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石窟

赵雪芬:丝绸之路与炳灵寺石窟

摘要: 《中国美术报》第65期 美术副刊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古印度恒河流域创立,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佛教向周边国家传播,向北传入大夏(阿富汗)、安息(伊朗)及大月氏(阿姆河流域),越葱岭(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新疆地区,继而进入内地。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汉代对西域交通的开辟起到了促进作用。公元前2世纪,张骞及其使团两次出使西域,到达大宛(锡尔河上游)、康居(锡尔河下游)、大月氏(阿富汗境内)、大 ...

《中国美术报》第65期 美术副刊

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古印度恒河流域创立,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佛教向周边国家传播,向北传入大夏(阿富汗)、安息(伊朗)及大月氏(阿姆河流域),越葱岭(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新疆地区,继而进入内地。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汉代对西域交通的开辟起到了促进作用。

公元前2世纪,张骞及其使团两次出使西域,到达大宛(锡尔河上游)、康居(锡尔河下游)、大月氏(阿富汗境内)、大夏、安息等国,开辟了西域交通通道。中原去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中亚、西亚的使节、商贾东来汉地回访和通商,“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中原与中亚、西亚各国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了适应中西交通往来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西汉政府在西部边陲设立亭障,便利各国使者和商旅往来。当时,长安是全国丝织业的中心之一,设有东西织室,丝织业发达,种类繁多,有绢、绮、锦、刺绣等,这些绚丽多彩的高级丝织物经西域,越葱岭,远抵地中海沿岸的大秦(罗马)地区,深受西方人的喜爱。同时,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也随之传入西域各地。中亚、西亚的一些动植物物种也传入中原,随之而来的还有西域的音乐、舞蹈和印度的佛教文化。随着中西各民族交往的繁荣,在亚欧大陆之间形成了一条以丝绸为大宗贸易的商贸、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

第8窟菩萨、弟子像

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佛教东传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2世纪,西域安息人安世高和大月氏人支娄迦谶来汉地翻译佛经,标志着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渐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发展,丝路沿线不断兴建寺院和石窟,建于城市的寺院,随着时代变迁,大多毁坏,而远离城市的石窟却得以保存,如天山廊道的龟兹石窟群,吐鲁番石窟群,河西走廊的敦煌石窟及文殊山、马蹄寺、天梯山诸石窟,河西走廊东端的炳灵寺石窟,甘肃东部的麦积山石窟,中原地区的龙门石窟、巩县石窟等等,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把这些石窟贯穿其中,形成了一条佛教石窟链。这些石窟间佛教艺术相互传承、交流,展现出了丝绸之路宗教传播的脉络和地域文化风貌。

丝绸之路线路图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约52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这里是中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的交界地带,自古以来,这里是羌、氐、鲜卑、匈奴、吐谷浑、吐蕃、党项等多民族活动的历史大舞台。自汉代以来,这里是丝绸之路从中原进入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又是各民族政权争夺的军事要地。唐蕃古道、羌中道等多条支道交织在这里,大夏河、洮河等水系从其附近汇入黄河,便捷的交通为宗教通过丝绸之路在炳灵寺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小积石山为白垩纪沉积红砂岩,裸露在外的岩体在风蚀、水蚀作用下,形成了层峦叠嶂、壮观秀美的丹霞地貌。大寺沟是小积石山主河道之一,沟两侧危峰对峙,黄河从前面流过,两山一河把这里围成了一个幽僻、独立的空间,这种环境符合佛教早期“山岩空谷间,坐禅而念定” 的选址特征。《水经注·河水》:“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悟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为唐述山,指其堂密之居,谓之唐述窟。其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亦往栖讬焉。”唐释道世在《法苑珠林》中记载“今有僧住。有石门滨于河上,镌石文曰‘晋泰始年之所立也’”。唐述山即小积石山,唐述窟即今炳灵寺石窟。早在西晋,炳灵寺已经是宗教活动场所。

