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平城京锦绣如梦 奈良城唐风依存

很少放自拍,但秋日衰草、古意荒凉的平城宫遗址感觉太好了,放个剪影吧!为了得到大帝国的承认和册封,在隋朝建立次年即公元600年,圣德太子即派遣隋使恢复了中断100余年的中日邦交,一共派遣了四次。圣德太子病逝后多年,留居中国长达三十余年的遣隋使陆续学成归国并在革新政府得到重用。645年(唐太宗贞观19年)颁布《改新之诏》,第一次采用中国式年号大化,大化革新全面开始,日本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社会。公元663年(唐高宗龙 ...

• 海洋出水瓷器保护研究

基本信息:作者:李乃胜 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2月印次:1ISBN:9787030512994内容简介:  本书在概述水下考古学与出水瓷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华光礁Ⅰ号"、南海I号等古代沉船出水瓷器为对象,详细介绍了这些出水瓷器保护方案的设计及具体实施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是研究海洋出 ...

• 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中亚的中央性(2)

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丨中亚的中央性(2)弗兰克著 袁剑译 民族史作者:安德烈·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1929-2005),著名左翼经济学家,依附理论的重要代表,世界体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著有《白银资本》(1998)等书。译者:袁剑,1981年生,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亚研究、边疆研究。因此,德梅欧就将从母系制向父系制的首次转变 ...

• 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丨中亚的中央性

中亚的中央性安德烈·贡德·弗兰克 著袁剑 译作者:安德烈·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1929-2005),著名左翼经济学家,依附理论的重要代表,世界体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著有《白银资本》(1998)等书。译者:袁剑,1981年生,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亚研究、边疆研究。

• 赵丰: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于传统与时尚的结合

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于传统与时尚的结合——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发布时间:2017-03-14 G20特展“丝路霓裳:中国丝绸艺术”上的传统与时尚丝博“时尚之夜”的湖面时装秀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一位文博界代表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上:走进新华网直播大厅,接受新华小记者采访;做客“2017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直播间,与网友在线交流;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2017两会特别节目”,从文物保 ...

• 日本奈良的“长安Style”|风尚

微信ID  EYEONHISTORY  文|王新生 井上亘  奈良虽是一个只有38万人口的城市,但其中却有7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东大寺。  该寺始建于公元745年,当时的寺名为总分国寺,由圣武天皇仿照中国寺院建筑结构建造,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木造建筑。寺内西松林中的戒坛院,则是为中国唐代鉴真大师传授佛法而建的。    ...

• 吕一燃主编《中国海疆史研究》

    《中国海疆史研究》  作者:吕一燃主编  吕一燃,陈在正,刘蜀永,林金枝,张文绮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售价:98.00元  I S B N :9787220099137  所属分类: 历史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学  本书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中国海疆历史问题的研究性学术著作。全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南海诸岛,中国东南海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列岛,以及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领土主权交涉等重大 ...

• 近三十年来有关简牍与历史地理问题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以来,大量简牍资料的出土,为战国秦汉三国魏晋社会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简牍对一些新兴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逐渐进入历史地理研究者的视野。葛剑雄、华林甫指出:“考古发现的珍贵的文字或符号资料如地图、简牍、文书、碑刻、铭文、书籍等,也是相当重要的。”“但迄今为止对考古成果的利用率还不是很高。”近 ...

• 锦程:时空维度下的中国丝绸陈列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金琳 俞敏敏中国丝绸博物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南面,1992 年正式开放,2004 年起对公众免费开放,是国际上最大的以中国丝绸为主题,集收藏、研究、传承、展示于一体的纺织服饰类专题博物馆。丝绸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的金名片。在历史上,丝绸充当了中华文明的“文化使者”,成为连接东西方政治、文化和经济的纽带。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赋予丝绸更为丰富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为结合“一 ...

• 国家人文历史新刊推荐 | 盗敦煌

2017-03-02 国历编辑部 国家人文历史 2017年3月上1900年6月22日,对王圆箓道士而言,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雇人清理敦煌莫高窟第16窟的积沙工作仍在继续,一个藏有数以万计,以多种文字书写,跨越几个世纪的文书及纸绢画等物的石室却被赫然发现。惊喜总在不经意间出现。20世纪的世界文化史,就这样围绕“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和劫掠”缓缓展开……盗敦煌文 | 国历编辑部斯坦因是第一个进入敦煌藏经洞的外国人,他用4锭马蹄银(相当于 ...

