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东阜城

东阜城 : 位于石河子一四九团场场部——东阜镇镇西2公里。呈正方形,长宽各300米,占地9公顷,城四周有宽2米、高1.5米以上的土城墙,城墙四角筑有哨楼。墙外有深2米、宽6米的环城河。此城历史上是丝绸北路的古驿道。早在唐代,这里就是通往伊塞克湖的驿站、城堡。此城现只存一片断墙残壁。

• 东破城子

东破城子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北2.5公里,东经93°03′32″,北纬43°36′19″,海拔1 643米。此城为清雍正九年(1731)宁远大将军岳钟琪修筑汉城告竣后,又在东西两侧补修的一座小型兵城。南北长约230米,东西宽约180米,夯土筑成,夯层厚0.09~0.15米,宽5米,残高1.3~1.6米。城垣残存,城内建筑遗址均已无存。此城大约在清光绪年间倾圯。

• 大西沟庙遗址

大西沟庙遗址 : 亦称百寿山庙,坐落在霍城县大西沟乡政府所在地西北10公里的百寿山上,为清代伊犁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该庙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开始修建,五六年后竣工,塑有十八罗汉、关帝、观音、八仙等37座神龛。依山傍水,庙庙相连,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至七月七日要举行庙会,前来烧香赶会者络绎不绝。山下盖有香客住宿楼,有客房30间,可供200人住宿。直到1 ...

• 大龙口故城遗址

大龙口故城遗址 : 位于吉木萨尔县泉子街乡石涧沟(石剑沟),故又称石涧沟(石剑沟)破城。该城坐落天山北麓,地扼车师古道要冲,西城墙在大龙河岸坡顶,距河床斜高50米,地势险要。该城呈方形,边长约60米。有人认为,此城即东汉永平十八年(75)耿恭抵御匈奴所据守的疏勒城。

• 大龙口东台子古墓群

大龙口东台子古墓群 : 位于吉木萨尔县东大龙口红畦村三队。从出土文物考证,可能是古塞种人的墓群。古墓群为三处,分布在一片南北走向的卵石滩上,最大的一处有一座占地约0.067公顷的墓葬堆,地面上用卵石砌成半圆形。在距该墓葬约30米,有一个已经塌陷了的墓穴,墓深2米。经清理,内有一具完整的尸体骨骼,还有铜器、铁剑、头盔金质碎片、口铁、金环、玛瑙等物。 ...

• 大破城故城

大破城故城 : 位于米泉县古牧地乡境内,东南距乡政府约8公里。 也称“唐朝城”,或“下沙河故城”。有人认为,该城是唐轮台故城,也有认为是清代的军营,尚待考证。故城建在一片开阔地上,东临沙河,周围村庄环绕。故城占地面积约175100平方米,南北长约550米,东西宽约310米,周长约1740米。从遗址看,城墙的西面、北面保存较为完整,东面只留有偏北的一处转角,南面已 ...

• 大白杨沟岩刻

大白杨沟岩刻 : 位于伊吾县葫芦乡大白杨沟村西200米的山丘东壁上。共有岩画数十幅,集中凿刻在高3米、长约15米的岩壁上。内容以动物图像为主,还有骑者画面,形象颇为生动。岩画对面的山丘顶部,有古代石结构建筑遗址。

• 大敦故城

大敦故城 : 位于吐鲁番艾丁湖乡大墩附近,东经88°55′~88°56′,北纬42°53′~42°54′,海拔-40米。城址南北长约126米,东西宽约90米。城墙用土坯垒砌,西北面保存较好。城墙内有房址,近处多见大小圆形坑,并在周围发现厚重陶片,可能是存放陶缸之用。故城内采集物有石器、铜器、骨器、玛瑙珠等。

• 曲尔登卡木德坎布灵塔

曲尔登卡木德坎布灵塔 : 位于尼勒克县城东16公里的喀什河边,为清末厄鲁特右翼十苏木兴建的重要喇嘛庙之一。19世纪末叶,尼勒克吉仁台喇嘛昭的曲尔登卡木德坎布喇嘛赴西藏深造佛学,1893年回到尼勒克后,在喀什河边开始筹建崇寿寺。1897年喇嘛昭建成,占地0.133公顷,建在长50米、宽25米的大庙,另有庙房210间,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唱戏两天,香火旺盛 ...

• 达坂托维遗址

达坂托维遗址 : 位于哈密市榆树沟乡达坂托维村西150米,东经93°56′19″,北 纬 43°05′01″,海 拔1 620米。“达坂托维”,维吾尔语,意为“山脚下”。遗址南北长80米,东西宽30米,面积约2 400平方米,因修路,一些遗迹被破坏。文化堆积较混乱,仅局部能看出一些砾石垒筑的建筑残迹,地面采集到大量陶片和石器,为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 中亚岩画巡礼—— 哈萨克斯坦Тамгалы岩画

哈萨克斯坦是整个中亚地区岩画遗址最丰富、单体岩画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岩画点主要分布在四个地区,分别是中、俄、蒙、哈边境的阿尔泰地区,中、哈边境的天山以及七河地区,哈、吉边境的卡拉套山脉等地以及里海沿岸地区,其它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图一 哈萨克斯坦岩画分布图其中,Тамгалы́岩画点是整个哈萨克斯坦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岩 ...

• 岗根岩画

  岗根岩画分布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岗根苏木北部峡谷的东西两侧,东部的岩画位于山峰底部一块突出的条状岩石上,为一幅由多个人面像组成的大型岩画。峡谷西部的岩画所在山峰,称为磴磴山,山上建有五层梯田式的建筑台基,台基上座落着巨大的寺庙殿址,这些寺庙都是辽代在建筑怀州时同时兴建的,而岩画则分布在寺庙址北侧的悬崖峭壁上。位于悬崖底部的岩画全 ...

