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上海合作组织佛教遗产共享”展览开幕(线上)——敦煌研究院入展
为配合2020年上海合作组织(SCO)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加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文化影响力,促进交流与互鉴。由印度政府、文化部和新德里印度国家博物馆主创,邀请上合组织成员国多家博物馆机构共同策划制作完成的“首届上海合作组织佛教遗产共享”多国佛教文化艺术珍品展(线上),于2020年11月30日开幕。图一网站首页展览呈现了来自印度新德里国家 ...
为配合2020年上海合作组织(SCO)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加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文化影响力,促进交流与互鉴。由印度政府、文化部和新德里印度国家博物馆主创,邀请上合组织成员国多家博物馆机构共同策划制作完成的“首届上海合作组织佛教遗产共享”多国佛教文化艺术珍品展(线上),于2020年11月30日开幕。图一网站首页展览呈现了来自印度新德里国家 ...
12月10日,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海南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承办的“觉色敦煌—敦煌石窟艺术展”在海南省博物院一楼特展厅开幕。一场突破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时空界限的展览,让敦煌和海南两地文化在交流中产生共鸣,在黄沙碧海的对话中再现丝路盛况。展览现场展览分为“丝路漫行”“壁上丹青”“庄严佛宫”“净土梵音”“ ...
12月11日,敦煌研究院榆林窟保护展示设施捐赠仪式在榆林窟举行,国强公益基金会向敦煌研究院捐赠900万元,用于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洞窟保护展示设施建设。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马世林,国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翀,酒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立奇等出席捐赠仪式。2020年5月,在王立奇市长的引荐和协调下,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80万元用于榆 ...
寒风中,紧邻新疆昌吉北庭故城入城道路西侧的一个巨大土堆的秘密于今年被考古人员揭开。 这座标记为6号佛殿的遗址,是一个夯土台基上建造的佛殿遗址,东西残长24米,南北残宽21米,残高6.5米,台基之上的佛殿由土坯砌建,周围有围廊。“这个台基中间有许多孔,有些孔还是贯通的。它们到底起什么作用,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负责北庭故城考古 ...
唐朝蒲类县城到了宋代高昌回鹘时期竟建有融合东西亚风格的大型浴场;轮台县境内的卓尔库特古城成为又一处两汉魏晋时期丝绸之路上高等级中心城址;汉代疏勒城外发现的一座窑,让我们知晓城内众多瓦片产自何方。12月4至5日,在由国家文物局、新疆文旅厅(文物局)指导,新疆文博院主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2019-2020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 ...
2020年12月12日(星期六) 【综合】■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河北召开 胡和平与王东峰举行工作座谈■ 刘玉珠赴安徽调研文物工作■ 全国首个“红色文创联盟”在国家博物馆成立■ 国内外专家汇聚西安研讨丝路文化保护利用■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看基层”主题宣传活动在重庆启动【博物馆】 ■ 张氏帅府博物馆 新增大批珍贵文物【考古】■ ...
一项最新考古研究表明,西藏阿里桑达隆果墓地出土大量遗物,其中首现青藏高原木俑。这一墓地的考古发现,为探索西藏西部早期社会结构、生活模式,以及西藏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新疆、中原等的交往提供了新材料。桑达隆果墓地全景图(资料照片)。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伟指出,桑达隆果墓地位于阿里地区札达县,桑达隆果即藏语“桑达 ...
作者:杨蕤《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13日11版) 【研究心得】 唐末五代以来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转型时期,“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丝路盛况不复存在。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西夏的崛起有一定关系。西夏王朝在公元十一世纪初攻取河西走廊,占据丝绸之路主动脉,这对陆上丝路贸易及西北地区交通状况产生了强烈影响 ...
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热水乡的热水墓群,于1982年发现,是公元6至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其中编号为“血渭一号墓”是规模较大的一座墓葬。2018年,热水墓群发生被盗事件,涉案文物达到646件。同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始对被盗的“2018血渭一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近三年的发 ...
央视网消息:虽然目前还不能最终确定“2018血渭一号墓”墓主人的身份和热水墓群的性质,但是依据大量出土文物显示出来的文化元素,考古专家已经证实,青海都兰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节点。 考古人员对“2018血渭一号墓”部分出土文物进行了年代测定,同时结合出土文物的特征,初步判断这座大墓的年代是在8世纪中期左右,也就是唐代 ...
