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亚最神秘的国度——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一个比朝鲜更神秘的国家,于中国游客而言,更是冷门中的冷门;直到最近,它才渐渐活跃在大众眼里,入围2019年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上榜Lonely Planet 2018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排行榜第二名。历史中的这里是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地点,帖木儿帝国的辉煌见证。随处可见历史的真迹,似乎岁月在这里停滞,带你一秒重回中古世纪;童话中则赋予了这 ...
乌兹别克斯坦,一个比朝鲜更神秘的国家,于中国游客而言,更是冷门中的冷门;直到最近,它才渐渐活跃在大众眼里,入围2019年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上榜Lonely Planet 2018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排行榜第二名。历史中的这里是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地点,帖木儿帝国的辉煌见证。随处可见历史的真迹,似乎岁月在这里停滞,带你一秒重回中古世纪;童话中则赋予了这 ...
我们在城市之中,最常见的直线是路,而路连接了门,门又成为城墙内外连接的节点。把所有的门和重要建筑用直线串联起来,彼此呼应而又互相辅成,就是北京的中轴线。作为城市规划的参考线,中轴线直接决定了北京城的形态——由南北轴线为依托,向东西铺展发散,这座城市的架构用“中”字做出了最好的总结。一条中轴线构成城市的脊梁,而封建秩序的约束,又使 ...
编者按:应中国考古学会之邀,为“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命名六十周年”《中国文物报》专栏而做,成稿于2021年12月12日。具体内容以实际刊发内容为准。夏家店下层文化主要分布于以辽西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地区,是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始,夏家店下层文化曾一度被错误笼统地认定为“赤峰第二期文化”,直至1960年,刘观民、徐光 ...
乔治·尤摩弗帕勒斯(George Eumorfopoulos),欧洲著名的东方艺术品收藏家,出生于利物浦,他最初的兴趣爱好以收藏欧洲瓷器为主,后转至中国早期艺术品收藏,包括瓷器、青铜器和玉器,以及雕塑和绘画。他曾把自己收藏的中国艺术品放在他位于切尔西的房子,作为私人博物馆向公众展出,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1934年,乔治·尤摩弗帕勒斯以低于市场价格把藏品 ...
塔是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而发展起来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古代宗教文化遗存。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西方文化、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互学互鉴的丝路重镇武威,自然而然的留有许多寺庙宫观、名阁古塔,如家喻户晓的鸠摩罗什寺塔、莲花山寺塔、凉州白塔、民勤镇国塔等,亦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寺塔,如现存凉州区双城镇土塔寺的土塔,就是一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的《春晓》可谓耳熟能详、妇孺皆知呀。阵阵鸟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也饱含着春的希望。鸟类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交通、工业、结构、通讯等很多方面启发了人类的智慧,可以称为人类的老师,现在很多科学问题,科学家都常常需要去找鸟类“请教”寻求答案。酷爱鸟类的人类,在不同的时代赋予不同鸟类内涵 ...
敦煌莫高窟石窟的开凿,据碑记记载始于366年,在经历了四百多年后的787年,强大起来的吐蕃占领了这一佛教圣地,吐蕃统治者也笃信佛教,随着吐蕃的占领,也为唐代本就辉煌的壁画艺术带来新的画风与形象。唐代是吐蕃最强盛的时期,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全境,建立了吐蕃王朝,并与相邻的尼泊尔和中原唐王朝联姻。受印度佛教影响,尼泊尔和中原唐王朝都信奉 ...
‍‍‍‍‍‍‍编者按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龙门石窟 ...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出土棺饰遗存相关认识文 图 / 王永安石家墓地 M39 出土凤鸟、夔龙组合铜翣两周时期是中国礼制文化的重要形成期,丧礼是两周礼制的核心内容。以丧礼中棺饰来论,仅装饰之物就包括褚、荒帷、墙柳、齐、翣、池、贝、鱼等,由此而引出一整套别贵贱、序人伦的棺饰制度,多见于《仪礼》《礼记》《周礼》等典籍及后世学者的注疏、考证之中。但现 ...
今天的敦煌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学术界、艺术界眼中的圣地。从中国历史与中西交通史的视角回溯,敦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是中原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亦是文化、商贸的繁华之都。隋裴矩在《西域图记》序中说“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当时通西域的主要干道共三 ...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谈到中世纪旅行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马可波罗或者伊本-白图泰,但是一些小众的旅行者其实也留下过非常靠谱的旅行记录,比如《中国印度见闻录》的作者阿拉伯人苏莱曼就是如此。虽然整本书虽然整本书的语言风格看起来非常像《辛巴达航海记》之类的阿拉伯民间文学,但是书中关于中国和印度的民风描述还有史实记载大都有迹可寻, ...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两汉时期,中原统治者都尝试在西域驻军和屯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量的基地网络控制着西域的主要绿洲和要道。各类使节、官吏、军人和冒险家都深入当地,并以西域为基地进入中亚和草原西部。但在文化传播方面,汉朝在西域总是不得要领。当其势力范围从西域退出后,也很少留下文化方面的影响痕迹。这对于自诩天朝上国的长安 ...
稀有的豹子金币,铸造于1334年未雨绸缪并非现代人的新想法。2021年间,许多古人储存的宝物:大量钱币和昂贵物品埋藏于各处,直到今天才被考古学家再次发现。宝物出土的地点有波兰的玉米地、新英格兰的牧场和丹麦的小镇,它们的主人或是皇室成员、海盗、部落首领或永远模糊于时间的长河中。宝藏的发现者中,有许多并非考古学家,而是一些幸运的非专业人士, ...
