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四川文物》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摘要: 考古中国四川攀枝花市回龙湾洞穴遗址1987年发掘石制品整理简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摘要:回龙湾洞穴遗址是一处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金沙江流域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于1987年进行了初步试掘,获得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磨制骨器。回龙湾洞穴遗址上文化层年代为23.8—23.4ka cal BP,下文化层目前尚无年代数据,根据其石器技 ...

考古中国


四川攀枝花市回龙湾洞穴遗址1987年发掘石制品整理简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回龙湾洞穴遗址是一处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金沙江流域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于1987年进行了初步试掘,获得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磨制骨器。回龙湾洞穴遗址上文化层年代为23.8—23.4ka cal BP,下文化层目前尚无年代数据,根据其石器技术特征推测应同样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回龙湾洞穴遗址上下文化层的剥片技术均包括锤击、砸击和锐棱砸击技术,但上文化层的砸击和锐棱砸击技术的比例要略高;从工具修理特征上来看,上下文化层的工具均较为简单,以刮削器为主,相对而言,上文化层的工具尺寸要略大于下文化层,且类型更为丰富。回龙湾洞穴遗址是目前攀枝花境内唯一一处年代明确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对于研究该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人类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回龙湾洞穴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技术

 

四川理塘县麻通寺元末塔殿壁画调查简报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通过对四川省理塘县麻通寺小殿壁画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可知该寺疑由萨迦派大师达尼钦波桑布贝建于13世纪末,现存小殿原为塔殿,其内壁画应绘于元末。题材主要为无量光佛西方净土、释迦牟尼佛与十六罗汉、六胜二庄严,以及药师七佛曼荼罗。其中,十六罗汉按克什米尔班智达释迦室利跋陀罗的传承绘制。风格在体现出元、明时期浓郁的尼泊尔艺术元素的同时,展示出一些本土特征,及与以北京为首的内地藏传艺术之间的联系。现存壁画对于尼泊尔艺术元素在元末明初的传播、西藏与内地的交通、萨迦派和噶举派的活动等历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麻通寺;塔殿;壁画;元末

探索与研究 

                屈家岭下层文化的界定、时空结构及相关问题

单思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

摘要:屈家岭下层文化是以屈家岭第二次发掘的下层遗存及同类遗存为代表的文化,以鼎、簋、曲腹杯为核心器物组合。屈家岭下层文化分为四期,地区类型可分为汉东平原的屈家岭类型、鄂东南的放鹰台类型和澧阳平原及峡江地区的城头山类型。屈家岭下层文化形成后,向北、东南都有少量渗透,主要是向西、西南大规模扩张,与大溪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在其一、二期时占据了汉西平原东部、澧阳平原及沅江中上游,大溪文化退出这些地区,收缩到汉西平原西部至三峡库区,完成了早、晚期转变。屈家岭下层文化三、四期时继续向西深入到三峡库区,大溪文化最终瓦解。

关键词:屈家岭下层文化;文化界定;时空结构;文化互动

                     十二桥文化陶器生产的若干线索

                                       吴超明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摘要:十二桥文化形成了与聚落层级相对应的陶器生产体系。金沙遗址作为十二桥文化中心聚落,摸底河以北的大型陶器作坊群是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规模最大的陶器生产中心,反映出陶器生产在金沙聚落构成及十二桥文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次级中心聚落形成了专门的陶器作坊区,规模远小于中心聚落;小型聚落陶器作坊规模最小,散布于金沙遗址周围,与成都平原小型聚落分布的疏密程度大体相仿。小平底罐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尖底盏、尖底杯的标准化程度偏低,或与不同时间、更小区域陶器生产模式存在差异有关,成都平原陶器生产的专业化水准稍高于渝东峡江地区。总之,十二桥文化中心和次级中心聚落的陶器生产应达到较高的专业化水准,存在专门从事生产工作的陶工,而小型作坊的生产模式以及不同聚落的产品流通问题,则有赖于更多的资料披露和样品分析。

关键词:十二桥文化;金沙遗址;聚落考古;陶器生产

 

