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陕西考古走向中亚等入选2016年陕西文物十件大事

 央广网西安1月23日消息(记者雷恺)记者今天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2016年陕西文物工作十件大事揭晓,“陕西考古走向中亚,考古队员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等入选。  2016年陕西文物工作十件大事是:  1、陕西考古走向中亚,考古队员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  陕西考古机构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中亚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古丝绸 ...

• 陕西连续5年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 发案数明显下降

中新社西安1月25日电 (记者 田进)25日,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公安厅联合启动“2017年全省田野文物安全巡查联合行动”。陕西已连续5年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破获案件2098起。  当日,西安市文物、公安执法人员联合巡查汉杜陵遗址保护区等重要文物遗址区,标志着陕西春节期间全省文物安全大检查、大防控专项战役全面开启。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表示,要发挥文物、公安联合执法长效机制优势,有效开展田野文物安全联合巡查 ...

• 【历史】风起“大西安创新发展轴”:新的“丝绸之路”或将在这里出发

文丨张勋(方塘智库城市中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华正源文明的发祥地:建都于沣水之滨的周朝为中华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奠定了基石;秦国在渭河北岸咸阳积蓄力量、统一六国;汉武帝从渭河南岸长安城出发北击匈奴、开辟丝绸之路;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中心;周秦汉唐均建都于长安,长安城见证了丝绸东去、佛教东来的文化交融,享誉华夏。今天的大长安分为西安 ...

• 泸州,南方丝绸之路结穴地

泸州,南方丝绸之路结穴地《泸州全书》全国发行,编撰研究团队继续成立南方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专家认为泸州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结穴地。  1月20日 ,《泸州全书》举行首发仪式,并面向全国发行。这本由泸州市文化研究中心围绕乡邦文化,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组织、举办学术交流和学术考察活动,从而组织编写出版的多卷本著作,终于得以成功问世。  同时,在泸州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该编撰研究团队又在泸州成立了南方丝绸之路研究 ...

• 首届中国丝绸之路民间剪纸艺术精品展入选作品

  丝路传情张蔚(白银)  沙漠之舟史海霞(庆阳)  纺线贾淑荣宋瑞芳(河北)织布贾淑荣宋瑞芳(河北)  荷塘鱼欢包锦华(福建)  驼梦程娟娟(安徽)  棋盘窗花李淑兰(通渭)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 甘肃省文物局召开省直文博系统工作会议

会议现场1月19日下午,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召开省直文博系统工作会议,总结2016年工作,安排部署2017年工作。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玉萍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学智、白坚,省直文博系统领导班子成员,局机关全体干部约7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肖学智副局长主持。会议通报了2016年度省直文博单位目标管理考核结果并为获奖单位颁发了证书,敦煌研究院、省博物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一等 ...

• 伊拉克国宝--古代亚述宫殿浮雕精品

位于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苏莱曼尼亚博物馆藏有八件亚述宫殿墙壁浮雕。其中一件作为该馆常设展品于吗主馆展出,其余七件则从未展出,也从未进行任何修复。尼姆鲁兹城西北出土的石膏浮雕细部。图上所见是一名阿普卡鲁(Apkallu,阿卡德语,意为“圣人”)的左手。手中紧握水桶手柄。桶内应有液体,或用于净化。该浮雕遍布楔形文字,内容应为亚述那西尔帕二世标准铭文。浮雕右上部刻有“神树”局部。出土于尼姆鲁兹城西北宫殿(房间与 ...

• 两河文明的遗物

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膻尼达尔(埃尔比勒省)和哈扎尔梅德(苏莱曼尼亚省)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里发现的切割的刀片与石头。它们可追溯至公元前60,000-45,000年。埃尔比勒文明博物馆,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摄影:Osama S. M. Amin。用未烘烤的黏土制成的陶罐。来自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埃尔比勒省巴德哈什特村。耶莫时期,约公元前5,000年。埃尔比勒文明博物馆,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摄影:Osama S. M. Amin。一组大理石碗与罐。来自美索不达米 ...