【按】1979-1980年,新疆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楼兰古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考察与发掘。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沙漠考古,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者主持的第一次属于科学意义的楼兰考古。关于这次活动的考古报告,当时的领队之一、著名的西域研究专家侯灿先生执笔完成了《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报告写成于1987 年,对调查发掘经过、考古发掘所得文物都做了详 ...
战国龙纹玉璧说到高古玉器,春秋战国的玉器是不得不提的。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在选材和雕刻工艺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取得了巨大发展。当时玉器工艺的发展较快,玉雕工艺尤其出众,再加上当时所流行的特有的雷纹、古朴庄严的玉器造型与题材纹饰都非常特别。战国云纹玉环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在我国玉器工艺发展史上占不可小觑的的重要地位。那么今天我们就对 ...
宁夏切刀把墓地形成过程研究夏一博 陈 畅 关键词: 切刀把; 墓葬; 墓地形成过程; 墓地布局 摘 要: 本文对切刀把墓地出土随葬品重新进行类型学的分析,以墓葬为单位,归纳出随葬器物组合关系特征,并 对墓葬进行分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墓葬进行分期,将整个墓地分为三期。将墓葬的分期结果落实在墓地平面图上,又通过儿童墓作为切入点,最终揭示墓地 ...
“瓷”遇“苹果之城” 阿力麻里故城遗址发现的瓷器 文 / 孙维国阿力麻里故城遗址阿力麻里故城遗址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西北克干平原上,在如今一望无际的农田之中已找不到昔日繁华城镇的痕迹。阿力麻里,突厥语意为“苹果之城”,或许因这一带盛产苹果(古称“林檎”)而得名。耶律楚材在《西游录》中不仅见到了果子沟的野苹果林“树荫蓊翳”,还记 ...
渔阳墓的前世今生两千多年前,在麓山北侧一片依山临湖的土地上,一座墓室从无到有,一点一点展现在人们眼前。最先开始的工作是制作葬具构件。人们按照不同的方位和用途,在构件上逐一刻写编号。外椁底板上标记了规划好的不同空间位置。当构件运达后,可以按照事先的规划在相应的位置上一一组装。这些构件里有去皮的方形黄心柏木条,工人们埋头苦干,将它们 ...
深度交融涵义悠远阿难和迦叶隋代敦煌彩塑的复杂融汇关于藻井、平綦与天花三龛尊格推断略谈密体画主讲老师王般般佛教美术爱好者。热爱陈年之美,倾心古代艺术。北京高校任职十余年,教授西方文论及中西方文化比较,留学生中国历史文化等人文类课程。北京培黎教育发展中心“东亚艺术鉴赏及史论研究所”负责人,山西大学世界遗产保护中心雕塑研究室研究员。直 ...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2)20世纪初,英国一位考古探险家斯坦因在我国新疆和田县东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了几幅十分珍贵的唐代木板画和壁画,使得全世界的美术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唐代高僧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记》中记下去天竺取经金途中所见所闻,记载了许多奇闻趣事,各位不要以为这些都是玄奘在胡编乱造,这就因为考古学 ...
铜纵目面具、青铜神坛(残件)、青铜兽面、青铜跪坐人像……3月21日,经过系统改造升级的三星堆博物馆青铜馆恢复开放。根据全新的布展思路,107件(套)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文物在约4000平方米的展厅中以“人神共舞——神秘的青铜王国”为主题,与观众见面。升级后的青铜馆全面系统地展示三星堆阵势雄浑、威赫森严的青铜文物,反映古蜀先民的精神世界。当 ...
发布时间: 2022-03-23 23:44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帐号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委宣传部23日对外消息指,考古人员近期在该旗开展野外古迹踏查时,发现罕见辽代梯田遗址,该遗址目前保存完好。图为辽代梯田遗址。海尔汉 摄巴林左旗曾是辽上京所在地,境内保存许多辽代珍贵文物遗迹。新发现的辽代梯田遗址位于该旗隆昌镇保安堂村南一座矮丘上,面积 ...
文殊山石窟目前有壁画的洞窟五个,分别是位于前山区的第19窟(万佛洞)、第29窟(前山千佛洞)及第31窟(文殊寺),位于后山区的第69窟(后山千佛洞)、第73窟(古佛洞)。自北魏开窟之后,经历唐、西夏、元、明清不同时代、不同程度的重修,存在各种叠压关系。第69窟(后山千佛洞)顶部复原图第69窟(后山千佛洞)顶部线描图文殊山石窟中的飞天充满了动态 ...
敦煌无名艺术家的作品,似乎最合现代人的口味。他们从不留恋功名利禄,也不标榜什么胸中丘壑,而是切切实实地描绘佛国世界和社会生活,创造出真实、生动、让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形成了敦煌特有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画风,这是数千年中国美术史最可珍视的遗产。著名画家谢振瓯说:“敦煌壁画代表了百分百的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要求,更有当代性。现在 ...
