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天津美术学院青年学子在敦煌莫高窟举行 “保护莫高窟生态环境,我们在行动!”专项活动

4月27日上午十点,敦煌莫高窟九层楼前,一个由青年学子组成的“保护莫高窟生态环境,我们在行动!”专项活动团队在这里举行了启动议式。这次是由天津美术学院青年学子与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开展的这次活动,本次活动得到敦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在启动议式上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画系主任 教授、碩士研究生导师赵栗晖做了动员讲话,他说:“在世界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天津美术学院师生一行四十多人在敦煌研究院 ...

• 西出敦煌,寻路楼兰,复原被沙海湮没的丝路

“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等诗句,彰显着阳关、玉门关在交通路线中的重要地位。但从敦煌到达楼兰的具体路线如何,长期以来却是一个未知数。2018年4月29日,敦煌研究院特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侯杨方来到《敦煌文化驿站》公益讲座,为听众讲述复旦大学、敦煌研究院联合考察队对罗布泊-阿尔金山的丝绸之路的实地考察之行,带领大家踏访一个个罕为人知的史籍记载。一提到丝绸之路,许多人脑海中自动浮现出 ...

• 北大考古成果聚首 晋侯鸟尊等重器亮相

  《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日前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多件禁止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齐聚北大,包括仅展览至5月7日的晋侯鸟尊以及宋元考古中最重要的雕砖壁画墓白沙宋墓等。晋侯鸟尊 供图/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展览分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宋元明考古和考古技术与方法6个单元,展现了晋侯墓地、周公庙遗址、大堡子山遗址、白沙宋墓等重要考 ...

• 金钩玉带入梦来 古人的皮带扣长这样

  “金钩玉带入梦来——中国古代带钩展”近日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四百余件精品带钩,以中国古代带钩实物为基础,围绕带钩本身的发展演变、文化内涵、铸造工艺、造型及纹饰艺术等多方面进行展示和解读,让观众在驻足观赏过程中,充分了解带钩前世今生,思考带钩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历史上,带钩不仅仅是一枚小小的束带之物,还是华夏文明的灿烂之花,是古人精致生活的诗意表达。其上镌刻的是 ...

• 邓聪:欧亚大陆史前玉器技术扩散—2018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5讲纪要

  2018年5月2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2018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5讲在考古研究所八层会议室举行。香港中文大学邓聪教授应邀作了题为“欧亚大陆史前玉器技术扩散”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国祥研究员主持该讲座。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俄罗斯伊尓库茨克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联合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

• 会议通知 | 水下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及发展研讨会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对文化遗产价值认识的逐渐深入,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探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的进行,使得水下文化遗产逐渐为社会所重视,域外各国在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截止2017年,已有58个国家(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加入《2001水下公约》,并且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在该公约的缔约国大会上都表示要加入此公约。公

• 讲座预告|丝绸之路上的玻璃器

地中海东部沿岸和西亚两河流域孕育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玻璃就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那里的先民点燃了玻璃艺术的第一把火。本周六(5月5日)14:30,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德意志考古研究院通信院士,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安家瑶将结合《文明的回响—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所展出贝格拉姆遗址出土的精美玻璃器 ,讲述世界玻璃简史,西方玻璃沿着丝绸之路输

• 讲座|河野俊行:世界遗产体系的若干议题

编者按:4月27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日本九州大学特聘教授河野俊行访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了题为“世界遗产体系的若干议题”(Some Issues of the WH System - from recent cases)的学术讲座,围绕维也纳历史中心、英国巨石阵以及巴米扬大佛三个世界遗产案例,对历史城市景观、遗产区内建设项目以及遗产的重建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与听众广泛互动。案例一:维

• 第8届可持续旅游国际会议

第8届可持续旅游国际会议  时间:2018年5月2-4日地点:奥地利,维也纳主办方:Wessex Institute等来源:http://www.wessex.ac.uk/conferences/2018/sustainable-tourism-2018

