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开幕
11日,“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柬埔寨、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国、阿曼、波兰等国的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这次展览,就是要通过精挑细选的各个时期、不同门类的234件(套)历史文物,实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殊方共享”。“殊方”一词源出中国汉朝班固所著《西都赋》,意为远方异域,“殊方共享”就是要 ...
11日,“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柬埔寨、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国、阿曼、波兰等国的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这次展览,就是要通过精挑细选的各个时期、不同门类的234件(套)历史文物,实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殊方共享”。“殊方”一词源出中国汉朝班固所著《西都赋》,意为远方异域,“殊方共享”就是要 ...
4月5日,埃及文物部门宣布,埃及考古队在南部索哈杰省发掘出一座可追溯至公元前305年至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时期的贵族墓葬。近期,埃及考古领域有多项重要发现,包括狮身羊面像、保存良好的木乃伊以及法老墓葬等。日前结束第一季度工作的中埃联合考古项目,完成了对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的彻底清理和测绘记录工作,为破译孟图神庙古文明神秘密码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发掘的托勒密王朝时期的贵族墓葬为2018年埃及警方逮捕了一个 ...
澎湃新闻从国家博物馆获悉,自3月20日闭馆进行展览调整后,国家博物馆从今日起(4月10日)重新开馆,观众从即日起便可正常进行参观预约。一系列精品展览和重要活动也将相继启幕。4月11日上午,作为恢复开馆后的首展,《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将正式开启;11日下午将举办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开幕式,同时《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新卷首发。光影国博“后母戊”青铜方鼎(中)、“盂”青铜鼎(右)、“子龙” ...
3月底,入春的甘肃河西走廊正是沙尘集中出现的“传统时节”。在走廊最西端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却是满目的风轻云淡。偶有游客根据旅游攻略裹着纱巾而来,成为身上穿戴的一件装饰品。 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监测中心治沙站工作人员邱飞,在莫高窟与风沙“斗争”了18年。他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每年春季是敦煌风沙比较集中的季节,长 ...
埃及文物部2日发布声明说,埃及一支考古队在首都开罗以南约30公里的塞加拉地区发现一座第五王朝时期的贵族墓葬。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2018年度业务工作公众分享报告会上获悉,由该所承担的大昭寺建筑测绘与分析研究工作自去年11月启动以来,目前已完成主殿部分木门、廊道木柱、托木等木构件详细勘測制图及主体建筑剖面图测绘等工作。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后经历代重修增建形成了现今的规模。这座集汉、藏、尼泊尔、印度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古建筑群 ...
英国杜伦大学28日向新华社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联合考古研究证明,“海上丝绸之路”终点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而非此前认为的晚至明代。这一重大发现将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向前推进了500年。 传统观点认为,唐代中国的海洋贸易主要集中在印度洋地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在印度洋。 过去5年,中英联合考古队整理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阿尔梅里亚和巴伦西亚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 ...
由苏州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佛陀·中国——甘肃省博物馆藏早期佛教文物展”前天开始在苏州博物馆负一层特展厅开展。展览分为“佛的形象”、“佛的铭记”、“佛的言教”、“佛陀·中国”四部分,选取了甘肃省博物馆早期佛教文物三十五件。此次展览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为主,辅以艺术家李真的现代佛像创作作品,展览将持续到5月26日。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表示,甘肃省博物馆收藏佛教经典、造像等文物十分丰富, ...
