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会议资讯丨6-9世纪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敦煌研究院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6-9世纪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来源:美术遗产编辑:念余菌

• 【通知】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2019年会通知

中博协社教专委会各位委员:经中国博物馆协会批准,社会教育专委会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定于2019年10月16至18日,在西安举办“中博协社教专委会2019年会暨使命——博物馆教育的责任与情怀研讨会”,就新时代博物馆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趋势、新理念、新手段进行研讨。会议方案如下:一、会议组织1.指导单位:中国博物馆协会2.主办单位:中国博协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3.承办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二、研讨主题(任选其一)1.博物馆认知 ...

• 丝绸之路与秦汉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丝绸之路与秦汉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蒋超年 刘兵兵 周静 杨谊时(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由之路和交汇之路。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节点重镇——张掖,不仅是内亚东部南北东西的十字路口,也是现代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随着近年来黑水国遗址保护规划项目的实施和西城驿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的开展,为我们研究早期丝绸之路及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 第十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会议纪要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和陕西省考古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于2019年10月10日至12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

• 丝路锦程 | “小故事”串起丝路岁月

“小故事”串起丝路岁月顾 春古老的丝绸之路,用繁荣的贸易将古代中国和其他国家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中国与中亚、欧洲各国的交流和融合。中国丝绸博物馆精心选择13个丝路人物,用500余件展品,组成“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特展,为我们描绘了13个不同时代、民族、职业、经历的人所遗留下来的“小故事”。“丝路沿途的使者、商团、牧民、船员、农夫、驿长、僧侣,都是丝路真正的建设者、守护者和见证者。通过文物展

• 西北大学发起费尔干纳盆地考古四国联合考察活动

日前,由西北大学发起并与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费尔干纳盆地考古四国联合考察活动在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举行。来自西北大学和故宫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机构的15位中国学者以及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的9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联合考察活动。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中亚东部,处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古代大宛的所在地。 ...

• 新疆丝绸之路考古出土汉晋时期的黄金首饰珍品赏

  中原地区自古重玉,但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却喜爱黄金饰品,新疆地区出土的黄金首饰,如头饰、耳饰、戒指等,更是呈现出多种文化融合的风格。除这枚1962年新疆昭苏夏台墓地出土的汉代镶嵌宝石金戒指,收藏在新疆博物馆藏,其余首饰大都收藏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3年新疆特克斯恰普其海水库墓群出土的汉晋时期镶宝石金戒指    2003年新疆尼勒克吉林台水库墓地出土的汉晋时期嵌红宝石金戒指    1978年新疆特克 ...

• 埃及发现一块周朝丝绸,考古发现令人不解:西王母是埃及女法老?

1993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古埃及丝绸的使用》,讲述在埃及底比斯一个墓地里,考古专家从古埃及第21王朝时期(大约处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一位女性木乃伊头发上,发现了一块布,经过技术鉴定确认是丝绸。这一考古发现令人不解:埃及远离中国数万里,在张骞凿空西域800多年前,丝绸如何来到埃及?《穆天子传》中记载的周穆王见西王母,赠送丝绸等物品,是不是代表周穆王见到的其实是古埃及女法老?20世纪60年代,在河 ...

• 马王堆汉墓中的丝绸,是近年我国考古工作上的重要发现之一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近年我国考古工作上的重要发现之一。史学家们说,这是给研究西汉早期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的史料。哲学家和文献研究专家们说,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共十二万多字,大部分是已失传了一两千年的古籍,这样众多的帛书出土,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哲学、医学、天文学等,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使美术史家们大为惊叹,认为这是稀世珍品;工艺家们看到墓葬中如此众多的工艺品,深为钦佩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 ...

