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代妇好方斝等领衔,“鼎立中原 豫地瑰宝”巡展到河北
澎湃新闻获悉,“鼎立中原 豫地瑰宝”近日在河北博物院对外展出,展览以夏代至宋金大约3100年历史为背景,遴选自河南博物院等7家文博单位的146件(组)文物精品,其中一级品29件(组),器物类别主要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以及玉器等,偃师二里头夏代遗址出土青铜器及陶器、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妇好”方斝等重要藏品也在展陈之列。据了解,该展览也是继2018年在卢森堡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 ...
澎湃新闻获悉,“鼎立中原 豫地瑰宝”近日在河北博物院对外展出,展览以夏代至宋金大约3100年历史为背景,遴选自河南博物院等7家文博单位的146件(组)文物精品,其中一级品29件(组),器物类别主要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以及玉器等,偃师二里头夏代遗址出土青铜器及陶器、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妇好”方斝等重要藏品也在展陈之列。据了解,该展览也是继2018年在卢森堡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 ...
齐白石谈及对自己画作的影响曾有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其中的雪个即指作品有着孤傲与超尘脱俗风格的八大山人,清代以来的郑板桥、吴昌硕、赵之谦、潘天寿等无不醉心于八大山人。澎湃新闻获悉,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与八大山人纪念馆建馆六十周年,纪念这位三百多年来对中国绘画乃至整个中国艺术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大师级艺术家,由故宫博物院和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回 ...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海洋博物馆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策划举办的大型文物展览“无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8月28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策划得到了中国文物报社的大力支持,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天津博物馆、上海音乐学院、南京市博物总馆、无锡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等国内14家收 ...
8月30日至9月5日,“一会一节”闭幕式在敦煌举办期间,“一眼看世界”——丝绸之路历代珍藏钱币展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展览以“弘扬丝路精神、展示钱币文化”为主题,主要展出古丝绸之路沿线50多个国家和王朝的古钱币及中国古代钱币件,再现丝绸之路各个时期、各个朝代的社会经济、铸造技术、工艺美术、文字演变、书法艺术等,向世人呈现一段尘封千年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融史。“一眼看世界”——丝绸之路历代珍藏钱币展展品共1 ...
李澜(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2019-08-29 10:06来源:澎湃新闻近百年的考古调查和发现证明,中国在六世纪中期就已开始使用石材作为传承佛教文本的媒介,正如安阳小南海石窟的刻经题记中所说“镂石班经,传之不朽”,较之纸质文本的脆弱和容易修改,金石被视为长久保存佛教经典的首选载体。伴随着佛教在中亚和东亚地区的广泛传播,佛教石刻材料逐渐呈现出多样性趋势,不再局限于佛教经典的镌刻,大量与佛教相关的碑刻题记与墓志也不 ...
曹洋来源:澎湃新闻资源的开发、运输、贸易及其与古代经济、环境、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是考古学家关注的重要内容。为促进相关研究领域学者在上述问题上的沟通与交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筹备、组织了以“资源、环境与社会”为主题的第一届洛杉矶中国考古论坛。与会学者主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系和亚洲语言文化系李旻副教 ...
玛雅人热衷于对死后世界进行描述。通过一些保存至今的图像和文字,我们可以一窥玛雅人的思想体系,以及这一套体系是如何被构建与运行的。玛雅人面对死亡并不逃避,相反,他们认为,死后重生才是达到永恒的途径,但重生后归于何处,却又语焉不详。 三重宇宙 要知道玛雅人的死后世界,首先要对他们关于宇宙构成的看法有所了解。玛雅人认为,宇宙有三个层级,可称为“三重宇宙”,即天界、人间和地下。 天界自然是天空之上 ...
