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墟遗址博物馆开工奠基
11月23日,备受瞩目的殷墟遗址博物馆在河南安阳开工奠基。 “殷墟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甲骨文及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河南安阳市文物局刘永平说,自1928年开始科学发掘以来,所揭示的设施完备的都城遗址、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区、高度发达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 ...
11月23日,备受瞩目的殷墟遗址博物馆在河南安阳开工奠基。 “殷墟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甲骨文及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河南安阳市文物局刘永平说,自1928年开始科学发掘以来,所揭示的设施完备的都城遗址、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区、高度发达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 ...
从敦煌研究院获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莫高窟第94窟窟前殿堂建筑修缮工程已于近日启动,保护内容包括屋面揭瓦,更换开裂损伤大梁、檩、椽,铺设窟内架空木廊道及玻璃屏风等。11月19日,敦煌莫高窟第94窟窟前殿堂建筑修缮工程开工仪式在莫高窟九层楼广场举行。图片来自敦煌研究院 莫高窟第94窟为晚唐代表窟之一。晚唐归义军节度史张淮深出资开凿于公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3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近期在平遥古城东城墙外的平遥县会展、演艺中心项目建设工地成功发掘出一组东周和金代古墓葬。这是迄今在平遥古城附近发掘的年代较早的地下文物遗存,为实证平遥2000余年建制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出土的三璜联璧资料图片 据介绍,此次发掘的这一组东周竖穴土坑墓和金代砖室墓,位于平遥县东城村南, ...
11月19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随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来到发掘现场。现场已挖掘出数十个深10厘米至20厘米不等的探方,部分探方上覆盖着黑色薄膜。因近日下雨,不少探方积水。现场用蓝色围栏封闭,围栏上挂着写有“一举一动保护文化遗产”等标语的红色横幅。面积1000平方米的发掘现场在一条村级水泥路的西侧,离发掘现场北部约100米远处是汉十高
玉钺、玉琮、耳珰、玉锛……穿越5000多年前中国的专业玉石器制造场逛一逛,能见识到不少宝贝。日前,河南省南阳市黄山遗址考古发现了10座距今5000多年的玉石器生产作坊,其中仰韶文化晚期的大型玉石器生产作坊3座、屈家岭文化时期玉石器生产作坊址7座。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具有大型玉石器生产“基地”性质的大遗址。▲ 图为河南南阳黄山遗址部分发掘现场航 ...
2020年11月23日,由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紫禁城学会、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0年“第一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在故宫博物院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王时伟,出席活动并致辞,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赵国英主 ...
北京城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目前,北京城中轴线作为线性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体国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对北京城中轴线及沿线建筑的历史风貌有高度的认识。这条中轴线凝聚了北京城市文化发展的精髓,是北京城最壮美的进行曲,保护好中轴线,就是保护好北京城。因 ...
大堡子墓地位于秦汉新城(原泾阳县)高庄镇大堡子村西,地处泾河南岸台塬(咸阳塬东北部),黄土堆积丰厚、地势平整开阔。上世纪五十年代调查记录显示,大堡子墓地地表曾有高大封土,今已不存。2017年发掘表明,该墓地为一处以西汉早期墓葬为主的大型墓地。大堡子墓地位置图(上为北) 2020年5月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2017年发掘区域 ...
二里头遗址中心区“九宫格”式布局有哪些新探索,淮河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如何解剖发掘,年代最早的粮仓是怎样防潮的,高等级龙山文化墓葬有哪些随葬器物,大型玉石器生产“基地”是怎样布局的……11月25日,记者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获悉,河南二里头遗址、安徽禹会村遗址、河南时庄遗址、余庄遗址、黄山遗 ...
11月2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南二里头遗址、安徽禹会村遗址、河南时庄遗址、余庄遗址、黄山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会议聚焦夏文化及新石器晚期重要考古发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心区“九宫格”式布局、“井”字形主干道路网络面貌更加清晰,新发现宫殿区南、北两侧道路 ...
第一届国际丝绸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 点击此处观看直播 时间:11月24日-11月25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个 上一篇下一篇
2017年11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天进教授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做了题为“商周王朝的更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的解读”的演讲,历史学院徐少华教授担任主持,校内近百名师生共同参加。内容回顾文献中“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的记载和青铜器利簋的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揭示了商周王朝更替的历史,近年来夏商周断代工程也对商周 ...
