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聚焦蜀鲁豫三处旧石器时代遗址
9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旧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通报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山东沂水跋山遗址、河南鲁山仙人洞遗址等3项重要考古发现成果。这三项重要的遗址发现涵盖了南北方、东西部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考古研究内容,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关于人类起源、现代人起源以及旧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群迁徙、文化 ...
9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旧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通报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山东沂水跋山遗址、河南鲁山仙人洞遗址等3项重要考古发现成果。这三项重要的遗址发现涵盖了南北方、东西部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考古研究内容,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关于人类起源、现代人起源以及旧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群迁徙、文化 ...
澎湃新闻获悉,2021年9月26日0时43分,知名考古学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夏商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72岁。刘绪长期主要研究方向为夏商周考古和田野考古,参与和承担过山西天马-曲村遗址发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要课题。他一生扎根田野,为中国考古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考古学者的杰出代表;作为 ...
澎湃新闻今天获悉,国家文物局今年从美国成功追索回国的12件文物艺术品,整体划拨西藏博物馆。其中珍贵文物6件,一般文物2件。包括有金铜佛造像、铜鎏金水晶嵌宝石供养塔等,尤其1尊明末清初的黄铜同侍从无量寿佛造像,呈现出显著汉藏融合风格,其六面形台座多见于汉藏风格唐卡与壁画,在铜造像中较为罕见。组图 西藏博物馆供图9月26日上午,全国文物援藏 ...
敦煌藏经洞流失文物何以归?26日,正在甘肃敦煌举行的“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复制展”,将200多件流散海外的精品文物复制品与100多件中国国内珍藏的藏经洞文物实物首次带回故里,让海内外观众近距离领略敦煌文化艺术的魅力。9月26日,“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正在敦煌展出。 丁思 摄 1900年,在莫高窟发现藏经洞 ...
9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旧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通报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山东沂水跋山遗址、河南鲁山仙人洞遗址等3项重要考古发现成果。 四川稻城县皮洛遗址 迄今青藏高原发现面积最大、地层保存最完好、堆积连续、文化类型丰富多样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 ...
24日上午,2021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在北京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启动。北京市文物局现场发布了路县故城遗址、正阳桥遗址、万寿寺东路遗址等六处北京市2021年度重要考古成果。24日上午,2021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北京市文物局现场发布了正阳桥遗址等六处重要考古成果。 易海菲 摄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首届考古季以“百年考古,文化北京” ...
为配合湖北省云梦县楚云汇城东集贸市场建设工程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云梦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从今年1月起,对建设区域内的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近日,在该建设工地,考古工作者清理发掘出了一座保存完好的秦汉时期一棺一椁古墓葬。同时,此次发掘的古墓葬共出土陶器、漆木器、铜器等文物十余件。 据悉,此墓葬不 ...
9月25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承办的齐国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考古发现专家研讨会在淄博市临淄区召开。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志民,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 ...
9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旧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通报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山东沂水跋山遗址、河南鲁山仙人洞遗址等3项重要考古发现成果。 四川稻城县皮洛遗址迄今青藏高原发现面积最大、地层保存最完好、堆积连续、文化类型丰富多样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金珠 ...
苏州博物馆西馆,这座坐落于苏州狮子山下,被苏博人戏称为“十个盒子”的建筑,历经3年多建设,终于建成并于今天迎来试运营开放。同期开放的还有五大开幕展览:“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古罗马:城市与帝国”、“书画苏州:馆藏历代书画陈列”、“现代艺术特展:糸——已知·未知的互文”。作为苏州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
澎湃新闻获悉,在中国现代考古诞生百年之际,9月28日,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文明探源看东方·何以中国》大型融媒体直播特别节目。从中午12时开始3个多小时的节目中,由10路记者组建10支探源小分队,深入遍布全国各地的10多处考古遗址,寻找一件“日用而不觉”的重大考古发现,讲述它们前世今生的故事,探寻活在中华文明与智慧的基因密码。《何以中国》是上 ...
9月24日下午,甘肃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青在文博会紧张的活动中,挤出时间专程看望慰问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了解她的工作生活状况,认真倾听了她的意见建议,并向她转达了省政协的关心和问候。陈青感谢樊锦诗为敦煌文物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她指出,几代莫高窟人的贡献和创造,奠定了敦煌研究院现在良好的人才框架和研究基础。通过敦煌研究院 ...
