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6中国第七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完美落幕

来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图:单霁翔院长(左)、Patrick Edward Martin主席(右) 2016年11月19日-21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工业遗产学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联合举办的“2016中国第七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的300 ...

• 中国与南亚佛教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北京)研讨日程安排

2016年11月26日(周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幕仪式(8:30-9:30)主持人:朱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王巍先生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崇峰先生致辞(北京大学教授兼佛教考古学会秘书长)桑贾伊·加格先生、李裕群先生:2015会议论文集《南亚与中国佛教寺院》首发式主题I:佛教考古新发现(9:40-12:00)主持人:达亚·迪萨纳亚克,八木春生1.段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佉卢文 ...

• 考古最新发现!秦始皇陵里竟然有个“动物世界”

秦始皇陵博物院总工程师周铁日前表示,在对秦始皇陵最新钻探工作中,通过对道路系统的局部发掘,考古人员已基本了解陵区的大体结构。专家还发现了大量陪葬坑,有的陪葬坑面积甚至达几千平方米。发现400多座陪葬坑大量石制盔甲周铁表示,在秦始皇陵园内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陪葬坑400余座,在周边又发现了几十座小型墓葬和陪葬坑。在目前已发掘的陪葬坑里,基本以陶制品为主。秦始皇陵/资料图在秦始皇陵的陵区外围,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 ...

• 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发布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至少再建10个

国家文物局近日在官网发布《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建成20至30个遗址博物馆,以及10至1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形成8至10处大遗址保护片区,全面实现大遗址对外开放。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在此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实现大遗址本体和环境安全,完善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和保护利用设施建 ...

• 新疆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丝路探寻高峰论坛暨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特藏馆新馆开馆仪式”

2016年11月18日,新疆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丝路探寻高峰论坛暨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特藏馆新馆开馆仪式”。自治区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书记梁超,校党委书记巫文武,黄文弼先生后人黄纪苏先生,黄文弼中心主任朱玉麒先生出席开馆仪式并共同为“黄文弼特藏馆”揭牌,副校长薛徽主持开馆仪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开馆仪式。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社科院、上海博物馆、甘肃考古所、 ...

• 新疆吐鲁番地区洋海古墓发现的那条中国最早的裤子

2016-11-23巩亮亮新疆之窗出土于洋海古墓的裤子 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知道,3000年前火焰山南麓的戈壁荒漠中一次埋葬仪式上有过怎样的故事。但是,两条出土于此的裤子,却在告诉今天的人们,在那个水草丰美、驼铃声声的年代,塔里木盆地的先民已经成为中国最早穿着裤子的人。   一条“在中国吐鲁番地区洋海古墓内发现的两条裤子,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裤子”的消息出现在网络上。消息中称,这两条裤子的年代可 ...

• "全球发展与中国视角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纪要

  2016年10月14日至16日,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全球发展与中国视角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法国等13个国家的44位动物考古学者,围绕以下8个主题展开了讨论。  区域动物考古学综述性研究  墨西哥国家人类历史研究所Joaquín Arroyo-Cabrales介绍了拉丁美洲动物考古学的发展状况。印度德干大学Arati

• 坐在陶罐上的“思考者”

以色列叶胡德城近日出土了一件有趣的陶罐,罐口塑造了一位表情似在思考的小陶人。考古学家在一处房屋的改建过程中发现了这件制于约4000年前的陶罐。“最先显露的是罐体,属于那个时期的标准器型。接下来我们看到了这个之前从未见过的,刻画生动的小陶人。”负责发掘工作的IAA主任告诉记者。这件不寻常的陶器高约18公分,罐体呈长椭圆形。陶人坐在罐口,左手置于膝盖上,右手托着下巴,似在思考着什么。“陶人的形象塑造和细节的精 ...

• 促进繁荣发展 “寻迹唐蕃古道穿越之旅”抵达拉萨

“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古道。千百年来,它是连接中国内地与各省藏区的重要交通走廊,古道经过的许多地方,仍然矗立着人们曾经修建的驿站、城池、村舍和古寺庙,遗留着时代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一条深藏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并存的千年古道。

• “第六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在京开幕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2016年11月19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在北京科技大学隆重开幕。论坛现场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 ...