• 白石崖溶洞遗址

一、遗址概况  白石崖溶洞遗址(又称白石崖 1 号洞旧石器遗址),是当地藏传佛教寺院白石崖寺的进修洞和夏河县著名的旅游景点,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白石崖村西北方向 400 米处达里加山石崖上,地理坐标为北纬 35°26′54.44″,东经 102°34′13.31″,海拔 3282 米。该洞穴内部空间较大,由长达 70 余米的洞穴入口及高度差异较大的 4 ...

• 达尔特城堡遗址

达尔特城堡遗址 : 在巩留县达尔特村西北部,东经82°24′,北纬43°27′05″,系清代下五旗特克斯塔柳佐领驻地。旧有夯土墙垣,长宽各约200米左右。据记载,乾隆至嘉庆年间,巩留县有特古斯塔柳佐领屯田处,即为今之达尔特村西遗堡。

• 布尔土居结木古墓群

布尔土居结木古墓群 : 位于鄯善县鲁克沁乡吐格曼博依村北,东经89°46°~89°47′,北纬42°45′,海拔约-20米。“布尔土居结木”,维吾尔语,意为“一颗桑树”。墓葬区长约1500米,宽约600米,分布约0.9平方公里。墓区中部有一些带土围的墓葬,略呈正方形,均有门。土围中有坟堆,以一个较大的坟堆为核心,其他列于左右,似表示墓主之间生前关系的亲疏或地位的尊卑。 ...

• 布提巴什协海尔故城

布提巴什协海尔故城 : 位于新和县城西南约44公里。故城地处海拔986米,呈四方形,高6米,厚3.5米,总面积3 600平方米。城有内外两道门,两门之间有4米长的通道。东南部城角已残破,被流沙掩埋,东墙外伸有3个与城墙同高的10平方米的平台,约呈45度坡形建筑。因该城形似佛头像,故名“布提什巴协海尔”,维吾尔语,意为“佛头像城”。系新和县文物保护单位,属汉唐遗址 ...

• 彩绘狩猎纹棺墓

彩绘狩猎纹棺墓 : 位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四道沟原始村落遗址中。 该墓为木棺,长2米,棺底、棺盖用长方形框做成,六块长0.36~0.57米、宽0.045~0.18米、厚约0.2米的刨光板,同棺底、棺盖组成一个完整的木棺,彩绘狩猎图即绘在刨光板上。画面原始粗犷,用笔简拙,类似岩画,图中有人物、动物、建筑物、符号等,人物有男有女,有孩子,或坐或立;动物以大角羊和鹿为主,均 ...

• 查布河沟古墓葬

查布河沟古墓葬 : 位于和静县北哈拉毛墩乡天山山谷一冲积台地上。 墓葬极为密集,均为以卵石围成圆形、方形圈的石堆墓。墓室用石头砌成,口小底大形。有单人葬、双人葬,也有多人丛葬。丛葬的肢骨分离,上下叠压。出土文物多为壶、罐、杯、碟、纺轮等实用陶器,也有少量的精制彩陶。 另外还有木盘、骨纺轮、小铜刀、石器等。时代约为战国至汉代。

• 察吾呼沟古墓葬

察吾呼沟古墓葬 : 位于和静县城西约30公里的北哈拉毛墩乡境内,居察吾呼沟沟口两侧的台地。墓葬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数有700座左右,排列异常密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静考古队在此发掘墓葬431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在此发掘墓葬102座,取得了丰富的考古资料,采集到大量珍贵文物。 所有墓葬在地面上有明显的石围或石堆标志,墓穴均为竖穴石 ...

• 冰沟岩刻

冰沟岩刻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南6公里的冰沟沟口,东经93°3′53″,北纬43°34′。岩画分布较分散,有十余幅,其中一幅“狩猎图”,画面人物双臂上举,双腿弯曲,胯下有一倒置的北山羊,构图别出心裁,表现出狩猎的成功和喜悦。

• 博孜墩岩画

博孜墩岩画 : 位于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驻地2.2公里,东经80°35′2″,北纬41°45′,海拔2 250米。凿刻岩画的石头有两块,系花岗岩。岩画主要内容有:车辆图,其中有一幅画面内容较为完整,车轮内刻画有4根辐条,并凿刻有象征性的车厢和辕、拉车的牵引绳索,还刻画有拉车的似马非马、似驼非驼的动物,线条凿刻得十分流畅。另一幅车辆图,只是凿刻有一只车轮, ...

• 博孜墩古墓群

博孜墩古墓群 : 位于温宿县博孜墩乡博孜墩村西北,东经80°45′,北纬41°44′57″~41°44′58″,海拔2180米。 墓葬沿山前一条干沟由东南向西北呈弧状排列,延续约3500米。一组多者10座,少则1~2座,共57座。根据地表封石状况可分为5种形制:第一种为圆形石堆墓25座,第二种为长方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石堆墓7座,第三种为圆形环石圈墓22座,第四种为高形或长高形环 ...

• 博斯坦托格拉克故城

博斯坦托格拉克故城 : 位于沙雅县城南约40公里的塔里乡政府东南约7公里,该故城早已废弃,现只残存东南一隅可以辨认的城垣,南墙有750米,东墙有35米,实已成凸起的土丘,高不足2米,已不知城墙的确切宽度。距城垣之外50米处尚有一土丘环绕,大概为“外墙”。因其周围为绿色的胡杨林所环抱,故称“博斯坦托格拉克”维吾尔语,意为“绿色的胡杨林”。 此故城属魏晋时 ...

• 北桥故城

北桥故城 : 位于奇台县北道桥村东南。故城略呈长方形,南北墙长135米,东墙长158米,西墙长178米,城墙为夯筑。该故城东北部有一土垣,土垣北墙、东墙与外城垣重合,西墙、南墙系另筑,东西长100米,南北宽90米,均系版筑,与外城墙明显不是同一时期遗存。城内有东南、东北、西南角楼墩基,高达4米。城内出土有陶片多系西辽、元时遗物,还发现一枚石质“赤金营都间府” ...