会议名称:海洋变化大会——气候变化下应对滨海遗产保护的挑战主题:规划实施与健康城市时间:2019年9月4-6日地点:英格兰主办方: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海外代表申请提交:2019年5月27日-6月28日来源:http://wmf.org.uk/wp-content/uploads/2019/02/SEA-CHANGE-BURSARIES.pdf
安伽,字大林,姑藏人,其父突建,曾任冠军将军、眉州刺史。安伽在北周为同州萨保、大都督,卒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享年62岁,葬于汉长安城东3.5公里的今名炕底寨村之西北。 姑藏即凉州,这里是南北朝时期粟特胡人的聚居地。宝林《元和姓纂》(卷四)姑藏凉州安氏条云:安氏“出自安国,汉代遗子朝国居凉土,后魏安难陀至孙盘娑罗,代居凉州为萨宝。”粟特胡到唐时又称为昭武九姓,这九姓是指康、安、曹、
由“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与西北工业大学主办,西北工业大学国际合作处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第一届“科技、艺术与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9年9月4-6日在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古代黄金制品中的中西交流”,旨在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人文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从跨学科的多元视角探讨古代欧亚大陆的物质文化交流和早期黄金工艺的技术传播。我们诚邀您参加本次国际
艾尔根敖包墓地考古发掘是经蒙古国教育、科学、文化与体育部文物司批准,由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北方草原考古”校级重大项目资助,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国立民族博物馆合作开展的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2019年6月22日-8月27日,按照合作计划,双方联合在蒙古国鄂尔浑省吉尔嘎朗图苏木艾尔根敖包进行了第二期考古发掘和田野调查,并先后在鄂尔浑省额尔登特市博物馆、蒙古国国 ...
为配合平江(湘赣界)至伍市高速公路项目建设,2019年7-9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工作人员对项目建设用地涉及的大园里遗址部分进行抢救性发掘,以下对发掘收获进行简要介绍。 一、遗址位置与工作方法 大园里遗址位于平江县三市镇三新村钟洞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之上,由于涉及范围较广,采用探沟、探方结合的方法进行发掘。坡前台地上布设5米ⅹ5米的探方,共计24个;山坡处纵向等距布设探沟,规格均为25米ⅹ1米。图一 遗址位 ...
唐昭陵陵园已发掘陪葬墓近四十座,其中十九座墓葬均绘有壁画,这些墓葬墓室穹隆顶上大多绘制日月星辰等天象。唐太宗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墓的《天象图》最具特色,尤其是穹隆顶东南方所画的黄褐色太阳,这样的太阳在昭陵墓葬天象图中仅此一例,颇具研究价值。《天象图》(未揭取)龙朔三年(663年)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东坪村新城公主墓唐昭陵陵园已发掘陪葬墓近四十座,其中十九座墓葬均绘有壁画,这些墓葬墓室穹隆顶上大多绘制日月 ...
1919年10月9日,山西省教育图书博物馆在太原文庙正式成立,掀开了山西博物院百年历史的篇章,开创了中国近代博物馆的先河。今年恰逢山西省博物院建院百年,澎湃新闻从山西博物院获悉,“百年传承 守正创新——山西博物院百年特展 ”、“山鹰之子——安第斯古代文明特展”、“百代标程——董其昌书画艺术展”、“玉见你——周代与当代关于玉的对话”等五大展览将于下半年相继拉开帷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西博物院建院百年。1 ...
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意味着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于距今五千年前,终于得到了国际承认。新启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全国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对良渚遗址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进行阐述。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和历史教材中也都有关于良渚遗址的描述。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9月1日,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对外透露,当日在全国中小学新学期开 ...
南宋马麟《层叠冰绡图》轴、北宋赵昌(传)《蛱蝶图》卷、宋人佚名《百花图》卷,以及南宋宫廷画家马远、马麟、林椿、朱绍宗等名家的花木小品及花木题材的装饰器物罕见地齐齐亮相——这是9月2日开幕的故宫博物院]“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上的所见。澎湃新闻从现场了解到,于故宫午门展厅开幕的这一展览是继“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之后,故宫博物院2019年度又一年度大展,展览主题选择花木欣欣向荣的灿 ...