• 2016年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大会在荔波召开

新华网贵阳11月21日电(通讯员董琳琳 姚 琪 蒙圣璇)11月17日,2016年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大会(第一届)在贵州荔波开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副秘书长周家贵,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嘉麒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刘佳福,以及贵州省住建厅副厅长陈维明,荔波县委副书记、县长叶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洪,县政协主席董豫黔等出席会议。本届大会 ...

• “木质建筑的结构健康评估”国际会议17年在土耳其举行

会议名称:“木质建筑的结构健康评估”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Health Assessment of Timber Structures)时间:2017年9月20-22日地点: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主办方:哈桑卡里奥库大学 (HKU)等摘要截止日期:2016年12月9日信息来源:http://shatis17.hku.edu.tr/发布来源:清源文化遗产

•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发现了公元前1000年的石头雕像

在附近的村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karmiravan martakert区发现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初的八个像人的石柱。“这些古迹是被当地居民偶然发现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经济部旅游和环境保护部门说。“我们接到了村里的一个电话。我们的专家赶到现场并发现了石头雕像。经过初步发掘显露出一些古迹。决定委派该地区的情报处理。既然发现新古迹,我们将计划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发掘。”–Maratshahramanyan部门员工说。考古和民族志研究院和 ...

• 黄金鹿和遗体防腐—塔尔巴哈台的铁器时代早期文化

哈萨克斯坦塔尔巴哈台的一处石岗堆出土大量黄金无角鹿、 青铜箍、 珠宝首饰、 金珠,甚至还有准备实施防腐处理的古人遗骸。经过两个月的发掘及后续研究,考古学家再次得出结论:塔尔巴哈台山全面呈现出铁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始于2016 年6月塔尔巴哈台山考古调查,在海拔1500米的山谷中发现独特的墓葬,称为ElekeSazy,并对库尔干Alike saz-2七号墓进行发掘。此墓封土直径约35米,高1.8米。In one of the mounds archaeological Tarb ...

• 古希腊建筑和雕塑是彩色的

我们认为,古希腊人并不喜欢大理石的白色。他们在建造塑像、浮雕和庙宇时,都会在上面涂颜色、画图案,深度刻画神明以及英雄们的眼睛。现在,我们只能通过紫外线,依稀看到古希腊作品原来的风貌。过去,我们只看到用白色大理石塑造的希腊雕塑和神庙的柱子。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希腊人并不喜欢单一色彩的雕塑和建筑。他们喜欢将塑像涂上明亮的颜色,在塑像的衣物上绘上图案,并且着重刻画他们的面部表情。建筑物也是如此:通常绘 ...

• 巴基斯坦发现6000年前使用失蜡法铸造的铜护符

考古学家和冶金学家在巴基斯坦所发掘的青铜时代护符中发现了第一个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人类早在6000年前就掌握了浇铸成型的秘诀。 人类早在约4万年前就知道了金属,并且认识到了它们的有用性。然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进入红铜时代(始于约公元前5至7世纪),人类才懂得使用金属制造工具,并知道了熔炼金属的秘密。法国伊维特河畔吉夫凡尔赛大学的MathieuThoury认为,这表明了最早的人造工具和装饰品,更类似于石具,而非现代 ...

• 申遗后的大运河:如何通往现代之路?

申遗后的大运河:如何通往现代之路? 原创 2016-11-18 苏周指尖 老子申遗网 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老子申遗网这样纯公益的微信你都不关注,那么不管你帅得天花乱坠还是美得沉鱼落雁也没人会信。还犹豫什么,猛戳标题下的蓝字关注吧......背景直到两年以后的2016年,“京杭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消息,才以一种仪式化的官方论坛形态进入到常州地界。用以链接2014年6月22日那个遥远的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上午所确 ...