• 【中亚研究】中亚地区的多元化及前景和影响

杨倩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作者简介杨倩,甘肃省国际友好联络会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亚问题。文章来源:《中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期。中亚国家独立二十五年来,国家建设的独立性、自主性不断增强,在政治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外交政策抉择和文化人文领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多元化特点和差异性。作为后苏联时代统一的一个地缘政治空间,中亚地区的完整性、统一性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地区一体化推 ...

• 学术文摘丨布兰迪修复理论之“修复的概念”

2017-03-05 艺术设计研究 美术遗产 《艺术设计研究》2013年第2期徐琪歆 编译布兰迪修复理论之“修复的概念”摘要:切萨莱·布兰迪(Cesare Brandi,1906-1988)作为20世纪文物修复的意大利派代表人物,其关于文物修复的理论论述对现代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奠基作用。1963年,他的著作《修复理论》(Teoria del Restauro)出版,这是他对修复理 ...

• “海上丝绸之路”上兴起的大唐街

  □李广志  唐朝中后期,中国商人进发海外,真正意义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全面展开。进入宋代以后,中国商人的活动范围覆盖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广阔海域,从事贸易活动的中国人驻留在那里,形成了海外华人居住地。11-13世纪间,日本博多首先出现了“唐坊”,即后世所称的“大唐街”、“唐人街”或“中华街”。而博多通向中国大陆的海上通道,主要是今天的宁波。  1980年代初,一个新发现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天一阁内尊经 ...

• 农业文明:丝绸之路上“行走”的种子

来源:新华网思客作者:伍隅“丝绸之路”上的农业交流活动大大推进了世界农业文明的进程。  中华农耕文化不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围绕农业生产诞生的物质、精神文化,也通过不同的扩散方式进而影响世界,陆海“丝绸之路”是所有扩散方式的渠道。虽然不同的农业交流内容走向世界的时间各有差异,但无一例外地对世界农业文明乃至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共同交织构建了世界农业文明的全球化。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和起 ...

• 丝绸之路中亚良马对中国意义大 赋予汉朝扩张能力

来源:中新网“一带一路”是最近热门话题,那么流传千百年的“一路”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密码?它对我们当下的发展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5月18日至9月30日,将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举行的《从敦煌到犁靬(音jiān):浙江大学新获丝绸之路研究外文文献展(一)》,也许能让我们管中窥豹,了解一二。提起丝绸之路,有两个西方人的名字是绕不过去的——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和。20世纪初,他们进入敦煌,除了带走大量文物 ...

• 丝绸之路上的旅行者

◆唐骋华  欧亚大陆是世界最大的陆地板块,大却不意味着道路贯通。翻开地图,欧洲平原和东亚之间横亘着崇山、高原、荒漠和戈壁,以至于互相隔绝。在交通工具简陋、通信手段稀缺的古代,一个人如果从中国长安出发前往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仅仅翻越帕米尔高原就得饱经磨难。加上随时出没的盗匪可能夺人性命,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这段旅程,毫不夸张。  即便如此,这条危机四伏的长途却总是驼铃阵阵、人流不息。其中相当一部分 ...

• 杜建录: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杜建录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 ...

• 单霁翔:促进博物馆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2016年,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印发《“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了系列活动,初步形成多部门合作、多措施并举、多领域融合、多模式共进的良好开局。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已经成为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使整个文化传播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 ...

• 赵丰:丝绸在中国外交中起着原动力的作用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高方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3日做客“2017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直播间,与网友在线交流。他指出,丝绸在中国对外交往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赵丰介绍,今天所说的丝绸之路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丝绸,一个是路。现在我们关心的比较多的是路,但丝绸却在这条路上起到了原动力的作用。因为人们首先是对丝绸感兴趣,当时丝绸是世界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慢慢地,丝绸从 ...

• 霍巍:西藏考古发现与“高原丝绸之路”

2017年3月3日下午,受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研究中心邀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教授在北京联合大学做了一场题为《考古发现与“高原丝绸之路”》的学术讲座。霍巍教授根据文献材料和最新的考古材料,对西藏地区的中西文化交流及其内部的文化交流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以往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较少涉及西藏地区,而西藏地区从史前时代开始就不是一个孤立的区域。在讲座中他提出“高原丝绸之路”的概念,这在当前“一带一路”的背 ...

• 新华网陕西频道现场访谈 访中国社科院研究院、西安唐城考古队队长龚国强

西安唐城考古队的队长龚国强(陈冲 摄)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新华网在线访谈。今天是9月30号,也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盛大开园的日子,我们现在就在开园仪式的现场。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西安唐城考古队的队长龚国强先生,我们先请龚先生给大家打个招呼。龚国强: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西安唐城考古队的队长龚国强。 主持人: 您一直在从事大明宫的考古工作, ...