在华夏文明版图中,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宁甘陕200多公里的陇山(即六盘山山脉,又称关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地标性文化符号。它犹如巨龙般横亘在关陇大地,不仅是古代关中重地西北侧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陇东南祖脉文化圈泾、渭河流域的分水岭。那些不时闪现在古代典籍和诗文中的“陇头流水”,汇成了陇山两侧的泾河主干和渭河支流,滋润着这块古老的土地,也 ...
文物简介木简1枚(出土编号:Ⅱ90DXT0213③:135),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长7.2、宽1.3、厚0.25厘米。木简上残,两行书写,字迹模糊,难以辨识。简文作“二人。使都护西域骑都尉、安远侯吉谓敦煌……驾,当舍传舍,如律令。三月甲寅过,东。”。简中“使都护西域骑都尉”是西域都护的正式官名,“骑都尉”当指以本官都护西域,是其本职,而“使”则 ...
文物简介木简18枚(出土编号:Ⅰ90DXT0112③:61~78),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均长23、宽0.8、厚0.2厘米。木简完整,字迹清晰。这份出自敦煌悬泉置遗址的珍贵册书为元康五年(前61)长罗侯常惠出使乌孙时,悬泉置招待其路过军吏的费用记录。该册书的出土,不仅为研究悬泉置的功能和经费物品的收支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为研究西汉王朝 ...
文物简介木简一枚(出土编号:Ⅱ90DXT0115③∶96),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长23.5、宽1.6、厚0.2厘米。木简完整,字迹清晰。此简文中的“冯夫人”是解忧公主的侍女冯嫽。这枚出自敦煌悬泉置遗址的珍贵汉简是西汉女外交家冯嫽锦车持节,作为汉朝正使奔赴乌孙路过悬泉置的第一手实物资料。该简文为研究冯嫽出使西域、西汉与乌孙的关系以及悬泉置的传 ...
原创 历史心发现 历史心发现总有一种影响力不小的观点认为,秦帝国是崇尚法家的,而法家则是崇尚依法治国的,因此,秦帝国是古代的“法治国家”,也有很多人据此论证秦国的“先进性”。法家和法治,看起来顺理成章,但秦帝国真的当得上法治之名吗?关于法家根据百度百科,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他们提出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重庆考古彩陶作为中国文化艺术史中最具艺术魅力和文化成就的代表之一,在新石器时代就形成了完整而有序列的彩陶发展史。结合迄今为止彩陶出土的分布情况,可知其遍布于全中国。根据新石器时代早晚阶段的划分标准,可以看到彩陶的发展主要集中于新石器中晚期,早期和末期分别是彩陶开始出现和逐步消亡的阶段。自现代考古学诞生起,彩陶便 ...
点击关注 昆仑之北牛齐培 燕子山,唐代称“大石城”,清代称“乌赤山”、“韦陀山”等,“乌什”之名便来自于“乌赤山”,由于山体中多为石燕类腕足化石,形似燕子,人们便以“燕子山”命名。 燕子山平地而起,山势陡峭,站在山顶远眺,周边景象一览无余。清代林则徐在南疆丈量地亩时候,称燕子山其“据一城之胜,上有庙宇,望之颇为雄整”。燕子山南部、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康婧仪 唐轮台城是唐朝控制天山北路的重要军镇,其历史形象已经凭借着边塞诗人岑参的“轮台三绝”而深入人心:“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的豪迈诗句不知吸引了多少人对西域边塞的向往。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派遣侯君集平定高昌后,设西州,在天山北麓的浮图城设置庭州。长安二年(702年),出于应对后突厥汗国日益崛起的威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王佳磊 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乌鲁木齐原是一片水草丰茂的大牧场,“乌鲁木齐”一词源于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地理交通便利,自清廷控制该地以来,对乌鲁木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经营,众多的屯戍和源源不断的移民涌入,最终使得乌鲁木齐取代了伊犁,成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党琳 唐代“据史德城”为龟兹下辖郁头州城,扼守龟兹通往疏勒的咽喉要冲,其遗址即今图木舒克市唐王城。唐王城又称托库孜萨来古城,为“九间房”之意,地处喀什噶尔河下游冲积平原、图木舒克市区以北17公里的托库孜萨来山顶。《新唐书·地理志》对该城有所记载:“自拨换、碎叶西南渡浑河,百八十里有济浊馆,故和平铺也。又经故达干城 ...
统万城是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历史上记载的统万城壮丽辉煌、宏伟坚固历经千年风霜如今只剩残垣断壁统万城遗址曾经的统万城长啥样?经受千年风沙依然屹立不倒的城墙是怎么修筑起来的?西南角楼、永安宫是什么样子?城内的功能布局都是怎么样的?在现代技术手段的加持下这些问题都逐渐清晰起来统万城遗址复原效果图为了揭开统万城的 ...
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近日在中国最早确认的巴文化遗址——冬笋坝遗址的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发现了距今2200多年,排列规律且较为完整的巴文化竹编织制品,属重庆地区巴人墓葬中的首次发现。 竹制品发现状态。 图片来自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显微原位鉴别(30倍)。 图片来自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冬笋坝遗址位于重庆 ...
摘要:甘青地区是史前时期重要的用玉地区之一,其用玉进程表现为从前仰韶时期至马家窑时期,一直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而大规模和较成体系用玉文化的兴起应始于齐家文化。齐家文化巫玉色彩浓重,玉器更多被用来祭祀。从用玉进程和用玉动机看,甘青地区用玉文化并非独立起源,而是从东部和中原引进与兴起,同时促进了甘青地区玉矿的开发与利用。 ...
