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考古论坛在沪召开,西汉海昏侯墓等获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
“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12月14日在沪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考古学视野:人类的共同未来”。论坛揭晓了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白简恩被授予该殊荣;西汉海昏侯墓等10项考古发掘被评为“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论坛还颁发了9项“考古研究成果奖”。12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承办的“第四 ...
“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12月14日在沪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考古学视野:人类的共同未来”。论坛揭晓了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白简恩被授予该殊荣;西汉海昏侯墓等10项考古发掘被评为“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论坛还颁发了9项“考古研究成果奖”。12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承办的“第四 ...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4日消息,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多伦县境内发现一处千年前的辽代大型宫殿遗址。这座古代宫殿遗址建于高大的夯土台上,总平面呈“凸”字形。主建筑西北部有抱厦,即原建筑上接建的房子。宫殿建筑用黏土夯筑墙体,内抹白灰,墙体厚度1米。建筑内地面由方砖铺就,大部分已无存。宫殿的登临踏道以青砖错缝平铺而成。建筑两侧有散水设施,保护墙基不受雨水侵蚀。遗址出土了大量建筑构 ...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名云游的僧人乐僔行经敦煌大泉河谷处,忽然见到眼前山上金光大盛,如现千佛,他便发愿要在这佛光闪耀之地,开窟建龛,从而开启敦煌石窟的先河。敦煌文化自此绵延千年,精彩纷呈。12月15日,“西遇知美 云上敦煌”公益展揭幕,展览把远在千里之外的敦煌文化及敦煌精神带到239米高的文化空间,在上海最高的的书店——上海中心大厦朵云书院旗舰店,集中展示了“西遇知美|敦煌”公益项目三季的精华,呈现 ...
视频来源:@陕视新闻(00:42)@中国新闻网 12月17日消息,你还记得《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薛绍初遇的绝美情景吗?记者获悉,唐太平公主驸马薛绍墓近日在陕西被发现。据当地媒体报道,考古人员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发现了一座拥有四座天井的高等级唐代墓葬。墓葬为砖室结构,前室以及墓道内的壁龛中发现陶俑、陶马等陪葬品。出土墓志证实,该墓墓主是唐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下葬于神龙二年(706年)正月。(原题为《太平公主首任 ...
“这是日本唐招提寺文物首次走出日本,其中东山魁夷隔扇画历时12年绘制完成,同样如同鉴真东征,东山魁夷将自己的理解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献给鉴真和尚。”日本律宗管长、总本山唐招提寺第八十八世长老西山明彦今天下午在上海博物馆的“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开幕现场说。备受期待的上海博物馆年度展览收官之作“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今天终于揭幕,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展览以鉴 ...
澎湃新闻记者 于淑娟2019-12-16 15:05来源:澎湃新闻2019年10月13-14日,首届“环境史与边疆史研究的对话与互鉴”高级学术论坛在兰州大学举办,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 ...
近些年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植物考古的新发现为探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证据,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小麦和大麦的东传,黍和粟两种小米的西传。为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科技考古学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院、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将联合于2019年12月16-18日在我院举办“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植物考古 ...
《山海经》神兽图、北朝狩猎图以及一整个墓葬搬进展厅,12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系统地再现了一个1500年前的地下世界。观众参观壁画展。 胡健 摄 此次展览选取娄睿墓、九原岗墓、水泉梁墓的壁画精品,是山西博物院院藏北朝壁画的首次大规模集中亮相,呈现了北朝高超的绘画艺术和真实的社会面貌。“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12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 胡健 摄 展览共 ...
“秦汉栎阳城是一座改革之城。”12月10日上午,在西安市阎良区新兴街道办新牛村秦汉栎阳城3号城遗址考古发掘工地举行的考古公开课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栎阳城遗址考古队队长刘瑞谈及秦汉栎阳城遗址历史地位时如是说。 当日,作为秦汉栎阳城遗址首个以考古公开课方式进行的活动,除吸引了众多文化工作者和当地社团、旅行社的代表参与外,还迎来了当地20名老师和200余名学生一起,共同聆听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 ...
