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讲座 | 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应用

摘要: 时间:2017年2月28日14:30——16:40地点:成都博物馆内容提要(1)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古代遗址(巩县石窟,北石窟寺,天梯山石窟、木塞木石窟、汉魏洛阳城遗址、未央宫遗址、嘉峪关、锁阳城遗址、玉门关、悬泉驿、交河古城、北庭都护府遗址、白马寺、大慈恩寺、张掖大佛寺、茂陵等)(2)莫高窟的艺术特征(雕塑、壁画、供养人、飞天、西王母、经变画等)(3)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应用(图象采集、虚拟漫游、数字化保护团队、 ...


时间:2017年2月28日14:30——16:40

地点:成都博物馆



内容提要

(1)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古代遗址巩县石窟,北石窟寺,天梯山石窟、木塞木石窟、汉魏洛阳城遗址、未央宫遗址、嘉峪关、锁阳城遗址、玉门关、悬泉驿、交河古城、北庭都护府遗址、白马寺、大慈恩寺、张掖大佛寺、茂陵等

(2)莫高窟的艺术特征雕塑、壁画、供养人、飞天、西王母、经变画等

(3)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应用图象采集、虚拟漫游、数字化保护团队、美术临摹、三维重建、文化延伸品



 实录内容 


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下午好!欢迎光临成都博物馆,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我叫闫琰。今天是我们丝路之魂开展以来,首次在非周末时间举办的讲座,从现场情况来看已经是宾朋满座,可见敦煌的魅力非同一般。在此,对大家一如既往对我们成都博物馆和丝路之魂特展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敦煌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一直倍受关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敦煌研究院便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就是要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愿景。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研究员为我们讲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应用。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邀请吴健研究员带领大家开启数字敦煌的神秘之旅,有请吴所长!

 

吴健: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下午好!应成都博物馆的邀请,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做一个关于敦煌石窟文物保护、数字化工作的一个学术方面的交流。我感觉此行对我来说真是压力很大,面对这么多的观众,我觉得非常的紧张。在这个讲座的过程当中,如果说有什么不周的地方,或者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含。


我来自敦煌,在敦煌研究院工作了马上36年了,这36年主要的工作就是以摄影的手段对敦煌石窟的文物进行拍摄,过去大量的出版物就是我们在20多年前、30年前拍摄的。


在98年的时候,我们开始了数字化工作,应该说在全国文物行业里面,敦煌研究院起步比较早的。今天就给大家作一个这方面的介绍,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遗迹,第二是敦煌石窟的艺术,第三是敦煌石窟的数字化,第四个方面是敦煌数字化成果的应用。


为什么要这么去讲呢,因为我想我们在座很多热心的观众一定想知道敦煌在丝绸之路上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丝绸之路有哪些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因为我从职业摄影这个角度,所以多次往返于丝绸之路,特别是中国段,形成了一些自己的作品,可能比文字描述可能更加直观一些,所以说今天就以图片形式展示,带领大家一起看一看古丝绸之路中国段有哪些文化遗产。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关于丝绸之路的概念。


公元前138年到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是没有成功,第二次成功了。图中这个画面就是莫高窟唯一一幅佛教史迹画张骞出使西域图,绘制于莫高窟323窟,它很形象的再现了张骞在这里跪拜汉武帝,带领他的随从西去,最后到了大夏国的情景。


大夏国就是现在阿富汗北部。丝绸之路是指古代的中国通往亚洲、非洲、欧洲的一条陆路的这样一条路,就是陆上的要道,从中原出发,经过陇山山脉,穿越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后到达欧洲。


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重要的是把中西方文化源源不断的交流、畅通。这条路不仅是商贸之路,也是一条友谊之路,也是一条宗教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这条路在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时候,基本上是畅通的,几次变迁、几次兴衰,因为这条路在西域乃至中亚、西亚多民族、多个政权的交替控制,因此汉武帝就汉朝对河西这一块是非常重视,所以对河西战略方针是非常高度重视的,因为河西是中原的门户,尽管说丝绸之路几度荒废,但是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人类文化遗产。


就丝绸之路而言,灿烂的中西文化交流,在中国段将近五千公里的古道上,保存了大量的人类辉煌的文明印记,为我们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研究丝绸之路的文明提供了丰硕的历史文化见证。这些文明都是历史的产物,有着独特的这样的一种形式和地域特色,这种文明形式有着极高的实用和审美价值,丝绸之路的文化遗迹众多,经过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大部分都毁于战火或其他的一些因素,但是很多遗存给我们留下的残缺美,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去追忆。


