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出“南海I号”珍贵文物
摘要: 8月15日,经过大半年改造升级后,“南海Ⅰ号”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八方来客,并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出数十种珍贵文物。图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新华网 崔凌云摄 据介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以“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展现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动态演示过程的世界首个水下考古专题博物馆,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重点文化项目之一。 经过此次改造,海丝馆基本陈列面积达11000 ...
8月15日,经过大半年改造升级后,“南海Ⅰ号”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八方来客,并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出数十种珍贵文物。

图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新华网 崔凌云摄
据介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以“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展现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动态演示过程的世界首个水下考古专题博物馆,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重点文化项目之一。
经过此次改造,海丝馆基本陈列面积达11000平方米,现分为七大主题展区,分别为扬帆、沉没、探秘、出水、价值、遗珍、成果。整体参观线路由800米增加至1500米,展品由416件增加至2000多件。此外,展区还增加了贸易史、造船史、古代“一带一路”文化等知识性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的文化内涵。

图为“南海I号”复原模型。 新华网 崔凌云摄

图为游客正在观看出水文物。 新华网 崔凌云摄

图为游客正在观看出水文物。 新华网 崔凌云摄

图为展出的“南海I号”出水文物。 新华网 崔凌云摄

图为展出的“南海I号”出水文物铜镜。 新华网 崔凌云摄

图为展出的“南海I号”出水文物朱砂。 新华网 崔凌云摄

图为展出的“南海I号”出水文物铁钉和铁锅。 新华网 崔凌云摄
截至2017年7月,“南海I号”发掘保护期间总共出水文物1.4万余件套、标本2575件、凝结物55吨。出水文物含瓷器1.3万余件套、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铜器170件、其他类型文物176件。此外还出水铜钱1.7万余枚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船木等。
(原文标题: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重新迎客,展出“南海I号”珍贵文物)

图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新华网 崔凌云摄
据介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以“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展现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动态演示过程的世界首个水下考古专题博物馆,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重点文化项目之一。
经过此次改造,海丝馆基本陈列面积达11000平方米,现分为七大主题展区,分别为扬帆、沉没、探秘、出水、价值、遗珍、成果。整体参观线路由800米增加至1500米,展品由416件增加至2000多件。此外,展区还增加了贸易史、造船史、古代“一带一路”文化等知识性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的文化内涵。

图为“南海I号”复原模型。 新华网 崔凌云摄

图为游客正在观看出水文物。 新华网 崔凌云摄

图为游客正在观看出水文物。 新华网 崔凌云摄

图为展出的“南海I号”出水文物。 新华网 崔凌云摄

图为展出的“南海I号”出水文物铜镜。 新华网 崔凌云摄

图为展出的“南海I号”出水文物朱砂。 新华网 崔凌云摄

图为展出的“南海I号”出水文物铁钉和铁锅。 新华网 崔凌云摄
截至2017年7月,“南海I号”发掘保护期间总共出水文物1.4万余件套、标本2575件、凝结物55吨。出水文物含瓷器1.3万余件套、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铜器170件、其他类型文物176件。此外还出水铜钱1.7万余枚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船木等。
(原文标题: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重新迎客,展出“南海I号”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