央广网西安12月11日消息(记者雷恺)西安市文物保护大会发布的《西安市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西安市将新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博物馆、“西安记忆”(西安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一批地域文化特色突出、陈列主题鲜明的专题博物馆,打造根脉文化、历史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博物馆群。 西安市现有157家博物馆收藏文物超过202万件 ...
原创 教育部规划中心 教育之弦 收录于话题#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3个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科技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等主要任务目标,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 ...
发挥西北大学考古学科优势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西北大学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联盟”12月10日,由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教育厅、西北大学等共同承办的“2020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在西安举办。会上,由西北大学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联盟”揭牌。该“联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的吉呼郎图匈奴墓群考古有了新进展。根据2座已发掘完毕墓葬的结构及出土遗物特征,初步将墓葬年代定为公元1世纪左右,相当于东汉前期。发掘完毕的两座墓葬。图片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吉呼郎图匈奴墓群是我国阴山以北草原地区发现的第一处匈奴墓群,由120座墓葬组成。今 ...
“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简称三窟联展)开幕1个多月以来,吸引众多参观者。其中有一群特殊的参观者,他们在展厅里“开课”,视三窟联展为珍贵的艺术课堂。 杨志强在龙门石窟展厅现场教学 11月25日上午,龙门石窟展厅内,一名参观者引起了记者关注,他正拿着雕塑工具专注地对着一尊力士像进行临摹。 他叫杨志强, ...
唐朝墩故城浴场遗址功能分区示意图。天山网11月13日消息,唐宋时期的公共浴场什么样?近日,记者从奇台唐朝墩故城遗址考古发掘团队了解到,该团队在故城遗址的东北部清理出一处唐宋时期的大型浴场,其建筑结构具有浓郁的罗马风格,而出土遗物和内部装饰又体现中原地区特征。据唐朝墩故城遗址执行领队、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任冠介绍,遗址位于奇台县东北部的水 ...
新华社兰州11月20日消息,记者当日从甘肃省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获悉,历时7年的“武威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修复”工程目前已完工,搬迁壁画全部完成修复工作。据介绍,该工程启动于2014年,修复文物包括壁画300余平方米、塑像70余身,修复工程由敦煌研究院执行,通过壁画碎片拼接、重层壁画揭取修复、彩塑拼接修复等全面完成文物修复工作。天梯山 ...
从敦煌研究院获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莫高窟第94窟窟前殿堂建筑修缮工程已于近日启动,保护内容包括屋面揭瓦,更换开裂损伤大梁、檩、椽,铺设窟内架空木廊道及玻璃屏风等。11月19日,敦煌莫高窟第94窟窟前殿堂建筑修缮工程开工仪式在莫高窟九层楼广场举行。图片来自敦煌研究院 莫高窟第94窟为晚唐代表窟之一。晚唐归义军节度史张淮深出资开凿于公 ...
敦煌学与石窟寺研究系列工作坊为共同推进敦煌学与石窟寺研究,由北京大学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商务印书馆支持的“敦煌学与石窟寺研究工作坊”,将以专题讨论系列的形式召开,讨论涉及敦煌学与石窟寺研究的各个层面,包括考古、文献、历史、艺术、语言、宗教等方向。敦煌学与石窟寺研究工作坊鼓励青年学者参会,2020年度的敦煌学与石窟寺研究工作坊系首次 ...
11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共同举办“中塔‘一带一路’合作:机遇与挑战”视频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翔和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副院长萨伊多夫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高翔指出,中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塔方积极响应并全力支持,成为首批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中塔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加强战略对接 ...
11月13日,“一勺·莫高——敦煌石窟艺术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正式开幕,展期1个月。此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承办。展览通过展示敦煌石窟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临摹品、研究复原敦煌壁画中的乐器、3D打印敦煌壁画中建筑模型等共200余件展品和一座复制洞窟——莫高窟第3窟,聚焦敦煌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 ...
宅家上网,就能观赏大量高清敦煌藏经洞文物原貌,里面还包括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敦煌藏经洞文物。11月7日,由敦煌研究院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共同主办的“2020敦煌论坛: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流失海外的敦煌藏经洞文物正通过“数字化回归”。近年来,如何 ...
120年前,敦煌藏经洞被道士王圆箓的无意发现,使得数万卷古代文献及纸本绢画始见天日。藏经洞被认为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之一,保存了公元4至11世纪的写本刺绣、绢画、法器等各类文物近6万件,“方面异常广泛,内容无限丰富”,可谓是“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古代学术的海洋”,并很快进入了国际学术的视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文献是中国近代学术史 ...