• “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会议议程

3距离会议开幕还有3天开幕式10月12日上午地 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08:00 入场、会场签到09:00 上半场 致敬苏公 颁奖仪式 领导讲话 揭像仪式10:00 下半场 严文明先生致辞 王

• 台北故宫特展“以文会友”:看这些史上著名的雅集盛事

台北故宫博物院“以文会友——雅集图特展”10月5日开幕,澎湃新闻获悉,此次展览展出历代以雅集为主题的书画作品28件(组)。本次展览以六个单元:“晋唐风流”、“雅集典范”、“想像雅集”、“乱世唱和”、“庆生为名”、“皇权宴会”,展示历史上著名的雅集盛事,如后世争相追随仿效的雅集典范——兰亭雅集;想象中的风雅盛事——西园雅集等。其中也会穿插一些趣味小品,呈现文人面对即席演出的压力与灵感迸发。展期持续至12月2 ...

• 中国考古队又到人类发源地之一的肯尼亚,开展旧石器考古

位于东非的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也是“现代人非洲起源说”的重要地区之一。中肯旧石器联合考古队队员近日顺利抵达肯尼亚巴林戈郡的考古目的地,将今年发掘地点正式命名为博高利亚湖遗址(Lake Bogoria Site),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古人类旧石器考古工作,这也标志着2019年度中肯旧石器联合考古项目拉开帷幕,这是项目实施的第三年。博高利亚湖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位于东非的肯尼亚是人类发源 ...

• 第八批全国文保单位确定:北京站、良渚水坝等762处列入

澎湃新闻记者从今天上午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获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近日确定,此次新增国保单位共762处,其中良渚水坝遗址、花山岩画、海南沉船遗址、北京站、天津北站等新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较多的省份有山西、河南、浙江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除了过去讲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之外,这次比较突出的包括工业遗产、农业遗产、水利遗产、军事遗产,还包括一 ...

• 侘寂之美与“马蝗绊”:日本藏宋代龙泉残器故宫首展

日本以“侘寂”一词描绘物品的残缺之美,从不圆满的甚至是破碎的、朴素的物件之中发现某种难以言传的、寂静质朴之美。澎湃新闻获悉,日本最著名的、最能够代表日本的侘寂之美与残缺之美的名物“马蝗绊”最近现身故宫博物院景仁宫,几百年里,它甚至在日本展出的次数也寥寥,此次是它的中国大陆首展。“马蝗绊”的特殊之处在于其经过锔补,虽然从表面上看并不十分完美,但经过锔补的龙泉窑青瓷碗,却蕴含着独特的历史信息。从展览中 ...

• 看欧洲艺术的澎湃历程:巴黎高等美院珍藏11月上博展出

澎湃新闻获悉,上海博物馆11月5日起呈现“美术的诞生:从太阳王到拿破仑——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此次展览将展出八十余件来自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收藏的艺术珍品,通过油画、雕塑、版画、模型、书籍和手稿等多样形式,对法国艺术自路易十四至拿破仑帝国时期以来逐步迈向欧洲艺术之巅的澎湃历程进行回顾。1.关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一景图片来源:Wikipedia Commons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学院 ...

• 第十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19年10月10 -12日,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和陕西省考古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30余家科研机构与高校80多位动物考古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3位法国同行参加了此次会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袁靖研究员和陕西省文物局周魁英副局长在会

• “又见大唐”还有姊妹篇,“又见红山”将于辽博展出

 一提到红山文化,可能不少人都会想到以玉猪龙为代表的玉器和制作小巧精湛的细石器。澎湃新闻昨天从辽宁省博物馆获悉,作为10月7日开幕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的姊妹篇,“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将于10月16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同时,这也是国内外首个以红山文化为视角的专题展览,也是一次规模最大、最集中的红山文化精品文物专题展示。  此次展览分为序厅和“生产与生活”、“祭祀与崇拜”、“以玉为葬”、“红山之路”四 ...

• “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今年是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考古学“中国学派”的倡导者、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创办人苏秉琦先生诞辰110周年。10月12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相关单位的代表和北京大学师生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北京大学考古学科几乎与新中国同龄。1952年,苏秉琦先生受国家委 ...

