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穿越瓦罕走廊(且行且思)

9月5日,科考队要调查的是瓦罕走廊。  这条走廊太特殊了。约定俗成的说法是:瓦罕走廊总长约400公里,近100公里在中国境内。在中国段2500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0多个山口分别通向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三国。这是一条横亘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天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自古以来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贸易的关键通道……照片为科考队正在翻越瓦罕走廊明铁盖达坂。瓦罕走廊总长约40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自古以来便是东 ...

• 新疆泉水沟与都木都厄布得格遗址首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2016年7月6日-9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师生对新疆泉水沟、都木都厄布得格两处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并对附近地区的铜矿和其它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领队魏坚教授及泉水沟遗址发掘队人员    泉水沟遗址,地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八十四团五连辖境,南距博乐市约7公里,位于天山山系阿拉套山南麓冲积平原,北距冲积扇顶端约16公里,南距博尔塔拉河约8.5公里。遗址所在台地基座

• 第八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参展邀请函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 ...

• 中国最大规模丝绸之路科考收获重大发现

 由“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主办、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参与组织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9月1日在新疆喀什启动。本次科考活动为期10天,旨在对昆仑以及与昆仑有密切关联的河源文化等进行更科学的梳理分析,这也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学科综合田野科考。  近日,综合科考队在塔什库尔干一处2500年前的拜火教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参加科考的大咖们纷纷表示,这个遗址的发现与拜 ...

• 考古专家:新疆莎车县亚克艾日克烽火台让人感动

来源:国际在线烽火台全景摄影:黎萌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黎萌)莎车县亚克艾日克乡阔若勒村以西500米处,是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亚克艾日克烽火台所在地。9月1日,“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的第一天,包括有十几名国内顶尖历史、地理和考古专家在内的科考队一行来到这里,追忆历史,探寻中西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据介绍,该烽火台共两座,始建于唐代,现在看到的是清朝时在原来基础上进行增补和修缮后保留到今天的模 ...

• 塔什库尔干县有座石头城

来源:中华网(石头城远景)石头城有很多,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县也有一座。与其说塔什库尔干县有座石头城,倒不如说先有了石头城,再有塔什库尔干县。塔什库尔干,塔古克语就是“石头城”的意思。(站在草滩上拍摄石头城的旅行者)这座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北、塔什库尔干河岸边高地上。现存晋唐时期城址、寺院、居址和清代的官署。石头城分内外两部分,外城方圆3600平米,已遭严重破坏,只能见到城墙、炮台和民居的残址。城 ...

• 瓦罕走廊,古代丝绸之路要冲

来源:国际在线国际在线报道(记者任杰):在中国2.2万余公里长的漫长陆地边境线上,位于西部边境的一条狭窄走廊,无疑是一个特殊地段——它就是瓦罕走廊。这条走廊连通中国和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历史上,是中亚、南亚文明与华夏文明往来的交通干线,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最关键路段。连接中国与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来自网络)中阿、中巴的边界通道站在中国新疆喀什塔什库尔干县的瓦罕走廊山口,面前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片开阔谷 ...

• 倾听帕米尔高原(且行且思)

文章出处: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杨雪梅 过去几天,由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科考队伍,一直行走在昆仑山与叶尔羌河之间。巍巍的昆仑山在车的右侧,大部队沿着河的左岸逆流而上。随后,科考队还将深入探访曲曼拜火教遗址以及高僧法显和玄奘取经行经的瓦罕走廊通道等地,深入梳理多元文明交融的细节。用脚步丈量真实的历史遗存,在行走中与多元文明对话。  “汉使穷河源”不仅是 ...

• 海昏侯墓失传论语发现 目前共出土了一万件文物

来源:大洋网  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发掘现场。  据专家考证,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竹书《论语·知道》篇。专家称,《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在整个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据了解,海昏侯墓目前共出土了一万件(套)文物,竹简有五千多枚。其中已发现的有《论语》、《史记》、《医经》、《孝经》、《医书》以及筑墓的赋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表示, ...

• 国家文物局通报“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2016-2018)”第一批督办案件

痛心!国家文物局通报“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2016-2018)”第一批督办案件2016-08-31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世界遗产8月30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专项整治行动第一批督办的4起法人违法案件。这4起案件,均为不可移动文物本体被损毁、拆除案,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4个保护层级。案件一:湖北省红安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 ...

