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考古|“发现李庄”70多年,李庄再迎考古学家
4月22日至23日,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在宜宾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多名考古大咖,论坛期间他们进行了公众演讲,同时有一批文创产品在李庄首发。李庄对中国考古学学科史来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点。抗战时期,这里曾汇聚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营造学社等机构,李济、董作宾、梁思永、夏鼐、曾昭燏、石璋如等一大批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创者、奠基人、领军人物云集李庄。以李庄为大本营开展的学术 ...
4月22日至23日,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在宜宾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多名考古大咖,论坛期间他们进行了公众演讲,同时有一批文创产品在李庄首发。李庄对中国考古学学科史来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点。抗战时期,这里曾汇聚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营造学社等机构,李济、董作宾、梁思永、夏鼐、曾昭燏、石璋如等一大批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创者、奠基人、领军人物云集李庄。以李庄为大本营开展的学术 ...
4月20日,国家文物局在广州召开2017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广西北海“写好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切实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调整保护和申遗工作策略,分析工作形势,研讨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开栏的话人类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渴望交流交融之心促使道路开辟、文明互动。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桥梁,也是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自本期起,本版推出“丝路回响”栏目,介绍和讲述古今丝路上的文明故事。 ——编者公元562年,是印度高僧真谛三藏到达中国的第16年。时为南北朝时期。与同 ...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世界遗产的监测管理工作,推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的保护和申遗工作,3月16日-21日及4月12日-14日,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和职责分工,由市局文物处统筹,西安市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承担,邀请江苏瀚远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三家单位和部门组成检查组对我市“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五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及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鸠摩罗什舍利塔、西安城墙等十处遗产点的监测预警平 ...
为贯彻落实全国政协俞正声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关于吐鲁番坎儿井工作批示精神,2017年4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坎儿井保护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由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主持,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志敏、宣传部、文化厅、水利厅领导,吐鲁番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及文物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文化厅党组书记任华,关于对吐鲁番坎儿井保护与 ...
中国青年网4月25日电(记者 张群 实习记者 曼文娇)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联合举办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首播。黄山书社《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一书获评人文社科类“2016年度中国好书”。《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在《锦程》一书中,纺织研究专家、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先生深入解读了古代丝绸文 ...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3月31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丝绸之路与西域考古系列讲座”邀请著名考古学家,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炳华先生作了题为“从新疆考古觅丝路精神”的讲座。讲座吸引了自治区相关研究单位、新闻媒体和爱好新疆历史文化的各界人士到场聆听。 已是耄耋之年的王炳华先生在新疆考古、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 ...
来源:北京日报蟳埔村街巷一角。房屋的墙壁均用蚵壳装饰。(本报记者 田媛 摄)2017年1月,“古泉州(刺桐)史迹”正式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送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宋元时期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 “‘海上丝绸之路’不是一个港口或国家创造的,而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一带一路’倡议对申遗来说是非常好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陆航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中描绘了居高所见的唐长安城格局。在白居易的笔下,城墙东西南北四大城门遥相呼应,汇合18座城门,墙内与墙外城市交融互通,相依相存。墙、林、河、巷与宏伟壮观的城楼、角楼、垛楼等交相映衬,宛如一幅立体的画卷。 如今的西安城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闪耀着古朴的风貌,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从大兴城到长安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冀洛源 自2014年至今,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印度喀拉拉邦历史研究委员会(KCHR)合作,在印度西南沿海地区,针对古代港口与临近城址进行了初步的考古调查,并对其中几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由此获得的一手考古材料,为我们认识中印之间古代海路与陆路交通的历史,以及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提供了重要参 ...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4月22日上午,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在四川省宜宾市李庄古镇开幕。来自全国各省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近八十位专家学者及高校学生代表莅会。 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宜宾市副市长王力平、河南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孙英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天进、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文物出版社总编辑张广然、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以及宜宾市等相关 ...
文章来源: 文化广州 为进一步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管理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17年4月20日,国家文物局在广州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国家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长出席会议。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等9省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文物部门,广州、南京、宁波、江门、阳江、北海、福州、漳州、莆田、丽水等市政府领导和文物部门负责人,以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 ...
点击上方“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可以订阅哦欢迎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机构给历史地理研究咨询微信公众平台投稿,传播历史地理学的前沿动态、学术研究成果等等,惠及学林!投稿邮箱:lishidilitg@163.com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微信号:lsdlyjzx轻轻一按即可关注我们的微信
来源:澎湃新闻网(上海)法制晚报4月12消息,故宫将建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搭建统一平台对环境质量、文物保存现状、防雷、基础设施运行、观众行为监测等监测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监控,实现第一时间险情报警以及应急预案的启动。项目预计在2019年6月建成。故宫博物院昨晚宣布,正式启动武英殿北区改造工程项目,对该地区进行环境整治,并还原建筑肌理与历 ...
