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系列公益学术讲座第三十四讲

2023年6月27日上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刘安志教授应邀在“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系列公益学术讲座主讲《重新认识唐会要》。本次讲座由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主办,赵晓星研究员主持,在兰州分院一楼敦煌文献研究所阅览室举行,我院三十多位专家学者现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刘安志,贵州织金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 ...

• 书写中华文明新篇章:以文物保护利用绘就文化传承发展新画卷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伫立在中华文明的岁月星河,遍布中华大地的一件件文物串联起历史的脉络,突出展现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演进和中外文明交流的历史图景。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 ...

• “樊锦诗星”命名 樊锦诗基金设立暨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顺利举行

为宣传弘扬樊锦诗先生的卓越贡献和科学精神,动员社会各界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和价值阐释传播,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凝聚精神力量,7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中央文史研究馆、何梁何利基金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在敦煌莫高窟共同举办“樊锦诗星 ...

• 璀璨星空 “樊锦诗星”闪耀

为褒扬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为中国石窟考古与保护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樊锦诗星”。7月10日,“樊锦诗星”命名仪式在敦煌莫高窟举行。甘肃省人民政府赵金云副省长向樊锦诗先生颁发“樊锦诗星”命名铜匾何梁何利基金会秘书长段瑞春宣读了“(381323)樊锦诗星”国际命 ...

• 樊锦诗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推动敦煌事业发展

7月10日,适逢樊锦诗先生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在敦煌召开,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向敦煌研究院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并在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设立“樊锦诗基金”,用于推动敦煌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解冰为樊锦诗先生颁发捐赠证书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代表敦煌研究院接受捐赠。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

• 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在莫高窟举行

7月10日,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在敦煌莫高窟举行。座谈会现场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央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司司长耿识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沈睿文,吕志和基金创始人吕志和,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等出席座谈会并发言,高度评价了樊锦诗先生60年来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敦煌文化 ...

• 敦煌与丝绸之路考古系列讲座之二 “敦煌石窟考古研究的前景”

7月13日上午,由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2023年度重点人才项目“新时代敦煌石窟考古工作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的敦煌与丝绸之路考古系列讲座之二“敦煌石窟考古研究的前景”在我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文物出版社编审黄文昆先生主讲,名誉院长樊锦诗出席并讲话,副院长张小刚主持,我院学者共计60余人参加讲座 ...

• “丝绸之路上的北石窟寺与陇东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庆阳顺利召开

2023年7月13日,值敦煌研究院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之际,“丝绸之路上的北石窟寺与陇东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庆阳如期举行。研讨会上,100多名来自国内外石窟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代表、文博单位代表汇聚一堂,顺利完成了各项会议议程。会议现场此次会议由庆阳市人民政府、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甘肃 ...

• “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系列公益学术讲座第三十五讲

2023年7月17日下午,河北师范大学汤惠生教授应邀在“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系列公益学术讲座主讲《史前黄河上游和印度河上游之间的文化互动》。本次讲座由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主办,赵晓星研究员主持,在兰州分院敦煌艺术馆举行,我院和兰州市博物馆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现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汤惠生,1955年生于重庆。曾担任青海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 ...

• “从敦煌出发——吴健摄影艺术展”在京开展

8月4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美术馆、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从敦煌出发——吴健摄影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一层8号厅揭幕。在相机与光影的艺术表达中,丝路文化遗产的历史风貌由此徐徐展现。展览将持续至8月15日。“从敦煌出发——吴健摄影艺术展”正式揭幕展览分为“丝路印记”“百窟千像”两个单元,共展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 ...

•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二十八讲成功举办

8月15日,由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和敦煌学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二十八讲《变文、科仪与宝卷——如何理解敦煌变文?》在敦煌成功举办。讲座由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侯冲主讲,敦煌学信息中心副主任宋焰朋主持,我院学者及线上听众一百多人参与了本次讲座。针对学术界“变文是俗讲的话本”这一观点 ...

•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二十九讲成功举办

8月24日下午,由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敦煌学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二十九讲《敦煌讲唱文学与韩国丝绸之路研究》在敦煌学信息中心研讨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韩国敦煌丝绸之路学会副会长、韩国又石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韩国又石大学艺术管理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弘哲教授主讲,敦煌学信息中 ...

• 立足敦煌 放眼世界 助推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写在《敦煌研究》创刊40周年之际

立足敦煌 放眼世界助推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写在《敦煌研究》创刊40周年之际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研究院考察调研,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 ...