• 北山故城冶炼遗址

北山故城冶炼遗址 : 北山故城位于库车县阿艾河与库车河交汇处的西岸,又称阿艾故城。该城为方形,内见方约85米,四面城墙高5~8米,墙底宽5米而顶狭窄,仅可行一人。 城的四角有约7米宽的突出部分,可能是当年角楼遗迹。从该城建构形制及出土文物来看,当始建于汉代。城内散布的铁渣和墙根暗红色的夯土说明故城是在原冶铁遗址上建成的。在城墙的泥土中还发现不少 ...

• 保安碑

保安碑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南约2公里的巴里坤山北麓。 碑体为一天然巨石,高1.8米,宽2米,凿刻于民国7年(1918)。碑由镇西统领多凌撰文,知县。孙光祖书写,至今保存完整,字迹清晰。记载了1865年阿古柏入侵,白彦虎卖身投靠,巴里坤军民在天山南北大部分土地落入入侵者之手的情况下,同仇敌忾,不畏强暴,英勇抗敌,坚持到清政府派兵西征,收复失地的卓著功绩 ...

• 宝昌堡

宝昌堡 : 俗称“四工”,位于乌鲁木齐市二工乡三工村。乾隆二十七年(1762)始建,属昌吉左营八屯之一,同治三年(1867)被毁。1953年时尚存有轮廓,现仅存大庙后墙庙台子数米。

• 班勒库木佛寺遗址

班勒库木佛寺遗址 : 位于墨玉县雅瓦乡阿克切克村,东南距县城28公里。遗址在一片荒滩上,约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大量零散的陶片、毁坏的壁土和一些铜钱,还曾发现过佛像、壁画等物。

• 拜依格托别森塔斯石人石棺墓

拜依格托别森塔斯石人石棺墓 : 位于布尔津县都拉依特乡,东经87°25′,北纬47°58′,海拔1 374米。 墓葬共有两座。一座为石人长方土堆墓,一座为石堆石棺墓,之间相距800余米。土堆墓东西长41米,南北宽23.5米,其东面侧立着一尊面北石雕裸体人像,高1.9米。石堆墓之石堆为长方形,东西10.1米,南北8米。石棺周缘环绕着石圈,圈宽0.7米。在石堆东北角近处,有一田石 ...

• 半截沟新石器时代遗址

半截沟新石器时代遗址 : 位于奇台县城西南45公里半截沟乡东南550米处的一个南北走向的土梁上,土梁高5~6米。遗址的表土下即为灰土层,厚1米左右,文化遗物即出于此层。灰土层下为黄色土。据初步探查,此遗址出土石器:石锤、石斧、石杵、石臼、石环、石球等,石器均为磨制。出土的陶片均为夹砂陶,陶色主要是红褐色,及少量灰色陶片。质地一般较为粗糙,少量表面打 ...

• 包尔海故城遗址

包尔海故城遗址 : 位于焉耆县城西偏南直线距离18公里,北距包尔海乡驻地3公里。故城基址已被挖平,地面不存在任何建筑形式,遗物发现亦很少,故其旧址不详,年代亦很难断定。

• 拜其尔村遗址

拜其尔村遗址 : 位于哈密地区伊吾县吐葫芦乡拜其尔村东一座小山顶上,东经94°44′31″,北纬43°15′37″,海拔1 690米。现存遗址破坏严重,坑穴遍布,遗物散乱各处。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0米,主要有石结构建筑房屋、灰坑、窖穴等。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一般长5米,宽约4米,墙垣残高不足1米。有许多圆形、长方形坑穴,壁以小卵石砌筑。采集的遗物有陶器、石器等, ...

• 拜其尔铁器时代遗址

拜其尔铁器时代遗址 : 位于哈密市二道沟乡三道沟村西的一处台地上,东经93°51′,北纬43°7′33″,海拔1 520米,为铁器时代文化遗存。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50米,地表的石块堆积大多保存完整。现有石墙、房屋、窑穴的遗存。有些石墙较为完整且排列有序,有一道石砌墙基,长约50米,高2.5米,在石墙内采集到完整陶罐一个。遗址南有一南北长4.3米,东西宽3.4米,残 ...

• 拜其尔汉代遗址

拜其尔汉代遗址 : 位于哈密市天山区板房沟乡板房沟村西约1公里,东经90°0′52″,北纬42°12′6″,海拔1 940米。一条大路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由于改山造田,遗址破坏严重,在梯田田埂和山坡断崖处,均可见石器砌筑其中。路北遗址现残存面积为东西长100米,南北宽40米,存有一些低矮的残墙垣。路南遗址有一长11.4米、宽6米的长方形石圈,东墙有一门。遗址中采 ...

• 拜都拉清真寺

拜都拉清真寺 : 位于伊宁市南门,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政府拨银1万两修建。寺院占地约1 800平方米,由宣礼塔、山门、礼拜殿、讲经堂组成。礼拜殿为主体建筑,分外、中、内三层。中殿是一座510平方米的大厅,40根立柱成网格状排列,支撑着屋顶,两侧墙角各有一对通门,左右两边有八对窗户。内殿为青砖砌成的小屋,是领拜和讲经的地方。三层塔式屋顶别致新颖,有20 ...

• 白疙瘩破城

白疙瘩破城 : 位于呼图壁县白疙瘩村东的土包上,长约100米,宽约66米,城墙已坍塌,建修年代不详。

• 巴什康苏拉克细石器遗址

巴什康苏拉克细石器遗址 : 位于于田县境内,南距县城约77公里,北距该县普鲁村约10公里。遗址占地约2 500平方米,地表遍布打制石器时的遗留物,约500平方米范围内碎屑和石器较多。采集的100多件石器标本以细石器为主,有石核、石叶、石镞、刮削器等,石核多为扁长形,大小不一;石镞锋面尖锐,呈树叶形;刮削器有直、凹刃、圆头等各种形状,这些标本多数没有再加工的 ...

