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迷马球的中国古代贵妇将驴作为陪葬
历史记录了马的忠诚行为,但却将它的表亲驴降为负重的动物。不过,3月17日发表于《古物》的一项对9世纪中国贵妇墓葬的发掘分析,可能有助于提高驴的地位:驴可能是这名贵妇在宫廷马球比赛中的坐骑。 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堪萨斯大学劳伦斯分校自然历史博物馆考古学家Sandra Olsen说:“现在是时候让驴得到应有的认可了。”她表示,该研究发现了在古代 ...
历史记录了马的忠诚行为,但却将它的表亲驴降为负重的动物。不过,3月17日发表于《古物》的一项对9世纪中国贵妇墓葬的发掘分析,可能有助于提高驴的地位:驴可能是这名贵妇在宫廷马球比赛中的坐骑。 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堪萨斯大学劳伦斯分校自然历史博物馆考古学家Sandra Olsen说:“现在是时候让驴得到应有的认可了。”她表示,该研究发现了在古代 ...
岐山脚下,扶风、岐山两县交界处的周原遗址,长期以来不断有重要商周青铜器出土,考古发掘也发现了许多西周大型建筑群、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重要遗迹,以及甲骨文和各类文物,彰显了其在西周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学界普遍认为周原应是文献所载周太王自彬(豳)迁岐之地。 2009年以来,宝鸡市周原博物馆等单位发现的云塘村西周池塘及水渠遗迹,开始让周原遗 ...
从周文王迁丰,到周幽王遭犬戎之乱而迁都,丰镐一直都是西周王朝的都城。丰京和镐京长期共存、互补,形成西周时期“一都双城”的格局。历经八十余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考古学家可以确定丰京遗址西周遗存的范围:西界以灵沼河为限,东界至兴旺村、曹寨村,北界在张家坡、马王村、客省庄一线,南界在冯村、西石榴村、东石榴村一带,遗址总面积约8.62 ...
中原地区在商代晚期受外来影响而出现了马车,但起初骑马术并未流行,直到战国时期,骑马才开始普及,并出现成建制的骑兵。影响骑马术能否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鞍具是否齐备。本文通过梳理历史文献和艺术考古资料,发现我国大约在战国时开始出现一种由皮革、兽毛等材料制成的软马鞍。这种鞍一直通用至东汉时期,其分布范围也较为广阔。实际上,在历史文献 ...
Significance of excavations at Haixunhou Tomb【作者简介】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 海昏侯墓虽然发掘工作尚未完成,但已出土的珍贵文物品级之高已经令人们震惊,相关发现或可为我们考察当时历史开启一扇新的视窗。 江西海昏侯墓的发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
本文这里介绍的,是近年来我所主持的一个合作项目,题目是“龟兹地区现存吐火罗语写本与题记的调查与研究”,由新疆龟兹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三方共同承担,从2009年以来已经有5年多了,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一、龟兹的历史背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古代龟兹国,中心区域在今库车绿洲范围内, ...
基本信息: 主编: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47513781 内容简介: 本辑共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井窖遗址出土简牍四百枚,包括简牍图版、释文注释及相关附录。图版部分 ...
2004年5月,南阳市考古研究所在南阳市郊李八庙砖瓦场清理了1座墓葬。该墓形制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向为119度,墓底长3.1、宽0.98、深3.12米。墓中出土青铜器7件,包括鼎2件、盆1件、甗1件、浴缶1件、盘1件、匜1件。其中1件鼎内有“番子”作器的铭文,对研究周代番国的历史及汉淮地区列国的文化演变具有重要价值。发掘者已就器物特征和墓葬年代做了初步分析 ...
2005年9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一座后晋墓(M1)。墓葬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村,西依悬瓮山,南面毗邻晋祠,北3公里处是春秋至五代时期的晋阳城遗址(图一)。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图一 墓葬位置示意图一、墓葬形制 墓葬为单砖室墓,坐北朝南,方向159°,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图二)。图二墓葬平、剖面图1.铁犁2.陶塔式罐3、 ...