一件企图走私自伊拉克的巴比伦文物在伦敦希思罗机场被查获,这件来自伊拉克的楔形文字石碑高约30厘米,记录着公元前二千年的历史,大英博物馆计划于3月19日正式将其交给伊拉克驻伦敦大使馆,最终这块石碑将回到位于巴格达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 在伦敦希思罗机场查获的来自伊拉克的楔形文字石碑 据英国《卫报》报道,这件文物价值超十万英镑。但这件文物的报关单上写得确实,土耳其制造的“用于家居装饰的刻石”,价 ...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今年将正式开放“夜场”,以吸引更多敦煌文化爱好者夜游莫高窟。 该院今年推出“夜游莫高窟”系列标准产品,即将全网上线。其通过开发和提供分类化、个性化的高品质研学产品,针对尊崇敦煌文化并希望深度了解石窟艺术、追求体验过程中舒适感的游客提供差异化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参观需求,提高游客参观体验的满意度。 2018年,敦煌研究院曾专门针对研学游团队推出过夜游莫高窟的体验活动, ...
“丝路”文物亮相展览现场。 田进 摄 记者14日从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到,该馆已向国内多家美术学院发出邀请,力邀美院师生参观正在该馆举办的特别展览《慕道·臻艺——平山郁夫的丝路艺术世界》,并开展临摹等活动。 据介绍,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主办的特别展览《慕道·臻艺——平山郁夫的丝路艺术世界》于2019年3月5日至6月10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 “丝路” ...
资料图:2014年8月28日,由敦煌研究院举办的“数字敦煌展”在兰州启幕。中新社发 冯志军 摄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相继与多家海内外知名企业在数字技术领域持续合作,既有让敦煌瑰宝“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数字敦煌”工程,也有让古遗产焕发新时尚的“智能莫高窟”,下一步还将探索将5G技术应用于遗产保护领域。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20日在莫高窟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称,随着数字技术迅猛发展,该院根据需 ...
古往今来,“丝绸之路”这一颇具传奇色彩的名字曾让多少人魂牵梦绕。在这条绵延千里,延续上千年的经济与文明要道上,牵绕着东西方一直以来和谐共荣的愿景。作为古丝绸之路经典的“三驾马车”之一,并且与“China”中国同名的陶瓷则拥有着跨越时间、跨越空间的独特魅力,一如其千年不朽的品质,伴着悠扬的驼铃声和航海涛声,成为茫茫大漠与大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紧踏着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让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 ...
因散文《道士塔》而闻名海内外的敦煌莫高窟道士塔于近期完成修缮。历时一年多时间的保护加固后,塔体的纠偏措施达到了预定目标,塔基加固效果良好,目前塔体安全稳定。 连日来,甘肃敦煌出现降雪天气。位于敦煌城西南70公里的阳关景区也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夕阳映照,丝路古道更显苍茫辽阔;明月初升,朗照“雪色”大漠。王斌银 摄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郭青林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17年4 ...
2月22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家历史博物馆,参观者在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上拍摄文物。(图片来源:新华社 蔡国栋摄)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22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幕。陈列厅内摆放了大小80件中乌联合考古队在撒马尔罕市附近的萨扎干遗址和拜松市附近的拉巴特遗址发掘的文物,吸引众多当地人驻足观看。公元前2世纪,古代月氏人在匈奴的持续军事打击下,残部被迫西迁。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共击匈 ...
重庆市南川区古称隆化。据文献记载,唐代贞观十一年(637年)分渝州地置隆化县(因县西永隆山得名),并改属涪州。先天二年(713年)因避李隆基讳改名宾化县。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复名隆化。熙宁七年(1074年)熊本平木斗之乱后始建南平军,以涪州隆化县属之。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南平军治所从铜佛坝(今綦江区赶水镇)迁至隆化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5年),改隆化县为南川县,明清两代沿用之。来游关宋墓位置卫星影像 ...
赵航 王圣良 陆琦杨2019-02-28 13:14来源:澎湃新闻字号晴日结缘敦煌学2019年2月17日,正值农历己亥新年正月十三日,持续的阴雨退散,久违的晴日阳光普照上海。在这春寒乍暖、年味犹浓的日子里,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主办的《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编纂工作会议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举行。该项目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提议,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郝春文教授牵头组织,得到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浙 ...