• 白山岩刻画

白山岩刻画 : 位于哈密市东北100公里沁城乡东约3公里。白山由多个大小不一的小山包组成,岩质为花岗岩。岩画分布集中,无论岩壁、山顶、溶洞中,均可找到岩画痕迹。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岩画几百幅。动物画有羊、鹿、马、狗、熊、狼、虎等。狩猎画有单人猎和双人猎,狩猎武器主要为弓箭。还有部分车辆画及居民住室画等。岩画的凿刻技法有三种形式,即“ ...

• 巴格希恩随木喇嘛庙

巴格希恩随木喇嘛庙 : 又名宝浪苏木库热,坐落在博湖县境开都河东西支交汇处。19世纪末叶,由和硕特蒙古部巴格希恩倡导,仿青海塔尔寺小格局修建,光绪六年(1880)落成。庙高15米,底边分别为20米的四角雕楼,上下两层,高大宽宏,内有耳房,庙内铜佛由青海、拉萨运来。庙东南有一棵高20米、胸径2米的古榆,被蒙古族人民视为神树。

• 巴格达提麻扎

巴格达提麻扎 : 位于洛浦县多鲁乡色日克村。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安葬者是巴格达人斯提丁,故称“巴格达提麻扎”。麻扎距县城4.5公里,占地22公顷,由墓地和礼拜寺两部分组成。墓地在北,有0.02公顷,用树干围起来,名叫“苏麦”。礼拜寺在南,占地0.11公顷,建筑面积334平方米,有前后门和宣礼塔,门楼高12米,院内还有其他建筑。

• 巴依都埃土墩

巴依都埃土墩 : 位于莎车县东南约3公里的阿热勒乡巴依都瓦村,又称祈富台。具体年代不详,一说为东汉时莎车王万年于公元65年所建,高12丈,占地0.4公顷,上原有亭台、牌楼,清乾隆年间重修,牌坊上曾书“共尊汉室,同拒匈奴”;一说为西汉卫侯冯奉世在平定莎车王弟与匈奴童仆都尉勾结发动的叛乱之后与龟兹、温宿、姑墨、于阗、皮山诸国践盟之地,故又称践盟台。其史 ...

• 巴尔达库尔岩画

巴尔达库尔岩画 : 位于裕民县县城西25公里新地乡的巴尔达库尔山,这是一座裸露着赭红色岩石的、并略高于周围小山丘的山峰。该山西侧有一深邃的山沟,沟中长年流水,从山颠到谷底的相对高度为80米,岩画就分布于此山西侧临沟的山坡,约有300多幅。岩画内容除有狐、狼、狗、北山羊、野猪和牛、马、骆驼等动物外还有人物画面。表现了舞蹈、放牧、狩猎以及生殖崇拜 ...

• 巴什奥台克遗址

巴什奥台克遗址 : 位于哈密市榆树沟乡巴什奥台克村东南约150米。 东经94°1′24″,北纬43°4′54″,海拔2030米。遗址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40米。地表分布有较为密集的方形和圆形石垒建筑群,方形石围长约10~12米,宽约5~6米,面积较大,圆形石围直径在3米左右。遗址东部残存建筑房址,屋中有大型石磨盘等遗物。遗址中存有灶坑,呈六边形,片石砌边。遗物多为 ...

• 巴伦台黄庙

巴伦台黄庙 : 位于和静县以北老巴伦台沟谷中的十四医院院内,是蒙古土尔扈特部落的主要庙宇之一。 庙宇是由黄庙、郝垫吉都外、芝布和却东等庙寺组成的一处寺庙群。主体建筑是黄庙,其正殿矗立着一尊高8米的塑金神像,直穿两层楼阁,人称青海神。庙内还有80余幅宗教壁画,规模宏伟,颇为壮观。1770年,渥巴锡带领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回归祖国。清光绪十四年(1888) ...

• 八里疙瘩古墓

八里疙瘩古墓 : 位于焉耆县五号渠乡上五号渠村南1.5公里,南距县城约4公里。该墓区尚未正式挖掘,从零星出土文物推断,大致为汉代时期的文化遗存。

• 八大石石雕人像

八大石石雕人像 : 在哈密市黄田农场八大石村发现。通高0.56米,宽0.19米,厚0.175米,用火山岩雕刻而成。青灰色,块石不规整。头部形象用浅浮雕手法刻画,浓眉,圆眼,隆鼻,上唇有八字胡,唇紧闭,神态威严。头部以下为原石。该石雕人像现藏哈密地区博物馆。

• 奥沙干德能奥孜墓群

奥沙干德能奥孜墓群 : 位于巩留县吉尔格郎乡库科尔森村西2.5公里。东经82°33′,北纬43°15′~43°17′。 在阿扎吉尔格郎河西南岸的山前丘陵地带上,分布土墩墓30座。其中,4座为大中型墓,封堆高3~5米,直径30~40米;其余为小型墓。

• 奥古芝拜克——杜拉特岩画

奥古芝拜克——杜拉特岩画 : 位于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西6公里的杜拉特沟谷。东经88°17′56″ ~88°17′57″,北纬47°45′11″~47°45′12″。 杜拉特沟系古代一条天然牧业通道,岩画就凿刻在附近的山冈沟壑,分布面积达3平方公里左右,幅面达近百幅左右,主要内容有动物牲畜图、放牧图、牲畜交配图、狩猎图等。

• 八大石遗址

八大石遗址 : 位于哈密市黄田农场八大石村的山坡上。坡上有用石头垒砌的石墙、石炕、石畜圈等遗迹,从山坡至山腰排列有五层石屋遗址,另有上下山的石台阶。山坡下有古墓多处,墓穴圆形,四周砌以石块,尸体头朝东、头朝北不等。 八大石 : 位于哈密黄田农场北端的天山山腰、喀尔里克雪山南坡下。 因园内有八块形态各异的巨石而得名。维吾尔语“八克达什”,意为“ ...