2019年12月5日,为期两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9年度田野考古汇报会在社科院考古所八楼报告厅继续进行,汇报会分别由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董新林研究员、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主任丛德新研究员、综合处负责人刘国祥研究员主持。 主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董新林研究员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2019年考古勘探与发掘汇报人:张建锋 近四年的考古工作基本确定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并根据文献记载和出 ...
2019年12月4日,为期两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9年度田野考古汇报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八楼报告厅举行。考古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夏商周考古研究室、汉唐考古研究室、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的30位学者对2019年度30余项田野考古发掘项目进行了汇报。本次汇报涉及的遗址覆盖面广、时代跨度大,同时包括三项国外发掘工作,田野考古成果丰硕。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在聆听报告的同时,提出问题,相互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报 ...
2019年12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研究院、上海大学承办的“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在上海大学开幕。在为期四天的论坛上,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考古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学者将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围绕本届论坛主题“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考古学视野:人类的共同未来”进行探讨,推进各国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会议现场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应 ...
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获奖项目共10项,地理分布广泛、时间跨度长、大量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是跨地区、跨国家、跨领域、跨学科组成,这充分说明当下国际考古学界合作已逐渐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流。这些项目涉及人类起源、人群迁徙、文化交流、殖民统治、气候环境与经济等问题。 会议现场 史前克罗斯岛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萌芽:爱琴海地区公元前三千年的第一次信息革命 报告人:英国剑桥大学 伦福儒、迈克尔·博 ...
12月7日至8日,2019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汇报会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召开。 浙江省内各考古机构推荐了19个考古发掘项目进行现场汇报,接受专家点评,并最终确定10个考古发掘项目为“2019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项目。 义乌桥头遗址考古发掘 宁波奉化何家遗址考古发掘 温州市藤桥镇屿儿山遗址考古发掘 安吉龙山107号墓(八亩墩)考古发掘 宁波城区西门口汉唐遗址考古发掘 杭州市临安区潘山吴越国建筑 ...
七星墩遗址位于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作为“考古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项目支撑点之一,自2018年开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其开展主动性考古工作。2019年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田野调查钻探、发掘和室内整理。图一 七星墩遗址周边地形地貌(西南——东北向拍摄)图二 七星墩遗址范围及历年发掘位置图 一、调查与钻探 今年的考古调查钻探工作分两个时段,4月份对七星墩遗址本体进行补充钻探,又对东部的瓦 ...
从兰州大学得到证实,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和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学者领衔、多家境内外科研院所参与的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选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评选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该研究也是本次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唯一的一项旧石器考古研究成果,也是唯一的一项来自中国的考古发现。图为夏河丹尼索瓦人发现地—— ...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新兴街道办新牛村,作为战国时秦国、西汉早期都城,规模大,保存较好,有比较完整的城市布局,对研究秦汉都城的规划、中国城市的发展史都有重要价值。据了解,1963年,阎良区武屯街道官庄村的村民在田里挖土劳作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铜釜,里面装着八块金饼,从此拉开了阎良秦汉栎阳城考古的序幕。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栎阳城遗址进行了连续的主动性 ...
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早期现代人是演化自本土古人群,还是自非洲迁徙而来?考古工作者在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的秦岭地区最新考古发现表明,这一地区的早期现代人可能演化自本土的古老人群。 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在秦岭地区进行了持续数十年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他们先后发现旧石器遗址400余处,采集和发掘出土不同时期的旧石器20余万件。 ...
考古是连接历史与今天的纽带,青岛琅琊台遗址的考古发掘便如小心翼翼地翻开本珍贵泛黄的古籍一般,每出土一件文物,或者一处遗迹,都在将真正的琅琊记载与今日的琅琊台联系起来,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迷案也有望由此揭晓。 12月5日,在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吕凯说,大台台顶发掘区近日刚刚发掘出精致的石砌地漏,这在国内考古中是罕见的,也进一步印证:在琅琊山顶极有可能曾经有 ...
长期从事古岩画研究的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近日在调查古文化资源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北长滩村黄河岸边新发现了30幅人面像集群岩画。 据周兴华介绍,凿刻人面像岩画的黑色山体坐落于北长滩黄河北岸,紧靠黄河水边,山体顶部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约10米。黄河涨水时,山体淹没于黄河水中,黄河降水时,山体露出黄河水面。凿刻有岩画的山体大部分被黄河涨水时带来的淤泥覆盖,现能见到的30幅人面像分布在降水后露出黄 ...