山西太原青阳河北汉太惠妃墓发掘简报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关键词:太原,北汉,太惠妃墓,壁画摘要:2009年底~2010年初,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青阳河村抢救性考古发掘了一座墓葬,墓葬墓室绘有壁画,并出土墓志一合,经确认为北汉太惠妃王氏之墓。该墓葬纪年明确,是目前唯一一座经过科学发掘并公布资料的北汉墓葬,为近代墓葬研究提 ...
杜庄汉墓群位于夏邑县曹集乡许堤口村杜庄西约200米,北距县城约2.5公里。2012年初,在夏邑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基建施工中发现一处汉代墓群,夏邑县文物部门成立了以通济渠夏邑段考古队为主的遗址考古调查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简报如下。图一:杜庄墓群地理位置图该墓地共发现墓葬28座,墓群的大致范围为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120米,总 ...
朱寨遗址位于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沟赵办事处朱寨村东部,东距须水河约500米,东南距郑州市约14.5公里,西南距荥阳市约11公里。(图一)遗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0′19″,北纬34°49′31″,海拔105米。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在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设环保局须水河生态水系项目工程中,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项目工 ...
鲁堡墓地位于新乡市北郊,隶属凤泉区,距离新乡市区约十公里。(图一)鲁堡墓地以西300米为一处大型遗址,遗址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宽约6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遗址中心位置位于东鲁堡村北的台地上。20世纪60年代初河南省文物部门曾对该遗址进行过调查,确认其年代为龙山文化时期。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 ...
中国初期仏塔の研究 向井佑介著 B5判・上製・紙カバー装・316頁・カラー口絵8頁 本体8,500円+税 ISBN978-4-653-04439-0 塔はなぜ高くなったのか、双塔の伽藍はなぜ誕生したのか――日本考古学・古代史の分野において未解決の問題に解答を示しながら、インド起源の仏塔がいかに中国で受容され ...
如果大禹治水还是一个传说,那么根据最新考古发现,良渚地区的水坝可算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2009年以来,良渚古城附近的水坝遗址陆续地被考古工作者们发现,这一发现不仅使华夏文明有了可以比肩古埃及与两河流域的水利系统,也让世界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在惊叹的同时并强调说,如果他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再版时一定要把我国的良 ...
摘要:濮阳高城在仰韶文化晚期时开始有人居住,分别在龙山时代早中期、下七垣文化时期、殷墟早期、东周时期间歇使用。其城墙始建于龙山时代早期,后经龙山时代中期、下七垣文化时期、春秋中期、战国中期等多次增修,到战国晚期彻底废弃。下七垣文化时期和殷墟早期商人曾利用高城城址的城防设施在此居住;春秋中期,卫国迁都于此,一直到战国末期为秦所 ...
【摘要】天象圖是漢代墓室裝飾的重要題材之一,主要由日月、四神、二十八宿與其他相關母題構成。但囿於圖像殘損、學科斷層等種種原因,這些橫跨考古學、藝術史與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圖像目前並未被系統性整理,以致於經常出現辨識問題,更無法與古代文獻做對照。本文收集了考古出土中繪有天象圖的漢代畫像石與壁畫墓,並彙整畫像石中的相關題材,將二十八宿圖 ...
摘要:史前聚落考古的丰富研究成果表明,龙山社会在家户形态、经济生活、社会分层、政体形态等层面展现出丰富内涵与重要变化。在此时期,核心家庭上升为社会基本单位的主体,并与社会和生活的诸多变化息息相关。活跃的经济活动建立在集约化之上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倾向开始的基础之上,得到了依托于各级聚落的贸易网络(尤其是区域中心所在城市) ...
唐代的县令墓石质葬具和墓志辽代家族墓全景 2014年7月,为配合工程建设,考古人员对大兴区黄村镇三合庄村进行了考古发掘。结果令人惊讶:120余座以砖室墓为主的古代墓葬群,重见天日。 北京地下文物的丰富性是考古界的共识,因此发现古代墓葬并不稀奇。但这批墓葬年代跨度之长、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保存之好,实属近些年来北京地区罕见。 ...
