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尊”进京,这些国宝级青铜重器国博展出!
作为中国人,“中国”二字始终是我们心底最深的情结。那么,这个如今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司空见惯的词,最早出现是在什么时候呢? 到国博,这件西周的“何尊”会告诉你答案。 ▲何尊 因为铭文中出现了最早的“中国”,何尊备受瞩目。铭文中“中或(国)”的本义为四方之中、天下之中,尽管与专有国名“中国”差异显著,但这种提法与国名“中国 ...
作为中国人,“中国”二字始终是我们心底最深的情结。那么,这个如今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司空见惯的词,最早出现是在什么时候呢? 到国博,这件西周的“何尊”会告诉你答案。 ▲何尊 因为铭文中出现了最早的“中国”,何尊备受瞩目。铭文中“中或(国)”的本义为四方之中、天下之中,尽管与专有国名“中国”差异显著,但这种提法与国名“中国 ...
2020年8月8日上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016期)暨山东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暑期学校系列学术讲座之“科技与精神——二里头遗址的铸铜和祭祀遗存”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担任主讲嘉宾,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杜老师首先介绍了二里头 ...
近日,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与玉门市博物馆联合组成的河西西北部汉长城考察队在玉门境内考察汉长城时,利用遥感技术发现一座古城。考察队在人烟罕至的杂草丛生的黄草滩中展开考察该古城淹没在一片广阔的黄草滩中,人烟罕至,古称长宽在100米,四面城墙微微隆起于地表,城内外杂草丛生,一般很难被人 ...
近日,承载着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的“东亚数字人文平台”一期建设已完成并投入使用。该平台是校区新文科科研平台建设工作的初步探索,是以满足人文社会科学的研学为核心,运用新技术瞄准国际数字人文发展前沿、着力建设的文、理、工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据了解,二期平台建设规划预计将于8月下旬开始推进软件部分开发 ...
作为东汉末年与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曹操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澎湃新闻获悉,备受公众与文史考古界关注的河南安阳曹操高陵本体保护与展示工程,近日已进入文物布展阶段,并将打造为三国文化遗址公园,成为研究三国文化及汉魏历史的重要平台。其中的A区遗址博物馆,主要用于曹操生平事迹和文物展示,该区的主体工 ...
【展览信息】展览: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8展厅 即将展出主办方: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文物局、宝鸡市人民政府【展览缘起】青铜是铜与其他金属的合金,因器物表面氧化而生成的铜锈多呈青绿色而得名,又称吉金。青铜器是我国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物质遗存,其表面铸刻的文字被称为吉金文或金文,代表了中国文字发 ...
2020年8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班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董新林研究员讲授了本次研修班专家授课的第二讲《辽上京遗址城市考古实践和思考》。 本次授课围绕城市考古概述、辽上京遗址考古发掘实践、做好城市考古的几点思考三点展开。董新林研究员讲授《辽上京遗址城市考古实践和思考》 首先,董新林 ...
为都墓地位于丽江市玉龙县大具乡为都村,西北距金沙江约3公里,当地在修建为都中学球场时发现。经实地调查、勘探,发现地表下有墓葬出露,深浅不一,出土有单耳陶罐、海贝、小件铜器等,初步判断墓地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尽可能地收集古人类生产生活的遗留信息,为金沙江流域青铜时代考古以及西南地区石棺葬研究提供新的材料,达到文物保护的目的,我 ...
殉人现象在西汉诸侯王墓葬中时有发现,如徐州的狮子山楚王陵墓、广州的南越王墓等。狮子山楚王陵墓墓道内发现陪葬墓1座,墓室内2座。其中位于墓道内陪葬墓未被盗扰,出土印文为“食官监印”的铜印一方。据此,发掘者及相关研究学者多将其称为“食官监”陪葬墓,认为墓主为负责楚王饮食的食官监。该陪葬墓出土铜鼎、铜印、玉枕、玉璧、玉璜、铁剑、无字玉印 ...
这是楼兰古城三间房遗址(2019年11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新疆抢险加固楼兰古城三间房和佛塔遗址 这是抢险加固中的楼兰古城三间房遗址(7月27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发(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这是楼兰古城内的佛塔遗址(2019年11月11日摄)。 新华社发(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工 ...
为配合天府大道北延线(德阳段)的建设施工,由我院负责的联合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大发现。 联合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新平镇(现南丰镇)联合村1组,地处鸭子河北岸约1.5公里处,南距三星堆古城遗址约8公里。在早期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考古队员共发现5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1处汉代遗址、1处宋代遗址、7处汉宋时期墓地以及2 ...
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的北部,有3000多年历史的孟图神庙褪下了神秘面纱。在中国和埃及考古人员共同努力下,神庙实地景象和出土文物渐渐呈现于世人面前。 近日,中国与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队发布了阶段性成果报告。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一期工程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今年年初,新 ...