• 八家地故城

八家地故城 : 位于阜康市三台乡东北10公里的八家地村附近,南北长280米,东西宽135米,城墙宽达10米,高2~3米,西墙外有马面。采集有散落的陶器。在故城西南2公里,有一座近似圆形的建筑基址,残高约3米,直径约15米,面积达5 600平方米。在基址周围采集到唐“开元通宝”、陶器、铜带饰及炼渣等。基址处所见陶器与八家地故城内所见陶器风格明显不同,二者不属同一时 ...

• 八墙子岩刻

八墙子岩刻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城东北38公里的八墙子村附近。岩刻分布在三处不高的山顶岩石上。一处为长2.65米、宽1.4米的画面,满布动物图像42个,有山羊、盘羊、羚羊、狼、马鹿等;一处分布在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20米的范围内,内容多为群体动物画面;一处有岩刻近百幅,数量较多,内容丰富,可分为动物、狩猎、骑者、刻画符号等。动物图像中群体画 ...

• 奥尔塔克尔古墓群

奥尔塔克尔古墓群 : 位于巩留县南郎吉尔尕部乡南部奥尔塔克尔,为塞种人至乌孙时期的文化遗存,具有一定的文物保护价值。古墓共有100多座,均为土墩墓。土墩大小不等,最大者周长约200多米,高6~7米。古墓中不少墓冢以卵石堆或以卵石封堆,自然保护区及自然风景区墓堆四周又用卵石并列排成石圈。石圈大多为两圈,其外圈由10块卵石组成的小环连续圈成。

• 奥凯库思曼岩画

奥凯库思曼岩画 : 位于托里县喀拉托别牧场,距努勒斯拉克斯套岩画点很近。东经83°33′30″,北纬45°28′,海拔1 650米,岩画点在泉水南侧的小山峰上,距地面高度约30米,石质为紫黑色的熔岩。岩画为一些装饰奇特的人、怪兽及各种符号,当与祭祀有关。

• 奥瓦特石堆墓

奥瓦特石堆墓 : 位于乌苏县巴音沟牧场。东经85°07′,北纬44°09′,海拔1 480米。在安集海河西侧约1公里的高地上,有石堆墓约40余座,沿高地南北分布达2~3公里。石堆高约0.5~0.8米,直径4~5米,由石堆积而成。

• 奥巴里土墩墓

奥巴里土墩墓 : 位于额敏县上户乡。东经83°45′,北纬46°46′,海拔809米。在玛依阿因河的一处高地上,有土墩墓3座。呈链状南北排列,大小相等,表面铺有卵石,其中一座高2米,直径28米。

• 奥瓦特石人

奥瓦特石人 : 位于乌苏县红山煤矿南12公里的山谷中。东经85°06′,北纬44°09′,海拔1 315米。在南北排列的两座墓葬的北面,一尊石人面东而立。石人没有埋入地下,而是用一些砾石固定,石人高0.73米,宽0.33米,为白色的花岗岩砾石。仅在上部雕刻了人的面部,眉毛弯曲,有上下眼睑,鼻梁较直,胡须曲翘。嘴唇浮起,下颏呈三角形,颈肩没有分界,颈部饰以纹饰。

• 奥达木麻扎

奥达木麻扎 : 位于疏勒县阿拉甫乡东南部,地处奥达木沙漠之中,是喀喇拉汗王朝奥布·哈桑·阿里·本·木萨·阿尔斯兰的墓地。“奥达木”维吾尔语,“王宫”之意,麻扎即坟墓之意。据传这里原是奥布·哈桑·阿里·本·木萨·阿尔斯兰的王宫所在地。998年,伊斯兰教徒和佛教徒在这里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圣战,阿里及其属下全部战死。获胜的布多斯军队取了阿里的首 ...

• 熬包特岩画

熬包特岩画 : 位于青河县阿热勒托别熬色特自然村,地处青格里河西一座独立的山脚岩石上,此地在乡东北约 7 公里。东经90°17′12″,北纬46°33′45″~46°33′46″。有岩画两幅,最大的一幅为1.6米×1.25米,凿刻有十余只羊。

• 敖包特墓葬

敖包特墓葬 : 位于青河县阿热勒托别乡敖包特村。东经90°17′09″~90°17′10″,北纬46°33′30″~ 46°33′31″。在青格里河西岸山前坡地上,有30余座石堆墓,有的环绕有石圈,直径多为4~5米,高0.3~1米不等,石围直径最大的直径达22米,外围还有祭祀坑,呈扇状排列,有的石堆中部存在塌陷现象。

• 安巴帖和阿吉帖遗址

安巴帖和阿吉帖遗址 : 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爱新舍里镇依拉齐牛录村北,有两座圆形高大土丘,占地面积分别为0.167公顷和0.1公顷,高分别为15米、4米,传说建于清雍正年末或乾隆年初,为准噶尔浑台吉噶尔丹策凌之祭天“敖包”(土堆子),亦有说为乌孙古墓。安巴帖和阿吉帖为锡伯语,意为“大台、小台”。

• 安德悦故城遗址

安德悦故城遗址 : 位于民丰县安迪尔牧场境内的安迪尔老河床上,南距牧场场部40余公里。故城平面呈圆形,直径大约130米。城中心是一座方形的庙宇。城墙高约6米,底宽约9米,用泥土夯筑,保存较好的是南部的城墙,城门也在这里,是一个豁口,向外伸出土墙甬道,甬道左边的墙上有一间土坯房,高约1.65米,可能做守门之用。故城附近有一高耸的佛塔,底方上圆,直径约5米,高 ...