• “敦煌论坛:‘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开幕

论坛现场9月6日下午,“敦煌论坛:‘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刚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刚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主持论坛开幕式并致欢迎辞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小刚主持论坛此次论坛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 ...

• 敦煌研究院与读者出版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7日,敦煌研究院与读者出版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莫高窟举行。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主持签约仪式。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郭青林和读者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永强,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以各自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促进各自业务发展为目标,深化传统出版业务合作,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敦煌研究院及樊锦诗等颁发杰出贡献奖

新华社兰州9月7日电(记者贾钊、程楠)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论坛7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论坛上为敦煌研究院、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颁发了杰出贡献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五十周年之际,为表彰敦煌研究院、樊锦诗等在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莫高 ...

• 敦煌研究院、樊锦诗等荣获莫高窟保护杰出贡献奖

9月7日上午,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敦煌成功举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敦煌研究院等专家、学者、政府代表百余人出席活动。论坛分为开幕式、主旨演讲、专题讨论、非遗展演、闭幕式五个 ...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8场将走进甘肃敦煌

本报讯(光明网记者王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8场活动,将于9月13日在甘肃敦煌研究院举行。本场活动将邀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原院长、名誉院长樊锦诗作题为《丝路明珠敦煌莫高窟及其现代文化角色》的演讲。樊锦诗,被誉为“敦煌的女儿”。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8场举办 宣讲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传承发展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8场活动9月13日在甘肃敦煌研究院开讲。“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原院长、名誉院长樊锦诗作题为《丝路明珠敦煌莫高窟及其现代文化角色》的演讲。樊锦诗从敦煌莫高窟诞生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栩栩如生的彩塑和百科全书式的壁画照片,细致讲述了莫高窟的发展历程 ...

• 【北京文化论坛】北京文化论坛上的“甘肃声音”

璀璨绚烂的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文化遗产,让世界更加美好——9月15日上午,作为2023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指导和承办的“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举行,来自国内外文博领域、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金秋北京,围绕“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 ...

• Peixun Li教授在敦煌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

9月20日,应敦煌研究院邀请,英国罗斯福实验室的Peixun Li教授访问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中心,作了题为“Neutron, A Powerful Tool For Culture Heritage Study”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郭青林研究员主持,来自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和敦煌石窟监测中心、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 ...

• “中英美岩土质文物保护交流会”在敦煌成功召开

9月16-19日,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英美岩土质文物保护国际交流会”在敦煌研究院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顺利召开。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英国罗斯福实验室、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敦煌研究院、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的近40余名专 ...

• 敦煌研究院5项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公示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相继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一般、青年、西部、艺术学项目立项名单的公示,我院立项项目公示5项,包括1项重点项目、1项艺术学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西部项目以及1项艺术学西部项目,具体如下:敦煌研究院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名单公示一览表序号课题名称申报人项目类别所在学科1多元民族 ...

•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荣获“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近日,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评选结果揭晓,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此次命名表彰由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法院、文化和旅游部等23家全国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成员单位联合开展,经逐级推报、资格审查、集中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评选产生,是各行各业先进青年集体的典型代表。这些集体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 ...

• 敦煌研究院4项科研成果入围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拟获奖成果公示

近日,根据《关于对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拟获奖成果进行公示的公告》,我院共有4项科研成果入围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拟获奖成果公示。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具体如下:敦煌研究院获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拟获奖成果公示一览表序号成果名称作者获奖级别1肃南马蹄寺石窟群(著作)敦煌研究院,甘 ...

• “传承与创新——2023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举行

学术研讨会现场9月22日,由敦煌研究院主办,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承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支持的“传承与创新——2023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举行。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院长苏伯民、副院长张元林等领导出席研讨会。来自国内外文博单位、高校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马强主持了开幕式。 ...

•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三十讲成功举办

9月25日上午,由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敦煌学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三十讲成功举办。中国艺术史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李松先生,受邀作了题为《双龙记:一个乡村小画派的大传统——关于洪洞水神庙壁画的思考》的讲座。讲座由敦煌学信息中心副主任宋焰朋主持。李松教授李松教授首先分析了 ...

•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展示科技装备亮相“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展”

9月26-27日,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一届文物保护技术装备研讨会在重庆召开,“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展”同步开幕。这一展览是我国首次以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为主题而举办的大型场景展览,旨在展示国内文博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技术。开幕式场景本次 ...

