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文摘丨“反修复”的概念、内涵与意义:19世纪英法建筑保护观念的转变(上)
《建筑学报》2018年第7期“反修复”的概念、内涵与意义19世纪英法建筑保护观念的转变(上)郭龙 徐琪歆摘要:从反修复的概念介绍入手,对19世纪初英法两国历史建筑保护状况进行分析,进而说明反修复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发展进程;然后从“真实性”、“形式美”与“如画观”3个方面来阐释反修复的内涵与本质;最后总结反修复的价值与意义,以期为当下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修复;反修复;真实性
《建筑学报》2018年第7期“反修复”的概念、内涵与意义19世纪英法建筑保护观念的转变(上)郭龙 徐琪歆摘要:从反修复的概念介绍入手,对19世纪初英法两国历史建筑保护状况进行分析,进而说明反修复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发展进程;然后从“真实性”、“形式美”与“如画观”3个方面来阐释反修复的内涵与本质;最后总结反修复的价值与意义,以期为当下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修复;反修复;真实性
《中国文化遗产》2018年第3期长城的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下)陈同滨 王琳峰 任洁2. 长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人地互动的文化景观 长城,经由近2000年多个历史时期沿长城地带开展的防御工程建造以及与之配套的移民实边、屯种开荒等人地互动方式,有效促进了中国北方不同生业之间交错地带的文明发展,包括荒漠地带的农业开发、住居方式与城镇发展,于蒙古高原以南的大兴安岭、燕山、太行山、阴山、贺兰山、六盘山、祁
《中国文化遗产》2018年第3期长城的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上)陈同滨 王琳峰 任洁摘要:随着近30年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人们对长城遗产价值的认识,包括保护对象的认定也在当代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动态关系中不断扩展、深化,因此有必要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并基于长城的遗产辨认取决于价值认定的观点,对以往的价值研究进行梳理归纳,从文化遗产的语境,探讨长城遗产价值,用以指导长城总体保护的各个方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时光之魅:欧洲四国的建筑和城镇保护 本书的第一关键词:城市文化、历史建筑和城镇保护。书中对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四国建筑和城镇保护历程、流派、理论和实践做了系统阐述与对比;也给出了从单体到保护区、到城镇六个经典修复与保护案例;这对当下中国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调整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有着切实指导意义。 这并非一本建筑史,而是以建筑为依托,在历史与保护的角度上追溯城市文化与历史、
2018年8月23日,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凯喜雅集团主办的《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系列图书首发式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丛书共有十卷,本公众号将依次介绍各卷的主要内容,敬请关注。《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汉唐卷》项目组以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王乐副教授为首,对汉唐墓葬和遗址发掘的丝织品以及散落在海外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中国丝绸文物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制作了近千
浅议萨珊银币的发现与形制孙莉 萨珊货币是由公元三世纪在伊朗高原西部建立的萨珊王朝所发行的货币。这种货币是当时普遍流通的一种国际货币,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现。从二十世纪初开始,中国也陆陆续续出土了这种货币,其出土数量之多,出土地点之广,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一 萨珊银币的发现 萨珊货币有银、金和铜合金三种,但以银币为 ...
约公元前3200年,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构成的两河流域,其南部已使用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文字——原始楔形文字。文字产生之前,西亚地区已存在多种保存记录的方式,原始楔形文字只是在发展中胜出的一种。有学者研究发现西亚的记录系统长期参与行政管理、追踪收入、支付及大型组织内的转让等活动,正是这些活动促使了文字的发明。文字发明之前,记录系统已在上述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西亚地区
以图证史,近来颇为史学界所乐道。这方法所获的成绩,以我所见而言,似以荣新江教授与姜伯勤教授的两部专书为最。两书研究的范围,均不出北朝至隋唐,即通常说的“中古”。姜先生的《中国祆教艺术史》,是讨论祆教图像与历史、宗教之关系的。荣先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虽非艺术史的专著,但也多有与祆教图像有关的内容。两书都颇多胜解,开人耳目;祆教图像的宗教与历史之潜义,似发之已无遗。(图1、2) 名称:《中古中
前日,一则关于安岳石窟造像被“野蛮修复”的新闻在网络上热传,据了解,这是网友在安岳县峰门寺所拍摄到的,一座原本充满历史沧桑感的石雕造像,竟被涂抹得五颜六色,变成“低端仿品”一般。一时间,这张极具荒诞感的对比图引发了热议,不少人认为这是文保部门的失职。所幸,后来事件得以澄清。原来这里的摩崖造像始建于南宋,现为省级文保单位。“修复”行为并非文物工作者所为,而是1995年时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请没有文物修
雲翔瑞像:初唐佛教美術研究初唐仏教美術の研究 作者: 肥田路美 新功能介紹 譯者: 顏娟英, 張名揚, 郭珮君, 曹德啟, 曾堯民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18/09/21 語言:繁體中文內容簡介 雖已入滅,形像猶存。 以佛像再現佛陀,虔誠心如佛仍在。 佛教美術史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試圖表現佛像的歷史」。中國的佛教美術,伴隨佛教的傳入而出
“敦煌前的敦煌!”这是文化学者冯其庸对汉画像石的概括。 从社会生活场景到典章制度再到神仙、祥瑞、辟邪,雕刻在石阙、祠堂或墓葬的汉画像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几乎涵盖了汉代社会生活、观念信仰等诸多方面。近日,萧县汉画像石拓片展在北京81美术馆开幕,百幅汉画像石拓片带领观众穿越千年,一览汉代社会众生相。 此次展出的汉画像石拓片中,萧县汉画像石陈列馆官方藏品50幅、萧县汉画学术馆民间藏品50幅,其中包括《 ...
