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四川文物》2021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摘要: 考古中国四川新津宝墩遗址朱林盘地点2016年发掘简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新津区文物保护中心摘要:2016年10月至12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位于宝墩遗址Ⅲ1区的外城朱林盘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为525平方米,共清理出宝墩文化时期墓葬17座,房屋基址5座,灰坑5个,基槽、柱洞若干。朱林盘地点文化内涵单纯,延续时间不长,时代为宝墩文化 ...



考古中国

四川新津宝墩遗址朱林盘地点2016年发掘简报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成都市新津区文物保护中心

 

摘要:2016年10月至12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位于宝墩遗址Ⅲ1区的外城朱林盘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为525平方米,共清理出宝墩文化时期墓葬17座,房屋基址5座,灰坑5个,基槽、柱洞若干。朱林盘地点文化内涵单纯,延续时间不长,时代为宝墩文化二期,发现的17座墓葬间无打破关系,残存人骨头部均朝西或西北,应为统一规划的小型家族墓地,其中M94墓坑规模最大、葬式独特、在脚部随葬一件陶壶,显示出墓主身份地位与其他墓主的不同。墓地分布于房址一侧,房址周围分布有灰坑等生活遗迹,宝墩文化四期的成都西郊化成村遗址、广汉三星堆仁胜村遗址房址与墓地分布反映的聚落结构应是这一空间布局的延续。朱林盘地点的发掘对认识宝墩遗址外城遗存的文化特征、年代、聚落结构乃至宝墩文化的聚落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宝墩遗址;宝墩外城;朱林盘;宝墩文化;聚落结构

 

四川青川县阴平道考古调查简报

青川县文物管理所

 

摘要:2020年11月,青川县文物管理所对四川省青川县境内的阴平道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新发现了写字岩、落衣沟、金桥、碑湾里栈桥立柱孔等遗迹,为研究阴平道的开通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百雄关遗址是阴平道上保存最完整的关隘遗址,对研究明代川北地区汉、番、羌民族的发展史极为重要。部分地段碥道保存完整,对研究川北地区古蜀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青溪古城对研究明代川北地区的民族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青川;阴平道;考古调查

 

探索与研究

                         岳石文化城邑的考古学观察

 郭荣臻(郑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就城址形态来看,经由考古工作确认的岳石文化城邑可分为围垣城邑和环壕城邑两大类别。目前确凿的围垣城邑有山东济南城子崖、邹平丁公、菏泽十里铺北等数处,山东淄博桐林、济南榆林、阳谷景阳岗等也可能存在该时期的围垣城邑。山东桓台史家、烟台庙后、烟台照格庄、江苏连云港藤花落等聚落为环壕城邑。海岱地区二里头时代的这些以不同方式构建且呈现出不同形态的城邑系社会复杂化的物质表征,在本文化区龙山时代聚落结构、筑城技术、城防体系、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是海岱地区早期文明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本区后世城邑的营建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海岱地区;岳石文化;城邑;围垣;环壕

 

秦汉钟官初探

徐龙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摘要:自青铜编钟出现以后,钟官成为青铜乐器演奏及铸造的重要职官。目前所知,周代有乐师、乐官、钟师,秦代乐府下设钟官。元鼎二年(前115年)汉武帝设置水衡都尉之前,少府中的乐府下设钟官,管理乐器或组织演奏,负责乐器及其他铜器的铸造;此后,钟官改属水衡都尉,是上林三官之一,专门负责五铢钱的铸造。建始二年(前31年),汉成帝省技巧、六厩二官,只留下钟官负责铸钱。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把钟官分成前、后两官,共同负责钱币铸造。西安市鄠邑区兆伦村周围为汉武帝所设钟官所在地,亦即王莽时期的前钟官所在地。西安市长安区好汉庙附近应为王莽时期的后钟官所在地。

关键词:秦汉;钟官遗址;铸钱

 

东汉鎏金银璧形铜棺饰的图像与信仰

苏 奎(成都博物馆)

摘要:鎏金银璧形铜棺饰主要流行于重庆巫山一带东汉晚期的砖室墓当中,它们是在云阳一带流行的鎏金璧形铜棺饰基础上衍生而来的,采用了鎏金、鎏银、錾刻或者热煅等工艺,制作出了题材丰富的图像和铭文。这种铜棺饰可分为两类,甲类B型铜棺饰象征着月宫形象,它既可与象征着日宫形象的甲类A型铜棺饰组合,也可与象征着天阙形象的双阙形铜棺饰组合;乙类铜棺饰象征着日月合璧形象,通常是单独使用的。它们都是本地葬俗当中日月信仰和天宫观念的重要表现。这一特殊的地域性丧葬习俗在巫山地区的形成,既与本地浓厚的巫文化有关,又与来自长江上游地区移民带入的新技术和新观念有关。目前,甘肃和贵州地区发现的同类铜棺饰尚未见仿制的情形,它们应该都是由巫山地区传过去的。