• 看车师先祖的裘毛大氅

姑师(后改为车师)是最早出现在我国史书中的西域古国之一,车师,有着久远的历史,处于丝绸之路的战略要道,其活动中心在吐鲁番盆地。

• 约旦考古的重大发现|奇特的古墓

在约旦北部的小镇BeitRas一次废水管网扩建挖掘项目中,意外发现了一个古墓。坟墓包括两个葬坑。较大的一间由岩石雕琢而成的玄武岩石壁构成,岩壁上以浮雕的手法刻有两个狮子头,葬坑中还有一些人的骨头。墙壁上奇特的油画装饰更是让这个墓室显得独特异常,油画内容包括人物,马匹和其他神话场景,其中一些已部分侵蚀,但大部分仍保持完整,这些完好的壁画可以让我们深入地了解过去的殡葬仪式;第二个房间同样包含两个由岩石雕刻而 ...

• 科技助力“一带一路”考古

2016-11-18彭茜 张远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曾经,考古工作者靠着一把洛阳铲行走天下。但现在,遥感信息、虚拟现实、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开始在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中大显身手,帮助考古工作者由表及里还原历史真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一带一路”的考古中,这些“黑科技”也成为中国考古“走出去”的利器,受到各国同行的重视和青睐。  精准“破案”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口曾有一座叫米兰的古城。作为丝绸 ...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敦煌:丝路拾珍台湾巡展侧记

17日,由宋庆龄基金会、敦煌研究院和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丝路拾珍——敦煌文化艺术展”来到台湾巡展的最后一站——台中,将在未来两周多的时间里向中兴大学师生和台中市民,展出40余幅大型石窟平面壁画及2座佛像文物复制品。 ...

• 第七届中国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11月19日召开

第七届中国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详细版议程) 2016-11-16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会议简介: 近年来,在工业遗产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出现多维度、多学科结合的全新局面,因此对工业遗产进行科学保护,对工业资源进行适应性和创新性再利用,成为工业遗产研究的重点。 因此,中国第七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以“工业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创新利用”为主题,将于2016年11月19-21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简要议程:b .. ...

• 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程

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时间:2016年11月19日至20日会议地点:扬州国际会议中心主办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扬州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会议简介线性遗产和文化线路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类型,具有呈线性排列、反映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跨越较长时间和较大空间等特点,在保护与管理上都存在较大难度。中国江苏省扬州市是世界遗产大运河与长江航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为了加强对 ...

• 首届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大会于贵州荔波圆满落幕

2016-11-23BEJ/CLT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1月17日,以“世界遗产 精准扶贫”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大会在贵州省荔波县成功举办。此次大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和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的指导,以及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并由中共 ...

• 西北大学大夏国都万城遗址考古汇报

讲座又来啦!大夏国都万城遗址考古汇报 一起听听邢福来教授的考古汇报吧!11月18日(周五)16:00

• 2016年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大会(第一届)即将在贵州荔波召开

BEJ/CLT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6年11月17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和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大会(第一届)”将在贵州荔波举行。出席此次大会的嘉宾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女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章林伟先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嘉麒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刘佳福主任,和中国联合国 ...

• 鹰的部落——真实的塔吉克人

作者:刘剑他们确实与众不同,甚至在少数民族中他们也很特别,活脱脱的外国人长相。据说他们是雅利安人种,中国唯一的白种人,俊男靓女,好客热情,谦和善良。他们的祖居地塔什库尔干这个地方,据说几十年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建了个看守所却一直空着。在当今的中国,这种地方当然很有吸引力。人们来了,许多镜头也来了,掠取美景美颜无可厚非,然而,美丽的元素往往就是摄影师放弃思考的原因或者障碍。塔吉克人,他们到底是什么样 ...

• 探寻汉代疏勒城

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载沟镇的石城子是国务院2013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14年至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整理,最终认定这里就是汉代著名的疏勒城。

• 帖木儿的神秘之石

近日,哈萨克斯坦中部卡尔萨克帕伊地区的阿尔金-克拉克山脉附近出土了一块刻有铭文的石块。该份铭文由双语写成。石头的顶端有三行阿拉伯文字,看起来已经模糊不清了,只能隐约辨认出:“以仁慈伟大的真主之名……”底部的铭文有八行,都是用察合台维语(古乌兹别克语)书写而成。在A. I.波诺马廖夫“修正了描述帖木儿的内容”之后,铭文的内容已经比较清晰。这段关于帖木儿的铭文显示,在七百九十三年——也就是1391年夏,帖木儿举 ...