• “华夏瑰宝展”在卡塔尔开幕

2016年9月6日,“华夏瑰宝展”在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开幕。中国驻卡塔尔大使李琛、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代理首席执行官曼苏尔及卡各界人士、各国驻卡使节等出席开幕式。  曼苏尔转达了正在国外访问的博物馆管理局主席玛雅萨公主对展览开幕的热烈祝贺。李琛大使陪同曼苏尔参观展览,曼苏尔在秦兵马俑前久久驻足,对中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艺术赞不绝口,感谢中方将如此高水平的展览带到多哈,表示相信此展将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相 ...

• 全国政协来宁考察丝绸之路生态文化建设情况

9月6日,全国政协来宁考察丝绸之路生态文化建设座谈会在银川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考察团团长刘晓峰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政协主席齐同生主持会议,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汇报我区推进丝绸之路生态文化建设情况,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洪洋出席会议。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生态文化建设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全过程,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深入推进美丽宁夏建设,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绿 ...

• 新疆昌吉州境内也有“长城”遗址

《长城保护条例》经2006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0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今年是《长城保护条例》颁布实施10周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公众广泛了解长城保护知识,昌吉州加大了对长城保护的宣传力度。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这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但是昌吉州境内也有“长城”遗址就为很多人所不知,和内地长城不同的是,昌吉州境内的“长城”没有连续的墙体和高大的城墙,它们是根据地理 ...

• 夏人尚黑与昆仑的文化意义

来源:中国甘肃网作者:冯玉雷9月4日,王子今教授发两次微信,显示考察团返回到塔什库尔干。下午,参加考察团的昆仑论坛秘书长谢平加我微信,又发来一些考察图片。9月5日凌晨,收到叶舒宪先生发来的《叶尔羌河的玉石与中国西部玉矿资源区》及配图,他在信件中说:“昆仑山里常常没有信号,今日住进塔县的宾馆,赶忙半夜起来写出小文。”田野考察非常辛苦,但为了写出现场感受的真实信息,叶老师常常写稿子到半夜或者凌晨爬起来写稿 ...

• 红其拉甫告诉你巴铁有多铁

来源:中华网(站在国门外,正在拍照的科考队员,最右侧就是巴方军官)在今年的梅雨季节里,湖北连续遭遇了六轮强降雨,大量农田被淹,房屋倒损,灾害损失掺重。正当此时,巴基斯坦政府决定向湖北省受灾地区捐赠1万吨大米,首批22吨大米8月22日空运至天河机场,其余部分大米近期将通过水路运至阳逻港。(红其拉甫山口海拔接近5000米,山顶常年积雪)这则新闻一出,“巴铁”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词汇和话题。而所谓“巴铁”其实是一 ...

• 全国政协调研甘肃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工作

来源:国家文物局 8月22日至25日,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孙淦率全国政协调研组来到甘肃省,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工作”重点提案办理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办理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驻会副主任田杰,全国政协委员樊锦诗、洪天慧、鲁景超、魏传忠,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以及科技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22日在兰州就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与 ...

• 国家文物局在广东举办东盟国家文博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

国家文物局在广东举办东盟国家文博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刘曙光副局长出席开班仪式  9月5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东盟国家文博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在广州开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刘曙光表示,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向东盟各国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中国文博考古的最新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他重点介绍了中国文化遗产资源概况、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中国文化遗 ...

• 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经验——项兆伦副部长在第三届爱丁堡国际文化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来源:文化部外联局应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邀请,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率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访问英国,出席8月24—26日在爱丁堡举办的第三届爱丁堡国际文化峰会,并发表了题为《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经验》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政策理念、工作方针、管理架构和工作成就,重点与参会的各国文化主管部门部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分享了中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有益作法,得到与会嘉宾的热烈 ...

• 丝绸之路天山道枢纽路网实地综合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8月2日至12日,由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巴州和静县、伊犁州新源县承办的“丝绸之路天山道枢纽路网实地综合考察活动”顺利推进并取得圆满成功。此次科考活动由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李军担任领队。 此次科考活动,汇聚历史考古、地理环境、遥感科学等领域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巴伦台黄庙、察汗努尔达坂、那热德古墓、阿勒吞古城等十余处遗址,走访二十余乡镇村、行程数千公里,新获“那热德太阳崇拜”、“青铜高圆足环牛祭盘”等发现。此 ...