小积石山丹霞地貌

晋初,北方少数民族大批南迁,鲜卑人自漠北南出太阴山,迁至陇西的一支势力日益壮大,地盘扩大到今甘肃南部,史称“陇西鲜卑”。公元385年,鲜卑乞伏氏首领乞伏国仁自称大单于,建立西秦政权,世居苑川(今甘肃榆中)。国仁笃信佛教,请高僧圣坚来西秦翻译佛经,弘扬佛法。圣坚在西秦“即播释风,仍令翻译,相承四主,四十四年”。他主持翻译了《罗摩伽经》《摩诃刹头经》《妇人遇辜经》《无崖际总持法门经》《演道俗业经》等十四部佛教经典,译者注 “西秦沙门圣坚译”或“西秦沙门圣坚奉召译”,这些佛经的译出为佛教在西秦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圣坚译经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一批僧人。乞伏乾归继位后,被推为河南(西秦)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乾归东征西讨,势力日益壮大,至乞伏炽磐时,国力达到鼎盛,其疆域“西逾浩门(青海乐都),东抵陇坻(陇山),北距河,南略吐谷浑”, 这个位置,正好占据了当时丝绸之路交通的要点,利于佛教在西秦的传播。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禅学极为盛行,西秦国也不例外。公元412年,乞伏炽磐迁都枹罕,炽磐崇佛有加,请各方高僧入其境内讲经说法、翻译佛经,都城枹罕设有译经院。

【西秦】立佛像 第169窟7龛

【西秦】第 169 窟 23 龛 佛像

佛教早期禅修注重选址,炳灵寺深居小积石山,坐谷面溪,静谧清幽,距离西秦政治中心枹罕约60公里,又处在丝绸之路要道上,黄河古渡口就在其附近,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是僧侣在西秦境内“凿仙窟以居禅,辟重阶以通术”的理想之地,在乞伏氏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佛教在炳灵寺初兴,择仙窟造像,依禅观念佛,活动场所以天然洞穴为主,第169窟就是这一时期兴建起来的。

第169窟内观

第169窟6龛弥勒菩萨像 公元420年

乞伏炽磐请印度禅师昙摩毗“来入其国,领徒立众,训以禅道”。秦地高僧玄高,早年师从关中浮驮跋陀禅师,妙通禅法后“杖策西秦,隐居麦积山,山学百余人,崇其义训,禀其禅道”。玄高得知昙摩毗在西秦传授禅道,便“以己率众,即从毗受法”。玄高被“河南国”(西秦)二高僧谗构,遂离开,长安法师昙弘来西秦为玄高申其清白,“河南王藉其高明,遣使迎接”,在昙弘的劝说下,西秦王接玄高回国,“王及臣民,近道侯迎,内外敬奉,崇为国师”。玄高来西秦之前,西秦的禅学已经很盛,各方名僧闻风而来,陇西高僧玄绍后入“堂(唐)述山禅脱而逝”。中西禅道在此相互碰撞、交流、发展,佛教信仰远远超过周边其他政权。

第169窟6龛观音菩萨像 公元420年

【西秦】第 169 窟 12 龛 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来西往的商贾、僧侣多走河南国道,即丝绸之路南道。为了交通方便,西秦在炳灵寺大寺沟口西300米处修建河桥。公元399年,东晋名僧法显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 “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夏坐。夏坐讫,前行至耨檀国”。公元420年,昙无竭招集“同志沙门僧猛、昙朗之徒二十五人,发迹北土,远适西方,初至河南国,仍出西海郡”,炳灵寺壁画中保存了乞伏氏、南安博士、昙摩毗、法显、道融等题名的画像及50多个高僧的题名,这是他们在炳灵寺石窟活动的最好见证。这些中外名僧或来西秦传经布道,或路经西秦国,他们是佛教传播的使者,他们在西秦国的活动,促进了佛教在炳灵寺及周边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增进了中西佛教艺术交流。外来的佛教艺术及随后出现在其他石窟的佛教题材,都与他们的活动密切相关。