• ISIS又添新罪行:标志性古迹遭毒手

这是2016年8月31日拍摄的卫星照片。此时,位于新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姆鲁德的金字形神塔还完好无损。供图:ASOR CULTURAL HERITAGE INITIATIVES这是2016年10月2日拍摄的卫星照片,金字形神塔曾屹立的地方已经被运土设备夷为平地。供图:ASOR CULTURAL HERITAGE INITIATIVES撰文:Kristin Romey  美国东方文化遗产研究所(ASOR CHI)的研究人员称,最近公布的关于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周围考古遗址的卫星照片显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 ...

•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概述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李政  10 月28 日至30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北海市人民政府、中国考古学会联合主办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北海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全国20 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考古机构、20 余所高校的秦汉考古学者,以及德国、比利时、韩国、越南等国从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学者共120 余人参会。研讨会主要议题有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与研 ...

• 第七届中国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详细版议程

第七届中国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详细版议程) 2016-11-16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会议简介: 近年来,在工业遗产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出现多维度、多学科结合的全新局面,因此对工业遗产进行科学保护,对工业资源进行适应性和创新性再利用,成为工业遗产研究的重点。 因此,中国第七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以“工业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创新利用”为主题,将于2016年11月19-21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简要议程:♦ ...

• 第21届文化遗产与新技术国际会议(CHNT2016)将于11月召开

第21届文化遗产与新技术国际会议(CHNT2016)将于2016年11月16至18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市政厅召开考古和历史资料的再利用随着专业领域对一手资源和技术进步的不断了解,考古和历史研究的记录和分析标准也越来越高。随 ...

• 寻找失落的王庭——车师古道科考探险队探寻务涂谷车师后部王庭所在地

秋末冬初,天山山脉深处的峡谷里已是寒意袭人。近日,一行人骑马踏入东天山的一条峡谷,他们要探寻曾在史书上记载的务涂谷车师后部王庭所在地。...

• 2015·草原丝绸之路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2015·草原丝绸之路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11-15刘翀赛博古2015年10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和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2015·草原丝绸之路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会议厅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是一次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国际会议,汇集了21位国际学者和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57位学者参会。“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在广义上是对连接中国文明与欧、亚、非三大洲古 ...

• 讲座集锦 | 丝绸之路与巴基斯坦北部岩刻 ——诞生在重山与流瀑之间的艺术

  2016年秋,上海博物馆启动了“交通中西”的“一带一路”系列讲座,广邀来自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十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从艺术与考古的角度来发掘与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和内涵。10月14至16日,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考古系主任穆克塔尔·阿里·杜拉尼(Mukhtar Ali Durrani)教授带来了三场精彩讲座。这三场讲座以巴基斯坦北部的岩刻艺术为中心,探讨了伊朗、印度、中国以及中亚各国的文化经由丝绸

• 预告 | 学术讲座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居III会议上的报告——文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016-11-08WHITRAP亚太遗产中心Culture in the New Urban Agend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居III会议上的报告——文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演讲人:弗朗西斯科·班德林(Francesco Bandari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威尼斯IUAV大学城市规划与保护系教授主持人:周俭 教授主办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时间:11月15日13:30地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钟庭报告 ...

• 伊拉克北部发现一座古城

德国图宾根大学的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北部的代胡克市附近发现了一座规模很大的青铜时代城市。发掘工作显示,该定居点约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现在是伊拉克库尔德一个很小的库尔德村庄的所在地。

• 万里丝路行纪:波斯王子的复国梦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作者:敬泽昊万里丝路行纪:波斯王子的复国梦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阿拉伯后来进攻伊朗,我们的王子曾经流亡中国,而你们的皇帝派兵护送他回来复国,只可惜他在途径新疆的时候病逝了。”对于阿拉伯人占领伊朗那段历史一直耿耿于怀的伊朗向导孟雅琪,在讲到这个故事时有些感伤。这位王子流亡的事情,在中国的史书中也有记载。他叫卑路斯,在目睹了国家被阿拉伯人攻占,父亲伊斯俟三世死于逃往吐火罗的途 ...

