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四川文物》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摘要: ●考古中国四川会理县大坪遗址Ⅲ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会理县文物管理所摘要: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为配合金沙江下游河段的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会理县新安傣族乡马鞍桥村的大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Ⅲ区发现包括灰坑、窑址等在内的数十座新石器时代晚期遗迹,出土大量 ...




●考古中国


四川会理县大坪遗址Ⅲ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

会理县文物管理所

 

摘要: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为配合金沙江下游河段的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会理县新安傣族乡马鞍桥村的大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Ⅲ区发现包括灰坑、窑址等在内的数十座新石器时代晚期遗迹,出土大量陶片,为研究城河流域乃至金沙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谱系及陶窑技术提供了重要实物料。

关键词:会理县;城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窑



 四川天府大道北延线(德阳段)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

调查简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要:2019年5月至6月,为配合天府大道北延线(德阳段)建设,四川省文物 考古研究院对道路施工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共发现5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1处汉代遗址、1处宋代遗址、7处汉代至宋代墓地以及27处零星遗存点,其中5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是此次调查最重要的收获,对于认识三星堆遗址周边区域的聚落形态及其与三星堆遗址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三星堆遗址;考古调查

 


广州市增城区松丁山遗址先秦时期遗存发掘简报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要:2018年6至8月,为配合花莞高速公路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广州市增城区松丁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遗址遗存主要为先秦时期,包括墓葬、灰坑、柱洞以及陶器、石器等遗物。其中第一期遗存,兼具珠三角、粤东、粤北文化特色,为研究三地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材料。

关键词:广州市增城区;松丁山遗址;石峡文化;虎头埔文化

 


 ●探索与研究



甘青地区史前用玉特征与进程

 

曹芳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甘青地区是史前时期重要的用玉地区之一,其用玉进程表现为从前仰韶时期至马家窑时期,一直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而大规模和较成体系用玉文化的兴起应始于齐家文化。齐家文化巫玉色彩浓重,玉器更多被用来祭祀。从用玉进程和用玉动机看,甘青地区用玉文化并非独立起源,而是从东部和中原引进与兴起,同时促进了甘青地区玉矿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用玉特征;用玉进程


宣汉罗家坝墓地再研究

 

彭思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宣汉罗家坝墓地的年代当在战国中期至战国末期。墓葬形制、葬具与葬俗,以及随葬品的器用特征显示,罗家坝当为蜀文化墓地,而非此前公认的巴賨文化墓地。达州宣汉一带在历史时期地理优势突出,战国中期早段M33的突现为《史记》所载蜀伐楚及取南郑的两次军事行动提供了考古学证明。秦灭巴蜀前夕,开明蜀国盛极而衰,无力东顾,罗家坝邑聚因此骤然贫困化。秦灭巴蜀至战国晚期中段,正值秦楚在长江一线的拉锯,罗家坝的军事组织因此得以保留。只是墓地的平民化特征依旧突出,且蜀文化仍然占据主导,反映出秦对巴蜀既笼络又防范的统治政策。白起拔郢,楚国东迁,次年张若又取巫、黔中,罗家坝或因此彻底失去了作为军事驻地的价值,故在战国末期前后已经趋于废弃。罗家坝墓地的案例为从考古学本位出发界定与区分巴、蜀文化提供了突破口。

关键词:宣汉罗家坝墓地;巴蜀文化;战国时期


 

炳灵寺石窟早期调查中的重要遗迹

——以冯国瑞《炳灵寺石窟勘察记》为中心

 

张含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炳灵寺石窟学术意义上的发现始于1951年冯国瑞的初步考察,次年又组织勘察团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勘察。通过对照现存窟龛与早期考察成果(包括报告、老照片等),可以重新确认冯国瑞首次调查炳灵寺石窟的路线,即在崖面底部从南向北行至大佛南侧后,再到对岸以望远镜观察崖壁中部无法到达的窟龛。《炳灵寺石窟勘察记》也按照他考察路线的顺序依次记录了所观察到的窟龛遗迹,其中许多现已不存。例如,“武德二年”题记当时很可能在靠近大佛南侧的洞窟中;“永康四年”题记也并非冯国瑞错认,其位置可能不在第 169 窟中。1952年,考察团再次来到炳灵寺,攀登了除第169窟和第172窟外的所有洞窟,补充了测绘图、照片等宝贵资料。70年前冯国瑞参与的这两次考察将学术界的目光投向炳灵寺石窟,如今更需要对当时的考察记录进行充分讨论与解读。

关键词:炳灵寺石窟;冯国瑞;永康题记


 

●古蜀文明



 古蜀玉器玉料分析及矿源产地调查情况综述

 

王 方(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摘要:古蜀文化的两个中心区域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中出土了数以千件温润细腻、制作精美的玉器,统称为古蜀玉器。对玉器材料的检测分析表明,古蜀玉器主要以透闪石玉为主,同时还有少量的阳起石、透辉石、斜长石、闪长石、滑石等,材料种类丰富,选料较为广泛。通过对成都平原西北龙门山脉一带玉料矿源分布情况的初步调查,以及对中国其他区域矿源产地玉料标本的观察与对比,初步明确古蜀玉器绝大多数材料明显区别于其他区域玉文化玉料,三星堆、金沙遗址中绝大部分玉器应为就地取材、就地制作而成。

关键词:古蜀玉器;玉料分析;矿源产地调查

 

 

潮湿环境下古象牙的现场提取与保护

——以三星堆遗址三号坑出土象牙为例

 

肖  庆 王  冲 谢振斌 任俊锋 郭建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郭汉中(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摘要:2020年10月,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祭祀坑正式启动考古发掘工作。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大量象牙相继出土。由于长期埋藏于潮湿的地下环境,象牙基本处于饱水状态,保存状况较差。为了使象牙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考古发掘现场针对不同象牙的发掘情况,采用高分子绷带进行固形处理,然后整体提取回实验室清理。清理完成的象牙,经过保湿杀菌处理后存放至低温高湿专用库房。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象牙的成功提取与保护,表明医用高分子绷带具有超越石膏提取法的应用优势,对类似出土遗物的现场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三星堆遗址;古象牙;现场保护;高分子绷带

 

 

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部分青铜器表面附着丝绸残留物的发现与研究

 

郭建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蔡秋彤(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罗雁冰(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肖  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张跃芬(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谢振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运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红外光谱等分析技术,对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部分青铜器表面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检测分析。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青铜器表面附着有经纬组织明显的纺织残留物,根据保存状况可以分为纺织实物、炭化物和泥化物;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表面光整、截面呈三角形;结合显微红外分析结果,可以确定残留物的原料为蚕丝。实验结果证实了三星堆文化时期丝绸的存在,也探明了丝绸的发现位置,根据赋存状况,推测丝绸与青铜器、金器共同构建了三星堆祭祀文化体系。

关键词:三星堆;青铜器;丝绸


●英文摘要


●关于《四川文物》


主管:四川省文物局

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辑出版:《四川文物》编辑部


双月刊

创刊于1984年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编辑部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号

邮政编码:610041

编辑部电话:028-85231150

电子信箱:scwenwu@163.com

唯一官方投稿网址:https://scww.cbpt.cnki.net/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四川考古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