四川眉山市三苏祠式苏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12月6日举行“考古开放日”活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10余件宋代文物集体亮相。本次发掘是三苏祠文物保护范围内最大规模考古发掘。“考古开放日”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学生参与。 刘忠俊 摄空中俯瞰三苏祠式苏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刘忠俊 摄 据了解,三苏祠式苏轩遗址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街,因三苏祠式苏轩文物库房改造项目建设施工,经前期勘探发现宋至明清时期文物遗存,需 ...
闻名中外的内蒙古辽代贵妃墓葬再获考古重大发现,考古部门在该墓葬附近的黄土坑遗址上清理出辽代大型宫殿基址一座,对中国北方辽、金、元三代夏宫制度的研究将有重大意义。 位于内蒙古多伦县小王力沟的辽代贵妃墓葬,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与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合称“南北双骄”。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建恩研究员介绍,辽代贵妃墓葬的发现,对研究辽代历史,特别是辽代后族萧氏家族及辽代奚族的研究提供了 ...
12月6日,“亚洲文明特藏”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图文信息中心揭幕。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馆长任树怀、Ars Libri公司Elmar Seibel和Brill出版社副总裁Focko van Berckelaer以及赞助方等出席了揭幕仪式。为加强上海外国语大学在亚洲文明研究方面的图书收藏,将校图书馆打造成为国内在亚洲文明研究方面具有自身优势的学术图书馆,在龙美术馆的大力赞助下,上海外国语大学近期通过Ars Libri公司购得德国海德堡 ...
为配合湖北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荆州博物馆在胡家草场墓地发掘古墓葬18座,其中12号墓出土了一批漆木器、简牍等共计111件(套)珍贵文物。根据出土器物形制特征和竹简“岁纪”记录,初步判断12号墓属西汉早期,不早于汉文帝前元十六年。简牍编号共4642个,保存状况总体良好。内容分为岁纪、历日、法律文献、日书、医方、簿籍、遣册等7类。2019年5月6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 ...
12月11日,由中国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中国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学系主办的中蒙联合考察燕然山铭汇报展在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开展,内蒙古大学校长陈国庆出席开展仪式。2019年6月21日至7月7日,中国内蒙古大学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组成联合考察队,对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力格尔杭爱山汉代摩崖石刻“燕然山铭”作了再调查,获得了高质量的拓片,并对周围相关历史遗迹作了历史地理学调查,取得丰硕成果。此次 ...
12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承办的“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在上海大学召开。上海市市长应勇、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以及来自世界各相关单位的学者400余人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考古学视野:人类的共同未来”。论坛主要目的是:评选和表彰过去两年(2017-2019)全球范围内的重 ...
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会秘书处根据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及内蒙古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相关要求,社会团体成立满五年需进行换届。为了更好地开展学会工作,完成内蒙古社科联下达的任务,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会秘书处筹备召开换届大会,对上一届学会工作进行汇报的同时也对新一届学会的人员变动以及今后 ...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年第8期 作者:葛承雍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摘要:近几年来,中国举办了丝绸之路视野下的一系列有关亚洲文明的展览,开阔了人们对尚未知晓的亚洲各国的了解,多角度展示了公元前后几千年亚洲文明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亚洲最古老的文物凸显了人类最早文明的源流。本文对丝绸之路与亚洲文明之间的互动进行了考察,通过各国海陆转输的贸易商品和填补文化艺术缺失的空白,提炼了交流的主线与 ...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温小娟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日前公布了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组成的中蒙联合考古队完成的“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项目名列其中。这也是中国考古学者实施的国外考古项目首次入选。 2017年7月,河南省赴蒙古国联合考古项目启动。中方考古队与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师生一起,联合考古调查、测绘、发掘、研究和 ...
来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公众号 作者:陈思源 2019年11月15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是什么”系列讲座第四讲在考古楼A座101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董新林研究员以“辽上京城市考古的发掘理念与方法”进行了精彩讲演。讲座内容主要分为城市考古的概述、辽上京遗址考古发掘实践和做好城市考古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 主讲人董新林老师 一、国内城市考古研究概述 董新林研究员认为,城市考古概念存在提 ...