• 来自丝绸之路的感动“用我的寂寞换来边疆安宁”

来自:中华网探寻丝路密码•溯源中华文明——2016丝绸之路综合科考活动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科考活动为期10天,旨在对昆仑以及与昆仑有密切关联的河源文化等进行更科学的梳理分析,这也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学科综合田野科考。在科考行进的途中,记者途径一个叫库祖的边境检查站。核心事实在中国西部边陲的茫茫昆仑山中,有个名叫库祖的边境检查站。这里地形险要,四面环山,地处塔里木河上游——叶尔羌河和其支 ...

• 三秦伽蓝记:被鸟粪保护了千年的唐宋经卷

工作人员对神德寺塔内保存的经卷进行修复。专家发现《金光明经》里的“民”字,均缺了一笔。而这样故意写错字,应是出于避李世民讳的目的

• 三秦伽蓝记:百年老照片中的明代西安第一寺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作者:敬泽昊金胜寺的山门,如今已难觅踪影了。金胜寺前精美的石牌坊。“伽蓝”——意为僧院,即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是佛寺的统称。北魏时期的杨衒之曾以《洛阳伽蓝记》为题,记录了洛阳佛教的兴盛。作为中国佛教另一大重镇,西安,乃至整个陕西,同样拥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这里寺院佛塔林立,八大宗派六个都在陕西。从古至 ...

• 三秦伽蓝记:法门寺琉璃器背后的中西交流

从法门寺地宫中发现的蓝色琉璃法门寺扩大琉璃器陈列空间 将展示更多域外文物

• 三秦伽蓝记:让康有为深陷“盗经”漩涡的卧龙寺

卧龙寺(资料图)“伽蓝”——意为僧院,即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是佛寺的统称。作为中国佛教另一大重镇,西安,乃至整个陕西,拥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

• 三秦伽蓝记:鸠摩罗什与“三寸不烂之舌”

敬泽昊新疆库车克孜尔石窟前树立的鸠摩罗什像,这里是他的故乡

• 首都师范大学“从考古资源到文化遗产——丝绸之路考古研学”考察第二季圆满结束

 继2015年丝路考古研学考察活动圆满结束之后,首都师范大学“从考古资源到文化遗产——丝绸之路考古研学” 考察再次启程,开展了又一轮的体验式学习。在学校教务处和团委指导下,此次活动继续由历史学院、公众考古学中心策划主办,学生社团青年考古人学社承担了具体的组织工作。本年度考察团队还被列为学校重点社会实践团队,入选2016年度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 “‘一带一路’国际交流行动”百强团队。   考察团队共有1 ...

• 最古老化石现身格陵兰,重大发现竟得益于气候变暖!

科学家Allen Nutman和Vickie Bennett正在检验新发现的古化石。

• “跨越欧亚:从天山到阿尔泰山青铜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陈晓程等 2016年8月23日-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考古研究所主办的“跨越欧亚:从天山到阿尔泰山青铜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泉县召开。来自德国、英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澳大利亚及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各研究机构与高校近三十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现场 ...

• 陕西石峁遗址保护再征意见 未来或将建成考古公园

来源:三秦都市报   神木石峁遗址(资料图片)  石峁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为了加强遗址保护,《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从现在起到9月12日,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石峁遗址要建控制地带  《条例》规定,石峁遗址及其所属文物归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害和非法交易。石峁遗址保护区域包括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鼓励、支持组织和个人以捐赠、援助 ...

• 探河源,上昆仑 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之一

来源:中国甘肃网冯玉雷  9月1日,由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主办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正式启动,参加此项考察活动的叶舒宪教授说,26辆越野车载着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的古丝绸之路研究专家、考古学家及相关新媒体记者,浩浩荡荡,开往帕米尔高原。  综观丝绸之路全段,有两大“路结”:其一,是昆仑山脉、 ...