2020年发现的山西垣曲北白鹅春秋墓地是召氏家族太保燕仲一支在东周王畿内的采邑公共墓地。其中M1出土的虎纹双耳铜罐的造型、纹饰与装饰风格极为独特,不同于周王畿及其附近地区同时期前后常见的周文化风格罐类器物,反而具有中国西北地区戎狄文化的典型特征。两周时期,这类器物出现于中原周文化区并非孤例,既印证了文献与金文中有关周人与西北戎狄族群关 ...
郭家崖墓地是一处规模较大,但规格又很低的小型墓葬,按商周礼制,当为邦墓。邦墓是以小型,或中小型墓为主,埋葬密集,成组成群排列,但彼此间无打破关系。在邦墓地中,不同家族又各有自己的“私墓域”,并以尊长卑幼有序排列。《周礼·春官·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 郑玄注:“凡邦中之墓地,万民所葬地。”说明 “邦墓”是由墓大夫 ...
尕马台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拉乙亥乡昂索村南500米处。遗址地处黄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海拔约2719米。尕马台台地平坦,东西绵延数千米,南北有千米之阔。遗址北距黄河约1千米,高出黄河第一台地索昂村60米,西距托勒台农场5千米,东距沙拉村5千米,南靠黄河第三台地——木格滩。台地东部有一磨渠沟,沟水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尕马台遗址隔此沟与高渠顶 ...
汉代凉州,大体以今甘肃为主,包括今宁夏及青海省东部,是国家重点开发的地区,除了军事建设、郡县设置调整、发展畜牧业以外,农业生产是经济建设的最重要环节。通过军事屯田、移民实边、发放铁农具、使用牛耕、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等举措,凉州的农业生产出现巨大进步,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粮食丰收,自耕农的生活水平提高,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驻防军队 ...
飞天形象在整个现存的龟兹石窟壁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不但数量多,而且风格多样,可谓我国壁画艺术中的一枝奇葩。龟兹壁画中的飞天自成一体,从飞天形象的演变可分第一代飞天,第二代飞天和第三代飞天。众所周知,印度是飞天的故乡。龟兹壁画中最初出现的飞天(羽人),是龟兹壁画中的第一代飞天,前者身穿长袍,而后者则是半裸体。龟兹壁画第一代飞天大致 ...
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是昔日沙皇皇宫,也曾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它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藏品最为珍贵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中的古希腊瓶绘、古罗马雕刻和西欧绘画三部分艺术藏品,在全球收藏界享有盛名。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油画总计不 ...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最美文房』张大千像张大千,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季爰,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我以为,敦煌壁画对于中国画坛,有十大影响,现分述如下:第一是佛像、人像画的抬头。中国自有图画以来,在我前 ...
▲史念海中国历史上建都年代最长久的城市当数到长安。长安作为都城竟长达千有余年。在其地建都的王朝和政权也多至十余个。其中有的历年较为短促,甚至不足以具数。最为悠久的当推西汉和唐代。西汉緜延二百余载,唐代亦近乎三百。唐代上承西魏、周、隋,中间并未稍有间断,合而计之,已多超过五百年。这些王朝和政权以长安为都,各有其具体的因素,彼此不尽 ...
德国勃兰登堡州出土了41枚凯尔特“碗型金币”(图片来源:M. Pilekić/MWFK montage)一位志愿考古学者在德国东北部的勃兰登堡州发现了“价值惊人”的古凯尔特人金币窖藏。2021年12月,勃兰登堡州文化部部长舒勒(Manja Schüle)宣布,这41枚金币于2000多年前铸造的,这是勃兰登堡州首次发现凯尔特人金币窖藏。金币弯曲的表面赋予了它一个德语名字 ...
2022年3月20日,春分。春分来临,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春风春雨,润物无声。这时,人们的户外活动也变得频繁,在古代绘画中,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描绘的正是春光明媚之际,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同时,春分来临也有三种花信,“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历代亦有不少大家以各自的笔墨勾勒着这些花卉。《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的系列文章“古书画 ...
春分之时,黄赤相交,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阴阳的界限。真正的春季,悄然而至。春分,是一个生意盎然的时节,水边新绿,百花争妍;山气日佳,飞鸟相还。但这明媚的盛春之景,却也能勾起少女的愁思,所谓“春山处处子规啼,亦是春心扰伤时”,恰如《靓妆仕女图》的画中之境。对于文人士子而言,游春踏青、寄情山水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春分, ...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宋代苏东坡的诗作写尽了诗人对海棠的痴迷和偏爱。诗词之外,美术史上亦不乏以海棠为题的名画巧作,如宋代林椿的折枝海棠,或盛开、或含苞,花之设色,娇柔可人;明代周之冕的折枝海棠,或勾写、或涂抹,花叶枝干,明快清雅;清代华嵒笔下的海棠则颜色浓丽湿润,画面洋溢着花香鸟语的 ...
一场春雨,杏花江南。南宋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道尽了雨后江南的幽美婉约。“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说的是春光之美,虽然上海等地的一些社区由于疫情还处于封闭中,但春日的花信与生活的自在是封不住的。在杏花盛开之际,《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推出的系列专栏“故宫花信”本期关注的是古代名迹里的杏花:其中,既有元 ...
