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朱玉麒|徐松遣戍伊犁时期的生活考述

内 容 提 要:本文通过梳理清代史料与相关交游材料, 对徐松遣戍时期的生活, 举凡其遣戍伊犁的具体时间与首途情况、与伊犁将军的关系、在天山南北的考察, 以及赐环归京的时间, 都进行了详细考证, 为研究伊犁将军幕府集团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个案。关键词:徐松 西域 遣戍 伊犁幕府 地理考察 嘉庆十七年(1812 年), 湖南学政徐松(1781 ~ 1848 , 字星伯)遣戍伊犁。在戍期间, 他编撰了《新

• 沙武田|敦煌藏经洞封闭原因再探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摘 要】封闭藏经洞的外层壁画 , 即莫高窟第16 窟千佛变所反映的是末法思想。辽代有1052 年 “末法住世” 思潮,敦煌曹氏与辽有交往,发展到曹宗寿 、曹贤顺初期二地更是关系密切,因此辽代的末法思潮便传到敦煌,与敦煌原有的末法思想相结合,在敦煌的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于是敦煌佛教教团便采取了以 绘画表示 “ 末法度人” 的千佛变 、藏经洞“ 存经以备法灭”

• 王永平:汉唐外来文明中的驯象

专题中国中古社会史研究象是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哺乳动物。很早以来,人类就有了驯象活动,将其用作骑乘、战争或劳动。后来,人们又用驯象来进行各种文娱表演活动,称为象舞。汉唐时期,在宫廷典礼和宴乐活动中经常可以见到驯象表演。驯象作为一种珍稀动物,基本上都是来自域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和民族更是经常向汉唐帝国进献驯象。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许多吉祥的寓意,直到今天,仍然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产生着深刻

• 曹兵武:世界遗产运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对话平台

1987年12月,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不久的中国首批提交申请的长城、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泰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6处名胜古迹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迄今已经30周年。30年来,不仅中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世界遗产热,世界遗产运动也在世界各地持续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产生了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北京故宫 @故宫博物院世界遗产热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现象。20世纪是个不平凡的

• 敦煌文献所见武则天与达摩信衣之关系

  武则天由于其母杨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自小便受佛教熏陶,曾出家为尼,加上政治需要,当政时期对佛教推崇备至。武则天对神秀北宗禅法极力扶持,给北宗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而蜀地禅宗净众派、保唐派的蓬勃发展,也与武则天有一定的关系。据敦煌写本S.516、S.1611、S.1776、S.5916、P. 2125、P.3717、P.3727、Ф.216《历代法宝记》等文献记载,武则天与当时代表佛法象征的达摩祖

• 葛兆光:蒙元时代首绘亚非欧地图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为明建文帝四年(1402)朝鲜人画于丝织物上的地图,长一百五十厘米、宽一百六十三厘米,原藏日本京都西本愿寺,后归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1910年,京都大学教授小川琢治摹写和解说过它,一百年前摹写的地图,至今保存在京都大学。由于葡萄牙人迪亚士1488年才绕过好望角,达伽马更晚,在1497年才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所以一般认为,在1508年版托勒密《地理学》之前,欧洲人并没有整体的

• 杨浪:地图上的丝绸之路

  在“丝绸之路”这个话题被德国人李希霍芬提起100多年之后,一卷新发现的古地图重新点燃了中国人对“丝路”的热情。  一卷地图的传奇  2013年5月1日至4日,保利拍卖与旅游名城甘肃省嘉峪关市合作,在当地举办了“起点——明代丝绸之路地图嘉峪关大展”,专门展出了保利八周年春拍最重要的拍品:描绘了明代丝绸之路全貌的30米巨幅绢本青绿山水地图手卷《蒙古山水地图》。紧接着,国内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这卷古地图

• 林梅村:秘藏日本的中国古地图

  《丝路山水地图》原藏于明朝内府,20世纪30年代流出国外,被日本著名收藏机构藤井有邻馆收藏。由于图上题款被人裁去,原名不得而知。因原收藏者尚友堂在卷头包首题写了“蒙古山水地图”几个字,所以以此命名。图名所谓“蒙古”,是指16世纪尚称雄欧亚大陆、仍然统治着从今天的甘肃嘉峪关以西直至土耳其和北非的蒙古四大汗国的后续王朝,如蒙古和撒里畏兀儿诸部落(源于窝阔台汗国)、帖木儿帝国(源于察哈台汗国、伊利汗

