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首次城市考古正定开元寺考古暂收官 成果丰硕
部分出土文物展示。 郝烨 摄 历时约一年,河北省首次城市考古正定开元寺考古迎来暂时收官。19日,开元寺考古论证会在河北正定召开,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河北省文物局的专家齐聚于此,就开元寺考古成果展开讨论。 据介绍,此次河北正定开元寺考古首次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共出土跨越唐至明清时期的瓷器、陶器、石器等器物近2000件,发现 ...
部分出土文物展示。 郝烨 摄 历时约一年,河北省首次城市考古正定开元寺考古迎来暂时收官。19日,开元寺考古论证会在河北正定召开,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河北省文物局的专家齐聚于此,就开元寺考古成果展开讨论。 据介绍,此次河北正定开元寺考古首次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共出土跨越唐至明清时期的瓷器、陶器、石器等器物近2000件,发现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18日对外披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二队和该所联合组成的“2017年度辽上京宫城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将对辽上京宫城三号院落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辽上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918年(神册三年)开始兴筑,初名皇都,为辽代五京之首。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其进行了全面勘探和试掘,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 ...
【“一带一路”进行时】光明日报伊斯兰堡6月18日电(光明日报驻伊斯兰堡记者贺斌)4月末,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费萨拉巴德市的气温已超过了35摄氏度,而往北900公里外的吉尔吉特市气温还要高。城外海拔7800米的拉卡普什峰的积雪开始消融,吉尔吉特河水随之上涨,颜色也从原来的绿松石色逐渐变得浑浊起来。因为设在吉尔吉特的喀喇昆仑国际大学的教学点要举行首次汉语水平考试,费萨拉巴德孔子学院院长杨志江决定沿从喀喇昆仑公路北上, ...
小朋友们签到工作人员为小朋友们介绍活动流程制作水火箭体验高铁模型穿戴航天服洛阳理工学院志愿者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讯(供稿:张庆放 摄影:刘东红)3月15日和16日,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和免费玩儿网站联合举办了以“千里运河畔,重走丝茶路”为主题的情景模拟活动,此次活动历经工作人员一月精心筹划,取得了圆满成功。 活动以“千里运河畔,重走丝茶路”为主题,让小朋友们从贸易、科技、文化、一带一路四个角度,通 ...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讯(供稿:杨浩烨)6月10日是第12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为庆祝它的到来,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将举办“邮话世遗——中国文化遗产日专题邮展”。 此次展览由洛阳原地封片戳研究会和洛阳大运河集邮研究会联合主办,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协办,届时将展出关于文化遗产的封片戳及相关文献资料。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观!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讯(供稿:段跃辉)6月10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主场城市活动之一的《丝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古代壁画修复成果展》当日在河南古代壁画馆一楼西展厅开展。 此次展览是从该馆壁画保护中心近年来修复完成的一批壁画及彩绘雕砖中挑选出来的精品,类型有墓葬壁画、寺庙壁画、祠堂壁画三种,年代包括唐、宋、金、明、清、清末民初6个朝代(时期),共计9座建筑中的壁画近100平方米,内容有唐代安国相 ...
洛阳博物馆讯(供稿:李思思)作为2017年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系列活动之一,由河南博物院与洛阳博物馆主办的“丝绸之路与中原”文物展于6月10日在洛阳博物馆开展。 此次展览集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龙门石窟研究院、巩义市博物馆的从史前至明清的珍贵文物200余件,通过丝路萌芽、丝路开启、四方通衢、八方来朝、丝路展延五个部分,引导观众重温华夏文明兴盛、发展的过程,以及丝绸之路所带来的文明融合的贡献。展览首次将 ...