日前,“叙利亚遗产档案项目”主要成果展在德国佩加蒙博物馆举办,通过档案资料、影片以及互动屏幕等,向观众展示大马士革、阿勒颇、帕尔米拉、拉卡以及叙利亚西北部地区约700个被遗弃的定居点。 “叙利亚遗产档案项目”始于2003年,由佩加蒙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和德国档案研究院共同推出,得到德国外交部、格尔达·汉克尔基金会、安德鲁·美隆基金会的资助。 叙利亚考古学家拉米·阿拉凡迪是“叙利亚遗产档案 ...
敦煌石窟监测中心正在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和线下“巡诊医生”保障莫高窟洞窟安全。 24日午后,70多个开放洞窟中的第419窟和第329窟的预警灯由绿变黄发出警报,显示窟库内二氧化碳已超1500ppm。随后,预警洞窟暂时停止开放,半个小时后再恢复正常。 这是敦煌石窟监测中心的“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投放600多个监测设备,实现实时监测。记者看到,在每个石窟西北角、佛龛正前、西南角装有小型探测器。窟区参观人数 ...
应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马塔雷拉邀请,国家主席于3月21日起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今年是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明年将迎来中意建交50周年,两国关系发展面临重要机遇。主席此访对双边关系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 中国和意大利同为文明古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作为两个拥有最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国家,中意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早在两千多年 ...
资料图:图为莫高窟第130窟《盛唐的女供养人-段文杰临摹》。敦煌研究院供图 今年以来,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相继推出了莫高学堂等研学和体验项目,配以不同领域专家讲解的这类深度文化旅游体验,旨在将几十年积累的敦煌文化研究成果在民间传播和普及,满足越来越多对敦煌文化有不同需求的公众。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热爱敦煌的公众有不同的需求,有些就是来感受一下敦煌文化的魅 ...
清理206号窖底草灰遗迹 206号窖出土三彩器残件 继2012~2014年的发掘后, 2015~2016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继续对回洛仓进行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清理了C205、C206两座仓窖和H1灰坑一个。 2座仓窖形制结构相同,均开口于清代层下,距现地表深1.1~1.2米,仓窖底距现地表深6.95~7.8米,仓窖口径约为11.5米。其形制、规模和建造方法同以往发掘的
经过近40天的发掘,近日,上海博物馆赴斯里兰卡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项目是上海博物馆在海外的首个合作考古项目,也是上海博物馆迈出丝路考古的第一步。发掘工作发现了双方交流与贸易的重要材料,为认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文化交流,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由于地处印度洋的中心、东西方海路航线的必经之地,在古代海上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沿海诸港出发,经过东南
▲ 在埃及吉萨省塞加拉,考古学家在挖掘现场工作埃及文物部长哈立德·阿纳尼11月10日在首都开罗以南约30公里处的塞加拉古墓群发掘现场宣布,埃及考古队在此地新发现7座法老墓葬。▲ 埃及吉萨省塞加拉出土文物塞加拉古墓群是埃及大型考古遗址,其中包括距今约4650年的最古老的阶梯金字塔。这一地区的金字塔中埋葬着已逝的法老及其家人、将领和神圣动物等。▲ 考古学家在挖掘现场工作阿纳尼说,这7座墓葬包括3个新王
考古工作者在伊犁河谷发现了新疆史前时期面积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的石构建筑遗存。 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境内的吉仁台沟口遗址,考古工作者清理出房址17座、窑址2处、墓葬2座,另发现灶址、灰坑、冶炼遗迹、煤堆等200余处,采集遗物标本1000余件。在房址区南约1000米处新发现了一处大型石构高台遗存。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王永强介绍,这处高台遗存是目前为止发现 ...
2019年3月22日,“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二期项目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出征仪式,十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来自不同地区的二期志愿者成员将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开启40天的敦煌文化守望之旅。敦煌文化守望者是一个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是以文化保护与传播为目标的知识赋能型文化公益行动,由敦煌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联 ...