• 探秘原始的玉石开料技术

——————————————————————————全文阅读探秘原始的玉石开料技术(作者:杨晶 故宫博物院,原文刊于:《大众考古》2017年第10期)

•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祭祀图”牙璋考

————————————————————————————————————————全文阅读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祭祀图”牙璋考(作者: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四川文物》2017年第6期)

• 《敦煌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67期)目录

【2017敦煌论坛论文选刊】贞观年间的丝路往来与敦煌翟家窟画样的来历……………………………………荣新江(01)敦煌诗歌写本原生态及文本功能析论………………………………………………朱凤玉(09) 敦煌石窟龛楣(梁)上双首一身龙纹与商代青铜器龙纹图像形态及甲骨文虹/霓字的渊源……………………………………………………李中耀 李晓红(17)图形“间 ...

• 饶宗颐先生对敦煌艺术的研究和启示

饶宗颐先生是举世瞩目的汉学泰斗,他在书山学林中秉烛前行,治学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术礼乐、宗教学、楚辞、史学、中外关系史、敦煌学、潮学、目录学、艺术、诗文、文学及词学,他被誉为亚洲文化的骄傲和最后的通儒。上世纪50年代便开始对敦煌史地、敦煌曲、敦煌绘画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推动了敦煌学的进一步发展。饶宗颐先生对敦煌书法的研究是具有开拓性的。早在1961年,饶先生就写有《敦煌写卷之书法 ...

• 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揭晓

2月5日下午,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在京发布。《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七年知青岁月》、《伟大也要有人懂:小目标 大目标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红色家书》、《朗读者》、《海错图笔记》、《布罗镇的邮递员》等50种图书入选。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推荐活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主办,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承办,中央部分主要媒体和网站参与,这也是该活动第八年为广 ...

• 话说丝绸之路

  安徽人民出版社  《话说丝绸之路》一书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通过精美又极具史料价值的图片,对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具体线路,沿路民族、文化、名城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等做了精要的介绍。精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事、物,着重解读了丝绸之路在中国与海外交流方面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以体现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源远流长的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和文化交融,对今天的丝绸之路再铸辉煌有重 ...

• 《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档案图典》编纂工作全面启动

本报讯 1月30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以下简称“社科院历史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以下简称“国图出版社”)就合作编纂出版《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档案图典》举行研讨会。一史馆馆长孙森林、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国图出版社总编殷梦霞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一史馆副馆长李国荣主持会议,三方课题组成员参会。会上,三方共同签署了《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档案图典》编纂合作协议书,标志 ...

• 考古所见之西域艺术交流——读《西域考古与艺术》

  所谓“西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西域,通指古代新疆。广义的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囊括了新疆地区以及中亚和西亚的部分地区。西域向来扼扣亚洲腹地要道,尤以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文明,备受考古工作者的重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林梅村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多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寻访古城,赴日本、英国、美国、瑞典等国调查流散海外的文物,著有《西域文明——考古、语言、民族和宗教新论》、《汉 ...

• 那些你所不知的考古另一面

  今天,学术专业泾渭分明,考古学的相关作品虽然往往以知识丰富、信息密集引人入胜,但因考古学特有的实践特点,仅凭文字终难以带领普通读者登入堂奥。另一方面,考古题材因其趣味性,每每为各路畅销文学染指,对其科学性造成消解。因而,急需文理清正的作品去芜存菁。  最近读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先生的《考古的另一面》一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收获了极佳的阅读体验。《考古的另一面》 郑嘉 ...

• 渤海上京城2号宫殿址出土玉石“杖首”应为“熏炉”考辨

——————————————————————————————————全文阅读渤海上京城2号宫殿址出土玉石“杖首”应为“熏炉”考辨(作者:彭善国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原文刊于:《北方文物》2017年第4期)

• 中国考古学年鉴2016

基本信息:编者:中国考古学会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1月印次:1ISBN:9787520314923内容简介:  本书集结了2014年考古学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收录了该年度中国考古学研究、考古文物新发现、学术动态、考古教学、考古学文献资料目录等资料。时代上迄旧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明清时期,是适合广大文物工作 ...