6月20日(周二)上午九点半,洛阳博物馆副馆长高西省和龙门石窟研究所知名学者将在洛阳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高端讲座,内容涉及流失海外文物情况以及皿方罍、龙门石刻造像的回归事件,欢迎各位文物爱好者前来听讲并参与讨论。 时间:2017年6月20日上午9:30 地点:洛阳博物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长城保护管理培训班(第二期) 时间:2017年6月18-24日地点:甘肃敦煌主办方:国家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等截止日期:2017年6月5日来源:http://www.sach.gov.cn/art/2017/5/23/art_8_140930.html
图/与会专家合影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由国家文物局、老挝信息文化旅游部、云南省政府主办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6月6-7日在云南昆明震庄宾馆召开。这一会议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流合作的重要活动。开幕式由云南省文化厅李涛厅长主持,云南省政府高峰副省长、国家文物局刘曙光副局长、老挝信息文化旅游部遗产司通贝·冯海塞司长分别致 ...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今天,“清源”将继续连载6月6-7日召开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专家报告。本期为您介绍的是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耀华教授的精彩演讲“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的独特性”。(查看会议系列报道,请点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举行;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文物保护与研究历程;缅甸蒲甘他冰瑜寺的维修保护)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云南省普洱 ...
清源文化遗产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6月6-7日,由国家文物局、老挝信息文化旅游部、云南省政府主办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清源”将陆续分享会议的精彩发言。首先为各位介绍的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许言副院长关于“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文物保护与研究历程”的主题演讲。(查看会议报道,请点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举行)1860年1月,法国学 ...
2017-06-1512:50:53亚心网科考沿途各种野生动物随处可见亚心网讯(亚心网特派记者 闫小芳 部分图片来自天山道综合科考队队员 江玉杰 邵风雷)6月12日,“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巴音布鲁克草原综合科考的第十天。科考队一行离开石林古道前往巴音布鲁克草原,沿着大裕勒都斯古道进入焉耆盆地,一路风景如画,生态保护的特别好,灰鹤、麻雁、斑头雁、赤麻鸭、草原鼠、牦牛、大头羊、黑头羊等野生动物随处可见。科考沿途各种野生动物随处可见 ...
来源:国际在线作者:罗来安 巩乃斯河古道C段(摄影 罗来安)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罗来安):“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综合科考队15日在巴音布鲁克草原继续科考之旅,当天的任务是考察古丝路通道――巩乃斯河古道C段。 巩乃斯河古道是巴音布鲁克草原通往伊犁河谷上游――巩乃斯河山谷的通道,为进入西部天山和哈萨克草原的主要通道。 科考队总领队、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巫新华当天在考察时指出,巩乃斯古道的存在 ...
来源:人民日报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内,一位长者带着两个小朋友在古丝绸之路文物陈列柜前驻足欣赏。本报记者 周翰博摄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会永远记住2013年9月7日。从那一次演讲起,“一带一路”的时间开始了。面对近300位听众,中国领导人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 ...
来源:中国文物报 5月3日至24日,英国杜伦大学考古系师生四人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考古学交流活动。活动期间,杜伦大学副校长考布里奇教授、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多诺霍教授以及考古系系主任斯基德教授来京考察,并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等进行会谈,就未来开展“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东波斯湾地区联合考古,联合培养考古学、博物馆学人才方面达成了共识。此次活动,是双方继2016年12月在上海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来,首次进 ...
来源:青海日报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发布专家技术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共涉及文献资料、自然价值综述、与其他区域比较、完整性和保护及管理、附加说明、价值描述、推荐七部分,向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基于自然标准(vii)和(x),建议将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评估报告认为,青海可可西里提名遗产地是世界上最大、最年轻的高原的一部分,拥有非凡的自然 ...
来源:光明日报 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50项世界遗产博大精深,蔚为壮观。今年6月10日,在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我们又将目光聚焦于这些稀世遗存。作为承载人类历史和文化记忆的世界遗产,究竟应该怎样认识?我国保护世界遗产面临哪些主要挑战?如何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四类行为威胁着世界遗产“安危” 说起中国的世界遗产,它的理念大体与我国的“名山大川”和国家风景名胜区一脉相承。它们都以 ...
