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丝绸之路考古系列讲座(五)| 纪要: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

摘要: 2019年4月26日上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丝绸之路考古系列讲座第五讲在红五楼教室举办。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姜波研究员带来题为《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彩讲座。姜波老师指出水下考古工作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从水下沉船和海港两个角度对水下考古工作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强调其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的重要性。水下沉 ...


2019年4月26日上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丝绸之路考古系列讲座第五讲在红五楼教室举办。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姜波研究员带来题为《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彩讲座。姜波老师指出水下考古工作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从水下沉船和海港两个角度对水下考古工作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强调其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的重要性。


水下沉船考古发现

讲座伊始,姜波老师对水下考古工作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水下考古是把陆地的考古发掘放到了水下环境来实施,在岸上一般有较大的工作平台,水下的作业对象往往是沉船或者沉到水下的遗址。姜波老师以“向海而生”、“梯航万国”和“洋务运动”概括了水下考古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海洋文明、中外交流以及近现代中国转型的过程,以此阐明进行水下考古的原因。


水下考古示意图


中国水下考古开始于1987年“南海一号”的发掘,实现了整体打捞及室内清理,成果显著,影响深远。致远舰、经远舰的发掘先后获评为2015年、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经远舰”沉船在发现时被淤泥掩埋,清理到5米的深度时找到了船身上鎏金的字体,确认了经远舰,而舷舱内仍保留了船员当时的生活场景。


“经远舰”舰名


海上丝绸之路的解读


海上丝绸之路在贸易距离和规模方面都远超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人们借助季风与洋流,利用传统航海技术(帆船)开展东西方交流的海上通道,也是东、西方不同文明板块之间经济、文化、科技、宗教和思想相互传输的纽带。在蒸汽轮船出现以前,丝绸之路上一直是利用季风和洋流的风帆贸易。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主要有古代的中国人、波斯-阿拉伯人、印度人、马来人和后来的西方殖民贸易者。


古人利用洋流的规律,冬天出海,夏天返航,到东南亚的航海旅程一年一个来回。从菲律宾的马尼拉到美洲的阿卡普尔科,利用北太平洋闭合洋流圈的大帆船航线,自1565年开始大约延续了250年。


季风洋流在航海中极为重要。今天,一些古海港仍保存着祈风类遗迹遗物。如,泉州九日山还保留着南宋时期的祈风石刻,刻铭中有“遣舶祈风于延福寺”。

泉州九日山祈风石刻


“海上丝绸之路”有很多别称,如“陶瓷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白银之路”、“朝圣之路”、“朝贡之路”等。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大规模外运,香料、白银和奢侈品流回中国。明清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使得中国成为海上贸易的中心。


海上丝绸之路也促进了不同板块之间的交流,来自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铁器和铜钱,来自东南亚的名贵木材,来自马鲁古群岛(摩鹿加群岛)的香料,来自印度与斯里兰卡的宝石,以及来自波斯湾的香料、宝石、玻璃和金银。每个板块内部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形成了白银贸易圈。

文明板块交流:作为纽带的海上丝绸之路


沉船与海上丝绸之路


姜波老师提到,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沉船遗迹主要包括:中国大陆沿海沉船遗迹(“南海一号”、“碗礁一号”)、东北亚航线上的沉船(韩国新安沉船)、印度尼西亚发现的沉船遗迹(“黑石号”),以及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湾、菲律宾等发现的沉船遗迹。姜波老师选择以“南海一号”和新安沉船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1.“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沉船遗迹发现于1987年,2007年进行整体打捞。沉船残长22米、宽10米,共14道船舱。目前已清理的文物有14万件,出土的青白瓷主要来自福建的德化窑、龙泉窑,瓷器的大宗产品产自晋江流域,表明海外贸易已深入内地。此外,沉船还出土了反映船舱生活的“轿前公用”铭文瓷器、仿金银器的瓷器、贸易货币金叶和银锭以及穆斯林商人的金腰带等。

“南海一号”整体打捞现场


“南海一号”出土瓷器(德化窑、龙泉窑等)