-----------------------------------------------------------------------全文阅读汉代铜镜铸造技术相关问题研究———以临淄齐国故城汉代镜范为例(作者:赵娜 郎剑锋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文刊于《江汉考古》2021年第3期)
2021年9月14日下午,应水洞沟考古队领队高星研究员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兆群研究员为参加2021年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考古发掘的20余名队员做了题为《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学概要》的精彩讲座。讲座由高星研究员主持。 张老师的讲座围绕哺乳动物介绍、常见哺乳动物类群、生物地层学及其应用三个部分展开,目的是帮助队员们对哺乳动物类 ...
2021年9月19日下午,应水洞沟遗址考古队领队和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高级培训研修班班主任高星老师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双权研究员做了题为“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漫谈”的线上讲座。20余名水洞沟考古队队员、学员及30余位线上听众听取了本次讲座并参与了讨论、交流。 首先,张双权研究员总结了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的基 ...
2021年9月3日,水洞沟考古队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关莹在水洞沟遗址临时实验室开展了《旧石器时代残留物分析方法与实践》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主持,来自多家单位的20余位水洞沟考古队队员参加了本次讲座。 在讲座中,关莹老师介绍了残留物分析的方法的概念、原理、数据解读及相关 ...
2021年8月27日至8月30日,受发掘领队高星研究员邀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夏正楷教授莅临水洞沟考古工地,为参加2021年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考古发掘的30余名队员做了题为《漫谈旧石器时代环境考古》的精彩讲座,讲座在驻地临时实验室进行,由高星研究员主持。除此之外,夏老师还同队员们一起参观宁夏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海原油坊院遗址、海原山门遗址 ...
95年前,中国考古学先驱李济、袁复礼等人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发掘西阴遗址,成就首次由中国人独立开展的考古发掘。9月23日,中国考古界人士齐聚运城纪念先驱,传承中国考古学术精神。山西运城举办“纪念中国考古100周年暨西阴遗址考古发掘95周年”学术研讨会。 李新锁 摄 当天下午,山西运城举办“纪念中国考古100周年暨西阴遗址考古发掘95周年” ...
从辽上京考古队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通过对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明确了西山坡佛寺遗址的布局。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西山坡佛寺遗址是辽上京皇城内一处规模宏大的寺院遗址,因位于皇城西部地势较高处而得名。佛寺遗址由多组东向院落组成,地表遗迹保存较好。佛寺的核心建筑位于西山 ...
敦煌论坛现场9月2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承办的“敦煌论坛:‘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敦煌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21年度理事会会议”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论坛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将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敦煌学研究高地的目标,共同探讨“一带 ...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正阳桥遗址发掘出土一具镇水兽。据推测,该镇水兽应为明代遗存。此次发现对研究北京城护城河及防御、水利、交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镇水兽发掘现场。图片来自北京市文物局 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此次发掘出土的遗存应为正阳桥东南侧的镇水兽,推测为明代遗存。此次发现有助于了解正阳桥的地理方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北京中轴线 ...
为进一步促进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管理及利用的学术研究,交流和分享最近研究成果。由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联合支持,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与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21年9月25至26日在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 ...
9月23日下午,“敦煌艺术沙龙:敦煌图案艺术研究与应用”在敦煌研究院举行。国内图案艺术专家围绕敦煌图案艺术创作源流、时代变化、应用实践和未来发展等主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沙龙现场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敦煌图案学专家常沙娜,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马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朱旭光,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现代 ...
9月15日,在天高气和、细雨绵绵的秋日里,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陈列中心教育推广部带着《历程——讲述敦煌石窟艺术背后的故事》主题教育课程走进临夏州博物馆。在临夏州博物馆二层“飞天神韵•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展厅内,临夏市逸夫第一小学五年级师生、家长以及临夏州博物馆社教部工作人员共40余人参与了此项活动。继9月8日“飞天神 ...
2021年8月19日下午,为推动室内整理工作的进行,中央民族大学彭菲副教授为参与2021年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考古发掘的30余名队员做了《石制品观测与制图》的讲座。 该讲座包括有石制品观测与石制品制图两部分。彭老师将石制品的观测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描述标本的必要步骤、技术阅读的必要步骤、特征分析的必要步骤与统计研究的必要步骤。彭老师提到, ...