8月4日——6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与玉门市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察队,对河西西北部汉长城进行了新一轮考察。玉门汉长城十墩守一方绿洲连日来,考察队员顶烈日,迎风沙,深入戈壁腹地,湖滩沼泽地,经受一路颠簸,连续奔波。最多的一天从疏勒河奔波到黑河边,行程多达550多公里。十墩汉长城边 ...
▲保德县林遮峪遗址石城墙发掘区示意图 日前,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忻州保德县林遮峪遗址发现一段残长约140米的石城墙,其遗址的内涵与时代,和黄河对岸陕西石峁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时代颇有几分相似。林遮峪遗址,位于忻州市保德县林遮峪乡林遮峪村村南堡梁台地的最前端,紧邻黄河,是黄河东岸一处重要的龙山至夏商时期遗址 ...
近日,经过邯郸市广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不断研究,珍藏于广平县文保所的《唐开元造像碑》一侧书法被认定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二十岁左右的行楷书法。8月9日,广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任振朝展示《唐开元造像碑》颜真卿碑刻拓片。 《唐秦献造石浮图像记》也叫《唐开元造像碑》,唐开元十五年(727年)立。据康 ...
在埃及吉萨,胡夫法老曾耗时近20年造出了大金字塔。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博物馆——投资高达10亿美元的大埃及博物馆,则自2002年宣布建筑方案竞标至今也将近20年。这座博物馆的开馆日最初定于2011年,一推再推,最新计划是2021年开馆。澎湃新闻近日获悉,该馆建设进度已完成了96.5%。巨大的展馆中庭“可容纳一架波音747”。展馆中最大的文物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 ...
来源:“春城晚报”微信公众号“春城晚报”微信公号8月11日消息,“大具中学足球场在重建时,发现地面裸露出一些石棺,感觉不太对劲。”今年6月,丽江市玉龙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在接到当地村民的上报之后,马上赶到大具乡进行实地调勘、向周边村民了解情况,经过初步的现场查看发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几方石棺,极有可能有约3000平方米的石棺墓葬密集分布于该 ...
点击“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可以订阅哦!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充分发挥历史学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携手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将于2020年8月在青海西宁举办第七届青年史学家论坛。现面向学界公开征稿 ...
活动现场8月10日,2020·山东威海定远舰遗址第二期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在刘公岛定远舰遗址考古工作平台“丰旺10”平驳船上举行开工仪式。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威海文旅集团、威海市海事局、威海市海警局、刘公岛海事处等有 ...
8月7日,“后宫遗珍:清东陵慈禧及容妃服饰修复成果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展览陈列了修复完成的16件女服精品及相关丝织品,按文物来源分为“慈禧定东陵地宫出土”“容妃园寝地宫出土”“故宫博物院调拨”三个单元。这些历经沧桑的服饰,虽失去了原有的绚烂色彩,但经修复后仍魅力不减。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 ...
× 展览地址:广州东方博物馆东高厅、丝路厅 展览开幕:2020年8月15日(周六) 展览日期:2020.08.15——2021.08.15 提及大唐盛世 你想到的是数不尽的珍馐美味 还是喧闹繁华的街道 在中国历史的广袤苍穹中大唐是极为璀璨的一颗星辰 今天我们将看到的是唐代金银器珍宝展览展览汇集近110件(套)唐代金银器珍宝 ...
通过研究陕西省北部榆林地区多处考古遗址中的动物骨骼,考古工作者发现,在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期间,生活在此区域人们的肉类“食谱”经历了从野生动物为主到以牛、羊等家畜为主的变化,据此可以佐证中国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形成于距今约4500年前。陕西新石器时期遗址分布图,榆林地区密集分布了大量这一时期的遗存。 今天的陕北榆林地区地处中国农 ...
慈禧太后的陵寝定东陵在1928年曾遭受严重盗掘,盗掘者掠走全部随葬珍宝,而将墓主人所穿服饰等丝织品随意丢弃。这批丝织品后经清理,一直被保存在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的库房,未经科学而系统的修复。昨天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的“后宫遗珍——清东陵慈禧及容妃服饰修复成果展”,首次公开历时8年修复的慈禧及容妃陵寝地宫出土的服饰等。通过解读这批丝织品文 ...
“南海1号”沉船1987年发现于广东省阳江海域。历经近三十年的打捞发掘工作,“南海1号”沉船不仅出水了数以万计的珍宝,也显示出宋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已涉及到海外贸易体系当中,再现了南宋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澎湃新闻获悉,昨天(8月8日),“大海道—‘南海Ⅰ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幕展出,展览共分“南宋中兴”、“万贯珍品”、“万 ...