基本信息:编著:南京博物院 上海大学文物与考古研究中心 江阴博物馆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7月印次:1ISBN:9787520325851内容简介: 南楼遗址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2006年,联合考古队对南楼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该遗址以崧泽文化遗存为主体,共清理崧泽文化墓葬25座、大型壕沟1条、房址4座、灰坑1座。 壕沟(G1)为纵贯南北的人工开挖的大型 ...
最新的考古信息显示,公元前一千纪前后,河西走廊西部地区的玉矿资源已经被开发利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认为,河西走廊西部是内地早期文化中玉器玉料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了河西走廊西部地区玉矿遗址考古信息。自2007年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联合进行了早期玉石之路考古调查,先后发现了肃北马鬃山径保尔玉矿遗址、寒窑子玉矿遗址以及敦煌旱峡玉 ...
最新考古文献学的研究显示:受“归葬祖茔”之俗的影响,蒙元王朝历代帝王的陵墓应在克鲁伦河流域。这一成果将使中国考古学家进一步靠近成吉思汗及元朝诸帝“秘葬”的真相。(图为项目组专家、辽宁师范大学田广林教授做“蒙元帝陵资料整理与研究”学术报告。新华社记者李贺摄)27日,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组在此间发布了该成果。项目组专家、辽宁师范大学教授田广林带领团队,历时
吐火罗史研究(增订本)王欣 著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第1版 (2017年5月1日)丛书名: 欧亚备要平装: 224页本书主要研究、探讨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南缘和中亚地区吐火罗人的历史活动,即上述地区的吐火罗民族发展史。通过考察历史上吐火罗人迁徙活动的情况,说明他们向东发展的过程中曾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南北部。东徙河西走廊的吐火罗人的活动范围曾到达了中国北部地区。此后这支吐火罗人除少数进入祁连山中之外
元代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是青白瓷和卵白釉瓷,相比而言,青花瓷创烧既晚,产量亦小,国内发现的元青花存世量并不丰富,完整器不到两百件,而国外收藏的元青花整器据估计近三百件。考古发现证明,元代青花瓷输出的范围很广,从东南亚、南亚、西亚直到北非和东非等地的沿海城市和重要内地城市都有发现。这些地区的元青花有传世藏品和出土物两类,其中传世藏品主要集中于土耳其托普卡普宫博物馆(Topkapu Sarayi)和伊
秦汉皇宫中的建筑有殿、台、阁、观等不同样式,其中殿式建筑最常见也最重要,承担着皇帝生活起居及办公理政等基本功能。此类建筑通常称为“某某殿”,是一个个独立的院落,由殿、室、房、夹、箱、阶、庭、闼、门等部分组成。笔者搜集秦汉史籍中与此类建筑有关的零散资料,结合经学文献和考古材料进行了考证和解读,大致勾画出秦汉殿式建筑的空间结构。今详述如下,供学界同仁参考。秦汉人所谓“殿”,本义指高大的堂。《说文》殳部
從血祭看唐宋祆教的华化張小貴(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動物犧牲是宗教祭祀所常用的祭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在使用動物犧牲時自是存在著差異。在中國古代社會,血祭首先屬於國家祭祀的層面,雖然民間信仰亦常實行血牲祭祀,有學者甚至認爲,國教與民間宗教是同一個宗教的兩個部分,可以合稱爲“血食界”。但出於加強中央權力的考慮,國家正祀常以禁“淫祀”爲名,對民間信仰進行控制與規整。而且,中古中国佛、道兩大主流宗 ...
中国的古建筑,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意义,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中国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的历史遗留性,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但古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使得我国古建筑遭受损害、破坏的程度极大。虽说,相关部门花了很大力度对古建筑翻新、重建,但是部分工程却走着一种徒劳之
撒马尔罕,安禄山和胡旋女的故乡,连接长安和地中海的梦幻之城。1930年美国汉学家薛爱华写下《撒马尔罕的金桃》一书,专写唐代舶来的珍禽异果;戏剧家弗雷克则写过《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吸引了无数旅行家,戴流士为此谱写了梦幻般的音乐。每年夏季在法国-乌兹别克斯坦考古队挖掘撒马尔罕古城的日子,当我亲手触摸遗址出土的亚历山大王银币,坐在玄奘讲过经的宫殿里,遥想成吉思汉的铁蹄,不禁酸泪交睫。上图为沙俄时代
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辑)专辑《文物、文献与文化——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辑)》(王煜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为2015年5月于四川大学召开的“历史考古青年论坛(第一届)”学术会议的成果之一,收录了历史时期考古领域中21名青年学者的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本公众号特用专辑的形式将其中的文章逐一推送,以飨学界。如需进一步了解和引用,请核对原书。 关于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的思
11月25日晚七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仝涛研究员以“近年来西藏西部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为题,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111会议室进行学术报告。讲座由熊文彬教授主持,李永宪教授担任评议人。本场讲座是四川大学“大吉青年藏学家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八场,来自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的众多师生和相关社会人员到场聆听。 此次讲座,仝涛研究员首先对以往中西方学者在西藏西部所做的田野工作与学术研究进行回顾
当现代科技的结晶 ——三维激光扫描仪 遇到了, 古代建筑艺术的结晶 ——古罗马斗兽场 会是怎样一种感受, 请直接看下面的视频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m0019mx41w1&auto=0 关注第一建筑史只需1秒
溥光跋中提到:“予自志学之岁,获睹此卷,迄今已仅百过,其功夫巧密处,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谓一回拈出一回新也。又其设色鲜明,布置宏远,使王晋卿、赵千里见之,亦当短气,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具眼知音之士,必以予言为不妄云。大德七年冬十二月哉生魄昭文馆大学士雪庵溥光谨题。” 曹星原在《王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国宝之路》一文中提到:“杨新这样介绍溥光和《千里江山图》 ...