大寺沟外景

公元439年,鲜卑拓跋焘统一北方,民族融合,经济复苏,北魏王朝对外实行开放和怀柔政策,东来西去的使者“不间于岁”,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北魏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寺院遍布全国,翻译佛经660多部,佛教蓬勃发展。北魏中后期佛教在炳灵寺勃兴,原有的天然洞穴已不能满足需要,这时出现了有规划地开凿的石窟,佛教遗迹遍布大寺沟、黄河岸边,活动范围最为广阔。而且,受中原佛教艺术新风的影响,出现了“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造像风格。西魏、北周、隋代均在炳灵寺持续开窟造像。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外交活跃,与周边国家交往频繁。唐蕃联姻后,关系更加密切,两地使者往来络绎不绝,在政治中心长安与逻些(拉萨)之间形成了唐蕃古道。唐蕃古道起始段与丝绸之路重合,经炳灵寺后分道向西南、西北方向延伸。炳灵寺东南约5里处的凤林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渡口,它前控黄河,后依悬崖,位置险要,又是唐、宋镇守河陇地区的边防要塞。唐道世《法苑珠林》:“河州唐述谷寺者,在今河州西北五十里,度凤林津,登长夷岭,南望名积石山。”唐代的凤林关异常繁忙,贞观八年(634)至会昌六年(846),唐蕃使臣往来达190余次,出现了“岁时往复,信使相望”的繁荣景象。佛教在炳灵寺的兴衰与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交通紧密相关,唐蕃古道的开通,加速了佛教在炳灵寺的发展。唐廷派遣来陇右及周边地区的巡察使、监察史、随军判官等官员来炳灵寺礼佛造像,第4958龛就是永隆年间巡视官员出资开凿的。公元713741年,薄承祧任陇右群牧使(监管陇右等地牧场),在他兼任凉州观察使期间来炳灵寺主持修建弥勒大佛,即今第171龛大佛,“寺有大阁,附山七重,中有像,刻山石为之,百余尺。”炳灵寺现存唐代窟龛138个,占炳灵寺窟龛总数的2/3以上,开窟造像的规模和水平都达到了鼎盛,表明佛教在炳灵寺空前繁荣。唐蕃虽然联姻,但边界冲突仍然不断,每到秋天收获季节,吐蕃人越境抢粮,防秋健儿驻扎防守,石窟中的“防秋健儿”题记,就是他们驻守在这里时留下的。公元678年,“吐蕃入龙支,张虔勖与吐蕃战……九月,洮河道行军大总管中书令李敬玄、左卫大将军刘审礼等与吐蕃战于青海之上”。刑部侍郎张楚金,随李敬玄大军进入青海,他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撰刻在了炳灵寺崖壁上。公元731年,御史大夫崔琳率领72人的使团出使吐蕃,路经炳灵寺时,在炳灵寺停留,由副使缮部郎中魏季随撰《灵岩寺记》,安乡县令王警献镌石于壁上,这些石刻题记不仅记录了唐代官员参与营建石窟的事实,还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的交通情况。至唐末,炳灵寺石窟修建已初具规模。公元763年,这里被吐蕃占领,凤林关一度萧条,佛教在炳灵寺开始衰落。唐张籍的“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和高骈的“为问昔时青海畔,几人归到凤林桥”是当时凄凉景象的真实写照。

