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四川文物》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摘要: ||考古中国四川广汉中学宋墓发掘简报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河北容城县北郑墓地金代砖室墓试掘简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关键词:容城县;金代;砖室墓;家族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摘要:甲扎尔甲石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白湾乡大石凼村甲扎尔甲山南坡山腰,毗邻金川县界,杜柯河从山前流过,往东南与脚木 ...

 




|| 考古中国


四川广汉中学宋墓发掘简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2019年8月至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在广汉市广汉中学新址发掘了1座北宋时期的梯形单室券顶砖墓。墓葬带有墓道,保存完整,有前、中、后3道肋拱,两侧各有2个壁龛,形制较为罕见。共出土随葬品15件(组),包括瓷盘口壶1件、四系罐2件、双耳罐1件、双耳杯5件,铜镜1面,铜钱3枚,铜钱残片1件和买地券1方。腰坑随葬1件双耳罐和5件双耳杯,是宋代什邡、彭州、广汉、青白江一带常见的组合,其功用应为镇墓。出土的仿汉连弧铭带铜镜丰富了宋代四川地区仿古铜镜的类型。墓葬年代为熙宁五年(1072年),葬地为“汉州雒县定安乡兴贵里”。这座纪年墓的发掘为成都平原宋墓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关键词:北宋;砖室墓;广汉;买地券


河北容城县北郑墓地金代砖室墓试掘简报

故宫博物院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容城县文物保管所


摘要:北郑墓地位于河北容城县大河镇北郑村东北,在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定为战国至汉时期遗址。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为配合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和探勘,发现一处墓地;2018年5月,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该墓地进行局部试掘,共清理3座带南向墓道的圆形砖室单室墓,出土各类遗物52件(组),包括铜钱42枚、女真族组合式玉耳环、定窑瓷碗等,根据遗迹遗物推断属于金代。金代墓地的发现,为探讨白洋淀地区乃至太行山以东平原地带金元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风俗,以及当地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和比较对象。


关键词:容城县;金代;砖室墓;家族墓


四川马尔康市甲扎尔甲石窟调查简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故宫博物院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要:甲扎尔甲石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白湾乡大石凼村甲扎尔甲山南坡山腰,毗邻金川县界,杜柯河从山前流过,往东南与脚木足河汇合成大金川。2013年10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该窟进行调查。该石窟为一处经人工简单修整的天然洞穴,可分为窟外及窟内前、中、后室4个区域,其中佛塔、石构、崖壁上共残存近30平方米的壁画,整体呈西藏-尼泊尔艺术风格。该窟似以礼佛为主要功能,在壁画中可看到藏传佛教多个教派的活动痕迹,甚至整窟壁画可能并非统一设计,这与多康地区长期以来多教派共生共荣的历史传统相符。甲扎尔甲石窟壁画是阿坝地区首次发现的早期藏传佛教壁画,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甲扎尔甲石窟;壁画;藏传佛教;马尔康


|| 探索与研究


西周王朝经略南方的动态观察

杜杨  黄一哲(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西周王朝在其早期阶段通过数条通道南下,强势进入江淮、江汉两个地区,通过军事征伐和设立据点,在此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控制体系。西周早中期之际发生的“昭王南征”事件应并未对西周王朝的南方势力造成太大打击,但随后崛起的淮夷势力严重威胁西周王朝对南方的控制,双方自此展开长期对峙,直至“鄂侯驭方叛乱”事件后,西周王朝才取得对淮夷的战略优势,但此时其已无力继续经营南方,遂只能沿用淮夷势力前期在南方建立的秩序。


关键词:西周;昭王南征;淮夷


多学科视角下的秦汉砖瓦窑炉工艺技术与交流研究

李清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窑炉是砖瓦生产中最重要的技术设施,此前对砖瓦窑炉的研究,缺乏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通过综合运用考古学、统计学与陶瓷工艺学理论,对秦汉砖瓦窑炉的工艺技术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探讨该时期的技术交流问题。较之周代而言,秦汉砖瓦窑炉的尺寸有明显增加,从而使得单窑产量大幅提高,而这一现象与砖瓦在秦汉时期得到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在砖瓦窑炉的构筑技术方面,秦汉时期多数地区已形成较为统一的技术规范,彼此间没有明显差异。相比之下,周代不同地区在构筑技术上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异性。此外,与周代相比,秦汉时期各地在砖瓦窑炉类型上的共性也明显更大。种种迹象表明,秦汉时期各地在砖瓦窑炉技术上存在广泛交流,且交流的密切程度超过周代。