基本信息:编著:(英)保罗·G·巴恩(Paul G.Bahn)编,张全超、夏文静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7月印次:1ISBN:9787030559395内容简介: 本书是欧美地区非常经典的一部人类骨骼考古学方面的科普读物,曾经撰写过多部有影响力的学术专著及科普作品,该书自出版以来便以其丰富而引人入胜的内容和精美的插图在欧美地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忠实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儿童,是各大图书馆乃至社 ...
位于故宫乾清宫西侧的宫殿建筑养心殿,历来受到关注。于2016年启动的“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自然也成为文物界及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之一。作为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研究性保护项目”的首次尝试,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以保护的手段、研究的态度对待古建筑修缮,力图使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还原和展现历史信息。8月27日,由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工匠基础培训考核总结暨研讨会”在故宫建 ...
按要求完成考古报告是从事田野考古发掘的工作者职责所在,能否写出合格乃至理想的考古报告,则直接受发掘者及报告编写者的学识水平、专业素养以及田野发掘、资料整理、报告编写等系列环节的制约和影响。更核心的是,一部考古报告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发掘与整理者的研究水平。 对于什么是理想的考古报告,以及如何评判一本考古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前辈学者多有论述,此不赘言。笔者仅就个人在实际考古报告编写过程中产 ...
从过去、现在甚至未来一段时间来看,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开展田野考古发掘仍然是我国考古工作的主要任务。当前基建考古的主要模式是基建单位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由基建方向文物部门履行考古钻探和发掘报批手续,再由考古部门进行田野考古发掘。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模式存在一定弊端: 可能会带来一些矛盾从基建方来说,在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后,本来工期就很紧,还要进行考古钻探、发掘手续的层层报批,增添了工作程序。钻探、 ...
基本信息:编著: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雅安市博物馆 荥经县博物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2月印次:1ISBN:9787501052561内容简介: 此次报告发表了高山庙西汉墓群发掘清理的10座墓葬资料。10座墓葬出土各类随葬遗物449件(套),半两钱币774枚,包含陶、石、银、铜、铁、玉、漆、木、棕、竹等质地。从墓葬形制、棺椁制度、随葬品种类及组合等来看,土坑木椁墓楚文化因素较为突出;而 ...
基本信息:作者:高山云(吕烈丹)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8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8月印次:1ISBN:9787108061966作者简介: 吕烈丹,笔名高山云。考古学者,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从事史前考古、农业起源、史前自然环境变化、文化遗产管理和博物馆学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著有《稻作与史前文化演变》《中国博物馆:权力、政体和认同》等。内容简介: 作者亲身游历了50多个世界文化遗产地 ...
基本信息:主编:杜金鹏副主编:袁广阔 刘新 张友来 叶晓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8月印次:1ISBN:9787030583307内容简介: 本书是河南省桐柏县一号春秋基出土玉器的科学研究报告。作者运用考古学理论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从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民俗学、矿物学、化学、工艺技术等方面,就其考古发现、价值意义、历史人物、社会背景、文化传承、玉器类型、玉石特质、工艺技术等多 ...
基本信息:编著:天津博物馆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8月印次:1ISBN:9787030511980内容简介: 本文集收录“宋辽金元玉器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22篇。论文涉及宋辽金元时期出土玉器,传世玉器,相关文献史料研究,与同时期金银器比较研究,区域之间宋辽金元玉文化的传播、交流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解读宋辽金元玉器等多方面内容。目录前言 (1)开幕式致辞 游庆波(v)对首都博物馆 ...
基本信息:编著: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6月印次:1ISBN:9787501055876内容简介: 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沙铜官窑石渚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揭露灰沟、灰坑、房基等多处遗迹,出土了大量瓷器、窑具标本,为长沙铜官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 《焰红石渚:长沙铜官窑遗址2016年度考古发掘出土瓷器》精 ...
基本信息:作者:吴小平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8月印次:1ISBN:9787308177764内容简介: 本书以探讨两汉时期云贵地区夷夏之间文化格局的变迁为出发点,对云贵地区两汉时期的汉文化遗存进行系统探讨,观察汉文化在云贵考古学文化变迁中的角色和地位,其研究无疑可大大弥补当前云贵地区考古研究中的不足,另外从考古学方面探究汉文化未能扎根于当地并开花结果的原因,对于检视中央政 ...
