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大佛寺石窟
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造像
摘要: 从西安向北一百多公里的彬县古称豳州或邠州,是长安北部的重要门户,丝绸之路北道从这里经过,城外西北十公里的泾河岸边有大佛寺,建于唐代。隋朝末年天下纷乱群雄四起,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从太原起兵,当年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第二年迫使杨侑禅位,自己做了皇帝,建立大唐,而此时天下仍是群雄割据,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唐朝不断进行统一战争。武德元年(618年)大唐开国当年,在秦王李世民领导下发动了对割据 ...
从西安向北一百多公里的彬县古称豳州或邠州,是长安北部的重要门户,丝绸之路北道从这里经过,城外西北十公里的泾河岸边有大佛寺,建于唐代。
隋朝末年天下纷乱群雄四起,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从太原起兵,当年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第二年迫使杨侑禅位,自己做了皇帝,建立大唐,而此时天下仍是群雄割据,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唐朝不断进行统一战争。
武德元年(618年)大唐开国当年,在秦王李世民领导下发动了对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的战争,称为浅水原之战,战争的结果是李唐大获全胜,平定了薛氏父子。
浅水原在今陕西长武县东不远,大佛寺以北约20公里的地方。
唐初的统一战争一直进行到唐太宗继位后的贞观二年(618年)才结束,这一年四月唐军剿灭盘踞在陕西北部的梁师都实现了统一,以其地置夏州,这里后来成了西夏的发祥地。
同年十一月,在彬县开凿大佛,建造应福寺,纪念在浅水原之战中阵亡的将士,大佛面北,朝向浅水原方向。
大佛寺主要洞窟有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僧房窟等。
大佛窟
大佛窟位于居中位置,内部雕刻西方三圣,石胎泥塑,主尊阿弥陀佛高约20米,坐姿,两侧分别雕刻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主尊背屏雕刻繁缛,体现出盛唐风貌,在背屏一侧刻有“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题记。
【彬县大佛寺大佛】
【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阿弥陀佛和大势至菩萨】
【主尊背屏】
【主尊背屏】
【贞观年号题记】
到了宋代,应福寺改名庆寿寺,在大佛窟观音菩萨旁侧刻有宋宣和三年(1121年)诗《游庆寿寺一首》:
葡萄蔽野果连山,
荡潏泾流自一川。
陈迹至今唯石刻,
图画隔岸有人烟。
来游共记宣和日,
访古重寻正观年。
薄晚渔樵伴归去,
夕阳筛影荻林边。
诗中“正观年”应为“贞观年”
【观音菩萨和旁边的题诗】
【大势至菩萨】
罗汉洞
位于大佛窟西侧,开凿于唐代,洞内有众多佛龛,墙壁上留下大量宋、明时期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