西昌新庄墓地相关问题讨论

李默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摘要:西昌新庄墓地的发现为构建和细化安宁河流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根据其随葬品的差异,这批墓葬可分为A、B、C、D四类,分为四期。A类墓葬是该地区目前可见最早的墓葬,与横栏山文化遗存差异明显,可能来自盐源盆地;稍晚出现的B类墓葬与齐家文化有较明显的关系,但晚期受到了C类墓葬的强烈影响;与B 类墓葬大致同时的C类墓葬可能是本地早期横栏山文化的延续;而D类墓葬的出现则与西周的兴起或有一定联系。以此为基础,对以往认为与“大石墓遗存”联系密切的礼州、大洋堆等遗址进行了再分析,讨论其遗存的性质、年代以及与周边其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大石墓遗存”的起源提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新庄墓地;安宁河流域;分期;谱系

 

北京地区战国秦汉瓮棺葬的考古学研究

白岩(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摘要:北京地区瓮棺葬出现于大坨头文化时期,并在战国秦汉时期广泛流行。按墓葬的年代,大致可分为五期,大坨头文化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晚期到西汉早期、西汉时期、新莽到东汉早期。瓮棺葬的空间分布情况与北京地区战国秦汉城址的考古发现较为一致。从被葬者的构成和葬具来看,儿童瓮棺葬和成人瓮棺葬有明显的区别,尤其特别的是路县故城考古发现成人瓮棺葬,还发现瓮棺葬埋入道路等特殊葬俗,为探讨战国秦汉时期北京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北京地区;战国秦汉;瓮棺葬

 

成都出土南宋铭文城砖的性质、产地与烧造背景

易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李涛(成都市温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摘要:2016年,在成都市区的十一街、羊市街先后出土了一批南宋时期的铭文城砖,通过释读铭文内容可知,它们是在宋宁宗嘉定十年至十一年(1217—1218年),受四川制置使司具体办事官员的监督和管理,由修城所负责,摊派于成都府下辖的新繁县、郫县、广都县等地砖瓦窑场烧制,并交付成都府城使用的。其动因或与当时金军在西线边境发动的大规模军事入侵有关,是紧急形势下采取的城防措施之一。北宋初年以来,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对地方州县的城墙修筑多持消极态度,但自北宋中期开始,这一情况有了明显改观。文献记录宋代成都的筑城活动共有六次,多集中于北宋至南宋初年,这批铭文城砖的发现,弥补了史料之阙漏,对于探索南宋中晚期成都的城市面貌和政治、军事状况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成都;南宋;城砖;铭文

 

成都市温江区明代梁万钟墓志铭考释

张振刚(成都市温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摘要:梁万钟是明代成都府温江县著名仕宦,与同时代的任汉并称为温江的“两督堂”。作为明代温江最具代表性的科举人物,梁万钟与其孙梁祖龄一起,给温江留下了以“鸡鸣读书”为代表的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但长期以来,由于资料不足,历本温江县志、成都府志及四川通志对其人生履历、任职经历等记载有限。通过以新公布的梁万钟墓志铭为研究对象,结合梁万钟任职地的方志材料,可初步厘清梁氏家族谱系,以补传世文献之不足;并通过详实地考证明代温江进士梁万钟的宦途行状,丰富了历史细节,重塑了一代名宦梁万钟的生平,也纠补了传世文献对梁万钟记载中的缺失和谬误。同时,这方梁万钟墓志,还揭示出温江梁氏家族与新都杨氏家族之间的姻亲关系,丰富了新都杨氏家族研究资料。

关键词:梁万钟;墓志铭;明代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


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出土铜扭头跪坐人像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要: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四号祭祀坑出土3件铜扭头跪坐人像,大小、造型一致,似同属一件铜器。K4yw:244人像呈跪坐姿态,身体略向左前方倾斜,头微颔并扭向身体右侧,头发残断,双手呈半“合十”状平举于身体左前方,两膝贴地,双脚前脚掌着地,后脚掌抬起。人像所穿衣物以浮雕形式展现,共有3件,上着外套,下着短裙,短裙上露出另一件服饰的下摆,腰间系带,结袢于腰前。人像身体重心在左肩与双手手掌之间卡槽的位置,表现出强烈的负重感。人像保存状况较好,四肢与身体一体铸造成型,形态逼真,细节丰富,展现出三星堆青铜铸造艺术的高超水平。人像所饰纹饰复杂多样,交错V形纹、羽冠纹、燕尾纹皆为首次发现,羽翅纹也较有特色。羽冠纹与羽翅纹皆代表鸟的形象,可知鸟在三星堆文化中占据突出地位,应与当时的社会文化信仰有关。燕尾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期的铜器上多见,人像上的燕尾纹对于认识三星堆遗址与周边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人像的年代大约在商代晚期,身份地位应较低下,并非神职人员。

关键词: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四号坑;铜扭头跪坐人像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