• 《纪实春秋》精彩回顾【大写西域】一个不得不说的传奇

《大写西域》于2016年12月7日起在我台娱乐广播、维语广播、哈语广播分别以汉语、维语、哈语三种语言同步播出。娱乐广播首播时间:早7点;重播时间:晚9点。现该书已全部完结,受到了广大听众朋友的好评。《大写西域》一个不得不说的传奇在这里,三条远古丝路曾诗意地穿过;在这里,四大璀璨文明曾意外地相逢。有多少爱恨情仇,开场又落幕;有多少古国辉煌一瞬,又寂寞远去。这里是西域,一个不得不说的传奇!克孜尔尕哈烽燧,在风 ...

• 闻鸡起舞杏花天——漫话有关鸡造型的中国文物

原标题:闻鸡起舞杏花天(丁酉话鸡)——漫话有关鸡造型的中国文物  对联由苏士澍书、潘衍习撰。  法国雷尼·拉利克设计的《簪子》。  法国乔治·德·拉图尔油画《圣彼得的眼泪》。雄鸡报晓,四海升平。丁酉年将至,生肖鸡的形象越来越多地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再次被重温——  它是“五德之禽”: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鸡 ...

• 敦煌壁画 图画版的半个中国美术史

敦煌秘档敦煌壁画 图画版的半个中国美术史敦煌艺术大展特别报道天宫伎乐(局部)在《福田经变》图的右下角,可以找到画工的身影。《五台山全图》。舞乐图(局部)天宫伎乐(局部)张骞出使西域舞乐图(局部)□张骞出使西域图出自莫高窟第323窟,是中国唯一一幅反映张骞出使西域的图画□早期的飞天上身壮硕,有些虎背熊腰的姿态,整个身体呈V字形,有一种下坠感□莫高窟画师度过匆匆忙忙一生,大多数人在这里画了一辈子也无法留下真 ...

• 中乌联合考古在撒扎干遗址大型墓葬发现金器80件

 大型墓葬主墓室出土的金饰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陕西文物部门19日透露,中国西北大学中亚联合考古队对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扎干遗址大型墓葬进行了发掘,发现金器80件,包括项坠、耳坠、管饰等。    据介绍,这处墓葬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西南23公里撒扎干北部山前缓坡上,封土被当地村民取土建房破坏,现存直径约37米,高3.7米,推测原直径在40米以上。    墓葬为带阶梯墓道的穹庐顶洞室墓,墓道长10米、宽 ...

• 考古遗址公园切忌“三气”

圆明园西洋楼遗址 袁艺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从圆明园、周口店、秦始皇陵的起步,到集安高句丽、殷墟的试点,从金沙、三星堆、汉阳陵的探索,到大明宫、隋唐洛阳城的全面启动,再到良渚、鸿山的规划实施,2010年以来,通过建立考古遗址公园整体保护大遗址的方式,逐渐得到各界的认可。目前,由国家文物局认定挂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有24处,立项44处。山东、江苏、浙江等省还公布了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十三五”期间,我国还 ...

• “丝路瑰宝展”在维尔纽斯立陶宛应用艺术和设计博物馆开幕

 2017年1月20日,由中国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立陶宛艺术博物馆联合承办的“丝路瑰宝展”在维尔纽斯立陶宛应用艺术和设计博物馆隆重开幕。驻立大使魏瑞兴和立陶宛文化部长丽安娜·鲁奥基特—约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立陶宛艺术博物馆馆长布德里斯、德国、拉脱维亚等外国驻立大使、维尔纽斯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贝诺留斯等教职人员、立陶宛政府有关部门官员和各界人士及立陶宛华联会会长王金炜等华侨华人代表等200 ...

• 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带 被列入国家旅游业“十三五”规划

信息来源: 中国旅游新闻网早报讯 (记者赖劲松)国务院26日发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海洋及滨水旅游,要培育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要打造国家精品旅游带,要重点建设国家旅游风景道等。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海洋及滨水旅游。加大海岛旅游投资开发力度,建设一批海岛旅游目的地。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推进横琴岛等旅游开发。制定邮轮旅游发展规划,有 ...