11月7日,“2020敦煌论坛: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在敦煌研究院召开。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的15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敦煌藏经洞及其出土文物研究、流失海外敦煌藏经洞文物数字化回归模式研究、丝绸之路多宗教多民族文明交融与文化互鉴研究、丝绸之路艺术与考古研究等议题,总结敦煌学百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和 ...
2020年11月3-5日,2020年度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会员大会、2020年度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大会在重庆同地召开。2020年度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会员大会代表合影2020年度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大会代表合影协同平台会议现场2020年度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以下简称“协同平台”)会员大会暨理事会于1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加强新时代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重大意义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集建 ...
120年前被无意发现的敦煌藏经洞,被认为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之一,并很快进入了国际学术的视野,持续成为国际显学。由于藏经洞文献文物随后被盗与大量流失或遗失,敦煌也被陈寅恪先生称之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澎湃新闻获悉,在昨天落幕的由敦煌研究院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共同主办的 "2020 敦煌论坛 : 纪念藏经洞发现 120 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 ...
由广东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主办的“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6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该展共展出172件/套精美文物,向观众讲述千年唐蕃古道的故事。“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展出的文物 陈骥旻 摄 唐蕃古道是1300多年前,从唐代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通往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自治区拉萨)的官道,被誉为沟通汉藏两族人民友好 ...
流失海外的敦煌藏经洞文物正在通过数字化方式加速回归,首个由中方主导的数字化回归项目正在筹备之中。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在11月7日于敦煌莫高窟举办的“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介绍,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计划开展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项目。这一项目将通过国际合作,系统调查整理海外收藏的藏经洞文物。在对 ...
从敦煌研究院获悉,该院在做好所辖六大石窟保护利用的同时,将全面加强石窟考古研究,力争2035年之前完成六处石窟考古报告的出版,并承担中国其他重要石窟寺的保护利用工作,为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的申报与建设、川渝石窟群的保护利用做出贡献。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前的游人如织。王斌银 摄 作为在中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 ...
11月2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2020年理事会在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召开。来自陕西 、甘肃、青海、宁夏等省(自治区)文物局领导、各理事单位执行理事、理事共34人参加会议。 工匠联盟2020年理事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首届轮值主席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赵强所作的2019—2020年工作报告,与会代表对工匠联盟理事会成立以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 ...
10月25日,在洛阳博物馆,“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上,展出的精美文物展品吸引游客驻足观赏,感受艺术盛宴。 本月18日在洛阳博物馆开展的“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三大石窟首次举办的大型艺术联展。三大石窟联展自开展以来,引起各界极大关注。展览中,来自敦煌 ...
2020年10月17日,(乌鲁木齐,夏冉)关于古代彭吉肯特,在中亚史,以及粟特史上的重要地位,我就不多说了。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关于古代彭吉肯特遗址中,第一批出土之后整理归类的中国的古代钱币。这是古代中国和粟特之间密切交往的一个最有力的见证。 文中的实物图,均源自网络。手绘图源自考古报告。 关于在古代彭吉肯特出土的中国钱币,苏联学 ...
“吾尝谓苟能置身正仓院一观所藏之物,直不啻身在盛唐之世!” 这是著有《正仓院考古记》的中国学者傅芸子的感叹。日本奈良正仓院被称为是“丝绸之路”东边的终点,其所藏宝物是日本奈良时代及中国唐朝优秀文化的代表。澎湃新闻获悉,奈良国立博物馆第72回“正仓院展”近日如约开幕。展览共展出59件宝物,其中北仓17件、中仓23件、南仓16件、圣语藏3件,有 ...
位于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今年是龙门石窟申遗成功20周年。澎湃新闻获悉,在1 ...
明珠联袂,三星聚洛,2020年10月18日,“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在洛阳博物馆开幕。展览由敦煌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主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三大石窟首次举办的大型艺术联展,也是中国石窟艺术领域的盛事。为了更好地展现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该展览通过“鸣沙圣迹 赫赫敦煌”“塞上皇冠 巍巍云冈” ...
10月19日,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开幕,龙门石窟研究院发布了20年来龙门石窟的六大重要考古成果,分别是:奉先寺遗址考古发掘、擂鼓台三洞窟前遗址考古发掘、香山寺遗址发掘、万佛沟第1窟窟前建筑遗址发掘、龙门西山北坡唐代僧人墓地发掘、瘗窟考古清理工作。 200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 ...