特别是一些古代的遗存,和古代的地理环境融为一体,比如说莫高窟,大家就知道与沙漠、戈壁,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大部分遗址在丝绸之路的古道上,有高山峡谷、有戈壁沙漠、绿洲草原,还有现代城市之中,所以形成了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构成了独特的丝绸之路的文化体系,彰显出丰富多彩的丝绸之路文化内涵。


因为丝绸之路文化遗迹非常众多,分布也广,区域跨度也很大,相对独立,根据文物的属性,我们有以下的分类,当然还有大量的馆藏文物,我现在主要指不可移动文物。主要由石窟寺遗址、古城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大概是这样一些分类。


佛教是从西汉末、东汉初,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很快与中国本土文化融为一体,迅速发展。佛教的传播形式,石窟寺是一种主要的形式。在丝绸之路上,特别在中国段,我们惊奇的发现,中国的四大石窟中,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还有天水麦积山石窟,这三大石窟都在丝绸之路上,说明什么?当时丝绸之路佛教非常繁荣。


这三个石窟都有千余年的营造,它的内容、价值都是极高的,先后被列入到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它是在洛阳伊河两岸,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期间。我们都知道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北魏孝文帝后来迁都洛阳,在洛阳继续开凿。所以龙门石窟也是云冈石窟的延续。这个石窟规模非常大,有两千多个佛龛,有十万多尊造像,历经东魏、西魏、隋唐、北齐、宋等,东魏、北齐这两个朝代在敦煌是没有,恰恰中原是有这个朝代的。


洞窟有很多北魏碑文,特别是龙门20品,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这是一个小视频,这是龙门石窟代表性的雕塑,叫卢舍那佛,报身佛它的意思就是光明普照。据说唐高宗和武则天亲自主持设计布局了龙门石窟这个雕塑。


在河南巩义县还有一处石窟,我们现在叫巩县石窟,建于北魏,里面有非常珍贵的雕刻,后来被李唐王视为家庙,所以是皇家的寺院,很多内容图片就没有摄入进去,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做分享。还有进入陕西有一处石窟,叫彬县大佛寺,里面有一座20多米高的大佛而得名,这在关中地区是重要的佛寺。


进入甘肃,首先我们庆阳有一个北石窟寺,北石窟寺也是营建于北魏时期,也是重要的石窟寺,长期以来砂砾岩风化很严重,再加上积水,所以我们现在保护和数字化工作都是很大的挑战。北石窟寺机构也是于去年年底划归敦煌研究院管理。


还有大家都知道天水麦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东方的雕塑馆,因为它的形状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也是有两千多尊雕塑,非常有价值,它与炳灵寺石窟,去年年底划归敦煌研究院管理,我们下一步是面临这三大石窟的保护问题、管理问题。


这是天梯山石窟,因为是70年代修水库,大部分文物搬迁到甘肃省博物馆,石窟开凿于北凉时期,后来北魏统一北方,把很多匠师带到山西大同,所以这一批工匠对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开凿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称天梯山石窟是中国石窟的鼻祖。


这群雕塑有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还有马蹄寺石窟,进入新疆以后,有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主要是高昌回鹘时期比较兴盛。我们这里展览的很多来自于龟兹石窟,等于把附近几个石窟并称为龟兹石窟。


还有森木塞木石窟,所以这个石窟从新疆一直到中原,一直这样延续下去,而且规模、大小、年代都不等,但是它的风格和内容基本上都是有联系的,因此我们研究敦煌的同时,对其他石窟我们要去更多的调研,这样去比较研究,才能够使敦煌学价值更能够凸现出来。


作为古遗址,我们现在看到位于洛阳的叫汉魏洛阳城遗址,它是北方游牧民族城市化的重要见证,这个遗址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还有定鼎门遗址,建于隋代,传说隋炀帝第一个穿越此门的,它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还有新安函谷关,是通长安往洛阳重要的关隘。崤函古道,可以看见当年丝绸之路的繁荣,尽管现在已经荒废、没落了,确实在过去这条路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还有未央宫遗址,非常非常大,里面就是当时长安政权的所在地。到了内蒙额济纳旗,这里被称为黑城,里面出土了很多文物。


嘉峪关,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位于祁连山之下,嘉峪关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明洪武年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嘉峪关就是中国的最西端了,所以敦煌这个时候就荒废了,嘉峪关以西由此而封闭。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彬县大佛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