• 考古学理论:回顾与期望

全文阅读考古学理论:回顾与期望(本文由《中国考古学会年鉴》编辑委员会提供,原文刊于:《中国考古学年鉴20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 西藏发现的两件有关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物

西藏发现的两件有关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宿白) 1959年文化部西藏文物调查工作组在西藏工作时,看到两件有关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物,一件是中亚——西亚制造的大型银壶,一件是印度东部制造的一组寺院木石模型。大型银壶是拉萨大昭寺中心佛殿第二层西侧正中松赞干布殿内的一件供奉器物(图一)。寺僧相传是松赞干布生前遗物。又传自土中掘出。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大昭寺寺内六佛像目录

• 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 — 吴哥寺

吴哥寺是苏利耶跋摩二世征召全国劳力,耗时30多年修建、供奉毗湿奴神(Vishnu)的寺庙。它最初的名字“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相传是给国王加冕的婆罗门教主祭祀地婆诃罗(Divakara)设计的,已无法考证。到了16世纪,这座规模宏大的寺庙群被改名为“Angkor Wat”,意为“寺庙都城(City Temple或City Pagoda)”,一直延用至今。Ang

• 渐变:从龟兹壁画到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与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石窟”,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35公里,是我国著名的石窟寺之一,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不断地开凿和修缮,虽经数次地震与火灾,仍保存窟龛221个,泥塑、石刻造像10632身,壁画

• 《威尼斯宪章》之后:当代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的思潮

陈曦,苏州大学建筑学院讲师本文摘自“《威尼斯宪章》之后:当代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的思潮 ”,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17年12月刊, 总第190期P55-60页  意大利的保护思想因为皮埃罗 · 戈佐拉(P. Gazzola)和罗贝尔托 · 帕耐(Roberto Pane)参与起草《威尼斯宪章》的工作以及切萨莱·布兰迪(Cesare Brandi)的“批判性修复”(Restauro Critic

• 从北大到敦煌 |回忆宿白先生二三事

点击“当代敦煌”蓝字关注我们哦,更多精彩! 缅怀宿白先生宿白 1922年生,辽宁沈阳人。著名考古学家,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1948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肄业;1951年主持河南禹县白沙水库墓群的发掘;1952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和考古系任教;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作为历史考古学上集大成者,在宗教考古、建筑考古、印刷考古和版本学等领域的造诣为学界所公认

• 宿白:中国石窟寺考古之发现&分布

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3世纪,盛于5~8世纪,最晚的可到16世纪。分布于中国各地的石窟寺遗迹,大都见录于明清地方志和游记中。1发现考古 20世纪初一些外国人即根据上述著录调查了一部分重要石窟,如日本人伊东忠太调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1902),法国人E.沙畹调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1907)。 不少外国人的调查,往往伴随着掠夺和破坏,德国人A.von勒科克在新疆拜城、库车、

• 宿白与西藏考古

宿白与西藏考古宿白与西藏考古 作者:侯石柱 《中国西藏》2001年第五期今年春天的一个上午,我敲开了宿白先生的家门。先生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我是以《中国西藏》特邀栏目主持人的身份上门采访的。先生招呼我在客厅里坐定后.我把事先准备好的两本杂志和一本书送给先生。两本杂志是今年新出版的第一。二两期《中国西藏》;一本书是我写的《雪域高原考古记》。先生接过杂志和书后,一本一本翻看:从外观.到目

• 柴剑虹|敦煌是移民城市最有文化的地方

点击“当代敦煌”蓝字关注我们哦,更多精彩!敦煌是移民城市最有文化的地方 文/ 柴剑虹在感叹敦煌艺术的盛大辉煌的同时,不少人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敦煌莫高窟有这么灿烂辉煌的古代壁画、彩塑?为什么在莫高窟能发现至今还是举世仅存的藏经洞?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敦煌莫高窟,留存于今最珍贵的文物是以石窟壁画与彩塑为代表的艺术品及藏经洞所出古代文献,它们是世界敦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敦煌学已走过百

• 郭旃|文化遗产统筹保护中的区别与路径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世界遗产研究会会长 郭旃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这个会议很大的题目叫“新时代语境下文化遗产融合新趋势”,因为过去我们做文化遗产都是讲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保护,理念也好,实践也好。那么谈新语境下统筹的保护趋势,我只能从我接触的片段和我一些粗浅看法给大家做汇报。1总书记史无前例地在世界遗产申报的时候发来贺电,给厦门鼓浪屿,其中提到“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

• 王炳华:瀚海丝路漫求索

2017年末,在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九十周年高峰论坛上,意外见到了王炳华先生。他被安排作关于新疆考古的主题报告——《从高加索走向孔雀河》,这样宽阔的视野似乎也只有他可以驾驭。  自1960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赴新疆工作算起,王炳华先生在新疆作了40个春秋的考古。2000年退休之后,他被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研究所教书育人。这几年他笔耕不辍,继续沿着西域研究之路,把自己见证并思考的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