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正安宋墓 贵州首次发现蛇首人身武士像
贵州省正安“官田宋墓” 闵凯 摄 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在正安县新州镇茨梨村清理发掘两座宋代石室墓时,发现墓中数量众多的石刻,其中以蛇首人身像、鼠首人身像最为特别,为贵州首次发现。贵州省正安“官田宋墓” 闵凯 摄 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闵凯介绍,“石刻的人物以武士、侍女为主,武士或持弓箭、或使大刀、或握长剑。其中以蛇首人身像、鼠首人身像的武士石刻最为特别,在贵州为首次发现。兽 ...
贵州省正安“官田宋墓” 闵凯 摄 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在正安县新州镇茨梨村清理发掘两座宋代石室墓时,发现墓中数量众多的石刻,其中以蛇首人身像、鼠首人身像最为特别,为贵州首次发现。贵州省正安“官田宋墓” 闵凯 摄 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闵凯介绍,“石刻的人物以武士、侍女为主,武士或持弓箭、或使大刀、或握长剑。其中以蛇首人身像、鼠首人身像的武士石刻最为特别,在贵州为首次发现。兽 ...
“古代埃及与中国的写本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2019年1月14- 18日 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将于2019年1月14-1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第四期博士生与青年学者国际研修工作坊。届时将会有五名来自古代埃及与古代中国写本学的学者担任课程讲座专家,另设青年学者陈述与集体讨论时间。工作坊的工作语言为英语,并在需要时提供专业的翻译。现面向全球高校与学术机构招募研修学者,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
2019年1月8日,为期两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8年度田野考古汇报会在社科院考古所八楼报告厅继续进行,汇报会分别由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董新林研究员、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主任丛德新研究员、科研处处长刘国祥研究员主持。
为切实加强嘎尔琼拉康吐蕃石碑文物的保护利用,根据西藏自治区政府领导批示,自治区文物局高度重视,由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专家组,自2018年11月中旬起,历时20多天,对嘎尔琼拉康吐蕃时期石碑进行考古清理。目前,野外考古清理工作已顺利完成,正进行资料整理,待形成考古发掘报告的同时,研究制定方案并对嘎尔琼拉康吐蕃石碑实施抢救性保护。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透露,考古人员对西安马腾空遗址部分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首次发现关中地区仰韶晚期环壕聚落。马腾空遗址文化层堆积可分六层,从仰韶文化晚期开始,经东周延续到隋唐及以后明清等不同时期。
“丝绸之路西段历史文化地理”学术研讨会通知为加强世界史、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历史语言学、民族学、地理学等学科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推动我国新时代全球文明史的学科建设,以学术的方式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和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暂定于2019年10月11-14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举办以“丝绸之路西段历史文化地理”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 此次研 ...
狩猎是玛雅艺术的常见题材。科尔资料库K808号陶杯上描绘了两组共八位猎人。他们都拿着吹管枪,这是狩猎最重要的武器。每组中前三人都带着高顶宽沿帽,与墨西哥标志性的大宽沿草帽非常相似,这是典型的猎人装束。三人都吹着海螺号,可能用于模仿呦呦鹿鸣,最后一人用玛雅人负重专用的缠头背带背着一头吐舌之鹿。吐舌应是死亡之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日消息,该校科技考古团队发现,淮河中游地区7000年前南方水稻北方黍共存现象,这也是目前淮河中下游地区发现最早的稻黍共存记录。
2019年1月7日上午,为期两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8年度田野考古汇报会在社科院考古所八楼报告厅如期举办。考古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夏商周考古研究室、汉唐考古研究室、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29位学者对2018年度近40项田野考古发掘项目进行了汇报。本次汇报涉及的遗址覆盖面广、时代跨度大,同时包括两项国外发掘工作,田野考古成果丰硕。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在聆听报告的同时,提出问题,相互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报告会思想碰 ...
陶寺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正式发掘则始于1978年,迄今已有40年。在这项历时40年的考古发掘中,出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殿、大型的王墓、以及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观象台,一个沉睡于地下数千年的都邑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9年1月4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8年度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科研究的“国家队”,每年有数百部专著及其他成果的诞生,在大量的成果中每年选择发布二十多项作为重大科研成果,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社会科学界学术成果的最前沿。会上公布了2018年度24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社科院考古所共有3项成果入选,分别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 ...