全文阅读关中盆地史前到秦汉时期的中心区转移现象考察——兼论周原与沣镐遗址内涵差别巨大的原因(作者:宋江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17年第4期)
全文阅读偃师商城宫城第三号宫殿的始建年代与相关问题(作者:曹慧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18年第3期)
六月开始,在秦陵博物院陪伴我们度过夏天的,不仅是骄阳与蝉鸣,还有远道而来的一批客人——出土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精美文物。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庞贝古城,于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火山灰下掩埋的城市,在一千多年后通过考古发掘重现人间。它为我们展示了古罗马文明的历史与艺术,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庞贝: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物特展图片来源:大上造6月1日,“庞贝: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
雷慕莎文︱高田时雄二战前的欧洲诸国之中,汉学最昌盛者无疑为法国。十九世纪上半叶,有雷慕莎(Jean-Pierre Abel-Rémusat,1788-1832)与旅居巴黎的德国学者克拉普罗特(Julius Klaproth,1783-1835),两人相互切磋,对法国汉学的勃兴作出了莫大贡献。此后,法国又陆续涌现出儒莲(Stanislas Aignan Julien,1797-1873)、沙畹(éd
英国探险家雷亚德文︱高峰枫 1842年,法国驻摩苏尔领事博塔(Emile Botta, 1802-1870)开始在伊拉克北部进行考古挖掘,后来在柯萨巴(Khorsabad)一地出土了大批公元前八世纪的古代亚述文物。他将部分文物运回法国,存放在卢浮宫。1845年11月,英国人雷亚德(Austen Henry Layard, 1817-1894)步博塔后尘,在摩苏尔附近的宁录德(Nimrud)一地,
8月18日下午,出席“首届传统文化艺术发展论坛”的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国粹智库”50多名专家学者,走进北京华夏珍宝博物馆,欣赏着琳琅满目的国之瑰宝,实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散发出的文明魅力。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日报原总编辑、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艺术委员会特邀会长冯并,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党委书记、华夏珍宝博物馆名誉馆长谷长江,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吕文滨等领导出席了研讨会。 ...
一条“坎儿井—木卡姆文化带”在2018年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虽然专业评估机构对沙特阿拉伯申报的项目“阿萨绿洲:演化中的文化景观”给出“不予列入”的建议,但委员会最终决定将该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围绕该项目的讨论,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灌溉水利技术类遗产的关注。在此次世遗期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还以边会形式通报了关于“中东及马格里布地区水文化遗产”的主题研究进展情况。如果检索世界遗产名录,不难发现从西亚到北 ...
去年秋,《1951年西安考古调查报告》手稿整理工作基本完成,即将交出版社付梓之际,苏秉琦先生哲嗣恺之先生来电,希望我为这部报告做个序。当时,我婉拒了。原因是在面对这样一部经典时,我总觉得自己的分量不够。后来在陕西周原北大的考古实习工地上,刘绪先生说:“这部报告稿子的整理是当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承接下来的,作为学院的一项工作,是你安排的,你有责任写个序。”恺之先生送来的是没有杀青的散稿。把稿子整理成可 ...
全文阅读甘肃肃南大长岭吐蕃墓葬的考古学观察(作者:仝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考古》2018年第6期)
全文阅读考古现场出土文物清理与保护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上思县出土三合土棺的室内考古清理与文物保护为例(作者:梁宏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17年第4期)
古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从近年的考古成果来看,早在商周时期,秦蜀先民就已开始利用天然的通道进行文化往来。8月6日,由成都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汉中市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重器250余件,其中包括55件一级文物。在展览中,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到关中、汉中、巴蜀三地青铜文明体现出的不同文化内涵。“展览既 ...
安岳石刻的现状,并非个案。长城砌为水泥路、古城改建仿古街等种种匪夷所思之举,片面追求“修旧如新”,是我国文物保护过程中值得警惕的现象。 近日,“四川安岳石刻遭野蛮彩绘”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有人在微博上发布的安岳石刻今昔对比图片显示,一些石刻佛像被油漆重新上妆,古佛失去的意境、线条令人扼腕叹息。当地文物保护部门随后回应称,这是1995年6月当地群众聘请工匠对龛内造像进行重绘的结果。当时被安岳县文物管理 ...
按:“流经日本桥下的水与泰晤士河相通;江户汉子吸进去的空气,有巴黎姑娘呼出来的气息;柏林的问题,与朝鲜的‘三八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学术研究中,要想理解世界历史,那么最终的关键似乎正藏匿在东洋史中。如果想真正探究西洋史的意义,那么,对东洋的理解则必不可少。”日本东洋史学界代表人物宫崎市定在《东洋的近世:中国的文艺复兴》一书的前 ...
西安近年封泥出土地调查马 骥(来源于商洛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作者:马 骥 ,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1995年初冬以来,西安市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内及高陵县陆续出土了数量可观的秦汉和新莽封泥。主要有五批:相家巷秦封泥、六村堡秦封泥、焦家村(西三环)汉封泥、卢家口(未央宫遗址)新莽封泥、高陵县秦封泥。这五批封泥均具有数量大、品种多、出土集 ...
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保护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文化遗产并非完全“客观”,就如同英国学者哈里森在其所著《Heritage: critical approaches》一书的序言“遗产无处不在”所论述的那样:“遗产最重要的不是关乎过去,而是我们与现在、未来的关系。”他认为“遗产不能仅仅理解为对存留至今的古物进行被动地保护,它还是一种 ...
在去年世界建筑节上,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公园的外围景观获得唯一世界景观奖。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古城池遗址之一。6000年前,城头山人种植水稻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这里有全世界发现最早而且保存最完整的水稻田。设计者对考古遗址最小干预,用各种湿地植物及林带,对环绕古城遗址的护城河外侧水岸进行生态修复。核心区以外的公园主体部分,被重新设计为农田,成为一个户外的稻田博物馆。一座架高4米的玻 ...