• 歌剧《敦煌之恋》海口上演 带来浓郁西域风情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月22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陈望)1月22日晚,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海南星乐海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引进的中国大歌剧《敦煌之恋》在海南省歌舞剧院上演,作为中国大歌剧《丝绸之路》四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展现敦煌艺术的舞台艺术作品,为海南观众带来浓郁的西域风情。  歌剧《敦煌之恋》在海南省歌舞剧院上演。 南海网记者陈望 摄  歌剧《敦煌之恋》以丝绸之路为背景,敦煌壁画为题 ...

• 丝路古道再穿越 雪松之国春意浓 “欢乐春节”在黎巴嫩系列报道之二

丝路古道再穿越 雪松之国春意浓 “欢乐春节”在黎巴嫩系列报道之二 2017/01/22   1月20日,一台以古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大型歌舞剧《穿越丝路》在黎巴嫩贝鲁特隆重上演,为中国农历小年之夜增添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黎巴嫩总统奥恩、总理哈里里、文化部长加塔斯·扈里等政要以及中国驻黎巴嫩大使王克俭和部分外国驻黎使节出席观看。  《穿越丝路》由黎巴嫩著名的卡拉卡拉舞剧院创作,中国、印度、阿尔及利亚、乌克兰、叙利亚、伊 ...

• 通讯:穿越丝路,沟通古今——记黎巴嫩歌舞剧《穿越丝路》新年首演

 新华社贝鲁特1月21日电 通讯:穿越丝路,沟通古今——记黎巴嫩歌舞剧《穿越丝路》新年首演  新华社记者 李良勇  1月20日,恰逢中国农历小年。当晚,在距中国万里之遥的黎巴嫩,一个与古代丝绸之路有关的传奇故事——卡拉卡拉舞剧院新编歌舞剧《穿越丝路》正在举行新年首场演出。  首都贝鲁特一座能容纳近千人的剧场内座无虚席。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和中国驻黎大使王克俭等到场观看演出。   ...

• 探访兰州交通大学丝绸之路染缬艺术博物馆

 原标题:《养在深闺盼人识——走进高校博物馆寻宝探秘》系列报道感受古老时尚的丝路染缬艺术——本报记者探访兰州交通大学丝绸之路染缬艺术博物馆博物馆一角博物馆一角博物馆内展示的植物染料  中国甘肃网1月19日讯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肖洁 马艳玲 文/图) 丝绸之路染缬艺术博物馆不同于历史博物馆,它集产研学于一身,既能安处于大学校园,又能驰骋于品牌市场;既能触摸染缬古老技艺,又能感受时尚元素。这究竟是怎样的博物 ...

• 《泸州全书》(第一批)首发式暨南方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成立会举行

20日下午,《泸州全书》(第一批)首发式暨南方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成立会举行。当日《泸州全书》正式在全国进行发行,南方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在我市正式成立。  据了解,《泸州全书》分别从历史、地理、城市变迁、民俗文化以及方言等方面展示泸州的发展变化。此次出版的《泸州全书》共5本,分别是《泸州地方文献目录提要三十种》、《川江地理略》、《穿越三千年的文化印记——泸州街道地名史话》、《梦里几回老泸州》和《泸州方言趣 ...

• 茂陵与丝绸之路

茂陵,作为汉武帝刘彻的长眠地,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灿烂的丝绸之路色彩,是西汉历史文化上的一座丰碑。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四代第五位皇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他向全国公开征募能担当出使西域大月氏重任的人才。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中人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不辱使命,前后两次,历经十六年时间,完成了出使西域的光荣使命。虽然汉武帝是以军事战略为目的,巩固大汉江山,维护边疆稳定,思维定格在联 ...