西安新闻网讯 为展示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的无限魅力,向已故的为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和加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平山郁夫先生致敬,陕西历史博物馆、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主办、旭日世界公司协办的特别展览《慕道·臻艺——平山郁夫的丝路艺术世界》于3月5日至6月10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丝路主题展览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长期展览规划之一。继2017年10月17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的原创特别展览《长安丝路东西风》之后,《 ...
挖掘现场 记者 鲁博 摄 隋唐洛阳城里坊区佛寺众多,位于宁人坊中的龙兴寺就是其中较大的一座。近日,随着宁人坊考古发掘工作的推进,沉睡在地下千余年的龙兴寺逐渐重见天日。 一座寺庙,占据半个坊 20日一大早,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人员在宁人坊遗址东南区域的工地忙碌着。他们的脚下就是唐代龙兴寺遗址。 该遗址位于宁人坊东南,东面是已经完工的天街保护展示工程。2013年,考古工作者在此探查出
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我所柴焕波、莫林恒、李意愿第五次赴孟加拉国,会同孟加拉国Oitiya Onneswan 中心的考古学家,对毗诃罗普尔古城进行了新一轮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收获。01毗诃罗普尔城址考古的新成果据孟加拉国文献记载,毗诃罗普尔是旃陀罗王朝(公元900~1050年)、跋摩王朝(公元1080~1150年)和犀那王朝(公元1095~1223年)的三朝古都。在孟加拉国出土的旃
发布时间: 2019年03月22日 来源: 新华网 作者:新华社记者 孙萍 李洁 参与记者 应强、张曼、陈晨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特稿:中欧文明交流再放异彩 新华社记者孙萍 李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交流互鉴源远流长,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繁荣发展留下无数佳话。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进 ...
新华社广州3月20日消息,记者20日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了解到,“南海I号”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清理的船载文物已达14万余件,预计文物总量将超过16万件,比最初预计的多出一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I号”考古领队崔勇介绍,此前“南海I号”的发掘工作以提取船内文物为主,目前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截至2018年,我们发掘的文物数量是143000多件。从目前看,剩下的预估还有一两万件,集中在后部几个船舱,总数可能 ...
3月16日,宁波博物馆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将为甬城市民带来《走进西域——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130件(组)文物包括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彩陶、金器,汉晋时期的毛织物、不同文字文书,以及唐代丝绸之路全盛时期的佛教壁画、生活用品等。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汇聚之所。本次展览,西周至战国时期展品中,既有青铜器如叶脉纹铜斧、铜镰,又有田园葡萄纹彩陶罐、单耳带流几何纹陶杯等陶器 ...
河南安阳新发现一处金代砖雕壁画墓,考古发掘信息显示,这是一处设计独特的高僧墓葬,共埋葬4名高僧,壁画内容也有些罕见题材。这是豫北地区第一次发现金代高僧墓葬,具有重要考古价值。▲ 该墓出土的墓志该墓位于安阳市文峰大道与太行路东南大华时代广场13号楼基槽内。发现该墓后,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进行了发掘并详细测绘。▲ 东南壁壁画据推测为“寺院施粥图”根据墓志记载,该 ...
一、遗址地理环境概况呼斯塔是蒙语音译,意为“有桦树的地方”。这片草原位于温泉县东北约40公里的阿拉套山脚下,草原北侧阿拉套山的雪水化而为两条大河:伊克呼斯塔河在东、巴克呼斯塔河在西,加上无处不在的季节性冲沟、数不清的泉眼,共同滋润着这片广袤的草场。呼斯塔遗址位置呼斯塔遗址是博尔塔拉河流域众多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址中的一处。这片开阔的河谷地带地处欧亚草原中部,连接着中亚地区与中国内地,是东西方古代文 ...
隆平寺塔地宫开启后场景 很多人以为,“上海曾是个小渔村”,“是近一百多年开埠后才‘逆袭’的城市 ”。2016 年,考古工作者用近 7 年的发掘成果打破了这种偏见。 叩问大上海的前世 史书其实早有记载。 “上海”这个地名初现于宋代,咸淳三年(1267年)“上海镇”设立,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又升为县,至明中叶,上海县(今浦西所在地)已成为全国棉纺业的中心。而今行政区 ...