赵平安教授的新书《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续集》成稿,要我作一小序,这是我第四次为赵平安教授的论著撰序了。以前有我作序的三部书,按照出版次第,是1993年河北大学出版社的《隶变研究》、2009年商务印书馆的《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和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秦西汉印章研究》;而如果依赵平安教授的研究次第来排,后两书的先后应该颠倒过来,以《秦西汉印章研究》接续《隶变研究》之下。这样,大家容易看出, ...
2001年3月,当美国考古学家威廉·萨图尔诺(William Saturno)和他的团队在哈佛大学皮博迪博物馆的资助下,准备对危地马拉北部的拿阿屯(Naachtún)和杜斯拉局勒斯(Dos Lagunas)周边遗址的铭文纪念碑进行考察和记录时,他肯定不会想到自己因为这次考察而名扬玛雅学界。 发现壁画 考察之旅从一开始就不顺利,由于和当地向导的时间冲突,萨图尔诺临时改变了计划,改为去一个从向导口中得知的刚被盗墓贼光顾的新遗址。这 ...
【编者按】一个特立独行的考古学家,罗伯特·凯利,放下探寻过去的考古铲,穿越到1万年后的未来,观察人类从600多万年前走向未来的历程,他惊奇地发现,人类社会历经五次“突变”,每次“突变”都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技术”让人类从动物界胜出,第一次转折开始;“文化”让人真正成为人,第二次转折开始;“农业”让人类从游猎走向定居,第三次转折开始;“国家”让文明打上不平等、暴力与战争的烙印,第四次转折开始。今 ...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考古学家的出现同样符合这个说法,因为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专注,于是就有了专门的研究者,也就是考古学家。关注是考古学家存在的前提,尤其是社会性关注。布鲁斯·特里格讲考古学与西方社会中产阶级的崛起密不可分,是很有道理的。(布鲁斯·特里格(1937~2006),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被誉为考古学界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其先后在埃及与苏丹从事考古学研究 ...
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陶寺考古队),有这样一对伉俪——冯九生、赵晔。丈夫冯九生从事考古发掘,对出土的文物进行绘图、拍照、修复等工作,先后参与了闻名世界的陶寺遗址古观象台、大城城墙、宫殿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是考古队的骨干。而妻子赵晔,虽是“半路出家”,但是凭借多年的学习历练,成功修复无数破损文物,成为考古队文物修复、资料管理方面的主力。30余年来,他们夫唱妇随,在襄汾县陶寺遗址考 ...
由陕西省文物局全力支持,英国作家爱德华·伯曼(Edward·Burman)用英文撰写的《兵马俑——秦代历史、秘密与最新考古发现》(Terracotta Warriors: History,Mystery and the Latest Discoveries) 由英国著名出版商韦登菲尔德(WEIDENFELD NICOLSON)出版。爱德华·伯曼是英国著名作家,先后在伊朗、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工作生活。自2003年起他定居中国,是西安市国际顾问,英国肯特大学、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客座教授,撰写过二 ...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陈胜前教授的大作《学习考古》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是一本为学生而写的书,为所有正在学习与即将要学习考古学的人写的书。”但这却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这是陈老师从事考古科研与教学多年的思考,关于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考古学的思考。书中的文章,我们或可称之为“学术散文”,确切的说是陈老师新浪博客“穴 ...
追求吉祥祛除邪祟是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所共有的思想观念,在这方面,中华民族有着卓尔不群的鲜明特色。从三代至元明清,从帝王到百姓,时时事事无不希冀吉祥、追逐吉祥、崇尚吉祥,吉祥的灵光一直闪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 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隋唐以前尤其是汉代的吉祥文化至今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一直以来研究甚少,更缺少专门、系统的成果。《汉代吉祥画像研究》一书,不仅丰富了唐代之前 ...
如果不是业内人士,你可能很难完全了解古人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却可以娓娓道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居民,在数千年的时间里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黄河流域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古代居民通过饲养家畜来获取肉食,而长江流域的古代居民主要用渔猎的方式。” 在那个尚未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就算是古人最平常的衣食住行方式,对今天的人来说都非常神秘。而以袁靖为代表的一批 ...
2006年12月,应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邀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义立遗址进行考古发掘。2016年,越南义立遗址发掘及整理报告《越南义立-冯原文化遗存发掘报告》出版发行。这是中国考古第一次走出国门,在国外进行考古工作,是中国考古全球化的伊始之作,值得关注。 义立遗址(NAHIA LAP SITE)位于越南永福省永祥县义兴社义立村,地处红河与泸江冲积平原的一级台地上 ...
石制品是研究早期人类的重要载体,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很重要的就是要透“石”见人。学者们试图采用不同的研究思路达到这个目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李英华教授的新著《旧石器技术:理论与实践》便是在新的理论方法背景下对中国旧石器考古材料的再研究。该书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近10年的扩充完善而成,可谓十年磨一剑。 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和运用法国旧石器技术研究体系的著作,其重要性,正如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 ...
笔者在田野考古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在发掘和资料整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也思考了一些改进或解决的办法。在此将这些问题及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提出,旨在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同探讨,也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指导,使田野工作开展得更加成熟、高效。 墓葬发掘和资料整理 对葬具的清理不够细致 在实际发掘当中,大多数墓葬的椁已朽没塌陷,只残存痕迹。从痕迹可以看出椁的长、宽、残高,有的墓葬还可能存在重椁。有时候因为找 ...