• 考古人脚下的“精绝古国”

 小说《鬼吹灯》10年前开启了盗墓小说热,奠定口碑的正是首篇《精绝古城》,眼下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也在热播,剧中很多情节自然是荒诞不经的,但吸引主角们和几代探险人冒死深入的精绝古城真的存在过吗?真的有一个精绝女王吗?  《走进尼雅·精绝古国探秘》作者、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刘文锁教授日前接受了大河报记者专访,为我们还原了考古人视角下的真实精绝。刘文锁先生1965年生于新疆精河县,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毕业, ...

• ISIS重新占领帕尔米拉 千年古迹再遭破坏

2016年3月,未遭破坏的罗马剧院。 图片来源:网络据BBC报道,近日,叙利亚世界文化遗产帕尔米拉古城又惨遭ISIS破坏。2015年3月,ISIS第一次占领了帕尔米拉,并在此据守10个月。2016年3月,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叙利亚政府军将ISIS从城中赶走。但在去年12月,趁政府军激战阿勒颇之际,ISIS又从重新夺回帕尔米拉。在这场来来回回的争夺战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帕尔米拉古城一次又一次惨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Irina Bokova称 ...

• 地中海底现身2700年前神像

上周日,在位于土耳其地中海的度假胜地马尔马里斯,考古学家在海底发现一座2700年前塞浦路斯女神的雕像。搜寻一艘去年11月发现的沉船遗址过程中,在距离水面43米的海底,这座雕像意外映入了Dokuz Eylül大学考古人员们的眼中。截至目前,考古队仅能将雕像的下半部分打捞上岸。针对全身的打捞工作将在未来继续推进。“我们推测其另一半也在海底的相同位置,雕像的实际身高应该在120公分左右。”考古领队Özdaş教授说。

• 土耳其古城出土65座拜占庭时期墓葬

穆拉省位于土耳其最西南端,爱琴海沿岸。这里的斯特拉多尼西亚古城近日陆续出土65座古墓,据悉,斯特拉多尼西亚古城已有3500年历史,而该发现也明确了古城在罗马时期的人口规模。去年,在对拜占庭时期古城斯特拉多尼西亚(卡利亚)的一系列考古活动中,考古学家们共发现了65座古墓。斯特拉多尼西亚古城考古项目的负责人——棉花堡大学的BilalSöğüt教授告诉安纳托里亚记者,2016年的这一系列考古工作揭示了这座3500年前 ...

• 考古发现揭示特洛伊女尸死因

从一具八百年前的人体遗骸上,首次发现了妊娠期脓毒症致死的证据,死者当时居住在特洛伊古城(今土耳其境内)。来源:格布哈特·比格古时候,妇女在妊娠期或生产期死亡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这些事情常见于考古学记载。然而在一份新的古代DNA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报道发现了一名八百年前的特洛伊妇女因妊娠并发症致死的证据,具体地说,她死于一种细菌感染。死者死于公元十三世纪,死时大约三十岁。她当时被安葬在拜占庭时期特洛伊农 ...

• “丝路幻彩—洛阳博物馆藏唐三彩精品展”开幕

“丝路幻彩—洛阳博物馆藏唐三彩精品展”开幕——预热2017武侯祠成都大庙会三彩载人骆驼三彩女坐俑丝路幻彩辉煌前代,古道新颜筑梦今朝。1月20日,由四川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与河南洛阳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丝路幻彩——洛阳博物馆藏唐三彩精品展”在四川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绿雨轩展厅正式开幕。50余件唐三彩精品文物,包括三彩载人骆驼、三彩载物骆驼、三彩鸳鸯枕、三彩女坐俑等代表精品,从十三朝古都洛阳,跨过丝路,经过蜀道,来到天 ...

• 体验考古,感受文明——2016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

2017-01-15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考古陕西 一年一度的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即将开幕。 “体验考古,感受文明”--年度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自创办以来,备受公众及媒体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工作要求,2013年1月,在省文物局的倡导下,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起,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了第一届题为“体验考古,感受文明”的年度考古新发现 ...