宋元时期海洋贸易大兴,“南海一号”并非唯一例证。西沙“华光礁一号”沉船堪称其姊妹船,发掘出水的“华光礁一号”现存于海南省博物馆。


2.新安沉船


新安沉船是20世纪70年代在朝鲜半岛西南部新安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沉船年代为元“至治三年”(1323年),由于沉船出水“庆元路”秤砣及其形制为七星伴明月船,最终确认为宁波港始发的中国船只。接着,姜波老师以沉船出水的荷叶盖罐为例,具体分析当时的贸易情况。


新安沉船遗骸


荷叶盖罐的产地有可能在龙泉窑大窑枫洞窑址,经运河到达内地多处,远销内蒙、四川等地。龙泉窑的很多产品从宁波港出海——宁波港“下番滩”海运码头遗址便发现荷叶盖罐残片,远销韩国、日本和波斯湾等地。泉州“郑和行香碑”就记载郑和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出海公干,江苏太仓出土《周闻夫妇墓志》记载普通人到忽鲁谟斯两次。泉州港出土“元大德三年奉使火鲁没思碑”(1309年),表明元代人到波斯湾去也是一种常态。从发现状况来看,荷叶盖罐已远销东北亚、东南亚、欧洲和非洲。


荷叶盖罐在海外的发现


海港考古发现

姜波老师详细介绍了中国-沙特塞林港遗址的考古项目的工作方法、过程和收获,深度展示了海港考古全新的工作方式。


项目背景

2016

2016年1月,主席与沙特萨格曼国王就推动双方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2016年1月19日,刘玉珠局长与哈班副主席签署《文化遗产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6年5月,国家文物局代表团就落实中沙文化遗产合作项目访问沙特;


2016年12月21日,签署《中沙塞林港考古项目合作协议》;

2018

2018年3月8日,国家文物局下达出国任务书-文物办函(2018)226号;


2018年3月26日-4月14日,第一季度考古调查与发掘,10人参加;


2018年12月24日-2019年1月24日,第二季度调查与发掘,12人参加。


中沙塞林港考古项目合作协议(2016.12.21)

· 考古工作确认了塞林港是红海之滨的朝圣贸易港,港口繁荣期为9-13世纪,包括建筑区、墓葬区、港湾等功能区。

· 重要性在于:首先,处于海上丝绸之路另一端的红海与波斯湾的材料对于丝绸之路研究有重要意义;其次,从古代中国的视野也有助于解读、理解阿拉伯文明。

· 红海与波斯湾考古研究已有大量学术资料。如,英国杜伦大学所藏波斯湾考古资料、大英博物馆所藏波斯湾考古资料、瑞典东方博物馆所藏埃及福斯塔特遗址资料、伊朗国家博物馆藏波斯湾考古资料、卡达尔国家博物馆藏波斯湾考古资料、沙特国家博物馆藏红海波斯湾考古资料等,这些资料为塞林港的考古工作提供了基础认识。


工作思路


塞林港的功能主要是海洋贸易。姜波老师认为,对塞林港进行发掘与研究时,要把握海港模式、贸易视野和景观考古三个角度。工作方法上做到田野考古、水下考古、遥感考古相结合。同时,塞林港的考古发掘也注意到了常规手段和创新技术相结合,包括拓片、钻探、拉网式调查的应用,无人机、数字测绘、3D、环境考古、动植物考古等多学科合作进行研究。


塞林港田野考古发掘


塞林港水下考古工作

主要收获


遗址位于吉达南边,处于海陆网体系下的重要位置。通过拉网式调查确认了其功能分区:北部两大片墓地C1、C2,墓地南侧是港口建筑所在地(居住遗址、清真寺),最南侧为海港。


阿拉伯半岛路网体系下的塞林港


遗址分区:遗址区、墓葬区、海港


利用无人机探测技术在居址区内发现了一处边长约40米的房址,并对其东北角进行解剖发掘,清理墙体外观。唐人杜环在记录其中东游历的《经行记》中提到“造屋兼瓦,垒石为壁”,与考古发掘的情形一致,所用的石料取自海中的珊瑚石。此外,对方形院落的西南角也做了初步清理,发现构造十分复杂,与距该遗址不远处的Al Sham遗址角落的情况一致,应是宣礼塔的所在地。因此,塞林港发现的方形院落有可能为清真寺。