• 敦煌研究院赴新疆开展学术考察

2023年9月14日至9月30日,我院组织了包括石窟考古、历史文献、文物保护等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一行13人赴新疆,对新疆境内主要石窟、佛教遗址及相关文化遗址进行学术考察。本次考察活动旨在促进我院学者深入了解敦煌石窟与新疆石窟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敦煌石窟源流的认识,提升我院佛教艺术、考古及文物保护方面的研究力量与研究水平。9月14日上午,新疆 ...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8场——《丝路明珠敦煌莫高窟及其现代文化角色》

了解敦煌文化,感悟莫高精神。敦煌研究院原院长、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为你讲解《丝路明珠敦煌莫高窟及其现代文化角色》(“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8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荐,敬请观看。观看链接:“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8场——《丝路明珠敦煌莫高窟及其现代文化角色》 ...

•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敦煌图案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开班仪式在敦煌举行

开班仪式现场10月12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敦煌图案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在敦煌莫高窟正式开班。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甘肃省文化与旅游厅艺术处二级调研员陈锦出席仪式,并分别代表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化与旅游厅致辞。甘肃画院创作部主任张生进、办公室主任张建中、书法创作部主任严文学受邀出席仪式。项目负责人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马强介 ...

• 从撒马尔罕到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在敦煌开班

10月16日,由敦煌研究院主办,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甘肃鸿文敦煌艺术研修中心共同承办的“从撒马尔罕到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在莫高窟举行开班仪式,国内外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子以及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的爱好者齐聚敦煌,正式开始为期6天的学术交流和考察研究。研究班采取专家讲座与石窟遗址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搭建研习 ...

• 七件圆明园流失石柱的“回家之路”

10月13日,“圆明园石柱回归展暨2023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举行。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圆明园石柱回归展”集中展示7件圆明园流失石柱文物,回顾圆明园石柱颠沛流离,远离故土的历史,也呈现了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最新成果。这是继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这批文物是如何“回家”的?澎湃艺术就此进 ...

• 汉碑善本迄今最高规格的展览:上图将展“大汉雄风”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外最重要的碑帖公藏机构之一,收藏有金石拓本二十五万件,其中善本三千件。澎湃艺术获悉,作为上海图书馆的重磅年度大展,“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将于10月底在上海图书馆东馆第一展厅拉开帷幕。此次展览选取馆藏汉代碑刻,包括碣石、碑版、摩崖、石阙、画像题字等在内90件珍拓善本,其中达到国家一、二级文物标准者有80% ...

• 浙江湖州毘山遗址发现距今3000年前大型高等级建筑基址群

 浙北地区先秦考古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10月15日,在湖州毘山遗址考古发掘研讨会上,考古专家披露在毘山遗址中心区域发现约3000年前的高等级建筑基址群。考古发掘和研究结果表明,毘山遗址是我国东南迄今所见晚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核心聚落遗址之一。▲ 10月15日,来自全国的夏商周考古专家研讨毘山遗址重大发现。▲ 来自全国的考古专家正在毘山遗 ...

• 康保兴隆遗址:填补坝上高原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空白

  金秋十月,张垣大地风光无限,这里除了丰茂的草原、广阔的蓝天、险峻的关口和享誉世界的冰雪运动场地外,还有一座被大地默默私藏的远古聚落——康保兴隆遗址。8000多年前,坝上先民在这里建立起中国较早的定居聚落之一。今天,在考古工作者的手铲下,尘封的遗迹重见天日。如果你想一睹这座史前村落的生活图景,可以走进坝上草原兴隆遗址考古现场,探访 ...

•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23·西安)会议日程

一、组织架构指导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陕西省考古学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局协办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二、会议时间2023年10月23-25日(22日报到,2 ...

• 云程发轫 踵事增华——中国考古的七年之变

  是考古,透物见人,让我们对世界保持客观的认知;还是考古,不断发掘取证、推理求真,使我们有了观察世界文明的机会;还是考古,让我们了解到文明不仅有崛起与失落,其彼此之间也存在着交流、借鉴与融合。  考古工作是联系古今的重要纽带,也是作为历史推演的主要依据。数千年间,诸文明此伏彼起,唯有中华文明,于坎坷跌宕中延绵生发,却始终未曾中 ...