关键词:东汉晚期;巫山;鎏金银璧形铜棺饰;日月形象;天宫观念

 

云南文山岩画的多样性风格研究

王永军(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邹沁园(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摘要:文山岩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岩画遗址,它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其具有多样性的风格特征,不仅有西南岩画系统的特征,而且还兼具东南岩画系统和北方岩画系统的特点。多样性风格是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反映,是古代民族迁徙、融合的重要见证,多样性的风格特征更显示出文山岩画的创作族属并非单一族属。文山岩画的创作族属兼有濮人和越人,在后世的发展中,部分濮人和越人呈现出了逐渐融合的趋势。濮人和越人融合之后最为直接的后裔为今壮傣民族,亦即文山岩画的创作族属为今天的壮族、布依族、侗族、傣族、水族等。

关键词:文山岩画;西南岩画;东南岩画;花山岩画

 

川渝石窟

川渝地区石窟及摩崖造像调查研究综述(2011—2020年)

李飞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摘要:2011年至2020年,川渝地区石窟及摩崖造像相关调查研究成果中,基础资料的公布成果数量剧增,公布材料更为全面。逐步重视对小型散见窟龛的调查,此前偏重于川北地区的情况有所改变,川东及川西地区系统调查已经开展。同时,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除了传统的题材、样式风格、石刻题记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以某一区域或某一时代的窟龛为研究对象,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探讨川渝窟龛的发展变化;也有从建筑、景观等新的视角展开探讨。但是,基础资料公布不够、考古报告出版速度慢、已刊布资料信息不够全面、重视窟龛本地而忽略周边遗址等问题制约了相关研究开展。部分区域基础性的分区分期研究有待扩展和深入,对作为当前研究主体的题材的阐释存在大量重复性讨论,从基础的造像题材释读提升到对民众思想观念、信仰状况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

关键词:川渝地区;石窟;摩崖造像;综述

 

烟渍对石窟造像的影响探究

——以通江千佛岩石窟为例

韩 明(安岳县文物保护中心)

郭建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谢振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要:四川地区石窟造像烟渍污染较为常见,通江千佛岩石窟烟熏污染较为突出。

运用发射能谱和拉曼光谱对污染物组成分析,发现污染物成分主要为脂类和碳粉类两类。结合基岩基础性能、烟渍区和新鲜基岩色差、显微结构以及盐分分析发现:烟渍区和新鲜岩样色差值ΔE达到10.93,烟渍对造像颜色改变明显;焚香点蜡所致污染物一般呈黄色条状、颗粒状油脂或碳粒粉末状,无彩绘层区域烟渍直接渗入岩石内部空隙,有彩绘层区域烟渍在彩绘层表面堆积,很难渗入岩石内部;烟渍部位内层岩石的可溶盐成分与风化样相近 , 但含量高于风化样和新鲜岩样。烟渍污染物不仅改变石窟造像外观形貌、隐匿造像价值,而且还会导致烟渍区发生空鼓、起翘、片状剥落等次生病害。

关键词:烟渍;石窟造像;通江千佛岩

 

文物保护

广汉龙居寺中殿墙体壁画载体结构安全调查研究

赵 凡 王 冲 谢振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要:广汉龙居寺中殿墙体壁画载体为编竹夹泥墙结构,存在明显的结构安全问

题。为了解壁画载体结构安全现状,综合采用现状调查、三维扫描、X射线成像、探孔探查等原位无损或微损方法,对墙体结构安全问题种类及特点、外部形态特征、内部结构缺陷和材料劣化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结构安全问题的成因。结果表明:壁画载体存在墙面变形起鼓、墙体周围缝隙和墙体表层裂隙三类问题,其中内侧墙面变形起鼓对壁画保存构成严重威胁。墙体两侧泥层和中间骨架之间连接较弱且存在大量不密实区等结构缺陷,骨架竹木材料因白蚁危害劣化严重。壁画载体结构安全问题主要受控于墙体两侧泥层结构变形,与两侧泥层和中间骨架之间结构缺陷、中间骨架材料严重劣化两方面密切相关。此研究为该壁画载体结构安全问题的处理提供了依据,对于四川地区同类古代建筑壁画载体结构安全调查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广汉龙居寺;壁画载体;编竹夹泥墙;结构安全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