文章来源: 世界遗产之声2017年6月14日至15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2017年年会在广西南宁、崇左召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顾航、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闫亚林、世界遗产处处长刘洋、崇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李振唐出席会议。国家文物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澳门特别 ...
更多世界遗产资讯,请关注微博:爱世界遗产 5月19日和6月2日,专业机构对今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将要讨论的各国申遗项目给出了评估结果,中国的自然遗产项目可可西里和文化遗产项目鼓浪屿都得到了推荐,申遗成功几乎板上钉钉。其他国家的申遗项目都有哪些,命运将如何,我们来看看: 自然遗产项目: 阿根廷 卢斯阿莱尔塞斯国家公园(Los Alerces National Park)推荐列入 卢斯阿莱尔塞斯国家公园,位于阿根廷中 ...
来源:四川新闻网记者:江瑶 编辑:王晓勇国际研讨会现场 四川新闻网广元6月9日讯(记者 江瑶 摄影报道)蜀道素以“险”“难”著称,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地貌最复杂、道路最艰险、遗存最丰富的古代陆地交通系统之一,是我国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2015年,我省启动了蜀道申遗工作。2016年8月,省政府成立了四川省蜀道申遗工作领导小组,提名地市、县(市、区)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申报机构,共同推动蜀道申遗工作 ...
会议名称(中文):第五届中国边疆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会议名称(英文):所属学科:历史学开始日期:2017-06-16结束日期:2017-06-18所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在城市:陕西省 西安市具体地点: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全文截稿日期:2017-05-15联系人:孙宏年联系电话:13521077542传真:E-MAIL:sunhn7215@163.com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会议注册费:会议网站:http://www.iqh.net. ...
白帝城南宋城墙白帝城南宋城门重庆商报讯 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就是奉节白帝城,如今因三峡工程蓄水它变成了一个孤岛,由廊桥相连,更形象的成为三峡上的一颗明珠。昨日,记者从奉节县了解到,为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奉节白帝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正式启动,重庆有望再添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见证重大历史事件托孤堂等景区正式开放据重庆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次启动申 ...
吕宁 清源文化遗产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6月13-15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合办的“首届可持续旅游和遗产城市会议”在柬埔寨暹粒召开。该活动由遗产地考察和会议研讨两部分组成。会上,CHCC青年学者吕宁以鼓浪屿为例,介绍了关于遗产地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现将会议内容为各位做现场报道。开幕:马德望市的雄心13日的会议既是6月11-12日举行的第二届旅游部长高峰论坛(2nd ACD tourism mini ...
6月15日,《几何神韵——丝绸之路吐鲁番史前彩陶精品展》成功落展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代表,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干部职工及当地群众参加了当日的开展仪式。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当时吐鲁番的人们以狩猎、采集为主。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农业为主,并渐渐在吐鲁番盆地定居下来。彩陶器,既是当时社会中的日常生活用具,又是人类原始文化中极 ...
人民网南宁6月15日电 (朱晓玲)6月15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2017年年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张伟 郭晓蓉中国网讯 据文物局网站消息 6月10日,“一带一路大遗址保护论坛”在河南洛阳举行。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共河南省洛阳市委常委王琰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参加论坛并致辞。论坛由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主持。顾玉才在讲话中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 ...
6月6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中国兵马俑文物展览开幕式期间,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率代表团专程赴伊塞克拉哈特遗址,慰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拉哈特遗址联合(中哈)考古队。 在遗址发掘现场,代表团详细询问了遗址概况、发掘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方案,听取了考古队的工作汇报。代表团对联合考古队在短期内考古工作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对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赵荣指出,拉哈特遗 ...