• 考古遗址,奏响“何以中国”的恢弘乐章

  陕西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物遗存。三秦大地上,既有迈入文明进程后的新石器时期遗存,还有见证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丰富遗存,清晰地展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骨干脉络。  石峁遗址:4000多年前的“石头王国”石峁遗址俯瞰  在黄土高原北部的黄河西岸,矗立着一座距今4000年前后、规模宏大的石头城——石峁。随着一系列发掘和研究的有序展开, ...

• 穿越170万年寻迹“元谋人”——现场直击元谋猿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

  金沙江南岸,云南楚雄州元谋坝子热气腾腾,老城乡大那乌村郭家包梁子的一片荒山上,搭起了四个白顶大棚,大棚内传出“铛、铛、铛”的声音,一群穿戴整齐的考古人员蹲在土坑里,正在小心翼翼地刨土、筛土,专心致志地寻找化石宝贝。发掘区周边立着多个标识牌,其中“考古工地 注意安全”的标识牌分外显眼。这里,便是元谋猿人遗址发掘现场。博物馆里展 ...

• 几代考古人的守望——元谋猿人遗址考古发掘盘点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老城乡,大那乌村以东的山坡上,有一处历史悠久的遗迹。这里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它就是元谋猿人遗址。  “对元谋猿人遗址的关注,特别是年代学、地层学方面的关注,持续这么长时间,这在全世界来看都是很少见的。”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元谋猿人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阮齐军抑制不住内心 ...

• 丝路文化遗产谱写中国与中亚文明互鉴新乐章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推动丝绸之路全面复兴,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深 ...

• 邾国故城遗址考古新发现一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

邾国故城遗址考古新发现一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来源:舜网据新华社济南10月11日电 记者10日从山东大学获悉,邾国故城遗址考古新发现一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初步判断该建筑始建于战国,为邾国工官府邸。驺丞之印(西汉晚期)。国家文物局供图2022年以来,考古人员重点对城内中部偏北处进行了发掘,揭露出一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面积宏大、结构完整,柱础、檐柱 ...

• 一带一路全球行丨驼铃悠悠,丝路奇珍鉴往来

 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报道团在这里透过珍贵文物,探寻古丝绸之路上中外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繁华盛景。  在宁夏博物馆,一件件见证了古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交融的文物,静候参观者的到来。国宝级文物石刻胡旋舞墓门便是其中之一。  石刻胡旋舞墓门由两扇石门组成,门扇正面凿磨光 ...

• 跋涉在中亚考古路上的中国学者——以“东方视角”探寻丝绸之路的历史足迹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往日合影。(西北大学供图)不久前,由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领衔的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刚刚完成进入土库曼斯坦的首次考古调查研究准备,以及今年在费尔干纳盆地考古中、乌、塔、吉四国联合考察工作的前期准备。作为首个进入中亚国家开展考古调查研究工作的中国学者,王建新和 ...

• 让中国文物说互鉴,让丝绸之路立于心 ——记“世界遗产 大丝绸之路展”在日本举办

2023年10月8日,观众在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参观“世界遗产 大丝绸之路展”。这是继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首次在中国境外举办大型丝绸之路主题展览。(摄影:康頔)中国日报东京10月12日电(记者 江雪晴)“世界遗产 大丝绸之路展”目前正在日本东京举办。这是继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 ...

•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将于12日-14日海南博鳌举行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0月10日消息(记者 陈望)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主办,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将于10月12日至14日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论坛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主题,主要分三个议题:一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展示海上丝绸之路文 ...

• 红山文化的特质与现实意义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

• 水洞沟遗址百年展和宁夏考古成果展在银川开展

  8月7日,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布设的“世纪华彩水洞沟——水洞沟遗址百年展”和“考古宁夏——宁夏考古成果展”开展。此次展览总结了水洞沟遗址发掘研究历史和价值意义,全面展现了宁夏考古工作者在人类起源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和民族融合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市民正在参观展览。图片来自宁夏文旅厅  “世纪华彩水洞沟——水洞沟遗址百 ...

• 来这里,寻找早期中国的模样——“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展”印象

  暑期来临,“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展”的开幕,让原本就“热”的山东博物馆更加火爆。展览聚焦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诞生的关键阶段、重点地域,涵盖了山东、河南、湖北等8省31处遗址的335件(套)文物,重点描绘了早期中国文明的历史样貌,展示出中华文明从涓涓细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广大观众不但可以了解“考古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