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烽燧 不能没有它

摘要: 狼烟起 敌人倏尔来犯,一时间烽燧传言,狼烟四起。在战争中,烽燧起到示警的作用, 并用不同的烽火形式,将来犯敌情传递给后方。从而保证了大军迅速有效地予 以反击。右页图为燃烧苣火所用的中苣,用芦苇捆制而成。 摄影/赵玉霞 西周时,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四方渚侯见狼烟四起,烽火冲天,还以为是犬戒来犯,纷纷带兵勤王。不料,骊山之上却是一片歌舞升平。烽火戏了诸侯,换来褒姒嫣然一笑,倾了周幽王之心 ...

狼烟起

敌人倏尔来犯,一时间烽燧传言,狼烟四起。在战争中,烽燧起到示警的作用,  并用不同的烽火形式,将来犯敌情传递给后方。从而保证了大军迅速有效地予  以反击。右页图为燃烧苣火所用的中苣,用芦苇捆制而成。  摄影/赵玉霞

 


西周时,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四方渚侯见狼烟四起,烽火冲天,还以为是犬戒来犯,纷纷带兵勤王。不料,骊山之上却是一片歌舞升平。烽火戏了诸侯,换来褒姒嫣然一笑,倾了周幽王之心,也倾了西周之国。烽火,不能轻视。

 

 

    “烽火戏诸侯”的烽火是后世烽燧的前身。此时它的主要作用已经很明显了:示警。烽燧何意呢?如果只将烽燧等同于烽烟,显然过于简单。曾经有一个观点是烽主昼,燧主夜。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载:“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也。” 

 

    然而,随着西北敦煌、居延等地越来越多的汉简出土后,烽燧的面目终于清晰了:学者贺昌群认为,烽指烽火,燧指亭燧,燧所在之地就有烽火,所以史籍中通常连称烽燧。换言之,烽是通信工具,燧是烽台建筑。 

 

    烽燧的职责,也不再局限于示警。假如展开一份古代关隘地图,不难发现,它们大多集中在山川形胜的险要之所,而在西北边陲的荒漠戈壁中,名关却屈指可数:玉门关、阳关、嘉峪关、铁门关、肩水金关。这里不需要关卡吗?不是。或许是因为特殊的地形不利于设关。然而,关还不能没有,于是烽燧便承担了部分关的功能。唐代玄奘法师“偷渡”西行时,便不得不避开沿途的一些烽燧。  

 

    学者陈梦家曾概括烽燧的职责:窥伺塞外敌情动静;举烽火:为入侵作防御和戒备。而驻守在烽燧的士卒们,为了保证烽燧的正常运转,付出的辛苦更非比寻常。  

 

  马圈湾烽燧复原图

马圈湾遗址位于敦煌西北95公里,东距玉门关遗址小方盘城11公里,是汉代的一处烽燧。根据出土简牍内容,马圈湾烽燧活动以汉宣帝时期最为兴盛,在王莽篡位后被全部废弃。烽燧呈长方形,底基7.6X8.35米,为三层土坯夹一层芦苇垒砌。烽燧由墩台、望楼、坞墙、套间小屋、厕所牲畜圈等组成。其中,坞是烽燧外围的城墙。本图根据敦煌市博物馆的马圈湾遗址复原图改绘而成。绘画/杨啊喵    


     一般而言,一个烽燧设置一名燧长,至少三名燧卒,他们的工作分成军务和杂役。所谓军务,就是警戒,不只在望楼上候望,还要巡视“天田”——在烽燧周围设定的沙地,每天用耙子搂平,根据天田中留下的足迹判断是否有敌人入侵。杂役呢,是燧卒的日常活动,劳作一天,还要把工作记录下来,叫做“日作簿”。从管理仓库、种植蔬菜,到收割堆积马草、苇草,还要负责炊事、记账,每一个燧卒都是工作多面手。

   

敦煌作为河西四郡的最西端,汉代在它的周边广布烽燧,将其置于一个严密的烽燧预警系统之下。考古调查显示,敦煌北境的烽燧主要是沿长城一线,向西可至罗布泊(古称盐泽)以西,和库车以东的烽燧相连。而在敦煌南境,也有汉代烽燧遗迹。这些烽燧主要沿河谷通道线性展开,自东向西有榆林河谷、大泉河谷、党河河谷等数条。它们从东、东南、南、西南等方向,汇集辐辏于敦煌。本图展示了这—形势。

 

    在居延甲渠候官治所坞内,曾出土一册东汉《塞上烽火品约》简牍,这是燧长燧卒们必读的规章。它规定了各种具体情况下,应使用的示警信号的不同形式。据载,一共有5种烽火信号:烽、表、烟、苣火、积薪,分别承担了不同功能。烽是草编或木框架蒙覆布帛的笼状物:表是布帛旗帜:烟是烟灶高囱升起来的烟柱:这三种在白天使用。苣火用于夜晚,举燃苇束火把。积薪是巨大的草垛,昼夜兼用,白天燃烧视其浓烟,夜晚则是熊熊大火。   

    汉代实行三烽三苣火制,比如,看到10人以上敌人在塞外或是1人以上已经入塞的情况,白天要举二烽,晚上则举二苣,同时还要燔烧一积薪:有1000多敌人攻打亭障时,则是三烽三苣三积薪。倘若敌人已将亭障攻下,士卒们必须要点燃苣火并将其时离时合,叫做“离合苣火”,意味着局势已到最危急的时刻了。

   

     所谓“得情报者得天下”,烽燧地位虽低,但重要性不容忽视。倘若传错了信号,就会造成兵马损失的后果。作为一燧之首的燧长,必须要以身作则,熟读烽火品约。不能做到这一点,则随时撤换。在这些严格的制度和士卒的劳务下,一个个的烽燧,遂成为拱卫王朝统治的“螺丝钉”。

 

 红色哨卡:克孜尔尕哈烽燧


在新疆库车县西北,盐水沟河谷东岸戈壁滩上,克孜尔尕哈烽燧守卫在西出玉门关,通向龟兹、疏勒的交通要道上。在维吾尔语中,克孜尔尕哈意为“红色哨卡”。它始建于汉代,夯土结构,夹在木骨层,顶部木坯裸露在外。现存烽燧残高约13米,底边东西6.5米南北4.5米。因受自然侵蚀,南侧已呈现凹槽状。作为新疆境内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烽燧,它依旧伟岸的身躯见证了汉唐对西域的有效统治。

摄影/李学亮   


讨赖河墩:长城第一墩


在嘉峪关以南,长城延伸到讨赖河的边缘,一座墩台矗立于悬崖峭壁之上,濒临讨赖河谷,名为讨赖河墩,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图中左侧悬崖上的“土丘”即是讨赖河墩。因是嘉峪关长城最南端的墩台,故而又有“长城第一墩”的赞誉。嘉峪关附近的墩台有大小之分,讨赖河墩为大墩,配有5至7名士兵。墩体为黄土夹沙夯筑,边长14、15米左右,现残高约8米。和汉唐不同,明代实行五烽及以上制度,并且利用硫磺、硝石等材料加上放炮的声音,使军情传递更加急速和准确。如来犯敌人数目在一二至百余人之间,举一烽,鸣放一炮;500人以上,二烽,二炮;1000人以上,三烽,三炮;5000人以上,四烽,四炮;10000人以上,五烽,五炮。

                                                                                                                                                                                           摄影/panda


文章选自:中华遗产 丝绸之路专辑 2018 总第149期03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作者:贻芥

更多信息...

克孜尔尕哈烽燧

甲渠候官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