关键词:秦汉时期;砖瓦窑炉;工艺技术;技术交流


阿弗拉西阿勃台地城址壁画高句丽使者身份考

赵春兰(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基地)

韦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集安和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墓葬壁画中武士首服以鸟羽为饰。创作于唐代的撒马尔罕市阿弗拉西阿勃台地城址西墙壁画中有两位高句丽使者,身着武士服装,首服亦以鸟羽为饰,但与高句丽墓葬壁画中冠插鸟羽的其他武官职能有所不同,其身份值得深入探究。高句丽位于古代中国东北边疆,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均可确证中原鹖冠传入高句丽,阿弗拉西阿勃台地城址西墙壁画中高句丽使者首服应为鹖冠。高句丽正五品官职大兄正对应中原王朝头戴鹖冠的左右郎将等武官,阿弗拉西阿勃台地城址壁画的高句丽武官使者身份应为大兄,表明高句丽晚期武官可兼使者职能,使者官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关键词:阿弗拉西阿勃台地城址壁画;高句丽;鹖冠;大兄


|| 古蜀文明


战国时期巴蜀文化双戈戟形符号的考察

严志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摘要:巴蜀文化中双戈戟形符号出现于战国中晚期,流行时间较短。双戈戟形符号应是对双戈戟的摹写,在战国中、晚期与多戈戟实物的流行相始终。双戈戟形符号只见于铜剑与铜矛上,与等符号构成专属性组合。此符号的使用者有巴人,也有蜀人,很可能不是“族”的标志或个人的名号。多数器物的符号组合数量较多,其表达的含义比较复杂。这类符号组合有明显的组合次序,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巴蜀符号组合应该具备有超越图语作为文字的功能。


关键词:巴蜀文化;双戈戟形符号;组合次序


|| 考古五粮液


“考古五粮液”成就对酒文化研究及汉代酒史考察的启示

王子今(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摘要:“考古五粮液”经过19个月的辛苦发掘,取得了重要的收获,为酒史与酒文化研究的学术推进提供了新的条件。“考古五粮液”的成就不仅对宜宾酒业史的认识提供了全新的信息,多学科综合考察所获工作成绩对于类似遗存的考古方式提供了启示。对于汉代酒业考古以及酒史与酒文化的研究,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酒;酒史;酒文化;考古;五粮液;汉代


宜宾城区白酒老作坊的空间分布研究

刘睿(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要:宜宾素为川南重镇,酒文化资源丰富。“考古五粮液”研究项目对宜宾城区白酒作坊开展了全面的考古工作,新发现一处酿酒作坊遗址。宜宾城区白酒作坊具有多位于城外、临岷江、临城门、成片集中分布等地理分布特点,应是出于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考虑。对比其他位于城镇的白酒作坊遗址,在聚集分布、便于销售等方面存在共性,但具体到某一城址,又受限于不同的位置和城市布局等因素,酒坊分布会有各自的规律。白酒作坊遗址是一种位于城镇内的文化景观,对于这类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等工作,应从其自身分布特点出发,结合城市格局、周边文化遗存等因素,发掘其文化内涵,进行整体打造和保护。


关键词:宜宾;白酒老作坊;地理分布;文化遗产


|| 文物保护


永川博物馆藏贴金铜塔的保护修复

叶琳(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顾来沅(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何祥松(永川博物馆)

李玉彬(永川博物馆)


摘要:永川博物馆藏贴金铜塔,即“千佛宝塔”,是重庆市永川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的核心工作之一。通过专项调研、文献检索及讨论研究,在传统保护修复流程的基础上,使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超景深显微观察、红外光谱分析等科技手段对表面残留物进行材质分析和鉴别,通过机械清洗和贴敷清除的清洁实验,参照同类器形制完成铜塔的仿制补配。不但成功达成文物保护修复的目的,更在保护修复过程中提取、发掘了诸多历史信息,为今后开展专题展览或相关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贴金铜塔;金胶漆;塔刹塑型;清洗补配


关于《四川文物》‍‍‍‍‍‍‍‍‍‍‍‍

主管:四川省文物局

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辑出版:《四川文物》编辑部


双月刊

创刊于1984年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编辑部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号

邮政编码:610041

编辑部电话:028-85231150

电子信箱:scwenwu@163.com

唯一官方投稿网址:https://scww.cbpt.cnki.net/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