位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的宝山辽墓是一处带茔园的墓地,已经发掘的其中两座墓葬形制接近,都是内部有石室的单室墓。与2号墓相比,宝山1号墓的墓室结构、壁画布局和题材更为复杂,且有“天赞二年”(923年)题记,是迄今发现最重要的辽早期墓葬。近年,巫鸿和李清泉合著的《宝山辽墓———材料与解读》一书对宝山墓的墓室形制、壁画的图像程序与题 ...
2000年4月,文物出版社重新出版了《白沙宋墓》。再版书调整了开本和版式,勘正了原书中的脱误,加印了经张芝联先生校订的英文提要,并把宿白先生去白沙发掘宋墓前的一篇考古调查简报《从许昌到白沙》,收入书内作为附录。▲《白沙宋墓》初版(1957)、二版(2000)、最新版(2017)宿白先生于1951年12月至1952年1月主持发掘了河南禹县白沙镇的三座宋墓。当时任这 ...
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于1921年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上承宋元明清以来的金石学,同时吸收借鉴了近代西方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中国考古学家主持进行的河南安阳小屯殷墟与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的发掘为标志,逐渐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 近百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将考古发掘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田野考古等方面成果颇丰,比如对 ...
「过程考古学的思维模式是由微观而宏观的,由具体到理论的,正所谓管中窥豹,它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在研究考古材料的同时,它还会从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出发,还会参考中程理论。形成微观与宏观结合、三条推理(演绎、归纳、类比)路径同时并用的研究模式。」 考古学的思维模式 因为偶然的原因,接受了一个非专业人士的访谈,作为行外人,他们 ...
假使没有考古学,我们无从了解人类演化。考古学的研究跨越几千年,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古人的生活痕迹展现在我们面前,它神秘莫测又激荡人心! 良渚遗址的发掘,实证中国文明五千年历史;北京周口店遗址,揭开人类远古文明的面纱;大运河、丝绸之路,连接中国与世界;秦始皇兵马俑,引起后人无限遐想当年的“虎狼之师”...... 如果说历史使 ...
“西南夷”是《史记》等文献对中国西南地区土著居民的概称。“西南夷”约在距今3700 年前随着西南青铜时代的开启,由氏族部落转化而成,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西汉中央政权在“西南夷”地区统治的确立,“西南夷”开始衰落,并在两汉之交蜕化为“南中大姓”与夷帅控制下的新的族群。在这种新的族群中,产生了一种全新的丧葬形制 ...
全文阅读中国古代“软马鞍”及相关问题(作者:李云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年第8期)
“南海I号”南宋沉船若干问题考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杨睿)编者按:原文发表于《博物院》2018年第2期,科学出版社,第27-32页。引用请据原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文稿审核:沈睿文排版编辑:马强 马晓玲 王洋洋 出品单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投稿邮箱:feiwen2@163.com
☞欢迎访问“内亚草原文化论坛”! ▶ 本文原载于《论草原文化》第十一辑(2015年9月);引用论文,请以原文为准。▶ 蒙古国境内的契丹古城 ——辽代的西北路招讨司 作者|雪莲 单位|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契丹,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公元916年建国。史称辽。在辽太祖、太宗东征西讨创建国家的过程中, ...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提出,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Silk Road),那时他主要还是根据汉文、希腊、拉丁文文献材料加以说明,而没有多少实物印证。而且,他对“丝绸之路”这一称呼的说法还不是非常统一,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定名有一些“偶然性”。此 ...
摘要明代话本戏剧和小说演义中有关流沙河的故事地域可能受宋元明文献中四川汉源流沙河与三藏的传说的影响,也可能受明代文献中将西北唐代大流沙沙漠、沙河戈壁荒漠演变成流沙河的影响。明代西北和西南的火焰山见于记载,但将其与唐僧取经联系起来的首先是在明代戏曲、话本之中,并不是在历史文献之中。火焰山与唐僧取经联系起来,反而是受《西游记》等明 ...