【盛唐】第28龛佛、弟子、菩萨、天王像

宋代,丝绸之路逐渐衰落,宋与西夏、唃厮啰长期混战,陇右一带成了各政权争夺的军事战场,炳灵寺石窟硝烟弥漫,匠师回家,僧人逃离,炳灵寺佛事活动时断时续。

炳灵寺石窟在佛教传播中与其他石窟寺的关系图

元明时期,藏传佛教传入炳灵寺,这时期的佛教活动主要有修建寺院、改造前代窟龛、确立活佛转世系统等,把炳灵寺改造成了藏传佛教寺院。炳灵寺是藏语“仙巴本朗”的音译,即十万弥勒洲之意。清同治年间,民族矛盾激烈,炳灵寺楼阁栈道、经堂大殿毁于战火,从此,炳灵寺石窟日渐冷落、萧条。

【明】第70窟十一面八臂观音像

4世纪末起,佛教在炳灵寺传播、交流、发展,其兴衰与丝绸之路交通密切相关,经历了1600余年的不断发展,成为一处具有汉藏风格的石窟群。炳灵寺石窟早期受印度犍陀罗、秣菟罗及凉州造像影响,中期受云冈、龙门和长安造像影响,晚期受藏传佛教影响。炳灵寺石窟处在东西南北陆路、水路交通要冲附近的位置,因此,佛教艺术受到同时代西方、南方和中原的多重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特征。石窟分布在下寺、洞沟、上寺三个区域,现存窟龛216个,造像815尊,壁画900平方米,石刻题记62处,各类佛塔56座,藏品438件。窟龛集中分布在下寺区长350、高60米大寺沟西侧的崖面上。

第38龛佛、菩萨像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秋,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作宾陪同西北人民图书馆冯国瑞先生对炳灵寺石窟作了初步考察,冯国瑞的《炳灵寺石窟勘察记》被《光明日报》转载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52年,中央文化部和西北文化部组织“炳灵寺石窟勘查团”,对石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勘察,对能够登临的洞窟进行了摄影、临摹、测绘、内容调查、石窟编号等工作。19555月,“永靖炳灵寺文物保管所”成立,开始对石窟实施有计划的保护管理。1963年甘肃省文化局组织了“炳灵寺石窟调查组”,对炳灵寺石窟进行了第二次调查。这次调查分窟龛编号、摄影、墨拓、文字记录及重点洞窟的测绘等,除172窟未能登临外,其余窟龛全部到达,并作了详细的记录。炳灵寺石窟的研究随之展开,通过学术交流、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合作等形式,深入研究。1967年,在刘家峡水库蓄水之际,甘肃省文化局组织专家对第16窟、90窟、133窟进行搬迁保护。同时,在石窟区修筑了长220米、高16米的防护堤坝,阻挡了河水浸害石窟。1973年,修通了通往石窟的栈道,安装窟龛门窗。1997年,炳灵寺石窟岩体加固与渗水治理工程展开,甘肃省测绘局对崖面作了整体测绘,部分窟龛作了补充测绘,使崖面原有的风貌得以记录和保存。19972006年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未编号的窟龛进行补编,对所有的窟龛作了详细的文字记录,使炳灵寺已知的窟龛都有了编号。2000年,永靖炳灵寺文物保管所升格为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同年,将第16窟涅槃像搬迁至新建的卧佛殿内,2002年修复完工并对外开放。2006年,基础设施工程竣工,安防系统投入使用,2008年炳灵寺陈列馆布展,并对外开放。20116月,大佛的修复保护工程展开,2013年,竣工验收。201310月,炳灵寺石窟档案建设完成,同时,监测系统投入使用,安防、监测配套设施的投入使用,有效预防和避免了外界因素的影响。每年还对石窟进行日常维修保护,解决了造像酥碱、风化等病害现象,保障了石窟安全。

第126窟 释迦多宝佛像 公元513年

60年来,在炳灵寺几代文物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除了对石窟本体进行有效的保护、管理外,还对石窟内容和艺术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挖掘了炳灵寺石窟的价值特征、承载的历史信息及在古丝绸之路宗教传播、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提升了炳灵寺石窟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2014622日,炳灵寺石窟被列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系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

第45龛菩萨像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炳灵寺石窟
关键词:

作者:赵雪芬

更多信息...

炳灵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