科学出版社于2018年10月出版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顾万发研究员撰写的《田野考古与艺术史研究论文集》一书,2019年1月4日下午,在科学出版社文津厅召开了图书发布及学术座谈会。
▲ 西汉大墓发掘现场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的美酒是什么样子?也许不久您就能看到。近日,洛阳从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洛阳市发现一座大墓,年代应为西汉中晚期,其中出土的一件青铜壶里有大量液体,经推测,极有可能是西汉的美酒。该墓位于西工区,市文物钻探管理办公室前期已经对该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目前共发现古代墓葬300余座,其中汉代墓葬200余座。“今年9月,我们在该区域北部发现一座西汉空心砖砖券大墓,这座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公布了石峁遗址2018年考古工作重大发现,在该遗址核心区域皇城台的“大台基”南护墙区域,发现了30余件精美石雕。据了解,这些石雕作品绝大多数为雕刻于石块一侧的单面雕刻,以减地浮雕为主,雕刻内容可分为符号、人面、神面、动物、神兽等,有一些画面长度近3米,以正脸的神面为中心,两侧对称雕出动物和侧脸人面,体现出成熟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沙特国家考古中心组织的中沙联合考古队29日开始对红海之滨港口遗址——沙特塞林港遗址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工作。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科蒙乡东一个名叫吉仁台沟口的地方,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经过3年的发掘,发现了众多令人震惊的秘密。这里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使用燃煤的遗存,将人类对燃煤的使用历史上推一千多年。这里2000多粒炭化黍种子的发现,为黍的西传路线提供了最新的材料。这里还发现了与青铜冶炼有关的遗物遗迹,包括坩埚、炼渣和陶范等,显示出这里存在一定规模的铸铜活动……
2018年7月,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对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开展的系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过程中,在革吉县北部狮泉河左岸(东岸)的石灰岩山体上,发现了保留有丰富古人类文化遗存的梅龙达普史前洞穴遗址。
刘家洼遗址位于陕西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北,分布于洛河支流长宁河上游的鲁家河两岸。2016年底发现有墓葬被盗,经申报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市、县相关文博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工作伊始,我们即遵照国家文物局倡导的“加强区域考古”与“精细化发掘”的理念,树立课题研究意识,以厘清遗址布局结构,判断聚落性质,及其在关中地区周代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为首要目标,并借鉴“大周原考古 ...
“惊鸿之殿--来自北凉敦煌的问候”沉浸式影像展在穗首展 郭军 摄 中新网广州1月1日电 (记者 郭军)“惊鸿之殿--来自北凉敦煌的问候”沉浸式影像空间展于2018年12月31日晚在广州大新美术馆首展。该展览结合三维动态影像创作、媒体编程、创新型设备的应用,利用美术馆等展示空间,将敦煌石窟影像化呈现,将石窟空间与观者结合在一起,实现殿堂级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惊鸿之殿--来自北凉敦煌
第二届全国中学考古社联盟大会在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举办 为文明守候,为传承担当。2018年10月12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中学考古社联盟、西安市教科所主办、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承办、《大众考古》协办方之一的第二届全国中学考古社联盟大会顺利召开。来自全国15个省市27所中学的79位中学校长、教师参加本次会议。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进、北京大学公众
无论是东晋高僧法显,还是南下西洋的郑和,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都是他们旅途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来自中国各个年代的瓷器屡屡出土。12月20日,斯里兰卡曼泰遗址,与当地考古队员一起,来自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的考古队伍正在开展发掘前期工作,这也是中国学者首次对曼泰遗址开展考古工作。行前会议 黑石号沉船始发哪里?11到12世纪是否为中国陶瓷外销的低谷期?带着这些历史
▲ 图为嘎尔琼拉康石碑碑身碎块记者21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拉萨吐蕃时期一座封授立盟碑正在挖掘中,这座石碑记录了誓文与历代赞普业绩。▲ 图为碎块石碑上的清晰藏文由于拉萨城区发展,原在偏僻之地的嘎尔琼拉康被林立高楼所包围。而在这座寺庙的院子里,几名工人正在围墙内挖土抛石,约50平方米的面积挖了1米多深。▲ 图为石碑碑身碎块该所研究员陈祖军介绍,这座石碑立于赤德松赞赞普在位之时(798年-