• ICCROM-CHA亚太地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论坛内容分享之三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  本期内容,“清源”将继续连载12月6日至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ICCROM-CHA亚太地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论坛”中的精彩演讲。今天与各位分享的是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关于“中国文物保护的法律与制度”的报告。 (查看论坛发言系列报道,请点击:遗产理论与实践的方向转变;可持续发展:遗产管理的新范式)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文物保护的

• ICCROM-CHA亚太地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论坛内容分享之二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本周,“清源文化遗产”将继续介绍12月6日至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ICCROM-CHA亚太地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论坛”中的精彩演讲。(查看首期Rohit Jigyasu教授的报告,请点击:遗产理论与实践的方向转变)今天与各位分享的是ICCROM专家Gamini Wijesuriya关于“可持续发展:遗产管理的新范式”(Sustainable Devel

• 资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2018年校庆学术报告会

点击上方“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可以订阅哦!专场:传世之作项目的专题学术报告5月8日(二)下午2:00-3:00葛剑雄教授:科技新进展与移民史研究主持:张晓虹第一场:历史自然·经济环境研究(5月15日周二下午1:30- 主持:吴松弟)满志敏:清代登陆海南岛台风对西南地区的影响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变迁中的“港口——腹地”问题阐释王建革:传统社会时期的江南圩田与苏北圩-垛田体系的差异安介生:却望

• 西藏大力实施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为不断改善西藏革命文物保护状况,进一步加大“红色遗迹”保护利用,2018-2019年,西藏将重点实施阿里分工委旧址、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办公处旧址、江孜宗山抗英遗址、波密扎木中心县委红楼等保护展示利用项目。  “阿里分工委旧址承载着阿里地区珍贵的革命历史记忆,是‘老西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阿里精神’的发源地,自治区文物局和阿里地委、行署正在安排专项资金对旧址进行保护维 ...

• 2840件文物“5.12”后来三星堆“疗伤”

文物修复人员正在修复受损文物  10年前,“5.12”汶川大地震,不少博物馆受损,一些文物倾覆倒塌、受损严重。绵阳博物馆6091件馆藏文物,绵竹市文管所1000余件文物被紧急押运到广汉,“寄宿”于三星堆博物馆。10年间,陆续有21个单位共计2840件文物被送到三星堆博物馆修复。包括“錞于之王”虎钮錞于、银塔、铜镜、金龟等。X光探伤、3D打印、扫描电镜等现代技术与传统修复工艺相结合,文物修复师的巧手匠心让它们“复活”,“284 ...

• 北大考古成果展白沙宋墓文物箱60余年间首度面世

观众观看首度公开展示的白沙宋墓文物箱观众观看旧石器时代人头骨化石观众在欣赏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 新京报记者 倪伟 摄影  4月28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多家考古所、博物馆举办的《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开幕。多件禁止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齐聚北大,宋元考古中最重要的雕砖壁画墓白沙宋墓,也以特殊方式亮相。  此次展览的文物,均出自北大考古学专业师生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参与的考古发现。37 ...

• 利用新技术保护文化遗产 英特尔让数据实现价值

  “用科技造福人类”,看起来是一句很虚的话,但终究还是要看是谁在说这句话。  近年来,英特尔的转型速度让人咋舌。从一家专注于PC领域的半导体芯片公司,到如今立足于整个科技行业的数据公司,英特尔将自身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发挥到了极致,并且在此基础之上,逐步让技术、数据实现增值,让这些“虚幻”的东西成为造福人类、造福社会的新动力。  近日,英特尔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合作,将无人机、大数据分析 ...

• 世界古都论坛在洛阳开幕

  洛阳市文物局讯4月20日上午,世界古都论坛在洛阳隆重开幕,200余位国内外嘉宾齐聚洛阳,共商世界古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国际博物馆协会前主席汉斯马丁·君特·辛兹,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代表埃尔玛·诺迪共同为论坛揭幕。  出席论坛的嘉宾还有: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安来顺,中国古都学会会长萧正洪,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北京 ...

