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众里寻她千百度——记故宫哥窑会议与哥窑展

摘要:   2017年11月14-15日,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的哥窑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学者来自包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台北故宫博物院、鸿禧美术馆、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等国内外的众多文博单位。同时为了配合会议的召开,故宫博物 ...
  2017年11月14-15日,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的哥窑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学者来自包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台北故宫博物院、鸿禧美术馆、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等国内外的众多文博单位。同时为了配合会议的召开,故宫博物院还举办了一个哥窑展览,不仅故宫博物院院藏的传世哥窑器物倾院而出,而且还汇集了浙江地区近年来黑胎青瓷考古的最新成果。因此这不仅是一次国内外陶瓷学界一流学者大聚会,而且也是哥窑视觉上的一次盛宴。
 
  传统上所认为的 “汝、官、哥、定、钧” 宋代五大名窑研究中,哥窑研究问题最多、迷雾重重。哥窑的特征,众说纷纭,各持己见;哥窑的产地,则一直是几代陶瓷考古人苦苦探索的重要课题。因此与会学者对哥窑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哥窑瓶
 

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哥窑贯耳瓶

 
  故宫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世哥窑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理化检测,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吕纯龙研究员代表故宫的整个哥窑研究团队进行了综述性的主题发言,提出了“典型传世哥窑瓷器”、“哥窑型或官窑型瓷器”、“龙泉哥窑瓷器”三个不同的概念:典型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指收藏于两岸故宫、由历代宫廷传下来、以金丝铁线为基本特征的瓷器;哥窑型或官窑型瓷器指的是以上海任氏家族墓、南京汪兴祖墓出土开片青瓷器为代表的考古出土元明时期瓷器;龙泉哥窑就是明代以来文献记载的哥窑,基本特征为紫口铁足与具有浅白断纹。并且指出:“哥窑”之名,最初很可能是从龙泉地区叫起,指的是南宋龙泉窑烧造的黑胎且釉面带开片的一类青瓷,传为章生一所烧造。元末明初时,人们将杭州老虎洞窑烧造的青釉带开片的青瓷称作“哥哥洞窑”、“哥哥窑”或“哥窑”青瓷,实际上就是今天所成的“哥(官)窑型”青瓷。明代晚期以来,人们又将今天所说的釉面带开片的“传世哥窑”瓷器说成是“哥窑”瓷器。同时,经过理化测试分析,传世哥窑成份与景德镇产的仿哥窑器有较大区别,可以明确不是景德镇所产,其产地可能在浙江的杭州一带。
 
  上海博物馆的陈克伦先生介绍了上海博物馆馆藏传世哥窑器物的测试情况,也提出了传世哥窑产地在杭州的可能性。
 

上海任世家族墓出土的贯耳瓶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沈岳明对龙泉地区生产黑胎青瓷的窑址、郑建明对浙江地区南宋生产黑胎青瓷窑址进行了梳理。沈岳明认为龙泉的黑胎青瓷应该从南宋早期就开始出现,至少在元代还有烧造,就是文献记载的宋代哥窑,基本特征是紫口铁足,龙泉地区时至今日仍称黑胎为铁胎,小梅出土的黑胎器物底足露胎处有生铁的感觉,完全符合铁足的描述,而金丝铁线不是宋代哥窑的基本特征,这一概念的出现是相当晚近的事情。原先学者们认为龙泉黑胎青瓷是仿南宋官窑产品,其前提条件是龙泉黑胎青瓷产品仅有薄胎厚釉类产品,均非常精致,时代都在南宋晚期,在龙泉地区没有更早的产品、也没有渊源。郑建明根据近年来在龙泉地区的最新考古成果,认为龙泉黑胎青瓷的面貌非常复杂,不仅大家熟知的溪口地区烧造,在大窑、石隆、甚至东区均有发现类似的窑址,且与白胎青瓷一样,大窑是黑胎青瓷的烧造中心,这里既有薄胎厚釉类产品,也有薄胎薄釉、厚胎厚釉等产品,胎色从灰黑到深黑均有,时代上不限于南宋晚期,至少南宋中期之前已开始烧造,这样其仿官的前提条件已不存在,黑胎青瓷应该是龙泉地区起源并发展起来的,在全省唯有这一地区有完整的发展序列。
 

龙泉小梅窑址出土的南宋哥窑


龙泉小梅出土南宋哥窑的浅白断纹


龙泉小梅出土南宋哥窑的铁足


龙泉大窑出土的薄胎厚釉黑胎标本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江建新先生对景德镇地区烧造明清仿哥釉器物的窑址进行了梳理:景德镇地区明代宣德年间开始民官和官窑都有仿哥窑器的烧造,其产品在造型上与传世宋元哥窑器没有联系,似没有受其影响,但胎釉却具有哥窑灰胎和哥釉“隐纹如鱼子”细纹片的特征,可见当时工匠仿哥窑只是仿其大意,并没有严格按哥窑的样式刻意模仿,也许这就是当时明代人眼里的哥釉瓷。这也说明至少从目前的考古材料上,证明了传世哥窑非景德镇所烧。
 
  北京大学的秦大树先生对杭州老虎洞窑址元代地层出土器物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元代老虎洞窑址除烧造类似于传世哥窑的较精致类产品外,还大量烧造几近透明的灰青色薄釉青瓷,质量较粗;此外还出土了近20%、与龙泉青瓷面貌非常接近的白胎青瓷,这大大拓宽了学者们对该窑址的认识。

杭州老虎洞窑址元代层出土的黑胎青瓷

 
  传世哥窑的产地及其相关问题时至今日仍旧是一个有待解开的千古之谜,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专家们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诸多手段与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同时陶瓷考古近年来在野外的大量调查与发掘工作,均大大推动了这一课题的研究。虽然该问题的最终解决,仍旧需要明确窑址材料的支持,但在这个过程当时,一些问题成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共识:传世哥窑与文献记载的哥窑是两个概念,应该区别对待;传世哥窑以金线铁线为主要特征,文献记载的哥窑则以浅白断纹与铁口铁足为特征;符合文献记载哥窑这些特征的,从目前的考古材料来看,主要是龙泉地区的宋代黑胎青瓷。如此,则金丝铁线只能是仿哥窑的特征。(作者:郑建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