“秦汉考古与秦汉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20日圆满闭幕。研讨会期间,近40余位代表围绕“都城·城市·聚落·遗物”、“帝陵诸侯王陵列侯墓·墓葬·墓仪·文化”几大主题,做了精彩的发言,展示了秦汉考古的广阔研究领域、丰富的研究内容,使研讨会成果颇丰。研讨会结束后,代表们分批参观了我院“发现与探索”考古陈列、霸陵遗址与秦都咸阳城遗址考古现场。参观“发现与探索”考古陈列王小蒙副院长给与会嘉宾介绍陈列参
东方人类的故乡”泥河湾的马圈沟、石沟遗址等又有新发现,保定满城要庄发现一处西周城址,张家口崇礼太子城遗址或为金代皇室行宫……1月18日至19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17年考古业务汇报会在石家庄举行。其间,20多个考古项目的负责人和参与者将轮番登场,集中介绍过去一年我省考古勘探、发掘、文保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新成果。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 ...
每日甘肃网兰州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宋菲菲)12月28日,甘肃省博物馆西一楼推出“车尘马迹——丝绸之路的交通与交流”展。展览由甘肃省文物局指导,甘肃省博物馆主办。甘肃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甘肃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甘肃省简牍博物馆等省内外26家文博单位参展。展览通过300件(套)精选文物,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视角独特,以点
10月20日上午,秦汉考古与秦汉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帝陵诸侯王陵列侯墓”主题研讨顺利进行。本主题研讨由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白云翔、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主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化成教授在《秦始皇陵地宫“黄肠题凑”葬制略说》中指出,“黄肠题凑”葬制起源于秦国,与商周以来的竖穴式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墓道直通墓底,且增加了甬道、墓门的设置。秦始皇陵地宫迄今尚未发掘,只是做了
洛阳战国铁足铜鼎中原与楚文化交融的见证洛阳战国铁足铜鼎河洛阳发现的铁足铜鼎属于战国晚期楚式青铜器或带有楚式青铜器风格。静BEAUTIFUL SCENERIES 1993 年 4 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现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位于洛阳邙岭路西侧的道北锻造厂工程建设,发掘清理了一座战国晚期的墓葬。该墓葬出土银器、铜器、玉器、陶器等随葬品 30 件,其中一件铜鼎形制及铸造工艺明显区
2018年11月21日,在经历了近一年的筹备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终于应俄罗斯米努辛斯克博物馆邀请,踏上了去往西伯利亚的路程,开始为期半个月的交流合作工作。一行人员包括杨建华、林雪川、邵会秋、权乾坤四位老师和硕士研究生张文珊。一行五人在叶尼塞河边冰雪中深入西伯利亚腹地 米努辛斯克市,坐落于叶尼塞河畔,行政区划隶属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城市规模不大,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是原苏联考古工作的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考古学会古代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南京市文广新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大众考古》编辑部承办.本次研讨会旨在为各古代都城遗址一线考古发掘者和研究者提供交流研讨平台,同时也向社会公众介绍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的新进展。会议时间:2018年11月12
12月13日,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云南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在西双版纳举行。来自中国、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等六国的近百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出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胡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同湄公河五国开展了文物保护修复、联合考古、打击文物走私、文物展览、学术交流等文化遗产领域合作 ...
UNESCO发布《冲突五年:阿勒颇古城文化遗产现状》报告12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新闻稿称:叙利亚持续多年的武装冲突对阿勒颇古城世界遗产地造成了严重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刚刚出版了第一份详细梳理相关信息的综合报告。《冲突五年:阿勒颇古城文化遗产现状》一书长达143页。根据该书提供的信息,超过10%的阿勒颇历史建筑已被摧毁,逾半数已评估建筑受到了中等乃至严重程度的损害。该书包括5 ...