• 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发现旧石器末期至新石器早中期遗存

  兴隆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照阳河镇兴隆村东南,地属长城以北的坝上高原。遗址区域平均海拔1405米。2016至2017年,国家博物馆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坝上地区局部开展了系统调查,发现该地虽在历史时期长期被游牧民族占据,但新石器时代遗址亦密集,特别是康保北部,平均约4平方公里即发现遗址一处。兴隆遗址坐落于山谷西坡之上,勘探显示:遗址北侧依靠基岩山体,东、南、西侧有壕沟围绕;壕沟平均宽度约30米,应利用自 ...

• 内蒙古辽上京发现两座大型宫殿遗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考古队今年对千年前的辽国首都辽上京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两座保存较好的大型宫殿遗址。  考古人员在辽上京宫城遗址发现一座楼阁式建筑遗址。据了解,这是目前在辽上京遗址发现的最大体量的宫殿址。这座大型宫殿遗址建在边长51米、高约2米的夯土台基之上,面积约1100平方米。建筑四周有夯土墙,墙内侧抹有白灰,外侧是红色漆面,保存状况较好。 ...

• 中巴签署文化遗产领域合作协议

10月8日下午,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的共同见证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哈什米在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家遗产部关于加强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协议》。今年5月,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此后,中巴两国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密切沟通,就两国间首 ...

• 为什么这是“史上最强正仓院展”:东京奈良同展日本国宝传承

为了纪念日本新天皇即位,10月14日起,东京国立博物馆将举办“正仓院的世界——皇室守护传承之美”,展览以奈良东大寺内的正仓院宝物为中心,聚焦飞鸟、奈良时代的造型文化。并罕见地将正仓院宝物和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的法隆寺献纳宝物汇聚一堂。澎湃新闻获悉,正仓院北仓宝库第一名品,一件精美绝伦的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将展出,它在盛唐时随日本遣唐使传至东瀛,为日本圣武天皇身前所珍爱。与此同时,10月26日-11月14日,奈良 ...

• “谈谈音乐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与海昏侯刘贺墓的音乐考古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9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12讲)讲座纪要

  2019年7月26日下午14:3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9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12讲在考古研究所八层多媒体会议室举行,讲座由考古所常怀颖副研究员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清雷带来了题为“谈谈音乐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与海昏侯刘贺墓的音乐考古研究为例”的学术讲座。主讲人 王清雷   王清雷的讲座是以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与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乐器为例,从前期对出土乐器 ...

• 常德唐林遗址发掘概况

  唐林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唐林村北,西南距常德市约50公里,南距西洞庭管理区约3公里。遗址南接杭瑞高速,北近白芷湖,东距澧水约12公里。遗址所在地为平原地貌,周围河网、池塘、湖泊密布,水系发达,地表种植观赏树木、橘树及农作物等(图一)。图一 唐林遗址全景(航拍)  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2012年定为常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3月,当地村民在遗址西部

• 追寻海岛的文明“年轮”——记扎根大连广鹿岛十余年的考古女博士金英熙

  即使在夏季最热的中午,金英熙的脚脖子上仍戴着厚厚的护踝,但她没有任何抱怨的意思:“海岛比较潮湿,对关节不好,我们考古的人都这样,只是我选了这里而已。”  从2006年开始,每年3月到12月,金英熙都会出现在大连市长海县广鹿岛,远离她供职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十几年一贯如此。她说:“因为研究资料都在岛上,在北京是无法做研究的。”  金英熙的研究领域是新石器时代,选定的研究对象是广鹿岛小珠山遗址,这里 ...

• 意大利和中国将进行历史古城联合考古

  10月8日,意大利和中国联合进行古城遗址考古项目发布会在意大利阿美莉亚(Amelia)市举行。  经意大利文化遗产部正式批准,由意大利和中国有关专家、教授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将对阿美莉亚市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4世纪的古城遗址进行系列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考古项目将于2020年3月在阿美莉亚市现已发现的地下跨年代层地区正式启动,并将进行历时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  意大利作为古罗马文明的发源地和文艺复兴的摇篮,有众多的 ...