• 安怛罗缚

安怛罗缚 : 唐代地名。《大唐西域记》安怛罗缚,《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安怛罗缚婆。故地在今阿富汗东北兴都库什山区卡瓦克山口西多希河一带的安德拉布。古为吐火罗国地。

• 央塔克协海尔故城

艾格买里央塔克协海尔故城 : “艾格买里央塔克协海尔”即维吾尔语“弯曲的骆驼城”之意。即央塔克协海尔故城,位于沙雅县城西北22公里,处英买力乡境内,四周农田密布,渠道纵横。该故城内现有内城残缺城垣,周长530米,宽6米,高约3米。 内城中现已被辟为农田,遗迹不可辨认。据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考察,原“外城3 410米,内城530米,两城之间有中城,城内有土丘起伏 ...

• 爱力克满故城遗址

爱力克满故城遗址 : 位于库尔勒市西偏南约27公里,东北距托务其克故城4公里。城墙已毁,仅存墙基,最高处约3米左右。城呈方形,周长约210米。城中央低洼呈盆形,城墙上均是近人坟院,没有任何建筑遗迹和遗物,年代无法肯定。

• 艾孜毛拉山佛教寺院遗址

艾孜毛拉山佛教寺院遗址 : 位于疏附县乌帕尔乡。遗址处于艾孜毛拉山中腰,范围很广。曾出土过石质佛像、梵文贝叶经、陶质婆罗门像等遗物。从遗迹和遗物来看,遗址东南区似为当年僧房,北区似为洞窟壁龛。 遗址时代约相当于我国南北朝时期。

• 艾斯克霞尔古城堡遗址

艾斯克霞尔古城堡遗址 : 位于哈密西五堡南26公里。古堡有两座,皆背靠崖壁,耸立在一处经风蚀而形成的土崖北边。古堡高约10米,上有瞭望孔,下有地道。两堡之间有通道,土崖上发现有毛织残片等物。

• 艾提卡尔清真寺

艾提卡尔清真寺 : 位于哈密市回城乡西1公里哈密回王墓对面。修建于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即最初建于一世回王额贝都拉时期,后经四世回王玉素甫和六世回王额尔德锡尔不断扩建,方具目前规模。清真寺东西长60米,南北宽38米,占地2 280平方米,为殿堂式建筑。寺内有礼拜大殿,殿内有9排、每排12根、共108根大红柱支撑着平顶。大殿顶部绘有方格藻井图案,格内绘圆 ...

• 艾尔肯阿门岩画

艾尔肯阿门岩画 : 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以东的萨鲁布尔特山中。东经86°51′,北纬46°52′30″。岩画刻在一座小山的山背上,山石为赭色,岩画面积为6平方米,敲凿在垂直的岩石面上。画面大多为0.2米×0.3米,内容以北山羊、盘羊、马、骆驼为主。 岩晒很深,表明该处岩画年代已很久远。

• 艾勒克吐尔佛塔

艾勒克吐尔佛塔 : 位于哈密市花园乡艾勒克吐尔村东约500米。佛塔的塔基为夯筑,塔身为土坯垒砌。 塔基边长5米,高2.2米,塔身高近8米,呈四棱台状。南边开一门,有台阶通入塔内,为一穹隆顶的房屋,边长约2.7米,高3.5米。四壁上部设龛,屋内原有塑像和壁画,现多已不存。佛塔的东西两侧有土坯垒砌的墙垣和方形土台遗迹。采集的遗物有素面夹粗砂红陶片,为唐代佛塔遗 ...

• 艾吉娜木古墓群

艾吉娜木古墓群 : 位于沙雅县东南约58公里的塔里木乡境内。南距塔里木河500米,四周地形平坦,林木葱郁。主墓有木栅及土块砌短墙围护,下有凉棚,占地约0.0667公顷;在土丘之上,四周众星捧月似的有许多小坟,总面积约有0.667公顷。约有200平方米的大建筑物在西北隅的胡杨树下,东北角是清真寺及守墓人房舍,寺庙简陋,占地约50平方米。“艾吉娜木”为维吾尔族女性的 ...

• 阿萨乔克吐如希库尔干故城堡

阿萨乔克吐如希库尔干故城堡 : 位于策勒县恰哈乡阿萨村境内,东部距乡政府约11公里。为和田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故城堡位置险要,临河而立,建在一座孤山顶上,据说城堡建于1 000年。城墙以卵石修筑,异常坚固,经千年岁月侵蚀,遗迹尚存。距离该城堡2公里,建有一座瞭望台。

• 阿西乔克吐如希库尔干故城

阿西乔克吐如希库尔干故城 : 位于策勒县恰哈乡阿西村境内,东距乡政府驻地约13公里。为和田地区文物保护单位。该故城建在阿西山上,用石头砌筑,现存遗迹200米左右。据说古城的建筑年代在1 000年前后。

• 阿斯克阿克喀仁墓地石人

阿斯克阿克喀仁墓地石人 : 位于青河县阿热勒托别乡阿斯克阿克喀仁村东北约3公里,在青格里河西的山前坡地上。在一组石棺墓的东面立石人一尊,面向东。石人为长方形石板,高1米,厚0.2米。石面剥蚀严重,能隐约看出人的面孔、眉、眼和鼻子,嘴不明显。雕刻为浮雕和线刻两种技法混合使用。

• 阿牙克河故道旁故城遗址

阿牙克河故道旁故城遗址 : 位于且末县城北约80公里的大沙漠中,与尼雅遗址和安迪尔故城遗址居于纬度相当的位置上。故城形制相当完整,20世纪50年代,测绘工作者在沙漠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垣遗址,目前已被掩埋在沙漠之中,国内外考古界还未涉足考察。

• 阿勒帕布拉克石人石棺墓

阿勒帕布拉克石人石棺墓 : 位于布尔津县二牧场,东经87°19′~87°20′,北纬47°58′,海拔1 400米。石人立于距石棺约70米的西南方位,露出地表高1.58米,为一尊完好的圆雕作品,局部还有红彩痕迹。石棺为长方形,仅有东、西、南三面3块完整的花岗岩大石板拼成,南北长2.5米,东西宽2.2米,露出地表高1.1米。

• 阿克考其喀然克故城遗址

阿克考其喀然克故城遗址 : 位于民丰县安迪尔牧场提英木的一片沙漠中,东距牧场场部15公里。“阿克考其喀然克”,维吾尔语,意为“小白公羊”。故城形制独特,平面呈椭圆形,直径约200米,基本保留完整。现存城墙周长约600米,上宽约2米,下宽约3米,用胶泥混合树枝筑成,内外壁用圆木加固。城墙的东南面有一城门,城门高3米,宽3.4米,两扇城门各用6块厚重木板楔铆而成, ...