• 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项目科教、文化与传播委员会在京成立

作者:白 瀛文章来源: 中国文物信息网 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项目科教、文化与传播委员会1月15日在京揭牌成立。委员会将致力于区域多样性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影响力的传播,区域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区域城市可持续教育与知识能力建设,区域城市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等领域工作。   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项目是联合国与中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举措,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南南 ...

• 2017年印度奎隆港口遗址考古工作正式启动

作者:宫古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印度奎隆港口遗址出土中国瓷器残片印度奎隆港口遗址出土开元通宝  近日,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印度喀拉拉邦历史研究委员会(Kerala Council for Historical Research)正式收到印度国家考古局(Archaeology Survey of India)批复,获得了2017年度印度喀拉拉邦奎隆港口遗址(Kollam Port Site)考古发掘项目资质。自此,印度奎隆港口遗址中印联合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奎隆港口位于印度西 ...

• 黄文弼特藏馆让我们来认识一位考古学家

来源:新疆日报(乌鲁木齐)11月18日至19日,由新疆师范大学主办、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承办的“丝路探寻高峰论坛暨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特藏馆新馆开馆仪式”在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新校区)刚落成不久的图书馆举行。在喜庆热烈的黄文弼特藏新馆开馆仪式后,参加完开馆仪式的研究丝路历史与考古的区内外学者们汇聚于图书馆十楼的黄文弼中心,围绕着“中国新疆考古第一人”黄文弼的丝路探寻高峰论坛随即拉开帷幕。文/图曹新玲黄文弼 ...

• 穿越丝绸之路最后一条无人区秘境古道——大海道

大海道是古丝绸之路东连沙洲(敦煌)、西连西州(吐鲁番)之间最近的一条道路。它的开通和使用始于汉代,唐代以后官方的利用趋于停止,它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从敦煌往西到吐鲁番,共500多公里路途,构成了丝绸之路最富传奇色彩的一段——大海道。穿越大海道,最大的障碍莫过于经过无人区,但是走完大海道,你就会深刻地领略丝绸之路留下的无尽美丽。这里汇集了古城堡、烽燧、驿站、史前人类居住遗址、化石山、海市蜃楼、沙漠野 ...

• 石膏下的真容:复原9500年前古人的面貌

撰文:Kristin Romey  研究人员通过反向工程,揭秘了一个古老的仪式,并成功重现出一个有着9500年历史的杰里科头骨(Jericho Skull)。这具遗体曾经被人们装饰、瞻仰过,现在则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个有着9500年历史的杰里科头骨是一个内部填充了泥土的人类颅骨,表面覆盖的石膏重现了此人的面部特征。贝壳用于代表死者的眼睛。摄影: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杰里科头骨被认为是大英博物馆里最古老的塑 ...

• 回访崖墓:走入岩间的汉朝时光

撰文:王磊巴蜀深山中的郪江镇摄影:王磊  巴蜀土地肥沃宽广,纵横交错地遍布着逶迤的河川。巨江细流沿岸的重峦中,谁也说不清藏有多少汉代的崖墓。对于大多数现代人而言,这些寂静潮湿的洞穴原本无足轻重。亲身走进岩间“室宅”,粲然如初的雕刻却让我如同看见封存的前朝时光。隐藏于旷野田间的孙家湾崖墓群摄影:王磊  四川绵阳三台县的郪江古镇位置僻远,游人罕至。石板街头新修的牌坊高悬“郪王城”和“东广汉郡”榜书,追 ...

• 哥贝克力石阵将迎来修整

摄影:Vincent Musi,国家地理撰文:Andrew Curry  土耳其的哥贝克力石阵遗址改写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历史。哥贝克力石阵的圆形神殿改变了考古学家对人类文明起源的看法。  世界上最古老的历史遗迹可能很快迎来形象改造。一项新工程将对哥贝克力石阵进行修复和保护,该遗迹是已发现的最古老神殿所在地。  由于附近的叙利亚冲突和难民危机,哥贝克力石阵所在地区的游客人数减少,土耳其希望此举能够促进该遗址旅游业的发展。   ...