经过连续3年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天山北麓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境内,发现一座始建于高昌回鹘(约公元10世纪)的公共浴场遗址。 负责浴场遗址发掘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教授魏坚介绍,新发现浴场遗址位于奇台县唐朝墩古城东北部,整体结构由中心部位的砖砌主体建筑、东侧相接的土坯建筑和北侧中心的灶址及左右两端的水井等相关遗迹构成,浴 ...
2020年10月15日,(杜尚别,夏冉译)据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下属的历史,考古和人类学研究所的消息称,近期,该所考古学家对塔吉克斯坦南部的塔赫提.桑金遗址展开了一次考古发掘活动。 在这次考古发掘过程中,塔吉克斯坦考古学家有了非常罕见的发现,例如金耳环,希腊-巴克特里亚时代的硬币和陶器。目前,考古学家正对这些罕见的发现进行了研究。 ...
唐蕃古道亦称唐蕃驿道,公元7至9世纪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吐蕃逻些(今西藏拉萨)之间使臣往来的官道。唐蕃双方通过政治联姻,使团往来,经济贸易及文化风俗的彼此影响,使这条道路呈现出“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景象。如今,唐王朝和吐蕃王朝,早已消失在亘远的烟云中,但它们在中国西部演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幕,依然回响千年, ...
2020年9月26日下午,关山月美术馆二楼报告厅内,“四方沙龙”精彩开讲。本期邀请了敦煌艺术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博士带来题为“敦煌艺术的传承创新”的讲座,本次讲座在哔哩哔哩网络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不少敦煌艺术的粉丝围观。学术主持 黄丽平主讲人 赵声良一、敦煌艺术就是不断创新的典范敦煌洞窟有700多个,其中有壁画、有塑像的有492个,这些壁画塑像跨 ...
10月6日下午,由凤凰传媒、译林出版社、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凤凰国际书城联合主办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首次读者见面会在南京凤凰国际书城举行。该书由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口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撰写,讲述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莫高窟人倾其一生守护敦煌的动人事迹。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宪,凤凰传媒党委书记、总经理 ...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公布了2019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选结果,共有12类89个优秀作品、人才、栏目和机构等获评。由敦煌研究院、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出品的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获评2019年度优秀长片类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历时两年完成,是中国首部亚洲文明对话题材的大型纪录片,时长10 ...
9月13日,“国宝”石窟守护人计划公益项目在北石窟寺正式启动。该项目由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上海稻草人旅行社共同发起,旨在通过联合社会力量和学术团体,为中小型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和发展文化旅游探索新途径。1此次活动,邀请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魏文斌教授及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青年学者邵学成作为学术 ...
8月22日,“出塞与归汉: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国丝新猷资料馆举行。相关链接:“出塞与归汉: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国丝举办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扬之水的会议发言,以“画中名物二题”为题,对吉林省博物院藏《文姬归汉图》中的背壶,以及美国大都会本《胡笳十八拍》中的钵盂与唾盂进行了介绍。其他 ...
澎湃新闻获悉,“丝路流金——丝绸之路上的金银货币精华展”将于9月15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展出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9世纪的丝绸之路金银货币700枚左右,其中包括吕底亚、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古波斯、贵霜、古印度、伊斯兰等王朝和地区的珍稀金银货币。展品来源于浙江省博物馆以及中国钱币学会金银货币专业委员会部分会员藏品。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 ...
今年是中新建交30周年,上海博物馆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9月14日上午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248件/组文物,其中包括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邱德拔展厅精选的“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168件,以及来自上海博物馆馆藏与国内9家借展单位的陶瓷、金银器、铜镜等各类文物80件。展览还将何家村窖藏出土的两件 ...
9月11日,敦煌研究院在深圳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和长期技术合作协议,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与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华为消费业务CTO卞红林代表双方分别在协议上签字。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代表双方签署全 ...
9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到敦煌研究院调研。胡和平实地调研了莫高窟旅游开放、保护研究、文物修复以及文物数字化工作情况,并走进洞窟实地察看了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了解了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13日下午,胡和平在敦煌研究院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了解文物工作重点、难点。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嘉毅主持座谈 ...
2020年9月9日,我院院长赵声良研究员、副院长苏伯民研究员一行来到西北大学交流访问。上午,赵声良院长一行考察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就敦煌研究院与西北大学共建“丝绸之路石窟和土遗址保护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情况和下一步打算与西北大学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教授主持,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温睿教授介绍了 ...
9月10日,“飞天神韵•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在嘉峪关城市博物馆揭幕。展览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中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嘉峪关市美术馆、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协办,展期1个月。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先堂,嘉峪关市委常委、宣传部 ...