按近年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从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把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积极探索未来考古学发展的新领域,通过引进古DNA等研究领域的高端人才,结合考古学的传统优势,守正创新,努力打造交叉学科的前沿新平台,推动北大考古学科尽早迈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一直是人类学研究关心的终极命题。过去几十年的研 ...
第8窟是云冈石窟中期洞窟开凿最早的洞窟之一,雕刻题材丰富多样,装饰配置复杂繁缛,特别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雕饰绮丽的装饰,大量融进西方佛教艺术因素,在石窟艺术的创新发展中,具有设计新颖、雕刻细腻、中西合璧、式样多元的特点。此窟后室南壁窟门拱额两侧分别雕刻二身的伎乐天人像,上下排列、左右对称,这四身伎乐天均置于忍冬纹拱沿外侧,忍冬纹 ...
碎叶城(吉尔吉斯语:Суяб / Suyab;波斯语:سوی آب‎),或译为“素叶”、“睢合”,即今阿克·贝希姆遗址,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马克市西南8公里处,楚河南岸。碎叶城的诞生与古老的丝绸之路息息相关。早在5世纪~6世纪,此地便因沿着丝绸之路的粟特商人而兴起。碎叶城本为西突厥属地,贞观 ...
别洛韦日森林 © Adam Wajrak过去一周,别洛韦日森林再度见证历史风云——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谈判两度在此进行。人们对别洛韦日森林的认知,也许更多来自此地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德国纳粹曾将其作为生化实验场所、苏联解体事件在这里酝酿等。但在此,我们将主要解读这片古老森林本身的生态价值与意义。位于白俄罗斯西部的别洛韦日森林,是欧 ...
世界是多元的,文明在交流中相互融合、再造。这一过程不仅发生在日益全球化的当下,也存在于人类历史长河的各个阶段。了解、学习其他文明世界的成果,才能更好地审视自身。“世界”栏目,希望为读者呈现关于世界各个文明区域的完整图景,丰满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本期的“世界”栏目推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韩建业教授的《庙底沟时代与“早期中国”》一文, ...
2021年12月31日下午, “北大文研论坛”第156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和线上平台同步举行,主题为“简帛古书与传世文献”。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正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常森作引言,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孟庆楠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程苏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李林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后李秀男出席并参与讨论。本次论坛为“ ...
自1900年由斯文赫定发现以来,楼兰遗址一直是国际考古学界瞩目的焦点。1980年,由著名西域史研究专家侯灿先生领队,开展了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针对楼兰遗址的科学考古发掘,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考古报告,在尘封了三十多年以后,才于2022年3月份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我们在此推出孟宪实老 ...
2022年3月8日下午,文研院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一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梁云作主题报告,题目为:“康居、月氏与贵霜的考古学探索”。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包伟民、包慧怡、陈文龙、杜华、谷继明、姜守诚、焦南峰、刘清华、刘文飞、陆一、罗鸿、欧树军、盛珂、王明珂(线上与会)、赵丙祥 ...
文明的起源、文化的交融直播时间:2022.3.16/晚19:30“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让我们从历史的源头开启穿越时空的旅程,在“大美亚细亚”陈展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呈现那些古老文明的故事,讲述文物背后更多的记忆,由此去了解那些久远而神秘的文明和故事。 从两河流域的璀璨起源,到多元交融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文化,再到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黄 ...
✎原载 | 《中国学术》2020✎作者 | 姚大力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人们对元朝的态度,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在新王朝担任一官半职的人们。这 ...
✪ 卫斯丨山西 学者【导读】红山文化的陶器中有一种形制特异的器物,人称“斜口器”。它敞口、斜壁、小平底,有的斜口呈“心”形,有的斜口呈“门”形,总体为箕状。也有人称其为“斜口缸”,还有学者称其为“簸箕形器”或“异形器”等。这种器形先后在沈阳新乐遗址、内蒙赤峰富河沟门遗址、内蒙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吉林农安县左家山遗址、内蒙敖汉 ...
▲ ©SHIYUFANXING YM 制图阿吉纳特佩(Ajina Tepe),是一座古老的佛寺遗址,其位于塔吉克斯坦博赫塔尔市以东以东12公里处。最初人们把这个神秘的土丘称为“Chorgul Tepe”,意思是魔鬼山(Devil'SHill)所在的山丘,当地居民对这的态度大概是因为此地被茂密的灌木丛、坑坑洼洼的地形包围,和墙上有看起来十分凶猛的描绘画作。▲ ©SHIYUFANX ...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1733年3月,波斯将军纳迪尔带着数目庞大的波斯军队出现在了巴格达城下,面对着成排的枪矛,骆驼背上的火炮,还有闪亮的板链甲,纳迪尔威严地进行战前训话,他历数了之前萨法维王朝庸主的懒政,导致国家陷入可耻的境地,领土遭到奥斯曼人,阿富汗人和俄罗斯人的瓜分;而他的出现是真主的意志,他将以无情的战士和精妙的战术雪洗 ...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春秋的乱局与齐鲁争霸春秋前期,中国的主要诸侯国之间的互动主要是分为三大片来进行:一片是黄河中下游的齐鲁宋陈卫蔡郑等国,一片是黄河上游的秦晋虢等国,一片是长江汉水流域的楚国以及楚国周边的各国。在长勺之战的年代,三片之间的联系不算特别紧密。而长勺之战,就是黄河下游诸侯国间的一次激烈交锋。中国进入春秋后最先称 ...