近年来 ,“中国考古走出去”成为热门话题。据袁靖先生撰文介绍,2000 年以来,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多个大学考古学系到多个省份的考古院所,一支支中国考古队的足迹,踏入全球十多个国家的考古发掘地点。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文化与科学景观,展现了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与现代大国对全球事务的高度关怀和深切参与意识,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 到“强起来”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文明象征,是中国考古学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
2018年11月,中国迄今唯一一家为了编一套书而成立的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即将迎来40岁生日。自1978年11月成立至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全国近百个学科的3万余名学者共同努力,先是用一套74卷、覆盖66个学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结束了中国没有现代百科全书的历史,继而以32卷、覆盖了80个学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进入了世界现代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的行列,目前正在更大范围学者的支持下编纂互联网环 ...
基本信息:编著:赵荣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5月印次:1ISBN:9787551818421内容简介: 本书为同名展览“长安丝路东西风”配套图书。展览精选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各地反映汉唐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代表性文物珍品140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反映汉代开通丝路后,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土,经过两次中国化,于唐代形成的宗教 ...
基本信息:编著:神木市石峁文化研究会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5月印次:1ISBN:9787501055623内容简介: 石峁玉器是始于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遗物,是研究论证石峁遗址遗存性质以及石峁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证。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大批石峁玉器脱离了原始环境,流散于世界各地,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研究石峁遗址的历史文化和玉器史是一个巨大的缺陷。在这个关键时刻, ...
基本信息:作者:吴松岩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5月印次:1ISBN:9787532587780内容简介: 本书以鲜卑起源、发展为研究课题,以早期鲜卑墓葬为研究的基础材料。根据目前发现的墓葬分布情况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将研究的墓葬划分为四个区,逐一对各区的墓葬性质包括葬俗、主要随葬品、年代、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以此了解不同区 ...
基本信息:编著:《丝路之魂:敦煌、龟兹、麦积山石窟》编辑委员会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3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3月印次:1ISBN:9787220102776内容简介: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商贸及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散落其间的佛教石窟是漫漫丝路上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其中为璀璨的如新疆龟兹石窟以及甘肃敦煌、麦积山石窟,见证了佛教艺术的东传与中国化,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的辉煌成就。纵然岁月减褪了 ...
基本信息:主编:李伯谦副主编:唐际根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4月印次:1ISBN:9787312044434内容简介: 青铜器是重要的文化概念,青铜时代则是重要的历史概念。本书围绕这两个概念,概述了中国古代自史前时期以来生产和使用青铜器的历史,解释了古代中国人如何围绕“饮”“食”等人类生存的两大需求铸造铜器,以及如何将宗教信仰、政治意愿等精神内涵融入铜器之中的独特过 ...
基本信息:编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6月印次:1ISBN:9787102078144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陕西地区发现的蒙元时期陶俑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图录,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蒙元时期的世俗生活。这些陶俑大多都是近六十余年来考古发掘出土,其出土背景清晰,资料较为翔实,部分墓葬曾以考古发掘简报形式发表于学术期刊。目录序一序二第一单元 镇墓类第二单元 车马出行类 ...
基本信息:作者:赵超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7月印次:1ISBN:9787520129558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推出的第三部专题论集,正是作者学术之长,选录了作者1982-2016年间所发表的35篇论文,内容主要包括金文(如《读金文札记三篇》)、玺印(如《谈几方秦代的田字格印及有关问题》)、砖瓦文字(如《山西壶关南村宋代砖雕墓砖雕题材试析》)、简牍文书(如《中国古代简帛的出土与考 ...
基本信息:作者:苏秉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6月印次:1ISBN:9787532587278内容简介: 1951年在西安为期两个月的发掘工作后,苏秉琦先生将关中地区史前文化分出了仰韶、龙山、周三个文化,这被梁思永先生赞为陕西的“三叠层”。这是继梁思永先生1931年提出的河南安阳后岗遗址的“三叠层”地层关系后,在中原地区发现的“另一个三叠层”。在本书中,苏秉琦先生依次介绍了仰韶、 ...
基本信息:编著: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4月印次:1ISBN:9787532587254内容简介: 本书为东明寺法堂和塔院遗址详细考古调查和发掘报告。法堂遗址主要有法堂建筑台基、庭院、通道、巷道、院墙、院门、水井、排水沟、道路、夹道及土墙等遗迹组成,有明显的的改建痕迹;塔院遗址发掘清理20余座墓葬,道路2处以及部分墓塔石基座、石塔刹、石望柱、石碑等石构件。目 ...
基本信息:作者:赵平安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8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6月印次:1ISBN:9787100160889内容简介: 本书为《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2009,商务印书馆)的续集,选编作者2008年以来发表的同类主题的论文49篇,分为“新出简帛与古文字考论”“新出简帛与古文献研究”“评论及其他”三个部分。古文字考释资料从商代甲骨文跨越到东汉简牍,囊括了整个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领域。所收文章既有 ...
基本信息:作者:宋江宁出版社: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8年3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3月印次:1ISBN:9789864853984内容简介: 关中地区作为西周王朝建立前的根据地和之后的统治核心区,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这一地区商代的考古学遗存进行研究,分析其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形成过程与发展水平,进而探讨关中地区的最终崛起就具有了重要的学术价值。作者首先回顾了以往研究中取得的成 ...