2020年11月3日晚6时,应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邀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张庆捷先生出席第11期“中国考古大讲堂”,在吉林大学中心图书馆国际学术大讲堂为考古学院师生带来题为“北朝唐五代墓葬壁画的发展演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宋玉彬教授主持,考古学院七十余名师生出席了此次学术活动。 在讲述山西地区北朝唐五代 ...
山东:德州一建筑工地发现东汉古墓 将进行拆解保护 山东德州一在建工地内发现一处东汉晚期古墓,距今约有1800多年历史。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介绍,这种带装饰壁画的砖室墓葬在德州比较少见,对于研究东汉历史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古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结束,将对其进行拆解保护。 据专家称,这种带壁画的砖石墓葬在德州乃至山东都很少 ...
11月21日、22日,滕州岗上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研讨会暨“考古中国·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滕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委员会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江苏省 ...
11月23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石窟专委会”)年会于洛阳召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姜文锦,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险峰出席,洛阳市文物局局长余杰,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出席会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 ...
桑达隆果墓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是一处延用近千年(BC300-AD600)的重要墓地。该墓地墓葬分布密集、打破关系复杂,多样的墓葬形制和大量的出土遗物,呈现出了西藏西部早期的考古学文化特征,可从中初窥当时当地社会结构、生业模式之端倪,同时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新疆、中原及西藏其他区域的交流在此也留下了痕迹。 2017年12月札 ...
敦煌学与石窟寺研究系列工作坊为共同推进敦煌学与石窟寺研究,由北京大学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商务印书馆支持的“敦煌学与石窟寺研究工作坊”,将以专题讨论系列的形式召开,讨论涉及敦煌学与石窟寺研究的各个层面,包括考古、文献、历史、艺术、语言、宗教等方向。敦煌学与石窟寺研究工作坊鼓励青年学者参会,2020年度的敦煌学与石窟寺研究工作坊系首次 ...
11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共同举办“中塔‘一带一路’合作:机遇与挑战”视频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翔和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副院长萨伊多夫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高翔指出,中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塔方积极响应并全力支持,成为首批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中塔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加强战略对接 ...
10月30日,大英博物馆科学研究部主任Carl Heron教授通过Zoom在线直播的方式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黍与饮食:陶器残留物分析在研究黍的加工与消费中的作用》的精彩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本次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进行了点评和讨论。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安婷老师主持了讲座。 ...
11月13日下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魏正中老师在学院为我们带来了题为《解读石窟寺院——以龟兹为例》的讲座。讲座伊始,魏正中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龟兹石窟寺的相关背景。龟兹石窟主要分布在今库车市为中心的库车、拜城一带,公元2-3世纪就已有开窟活动,大部分洞窟的开凿年代集中在5-6世纪,一部分开窟活动可能延续至7-8世纪。同时,魏正中老 ...
西安发现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出土罕见耀州窑青釉瓷器墓室随葬品 11月17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出消息,考古人员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杜回村南部发掘汉唐、宋金及明清时期墓葬40余座。其中发掘的5座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葬,系近年来关中地区继蓝田吕氏家族墓葬发现以来,宋代考古的又一重要新发现。圆形香盒鼎式炉 孟氏家族墓葬位于发掘区中 ...
新华社兰州11月20日电 记者20日从甘肃省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获悉,历时7年的“武威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修复”工程目前已完工,搬迁壁画全部完成修复工作。 据介绍,该工程启动于2014年,修复文物包括壁画300余平方米、塑像70余身,修复工程由敦煌研究院执行,通过壁画碎片拼接、重层壁画揭取修复、彩塑拼接修复等全面完成文物修复工作。 ...
郢城遗址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19~2020年的考古发掘中,共发现三处与郢城城址同时期的木桥遗迹。 东门护城河木桥 2018~2019年,荆州博物馆对郢城遗址东城门及护城河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在东门外护城河发现一处秦汉木桥。该木桥正对郢城东城门,距 ...