• 以丝为纸,以色列发现的洞藏纺织品

人们从以色列境内的遗址中发现了丝绸,这些遗址可追溯至拜占庭时期和早期伊斯兰时期以前。在1993年以色列文物管理局主持的挖掘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组纺织品出土于杰里科附近的一个洞穴(夸伦多洞穴38号,见右图和下面的地图)内。该洞穴由数个相连的空隙组成,纺织品仅出现在其中之一,人们推测这是储藏室。 约旦沙漠的干燥气候下出土的768件纺织品、34片编篮残片和98段绳索残余,展现出相当多样化的材料和技艺,亦表明其广泛的地域 ...

• 中国驼马队重走丝绸之路之吉尔吉斯斯坦见闻

来源:新华社近日,由中国的54峰骆驼、10匹马、15辆汽车和50余人组成的长达1.5公里的跨国仿古驼马队,分别从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口岸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计划以徒步方式继续“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的行程,用一系列文化活动增进中吉两国人民的友谊。  8月24日,新华社记者专程探访了这支中国驼马队。此次中国驼马队进入吉境内休整的第一个营地,选在离首都比什凯克25公里外的市郊。22日,骆驼、马和人员陆续抵达后,驼马队选择暂 ...

• 北宋《长安图》补绘完成 大唐长安地图原来是这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华商报讯(记者 张小刚)北宋年间吕大防绘制的《长安图》是现存最可靠的唐长安地图,但后来毁于战乱成为遗憾。近日,该图补绘完成,完整的《长安图》石刻碑首次现身建大校园。原图残片仅存不足三分之一公元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把宫室拆毁,屋木也一起运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唐长安城就此被毁。公元1080年,距唐长安城被毁176年后,北宋名士吕大防据前朝遗图绘制了石刻《长安图》,被认为是 ...

• 蔺相如墓昔日天下名 今朝“埋骨荒野”少人知!

蔺相如:在历史上名气颇大,为战国七雄赵国之上卿。一生辉煌留下三条成语“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谁知如此堂堂威名的大人物竟然埋骨在西安市临潼区代王镇门家村的田地里面

• 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媒体发布会

来源:中华网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名誉理事长张景安先生致辞本次科考队伍成员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强大阵容,将循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中心等一线新疆考古工作者精选的探访路线“探河源、上昆仑”,登上丝绸之路的制高点帕米尔高原来深入梳理中华文明的根脉与流变。此次科考已为国内史学界、文化界关注、同时正逐渐为新闻界聚焦,科考 ...

•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相约敦煌

悠悠丝路,古道雄风。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在亚欧大陆架起了一座友谊合作之桥。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

• 北京大学肯尼亚陆上考古记

20世纪以来,西方考古学者长期垄断着对东非地区的考古活动。近年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始在东非肯尼亚开展大规模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郑和部下后裔”引发初步考察  考古工作开始于一系列机缘巧合的事件。  1994年,美国女作家李露晔在《当中国称霸海上》一书中叙述了在肯尼亚的经历:一个黑人告诉她,自己是中国人的子孙,是数百年前在肯尼亚拉穆群岛中的帕泰岛沉没的一条中国商船遇难幸存者的后裔。这一 ...

• 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古道考察纪行(上)

来源:张元林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文/张元林 孙志军 图/孙志军 樊雪崧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考察路线示意图 2016年6月21日—6月27日,由敦煌研究院和复旦大学组成的“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考察队”,对罗布泊-阿尔金山的丝绸之路古道路线、烽燧和重要的考古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联合考察。考察队从敦煌出发,西出玉门关穿雅丹、走戈壁、越沙漠,克服了高温、高海拔、沙暴等带来的重重困难,沿着库姆塔格沙漠北缘一路向西,直 ...

• 陆上“丝绸之路”专题研讨会

会议名称(中文):陆上“丝绸之路”专题研讨会会议名称(英文):所属学科:历史学开始日期:2016-09-01结束日期:所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在城市:甘肃省 兰州市具体地点:主办单位:中国史学会主要内容围绕历史上 ...

• 蒙辽两地召开红山文化“联合申遗”对接会

来源:华龙网【摘要】 8月25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与辽宁省红山文化联合申遗对接座谈会在我市召开,双方就两地红山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力争早日成功申遗。据了解, 2012年9月,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进行更新,将辽宁省朝阳市的牛河梁遗址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组成红山文化申报项目,由两地政府联合申报。8月25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与辽 ...