• 西辽河文化论坛在内蒙古通辽召开

  日前,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通辽市人民政府主办,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协办的西辽河文化论坛在通辽市开幕。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冯正玉,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文物局局长陈永志,国家文物局原巡视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副主席郭旃,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故宫学院考古所所长李季,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遗产研 ...

• 走进西夏陵 探访古文明

  10月10日,走进位于宁夏银川贺兰山东麓的西夏陵景区,该景区占地面积58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在58平方公里的陵区内,现存9座帝陵、271个陪葬墓、一处大型西夏建筑遗址和数十座砖瓦窑址。西夏陵遗址。 于晶 摄西夏陵遗址。 于晶 摄西夏陵遗址。 于晶 摄西夏陵遗址。 于晶 摄  银川市西夏陵区管理处副主任王昌丰说:“无论从历

• 老司城遗址谢圃地点调查简讯

湘西彭氏土司的权利中心,土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保存最完整的土司遗址之一,于2015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谢圃地点为老司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老司城遗址上游约2千米的谢圃寨,灵溪河在此处曲折而形成一个台地,一面背山,三面环水,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据民国《永顺县志》记载:“谢圃公署明宣慰使彭明辅建,明辅晚年退居林下,受阳明之学,因此建”。改土归流后,向姓居民长居于此,长期的修建与农

• 学术论坛|ICOFORT古代战争与城防古迹遗址保护世界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学术论坛|ICOFORT古代战争与城防古迹遗址保护世界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2019沈阳·ICOFORT古代战争与城防古迹遗址保护世界研讨会于9月27-28日在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9个国家40余篇学术论文,受邀主旨发言7位,分会场25位各国学者发表学术论文,涉及军事遗产保护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鉴于亚洲独特的军事遗产资源和亚太地区学者突出的工作成绩,确认拟成立“亚洲

• |讲座讲谈| 原始埃兰文化之外: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外高加索文化时期的伊朗西北地区(3,200-1,100BC)

伊朗考古课程第八讲原始埃兰文化之外: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外高加索文化时期的伊朗西北地区(3,200-1,100BC)○讲座纪要“伊朗考古:从旧石器时代到阿契美尼德帝国时期”是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开设的课程,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德黑兰大学考古学系法兹里教授(Hassan Fazeli Nashli)主讲。课程主要在介绍伊 ...

• 阪上走丸的重庆钓鱼城遗址衙署区保护工程

钓鱼城遗址位于重庆北部合川市东城区嘉陵江东岸的钓鱼山上,海拔186米~391.22米。钓鱼城始建于南宋嘉熙年间,被称为“川中八柱”的重要山城防御据点,后毁。其2.5平方公里的重点文物保护范围内,现存有8公里城垣、8座城门,以及炮台、墩台、栈道、暗道出口、水军码头、兵工作坊、帅府、军营、较场、天池、泉井、马鞍山(蒙哥中炮风处)等宋、元军事及生活设施遗址。另外,山上还有、保留有唐代悬空卧佛、千佛石窟、

• 青城墩遗址考古成果论证会在常州举行

10月8—9日,常州青城墩遗址考古成果论证暨中国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常州举行,崧泽文化高等级聚落青城墩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对外发布。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科院院所和高校50余名专家与会。青城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横林镇张村。遗址发现于20世纪七十年代,曾出土有玉琮、玉瑗等良渚文化遗物。中心为高出地面约6米的不规整东西向长条形土墩,东西残长105米,南北残宽45米。2017年

• 第三届国际文化遗产绿色保护大会

会议名称:第三届国际文化遗产绿色保护大会时间:2019年10月10-12日地点:葡萄牙 波尔图主办方:葡萄牙天主教大学(波尔图)摘要截止:2019年4月28日来源:http://artes.porto.ucp.pt/en/greenconservation2019小编提示国际文化遗产绿色保护会议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绿色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主要国际论坛,旨在提供更多的生态和可持续解决方案。本次大会议题包括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生物技术应用;生态友好的遗产保护绿色化学与纳米技术;应 ...