中国瓷器向来以其非凡的美丽闻名于世,并且轻便耐用。而俄罗斯的陶瓷器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广为人知的,虽然与中国瓷器风格迥异,其品质却并不逊色。在本文中,您将了解为什么俄罗斯瓷器如此独特,以及它与中国瓷器的不同之处。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陶艺历史。在中国,它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并拥有很高的工艺水平,瓷器的发明证明了这一点。俄罗斯 ...
“畏兽”形象大量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畏兽”形象亦达到了鼎盛时期。不管是两晋还是南北朝,不管是佛教、祆教、还是道教,都能见到“畏兽”形象。还被研究祆教的学者认为是祆教的“焰肩神”。“畏兽”全身形象基本上特征比较明显,大致上都能区分和辨认。而“畏兽”形象的半身和头像的特征相对于全身更少,不利于区分和辨识。因此,笔者用一些图片 ...
早期金银器制作锤锻技术的实验考古研究文 图 / 李泽琨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中国最早的金银器为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金耳环及金、银鼻饮,均为首饰器物,14C测年结果表明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600—前1400年。除金耳环及金、银鼻饮外,火烧沟遗址还有同类型的铜制首饰24件,材质主要是锡青铜,其中22件是铸造而成,2件铜耳环则热锻而成。中国早期金银 ...
德国皇家吐鲁番探险队第三次考察留影(中坐者:格伦威德尔 右靠墙者:勒柯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群西方考古探险家在中国西部挥舞着铲子、铁锹,肆无忌惮地掠夺考古文物资源。那些被保存在欧美、日本等地博物馆的中国文物诉说着一个世纪以来 ...
早在殷商时代,为了满足庞大国家机器的运转,就开始构建由王都通往全国各地的道路和沿途负责传递公文、接待过往官员使者的机构,这就是由驿路和驿站组成的邮驿系统。中央王朝在西部的邮驿道路,就是后来所说的丝绸之路东段。以悬泉置为代表的邮驿机构及千百里驿道,构成甘肃境内贯通东西的邮驿系统,为丝绸之路东段的畅通提供了生活及交通保障,悬泉置出土 ...
吕梁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第四纪黄土堆积区,自黄河东岸向东延伸至汾河谷地,宽度40—120千米,南北几乎贯通山西整个西部,长约450千米,海拔1600米以上。关帝山是吕梁山脉最高的山峰,山脉中部隆起形成一条不甚规整的纵脊,成为众多河流的分水岭,如自东向西直接汇入黄河的岚漪河、蔚汾河、州川河等,自西向东或自南而北汇入汾河的文峪河、大川河、原平川、屯 ...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公元前484年,齐鲁边境,艾陵。在长勺之战过去200年后,此地附近见证了新的杀戮。艾陵之战结束后,雨势渐渐减小,战场附近的原野上,留下了一驾驾战车碾过的车辙,残破的盾牌,断掉的箭杆,积水与血污,泥浆混在一起,调和成诡异的颜色。山上的松树针叶上,新鲜的雨滴青翠欲滴,摇摇欲坠。吴王夫差的御帐前,跪着一排排手脚被捆 ...
万里离乡的简牍1927年5月9日,考察团从北京西直门车站出发,经过包头等地前往西北。很快就有了收获,考古人员在罗布淖尔的盐泽附近及吐鲁番拜城、交河故城进行了挖掘,但所得汉代简牍不多。1930年春,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带领工作人员在内蒙古居延海以南至甘肃毛目之间的额济纳河畔两汉堡寨、古垒、边墙等烽燧遗址中发现了大批的汉代竹木简书,即存世于今的 ...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匈奴金羊在西汉军队的序列 有着一支从北方草原上的敌军转化而来的队伍:属国胡骑,他们帮助汉朝做到了知己知彼,并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这背后的时代精神和经济因素都是值得深刻挖掘的。一.历史渊源很多匈奴人加入秦汉军队,与同胞厮杀在拥有浓厚戎狄色彩的秦国的文献和文物中,多次出现了属邦、臣邦的名称,这些所谓的属邦, ...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1.晨鼓与巡塞:一天的开始甲渠候官城堡复原图,城塞四周是陷阱(虎落),附近有马厩和兽栏公元前1世纪,秋八月,汉张掖郡,居延塞,甲渠候官城堡......一个披甲执剑的将校,站在障塞上凭栏远眺。映入眼帘的,是南飞的大雁,如棉絮般淡薄的云朵,胡杨和红柳的枝叶在风中微微轻摇,巨大的盐水湖----居延泽倒映着澄澈的蓝天,泛着 ...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也许有人会问,这些没有回来的征人,在宏大叙事中没有留下半点痕迹,他们最后去了哪里?居延塞遗址中出土的汉代简牍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居延塞是西汉武帝时派遗强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泽上兴筑的长城,里面出土了大量两汉时代的木简,这些流沙坠简,就是当时戍边战士生活的小小反光镜,折射出 ...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在介绍今天的主题内容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一个和娱乐活动有关的志怪故事:《太平广记:居延部落主》。这个浪漫的小故事背后,有着血腥而残忍的历史,也许历史上真的有人在居延塞挖出了当年的边军简牍,解读了简牍记载的某些故事,并结合史实编出了这个令人感慨的段子。1.《居延部落主》:一群死后魂魄不散、最终成精的汉代戍卒重 ...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在今天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几乎所有的希腊雕塑和建筑物都应该遵循“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原则,都应当是纯白色的大理石颜色,这样才能体现出古希腊人节制、理性、抽象的文化特色,也能体现希腊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相通性。但是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那些看起来毫无生机的肃穆神像,其实是有颜色的,丰富的颜色本身,也是希 ...