2019年3~4月,我院同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上游乌尊市境内的谢尔哈拉卡特墓地、德尔康2处大型墓地行了发掘。 谢尔哈拉卡特墓地位于苏尔汉河左岸的二级台地上,,共发掘墓葬38座、灰坑15座。墓葬形制较丰富,有竖穴墓道偏室墓、(斜坡墓道)洞室墓、竖穴土坑墓等。
宜阳韩都故城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早期都城,位于今宜阳县城西25公里的韩城镇东侧,是当时韩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中心。宜阳故城位于宜阳县城关镇。城南为锦屏山,城北为洛河。现仅存挹秀门(即南门)、通贤门(小南门)和凝瑞门(西侧偏门)等三座城门和南门西侧的一段土城墙。挹秀门仅存下半部,上部已经后世改建。通贤门保存较完好,由单拱青砖筑成,面阔12.9米,拱门宽3.2米,进深10.4米,南有护城河。凝瑞门破坏 ...
应塔吉克斯坦科学院院长法勒赫邀请,为配哈塔方组织准备“纪念萨拉兹姆5500年”系列活动,我院同西北大学,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考古部组成中塔联合考古队,赴塔吉克斯坦参与萨拉兹姆遗址的考古工作。工作从2019年10月11日至20日结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5日透露,该省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获重大发现,在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石及共生的小石片工业类型的石器,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假说提供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何岁利 艾力江明铁佩遗址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马哈马特,北距州府安集延市约40公里,东距奥什(吉尔吉斯斯坦境内)45公里,西距库瓦古城约30公里,扼守费尔干纳盆地南缘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沿线一处重要古城址。 明铁佩当系“贰师城” 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费尔干纳盆地就已产生以灌溉农业为代表的古老文化。据不完全统计,盆地内的古城遗址有20余处,规模不等、形制不一、时代跨度大、文 ...
各团体会员单位、专业委员会、个人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定于2019年12月7日(周六)至8日期间,于浙江省杭州市天元大厦,召开2019年度会员大会。欢迎大家预留出时间,共聚杭州!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组织主办单位: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承办单位:浙江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天元大厦(杭州市钱江新城钱潮路2号)二、邀请以下人员参会(一)邀请团体会员单位选派代表参会;(二)邀请个人会员( ...
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鼎新近日,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公布了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的发现名列其中。2017年7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组成的中蒙联合考古队开始在该墓地开展工作。截至2019年8月,联合考古队完成了编号M189和M10的两座匈奴贵族墓葬的清理工作。M189出土的一对鎏金银龙、玉带钩,M10出土的玉剑彘 ...
各位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19年度会员大会将会于本周末12月7日、8日在杭州召开。其中12月7日全天,为大家能够实时了解大会进程,协会贴心准备了图片直播,届时,各界领导,中、日、韩ICOMOS专家将莅临现场,分享遗产保护相关最新资讯,敬请期待!12月7日大会议程上午 9:00-11:45 2019年度会员大会○开幕式嘉宾致辞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王巍 贺信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 柳河 致辞日本ICOMOS秘书长矢野和之 ...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 201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方案》。对此,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方案》相关情况,接受了记者专访。问:请您介绍一下制定《方案》的基本考虑。答: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发掘好、利 ...
12月5日,第七次全国文物保护工程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文物保护工作者代表及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会议。宋新潮指出,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迎来历史发展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文物工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文物部门“朋友圈”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文物工作高度关注,“放管服”改革对文物工作提出新要求。文物保护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管理基础更加坚 ...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深化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2月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李金生、国家文物局人事司司长朱晓东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主持。顾玉才指出,文物博物专业人员是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 ...
洛阳市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办公室讯(供稿:曹琥 刘秋杰)11月28日上午,大遗址和世界文化遗产点工作座谈会在文物局八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小梅同志主持,参会单位有局机关大遗址保护办公室、局属大遗址保护管理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点管理机构和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宜阳县文物部门。 会上崔小梅同志首先传达了国家文物局关于河南省2020年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项目计划的批复。随后讲解了近 ...