• 考古快照 ||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墓地

考古快照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墓地M190 清理工作照片 枣树林墓地位于湖北随州曾都区东城办事处文峰社区一组、二组、十组,坐落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岗地上,面积约26000 平方米。2018 年10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随州市博物馆、曾都区考古队等单位对枣树林墓地开展主动发掘。 发掘情况显示枣树林墓地是春秋中晚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墓地,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

• “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9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11讲)讲座纪要

  2019年7月2日下午14:0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2019年度第11讲在考古研究所八层多媒体会议室举行,讲座由朱岩石副所长主持,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卡米尔•拉赫莫夫博士、胡思里丁•拉赫曼诺夫博士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遗址保护部的贾苏尔别克•艾赫麦多夫博士分别带来了题目为“乌兹别克斯坦南部的青铜时代墓葬中的焚烧仪式”、“明铁佩-中亚古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

• 以骨释古:考古情境下古代人骨研究——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生物考古学高端论坛研讨纪要

  2019年9月6日至9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中国考古学大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生物考古学高端论坛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召开,此次会议主题是“以骨释古:考古情境下古代人骨的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伦敦学院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 ...

• 陕西华清宫考古发掘出大型唐代皇家建筑基址

 为配合唐华清宫朝元阁的维修保护工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始对保存较为完好的唐代皇家建筑基址——朝元阁遗址进行了发掘,对研究中国大型建筑的结构、布局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据介绍,朝元阁遗址目前已发掘面积达850平方米。清理出唐代、元明等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一处,出土经火焚后的地袱、立柱及排列有序的石柱础、莲花纹瓦当、带字瓦、铺地砖、手印纹砖等。  唐代朝元阁夯土基础保存相对完整,排列有 ...

• 江苏省常州市青城墩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发布

  9日,常州青城墩遗址考古成果论证会暨中国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常州市召开,崧泽文化高等级聚落青城墩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对外发布。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对该遗址的文物保护和考古成果进行论证。副市长陈正春出席开幕会并致辞。  青城墩遗址的考古发掘,是国家文物局“十三五”时期重大考古研究项目“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从崧泽到良渚”的组成部分。  该遗址位于常州市横林镇张村,南距大运河2公里,距 ...

• 接续壁画里的千年时光

  文物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我一直跟学生们说,要慎重再慎重,要对历史负责!现在,不管是生活条件,还是工作条件,都变得越来越好了,我们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我们文保人的力量。  ——李云鹤  从23岁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开始,李云鹤已从事文物修复工作63年。莫高窟96窟远景。金 良摄(人民视觉)李云鹤指导徒弟修复壁画。记者 付 文摄  1956年,李云鹤响应年轻人到大西北去搞建 ...

• 石峁追音四千年——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人类已知时代最早口簧

  日前,记者从陕西省神木市召开的石峁遗址皇城台考古新发现暨口簧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石峁考古工作再次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在石峁皇城台地点发掘出土的口簧与相关遗物,是目前已知世界范围内时间(龙山时代晚期)最早,数量最大的一次口簧发现,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  1、“簧”,人类拥有的第一件乐器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诗经·小雅·鹿鸣》)相传,“簧”为始祖女娲发明,早在《诗 ...

• 考古学是什么系列讲座(一)丨 纪要:金银器的唐宋之变——方法论的探讨

2019年9月20日上午,“考古学是什么”系列讲座第一讲在北大考古楼A座101举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以《金银器的唐宋之变——方法论的探讨》为题进行了精彩讲演。开场导言 齐东方教授回忆,夏鼐先生曾撰《什么是考古学》一文,俞伟超先生曾著《考古学是什么》一书,皆为探讨“考古学是什么”这一问题。二人作此著述时,皆已年过六十。故“考 ...