• 阿啊衣——乔拉克布拉克墓葬

阿啊衣——乔拉克布拉克墓葬 : 位于布尔津县冲乎尔乡东北7.5公里,东经87°14′02″~87°14′03″,北纬48°07′16″~48°07′17″。有墓葬24座,其中有圆形石堆墓、环石圈墓、环石圈石堆墓。石堆最大直径为10米,其余为8米左右;环的石圈直径19米;环石圈墓仅一座,直径4米。

• 阿日希翁库尔山洞岩画

阿日希翁库尔山洞岩画 : 位于皮山县垴阿巴提塔吉克族乡政府所在地克特里希东南阿日希翁库尔山洞里,距乡政府40多公里。“阿日希翁库尔”,维吾尔语,意为“分水口上的洞”。山洞高约5米,纵深约4米,有石砌的矮墙,因牧人常在此住宿,洞顶大部分被烟火熏黑,岩画画面大多模糊不清,只依稀可辨墙上赭红色图案七八处和一个五指张开的手印。

• 阿克吐班麻扎石器遗址

阿克吐班麻扎石器遗址 : 位于伊宁市北约15公里的阿克吐班麻扎附近。这里背靠不太高的山地,前面是一条河流,在麻扎附近堆有很多石块,其中有穿孔的石斧、石杵及其他石制用具和化石等,为早期人类活动的遗留。

• 阿亚克喀拉沃楞岩画

阿亚克喀拉沃楞岩画 : 位于青河县阿热勒托别乡东北约9公里的喀拉沃楞村。东经90°17′42″,北纬46°33′7″~46°33′8″。岩画分布在低山带青格里河东岸山间谷地,分布范围长达1公里,计有10幅岩画,有羊、鹿、牛、马、狼、狗等。

• 阿斯克阿克喀仁墓葬

阿斯克阿克喀仁墓葬 : 位于青河县阿热勒托别乡阿斯克阿克喀仁、青格里河西岸山坡上,有10座石堆墓和石棺墓。其中一组7座,较集中,呈直线排列。

• 阿尔金山细石器遗址

阿尔金山细石器遗址 : 分布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库鲁克皮特勒克塔格山脚一带和喀尔墩、野牛泉等处。库鲁克皮特勒克塔格山脚遗址,地处东经90°15′,北纬36°44′;野牛泉遗址,东经87°54′30″,北纬36°53′45″。在野牛泉以东约200公里是喀尔墩遗址。 三处遗址的海拔均在4 300米以上,干旱寒冷,空气稀薄,生态环境严酷,千里杳无人烟。但考古工作者在这些 ...

• 哈拉墩

哈拉墩 : 是龟兹故城中众多的土墩之一,位于库车新城西,在龟兹故城中间,乌恰河东岸乌库公路的北面约240米,北临百材艾力克村,距额什丁麻扎百余米。哈拉墩南北长约25米,东西宽约15米,高出地面3.2米,是用土坯砌成,现已残破不全。从哈拉墩及其周围出土的文物有卵石器、骨器、陶器、铜钱、刻有婆罗谜文或老维吾尔文的陶片等等,说明该遗址从金石并用的时代直到元 ...

• 阿孜勒克废墟遗址

阿孜勒克废墟遗址 : 位于若羌县瓦石峡西部车尔臣河道不远处的一片枯死胡杨林中。在遗址区内,部分建筑废墟仍暴露于地面,以木为梁,土坯为墙。地面不见遗物,尚待进一步考察发掘。在废墟附近有古代墓葬,葬具为掏空的胡杨木,以此可以判定遗址废弃时期当在伊斯兰教在此盛行以前。

• 阿亚克吞米特墓葬

阿亚克吞米特墓葬 : 位于青河县阿热勒乡肯莫依纳克村。东经90°21′28″~90°21′29″,北纬46°43′29″~46°43′30″,在大青格里河东岸阿亚吞米特沟口,有20座石堆墓和石棺墓。石堆墓大者直径22.3米,小者仅1米,高0.2~1米不等。石棺一般建在石堆上,长3米,宽1.65米。

• 阿吾热勒山岩画群

阿吾热勒山岩画群 : 分布在新源县巩乃斯种羊场至则克台镇区域内,从西向东有喀拉旱德、塔塔狼、缺米克拜、克泽勒塔斯套等四处岩画。岩画大者高0.8~1.2米,小者仅0.04米,有山羊、鹅喉羚、鹿、狗、马、骆驼等动物,也有人物形象。或站或跑,或卧或望,姿态各异,场景开阔。其中克泽勒塔斯套岩画场面最大,长约10米,宽约2米,镌刻着各种神态的马、牛、羊、骆驼和多种 ...

• 阿其克山冶铁遗址

阿其克山冶铁遗址 : 位于洛浦县阿其克山的山坡下,北距县城30公里。从这里采集到了汉代五铢钱和唐代大历通宝钱,证明这是一处汉唐时期的冶铁遗址。这里铁矿蕴藏量丰富,探矿时发现许多古代的烧结铁和石凿、石锤、残破的陶制鼓风口,因年代久远,石凿和石锤上布满了赤铁粉末。 ... ...