• 阿斯兰遗址和近东地区早期国家起源的新思考

文章出处: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李新伟  进入新千纪,近东地区早期国家起源研究的重心逐渐向两河流域上游地区转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政治动荡的影响,下游传统核心地区难以顺利开展考古工作。本是迫不得已的重心转移,却为从更宏大的地理和文化背景认识丰富多彩的早期国家起源进程提供了新资料和新思路。2007年,叙利亚北部布拉克遗址的发掘被评为当年的世界考古十大新发现,其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上隆重发表。近年来, ...

• 敦煌汉简:汉代丝绸之路畅通的历史见证

作者:马智全2017年02月15日09:54来源:光明日报  康居王使者册生动地反映了中亚使者到汉地贡献的真实状况。图片来源:甘肃省博物馆  【项目成果】  2000年前汉代丝绸之路开创时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在中西文明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敦煌汉塞及邮驿遗址先后出土的大量汉代简牍,记录了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传播交流的生动历史进程。  1907年和1914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来到敦煌汉塞,将盗掘的汉简300 ...

• 奚牧凉:新媒体在公共考古中的作用

 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感谢各位老师辛苦坚持到最后。“挖啥呢”是我做的一个微信公众号,可能有些人看过这个公众号的文章,也希望大家拿出手机扫二维码关注。我之所以能在这里讲,我觉得可能出于两点:一是我的确在做一些一线的工作,“挖啥呢”过去一年大概发布了60多篇文章,其中大约三分之二是我写的,三分之一由别人写,我来编辑。二是我的确是在做公众考古这样一个研究方向。虽然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入学到毕业 ...

• 黄纯艳 | 变革与衍生:宋代海上丝路的新格局

  《南国学术》2017年第1期    黄纯艳先后在武汉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完成博士后研究;1998—2015年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曾担任历史系主任、中国古代史学科带头人;2015年至今,任云南大学特聘教授、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宋史和中国经济史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宋代财政史》《宋代朝贡体系研究》《宋代茶法研究》《宋代海外 ...

• 史家珍:如何平衡考古工作与城市建设?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北京如果想变成纽约,100年就可以;但要把纽约变成北京,1000年也做不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千城一面”成了国内城市建设中广为诟病的问题。与此同时,“老城”再造又成了不少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古都旅游新地标的一个举措。经济建设果真与遗产保护不可兼得么?如何处理好遗址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诸多古城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了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

• 张中行:《洛阳伽蓝记》里的一点牢骚

  南北朝时期出了不少怪书,其中一种是北朝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说它怪,有出奇制胜的意思。奇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题材新颖,单纯的追记佛寺;二是内容丰富,笔由佛寺伸向四面八方,上至政事、名流,下至民风、市井,几乎无所不有;三是文学气味很浓,文字优美,故事性强,有小说、剧本那样的吸引力。  全书以方位为纲,以佛寺为目,写了五卷。写佛寺,描画景物,多用南北朝流行的骈俪,成就不小。但更大的成就是由 ...

• 荒川正晴: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

唐帝国的确立过程,如果从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这一方面来看,也可以概括为,是把本来由各州郡县掌控的交通、交易的管理权逐步收归中央政权的过程。而在唐帝国领域内全面敷设驿路,由京都四通八达向各个州,就是这一过程的具体表现。  一旦形成了由中央统一管理的交通、交易网络,同时也就形成了一个以驿道和运河为主的贯穿中国南北的交通干线网,从而实现了京城与中亚、北亚以及其他周边地区的直接交流。唐帝国领域内的都市网络的 ...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丝绸之路与西域考古系列学术讲座正式开讲

作者: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了扩大新疆文物考古研究视野,及时了解学术研究新动态,促进新疆文物考古工作发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17年开始,举办“丝绸之路与西域考古系列学术讲座”。2月24日上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楼会议室迎来了“丝绸之路与西域考古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前丝绸之路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往——以金属器为视角的考古学研究》。讲座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建华老师主讲 ...

• 葛剑雄谈《中国历史地图集》

自从班固编纂成第一部断代史以后,传统的史书都是以中央王朝或某一政权为体系的,反映在地图绘制上也是如此。直到清末民初,杨守敬编绘出版《历代舆地图》,也只反映历代中原王朝,而不包括边疆地区的非汉族政权,尽管这些地区早已是清朝版图的一部分。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十年代开始,中国的史学家大多已经注意到并在实际上打破旧的王朝体系,但如何确立新的体系却并没有真正解决。  如何理解和确定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范围就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