• 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古城遗址发掘取得突破性收获

2016明铁佩遗址卫星影像(上为北) 2012年至2015年,按照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专门考古队,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联合对明铁佩遗址先后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工作,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在前四年考古工作基础上,2016年秋季的第五次发掘,继续以进一步探究和明确城址布局为中心,重点对内城南部的作坊区和“西门”进行发掘,并对可能的外郭城进行勘探。通过发掘,首次发现了明铁佩 ...

• 2016:新疆考古异彩纷呈——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拾萃

文章出处:新疆日报作者:曹新玲 像候鸟般,每逢春暖花开时节展开翅膀飞向天山南北各地州辛勤觅食,待寒风吹起、雨雪霏霏之际又携带着找到的美食、佳肴飞回鸟巢,趁与伙伴们相聚的时刻,纷纷展示自己多半年的收获……  上述文字描述的是已坚持了数年的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  2016年12月17日至18日,由自治区文物局主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2016年新疆文物成果汇报会”在自治区科技馆礼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大学、 ...

• 西藏芒康确认8处吐蕃时期石刻

文章出处:新华网作者:张京品考古人员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嘎托镇巴拉村石刻前进行考古工作(2016年7月18日摄)。新华社发(卢素文 摄)  经对西藏昌都市芒康县境内文物展开普查挖掘工作一段时间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文物局称,考古学者近期在芒康县境内确认的8处吐蕃时期石刻,成为西藏地域范围内较为密集和成体系的吐蕃佛教考古与艺术遗存。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吐蕃石刻,均是佛教造型,造像风格多为高浮雕或阴线刻,造像装 ...

• 可可西里:世界的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山梁。2014年10月31日,青海省《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方案》横空出世。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由此拉开序幕。两年来,伴随着申遗所带来的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神秘的可可西里正向世人走来。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申报区总面积6.03万平方公里。具有世界上罕见的、独特的自然资源,保存着青藏高原最完整 ...

• 柏威夏寺世界遗产保护专家会议召开

 2017年1月14-15日,柏威夏寺世界遗产保护专家会议在海南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柬埔寨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柏威夏寺国家管理局,以及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代表柏威夏寺国际协调委员会中方联合主席(Co-chair)郝平主持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柬埔寨、德国、突尼斯、印度等国专家参会。会议通过了《关于柏威夏寺世界遗产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 丝绸之路与香文化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川流不息的是中亚、西亚、南亚、中南半岛和欧洲等地进出华夏的人群和货物,有一种物品及其文化值得重视,这就是香及香文化。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川流不息的是中亚、西亚、南亚、中南半岛和欧洲等地进出华夏的人群和货物,在丝绸、瓷器、茶叶、金银、宝马良驹的交换过程及往来商旅人员的迁徙中,有一种物品及其文化值得重视,这就是香及香文化。    丝绸之路(局部) 谢振瓯/绘  在张骞于公元前2世纪出使西域 ...

• 《飞越丝路艺术同心》“一带一路”王琛摄影展即将开展

来源:中国网【飞越丝路】拍摄时间:2013年10月、拍摄地点:亚洲伊朗德黑兰伊码目霍梅尼墓、作品名称:熟睡的波斯女孩、拍摄相机:索尼黑卡2【飞越丝路】拍摄时间:2013年2月、拍摄地点:亚洲泰国南部攀牙湾、拍摄相机:哈苏503CW、底片尺寸:6cmx6cm【飞越丝路】拍摄时间:2014年11月、拍摄地点:亚洲土耳其卡帕多奇亚世界文化遗产地基督教避难地、拍摄相机:哈苏503、底片:6cm×6cm  中国网讯本网1月16日下午获悉,由深圳市文 ...

• 通往另一个世界之门

星门——一种可瞬间移动至其它宇宙和星系的建筑,在其同名电影上映后受到广泛关注。古代传说中,通往“造物主”所在世界与宇宙的大门依然存在。 在现世,人们认为这些“星门”只是神话传说。实际上,它们确有可信之处。通往秘鲁神地之路1996年,一个名为José Luís DelgadoMamani的导游在秘鲁Puerto de Hau Mark附近发现此门。当地人说,这些门为土地之神服务。门上有两个孔 - 一个是边长7米的正方形,另一个高约2米。据说大孔供 ...