2020年9月下旬至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锡林郭勒盟文物保护管理站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吉呼郎图匈奴墓群2座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木棺、人骨、铁刀、铁镞、陶罐、漆器及动物殉牲等。2座墓葬地表有圆形石头封堆,1号墓早年被盗,2号墓未遭人为破坏,但穴居动物将木棺作为巢穴,对墓葬造成 ...
安徽省阜阳市岳家湖遗址近日完成挖掘工作,这是阜阳城区发掘的唯一一处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首次科学证明阜阳城区确实存在距今约5000年的史前文化。▲ 遗址发掘现场岳家湖遗址位于阜阳市颍东区。今年6月至1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阜阳市颍东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共发现宋代砖砌水井1座,壕沟、墓 ...
近日,从浙江省宁波市考古部门获悉,他们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在宁波市北仑区发现了一处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址。这是一处保存较好、以东周遗存为主的中小型文化遗址,年代应处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在当时可能是一处村落。▲ 四顾山遗址主发掘区航拍从去年7月到今年5月,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原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宁波市北仑区文物保护管 ...
会议现场2020年11月15日,“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在南京九华饭店组织召开工作年会。会议邀请了上海大学罗宏杰教授、山东大学马清林教授、兰州大学冯虎元教授、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石镇山高级工程师、南京博物院徐飞研究员、西北大学温睿教授和北京国嘉瑞联合会计师事务所高级会计师徐盛怀作为项目咨询专家。东南大学、江苏 ...
2020年11月11-13日,应敦煌研究院邀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沙武田教授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责任鉴定员刘建华研究员前来莫高窟考察与讲学,并先后为我院研究者作了专题性的丝路文化艺术讲座。本次“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系列讲座”共五场,由我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科研管理处、佛学研究中心和敦煌学 ...
11月13日,“一勺·莫高——敦煌石窟艺术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正式开幕,展期1个月。此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承办。展览通过展示敦煌石窟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临摹品、研究复原敦煌壁画中的乐器、3D打印敦煌壁画中建筑模型等共200余件展品和一座复制洞窟——莫高窟第3窟,聚焦敦煌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 ...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日前开幕。展览以山东博兴地区出土佛造像为主体,重点展示佛像蕴含的艺术、历史与思想内涵,反映博兴地区佛造像在北朝时期的演变历程。“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现场 杜建坡摄 博兴是山东佛造像艺术的代表地域之一, ...
2020年11月6-8日,由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主办,马鞍山市博物馆和南京师范大学六朝考古研究所(筹)联合承办,马鞍山市历史与文化研究会协办的“‘江南文化视域下的六朝文化’论坛暨随园六朝考古学术工作坊(第三期)”在马鞍山市图书馆隆重开幕。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 ...
2020年10月25日下午,文化遗产研究院长风论坛(鳌山028期)之“考古学文化、文献文本与吴越早期历史的构建”讲座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先生担任主讲嘉宾,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青教授主持。 徐良高先生认为考古学文化、文献记载和青铜器铭文是三代历史(或称原史时代历史)研究中的三类重要史料。如何看待这三类 ...
以手斧为代表的旧石器早期大型工具组合,是古人类石器技术进步的重要体现。广西百色盆地是国内最早发现手斧的区域之一,目前已有近50年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在这一过程中,考古学者积累了大量珍贵的旧石器标本,为研究华南地区早期人类的演化提供了科学依据。自2018年以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广西百色右江 ...
2020年11月6日至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淄博市临淄区文化和旅游局、淄博市临淄区齐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手工业考古·临淄论坛——以城市手工业考古为中心”,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 ...
2020年11月5日的北京,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由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和故宫研究院玉文化研究所联合召开的一场影响玉器行业未来研究方向的重要会议,在北京赛特饭店隆重举行。 会议由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主任、故宫玉文化研究所所长徐琳主持,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兼故宫研究院副院长赵国英、中 ...
经过连续3年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天山北麓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境内,发现一座始建于高昌回鹘(约公元10世纪)的公共浴场遗址。 负责浴场遗址发掘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教授魏坚介绍,新发现浴场遗址位于奇台县唐朝墩古城东北部,整体结构由中心部位的砖砌主体建筑、东侧相接的土坯建筑和北侧中心的灶址及左右两端的水井等相关遗迹构成 ...