• 在“中国第一高楼”,找寻开启丝路文明的密码

  三个敦煌洞窟近日“空降”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一并从甘肃搬来的,还有106件(组)见证丝路华光、文明交融的展品。它们汇集在“丝路敦煌·幸福生存”展览,为新落成的上海中心展览馆揭幕,将在这个有着近2000平方米、共三层的展示空间驻留十个月。  古老的敦煌艺术与现代超高层建筑的携手,带有超越时空的意味。此次展览也融于建筑本身,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浸入式”观展体验———结合复制石窟、实物展品以 ...

• 山西大同发现北魏寺庙遗址

 大同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在古城东北隅一工地发现北魏遗址,经过发掘发现大量北魏时期的筒瓦、板瓦以及泥塑造型残块,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该遗址为北魏寺庙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北魏平城的布局及北魏建筑技术和宗教礼制建筑群的分布均具有重要意义。    4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代王府北侧,城区24校西侧工地的发掘现场,看到考古现场已被挖开很多探方,考古人员正在做探方内的扰土清理工作。“看,这里发现一个兽头,这 ...

• 行走丝路 品味文明交融

大型文化体验活动“丝绸之路万里行”2014年开启,穿越中亚、西亚、南亚、东欧,迄今已行程数万里。雄浑的大漠孤烟、绵延的丝路文脉,点亮西行的壮美征途。笔者近日在活动起点西安对话3位参与者,聆听丝路沿线文化交融的动人故事,体验阅读与行走的强大力量。

• 海丝讲堂|“国际语境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主题讲座活动播报

南京海丝遗产Hi,南京海丝讲堂第六期跟大家见面啦。本期讲座主讲人为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詹长法先生。詹老师是中国第一个获得意大利总统授予的“仁惠之星骑士勋章”的文物保护专家,在文物保护修复和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成绩斐然。现在跟我一起前往讲座现场吧!  丝丝4月24日下午2:30,由南京市海丝申遗办、南京市文广新局主办,南京市海丝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南京海丝讲堂

• 第八届“藏族及周边民族研究”学术研讨会 会议手册

会议日程日期时间活动内容地点负责人备注4月14日10:00-18:00报到18:00-20:00晚餐4月15日07:00-08:30早餐08:45云大宾馆一楼大厅集合由学生带领去会场09:00-09:20开幕式何明代表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致辞云南大学东陆校区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二楼报告厅主持人:赵春盛09:20-09:30全体与会人员合影博物馆正门主旨发言9:30-10:30第一部分博物馆二楼

• “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的勘察发现”讲座纪要

  2016年11月28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2016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五讲在考古研究所八楼多媒体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站长钱国祥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的勘察发现”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国祥研究员主持并点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 2018国际古迹遗址日广东系列活动六:“羊城驿趣”广州古驿道文化遗产——从化古驿道 志愿者共同缔造文化入村

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每年的4月18日定为“国际古迹遗址日”。从2001年开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每年都要为4月18日确定一个活动主题,以唤起大众对文化遗产某一特定方面的关注和兴趣。今年的主题是“Heritageforgenerations”,中文官方翻译为“遗产事业,继往开来”,也可以直译为“历代传承的文化遗产”,表达了一种基于空间、风貌、材料和物质的变化与传承,还有被这些文化遗产所见证的人,他们的生活、知识、态度和精神 ...

• 首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能力建设培训班在丽江结束 献智古城保护

  27日,为期五天的第一期UNESCO-CACH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能力建设培训班圆满结束,来自全国31个世界遗产地管理机构的学员对学习成果进行了汇报,并在丽江古城举行结业仪式。  在学习成果汇报中,各学习小组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保护范围大研古城、束河民居建筑群和白沙民居建筑群做现场调研、统计数据、收集资料,并结合乐山大佛景区“凌云九峰峰各有寺”文旅项目、开平碉楼活化利用等各遗产地对遗产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成 ...