成立于2017年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是中国高校首家专业文物修复学院,近日,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副院长季崇建发起并主持的中国文物鉴定与修复第二期高级研修班再次开课,并组织学员到山东、河北等地进行了古代佛像的考察与游学。考察所经之地是中国北朝北魏至北齐的经济文化中心,其佛教造像多为近20多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皆精美无比,或清隽,或古拙,或沉静,各具风格,并有着内在的关联 ...
澎湃新闻获悉,比利时根特博物馆(MSK)2020年2月1日将举办“凡·艾克:光学革命” 展,以纪念这位早于1390年出生的佛兰德画家。这将是有史以来关于扬·凡·艾克(Jan van Eyck)规模最大的展览,展览作品借展自世界各地的60家艺术机构。其中,《根特祭坛画》将“走出”圣巴蒙教堂,在展览中心位置展出,这也许是这组祭坛画最后一次离开教堂。而英国国家美术馆将特别出借扬·凡·艾克的一幅肖像画作品,这件名为《男子肖像》被认为 ...
湖州凡石桥遗址,位于湖州南浔区银子桥村,是近年来浙江省发现的一处年代特征鲜明、出土遗物丰富的宋元时期遗址。12月8日,浙江省博物馆即将举办的“最忆是江南——湖州凡石桥宋元遗址出土文物展”,即汇集了该遗址出土的二百余件文物。澎湃新闻新闻获悉,此次展览分为“湖山清远”“竞相生辉”两大单元,以期通过这一件件出土遗物,让更多的人了解宋元时期繁荣富饶的江南,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南宋龙泉窑青釉莲瓣纹银扣碗“ ...
从2019年12月6日到2020年2月8日,时间跨度两个月多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展”将在昆明世博园中国馆拉开帷幕。“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这场跨越千里、跨越千年的精品艺术展,云南本土文化大咖们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出发,看到了各自眼中不一样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展”。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可以确信的是,不论是大咖们的内行解读,还是普通市民的看热闹,只要你来,咱们昆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自家门 ...
从湖南岳阳平江福寿山大湖坪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获悉,在整个发掘区的中部目前已揭露出宋元、明两个阶段的福寿寺基址,出土了不少湖南本地生产的青白瓷和来自景德镇民窑的青花瓷。寺庙明代台基上的雕花和太平缸。 邓霞 摄 大湖坪遗址位于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范围内。2015年8月至9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工程所涉及范围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勘探,发现了石挡墙、神像、柱础、舂臼、房屋、储水石槽等不同类型的遗迹和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4日透露,考古人员在秦都咸阳城核心保护区发现石铠甲制作遗存,一些特征与秦始皇陵出土石铠甲完全一致。发掘现场。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介绍,1998年秦始皇陵发现石铠甲陪葬坑,出土了大批石质铠甲和兜鍪。2001年考古工作者在陵园北部约4.5公里处的新丰镇长条村,发现了一眼秦代废弃水井,首次明确了石铠甲的生产地。2019年7月,在距离秦始皇陵园约40公里的秦咸阳城遗址核 ...
哈通社/努尔苏丹/10月31日--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副总理别尔德别克•萨帕尔巴耶夫在金帐汗国750周年纪念框架下组织的圆桌会议上表示,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应共同参与历史研究。 蒙古国政府副总理乌力吉赛汗·恩赫图布辛、哈萨克斯坦国家和社会贡献人士穆尔扎泰·卓勒达斯别科夫、蒙古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代表以及多家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圆桌会议上副总理别尔德别克•萨帕尔巴耶夫表示,今明两年会是个非 ...
哈通社/努尔苏丹/11月14日—11日,“伟大草原历史和文化遗产”主题展览在希腊雅典拉开序幕。 巡展在“金人巡回世界博物馆”国际项目框架下,将从11月11日-12月11日期间举办,持续一个月。 旨在向世界宣传哈萨克斯坦悠久和丰富的文化历史遗产的此次展览展出了哈萨克斯坦国家象征“金人”,及其他古代游牧民族青铜器、陶器、游牧民族服饰、各种首饰和生活用具等精品文物。 宣传欧亚草原文化一部分的雅典站展览品还包括从西哈州、东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