• 阿勒帕布拉克墓葬

阿勒帕布拉克墓葬 : 位于布尔津县二牧场乡塔尔浪村西北约30公里。东经87°19′19″~87°19′20″,北纬47°58′08″~47°58′09″。有石棺墓1座,南北长2.5米,东西宽2.2米。墓前立石人一尊。

• 阿克先尔故城遗址

阿克先尔故城遗址 : 故城位于柯坪县,东经79°19′32″,北纬40°26′51″,为唐代遗址。故城东西长60米,南北宽58米,因自然风蚀和人为破坏已基本上塌毁,现只依稀可见一些高0.5~0.8米不等的墙垣。城内地面散见有残陶片、残铁块等,在这里采集到龟兹小钱。

• 阿克提热克古墓群

阿克提热克古墓群 : 位于鄯善县辟展乡开其克村吐鲁番力戈阿尔斯(意为吐鲁番人的庄子)南约150米,东经90°10′,北纬42°50′,海拔约340米,为晋唐时期墓葬。墓区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部分墓葬被盗掘,可看出有土圹竖穴和斜坡墓道洞室墓两种形制。墓葬呈不规则分布。在墓穴旁的堆土中采集到陶器残片、丝织品残片、纸片、打制石器等 ...

• 阿克塔斯洞窟岩绘

阿克塔斯洞窟岩绘 : 位于阿勒泰市西北约20公里的阿克塔斯(也称蒙库),编号为AFI。洞窟成一天然浅槽状,环绕一座独立的石质山丘,洞口方向朝南,成半圆形,窟深处3米左右,浅处1米左右,高1米多。洞窟共有前后(南北)两处,窟内绘有牛、大头羊、树木、鸟、狐狸、马等。还有一幅绘画女性外阴部的作品。作品均用赭红色颜料绘画,线条强劲,造型优美,属于古代游牧民族文化 ...

• 阿克塔什岩洞石刻

阿克塔什岩洞石刻 : 位于特克斯县乔勒乌泽克乡阿克奇村北约2公里的阿克塔什山半山腰岩洞,东经81°42′30″,北纬43°20′19″,海拔2 200米。岩洞高约3米,洞内外凸凹不平的岩壁上绘有四处岩画。刻绘有大头羊、马、鹿等动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为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

• 阿克塔木墓地石人

阿克塔木墓地石人 : 位于阿勒泰市阿拉哈克乡塔尔浪村东南12公里。东经87°44′12″,北纬47°51′55″ ~47°51′56″。在墓地中有石人两尊,其一,石人立于石棺墓的东面,露出地面高1米,雕刻出了头及面孔,颈肩分界明显;脸形近方,头呈圆形;面部轮廓浮起,雕刻眉毛、眼睛、嘴及鼻子,石人的身躯部分没有雕刻。其二,通高0.9米,肩宽0.35米,刻石剥蚀严重,雕刻脸部、 ...

• 阿克加勒帕克岩画

阿克加勒帕克岩画 : 位于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乡玉什阿曼村西南9公里。东经86°03′14″~86°03′15″,北纬48°20′58″~48°20′59″。在毕列则克河北岸、阿尔泰山系低山沟之中,一凸起的岩石上凿刻有羊、牛、鹿等动物岩画,有些图案模糊难辨。画面面积约10平方米左右。

• 阿格拉克戍堡遗址

阿格拉克戍堡遗址 : 位于轮台县策大雅乡政府南约24公里的荒漠上。遗址损坏程度较为严重,从倒塌的墙垣残迹基部测绘,戍堡平面呈不规则圆形,直径约178米。残墙高低宽窄不一,东围墙外基部有一段较规整,呈弧线形,最宽处厚达20米。戍堡北角有段厚达23米的高墙。由西墙中部延伸到戍堡内有一长方形土筑高台,长约102米,宽约55米,残高10米,高台上尚有土坯建筑残迹。 ...

• 阿合特提日墓葬群

阿合特提日墓葬群 : 位于鄯善县达浪坎乡拜什塔木村西南约10公里,东经89°36′57″,北纬42°36′13″,海拔-130米。墓葬群面积约7 500平方米,长约150米,宽约50米。已被盗掘的墓葬约50余座,暴露出的墓室形制均为斜坡土洞室墓,墓道长2~3米,宽0.5~0.8米不等,为吐鲁番地区典型的唐代墓葬。发现遗物甚少,只有几片夹砂红陶片。

• 阿不都热合曼王陵

阿不都热合曼王陵 : 位于莎车县托木斯塘乡加以铁列克村,始建于1752年。王陵上为琉璃贴面的拱形圆顶,下部为方形,外有几何装饰图案,具有维吾尔族古建筑的特点。该王陵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 阿孜干古堡遗址

阿孜干古堡遗址 : 位于轮台县城镇东北50公里的策大雅乡,古堡坐落在乡政府西北5公里的阿孜干农场西侧。城堡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西墙约长155米,南墙约长90米,东墙约长80米,北墙约长75米,残高约3米,墙基宽约4米。西北角有一个宽约20米的自然状豁口,似为城门;东南角有一向外突出的近似方形的土台,长宽各约23米左右,可能是角楼。城内其他建筑物无存,文化层尚未 ...

• 阿吾斯奇石堆墓

阿吾斯奇石堆墓 : 位于和布克赛尔县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三七团牧业营附近。东经85°10′50″,北纬46°52′20″,海拔1 650米。有石堆墓8座位于阿吾斯奇居民点东边的小河岸上,高0.2~0.4米,直径4~8米,呈点状分布。

• 阿吾斯奇土墩墓

阿吾斯奇土墩墓 : 位于和布克赛尔县阿吾斯奇。东经85°09′,北纬46°52′30″,海拔1 690米。有土墩墓1座,坐落在平坦的河滩上,高1.5米,直径20米。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