记者8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三年来,由该院美术研究所的20位艺术家联手进行的莫高窟首个整窟复原临摹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洞窟内的临摹白描,明年将为其上色,重现这一1200多年前唐代洞窟的原始风采。 临摹,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初始抢救性保护的“应急之需”,后发展变迁为不少“莫高窟人”扎根大漠的“必修课”。作为与莫高窟朝夕相处了17年 ...
2020年7月1日,(公众号:塔吉克)这是哈萨克斯坦媒体发布的一篇考古的新闻报道,早上洛阳考古所的刘斌老师为我提供了这份报道的俄语网站地址,在此特别致谢!因为涉及到粟特语,所以特别翻译如下。原始标题:在哈萨克斯坦首次发现完整的古代文字样本!阿雷斯(哈萨克斯坦) 2020年6月30日,据LITER媒体通讯员的报道称,科学家在哈萨克斯坦突厥斯坦 ...
8月21日,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在北京召开“玉门·玉门关考古与历史文化研讨会”。会议邀请到历史考古学者王仁湘、易华、覃春雷等参加,中科院课题组一行参加了会议。玉门市博物馆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由“玉门境内玉门关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 ...
2020年8月19日,正值总书记视察敦煌研究院一周年之际,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历程——讲述敦煌石窟艺术背后的故事”主题展览在敦煌研究院文创展厅进行预展。此次展览采取空间叙事的方式,通过文物、档案资料、老照片、艺术装置、多媒体视频等手段,展现了“莫高精神”形成的历史脉络,揭示了老一辈“莫高窟人”在艰难处境下、在新时代中坚守大漠、甘 ...
甘肃是简牍大省,有“汉简之乡"之誉。特别是在武威出土的以汉代《仪礼》简、《王杖》简、《医药》简为代表的各类简牍文物,内容丰富、史料可贵,是中国简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澎湃新闻获悉,由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历时八年合作整理完成的《武威汉简集释》昨天正式首发,全书中刊布了全面、清晰的彩色照片和最新释文,为研 ...
图为6月中旬,甘肃陇南市礼县发现刻有“进(准)勅山林不得开斫官”字样的摩崖石刻,每个字长宽大约有20厘米。王书昉摄 碑刻文字大概意思为,“诏命告(诫)令:凡进入山林的人不得(禁止)开山砍伐林木”。王书昉摄 据权威人士初步判断,该石刻有可能为唐宋时期官方发布的当时禁止过往人员开采山林的“禁令”。王书昉摄 该石刻对研究古代森林 ...
8月18日下午,敦煌研究院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与兰州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严纯华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协议。来自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的20多名专家学者在敦煌研究院小学术报告厅现场见证了此次签约仪式。签署仪式由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主持。赵声良(左)和严纯华签署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 ...
8月19日,敦煌研究院与四川博物院签署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与四川博物院院长韦荃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协议。来自敦煌研究院、四川博物院的近20名专家学者在敦煌研究院小学术报告厅现场见证了合作协议的签署。签署仪式由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主持。赵声良院长(左)和韦荃院长签署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在文物保护、研究、学 ...
8月19日,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敦煌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管理水平,由甘肃省委宣传部主办,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承办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传承创新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开幕。研讨会旨在深入挖掘敦煌文化遗产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 ...
8月19日,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在敦煌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兰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成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巨有谦,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国科,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翔,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 ...
近日,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与玉门市博物馆联合组成的河西西北部汉长城考察队在玉门境内考察汉长城时,利用遥感技术发现一座古城。考察队在人烟罕至的杂草丛生的黄草滩中展开考察该古城淹没在一片广阔的黄草滩中,人烟罕至,古称长宽在100米,四面城墙微微隆起于地表,城内外杂草丛生,一般很难被人 ...
这是楼兰古城三间房遗址(2019年11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新疆抢险加固楼兰古城三间房和佛塔遗址 这是抢险加固中的楼兰古城三间房遗址(7月27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发(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这是楼兰古城内的佛塔遗址(2019年11月11日摄)。 新华社发(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工 ...
8月4日,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陈列中心为积极支持由甘肃鸿文敦煌艺术研修中心承办的“走进敦煌——敦煌研究院助学扶志研习营”活动。为近百名来自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学校九年级的师生开展《潜心画栋亦雕梁》《庄严净土悯众生》《砥砺新生——1650知多少》三项教育推广课程,体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博物馆之旅,多角度感受中华优秀文化之一的敦煌石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