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记录焉耆国在唐贞观年间“内有伽蓝(即寺庙)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宋元之后,伊斯兰教兴起而佛教衰落,佛寺逐渐被废弃。

铁门关

Ebony 8×10 相机

铁门关

自焉耆西五十里,

过铁门关。

库尔勒以西8公里处有铁门关,始设于晋代。《唐书·地理志》述:“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铁门关是由焉耆盆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必经关口,它所在的峡谷叫做铁关谷,孔雀河在谷底蜿蜒流淌。

玄奘法师曾从此处翻越库鲁克山去龟兹,西汉张骞、东汉班超也曾在此饮马于孔雀河。

铁门关水库

Ebony 8×10 相机

尉犁

沙漠绿洲

Ebony 8×10 相机

尉犁位于新疆中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腹地,距乌鲁木齐市520公里,地处库尔勒市南50公里处。为汉初西域绿洲“城国”之一——渠犁。唐贞观二十二年,唐置焉耆都督府,渠犁隶属于唐。

尉犁县县域内有全国最大的胡杨林保护区100万亩。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罗布人就生活在这里。

沙漠绿洲

Ebony 8×10 相机

胡杨

Ebony 8×10 相机

轮台

塔克拉玛干沙漠

Canon 5D 相机

轮台县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汉代是西域36国中的城邦之一。汉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复国为乌垒国。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境内设西域都护府,历时72载,统领西域诸国。唐时属龟兹都督府乌垒州。

塔克拉玛干沙漠

Canon 5D 相机

轮台胡杨

Ebony 8×10 相机

胡杨是第三纪残余的古老树种。胡杨生长期漫长,由于气候风沙和干旱的影响,很多胡杨树造型奇特、诡异,有“活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的说法。

全世界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胡杨林又生长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由于它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人们又叫它“沙漠英雄树”。

轮台胡杨

Ebony 8×10 相机

活三千年不死,

死三千年不倒,

倒三千年不朽。

轮台胡杨

Ebony 8×10 相机

-END-

《玄奘取经之路 丁和寻访影纪》

封面题字:冯其庸

作者:丁和

顾问:冯其庸 王炳华

学术支援:王邦维

设计总监:姚伟延

篆刻:王运天

出版发行:文化艺术出版社

印刷:上海中华商务联合印刷有限公司

丁和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新疆龟兹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滑动了解作者

丁和从2003年起取材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称西域)地区,以8×10大画幅相机拍摄西域文化遗址、地理地貌、风土人情。以每年多次赴疆,累计近四十次行摄,走遍西域的沙漠戈壁、草原雪山。通过学习,并经由国学大家冯其庸及众多学者的指点,拓展并深入被摄对象,创作出“流沙梦痕”、“玄奘取经之路”,以及“古代龟兹石窟壁画”等一系列文化摄影主题,在全国各地举办大型个人文化主题影像展及出版同名书籍。获得轰动社会的巨大反响。丁和以镜头刻画了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况。他的上千张8×10胶片,前所未有的精确记录了历史遗存的每一个细节,并通过由学者及专业机构所认可的解读,给读图者提供了以图看史的学习机会,从而在现代社会中普及古代丝绸之路及古代西域的优秀历史文化,传播以玄奘大师为典型的精神文明遗产。丁和的摄影作品也成为了学者研究西域,比对今昔的珍贵素材。在“古代龟兹石窟壁画”题材上,丁和为了能够做尽可能的完整、全面的记录,2007年亲赴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拍摄流失海外的龟兹壁画。2013年冬,丁和将实地拍摄所收获的影像资料无偿捐献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龟兹石窟研究院、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等研究机构。同年,丁和被入编《上海摄影史》,被称为文化影像的追摄者。

  1981年,丁和初从人文摄影,后以大画幅相机摄取风光,足迹遍及祖国各地。1990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主题摄影展《藏风 丁和摄影作品展》;2006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流沙梦痕 丁和西域艺术影纪展》,其中十幅作品为上海美术馆所收藏。2003年开始拍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遗存。2005年秋,与冯其庸先生同入罗布泊考察,开始探考与记录玄奘取经之路。在冯其庸先生的指点下,丁和带着他的大画幅相机走完由西安至新疆出境,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穿越战火纷飞的阿富汗过巴基斯坦最后到达印度那烂陀寺的玄奘取经之路全程。2007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办,以季羡林、任继愈为学术顾问的《玄奘取经之路 丁和寻访影纪展——北京》在首都博物馆成功举行,中央领导及文化部主要领导参加开幕式并致辞,新华社为此专门播发统发稿和央视晚间新闻予以播报。继此之后的2008年5月,由上海市文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联合主办的《玄奘取经之路 丁和西域艺术影纪展——新疆》在新疆国际博览中心展出。2008年10月,丁和有幸与冯其庸先生联合举办《冯其庸、丁和寻访玄奘取经之路影纪展》。2014年11月,丁和独立策展了大型影像展“Photoshanghai”获得巨大反响,并与冯其庸先生作《瀚海劫尘——西域文化遗存》联合展。从2007年开始,丁和全力投入西域石窟壁画遗存的拍摄,不但赴德拍摄流失海外的壁画精品,更多次往来于新疆各地佛教洞窟之间,旨在记录遗失海外的壁画以及现存洞窟壁画的现貌。他的西域壁画拍摄主题得到了身在香港的饶宗颐先生的指点与鼓励。2015年,摄著刊印《德藏新疆壁画》一书。2016年5月,丁和受中华艺术宫的邀请,由上海市文广局、上海市文联、新疆文物局及上海市摄协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丝路精魂 丁和古代龟兹石窟壁画艺术纪实》展览,并开设文化摄影专题公开课。

丁和曾先后出版书籍《藏风 丁和摄影作品》、《流沙梦痕 丁和西域艺术影纪》、《玄奘取经之路 丁和寻访影纪》、《德藏新疆壁画》、《丝路精魂 丁和古代龟兹石窟壁画艺术纪实》。

往 期 回 溯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第九期 吐鲁番无半城

  

八期 吐鲁番吐峪沟石窟

  

七期 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

  

六期 吐鲁番交河故城

  

五期 吐鲁番高昌故城

  

四期 哈密白杨沟佛寺

  

三期 生死莫贺延碛

  

第二期 玄奘

  

第一期 序言

聆听丝路的声音,关注【九璞十景】

公众号:九璞十景

Email:mdh31@126.com

(图文版权所有 转载请标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作者:丁和

    更多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