3月10日,“千年万象·敦煌文化艺术展”2019年巡展首站在台东生活美学馆开幕,为当地民众带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展览由宋庆龄基金会、敦煌研究院和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将持续至25日。两岸嘉宾为展览开幕剪彩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为观众进行现场讲解本次展览分为“丝路漫行”“庄严佛宫”“净土乐舞”“薪火相传”等八大主题,展出100余件作品,包括高仿壁画与雕塑、乐器与建筑模型、壁画颜料制作过程的影像记录 ...
青海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军8日在该省文物局长会议上介绍,2018年青海热水墓群、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文化遗产调查工作等取得新成绩。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3日在北京指出,现在博物馆处于“成长期的烦恼”。国家文物局争取在今年和有关部门一起,出台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满足参观者对博物馆新的需求。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当日在北京开幕。会后,刘玉珠在“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作上述表示。 他在解释“成长期的烦恼”时表示,一方面,博物馆的社会需求比较大;另一方面,博物馆发展比较迅猛。现在博物馆 ...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与社会学学院二级教授刘学堂2日在甘肃兰州金城大剧院以《一个人的考古队》为题,为兰州市民揭秘了小河墓地的发掘过程。 高展 摄 “太神奇了,真想去看看美丽的‘小河公主’,想去看看那些保存了3000多年的古人干尸和随葬品。”2日,在兰州金城大剧院听刘学堂讲座的12岁小听众周峰斌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当日,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与社会学学院二级教授刘学堂在甘肃兰州金城大 ...
图为2018年夏天,敦煌莫高窟人流如织。(资料图) 冯志军 摄 敦煌研究院6日公布第二期“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名单。历时半年从全球招募到的10名志愿者,将充分接受敦煌艺术文化知识赋能,在敦煌进行为期6周的守望寻觅之旅,通过专业洞窟讲解员岗前培训的考验,以文化守望者的身份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传播敦煌之美。 “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是一个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是以文化保护与传播为目标的知识赋能型文 ...
3月4日,敦煌研究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莫高窟举行,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与华为公司中国区副总裁雷战奎代表双方签订了协议。院党委副书记马世林主持了签署仪式。华为中国区副总裁雷战奎、甘肃代表处代表侯东军、甘肃EBG总经理李轶伟等人及我院文化弘扬部、敦煌学信息中心、总务处、办公室、网络中心、数字化研究所、新媒体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签署仪式。签约仪式前,双方与会人员进行了友好的座谈。王 ...
2018年11月23日至12月18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同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铁尔梅兹国立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由王建新教授带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苏尔汉河州萨里阿西亚区、迪诺市开展了考古调查工作。本次考古调查的区域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苏尔汉河州东部苏尔汉河谷地。 图一:调查地点位置图谷地属于西天山
慕道·臻逸——平山郁夫的丝路艺术世界 展览时间:2019年3月5日——2019年6月10日 展览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第7展厅免费开放为纪念中日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为中日两国的友谊以及中日两国未来的持续友好与发展贡献力量,并展示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的无限魅力,向已故的为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和加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平山郁夫先生致敬,陕西历史博物馆、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主办,旭日世界公司协办
近日,“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目前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考古专家确认位于新疆尼勒克县科蒙乡东喀什河北岸的吉仁台沟口遗址,是目前伊犁河上游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以青铜时代遗存为主体的聚落遗址。为进一步了解遗址发掘收获,记者采访了相关考古学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娓 “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考古专家确认,位于新疆尼勒克县科蒙乡东喀什河北岸的吉仁台沟口遗址是目前伊犁河上游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以青铜时代遗存为主体的聚落遗址。围绕该遗址发掘研究的相关情况,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吉仁台沟口遗址发掘成果丰硕 2015年,吉仁台沟口遗址在基建考古中首次被发现。2015—2016年,新疆文 ...