中国观察文物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2016年全国文物工作会上,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的重要指示。这一命题的提出,事关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事关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以及对外传播,引起了相关行业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研究”,经全国哲 ...
山路难走,车轮都跑成这样了(资料图片) 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在很长一段时期和西域各国有着密切联系,班超经营西域时,大月氏(今读yuèzhī,不再采用古音)也是重要的交往对象。大月氏的王庭具体在哪里,几千年来一直是个谜。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和沿线各国在考古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多。由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历史民族考古学研究所考古部组成的联合考古 ...
10时03分: 两三分钟时间,箱体已经稳稳放到拖车上,抽取箱体下面的四根钢管,接下来将进行焊接加固。 9时57分: 正式开始起吊。 搬迁现场 9时54分: 目前拖车、吊车均已到位,马上要起吊。 9时52分: 资料图片 工地负责人潘付生介绍,铜壶中的液体目前已经送至中国科技大学和西北大学检测,经2000年,基本能判断为美酒,因为墓室还有不少饮酒器耳杯。 9时45分: 搬迁现场 ...
12月7日,山西太原太山龙泉寺舍利塔复建工程正在进行,其中用65吨纯铜打造的仿唐地宫基本完工,金碧辉煌的内饰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2月21日至25日,澳门文物大使协会、澳门文遗研创协会联合组成的文化遗产交流营一行17人到访杭州,圆满完成了5天的文化考察交流之旅。 在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的策划下,西湖文化特使带领澳门青年先后考察了虎跑公园、中国茶叶博物馆、飞来峰石窟造像、灵隐寺、桥西历史街区等地,深度了解杭州作为双世遗城市的独特魅力。 本次交流之旅的重要环节,是12月23日下午在灵隐寺召开“杭州—澳门两地文化青年 ...
12月15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约30公里的阶梯金字塔附近,埃及文物部长哈立德·阿纳尼(中)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邬惠我摄 埃及文物部长哈立德·阿纳尼15日在首都开罗以南约30公里的阶梯金字塔附近宣布,埃及考古队在此处发现一座距今4400年且保存相当完好的王室祭司墓葬。 阿纳尼在发掘现场对新华社记者说,墓室门楣的文字显示,墓葬主人是埃及古王国第五王朝时期法老内费里尔科勒的祭司,墓室内有墓葬主人及其 ...
记者22日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官方获悉,海拔超过5000米的格萨尔三十大将灵塔文物保护工程及达那寺实现监控全覆盖,该工程于2015年入选中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也是玉树震后文物维修工程中建筑体量最大的项目。 格萨尔三十大将灵塔及达那寺位于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吉尼赛乡麦曲村达那山,海拔超过5000米,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间除有战刀、铠甲、衣物等格萨尔风物遗迹外,还陈列着数万卷藏族早期经卷和佛像 ...
12月8日,大运河遗产保护研究首个专家工作室——谭徐明专家工作室在宁波安澜会馆正式揭牌成立。揭牌仪式由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举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教授,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韩小寅等,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志愿者代表等参加成立仪式。 ...
制图 张悦 上月底,由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主办,市名城办、市规划局、市住建委等单位承办的“寻迹历史文化名城·最美宁波”系列评选活动,经过初评、社会公众投票、专家综合评定,最终评出10个“最美古村落”、10处“最美古民居”和10位“最美古建筑守护人”。 这一活动,激起了公众对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热情,也引起人们对如何保护古村落古民居的关注和思考。 古村落古民居 数量持续递减 古 ...
汉代执矛铜骑士、十六国时期万石木仓印、魏晋时期扬场壁画砖(复制品)、唐代三彩骆驼、胡商牵驼画像……28日,中国26家文博单位以车尘马迹——丝绸之路的交通与交流为主题,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300件(套)精选文物,重现了古丝绸之路上由道路、绿洲和商业城邦组成的交通网络。 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分为古道、商贸、交融三个单元,以丝绸之路上往来的交通工具—马、骆驼、车辆等为主题,采用“移步换景”展示方式,通 ...