即将于9月启幕的纽约秋季亚洲艺术周上,澎湃新闻获悉,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出售其馆藏中的300多件中国艺术藏品,涉及高古陶瓷,玉器及文房雅玩等,而这些都是此前由收藏家捐赠。早在3个月前,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也发布消息称,将在纽约亚洲艺术周上拍卖300件以明清瓷器为主的中国艺术品。美国知名博物馆相继传出出售其馆藏的消息,而此举在中国的博物馆似无先例。美国两大知名博物馆拍卖藏品为哪般?中国的博物馆是否可以拍卖其馆 ...
“不要把文物锁在库房里,而是让这些文化遗产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这些文化遗产的魅力时,人们才会去自发的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会有尊严。”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如是说。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期间,单霁翔亮相贵阳并作主题为“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守望者”主题演讲。白衣、蓝布裤子、布鞋是单霁翔的“标配”。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他幽默风趣的话语引得观众笑声不 ...
9月10日起,陕西省文物局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共同商议举办的“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以周、秦、汉、唐历朝精品文物为基础(兼及唐以前其他历史时期),精选300余件文物参展,一级文物达189组件。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布的展品名录看,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西周早期何尊、秦始皇帝陵跪射俑、唐代鎏金铁芯铜龙等皆将展出。何尊,西周早期(成王或康王),约公元前1043年-前996年, ...
9月2日,“‘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复制展”正在甘肃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展出。这些原作收藏于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等海外收藏机构。 丁小岚 摄 “‘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复制展”在甘肃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展出作品均为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现流散海外文物的复制品,包括东晋十六国到北宋的绢画、纸本画、印刷品、经卷等。展出作品均为莫
8月31日,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在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与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行节闭幕式上,1000多名观众共同观看了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共同领略两座人类艺术高峰的神奇壮美,共同接受一次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的文化洗礼。民心相通的高远立意原本担心100分钟的纪录片会给人以拖拉冗长之感,可当精美的画片投放到大屏幕上,雄浑的音乐响起时,千人的现场鸦雀无声,纵横于千年时空,时间仿佛凝固了 ...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甘肃也是一块红色热土,丰厚的文物遗存展现了中华先民的伟大创造、见证了中外文化延续千年的互鉴交流,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红色篇章,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今年8月19日至22日,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期间,穿越千里河西走廊,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感受中华文明包容开放之辉煌;登上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强调中华民族自强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各直属单位:为提高文博干部素质,加强文博队伍能力建设,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实施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的要求,现就“高层次文博行业人才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提升计划”)2020年招录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升计划”的基本内容“提升计划”是国家文物局与相关高等院校合作,面向文博行业在职人员招收硕士研究生,通过学历教育与文 ...
8月28日—8月29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嵩山饭店举办,各专业委员会围绕“新中国考古学70年”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和研讨,各位专家学者由点及面,以小见大,详细梳理了70年来各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发展历史脉络、主要成就、重要发现与研究成果、目前的重点课题和学科状态、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新发现、新视角、新观点、新局面来诠释“新中国考古学70年”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8月30日下午,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第56期“敦煌读书班”在兰州院部一楼敦煌文献研究所阅览室举办。宁夏社会科学院张玉海研究员、宁夏社会科学院魏淑霞副研究员、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段玉泉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黑水城文书与11—13世纪黑水城社会》、《制度史视域下的西夏监军司探析》、《西夏佛教序跋题记的史料价值分析》的报告。三场报告分别由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张海娟馆员、兰州文理学院赵天英副教授、敦煌研究院编辑部主 ...
8月31日,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举行闭幕仪式。闭幕式期间,敦煌研究院秉承开放、交融与合作的一贯理念,与社会各界达成多项合作,联合举行了与故宫博物院、武威市人民政府、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兰州分行、海南省甘肃商会、鼎一新(三亚)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移动甘肃公司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签约仪式,以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以及中华民族传 ...
闭幕式现场8月31日,由甘肃省政府指导,敦煌研究院、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出品,甘肃大敦煌影视有限公司,北京东方之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盛大首映仪式。这也是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与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行节(简称“一会一节”)闭幕式上的重要活动。大型画册《莫高窟对话吴哥窟》将在闭幕式期间同步发行。首映式现场敦煌莫高窟是世 ...
论坛现场9月1日上午,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物局共同主办,敦煌研究院、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论坛共邀请了来自8个国家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共同交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成果,探讨世界文化遗产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好发挥 ...