2021年8月5日、8月14日,水洞沟考古队邀请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昱龙老师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李罡老师在水洞沟遗址临时实验室开展了《从通天洞到水洞沟-——中国北方发现的勒瓦娄哇技术》和《沂水跋山遗址第一阶段发掘收获》两场学术讲座。来自多家单位的30余位水洞沟考古队队员参加了本次讲座。 在《从通天洞到水洞沟——中国北方发现的勒瓦娄 ...
澎湃新闻获悉,9月16日开始,由国家文物局、希腊文化和体育部主办,陕西省文物局承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合作开发制作的“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官方网站上线,展览采用中、希、英三种语言,以网站形式实现,观众可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网看到这场线上的展览。此次线上展览是后疫情时 ...
湖南永州位于潇湘二水交汇处,是荆楚至岭南的水运要冲和湘桂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自古文风鼎盛,迁客骚人,往来者众,元结、怀素、柳宗元、周敦颐、何绍基等文学艺术大家都曾生活于兹,留下了众多摩崖石刻。澎湃新闻获悉,9月18日,“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南2展厅,展览以永州地区的摩崖石刻为主题,精心遴选出具有永 ...
9月23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正式官宣:作为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遗址点,瑶山遗址公园即将在9月29日向全世界访客试开园。试开园期间,全国访客门票免费“十一”假期将开通公交接驳专线瑶山遗址公园位于浙江余杭安溪村,由瑶山、凤凰山、馒头山三座山峰共同组成,核心遗址点为瑶山祭坛和高等级墓地,周边分布有访客中心、凤凰山观景台、馒头山观星台、瑶山 ...
9月18日,“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在上海大学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展出27件龙门石窟研究院特藏和16件当代艺术作品,是龙门石窟文物首次来到上海。千年前的北魏“龙门二十品”、北魏至唐代的造像与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展览空间中对话。澎湃新闻获悉,这也是上海大学和河南省文物局在文博领域战略合作框架下的首个工作成果。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 ...
三坊七巷文华酒店建设项目考古调查勘探张勇汇报了三坊七巷光禄吟台西侧、光禄坊北侧文华酒店建设项目调查勘探情况。该项目涉及刘家大院、陈元凯故居、光禄吟台等省、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综合地质钻探和考古勘探成果,基本了解了该范围内地层分布及地貌变迁情况,发现了唐代两期建筑台基和宋代三期建筑遗迹,基本掌握了该范围内地下埋藏情况。张勇对相 ...
9月22日,河南省纪念仰韶文化发现一百周年和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系列活动(简称“河南考古百年”系列活动)“百大考古发现”评选结果在郑州揭晓, 渑池仰韶村、郑州商城等100个考古遗址入选“河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为致敬考古百年,今年7月15日,“河南考古百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三门峡举行。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评选 ...
管理体系与管理规划是世界遗产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特邀世界遗产高级咨询专家、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Carolina Castellano女士开讲“世界遗产管理规划”,同济大学教授邵甬女士担任评论嘉宾,中心项目专员李泓担任主持。本次英文公开课将于2021年9月23至24日在线上举行,每日课时为两小时。课程目标如 ...
殷墟甲骨、马王堆帛书、天回医简、敦煌遗书、东汉《治百病方》木牍、清宫铜镀金包镶玛瑙丸药管……这些都是成都博物馆今天开启的全国首个中医药文物展“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的展品。澎湃新闻获悉,9月17日,成都博物馆2021年压轴大展“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正式启幕,此次展览是国内首个历年出土中医药文物荟萃特展 ...
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石窟造像群,也被誉为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5万余尊石窟造像演绎了石窟艺术于宋代步入晚期后的再度辉煌。澎湃新闻获悉,“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82件(套)展品包含观音、佛陀、供养人、醉酒人等造像。展览不仅是对大足石刻艺术、历史进行全面性展示,也是对历年来大足石 ...
一年一度的“正仓院展”10月30日将在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展出,第73回展览共有55件宝物,其中8件为首展,重点展品包括乐器、笔墨纸砚、经卷、染织品、文书、佛具等。学者扬之水的新书《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不久前出版。于她而言,正仓院是一个想了很久的题目,很早就计划写一本与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有所不同的书。因自二〇一二年起至二〇一九年,她与 ...