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为配合北仑区黄山路西延(富春江路-小浃江路)工程建设,原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联合厦门大学、北仑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该工程沿线进行了先期抢救性考古调查和勘探,在工程经过的平风岭隧道两侧坡地分别发现一处汉代窑址——平风岭窑址和一处东周时期文化遗址——四顾山遗址。 平风岭窑址已 ...
黄家坡墓群位于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西路原益阳市农业局办公楼区(图一)。因益阳步步高新天地项目建设需要,2020年5月中旬至7月初,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益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益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赫山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对项目红线范围内的黄家坡墓群进行了配合性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墓葬53座,其中战国中晚期墓葬 ...
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13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着力解决机构建设薄弱、专业人才缺乏、保护利用不够、多学科支撑不足、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提高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发布考古成果称,考古工作者在偏关天峰坪遗址发现一座距今约4500年的小型石寨,为探寻石头砌筑技术在黄河东岸的发展轨迹提供了线索。 天峰坪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天峰坪镇天峰坪村东,西距黄河一公里,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所在地三面环河邻沟,位置封闭,地势险要,具有较强的防御色彩。 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为配 ...
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广州黄埔沙岭遗址发现先秦时期越人墓地。沙岭遗址全景航拍 资料图片 2020年8至9月,为配合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小鹏汽车智造产业园)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项目用地涉及的沙岭遗址东区进行调查勘探,确认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先秦越人墓葬分布。在按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
NEWS“丝绸之路”沿线历史人口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主办: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承办:复旦大学“历史GIS与数字人文研究”青年融合创新团队协办: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复旦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团队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丝路中国段回族历史人口研究团队会议日程11月20日(星期五)全天——报到注册报到时间:10:00——22:00报到地点:上海财大豪生大酒店(上海 ...
2020年11月6日下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研究馆员应我院邀请,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公众考古活动中心多功能厅做了题为《成都考古发现与文化遗产保护“成都模式”》的学术讲座。这是我院“考古广州·名家讲坛”2020年第3讲。讲座由易西兵院长主持,我院全体业务人员以及部分文博同行、暨南大学等高校师生和社会热心人士聆听了讲座。成都是长江上游古代 ...
11月13-1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隆重举行了十五周年院庆系列活动。其中,“首届古代知识与文明的产生与传播”学术研讨会是本次院庆的主要活动之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近六十名专家学者与会,分为“思想、制度与历史”、“文献、语言与文学”、“西域、文本与宗教”三个分会场发表报告并进行了深入讨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 ...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卧佛将启动整体修复2020-11-17近日,记者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研究院了解到,大足石刻最大一尊造像释迦牟尼涅槃图,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卧佛已经完成水害治理,将启动整体修复。大足石刻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代表着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是重 ...
会议名称:IIC第28届双年大会 “建筑遗产保护的当代实践与挑战”时间:2020年11月16-20日地点:印度 新德里主办方:国际文物与艺术品保护协会(IIC)摘要提交截止时间:2019年4月26日来源:https://www.iiconservation ...
2018年6月3日晚,川大史学大讲堂第十讲“考古学上所见吐蕃以前的青藏高原”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吕红亮教授主讲,李映福副院长主持。历史文化学院熊文彬教授、罗鸿教授、鲍成志副院长、马轩老师以及众多学生到场聆听了本次讲座。 李映福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吕红亮教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吕红亮教授是四川 ...
近年来北朝考古有三个重要发现,分别是云冈石窟窟顶一区北魏佛教寺院遗址、云冈石窟窟顶二区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和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云冈石窟窟顶一区北魏佛教寺院遗址远眺图房址云冈石窟窟顶一区北魏佛教寺院遗址是一个北魏寺庙遗址,原来布局有塔有院,是塔院式结合的建筑,应是北魏迁都前的寺庙遗址,也应该是中国北方现存最早的佛教寺庙遗址。北 ...
14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广州黄埔沙岭遗址发现多座先秦时期越人墓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9月至11月对位于广州黄埔的沙岭遗址东区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商墓葬1座、灰坑41处、柱洞86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墓葬37座、沟3条;宋代墓葬1座、沟2条;明清时期墓葬15座,出土文物近百件。▲ 考古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