2017年5月23日上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西藏大厦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人事司司长朱晓东、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出席大会,全国文保领域各兄弟组织代表参加。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董琦应邀出席本次大会。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安来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朱岩石致词,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做2012-2016年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了第四届理事会,选举宋新潮为理事长,王力军等 ...
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梁言顺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介绍展览情况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参观展览 4月7日上午,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共甘肃省委主办,中央党校图书馆、敦煌研究院承办的“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数字展在中共中央党校档案馆开幕。中央党校副校长赵长茂,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梁言顺分别致辞,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宣布展览开幕。中央党校副校 ...
3月22日,由宋庆龄基金会与敦煌研究院、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7年“丝路拾珍—敦煌文化艺术展走进校园高校巡展”在台湾淡江大学开展。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陈爱民部长、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副董事长严隽泰、淡江大学副校长胡宜仁、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沈春池文教基金会陈春霖秘书长主持。 展览分为“丝路漫行”、“庄严佛宫”、“敦煌万象”、“沙漠瑰宝”四个主题,分别展示和介绍丝绸之路 ...
验收会议现场专家组观看现场演示罗静副司长讲话俄军馆长主持会议 4月7日上午,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甘肃省博物馆彩陶类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甘肃省博物馆简牍与壁画砖类脆弱不易保存文物数字化保护》等3个项目进行验收。国家文物局智慧博物馆课题组组长杨晓飞、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院长张向宏、北京市文物局信息中心主任祁庆国、南京博物院图书信息部主任张小朋、天津大学教授、博 ...
达勒特古城遗址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达勒特镇破城子村北缘,东距博乐市约37千米。作为新疆北疆地区目前为数不多,保存较好的宋元时期古城遗址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利用价值。 2016年,为有效配合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探究达勒特古城的形制、年代、历史沿革等问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城址申请了主动性考古工作并获批,通过为期两个多月的田野发掘工作,发掘面积270平方米,揭 ...
6月7日-8日,为推进西安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西安市文物局主办,西安市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协办了2017年度“西安市世界文化遗产专项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由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唐龙主持,首先通报了近期世界文化遗产点及列入预备名单的遗产点监测及管理的检查情况,接着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讲师,博士王新文、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院长冯健、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许德臣、江苏瀚远科技股份有限公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将于下月在波兰举行,届时中国将分别提交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与鼓浪屿的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申请。若获得通过,中国今年有可能与意大利并列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据韩联社6日报道,今年世界遗产大会将审议32件世界遗产申请,其中包括12件世界遗产委员会推荐地点,中国两处遗产位列推荐名单之列。根据以往惯例,列入世界遗产委员会推荐的地点,获得通过的可能性都很大。如果两 ...
作者:冯志军来源:中新网兰州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文物资源大省甘肃各地举行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其中,既有“非遗”项目集中展演,又有免费“鉴宝”服务,各地民众在交流“互动”中尽享文化记忆的日趋“活跃”。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当日,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的文化遗产日主场宣传活动在兰州举办,活动现场以展板形式介绍了文化遗产知识;邀请非物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就文化传承、文物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总书记对正定古城、阜新万人坑遗址、七三一部队旧址、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保护维修与展示利用作出重要批示;对文物工作、考古及申遗、博物馆建设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 ...
洛阳不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从东汉时期班超重新打通西域,以及隋唐、北宋时期,洛阳一直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为丝路的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起点性城市,洛阳留下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文献记载和重要的文物遗迹:从新安汉函谷关的阙台、古道,到汉魏洛阳故城的太学遗址、永宁寺、铜驼大街、阊阖门、太极殿;从隋唐洛阳城 ...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10日上午,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兰州市文物局和兰州市五泉山公园管理处协办的文化遗产日主场宣传活动在兰州五泉山公园乐到名山广场举办。甘肃省文物局全体干部,在兰州市的省直文博单位、兰州市文物局及直属文博单位、部分行业及民办博物馆组织人员参与活动。 活动现场以展 ...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首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省文物管理局、海西州人民政府主办,海西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承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青海主场宣传活动在美丽富饶的海西州德令哈中心广场盛大开幕。青海省文物管理局、海西州文体广电局相关领导出席了主场活动开幕式,青海省内8个市州文化文物部门、青海省直文博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主会场精彩的文艺节目表演和丰富多彩的宣传系列活动 ...
