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新方法新技术赋能既往成果:北京琉璃河遗址考古新发现记

摘要: “伯矩鬲”文创雪糕想必大家对它都不陌生吧~对,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伯矩鬲。伯矩鬲 首都博物馆藏原物是这样的。与他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件“堇鼎”,是北京地区目前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这对“鼎天鬲地”的CP,现一直珍藏在首都博物馆里。他们从哪来?琉璃河遗址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董家林村。这本是一座宁静的小村庄,上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这 ...




“伯矩鬲文创雪糕

想必大家对它都不陌生吧~

对,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伯矩鬲。


伯矩鬲 首都博物馆藏

原物是这样的。与他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件“堇鼎”,是北京地区目前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这对“鼎天鬲地”的CP,现一直珍藏在首都博物馆里。

他们从哪来?



琉璃河遗址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董家林村。

这本是一座宁静的小村庄,上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座西周初期的古城,经认定是燕国的第一座国都。

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覆盖在燕国历史上的面纱逐渐被揭开。

2021年12月7日,考古工作者公布了最新的成果:

首先要做一个小科普,为了方便工作,考古工作者会给考古发现的要素取学名和编号。比如说,墓葬就是M,房屋就是F,后面还会有一些阿拉伯数字,就是他们的编号。

这次主要公布了三座墓葬的考古新发现:M1901、M1902与M1903。M1901(原IIM253)与M1903(原IIM251)之前已经发掘过,这次是在前辈的基础上应用最新的技术和方法再次发掘。

比如,以往考古发掘是从内向外逐步发现,这次则采用了从外向内的“破壁发掘法”


M1901(原IIM253)

这次新发现比较抢眼的,是在新发现M1902号墓发现了目前北京年代最早的墓葬头箱盖板。箱内有铜提梁卣、铜尊、铜爵、铜鼎、铜剑、漆器、陶器等,特别是卣、尊、爵这三件青铜器的发现。这三个器物的组合是“酒器”,商周时期的贵族,喝酒使用的酒器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就是传说“周礼”的一部分。


M1902

在墓葬中可以还随葬了戈、短剑、箭镞等兵器,奇怪的是,他们都被人破坏了。


被破坏的兵器

这是为什么呢?


一般认为,商代的统治方法比较残酷,而周人的统治方法讲究礼仪制度,比如刚才提到的酒器就是周礼的一部分。在温情脉脉之下,周人会把贵族随葬的兵器主动破坏掉,叫做“毁兵”以表示对暴力的反对,以及对礼治的推崇。

能有这些新的发现,也是因为考古学已经插上科技的翅膀。

刚才我们提到的M1902,对重点现象和出土器物进行1/2清理,重点痕迹留取剖面。清理出多处以往未发现的漆器、织物交叠现象,首次辨识出北京西周青铜箭头的木质箭杆、席纹等。首次成功提取到北京西周早期带纹饰的丝织品。精准还原了出土每件器物的空间位置,为还原下葬过程和丧礼制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文物清理

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全程参与考古发掘工作,针对不同材质遗物进行因地制宜的文物保护。对木杆、席痕、朱砂、织物等有机类文物,使用薄荷醇等进行临时加固处理;漆木器等文物采取薄荷醇、石膏、聚氨酯发泡剂等,结合整体套箱快速提取后,迅速置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考古和保护修复。

这次琉璃河遗址的考古新发现,说明北京考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应用最新的考古学方法和技术和设备,赋予已有成果新的学术生命和意义,特别是发现了一个盖子和身体铭文不同的铜簋,反而和40余年前同地出土另一件盖子和身体铭文不同的“伯鱼簋”能够对应上,说明在约3000年前下葬的时候,两个簋的盖子混淆盖错了。能够通过发掘和3000年前的先人对话,这也是考古工作的幸福之一。


作者 | 杨逸尘

编辑|杨逸尘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