9月1日,记者从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获悉,当日在全国中小学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新启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全国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上,对良渚遗址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以整整一页的较长篇幅进行阐述。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版《高一数学》、《中国历史》高中版中都有关于良渚遗址的描述。 新版的《中国历史》共99页,良渚文化的内容占整整一页。全国80%以上的初一学生将通过课本了解到良渚考 ...
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敦煌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于近日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据介绍,敦煌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牵手”后,将对现存古建筑、壁画、雕塑及相关附属文物进行全面检测分析、风险监测、保护利用以及相关学术研究,并合作开展文化科技融合项目以及文物数字化保护合作,共同推进“文物+数字化+互联网”多领域深度融合,探讨建立数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 20世纪的一百年间,经过几代学者的追求、守护和探索、开拓,一系列甲骨文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先后问世。新百年开局的近20年,甲骨文研究者们继续砥砺前行,不仅又推出一批重要著作,还发现了文字释读这一阻碍研究继续全面发展的短板。 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正式实施,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组 ...
撒马尔罕壁画所见中国绘画元素、沉船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瓷器与东非柱墓……一个个新奇有趣的研究呈现了近年来中国丝绸之路考古的新发现、新思考。 “21世纪初至现在,学者们对丝绸之路考古从遗物到遗迹、从个案到全体、从世俗到宗教、从国内到国外展开了全方位研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冉万里在第二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上总结丝绸之路考古成果时说。沉船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等新思考正是现阶段丝绸之路考 ...
“目前,我国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逾2000处,涵盖距今210万年至1万年的各个时段。”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星在第二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上介绍,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已构筑了华夏大地史前历史的基础和基干。 第二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学会主办,主题为“新中国考古70年”,高星代表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总结新中国成 ...
2019年8月26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认定名单,古脊椎所高星、李锋组织申报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与演化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荣获批准。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是文物行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文博单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研型企业等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机构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主要任务是面向文物保护与利用需求,在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开展科技基础性工作和创新性 ...
8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日本明治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公元前3至10世纪东亚地区考古和历史学研究”中日学术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八楼多媒体会议室举行。来自日本明治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朱岩石主持会议 ...
海宁袁花镇姚湾岭墓群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27座,其中良渚文化墓葬5座,汉墓21座,宋墓1座。共出土器物302件,其中良渚文化墓葬出土器物38件,有良渚锥形玉器、玉珠、石钺、陶器等;汉墓出土器物264件,有铁剑、琉璃器、砚板、砚石、铜镜、铜钱、陶罐、陶壶等。 5月28日,姚湾岭墓群发现于武袁公路海宁段的施工过程中,负责该项目的市交投集团立马将这一情况报告市文物部门。当日下午,市文保所 ...
9月2日,“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域划定论证会”在山东威海刘公岛上举行。经专家论证,历经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现已基本确认清代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沉灭位置,并出水一批沉舰遗物,这是2014年以来北洋甲午沉舰系列调查与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9月2日,“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域划定论证会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召开。新华社记者 王阳 摄这是9月2日拍摄的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第一期调查项目出水的一块“定远 ...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窑址群考古调查及茅草山窑址考古发掘中,共发现9处东晋时期窑址,出土了包括瓷器和窑具在内的大量东晋时期遗物。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谢西营表示,此次发现的9处窑址,揭露出包括龙窑窑炉、灰坑、灰沟在内的大量遗迹,将为探索东晋时期窑场布局、生产技术等方面问题提供重要的资料。考古发掘现场。图片来自路桥博物馆 据介绍,路桥区桐屿街道窑址群有多处东晋时期窑址,包括茅草山
