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远眺与沉思 “神话·信仰·宗教——与玛雅文明的对话”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摘要:   2018年12月18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玛雅的世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古代玛雅艺术品特展”正式开幕。为充分挖掘展览的学术价值,进一步推动中国早期文明与玛雅文明的研究,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于12月18日举办了“神话·信仰·宗教——与玛雅文明的对话”国际学术论坛。论坛邀请了中国早期文明及国外中美洲古代文明研究的15位 ...

  2018年12月18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玛雅的世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古代玛雅艺术品特展”正式开幕。为充分挖掘展览的学术价值,进一步推动中国早期文明与玛雅文明的研究,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于12月18日举办了“神话·信仰·宗教——与玛雅文明的对话”国际学术论坛。论坛邀请了中国早期文明及国外中美洲古代文明研究的15位知名学者作为嘉宾,共同探讨了中国早期文明以及玛雅文明的新发现与新认识。

  本次论坛的发言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江章华研究员主持。墨西哥国家人类历史和考古研究院国家考古委员会委员、乌斯马尔博物馆馆长José Guadalupe Huchim Herrera (何塞·瓜达鲁贝·胡金·赫雷拉),尤卡坦州国家人类历史与考古研究院法律部部长、技术与法律保护项目负责人José Arturo Chab Cárdenas (何塞·阿图罗·卡迪纳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李新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向明,湖北省荆州博物馆副馆长贾汉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邵晶,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唐际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赵殿增,以及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党总支书记、研究员朱章义等10位学者先后进行了专题发言。

  关于玛雅文明的讨论 

  何塞·瓜达鲁贝·胡金·赫雷拉介绍了西班牙殖民时期之前墨西哥尤卡坦地区的玛雅文化。尤卡坦半岛位于中美洲北部,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是墨西哥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核心区域。尤卡坦地区发现了大量玛雅文化遗存。伊桑玛是这个区域最重要的城址,乌斯马尔则是普克之路上最具代表性的城址。这些古代城市经过高度规划而建成,有明确的功能分区,神庙、生活区、墓地、道路都设置得井井有条。玛雅文化存在多神的宗教信仰,对建筑、文物有较大影响。在靠近尤卡坦首府的地方,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神庙遗址,通常被称为“七人偶神庙”。它根据太阳的运动而设计,出现在太阳光照的中心点,在神庙中心便可看到太阳,是探讨玛雅文明精神信仰的重要建筑。玛雅人会对石头、玉进行加工,制成女神面具、神像等多种器物,代表某种信仰,还会定期举行求雨的祭祀活动。玛雅人还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其中一种就把一年分为365天。玛雅文明在城市规划、建筑工艺、宗教信仰等方面均体现出很高的文明程度。

  何塞·阿图罗·卡迪纳斯谈到了墨西哥考古遗产的倒卖现象和目前的保护手段。考古文物的掠夺和贩卖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主要的敌人。墨西哥以尤卡坦为中心的玛雅文化分布区,曾存在大量考古文物的掠夺和贩卖活动。现今墨西哥法律规定,文物的贩卖不属于艺术品贸易的范畴,法律禁止文物的商品化,任何掠夺和贩卖都是违法的。墨西哥国家人类历史与考古研究院法务部十分重视考古遗存的保护,批准执行以尤卡坦州为主的法律保护项目,负责17个面向公众开放的考古区域(下辖2300个考古遗址)以及若干二十世纪殖民时代中心建筑遗产的法律保护,为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法律程序。墨西哥坎贝切州、尤卡坦州等超过一半的玛雅文化遗址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研究所还制定计划,积极签署双边、多边协议,促进不同国家间的合作,以避免考古文物的贩卖,并尽力追缴已贩卖的文物。

  关于中国早期文明的讨论 

  邵晶介绍了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的考古新发现。2018年石峁遗址的工作重点在于皇城台的发掘。皇城台台顶的一些大型建筑坐落在一处大型台基上,可暂称为“大台基”。本年度发现的三十余件石雕作品大多出土于大台基南护墙的倒塌石块内,有一些还镶嵌在南护墙墙面上。这些石雕绝大多数只在单面进行雕刻,以减地浮雕为主。雕刻内容可分为人面、神面、动物、神兽等,图案具有明显的对称性,体现出成熟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唐际根对中国商王朝的祖灵崇拜进行了解读。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大量甲骨卜辞与考古遗迹,可勾勒出商王朝的崇拜与信仰图景。商人最虔诚的信仰可以称为“祖灵崇拜”。他们相信祖灵可以降罚,可以赐福,甚至可以左右后人的行为及结果,因此活着的人们需要隆重祭祀祖先。商人的祭祀用品有猪牛、羊、马等动物,还有敌对部族的人,最血腥的是以不同方式杀人祭祀。殷墟用于祭祀的人牲很可能以西北地区的羌人为主。商人的祭祀方式很多,燎祭较为常见,还有宾、御、岁、既、又、侑等多种祭法。