在埃及吉萨,胡夫法老曾耗时近20年造出了大金字塔。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博物馆——投资高达10亿美元的大埃及博物馆,则自2002年宣布建筑方案竞标至今也将近20年。这座博物馆的开馆日最初定于2011年,一推再推,最新计划是2021年开馆。澎湃新闻近日获悉,该馆建设进度已完成了96.5%。巨大的展馆中庭“可容纳一架波音747”。展馆中最大的文物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 ...
7月23日,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在美术研究所大画室作《敦煌艺术与唐代文明》主题讲座,讲座由美术研究所所长马强主持。讲座中,赵声良分别从“石窟、寺院与民众生活”“书法名作在寺院”“雕塑艺术在石窟”“绘画艺术在石窟”这四个方面,对唐代艺术的源流、兴盛的过程以及典型案例个代表人物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还列举了大量的图例,说明了唐代寺院在当 ...
尽管新冠疫情给人员跨国往来带来困难,但中国援柬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相关考古研究工作仍持续推进。该项目负责人王元林29日告诉新华社记者,近期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表明古代中柬交流频繁。 王元林说,按照“古迹修复、考古先行”的原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于2019年11月正式启动该项目排险与考古工作,由中柬双方考古人员联合组成工作队进驻遗址 ...
为配合沂南汶河三期治理工程汶河滨河西路修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9年11月底至2020年8月初对沂南县里宏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 里宏遗址位于临沂市沂南县砖埠镇里宏村东,地处沂河与汶河交汇处。遗址西部被村子覆盖,东靠汶河,受汶河冲击破坏,东部边缘参差不齐,与河床高差约4米。现存遗址平面为南北向长条形,南北长约20 ...
犍陀罗,古代印度十六国之一。今阿富汗之喀布尔,坎大哈以东,及印度之西北边省,悉为犍陀罗故地。犍陀罗的梵文是Gandhālaya。又作健驮逻、乾陀罗、乾陀、乾陀卫、乾陀越。据《慧苑音义》记载,“乾陀是香,罗谓陀罗,此云遍也。言遍此国内多生香气之花,故名香遍国。其国在中印度北,北印度南,二界中间也。”那么,犍陀罗就是“香遍国”的意思。《玄应 ...
2020年8月8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宜宾市博物院协办的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酿酒技术的价值挖掘与展示研究”之“考古五粮液”项目在酒都宜宾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现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研项目组团队,专家组成员王子今、王仁湘、孙华、李华瑞、魏学峰等文博界知名专家学者,宜宾市博物院领导,宜宾酒企代表等近百人出席启动仪式 ...
历史星汉 濮阳建立“上古文明园”的优势濮阳市地处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中心地带。“濮阳”一名始于战国,秦汉以降,又先后以东郡、澶州、开州称之,民国复更名为濮阳。濮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历史文化名街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2004年,濮阳市 ...
林遮峪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林遮峪乡林遮峪村村南堡梁台地的最前端,紧邻黄河,是黄河东岸一处重要的龙山至夏商时期遗址,遗址面积约40多万平方米。地表遗物丰富,遗址保存一般。1971年在遗址内发现一座商代晚期墓葬,出土青铜器30件,引起学界关注。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对该遗址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试掘,试掘面积约200平米,在遗 ...
七星墩遗址位于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东旭村。遗址坐落在长江南岸大荆湖西南隅的一处台地上。2018年,为推动“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课题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七星墩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2018年调查面积20平方公里,钻探面积1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400平方米。2019年调查面积10平方公里,钻探面 ...
龙是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标志和精神象征,它以特殊的神灵含义和图腾形象渗透进各个文化领域,甚至成为古代政治崇拜的核心与权威。澎湃新闻获悉,8月8日起,“龙翔九天——元明清龙纹御用瓷器展”将通过线上“云展览”的方式呈现。此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光尧担任学术主持,遴选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明代御窑遗址考古遗物;北京 ...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玉器不仅仅如外在一般温润,更多表现的是人们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2020年8月1日至10月31日,“瑞玉呈祥——杭州博物馆馆藏玉石器精品展”在上海闵行博物馆开幕,为观众呈现中国玉器的古朴魅力。澎湃新闻特精选刊发展出中的精品。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选取杭州博物馆所藏玉石类文物166件,通过“好雅之风—— ...
通过研究陕西省北部榆林地区多处考古遗址中的动物骨骼,考古工作者发现,在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期间,生活在此区域人们的肉类“食谱”经历了从野生动物为主到以牛、羊等家畜为主的变化,据此可以佐证中国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形成于距今约4500年前。 今天的陕北榆林地区地处中国农牧交错带,西北边是欧亚大草原牧区,东南边是农耕区,属气候环境和生 ...