• 三大洞窟、106件国宝文物!大美敦煌展览空降上海

2018年4月28日,跨文化跨时代展览——“丝路敦煌 幸福生存”展览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正式开幕。此次展览由漾泱艺术与甘肃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及上海中心主办,策展人跨界艺术家米丘历时三年精心策划,以3大理念(幸福生存、艺术与技术及文化联合国)、4种形式(历史沿革、文物、复制洞窟及多媒体),结合文物实物展示与高科技互动、虚拟现实等形式,揭开敦煌神秘瑰丽的面纱,为观众提供一场震撼的“浸入式”观 ...

• 《霓裳羽衣》:一个与丝绸之路关联的盛唐乐舞艺术

戎姝阳 王宁宁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始终与盛唐的国家命运及其人物事件纠结在一起,如果单凭乐舞本身,它是难以穿透历史这么久远,后人真正忘不了的是《霓裳》背后的那段历史和情节。  五代王建墓浮雕击齐鼓乐伎(成都永陵博物馆藏)  唐代是古代乐舞最丰富的一个时期,诗人白居易的诗写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在唐代数不清的乐舞作品中, 《霓 ...

• 新春访古:巩义石窟考察记

梁爽2018-02-26 10:42来源:澎湃新闻字号关于石窟的记忆和想象我对石窟知之甚少。虽然每一个洛阳孩子都曾在命题作文中热情讴歌过龙门石窟,记忆中我和我的同学们曾不止一次应付地写下“卢舍那大佛的微笑如五月初盛开的牡丹花”这样艳俗的比喻句,如今回忆起来仍然满怀羞愧。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最大的石刻,它的微笑遍布洛阳各个角落——从中州路上的路灯到火车站小广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总是热爱体量大的东西,当然我们也并不 ...

• 讲座︱周东平: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

沈新野2018-04-03 15:07来源:澎湃新闻字号2018年3月20日下午,厦门大学法学院周东平教授受邀在厦大历史系做了题为“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以隋唐法律为中心”的学术讲座,分享了他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法律关系的研究心得。本次活动系刁培俊老师开设的“史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系列讲座之一。周教授首先回顾了学界对此专题的研究现状,指出其不足,并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向大家分享相关研究方法,接着概观中国传统法律与佛 ...

• 讲座︱博物、知识与空间:近代西方人在华的知识考察

王宇2018-04-23 17:51来源:澎湃新闻何为博物学?古代中国的博物学和西方博物学传统有何不同?4月15日,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袁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张劲硕、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郑少雄齐聚北京彼岸书店,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博物、知识与空间:近代西方人在华的知识考察》的主题讲座,此次讲座由东方历史评论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围绕袁剑译著《知识帝国:清代在华的英国博 ...

• 讲座︱霍宏伟:镜中极品——洛阳金村大墓出土的铜镜

杨炎之2018-04-27 14:53来源:澎湃新闻2018年4月21日,洛阳市的想像书店举办了一场题为《镜里乾坤》为主题的讲座,内容分为两个环节: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霍宏伟先以“金村王鉴”入手,讲述了他在铜镜研究过程中的见解与收获。之后,霍宏伟与特邀嘉宾张建京、赵向前等老师进行了对谈。霍宏伟(左)与张建京(右)在讲座现场(张新珂摄影)金村“王气”黯然收民国十七年(1928年)盛夏的一场暴雨之后,洛阳东郊金村东北侧的田地 ...

•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西沙群岛水下460多米探得陶罐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正在西沙群岛北礁海域进行。深潜员4月23日发现并带回了一个陶罐,这是本次调查获取的第一个文物标本。  根据记录,陶罐是于当天中午12时20分许在水下460多米海底被发现的。陶罐半掩埋在海底泥沙中,罐体完整,罐底外露,釉面纹饰清晰,为青黄釉小口罐。利用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的机械手,潜航员将这个陶罐完整采集并带回母船“探索一号”,水下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脱盐处理和进 ...