在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科研人员在对仰韶文化房基进行体检、加固(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中国考古界公认的“天下第一屋”,屹立5000多年的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迎来出土46年后的首次体检、试验、加固。 “像仰韶文化房基这样的红烧土遗址本体加固,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尚无成功案例,相关研究也极少。”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说,此次尝试将填补红烧土遗址保护的技术空白。 ...
11月3日至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强跃应邀参加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办的2018“全球视野的文化遗产”国际论坛。 本次论坛主要研讨的议题有:流散海外文物的来源、归属;海外文物对文化交流的作用;艺术市场和非法活动;关于文物返还的国际协约相关问题等。论坛邀请了包括美国盖蒂信托基金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库诺、意大利国家文物保护局副局长阿尔贝托·德雷吉布斯、国际统一私法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 钟欣 摄 近八成文保单位无解说词?中国文保基金会推“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2016年就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开放情况和解说词的覆盖情况作了调研,结果显示:在开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解说词的占56.22%;在开放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解说词的占36.51%;在开放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解说词的仅占12.1%;综上,在全国各级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中,有解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5日发布消息称,近期,考古人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发现一处距今约2000年的东汉末年到北魏时期鲜卑族墓葬群,发掘清理13座古墓。 官方消息称,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草原上的该鲜卑族墓葬群,被命名为阿拉腾沟墓地。考古人员对这处颇为罕见的墓葬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在此次发掘清理的13座墓葬中,有11座为土坑竖穴墓。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些墓葬属于鲜卑部落早期首领檀石槐 ...
大洲湾明代外销瓷遗址 广东省文物局27日在江门市台山市发布南粤古驿道15处重大发现,其中,台山市大洲湾遗址、和平县上正村古遗址群、肇庆古城驿道遗址、乳源县莱山古墓葬群、广州莲花书院遗址等5处重大发现属于埋藏于地下的遗迹或遗物且是依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的、并已经有明确的考古结论的重大发现。 大洲湾明代外销瓷遗址 此外,汕头市樟林古港古码头遗址、中山市张文湛故居、五华县大眉山古道、翁源县 ...
韩国海域发掘的青瓷(纽西斯通讯社) 韩国海域发掘的宋元陶瓷,底部印有汉字(韩联社) 据韩国YTN新闻27日报道,位于韩国西部的忠清南道泰安郡马岛海域发掘出113件文物,包括中国宋元时期的陶瓷、北宋钱币元丰通宝、朝鲜半岛高丽时期的青瓷,以及用于停靠船舶的工具等。 报道说,此次发掘出来的墨书铭陶瓷,共有7件,推测是中国福建地区所制。 图为浸泡在海水中的陶瓷(纽西斯通讯社) 照片显示,陶瓷 ...
中国丝绸博物馆首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18年12月23日至24日在新昌召开,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出席会议并讲话,首届理事会理事及中国丝绸博物馆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首先向全体理事会理事报告了中国丝绸博物馆2018年工作情况和2019年工作思路;理事、中国丝绸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张毅报告了中国丝绸博物馆2018年财务决算和2019年财政经费预算编制情况。 与会理事认真 ...
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馆长潘德马利斯2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来自中国故宫博物院的“重文德之光华:重华宫原状文物展”很成功,非常期待未来与中国博物馆深化合作。 在卫城博物馆一层南侧的特展区域,百余件重华宫珍贵文物自今年9月中旬开始展出。重华宫曾是清朝乾隆皇帝青年时期的居所,本次展览是这批文物首次出国展出。 潘德马利斯说,展览参观人数目前已达5万人次,故宫博物院提供了包括画像、服饰、家具 ...
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季的“国家宝藏”节目中,样式雷建筑烫样是故宫拿出的三件国宝文物之一。 烫样,就是指古建筑的立体模型。这种模型一般用纸张、秫秸、油蜡、木头等材料加工而成。纸张一般选用元书纸、麻呈文纸、高丽纸、东昌纸。木头一般选用红松及白松。紫禁城古建筑烫样最开始由皇家指定的民间工匠制作。在清代,出现了制作烫样御用皇家机构,即样式房,功能犹如现在的建筑设计院,主要负责皇家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在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