中国古代髹漆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史前时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山西襄汾陶寺、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等遗址,即已出土漆木器具;历经商周发展到战国秦汉时期达到高峰,如信阳楚墓、曾侯乙墓和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精美的髹漆器物。髹漆工艺制品,一般泛称漆器,包括盛放物品的髹漆器皿,以及髹漆的各种用具,未做进 ...
墓志 2 合。编号I M 4 1 9 5 ∶ 1 、2 。标本IM4195∶1,志盖青石质,盝顶,四边素面磨光。盖顶边长56、底边长76、厚15.5 厘米,顶部阴刻楷书,竖排五行,每行四字。“明赠中宪大夫父沈公封太恭人母辛氏合葬墓志”(图四四)。墓志方形, 青石质, 侧面粗糙未打磨。边长7 6 、厚1 7 厘米。志面四周阴刻凤鸟花草纹,志文楷书,阴刻,竖2 4 行,满行24 字, ...
辽代是我国中古时期的一个重要王朝,传国二百多年,和五代与北宋相始终,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但由于辽代文献的缺失,记载疏漏,致使事迹不显,影响了我们对其认识,甚至是完全不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考古调查和发掘大量的辽代遗址、城址和墓葬等遗存,出土了大量遗物,随后发表许多报告和研究文章,于是我们对辽代有了全新的认识。其 ...
汪小洋先生是近几年国内墓室壁画研究领域比较多产的一位学者。前年刚面世百余万字的《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七卷本),去年又出版五十余万字的《中国墓室壁画史论》一书。此书是国内学术界第一部中国墓室壁画通史著作,并被列入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作为中华学术优秀成果向国际学术界翻译传播。 01《中国墓室壁画史论》一书 ...
基本信息: 主编:刘尊志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33341510 内容简介: 一线考古专家写给社会普通读者的公众考古学读本。取释疑、解谜、改写、补写、印证历史的角度,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记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考古领域的32次重大考古发现——从窥探高原 ...
摘要:本文根据新疆吐鲁番晋唐时期的吐峪沟石窟出土的小麦、粟、黍等6种粮食作物遗存,结合当地出土文献,探讨了先民对谷物的利用情况。综合分析,可以推断当地先民以小麦、粟、黍等3种谷物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青稞也得到了较多的栽培,除食用外可能被用作牲畜饲料。除此之外,吐峪沟石窟中发现了黑大豆,可以进一步补充豆科作物在此地利用的空白;发现的 ...
这本小书原由文物出版社在1997年出版,至今已经20年。我也从一个正当壮年的学界后生变成年过古稀的老者。这时候才能浮生偷闲,重新修改旧稿。 原版的前言中已经说过,这本书源于上世纪9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考古系为本科生讲授的《古代石刻》课程讲稿。初次整理出版时已经过很多补充与修改。而经过此次增订,又是面貌大异,不啻一本新著。所费时间精力,不 ...
使用历史地理信息学的方法来研究丝绸之路,是近年来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手段。以古代高昌地区为例,利用出土文书并根据高昌地区不同的历史阶段,可揭示出文书所见不同时代的地理信息。据新出资料并加以补充,还可展现出不同时期地理信息的丰富内涵以及有关的不同看法及文书资料的局限性。今后研究,可利用Google Earth地图与考古地图对照。一方面需要把古代 ...
基本信息:作者:张新斌 李龙 王建华出版社:大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0月印次:1ISBN:9787571102081内容简介: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遗存,使之自然成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起步区域和长期以来的主战场。从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调查和发掘,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 ...