• 簪花仕女等传世唐代名迹首次全集结,辽博呈现绚丽大唐

传世唐代书画名迹极其罕见,任何一个展览能有一两件传世唐代名迹或许已经可以被称为轰动,而从今天(10月7日)开始,由于清代末帝溥仪等历史原因而收藏唐代书画名迹极多的辽宁省博物馆却一次性拿出了其全部收藏的唐代书画名迹及宋摹唐画、碑帖等,倾囊展出,并与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收藏的唐俑、唐琴、《高逸图》(摹本)《五牛图》(摹本)等一起亮相,构成了一道绚丽无比的“又见大唐”特 ...

• 讲座|里耶古城的出土秦简,传递了哪些来自秦朝的信息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年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然而,短短十几年的历史存在,语焉不详的文字记录,无处不在的深刻影响,使我们对秦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官制运作既清晰又模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意味诱人的历史之谜。2002年,地处湖南武陵山腹地的湘西龙山县里耶镇出土38000多枚秦简,全景式地展现了秦 ...

• 讲座丨从敦煌壁画的日、月神图像看丝路文化交融”

“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特展正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展出。展览开幕后,中国丝绸博物馆近日陆续邀请荣新江等十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开讲,就特展14个单元的每一单元做深入解读。敦煌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展览中,“沙州佛子”版块介绍了建于唐代晚期的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的洞窟主人洪䛒高僧。本文由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副部长张元林研究员主讲,以“从敦煌日、月神图 ...

• “又见大唐”:看倾囊出展的辽博藏唐代书画与唐代金器、雕塑

传世唐代书法、绘画的收藏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重要特色,2019年10月7日至2020年1月5日,辽宁省博物馆将举办大型文物特色展览“又见大唐”。展品以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与唐代有关的绘画、书法为主体,辅以故宫、上博、陕西等地收藏的唐代金器、三彩器、木器、雕塑等多种品类文物。澎湃新闻获悉,此次由国家文物局与辽宁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展览中,辽博将馆藏唐代书画倾囊出展,是建馆至今首次。在展出的38件国家一级文物中,有《簪花仕女 ...

• “千年文脉 朐海遗珍——海州张庄古墓葬群阶段性考古出土文物展”在连云港市博物馆亮相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推进考古成果服务社会。国庆期间,由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连云港市博物馆承办的“千年文脉朐海遗珍——海州张庄古墓葬群阶段性考古出土文物展”,在市博物馆一楼彦涵厅正式亮相。本次展览是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系列展之一,并且是首次全面展示了海州张庄古墓葬群考古及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果。展览古墓葬群出土文物为中心,以一张张图版展示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前后,以一件件文物讲述历时 ...

• “大汉楚王——徐州汉代楚国精品文物展”在赤峰博物馆开幕

  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徐州博物馆“大汉楚王—徐州汉代楚国精品文物展”北上千里之外,于9月25日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开幕。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赤峰博物馆、徐州博物馆相关领导,赤峰各旗县区文旅局相关干部职工,赤峰市民及当天游客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精选徐州博物馆88组(165件)汉代精品文物,其中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17件,以徐州西汉楚王墓出土文物为主,配以图片与文 ...

• “2019北魏平城的身份塑造和传统聚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都平城召开

  2019年9月17—19日,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山西大同大学和大同市博物馆联合主办,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等承办的“2019北魏平城的身份塑造和传统聚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都平城举行。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大同市副市长郭蕾,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冯锋教授,大同市文物局局长刘建勇、副局长于向东,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中国 ...

• 探索欧亚大陆黄金交流传播之路:第一届“科技、艺术与考古——古代黄金制品中的中西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2019年9月4日至6日,“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届“科技、艺术与考古——古代黄金制品中的中西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与西北工业大学主办,西工大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西工大国际合作处和西工大科学技术研究院协办。会议以“古代黄金制品中的中西交流”为主题,旨在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人文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从跨学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