• 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发表《深圳宣言》

2016-11-12 文博圈 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深圳闭幕为期3天的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深圳顺利闭幕。闭幕式期间,论坛公开发表了《关于博物馆和藏品的深圳宣言》(以下简称《深圳宣言》)。据悉,举办此次高级别论坛的主旨是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通过的《关于保护与加强博物馆与收藏及其多样性和社会作用的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深入讨论博物馆在当今世界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包括公立博物馆和私立博物馆,同时探 ...

• 佩特拉古城附近发现大型古建筑遗迹

在约旦佩特拉古城历史古迹附近,最新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建筑结构。这是科学家在分析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和一架无人机所拍摄的鸟瞰图时发现的。据约旦《国家地理》称,这个新发现的古迹的长度相当于奥林比克体育场,而宽度则是其二倍(建筑面积56х49m)。

• 大型创意纪录片《丝路大遗址》震撼启动!

《丝路大遗址》项目介绍纪录片《丝路大遗址》将由中国复兴文明文化产业集团、西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院、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艺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联合出品的,由卢明先生担任总制片、总策划,由中国复兴文明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张普然先生担任该片的总制片、总策划和总导演。纪录片《丝路大遗址》将通过实景拍摄、遗址复原数字 ...

• 万里丝路行记:深深影响东西方文明进程的波斯帝国

波斯波利斯的残垣断壁,这里是伊朗人心中的圣地,是他们心中本国最强大时代的象征,要说在伊朗人心目中哪个时代最伟大,由居鲁士建立、并由大流士发扬光大的波斯帝国一定是最标准的答案。

• 万里丝路行记:1800多年仍金身不坏的伊朗"盐人"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编辑:贺桐在伊朗博物馆展出的“盐人”,生活在安息统治时期,距今1800多年却保存完好。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大概是在1800多年前,在安息国境内一处盐矿(今伊朗切拉巴德盐矿),一群矿工如日常般下井劳作。谁也没有料到,迎接他们的会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矿难。他们的不幸丧命,却没有被任何的史书记载,就这样消失在了时间长河之 ...

• 关于《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

2016-10-25 10:35杭州网(2016年10月25日在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上)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主任 刘 颖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对市人民政府提请审议的《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一、关于制定的必要性2014年6月22日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代表:保护世界遗产何等重要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6-11-0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高级代表Peter Debrine日前在杭州表示,应把世界遗产传承下去,让整个世界遗产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世界遗产是旅游产业重中之重。”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在Peter Debr ...

• 法国总统特使访华 邀请中国加入濒危文化遗产保护

中青在线讯11月2日至6日,法国前文化部、教育部部长雅克·朗先生作为法国总统私人代表访华。雅克·朗此行的目的,是向中方介绍由法国和阿联酋共同发起的旨在保护冲突地区濒危文化遗产的倡议,并就将于12月2日至3日在阿布扎比举行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会议寻求中国的支持。雅克·朗表示,在叙利亚、伊拉克、也门、马里、阿富汗等冲突地区,众多文化遗迹以及博物馆、历史古迹和考古遗址等人类宝贵财富遭到了破坏和洗劫。由法国和阿联 ...

• 旅游+世界遗产 如何扩大共赢

避暑山庄世界遗产承载着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荣耀,往往也是当地旅游业的金字招牌。如何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如何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如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近日,在承德举办的中国世界遗产旅游推广联盟会议暨中国世界遗产旅游高峰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旅游景区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围绕“遗产+旅游”如何扩大共赢进行了深入研讨。把世界遗产变成世界级旅游产品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 ...

• 《世界文化遗产邮币套装》盛大发布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邮政联合发行纪念币发行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纪念币铸造单位:沈阳造币厂  邮票发行单位:中国邮政  邮票印制单位:北京邮票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邮政联合发行,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系列特种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权威发行,由国家指定的专门从事法定货币生产的沈阳造币厂铸造,铸造工艺先进,品相精美。每一枚都带有法定面值,保证了其稀缺 ...

• 数字圆明园互动5R体验展令你重返“万园之园”

  155年前,法国文豪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盛赞圆明园令人神往的美。11月1日,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展览馆举办的数字圆明园互动5R体验展令观众重返这座“万园之园”,在虚拟世界中充分体验雨果笔下的“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  此次展览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圆明园研究会、北京赛思博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数字圆明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共同推出,是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