1983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将每年的4月18日定为国际古迹遗址日。自2001年起,每年的国际古迹遗址日均设有专门的主题,以唤起大众对某些特定类型、特定价值的遗产的关注。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记者 轩辕杨子上周末,50名学生在崇文塔下青砖作画,拉开了陕西“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文化遗产推广季”的帷幕。本周二,西安城墙作为活动接力的第二棒,也迎来志愿者的开跑。陕西作为 ...
新华社台北4月22日电(记者查文晔 章利新)由台湾“中国边政协会”主办,中国社科院社会政法学部、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协办的2017丝绸之路今昔与展望学术研讨会22日在台北举行。来自两岸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台湾“中国边政协会”理事长杨克诚在致辞时表示,协会与中国社科院合办学术研讨会由来已久,此次选定丝绸之路今昔与展望作为主题,希望通过研究成果为两岸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智慧。“一 ...
央广网西安4月23日消息(记者雷恺)“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与教育高端论坛举办之际,“一带一路”智库集成《丝绸之路通鉴》22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发布。 《丝绸之路通鉴》智库集成由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甘辉研究员担任主编,组织一批有较高造诣的学者专家编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重点工程精心编辑而成。该书以丝绸之路为本体对象,聚焦“一带一路” ...
会议名称(中文):2017年西文文献保护与修复研修班会议名称(英文):所属学科: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历史学开始日期:2017-04-23结束日期:2017-04-30所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在城市:上海市 黄浦区具体地点:主办单位:复旦大学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联系人:张春梅老师联系电话:021-55665650,15821152582传真:E-MAIL:tecang@fudan.edu.cn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会议注册费:会议网站:http://www. ...
会议名称(中文):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语言与文化”分论坛会议名称(英文):所属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开始日期:2017-04-22结束日期:2017-04-23所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在城市:陕西省 西安市具体地点:主办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摘要截稿日期:2017-03-31全文截稿日期:2017-03-31联系电话:029-85319083传真:E-MAIL:xczx@xisu.edu.cn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会议注册费:会议网站:http://www.xisu.edu.cn ..
论坛组委会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起和组织的中国公共考古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在全国各地考古文博单位、高校、媒体和考古文物爱好者的热心支持下,已经成为国内最高级别的公共考古学盛会。论坛为中国公共考古学搭建了一个公共考古研究与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公共考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将于2017年4月22-23日在四川省宜宾市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 ...
第五届“中国公共考古·李庄论坛”将于2017年4月22-23日在四川省宜宾市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宜宾市文广新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翠屏区政府、宜宾市博物院、中国考古网承办。 论坛邀请了数位考古大咖为公众带来精彩的演讲,敬请关注! 演讲题目:阊阖天门开 建中立太极——汉魏洛阳城 主讲人
文章出处: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韩业庭【编者按】 2000多年前,张骞的“凿空之旅”开辟了一条亚、非、欧文明交流互鉴的陆路大通道——丝绸之路。沿着这条通道,班超、甘英、鸠摩罗什、玄奘、马可·波罗、利玛窦等无数文明使者穿梭于东西方,完成了一次次商品的交换、文化的交流和友谊的传递。如今,驼铃声已经远去,黄沙也淹没了先行者的足迹,但丝路上留下的文化遗产却成为见证丝路沿线国家人民友谊长存、民心相通的印记。今 ...
2017-04-21 herithing 世界遗产之声海上丝路,羊城再起航核心提示4月19日,总书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调研,首站来到北海市。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总书记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览。陶器、青铜器、金银器、水晶玛瑙、琥珀松石……一件件当地出土的文物,见证了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早期始发港的历史。详细了解文物的年代、特点、来源,询问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有关情况,说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 ...
办保函〔2017〕402号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为进一步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管理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我局将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及地点(一)会议时间:2017年4月20日1天,4月19日报到,4月21日疏散。(二)会议地点:广东省广州市东方宾馆二、会议内容根据申遗计划和策略的调整,在前期申遗准备工作推进的基础上,与相关各方重新议 ...
2017年4月14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主办的RUC历史考古沙龙第十一期活动在博物馆202室举行。本期沙龙召集人为考古文博系刘未老师,以“窑址、沉船与市镇——陶瓷考古漫谈”为主题,邀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建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孟原召、上海博物馆王建文三位先生作学术报告。参加沙龙的还有来自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
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信息中心承办的“201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深度解读之‘风露越窑 千峰翠色——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于4月13日下午14点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多功能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担任学术主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建明研究员受邀作为讲演嘉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沈岳明、故宫博物院王光尧 ...
2017年2月10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七家机构负责人及各省区课题承担者在西安召开“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 课题推进工作会议。 陕、晋、蒙、甘、宁五省区的课题代表分别汇报了各省区的课题规划和筹备工作,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代表一致推选赵辉教授和王炜林研究员 ...