唐朝都城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为显著的移民城市,这里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各具特色,引领着社会风尚。大唐是什么样的?长安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近年来,愈来愈多的考古发现使今人得以窥见灿烂的唐代文明。9月15日,“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幕,呈现了百余件/套西安考古出土的各类唐代文物,透过衣、食、住、行等物 ...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0514939756094095379月16日,由国家文物局、希腊共和国文化和体育部主办,陕西省文物局承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合作开
“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今天(9月17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上世纪50年代,敦煌研究院曾在故宫午门举办展览,时隔70年后,两家文博机构再聚首,展出来自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文物及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共188件,不仅再现丝路重华,也展现了多年来文物保护成果。六百年故宫,如何呈现1650多年的敦煌?面对故宫午门和东西雁翅楼这样的特殊场域,如何进行展览设 ...
9月17日,“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伟,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院长苏伯民等出席开幕活动。王旭东、苏伯民代表展览承办单位致辞。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主持开幕式。开幕式现场本 ...
时隔70年,敦煌再度与故宫聚首——17日,“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亮相午门展厅。这两个顶级博物馆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颇令人期待。复原的220窟 杜洋 摄 展览分为“丝路重华”“万象人间”“保护传承”三个单元,展出来自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文物及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共188件。展品还包括敦煌壁画临本35件,复制彩塑6身,高保真数字化壁画复制 ...
2021年9月6日上午,第三届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师生继续举行学术研讨课。来自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学员张红兴主讲《德化三班内坂、尾林宋元窑址考古调查、勘探收获与初步研究》。赴巴林左旗进行专家授课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钱国祥研究员、刘建国研究员以及正在辽上京参加田野实习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考古系的多名研究生也参加了此次研 ...
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百年来,经过几代考古人的不懈努力,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2020年9月28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考古事业指明前进方向,对做好考古工作、历史研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更高要求。 百年之际,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
近日,安徽省界首市一处建筑工地施工时,挖出两座古代砖室墓。经文物专家确认是宋代古墓。近日,安徽省界首市发现宋代古墓,考古工作人员在现场清理发掘。 图片来自界首市委宣传部 界首市文物管理所获悉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了抢救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又有两座墓葬先后出土,挖掘工作持续了近10个小时。 本次出土的墓葬3座为宋代仿木结 ...
2021年3月—7月,我院在南京市江宁区小李家村北(纬七路北、经二路西地块及周边区域)发现并清理古代墓葬12座和沟1条,其中3座砖室墓(M1-M3)和沟(G1)时代为南朝,较为重要。遗迹航拍图2020年3月—5月,我院对江宁区纬七路北、经二路西地块进行考古勘探时,在该地块红线外的东北方向发现3座规模相对较大的砖室墓,这一发现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其所 ...
2021年8月24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三届“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师生继续于辽上京考古工作站开展学术研讨课。本次研讨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希助理研究员主讲,报告分为《出土文物的研究性保护》与《良渚玉器腐蚀与天然加固材料研究》两题,旨在以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讲述,传递文物保护新知。 在《出土文物的研究性保 ...
2021年9月6日上午,第三届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师生继续举行学术研讨课。来自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学员张红兴主讲《德化三班内坂、尾林宋元窑址考古调查、勘探收获与初步研究》。赴巴林左旗进行专家授课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钱国祥研究员、刘建国研究员以及正在辽上京参加田野实习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考古系的多名研究生也参加了此次研 ...
青铜大鼎在古代社会为国之重器,社稷象征。澎湃新闻获悉,继青铜重器大盂鼎、大克鼎前不久曾在上海博物馆“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重新聚首后,9月14日,“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子龙鼎、大盂鼎与来自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联袂亮相。此外,展览还汇集了其他几十件极具代表性的商周青铜礼 ...
澎湃新闻获悉,“碧玉流光——龙泉青瓷制釉技艺古今对比展”今天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展览以古今对比为切入,将古代龙泉青瓷精品和现当代优秀之作一同呈现,以工匠精神表达人类非遗的不朽与传承。本次展览展出的数十件古代龙泉青瓷皆为精选,如南宋龙泉青瓷凤耳瓶、南宋龙泉青瓷出戟尊、元龙泉青瓷玉壶春瓶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南宋龙泉青瓷出戟尊 浙江省 ...
青莲寺、玉皇庙均位于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境内,于1988年同时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双双被评为国保中的“国宝”单位。9月9日,晋城市青莲寺古建艺术博物馆、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分别举行揭牌仪式,开始免费接待游客参观。青莲寺彩塑青莲寺是中国佛教界的高等学府,贮藏经卷5000多卷。自北齐创寺以来,青莲寺即成为古泽州府的佛教文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