• 关强:文物信息化建设将进入全面加速发展期

国家文物局发布数字中国领域的建设重点4月24日,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闭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了近年来文物领域信息化工作进展,并发布了未来在数字中国领域的建设重点。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关强说,近十年来,文物行业以资源调查、展示利用、电子政务、科技创新为抓手,在文物大数据建设、文物数字化传播、文物信息化监管、文物资源社会共享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初步奠定了文物资源在网络空间发挥作用

• “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

  4月14日,由山西博物院、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主办,蒙都蒙斯特公司协办的“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在山西博物院主馆一层开展,这也是山西举办的首个古埃及文明主题的展览。展厅场景  古埃及文明是历史最长的古老文明之一,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的环境条件、气候、植物、动物、庄稼、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甚至古埃及人的生命都与尼罗河息息相关。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获得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功。古埃及 ...

• 春到哈尼寨 歌舞祈丰收 世界文化遗产地元阳哈尼梯田“开秧门”

作者:李松华 胡彦辉 何学林 来源:红河日报实景农耕习俗文化展演现场实景农耕习俗文化展演现场  千年人文经典,魅力农耕文明。4月28日,2018年元阳梯田“开秧门”实景农耕习俗文化展演在该县新街镇哈尼小镇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千余名游客、摄影爱好者与当地各族群众共同感受了哈尼农耕文化的传统魅力,亲历了古朴传统的“开秧门”仪式。  在哈尼族的传统里,每年插秧的第一天称为“开秧门”,这一天各村寨都要举办活动,祈福丰 ...

•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摄影双年展开展

颁奖现场云南网讯(记者 李树芬 通讯员 梁志强)4月27日,第三届“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摄影双年展”开展仪式暨颁奖晚会在元阳县元阳会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的摄影家、策展人以“千年人文经典•魅力农耕文明”和“人与自然同绘•心与世界共享”的理念,用独特的摄影艺术展示红河哈尼梯田最美的精彩瞬间。市民们观展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摄影双年展活动,从2014年至今已是第三届,共举行国际国内摄影展72次 ...

• 会议资讯丨文化遗产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论坛(第一轮)

文化遗产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论坛(第一轮)风险管理与防灾减灾是国际性的重要议题,时至汶川大地震发生10周年,在过去的10年里日本、尼泊尔、意大利等国也相继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为反思灾害对不可移动文物造成的破坏以及总结灾后重建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将邀请来自中国、日本、尼泊尔、意大利等国相关领域的专家聚集成都探讨文化遗产风险管理与防灾减灾的相关问题。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四川省文物局主

• 与新疆档案馆共同出版历史档案史料

中日共同尼雅考察开始于1988年,截止到1997年共进行了9次实地考察,发现了可以证明一带一路历史的珍贵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等,掌握了西域36国之一“精绝国”的全貌,通过报告书和研讨会发表了研究成果。中日双方的研究和报告书出版仍然在持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对调查过尼雅遗址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斯坦因的人生轨迹产生了兴趣,但是日本关于斯坦因的资料有限,我认为新疆应该存有许多宝贵资料。 2000年7月,在新疆 ...

• 重振摩苏尔——教科文组织旗舰计划

#重振摩苏尔#——教科文组织旗舰计划:#RevivetheSpiritofMosul, UNESCO flagship initiative:阿联酋、教科文组织和伊拉克签署5千万美元历史性合作协议重建摩苏尔标志性的al-Nouri清真寺和Al-Hadba尖塔。UAE, UNESCO and Iraq Conclude Historic $50m Partnership to Reconstruct

• 保国寺探索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以三维技术把保国寺大殿拆分成400多组构件,建立一个整体信息数据库,为遗产保护提前干预提供依据;保国寺唐代经幢可以被认定为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梅园石造物遗存……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前后,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结合“遗产事业,继往开来”的主题,连续举办了多个专业讲座会议。近日,记者获悉,该馆正与同济大学等合作,探索将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向更有效、更精准、更规范的方向持续推进,并将启动宁波海丝“第一石”深度研 ...

• 《日本与中国陶瓷品吉祥图案的考古学考察》讲座纪要

  2018年4月10日下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8楼多媒体厅举办了2018年度考古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3讲。本讲主讲嘉宾是目前正在考古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的日本山形县立博物馆原历史部主任山口博之先生。他带来了题为《日本与中国陶瓷品吉祥图案的考古学考察》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研究员主持。讲座以日语发言,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范佳楠博士担任翻译。主持人 朱岩石副所长、研究员  ...