秦汉时期甘肃地区有着地方色彩浓郁的音乐舞蹈艺术,还有品类繁多的绘画,许多成果万世流芳,泽溉后学,为地方历史文化平添了几分光彩。亦夏亦夷的古乐秦汉时期,国家部门仍有乐府采风的传统,能将民间新鲜活泼的音乐、舞蹈及时地采集起来,同专业乐师的技巧相结合,加上活泼的多民族乐舞,使甘肃的乐舞艺术呈现出亦夏亦夷、异彩纷呈的特点。早在春秋战国时 ...
自从两个多世纪前考古学诞生以来,我们才真正开始了解了古代世界。如今我们叫做常识的知识,比如人类首次制造工具是在250万年前的非洲,而非如之前所认为的那样,发生在几千年前的欧洲;文明是在全球不同地区六到七个地点独立起源,而并非首先起源于埃及和近东地区;墨西哥的玛雅人、秘鲁的齐穆人,柬埔寨的高棉人都建造了古代城市,而他们创造出的宏大瑰 ...
如果你是文物古迹爱好者,可能会知道网上活跃着一支叫“华古”的团队。他们的网站“华夏古迹图”,以及同名的手机应用和小程序,标注了全国近400个地市的国保和省保文物地点,几年来帮助了无数爱好者寻找古迹和共享资料,也使得他们找到了更多的同好。就在今年3月,华古团队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本书《寻迹南京》,用他们多年来寻访遍南京文物古迹的成果,做出 ...
玉兰,因其“色白微碧、香味似兰”而得名。明代文徵明曾专门以“玉兰”为题赋诗一首,开篇便是“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诗词之外,明代亦不乏描绘玉兰的名家画作,如沈周写生册中的《玉兰》清淡雅致,富有书法趣味;周之冕 《百花图》卷中的玉兰明快清雅,反映出文人画家淡泊不羁的胸臆;陆治的《玉兰》轴自题有“不随红紫逞鲜秾,偏留一种庄 ...
“春景渐芳,暄和未尽,不委如何……”这是日前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发掘清理出的一封唐代的纸制家书,虽说已经残破泛黄,但字迹却依旧清晰。澎湃新闻获悉,此次考古发掘累计清理出土各类文物1450余件(组)。其中,以883件文书最为引人注目。这不仅是国内遗址考古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书资料,也是首次发现唐代汉文木简实物标本。对于 ...
由厦门大学出版社近日新出版的《造像印艺述》是国内首部佛造像印技法专著,历时5年方成。该书分为佛造像、造像印、刻造像印三大部分,较全面地阐述了造像印的艺术特点、历史渊源、古今名作、学刻要领以及作者的创作成果。全书共收印作400余方,插图600余幅。《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选刊该书作者《南北朝造像、汉画像石、肖形印的三位一体》《造像印与汉 ...
https://collections.artsmia.org/search/country:%22China%22?size=300 馆藏中国是“南山供秀”平台根据平时收集的各博物馆官网资料而整理的专题内容主要以分享为主对藏品新老不做辨伪本期分享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 Mia)于1883年由2
粟特人在丝绸之路交易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是自不待言的。所谓唐代三夷教,一般认为是由粟特人传入中国的。其中祆教确实是伊朗(包括粟特人)本土宗教,我们推测传入中国后,信徒多半依然还是粟特人。但是,关于另外两种宗教,目前未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是由粟特人传入中国。非但如此,根据记录,最早将摩尼教及景教传入中国的并非粟特人。关于摩尼教,最早的 ...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面和东面分别与西藏、四川、贵州和广西相邻,南面和西面分别与越南、老挝和缅甸三个东南亚国家接壤,西跨缅甸后可直通南亚诸国。境内小盆地星罗棋布,地形单元被山川割裂,而金沙江、澜沧江等穿境而过的江河水系又成为了云南通向周边区域的天然走廊。云南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催生出境内多样的新石器文化。这些文化在呈现出较显著小 ...
白居寺中有驰名中外的白居塔。正名叫“菩提塔”。藏语称这座塔为“班廓曲颠”,意为“流水漩涡处的塔”,这流水便是日喀则地区的年楚河。白居寺由热布旦贡桑帕和班禅一世克珠杰大师于公元1418年首建。白居塔有九层,高达32米多,有77间佛殿、108个门、神龛和经堂等。殿堂内绘有十余万佛像,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塔内另有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堪称佛像博 ...
山中公司 Yamanaka&Co,是20世纪初美国中国艺术和日本艺术的主要传播者。公司负责人山中定次郎Yamanaka Sadajiro(1866-1936)在中国广泛旅行,为快速增长的美国和欧洲客户购买艺术品。 Yamanaka&Co的美国故事开始于1894年,当时山中定次郎抵达纽约并在切尔西开设了一家小古董店。随后几年,这位位于大阪的日本艺术品供应商在在纽约(1895年),波士顿 ...