2020年7月30日,在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专业保护委员会第十次工作会议暨中国丹霞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活动现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景峰发来视频贺辞,祝贺中国丹霞申遗成功十周年,要求各遗产地管理部门加大保护力度,加强科学研究,确保长期有效管理,扩大国际影响力。 景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 尊敬的 ...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全市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 《进一步加强全市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7月28日 进一步加强全市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
为水所环绕的明代沈周家,每到夏天,便被田田荷叶所包围。他曾以“剪取竹竿渔具足,拨开荷叶酒舩通。”来形容自家周围的夏秋之景。本文从沈周与其挚友4人在盛夏开展的一场“荷花燕”说开,表达了耳顺之年的沈周丧妻之痛以及与吴中名医韩宿田之间的深情厚谊。沈周在此背景下所绘的《瓶荷图》也弥漫着离愁与迟暮的悲怆。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的夏天,一如 ...
自鼻烟传入清朝,在宫廷与王公贵族间流通开来之后,鼻烟壶成为当时的时尚风潮,于方寸间的小瓶几乎囊括当时各种制作工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大量清宫制作最精美的鼻烟壶。澎湃新闻获悉,7月31日起,“士拿乎—清宫鼻烟壶的时尚风潮”在北部院区展出。据悉,此次展览选展各种材质之鼻烟壶,从雕刻、烧制、琢磨等工艺角度理解其制作及所呈现之时代特色; ...
8月4日,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陈列中心为积极支持由甘肃鸿文敦煌艺术研修中心承办的“走进敦煌——敦煌研究院助学扶志研习营”活动。为近百名来自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学校九年级的师生开展《潜心画栋亦雕梁》《庄严净土悯众生》《砥砺新生——1650知多少》三项教育推广课程,体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博物馆之旅,多角度感受中华优秀文化之一的敦煌石窟文化 ...
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繁盛的楼兰古城,历经千百年风沙侵蚀,已岌岌可危。从今年6月起,当地启动对楼兰古城的抢险加固工程。 记者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抢险加固的对象主要是楼兰古城内存在安全隐患的三间房、佛塔遗址本体以及它们赋存的台地,工程资金总量约942万元。 去年,文物保护人员在古城巡查时发现,三 ...
近日,以总分676分位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女孩钟芳蓉备受关注。这不仅因为钟芳蓉的高考成绩很亮眼,也因为她是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学习全靠自觉的留守女孩,且她报考了在很多人看来颇为冷门的北大考古专业。据了解,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毕业于北大考古系的樊锦诗已通过写信,表达对湖南女孩钟芳蓉的祝福和希望:“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 ...
为充分发挥西千佛洞的社会教育功能,弘扬博大精深的敦煌石窟艺术,7月29日,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开展了“触手可及的文明—泥版画”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来自敦煌市的20多名青少年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主要围绕“壁画制作”的主题展开,首先组织青少年进入洞窟实地参观,了解西千佛洞洞窟的开凿过程及壁画的制作材料和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外发布最新考古成果:在四川德阳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东北方向约8公里处的联合村,考古人员发现了丰富的新石器、商周、秦汉、魏晋、唐宋和明清时期的遗存,揭露各个时期的灰坑、墓葬、窑址等遗迹数以千计,同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石器等,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合遗址涵 ...
2020年7月31日,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应邀在世界历史研究所谷城会议室作题为“中美地区古代文明概述和科潘考古记”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拉开了世界历史所拉丁美洲史研究室2020年度学术系列讲座的序幕。报告会由拉美史研究室主任王文仙研究员主持。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刘健研究员出席报告会并致辞。来自拉美史研究室、世界古代中世 ...
中国科研人员通过在距今3万年左右的中国南方地区广西娅怀洞遗址开展合作研究,在古人类植物利用方面取得最新重要成果,其中,发现1.6万年前的稻属植硅体,为古代人类利用野生稻提供了重要证据。 记者8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吴妍副研究员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谢光茂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
6月19日,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承办,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浙江省及国内百余家文博机构共同参与的“2020丝绸之路周”活动在杭州开幕。19日至24日,活动以主题展览、学术活动、线上直播互动等形式,通过线下线上联动的方式,内容丰富多彩。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丝绸之路:互学互鉴促进未来合 ...
【小丝按】2020年6月19日起,2020丝绸之路周的配套特展之一的“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一批丝绸之路相关的著名学者为“众望同归”特展提供咨询并写作了相关文章。我们会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及相关平台陆续刊登,第十篇由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迎胜提供。原文《“草原丝绸之路”考察简记》刊 ...
2020年7月3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赤峰市巴林左旗文化旅游体育局会议室顺利举行。 出席的领导嘉宾有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陈永志、赤峰市文物局副局长陶建英、巴林左旗人民政府旗长孟和达来、副旗长包双全、巴林左旗文化旅游体育局长佟彩花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巴林左旗文化旅游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