哈通社/阿斯塔纳/2月19日 -- 哈萨克斯坦文化和体育部部长阿热斯坦别克·穆哈梅迪吾勒19日表示,突厥斯坦市境内占地面积为27公顷的"库勒托别"古城将开展复原工作。 "根据计划,突厥斯坦市境内总面积达88.7公顷的18处遗址将得到复原。首先,将对最早的城市定居点之一的'库勒托别'古城遗址进行恢复工作,其总面积为27公顷。复原工作旨在将霍加•阿赫梅特•亚萨维时代超过50多座建筑恢复原貌,并重现阿布勒曼别特汗村 ...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成琪 “据初步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国内近30家各类机构开展中外合作考古项目40项,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24个国家和地区,与30余家国外科研机构、博物馆、大学、基金会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赴国外开展的合作考古项目32项,外国考古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合作考古项目8项”。12月20日-21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中外合作考古项目工作会”,会上透露了上述消息。 绵长的人类文明史, ...
今天上午9:00,《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新闻发布会在首都博物馆召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军向到场的媒体记者朋友详细介绍该展览的策划背景、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等。随后10:00,在一片富有青海特色的歌舞声中,《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在首博礼仪大堂正式开幕!展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物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
福路塔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柳树湾村福路塔社新村东北约300米处的坡地上,东北距旗政府所在地薛家湾镇约19公里。该墓地于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即已发现。一条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的乡村水泥路将这片墓地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东侧部分南北最长约300米、东西最宽约150米,总体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之势。北侧紧邻十里长川,长期受流水冲刷形成断崖,东侧为一条干涸的自然冲沟,西侧是林地, ...
【关键词】 彩陶之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北道,南道【摘要】“彩陶之路”是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以陕甘地区为根基自东向西拓展传播之路,也包括顺此通道西方文化的反向渗透。“彩陶之路”从公元前4千纪一直延续至前1千纪,其中又以大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200年和公元前1300年四波彩陶文化的西渐最为明显。具体路线虽有许多,但大致可概括为以青藏高原为界的北道和南道。“彩陶之路”是
布达拉宫全景。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新华社拉萨2月25日电(记者春拉)记者从西藏布达拉宫管理处获悉,自2019年起,中国政府将在十年内累计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开展迄今为止布达拉宫最大规模的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集寺庙和宫殿建筑于一体的,西藏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将布达拉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
文物档案 老官山西汉墓出土提花织机模型 文物级别:未定级 出土时间、地点:2012年 成都老官山 馆藏单位:成都博物馆织机模型出土现场。 图片来自成都博物馆 在刚刚结束的《国家宝藏》第二季中,新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晋锦护膊,以及中国丝绸博物馆耗时3年复制出的织锦纹样,以华美的图案和精湛的织造工艺惊艳了观众。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现场介绍,2012年底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 ...
还记得你写的第一封信吗?还记得那封信当时是被你满怀期待的寄去了哪里?2 月 13 日,记者在甘肃省博物馆一楼丝绸之路上交通与交流主题展览馆内,看到了可以让观众驻足写一封信的角落—— " 甘博驿 "。 记者在展馆中看到,甘博驿位于国宝 " 驿使图画像砖 " 展柜旁,占地四平方米左右,背景墙上绘制了古代丝绸之路驿使路线图,一条长约两米的展示台上放置着若干张省博文物主题明信片,醒目的邮筒静 ...