按:本文作者系夏鼐著《埃及古珠考》中文版译者、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系博士。对《埃及古珠考》的翻译不仅仅是翻译一件事,伴随这一工程的还有对夏鼐论文的补遗、注释和版本考释。为何会有版本考释这个工作呢?这是因为当时国内有数个版本的夏鼐日记原稿,而这些版本到底来自何处,互为何种关系,并不明朗。鉴于当时我在伦敦大学学院读博,去皮特里博物馆和伦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2022年3月5日,惊蛰。古代绘画中,有一类题材名为“起蛰图”。北宋科学家、画家燕肃所绘《春雷起蛰图》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起蛰图”。此画直接影响了后世的书画家。一方清代印人张在辛刻的“布鼓雷门”,则体现了惊蛰最显著的特点——雷鸣。《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的系列文章“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本期呈现的是诗书画印里的惊蛰 ...
“谁负旋乾手,当春起蛰虫”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是“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的农忙时节,是“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类伤春时节,也是春雷乍动、草虫惊走的节气。在古代书画中,“草虫”是花鸟画门下一类非常重要的题材。对于草虫的描绘,目前最早见于唐代墓葬壁画。宋元时期,随着花鸟画的成熟,善画草虫的名家多有 ...
澎湃新闻获悉,3月2日,由广州博物馆主办的“德化之美——馆藏明清德化白瓷展”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正式开幕,展览从广州博物馆馆藏的300余件明清时期德化白瓷中精选了134件(套),分“佛教塑像”、“陈设器用”、“饮食器皿”、“文房雅意”四个部分,展现德化白瓷庄重恬静的独特魅力和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生活掠影。展览现场德化是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 ...
太原北齐武平二年(571)武安王徐显秀墓图像存在数处改动:墓室正壁墓主夫人画像右眼部位的改绘,属于壁画创作过程中的技术性调整;石墓门的两件门扇下方以彩绘神鸟覆盖青龙、白虎浮雕,则显示对原有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完全否定。从技术和礼仪角度对上述改动现象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墓葬图像的性质,区分墓室空间与墓道空间的功能差别,揭示丧葬实 ...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出自杜甫的《丽人行》写尽了唐代女性的意态之美。古诗之外,古代书画亦不乏描绘女性题材的名家之作,她们或是唐代周昉笔下对镜理妆、挥扇闲憩、奏乐饮茶的宫女,或是宋人笔下勤于女红、疲于捣衣的妇女,亦或是明代唐寅画里丰腴中不失娟秀、浓艳中兼具清雅的名妓……在三八妇女节来临 ...
以往关于伊朗-中国间的文化交流,多依赖传世文献进行探讨,时间范围主要集中在萨珊波斯晚期或中国隋唐时期。本文以狻猊(狮子)、天马(阿克哈·塔克马)和跳脱缨(手串)为例,试图探讨两国间年代更早的交流。从考古发现看,狮子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为中国人所了解,并从汉代就扎根于中国艺术。比较汉晋和萨珊艺术中的额髦和鞍鞯后的花穗,也可以看出中国与 ...
澎湃新闻获悉,此前因受疫情影响而闭馆的苏州博物馆将于3月10日起恢复对外开放。开放之日,苏博特意遴选馆藏清代以来仕女画23件,推出“江南佳丽——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展”,画中的仕女或对镜梳妆、或观梅赏月、或嬉戏、或女红、或采菱……铅华之饰,粉泽之态,不一而足,展现出明清以来仕女画中江南闺秀的飘逸韵致。此外,苏州博物馆特展“元代的江南” ...
澎湃新闻获悉,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正在举办“人气国宝展”,聚焦于台北故宫典藏的艺术史上的名品,所展文物皆为备受喜爱的人气国宝,如台北故宫的镇院之宝清翠玉白菜,被认为是唐玄宗传世唯一墨迹的《鹡鸰颂》、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鄂侯簋、宋《苏氏一门书法册》等。该展横跨整个年度,从2022年1月25至2023年1月29日,分为四档,定期更换展件。其中唐玄宗 ...
将《九九消寒图》填上最后一笔,迎来的是又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经历了一冬的休眠,紫禁城中的树木已经逐渐展露生机。苍劲耸立的树木,守护着紫禁城,也根植在藏于故宫的一幅幅中国山水画卷中。它们是构成中国古代青绿与墨色山水的最小单元之一。植树节即将来临,我们或许无法走到林间去“手植”一棵树,但我们可以在 ...
早春二月,也是植树佳季。在云冈石窟的雕刻中,除了有佛造像与飞天外,亦有山林树木、翠影扶疏。云冈石窟雕刻中的圣树多与释迦牟尼人生的经历密切相关。他诞生于蓝毗尼花园的菩提树下,在阎浮树下思维悟道,涅槃于拘尸那罗城的娑罗树下等。本文用图文的形式展现云冈石窟中雕刻中的圣树。上面这两幅图表示的是悉达多太子降生的场面,摩耶夫人怀妊月将满,按 ...
说到桃花,必得提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不仅构造了一个理想世界的蓝本,也成为后世画家相继描绘的题材——在历代书画名迹中,桃花一直是描写文人心绪的重要花卉题材之一:或是(传)宋院本《桃花源图》轴中的长松屋舍、桃花处处;或是元代王蒙《桃源春晓图》中的白云洞口,流水桃花;又或是明代仇英《桃村草堂图》中的高山叠嶂、溪水潺潺……桃源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