• “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原始晒盐风景线

 “盐井”最早是从网络上的一幅色彩浓郁的图片得知,说是在滇藏线的交通要道上,因为地处两省交界,一直以为是属于云南境内的。2013年去梅里雪山和雨崩到了德钦,与盐井仅一步之遥,想着峡谷里红红的澜沧江水,一定是从那个方向涌过来的。

• 内蒙古达茂旗发现匈奴与东胡之战时的阿拉伯战马岩画

 近日,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与德国岩画学会及德国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专家共同对达茂旗等地岩画,进行了为期三天实地考察时发现,在北纬42.21度、东经118.37度,海拔1357米处,有十几幅不同时期的人与动物岩画,其中有三幅在岩石上凿刻的动感十足的不同马岩画,受到专家们的关注。   三匹马各有特色,经过仔细认真比对分析:  刻磨在硬度6度砂岩上MY01、MY02、MY03的马,具备自阿拉伯纯种马的特质,其特 ...

• “泰国艺术家眼中的海上丝路”展览开幕

图为14日泰国民众正在饶有兴趣地欣赏有关“海上丝路”的艺术作品。本报记者 杨 讴摄本报曼谷1月15日电 (记者杨讴)由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泰国艺术大学、泰国海上丝路孔子学院、泰国隆财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泰国艺术家眼中的海上丝路”展览开幕式14日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国驻泰国大使宁赋魁、泰国海上丝路孔子学院院长昭坤通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泰国艺术家眼中的海上丝路”展览的展品有绘画、雕塑等,其中大部分是2015年“ ...

• 敦煌石窟是怎样跨越千里“搬迁”到成都的?

近日,成都惊现一“奇观”,8个敦煌石窟竟被原样“搬”到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博物馆内。原来,“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正在成都博物馆举行,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敦煌文化艺术展。据介绍,大展在四川掀起一阵“敦煌热”,每天吸引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参观。元旦三天假期,参观人数就达6万人左右。   12月26日,观众在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石窟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解释:泉州为何是海丝极其重要港口?

12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第一次全面系统大篇幅介绍泉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海丝遗存的文章。泉州海丝专页大篇幅登上联合国教科文官网,非常难得!这是泉州正以一次又一次的国际亮相,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加码助力 (现全文刊登如下,感谢泉州黎明大学王强副教授翻译此文)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东段极其重要的港口 Quanzhou: a crucial port along the eastern maritime Silk Roads Locatedon the south-east co ...

• 古丝绸修复专家王亚蓉荣获2016中华文化人物

古丝绸修复专家王亚蓉女士登台1月11日晚,深圳华侨城星光熠熠,“2016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在这里璀璨揭幕。秦怡、刘诗昆等11位来自不同文化艺术领域并作出卓越成就、拥有“匠人精神”的人物荣获本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古丝绸修复专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王亚蓉也摘得殊荣。古代的绫罗绸缎,谁人能够复织?古丝绸修复专家王亚蓉就能“妙手回春”。在近期播出的新闻专题片《大国工匠》中,她穿着 ...

• 大埃及博物馆新馆明年开馆,五千多件图坦卡蒙文物将全面展示

澎湃新闻综合 黄松来源:澎湃新闻正在建设中的大埃及博物馆。 新华社图埃及首都开罗附近吉萨棉省大金字塔北部2公里处的广袤土地上,数百名建筑工人和工程师正在紧锣密鼓地投入大埃及博物馆(Grand Egyptian Museum)的建设之中,据新华社报道称,这座为该地区最大的博物馆从2001年开始筹备,计划在2018年初步完工并向游人开放。埃及文物部长马姆杜·达马蒂此前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大埃及博物馆将拥有行政独立性,以确保它没有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