军事考古学作为考古学分支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其基本理论来源于考古学的相关理论,并吸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理论如系统论、中层理论、场域理论、历史想象理论等理论思想。研究方法得益于考古学基本方法的发展成熟,如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与文化因素分析等。如何通过解读秦直道这样的古代军事活动遗存,还原古代军事状况?记者近日采访了长期从事军事考古研究的西北大学教授赵丛苍。 通过军事遗迹还原历史 ...
秦统一六国之后,启动大规模交通建设,建成了以驰道连接全国,各个郡县均能通达的交通网。秦始皇执政后期规划发起的直道工程,对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关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近日,记者就秦直道研究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 考察与考古发现推动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6年5月,秦直道遗址北段(内蒙古鄂尔 ...
经过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秦直道的真实面目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历史尘埃,留下不少难解之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的秦直道(富县段)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时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近日,记者采访了陕西秦直道考古队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肖健一,了解秦直道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秦直道遗迹保护的最新动态。 科技考古助力秦直道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于秦直道中段 ...
经过七年的考古发掘后,契丹辽帝国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都城——辽上京遗址揭开了神秘面纱。考古学家首次发现并确认了北侧皇城内“宫城”的准确位置和规模,发现了佛寺、宫殿、城墙、城门、护城壕和街道路网等众多遗存,并“解剖”了其约300年、历经辽金两代的变化轨迹。辽上京遗址。新华社记者屈婷摄 这座“草原上的帝都”在公元10到12世纪搅动了亚欧大陆的风云,它就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众多考古 ...
姚河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土门村南约500米,北距淅川县城约38公里。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2012年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联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2600平方米,揭露宋金时期大型房基一座(F1),面积约841平方米,是南水北调期间淅川发现的最大一处单体建筑基址。房基填土中发现的龙山时期陶器、石器等也极具特点。姚河遗址F1平面图(白色 ...
人类对自身的历史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无疑是封存人类过往的重要场所。19世纪上半叶的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Charles Lyell)甚至认为“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海底聚集的人类艺术品和工业纪念物的数量可能比大陆上任何一个时期保存的还要多”。正因如此,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水下世界的探索。伴随着19世纪中叶以来考古学的深入发展,水下考古逐渐酝酿、成熟,最终成为考古学的重要组 ...
【东西文化交流】中国本土早已失传的玄奘图像………………………………………………………………刘玉权(1)古代西域及中亚地毯名称术语考证……………………………………………………………张禾(7)鄯善和于阗古国佛寺壁画花纲人物图像分析………………………………………………朱己祥(19)从黑水城星曜曼荼罗看汉藏夏之间的文化勾连……………………… ...
葛剑雄:唐朝长安曾是世界中心?这是个伪命题_ABC 2018-08-10 17:57 凤凰网国学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5月12日,在武当山召开的第四节国际道教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提出了将“洞天福地”以文化景观类型申报世界遗产的倡议。图/吕舟教授在论坛中发言 来源:陶金摄什么是洞天福地?图/博山炉既是沟通神明的器物,也是由昆仑、大海、洞府构成的宇宙微缩模型。 来源:网络“洞天”与“福地”是中国特有的神圣空间观念,其概念肇始于战国以来的天地中心昆仑山以及
王旭东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2018”日前在甘肃天水举办,论坛以中国传统雕塑的融合与创新为主题,设有中国传统雕塑的审美特征、中国传统雕塑的形式语言研究、中国雕塑史与思想史研究、新时代下文化遗产的活化4个分论题,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甘肃是石窟大省,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古丝绸之路繁荣兴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见证,可以说石窟见证了丝路文化的交融。”敦煌研
华沙历史中心(华沙老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特例。作为在二战中被夷为平地的城市,今天的华沙老城是在1945年-1966年间重建复原的。尽管波兰人严格按原状重修了所有的建筑,但在特别强调文化遗产“原真性”(Authenticity)的世遗名录中,重建项目是极少数的存在。世遗委员会专家组曾为此分裂成两派,支持派认为华沙老城的复原重建具有杰出的价值,反对派则担心“复制品”使世遗名录失去公信力。时至今日,由华沙开启并延伸开 ...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 河西冶矿遗址分布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处,是一条位于祁连山与走廊北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 之间的带状高平原,因处于黄河以西而名。在行政区划上基本涵盖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及其下属县、区。走廊西衔中亚、东接中原,其间绿洲相连,境内有着丰富的早期文化遗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域,也是早期文化相互交流和传播的重
作为我国文化悠久、影响广泛的两大民族,汉、藏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敦煌遗书中多达上万件吐蕃统治敦煌地区留下的汉藏文佛教典籍、官私文书、诗文、账目、杂抄等,真实地呈现了汉藏文化早期交流的具体情形。唐贞观八年(634),吐蕃遣使通贡,唐蕃之间的官方交往正式开始。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 ...