生活建筑遗迹的发掘


遗址墓葬区域规模较大,预计墓葬数量在1000座以上。对其中一号墓地10×16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发掘,29座墓葬排列有序。发掘之前,沙特考古学家认为穆斯林墓葬的头向是朝向麦加的。不过,发掘结果显示,墓葬人骨呈跪姿下葬,头向与麦加垂直,即面向麦加。现在,沙特考古学家也已接受了这个结论。


遗址墓葬区一号墓地


贸易港的出土文物包括贸易工具和贸易品。前者为砝码、钱币,后者是陶瓷、象牙、玻璃、青金石和宝石等。出土的铜砝码质量为194.4克,在波斯湾地区也有此类度量器具的发现;遗址内还出土了钱币、阿富汗的青金石、印度的红玛瑙、蚀花红玉髓项链、玻璃器(来自叙利亚和伊朗西部)、鱼骨串珠、戒指、象牙等。


阿拉伯半岛发现了大量的不同时代的古代中国外销瓷,有唐-五代时期的越窑瓷器、宋元时期的青白瓷、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等。塞林港考古发现的瓷片说明其年代下限与“南海一号”重叠。姜波老师提到,红海与中国之间的交流也见诸文献记载,如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和明代马欢《瀛涯胜览》中皆有记载。


唐五代至明清时期中国外销瓷在阿拉伯半岛的发现


对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鉴定,发现港口居民食谱有羊、骆驼、鸡、牛、蛋,以及海贝、海鱼、海龟等,其中以羊最多。基于此,可以进一步对塞林港的生业模式进行初步的推测。


随后,姜波老师对塞林港的相关考古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1.遗址的年代


综合碑铭、波斯釉陶、瓷片和文献证据,塞林港遗址的年代应为9-13世纪。


2.关于族群


根据出土的波斯釉陶、阿巴斯王朝陶器与釉陶以及碑铭上的六芒星可知有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此外,还有也门、阿曼的朝圣之徒,可能还有犹太人。波斯釉陶是穆斯林商人的印记,遗址所见碎片与伊朗布什尔港口水下发现的孔雀蓝釉陶器、沙特巴哈拉遗址出土孔雀釉陶罐一致,可勾勒出波斯人的路线。


沙特巴哈拉遗址出土孔雀釉陶罐


3.红海之于古代中国


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从泉州到红海,伊本·白图泰《伊本·白图泰游记》则记载自红海至泉州。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期间(1430-1433年),副使王景弘委派通事马欢等七人,自印度古里港启航,横渡阿拉伯湾,进入红海,自塞林港北部的秩达(吉达港)登陆,赴默伽(麦加)、蓦底纳(麦地那)朝圣,并画得麦加天方真迹图——《天堂图》而还。实际上,早在唐代就有外交官访问,杨良瑶碑记载了785年他从广州出海出使巴格达;中晚唐时,波斯-阿拉伯商船同样远航至中国。

最后,姜波老师强调,塞林港是红海之滨的朝圣贸易港,现在的工作只是冰山一角,尚需进一步从中国的角度研究阿拉伯文明。


姜波老师讲座现场


沈睿文老师为姜波老师颁发聘书

2019年春季学期,为配合“丝绸之路重大考古发掘与丝路文明传承”重大项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特举办丝绸之路考古系列讲座。主讲人为多年从事丝绸之路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学者,将借助考古新进展,通过自己精到的研究,讲述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技术、物质、文化,为我们展示古代中国与世界如何编织政治、经济、文化之网。


讲座回顾

第一讲:《从长安到撒马尔罕——丝绸之路考古遗迹巡礼》

第二讲:《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

第三讲:《东亚古代跨文化交流研究:罗马帝国的中土丝绸》

第四讲:《大宛王国城市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

说明:除讲座现场照片外,以上图片均来自姜波老师PPT

撰稿:乔杰

摄影:秦博

审校:沈睿文、胡毅捷

编辑:商晨雯、李凯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努力为您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关心学院发展的您看到一个更活跃、更资深、更全面的考古文博学院。


了解更多信息,请前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网站:

http://archaeology.pku.edu.cn/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作者:姜波

更多信息...

泉州九日山祈风石刻

南海一号

塞林港

麦加Mecca天方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