• 2016年9月IUCN/ICOMOS在美国夏威夷联合举办的“连接自然与文化遗产实践-自然与文化之旅”研讨会

关于鼓励参加2016年9月IUCN/ICOMOS在美国夏威夷联合举办的“连接自然与文化遗产实践-自然与文化之旅”研讨会的通知各团体会员单位和个人: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办的全球保护大会将于2016年9月1日到10日在美 ...

• 开放是丝路繁盛的基础

【光明日报】开放是丝路繁盛的基础——访丝路文化研究专家、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郑炳林(本报兰州7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周 龙 方 莉 宋喜群)“张骞凿空西域之前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模样?”“敦煌为什么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最繁盛的地方?”“蔚为大观的丝路文化对于今天有什么启示?”……带着这一系列疑问,本报全媒体采访团21日一早就登门拜访了丝路文化研究专家、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郑炳林。“其实丝绸之路早就是畅通 ...

• “一带一路”,激活区域发展潜力

美好的愿景,理想的蓝图,需要以真诚互信为基础,希望沿线各国坦诚相见,真诚沟通,做到心智联通、思想畅通“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的发布,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在国际上,成为各国探讨合作的重要依托框架;在国内,为扩大投资和拓展市场机遇提供了平台。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对“一带一路”的错误认识,比如,有人称中国是在向外“撒钱”;也有人宣扬中国是在挑战现行国际秩序;还有人散播“中国试图垄断区域市场”的观点。这些错误 ...

• 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

中华民族是多元的,华夏文明是多源的。甘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宝库,其文化资源绵延不绝,成为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和典型标志之一。有关伏羲的神话、传世资料与考古发现的互证为探索华夏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伏羲是“人文始祖”,由于有丰富的远古神话和文献记载,伏羲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根文化之说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仍缺乏考古学上的证据。近年来,甘肃境内有关伏羲文化的神话传说资料和传世文献资料不但得到进 ...

• 中国考古在国际舞台上讲好故事

发布时间:2016-08-30 “中国考古要有世界视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说了这句话。 这种世界视野,是一种关注世界文化发展、并愿意作出贡献的责任感,是一种愿意与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态度。眼光从向内到向外 曾经中国考古人的目光只盯住国内,忽略甚至无视国际的学术发展进程,而这种过窄的视野无疑限制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从20 ...

• 一份不能错过的宾大历史保护学习指南

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向历史虽然年轻,但遗产保护工作丝毫不逊于欧洲的美国,聚焦在常青藤学府、保护专业赫赫 ...

• 湖南考古人员发掘孟加拉佛教遗址 揭开中世纪古城面纱

2016-08-30 中国文物网 毗诃罗普尔遗址出土造像在藏文史料中,那措•崔臣杰瓦在对藏传佛教的鼻祖之一、孟加拉国高僧阿底峡尊者的颂词中,曾提到了阿底峡的诞生地:毗扎玛普热(今译为毗诃罗普尔)。

• 2016年中国文化艺术博览会将在银川举办

7月15日,记者从银川市文广局了解到,2016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文化艺术博览会暨第一届“一带一路”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会将于8月31日-9月3日在银川市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该展会是由中国文化馆协会、银川市人民政府主办。本届博览会规划展览面积30000平方米,分为省市主题综合展、特色文化产品展、文化创意体验展、创意设计与延伸产品展、工艺美术非遗收藏展、文化旅游展、动漫影视数字文化设备展、公共文化事业成就展等多个主题展区。 ...

• 石峁遗址保护建设控制地带 建筑高度不得超9米

  石峁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为了加强遗址保护,记者昨日从省法制办获悉,《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昨日起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条例》规定,石峁遗址及其所属文物归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害和非法交易。石峁遗址保护区域包括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石峁遗址保护范围内实施文物保护工程或者建设必须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报 ...

• 长城上"长树"不是好事—世界遗产魏长城保护现状

遗存在陕西韩城市部分村落,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战国魏长城,如今墙体上树木、杂草疯长,成为保护魏长城遗址安全的潜在隐患。而魏长城周边及墙体上的村民耕地,也成为有可能破坏魏长城的不确定因素,如何有效地保护魏长城,成为一道待解的难题。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