中国甘肃网9月1日讯(本网记者程健文/图)8月30日至9月5日,“一会一节”闭幕式在敦煌举办期间,“一眼看世界”——丝绸之路历代珍藏钱币展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行。1275件来自古丝绸之路沿线50多个国家和王朝的古钱币及中国古代钱币件在此集中展出。凯尔特人环形币 展览以“弘扬丝路精神、展示钱币文化”为主题,主要展示古丝绸之路沿线50多个国家和王朝的古钱币及中国古代钱币件,再现丝绸之路各个时期、各个朝代的社会经济、 ...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夏庄墓地全景。(图片由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这是编号M1的甲字形大墓。(图片由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这是编号M20的墓葬,其中随葬有陶器、铜器等器物,说明墓主人生前具有较高地位。(图片由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这是夏庄墓地出土的铜戈。(图片由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这是编号M22的墓葬出土的陶俑。(图片由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
会议名称:ICOM 国际博物馆会议 京都大会主题:博物馆作为文化中心——传统的未来时间:2019年9月1-7日地点:日本 京都国际会议中心主办方:国际博物馆协会 ICOM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2月15日来源:http://icom-kyoto-2019.org/reg-guideline.html
第25回国際博物館会議京都大会ICOM Kyoto 2019 General Conference aims to provide a forum for considering how museums look towards the future whilst respecting the traditions of the past. By creating new functions as cultural hubs, it must be possible to create a richer
发布时间: 2019-08-19 09:50:20 来源:阿克苏日报
8月19日,总书记到甘肃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敦煌莫高窟考察了解莫高窟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并走进洞窟察看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他接着来到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听取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介绍,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在认真听取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 ...
哈通社/巴甫洛达尔/8月13日 – 巴甫洛达尔州国家大学考古研究中心正对18世纪的在该州迈伊县境内的古战场«卡勒马克败亡地»进行系统的发掘研究。 在18世纪初哈萨克汗国与准格尔汗国之间长达数十年的战争期间,这里曾是一场著名战役的发生地。 考古学家们已经在以古战场纪念碑为中心的大片区域,开展了2个多星期的考古发掘。 据了解,在发掘过程中,学者们发现了多处横跨石器时代、铁器时代和中世纪,分属于不同时期的古代 ...
编者按:为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的伟大事业,2019年学校启动了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文科)增选工作。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詹石窗、历史文化学院霍巍获聘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本次增选,是学校时隔10年后再次开展杰出教授的评聘,对文科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稳定、推进我校高层次人才建设和文科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 ...
有一种世界性宗教深刻的影响了东亚文化圈的思想和哲学,这个宗教就是发源于古印度(天竺)地区的佛教。东汉永平八年(公元65年),汉朝使者蔡音、秦景在西域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及阿富汗以西的部分地区)遇到了两位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两位汉朝使者对两位天竺僧人的佛学水平很满意,由于当时的汉朝皇帝汉明帝梦到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博士傅毅认为这个大金人就是传说中的佛陀,于是就邀请两位僧人到中国
2019年8月26日,(杜尚别,夏冉)据塔吉克斯坦科学院考古,历史和人类学研究所的消息称,目前该国的考古学家在达尔窝兹地区附近的卡隆遗址群中,发现了一座古代的天文台。 在今年的例行夏季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在卡隆遗址群中发现了大量具有各种几何图案的人造石砖以及其它明显的特殊用途的物品,借以推断该处是一座古老的 ...
由故宫博物院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穆穆之仪:来自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宫廷典礼展”今天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开幕。展览展出151件(套)展品,均为18—19世纪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的最为重要的宫廷仪式上使用过的艺术珍品,既体现了皇室的尊贵和富有,也反映出俄罗斯高超的工艺制作水准。《叶卡捷琳娜二世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安息大教堂内加冕》油画1896年加冕礼来临之际拟建于莫斯科特维尔广场上的贵 ...
地处黄河之滨的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无论是代表远古文明的彩陶文化遗址,还是汉唐古道的丝路要津,都留下了大量珍稀文物。澎湃新闻获悉,经过六年闭馆升级改造后的兰州市博物馆于8月26日重新开馆,这是兰州市博物馆自2013年闭馆改造以来首次与观众见面。配合新开馆,兰州市博物馆还精心设计和提升了基本陈列“大河流韵——兰州历史文物展”。其馆藏精品文物包括最早的墨迹纸之一“东汉墨迹纸”和国家一级文物西夏文“首领”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