  赵殿增深入探讨了古蜀文明的几个发展阶段以及三星堆神权古国的原始宗教信仰。古蜀文明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古代文明发展过程,包括“三星堆一期文化”(距今4800-4000年)、“宝墩文化”(距今4500-3700年)、“三星堆文化”(距今4000-3200年)、“十二桥文化”(距今3200-2600年) 以及“晚期巴蜀文化”(距今2600-公元前316年)等五个主要阶段。三星堆古城属于神权古国,以太阳、神树为代表的“自然崇拜”、以鱼鸟组合为代表的“图腾崇拜”、以纵目面具为代表的“祖先崇拜”以及以“巫祭集团”为核心的统治阶层等几个方面,构成了该时期古蜀文明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这个充满宗教狂热的“神权古国”到达顶峰后,因过度消耗而逐渐走向消亡。

  朱章义结合发掘经历,对成都金沙遗址祭祀区及祭祀遗迹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金沙遗址东南部以“梅苑”地点为中心的区域是一处专门的滨河祭祀场所,面积约15000平方米。祭祀区的堆积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大体可分四个阶段,年代在晚商至春秋初期。晚商时期,祭祀区开始出现明显的祭祀堆积,以石璧形器、石饼形器为主要祭品,也存在使用象牙的情况。西周早期是祭祀区的发展阶段,祭祀区以象牙及其制品为主要祭品,开始出现少量玉器、铜器等遗物。西周中期,祭祀区达到鼎盛,使用大量的金器、玉器、铜器以及精美的石雕进行祭祀。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祭祀区逐渐衰落,以野猪獠牙、鹿角为主要遗物,精美的卵石及完整陶器也成为重要祭品。此外,祭祀遗迹的掩埋方式大体可分为平面掩埋和挖坑掩埋两种,祭祀对象包括山川、河流、太阳、天地、动物、祖先等,体现出很强的多元化特征。

  贾汉清系统介绍了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的陶塑。陶塑集中分布于以石家河遗址群为核心的区域内,以邓家湾遗址最为突出。陶塑均为泥质红陶,手捏而成,大小一般在5~10厘米。种类主要有人偶、禽鸟(鸡、鸭、猫头鹰、长尾鸟、短尾鸟等)、兽类(狗、猪、羊、大象、猴、兔、黄鼠狼等)、鱼类和龟鳖类。这些陶塑小巧玲珑、生动传神,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应该与祭祀活动有关。

  玛雅文明与中国早期文明的对比研究 

  王仁湘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玛雅文化与中国史前艺术中的太阳崇拜,对太阳的特殊情感广泛存在于人类文明之中。中国著名的河姆渡、良渚、红山等史前文化中都有旋转的眼睛形象,这应该就是旋目。传说中,盘古死后眼睛化作日月,旋目很可能是太阳崇拜的写照。玛雅文化中太阳神的眼睛也是对称的旋目。在中国史前艺术与玛雅文化中,旋转代表太阳的运转,是太阳崇拜的重要特征之一。

  李新伟对玛雅文明和中国文明的龟崇拜进行了对比研究。距今8000-距今6000年的贾湖、裴李岗、大汶口等文化遗址中均发现有龟壳,腹内有石子,作为响器或乐器,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距今5500年,凌家滩遗址出土了玉制龟壳,并伴出了玉版,其上有八角星纹,代表了最初的宇宙模型,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这代表了龟从响器变为宗教用器的重大转折。良渚文化少见玉龟,直至商王朝龟崇拜又复兴起来。玛雅文明中的龟崇拜十分发达,一直延续发展,龟的表现形式也十分丰富。有的作为响器持于创世神手中,代表开天辟地;有的踩在玉米神脚下,预示神的重生;有的化作“亞”字形,代表人间与冥界的出入口。中国文明自商以后摆脱浓郁的萨满氛围,而玛雅地区一直延续着自身传统,形成了特色浓郁的灿烂文明。

  方向明谈到了玛雅文明的萨满世界和良渚玉琮所代表的宇宙空间模型。玛雅文明的宇宙观分成三个界。下界象征冥界;中界有东南西北四向,中间生长一棵生命之树,是世界的中轴;上界立着一只大鸟神。良渚玉琮所代表的宇宙空间通过解构也可分为三界。下射面代表下界,射孔代表中界,上射面代表上界。下界的面积小于上界,遵循上大下小的造型原则。射孔贯穿上下界,不仅是虚和实的通道,还是旋转的中轴。玛雅的世界中轴是通道,而良渚玉琮的世界中轴不仅是通道,还是旋转的动态轴心。

  本次论坛讨论的区域跨度广阔,研究层次丰富。从大洋彼岸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到东亚大陆黄河流域的陕西龙山文明、中原商文明以及长江流域的古蜀文明、石家河文明、良渚文明,学者们从物质、精神等层面对这些区域文明进行了精彩的解读。这些讨论促进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对话,推动了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拓宽学术视野、丰富研究手段的积极探索。

  (作者单位: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石峁遗址皇城台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