• 中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正在西沙群岛北礁海域进行的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连日来进展顺利,在23日执行第四个潜次的过程中发现并带回本次调查的第一个文物标本——一个陶罐。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执行第一次下潜任务(资料照片)。  根据记录,这个陶罐是于当天中午12时20分许在水下460多米的海底被发现的。被发现时,陶罐半掩埋在海底泥沙中,罐体完整,罐底外露。陶罐釉面纹饰清晰,为青黄釉小口罐。利用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的机械手,潜航 ...

• 男子为还赌债非法挖沙 损毁西安汉长安城渭桥遗址

全市首例故意损毁名胜古迹案开庭审理  被告人流下悔恨的泪水  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汉长安城渭桥遗址,是丝绸之路从汉长安城出发后的第一座桥梁,承载着巨大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4月27日,未央区法院依法开庭审理全市首例故意损毁名胜古迹案,被告人被控非法挖沙,造成古桥遗址多处桥柱、柱础位移,对古桥遗址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坏。  未央区检察院指派公诉人出庭指控,2016年, ...

• 会议资讯丨欧亚视域与古代中国:“中华”“边地”与“域外”的交错史——九色鹿学术工作坊第一期暨东部欧亚史工作坊第一次结集

欧亚视域与古代中国“中华”“边地”与“域外”的交错史九色鹿学术工作坊第一期暨东部欧亚史工作坊第一次结集美术遗产美术 | 考古 | 建筑 | 文物保护

• 宁海古戏台获799万元国家文保专项资金

 记者昨日自宁海县文物办获悉,城隍庙古戏台等3座被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宁海古戏台获得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654万元。加之已下拨的古戏台保护规划专项补助资金145万元,共争取到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799万元。  宁海古戏台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彩绘藻井重叠多元组合,结构完美华丽,自成体系,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古戏台文化。2006年,城隍庙古戏台等10座最具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古戏台,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10年,宁海 ...

• 千里慧眼发现千年古迹

 近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王心源研究员带领的空间考古研究团队,联合突尼斯、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学家利用空间考古技术与方法,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发现10处古罗马时期考古遗址。这是我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首次在境外发现考古遗址,所发现的遗址揭示了古罗马时期南线军事防御系统的布局与农业灌溉系统的结构。  在突尼斯新发现10处遗址,对于研究古罗马时期军事防御系统等 ...

•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月10日,为期两天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结束,入围终评的26个项目进行了演示汇报,评委会经过评议和投票,选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10日下午,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按年代早晚排序)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发掘单位:新疆维吾尔自 ...

• 2018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揭晓

4月18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北京故宫宝蕴楼修缮工程、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山西省平顺县王曲村天台庵修缮保护工程、吉林伪满皇宫缉熙楼同德殿保护修缮工程、湖北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青海塔尔寺古建筑群修缮保护项目等6个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称号。1北京故宫宝蕴楼修缮工程业主单位

• 北京箭扣长城修缮将首次借助无人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

 著名的北京箭扣长城的维修将与高科技结合,最先进的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为文保人员提供科学的修缮方案。  25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英特尔公司在北京慕田峪长城举行“科技助力文物保护与利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宣布了上述合作计划。  长城是世界上体量和规模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作为万里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北京箭扣长城充分展现着古老长城的惊、险、奇、特、 ...

• 大都会美术馆将非法外流的失窃文物归还给尼泊尔

图为 2018年4月4日拍摄的资料图片,显示了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交还给尼泊尔的一尊 700 年前释迦摩尼立像。图片来源:法新社/戈宾•莱。图为 2018 年 4 月 4 日拍摄的资料图片,显示了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归还给尼泊尔文物部的一尊 11 世纪印度神湿婆雕像。图片来源:法新社/戈宾•莱。中国文物网4月13日编译报道:近日,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将一对 30 年前尼泊尔失窃的罕见雕像物归原主。二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