日前,由浙江大学和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的“陕西富平银沟遗址陶瓷科技考古专家讨论会”在杭州市召开,与会专家围绕课题组的科技考古研究、文献考证和研究成果进行讨论,认为运用科技手段对遗址发现的瓷器标本断源断代取得重大发现,此举将成为现代考古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出席会议的专家来自考古、陶瓷、材料、文物等相关部门共30余人,其中特邀专家14人、特邀嘉宾6人、课题组成员10人等。专家学者围绕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和 ...
为了进一步加强、推动四川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4月8日,由光明日报社与中国史学会、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古都学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及美国、瑞典、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相关研究机构的90余名中外学者就“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进行专题 ...
近年来,中央作出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文化传承成为了重要的国家战略。高校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在人才培养、综合研究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那么,高校如何响应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承担文化传承的使命呢?浙江大学开始了一个新的探索——成立“文化遗产学科发展联盟”。4月9日,“浙江大学文化遗产学科发展联盟成立仪式暨’畅想2030’学科建设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
吐峪沟石窟位于新疆吐鲁番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西南距高昌故城10余公里。洞窟开凿在吐峪沟南段东西两侧的断崖上,约有百余座。石窟始凿于公元5世纪左右,一直延续到唐西州(7-8世纪)。 吐峪沟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吐鲁番地区开凿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石窟寺,也是佛教石窟艺术东传路线上关键节点。2006年列入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为了配合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和危岩加固工程,从2010年开 ...
在刚刚揭晓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名列其中。 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是咱北京的一件大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建设施工,埋藏在地下的古代文物岂能不摸清楚?这就引出了一座古代城池的横空出世——西汉路县故城遗址。 这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城址位于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西北角,又一度被人们称为古城、土城。它是如何被发现的?有哪些重要发现?又是如何被保护的?故城遗址发掘 ...
这两天,上林湖后司岙考古队的工作人员忙着装箱打包一件件来自上林湖畔的碗、盘、钵、盏,它们都是透着天青色的出土瓷器,将要运往北京参加五月初的故宫展览。这是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首次向世界展示上林湖畔的“秘色瓷”。秘色瓷净瓶与装烧匣钵 “这批文物将震撼世界!”4月18日,慈溪举行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入选“十大”新闻发布会,浙江省文 ...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作者:张伟4月18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江门市旅游局承办的“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出席论坛并致辞。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安来顺,清华大学教授吕舟等专家作主题报告,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关系。 童 ...
美国西雅图当地时间4月6日晚7时,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兵马俑:秦始皇帝的永恒守卫”展在西雅图太平洋科学博物馆开幕。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文化参赞肖夏勇、西雅图太平洋科学博物馆馆长威尔.多尔蒂,及西雅图当地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周魁英、多尔蒂、肖夏勇先后致辞。周魁英向来宾们介绍了秦始皇始创的“大一统”的文化观念及其对中国人民传统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 ...
Innovative new data collection and digital visualisations captures historic artefacts, places and practices faster, in greater detail and shared amongst a wider community than ever before. Cre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s that provide interactive interpretat
4月16日,游客在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参观千手观音。近日审议通过的《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新的“护身符”。该条例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重庆市首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始建于初唐,至两宋达到鼎盛。其5万余尊石窟造像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4月16日,游客在大 ...
来源:新华网 2017敦煌中国传统文化探索体验营双向交流活动于4月16至22日在兰州、敦煌两地举办。4月16日,来自香港的双向交流游学团集结于兰州。17日游学团游览白塔山、中山桥,参观黄河母亲雕塑以及水车博览园,感受黄河穿城而过,以及丝绸之路文化赋予这座城市的魅力。在游学团中,有30名中学生和10名大学生,他们对丝绸之路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实习生 杨娜)
新华社维尔纽斯4月18日电(记者郭明芳)“丝路瑰宝展”18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落下帷幕。为期3个月的展览吸引了约1.6万名观众,受到广泛好评。 此次展览以丝绸之路为主题,于1月20日在立陶宛国家美术馆所属的应用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来自河南省博物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和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等机构的百余件文物精品。展品包括中国中原腹地出土的2500年前具有北方游牧民族风格的青 ...
来源:新华网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陕西今年将启动秦始皇陵的改造提升工程,包括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二、三号坑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铜车马博物馆,改善游客参观环境。 据介绍,铜车马博物馆是秦陵文化景区建设的重点项目,选址定于铜车马的原出土位置及其附近,总建筑面积约7880平方米,旨在通过原址展示和合理布局,充分揭示铜车马的历史、科 ...