日前,敦煌市档案馆馆藏的12件唐代藏文写经完成保护修复工作,使这一珍贵历史档案得到进一步科学保护。 这批唐代藏文写经出自莫高窟藏经洞,是唐代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作品,共计12件21面,由黄麻纸制作,内容为古藏文抄写的经文,2010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由于年代久远,已出现发黄、变脆、部分破损等现象。敦煌市档案馆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档案保护项目,委托甘肃省文博服务中心和敦煌研究院文物保
1月30日,由酒泉市博物馆和甘肃省收藏协会酒泉分会主办,酒泉民俗博物馆和兰州陶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一眼看世界”——丝绸之路历代钱币展在市博物馆开幕。开幕式现场 该展览主要展出以古希腊罗马钱币为代表的地中海钱币文化,以印度钱币为代表的南亚次大陆钱币文化,以7世纪后阿拉伯波斯地区钱币为代表的伊斯兰钱币文化,以中国钱币为代表的东方钱币文化,共1232件。分为“西域遗珍”和“华夏瑰宝”2个单元
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2月22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幕。陈列厅内摆放了大小80件文物,吸引众多观众观看。
三秦都市报 - 三秦网讯 记者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获悉,2月22日当地时间15时,由中国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展。 在开展仪式上,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大使姜岩、中国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伊斯梅尔伊洛娃、乌
2019年2月23日,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陈列中心蔺君茹、李梦玉两位文化守护者,在厦门中华城“禧愿敦煌”文化互动展场开始为期三天的敦煌石窟艺术分享会。据悉,敦煌艺术分享会分分别以《沙漠瑰宝——建筑、壁画、彩塑》《万物有灵——九色鹿的故事》《古建新生——覆斗顶模型制作》为主题,以演讲结合互动问答、美育体验课程、手绘制作的综合形式,发挥博物馆公共教育优势,参加分享会的受众,涵盖各年龄阶段,既有两三岁的孩子, ...
当地时间2月22日15时,由中国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展。
基于国际合作与共同努力,以及2009年至2015年四届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协调委员会的成果,两部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文本被编写完成。世界遗产委员会在2014年6月于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阅了这两部文本,并于此届大会上通过决议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共同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样在此次大会的议程中,由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申报的
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10日晚在沙特西北部著名古城欧拉宣布启动大型旅游建设工程,旨在将欧拉打造成为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 欧拉王室委员会当天在欧拉举行“欧拉愿景”启动仪式。愿景内容主要包括在欧拉地区建造自然保护区、国际度假村,并成立阿拉伯猎豹全球基金。 委员会负责人莉萨·科利纳克告诉新华社记者,国际度假村的设计是在尊重自然和当地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使其完全融入自然。游客可以在悬崖、深 ...
庞贝考古公园14日宣布,在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的庞贝古城遗址,考古人员发掘出一幅绘有希腊神话美少年那喀索斯的湿壁画。 据介绍,这幅壁画是在一所装潢奢华的住宅中庭中被发掘出来的。此前,考古学家曾于2018年11月在这所住宅的卧室中发现一幅描绘古希腊神话“丽达与天鹅”的壁画。 庞贝考古公园发布的声明说,这所住宅的中庭区域已经有部分被发掘出来,目前可以看到数面色彩鲜艳的墙壁,在其中一面墙的中心位 ...
丝路画语——俄罗斯青年油画家精品邀请展在合肥举行 张俊 摄中新网合肥11月29日电 (记者 张俊)丝路画语——俄罗斯青年油画家精品邀请展11月24日至2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参展的近百幅展现俄罗斯独特异域风貌的油画作品,吸引了数万名观众参观。本次画展由安徽徽商书画院、俄罗斯安徽华人华侨联合会和《俄罗斯龙报》社等机构联合主办,展出15位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会员的油画代表作品。此次展览也是俄罗斯油画作品首次走进安徽合肥 ...
刘斌(中)与塔方考古队队员在发掘现场 (资料图片)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人在匈奴和乌孙的打击下,被迫西迁中亚阿姆河以北区域。西汉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阻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翻开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篇章。 大月氏西迁前的原居地在哪里?西迁后又生活在哪里?这个世界性难题一直没有答案。近日,作为我市首次走进中亚的考古队副领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刘斌从境外归来,讲述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寻找大月氏的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