6月5日,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召开“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高原丝路)文化线路专题学习研讨会。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局长刘世忠出席,副局长曲珍主持会议。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及副研究馆员以上人员参加学习研讨。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文博处副处长高峰结合青藏高原考古遗迹、出土文物、历史文献等等,从史前时期、部落时代、吐蕃王朝、唐代以后、“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等五个方 ...
6月8日,“东西汇流——十三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在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隆重开幕,我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汉堡文化与传媒事务参议员卡斯滕·布洛斯达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为展览题写序言。雒树刚指出,中德两国分处亚欧大陆两端,是世界文明的两颗璀璨明珠,都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2013年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德国 ...
6月8日至9日,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青少年教育活动在河南洛阳举办。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洛阳市文物局、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中心、洛阳广播电视台协办。 活动内容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活动主要通过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国文博”协同洛阳市博物馆微博共同开展“一带一路”文物知识问答、文化遗产微电影作品推介活动等。青涩的表演含 ...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北京 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了系列活动。社会教育宣传部与史家教育集团合作,从学生作品中精挑出近30幅,举办了以“我心中的博物馆”为主题的展览活动。展出的作品,是由史家小学的学生在国博参加教育活动后创作完成的。孩子们以自己的视角,用画笔、相机、手工描绘了他们心中的国家博物馆。作品主题主要包括国博的建筑、藏品、曾经参与的活动、“我”与博 ...
6月10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河南洛阳拉开帷幕。 今年遗产日活动围绕“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主题,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全面贯彻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 ...
6月10日,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河南洛阳拉开帷幕。在洛阳博物馆展出的“丝绸之路与中原”文物展、“丝路遗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主题展”、“丹青记忆,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又名河南壁画馆)展出的“丝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古代壁画修复成果展”等四项展览当天开展,免费向公众推出。文化部党组成员、 ...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获悉,海昏侯夫人墓的发掘工作最快下半年开始。 海昏侯夫人墓发掘工作 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记者从江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国家文物局已经批准了对海昏侯夫人墓的发掘,目前他们正在对发掘方案进行完善,发掘工作最快下半年开始。 由于夫人墓的体量与海昏侯墓相当,发掘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据介绍,发掘海昏侯夫人墓,或许可以从中了解到谁是海昏侯夫人。据史料记载,刘贺 ...
6月11日,“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巴音布鲁克草原综合科考的第九天。科考队一行从石林古道往巴音布鲁克方向走,道路两旁分布着很多古墓群。8块石头构成的石圈 伙什托里盖墓群——奇怪的“8”块石头 在伊克赛河的北侧,站在伙什托里盖(意为两个小山坡)往下望去,坡地的草地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圆形石堆墓,部分有圆形的环壕,从西南向东北链状排列,期间还散布有八块石头构成的可能与祭祀相关的遗迹。8块石头构成的石圈大小不等 ...
会议名称:第三届历史建(构)筑物的保存、维护和修复国际会议(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servation, Maintenance and Rehabilita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时间:2017年6月14-16日地点:葡萄牙,吉马朗伊什主办方:绿线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信息来源:http://rehab.greenlines-institute.org/en/home
来源: 中国网|作者: 舒珺中国网6月10日讯(记者 舒珺)6月10日是2017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在洛阳,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面向公众的特色活动之一,6月9日,国家文物局在洛阳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遗产公开课,由国家文物局新闻宣传处处长范伊然主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为来自全国9省16所学校的300多名中学生,讲述着“丝绸之路与我们的生活”。这条古老的商贸之路,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