陕西蒲城唐桥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景(4月17日摄)。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城西北15公里的唐桥陵是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李旦的陵寝。历经千年风蚀雨剥,唐桥陵所保留的石华表、石鸵鸟、石马、石人、石狮等53尊巨大石刻依然形态清晰,生动自然,有“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之誉。近年来,陕西省文物部门陆续在唐桥陵实施一系列保护工程,恢复朱雀门基址原貌,修复夯土层及部分陵墙和遗址等,让唐桥陵的磅礴气势再现于游人眼前。 ...
资料图片,考古发掘现场。中新社发 北京市文物局供图中新社西安4月18日电 (记者 田进)记者18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长安区发现一座唐代墓葬,专家推断,墓主人为西汉名将李广的后人李承嘉。此次发现的墓志记载,墓主人曾获赐免二十死的“铁券”。据了解,铁券是封建时代皇帝赐给功臣的一种特别证件,获得者可以免除刑罚或死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邢福来介绍,这座墓葬里发现了五六处明显盗洞,壁龛里出土少 ...
新华社长沙4月17日电 4月17日,“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开幕。来自“一带一路”65个沿线国家的83位青年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和专家、有关国家驻华使节共100余人出席论坛。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向中外青年代表致寄语。 刘延东指出,千百年来,海陆“丝绸之路”沿线人民弘扬丝绸之路精神,谱写了友好往来、相知相交的历史篇章。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
来源:中国侨网资料图:4月9日,在法国北方滨海努瓦耶勒市郊的诺莱特华工墓园,法国前国防部长热拉尔·隆盖(前右)向一战牺牲华工敬献鲜花。在法华侨华人9日在法国北方滨海努瓦耶勒市郊的诺莱特华工墓园举行清明公祭仪式,隆重悼念和缅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保卫法国和英国而英勇捐躯的华工。新华社记者 韩冰 摄 中国侨网4月18日电 据欧洲时报内参微信公众号报道,日前,法国努瓦耶勒市市长德马海斯特表示,当地政府已经向联 ...
兰州晨报--大陇网讯(记者 卢伟山)记者4月17日从省博物馆获悉,《甘肃数字文物展》于本月13日起亮相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因其突破了传统的展陈方式而吸引了大量当地参观者。据了解,本次展览是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与甘肃省2017年部省合作框架下的首场活动之一。 当日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开幕的《甘肃数字文物展》突破了传统的展陈方式,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历史文物珍品为主要内容,用数字化形式将中国文物呈现在俄罗斯朋友们的 ...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中国军网泉州,古称刺桐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如今,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千年古港的“海丝基因”再次被激活。今年2月,“古泉州(刺桐)史迹”正式成为我国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古泉州史迹申遗这次申遗的遗产点之一是开元寺,在这座典型的汉传佛教寺院,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标志性建筑东西塔,正在进行文物修复工作。走进寺院,我们发现一些雕刻有明显的印度 ...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亚太旅游论坛,2017年3月25至29日在世界著名旅游城市马来西亚的槟城州隆重举办。本次大会的主题为“一带一路旅游走廊与节点城市建设”,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代表、联合会城市会员和机构会员代表、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以及槟城州政府代表出席本次大会。 “丝绸之路”历史上曾经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一条国际通道,对世界文明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是“ ...
作者:孙虹来源:中新社泉州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郑和研究会理事刘义杰,3月31日将个人藏品——近代航海罗盘捐赠给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海交馆),作为该馆重要藏品永久保存。 “这件航海罗盘是泉州‘海丝’文物征集公告向社会正式发布后,泉州海交馆征集到的第一件藏品。”泉州海交馆馆长丁毓玲告诉记者,“泉州海交馆对航海罗盘的收藏非常少,这件藏品的捐赠是对航海科技的补充,意义非凡。” 今年1 ...
作者:李映民 李纯来源:中新网东莞图为展出的唐代巩县窑黑釉龙柄壶 李映民 摄 4月9日,《大唐之美——“一带一路”背后的器用》展览在广东东莞可园博物馆开幕,共展出古代丝绸之路重要区域中亚地区的金币、银币等89件唐代文物珍品,重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图为展出的唐代三彩山子 李映民 摄 据主办方介绍,这次展览展出了深圳市望野博物馆收藏的唐代文物珍品89件/套,不仅有陶瓷器、墓志、玉器和琉璃器,还有来自古代丝 ...
作者:胡健来源:中新网太原台湾中台禅寺捐赠唐代邓峪石塔塔身回归仪式16日在山西博物院举行。张云 摄 1998年9月10日零点刚过,负责看护邓峪石塔的榆社县民间文保员宋晋明被七八名手持铁棍的壮汉打昏,并被铁丝绑在木柱上,动弹不得。这伙人用吊车将这座唐代的邓峪石塔塔身吊走,不知去向。 天亮后,时任山西省榆社县文管所所长的王太明闻讯赶来,随即上报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痛心之余,也对这伙盗贼的猖狂气愤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