点击上方“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可以订阅哦!董康酬神田香岩诗(取自神田喜一郎:《敦煌學五十年》,二玄社,1960)导读伯希和于1908年获得藏经洞文物后,便返回安南河内;复于1909年5月动身来华,随身携带部分敦煌文献,并于一个多月后抵达北平。该年9月,时任清廷刑官的王式通、董康便已侦得此讯,并经由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端方的美籍幕僚福开森,得以接触伯氏,披览并拍摄部分敦煌写本。为集结同好募款集资,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是中外关系史学术研究名著选集。张星烺 (1881~1951)编注。为17世纪中叶(明末)以前中国与欧、亚、非洲各国和地区往来关系的史料摘编。原出版于1930年。1977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了朱杰勤整理的校订本,对原书进行了一些增补、删削与校正。 内容简介 编注者从中外文42种史籍中辑录大量有关中外关系史的资料,以地区和国家分类,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并对其
一、西夏碑的发现 清嘉庆九年(1804),进士出身的中国著名学者,武威人张澍,在家养病期间,有一天与朋友同去凉州(今武威)大云寺参观游览,在大殿后院左边无意中发现一座被砖封闭的建筑,不知里面有什么东西?感到奇怪,就问寺内和尚。他们都说:不清楚,听说很早以前就是这个样子,谁也不敢打开,否则,将会招来风、雹等灾祸。张澍不相信鬼神,又求知心切,一再要求拆砖看看,并表示自己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05作者周宏伟,现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历史地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内容提要《古代西南地理问题新论》是作者周宏伟近年关于古代西南地区重要地理问题的研究成果结集。作者以深入分析历史文献为基础,借助地理学、地质学、水文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与方法,提出了“滇池”本在成都平原,“成都”即得名于滇池;汉初以前今嘉陵江上游诸水
CHG历史地理学人人有路通长安关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侯仁之、史念海先生等均曾强调指出只有历史文献考证与野外考察相结合,才是正确的研究途径。侯仁之先生指出“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野外考察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对此,史念海教授指出:“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实地考察是为了更容易看到地理现象的实际情况,有助于了解其间演变的过程,更有助于探索这样一些演变的规律。”不过
“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中国国家博物馆近期推出的这场展览,题目便足以动人心魄。文艺复兴,这场群星璀璨、开启了西方现代文明的文化运动,何以与丝绸之路相连?众多宣传稿件提及,展览将“还原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国艺术中的西方影响”,这样的雄心令人心折,也引人好奇:中国元素在文艺复兴这幕戏剧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而展览又会以怎样的形式和视角重述这场东方与西方的邂逅?种种问题互渗勾连,
关于吐鲁番地区口含币葬俗的一点思考(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郭云艳)1915年,当斯坦因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张氏墓茔发现了死者口含金片的现象,这是我国境内关于口含币习俗的最早记录。随后,考古工作者也在其他地方相继发现了将金币或银币、甚至铜币含于口中的葬俗,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关于这种葬俗的缘起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是从西方传入,有的 ...
关于西安北周史君墓出土金币仿制品的一点补充(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郭云艳)2003年陕西西安北周史君墓出土一枚金币仿制品(图一),该币直径17毫米,厚0.5毫米,重1.75克。金币出土在石椁内人骨的中部,大体与金戒指、耳坠在同一部位,而后者显然都是死者身体佩带之物。1与此前我国境内出现的其它拜占廷金币略有不同,该币正反两面均仿自拜占廷金币索里得的 ...
博雅哥说今天博雅哥带来的是本学期的通识核心课程之一“佛教艺术与考古:南亚与中国”的授课教师李崇峰教授的一篇关于菩提像的文章。菩提像系汉文术语,应指“珠缨宝冠、奇珍交饰”、偏袒右肩、结枷跌坐、作触地印之佛像,表现悉达多太子在伽耶菩提树下指名地神作证、行将成道前之形象。这位穿着华贵的太子,缨络庄严,宝冠繁复,项严宽大,臂圳精致。在印度现存早期佛教雕塑中,太子辞别车匿后从未发现佩戴任何饰物。依据玄类和王
姬路城是一座位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的城堡,是日本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城堡,也是日本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姬路城是日本100名城之一,与熊本城、松本城合称“日本三大名城”,也被称为“日本第一名城”。巍峨的姬路城建造在海拔45.6米的姬山之颠,主要城郭(天守阁)高31米,远处望去,连立式望楼型的建筑群白墙黑瓦,错落重叠,城堡周围的松林郁郁葱葱,整个城堡像一只安然栖息在巨大松林中的美丽白鹭,所以此城又称白鹭城。位于姬路 ...
杜冬2018-07-21 19:10来源:澎湃新闻德木拉山口,海拔在4500到5000米之间,位于西藏林芝,喜马拉雅山东麓,318公路旁。作为茶马古道上的商路之一,它北面连接着如今号称东方瑞士的鲁朗,南面是紧邻着雅鲁藏布江的米瑞。往来拉萨与藏东的古道从这里经过,前往北京拜见清顺治帝的活佛们、遭到流放的罪人、清末的远征军、以及无数马帮都曾走过这条道路。德木拉山口,看得到工布拉尊雪山 本文图均为杜冬 图任何来到东巴才村的人,都不 ...
文、图 | seamouse2018-07-21 22:14来源:澎湃新闻世界杯期间,就着俄罗斯联邦给予购票球迷的免费Fan ID签证,我在所购场次的比赛间歇,乘火车转悠了这个巨大国度的几片区域。盛夏的辽阔北国,集中于欧洲部分的11个赛事城市,只有短短四五小时的黑夜。已经适应了枕日而眠的我,好奇地图上那些更北的荒原和湖泊,该有怎样一番日不落的景致?让基日岛入选世遗的两座18世纪木制教堂及钟楼于是,在7月6日第一场四分之一比赛和7月15日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