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石窟寺专项调查|云冈石窟研究院:我来飞雪正漫天,问遍青山方识君

摘要: 今天与大家见面的,是云冈石窟研究院。山西石窟寺专项调查 之 云冈石窟研究院石窟寺是我国重要的文物类型,分布广泛,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内涵深厚,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总书记高度重视全国石窟寺文物保护工作。2020年5月,总书记来到大同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 ...

今天与大家见面的,是云冈石窟研究院。


山西石窟寺专项调查

云冈石窟研究院

石窟寺是我国重要的文物类型,分布广泛,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内涵深厚,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总书记高度重视全国石窟寺文物保护工作。2020年5月,总书记来到大同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在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我院上下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强烈地感受到守护好云冈石窟的使命感与重要性,同时,也要努力为山西石窟寺,乃至全国石窟寺的保护贡献更多的云冈力量。

根据省局的具体安排,云冈石窟研究院承担大同、朔州、忻州和吕梁4市石窟寺调查工作。为有效完成调查任务,云冈石窟研究院组建3支石窟寺田野调查组,分别负责同朔(大同、朔州)、忻州和吕梁4市的石窟寺调查。

2020年11月30日,云冈石窟研究院召开石窟寺专项调查动员会,具体安排此次调查工作的具体任务及注意事项。12月1日,3支调查组分别奔赴大同(朔州)、忻州和吕梁展开调查。截至目前,调查工作已持续两月有余,3支调查组均已完成相关野外调查工作,当下正集中进行室内资料整理与调查报告的编写。经过细致缜密的田野调查工作,对山西北部地区石窟寺形成了整体性的初步认识。

  第一队:大同(朔州)调查组

新发现与新收获

大同(朔州)组调查工作为时2个月,截止2021年1月20日,大同(朔州)组完成了全部39处石窟野外调查任务。这其中有5处新发现,忻州静乐县1处,朔州市1处,大同市3处。


01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在调查中,大同(朔州)调查组认真核对三普资料,作好石窟复查工作。在三普资料中,石窟大多没有编号,调查中大同(朔州)调查组制定了编号原则和顺序,对每一处石窟都如实、详细的进行编号,便于调查,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对石窟中未录入的信息,尽量做到真实、详细,有据可查。如灵鹫岩摩崖石刻三普资料中只提到一处题记,但是在此次调查中,小组队员在崖壁上又发现了2处题记,于是立刻对这2处题记拍照、量尺做记录,补充和完善了石刻题记信息,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

小组队员深入到每个县区,认真查找资料、询问文保员和当地村民,完善相关资料,探寻新的石窟。本次调查的工作成果是喜人的,大同(朔州)调查组共发现5处新石窟。如在忻州静乐县悬鈡庙遗址中,在附属文物中发现了3个石窟;大同云州区琉璃洞,三普时被归入古建筑类,此次重新将它“拉”回石窟队伍里,没有埋没它的4个洞窟和曾经的辉煌。朔州市白殿沟村西侧山崖上,又发现了规模较大的3个洞窟,虽无造像,但崖壁上雕凿着淳朴笨拙的佛龛,都向我们昭示着这里曾有过开凿和信徒膜拜的痕迹。走访大同左云县当地村民,小组队员找到了刁落寺石窟和石厂村石窟。周围的村镇都已经搬迁,石窟也已经荒废。但刁落寺石窟有13个洞窟,东西长约260多米,这是大同(朔州)调查组此次新发现规模最大的一处石窟了!

在忻州静乐县悬钟村石窟调查

寻访大同市云州区琉璃洞

新发现大同左云县刁落寺石窟,圆满完成野外调查

02 石窟千古事,皆为人所为

大同朔州地区石窟多处于偏僻的山区,用最朴素的话来说,正因为石窟偏远,一般人去不了,它才能保存到今天!也正因为如此,可以想到石窟野外调查工作的艰辛。调查组的同事们为了御寒,穿着厚厚的衣物。攀爬中行动很是不便,年近60岁的范晓东老师却苦中作乐,他说爬山是锻炼身体,每次翻山寻找石窟,范老师都是精神抖擞地带头走在前面,当队员们气喘吁吁停下来休息的时候,范老师有说有笑为大家鼓劲加油。

精神抖擞的范晓东老师,向石窟进军!

这个冬天,小组队员们每日都是迎着朝阳,吐着“蒸汽”,踏上寻访石窟的征程。每次去的地点,都有不一样的惊喜和挑战在等待着大家。

七岔石窟是忻州静乐县西北部最为偏僻的一处洞窟,当小组队员驱车半小时,停在山路旁,望着前面荆棘的山路,无从下脚。尹航老师双手一背,拿着他的记录本,向前方走去。搞地质的就是这么沉稳!

前行!开拔!七岔石窟要翻过几个山头,听向导说这里只能冬天来,夏天植被茂盛,根本看不到山路,非常容易迷路。踩着半腿高的树叶,深一脚浅一脚,虽是寒冬,没一会儿每个人都已是满头大汗。大约走了一个半小时后,终于看到石窟的面目,那一刻,队员们都满怀欣喜。顾不上休息,每个人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忙完工作都已经过了饭点,掏出冻得结结实实的面包,大家还开心地相互“碰杯”。饭后,队员俞有文躺在松软的落叶“席梦思床”上,笑说“晚安”!欢快的笑声总能冲走疲劳,对大家来说,风餐露宿比起保护文化遗产带来的喜悦根本不算什么。

半山腰的山午餐,开心地“碰一碰”!

最欣喜莫过看到独特的石窟。宋家沟就是其中一处。虽然规模较小仅1个洞窟,但是它将殿堂窟表现的淋漓尽致。洞窟距地面3米多高,为了看清每一处细节队员们费劲心机。没有梯子,队员们搭人梯。为了拍照也是拼了,俞有文为了看清窟顶,站在岩壁边缘,让人胆战心惊。在-18°的天气里,由于过于专注,观察的时间长,鼻涕流出来都不自知,破“涕”成冰,还直呼我没看清!

破“涕”成冰!

山头凛冽的寒风中,李敏拍完照,直呼“好凉快”!

为了拍照照片,李敏说:“姿势不美,但有效果,完美!”

穿过荒废的村子,拨开荆棘,找到尘封的石窟,匆忙有序的工作,实地测绘、野外绘图、考古记录、拍摄照片、探究石窟病害……空旷、寂静的空间里,不时传来几句探讨声、测绘数字的喊声。队员们融入到石窟中,聆听文明的呼吸,感受曾经的辉煌。伴随着落日的余晖我们匆匆离去。片刻间石窟又恢复了它的那份宁静、孤寂。

  第二队:吕梁调查小组

调查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吕梁石窟田野调查历时近两月,寒冬腊月,艰辛而繁琐的田野调查不仅是调查队员自身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是对所调查石窟寺更详尽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更是对吕梁10县(市)别具特色的风俗民情、淳朴民风等的领略、体会与感动。一路的调查,一路的故事,更有一路的感悟。

01 车到山前必有路

吕梁地区不少石窟都有相应道路可驾车到达附近区域,仅步行数里便可来到石窟近前,特别是本世纪初完成的“村村通”工程,更极大地便利了此次田野调查。但吕梁地处山区,较多石窟分布在深山峻岭之中、悬崖峭壁之上,因而,“攀援”便成为此次调查的醒目标签。

孝义市薛颉岭摩崖石刻调查途中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分类信息

云冈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