肯特·V·弗兰纳里著,贾汉清译,何驽校 我陶醉在科学研究的海洋里,没有时间去考虑它的哲学内涵。 ——阿尔诺·彭泽尔斯(Arno Penzias) 197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这是一个有关考古学的目标和回报的小故事,任何人都不得对其中的任何事件加以深究。说实在话,这只是我从圣地亚哥飞往底特律的途中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对于你们这些坐飞 ...
今年二、三月,因为疫情而不能外出,于是正可以静下心来阅读那些看上去相当“枯燥”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读着读着,不仅从中读出许多新的收获,还读出一种又一种感叹。记得自己早年申报国家考古领队时,有一个基本条件,必须提交至少一篇公开发表过的考古报告,那时候还不是太理解这个条件,后来逐渐才认识到,田野发掘及报告的完成和发表,是作为一个 ...
五帝时代一般指夏朝建立之前,“三皇”之后的一段的历史时期。 司马迁著《史记》,径以《五帝本纪》为开端。司马迁在《五帝本纪》里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皇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诸多学者都称道五帝,说明其实不虚,但由于多出于传说,因此对细节方面的众说纷纭,连太史公也难以取舍。 五帝时代的“ ...
逯 宏 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上古文化与先秦两汉文学研究。曾发表《龙凤同源考》《〈甘誓〉中“五行”与“三正”新解》《幽都考》等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中国五帝时代》《周代殷商礼乐接受研究》等著作八部。 摘 要:先秦昆仑山在阴山地区,并非是今日新疆与西藏之间的昆仑山脉;传说中输送美玉的昆山玉路,不经河西走廊而必过雁门 ...
从“延续遗产”到“遗产延续更广泛的社会福祉与利益”——ICCROM的阐释视角(节选)From ‘Sustaining heritage’ to ‘Heritage sustaining broader societal wellbeing and benefits’,An ICCROM perspective原文作者:Jane Thompson, Gamini Wijesuriya新政策作为世界遗
试论汉代佛教艺术的三个分期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性胡文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张海平(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鉴于很多学者为了解释东汉佛教图像,或对与之相关的文献材料(无论汉代本朝或后世记载)未经考证和区别地拿来就用,认为佛像艺术一开始就是随着佛经一道传入中原,都有粉本可据,并且追溯到了明帝,认为在明帝时期求法就包括求像;还有 ...
一、斯卡奇科夫其人其事俄国的汉籍收藏家康士坦丁·安·斯卡奇科夫(K.I.Skachkov,1821-1883),汉名“孔气”、“孔琪庭”,二者译自他的名字“康士坦丁”,后者颇为典雅。唯近年来的论著多用其姓的音译,为免混淆,本文也采用通行称呼。康士坦丁·安·斯卡奇科夫(K.I.Skachkov,1821-1883)关于斯卡奇科夫的生平事迹,蔡鸿生先生《邵友濂使俄文稿 ...
唐代西州天山军的成立 刘安志 本文原载刘安志《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唐代西域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感谢刘安志先生授权推送!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灭高昌王国,于其地置西州;同年九月,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开始全面经营和管理西州。唐朝把中原内地所行用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全面推行到西州,如地方行政制度、均田制、 ...
日本世界遗产活用—以富冈制丝场以及近代丝绸产业遗迹群为例编者:近日国家文物局向社会发布了《国家文物局2020年工作要点》,工作要点共分为5部分共计27条。其中对文物保护利用的内容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计划,如在制度建设上,提出“起草完成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实施意见”;在具体实施内容上,提出“推动让文物活起来方式创新,推进国 ...
摘要:通过对墓葬规模、等级、随葬铜器形制、纹饰及铭文等有关材料的比较分析,可知河南新野小西关与湖北枣阳段营春秋墓皆系春秋早期姬姓曾国墓葬,段营的墓主为曾子仲,小西关墓葬系其子辈夫妇合葬墓,曾子仲系曾侯伯之子。结合近年出土的曾侯與编钟铭文来看,新野一带在周初曾国始封时即为其疆域范围。 一 年代与国属 1971年8月,河南新野小西 ...
生死与涅槃——唐宋之际佛教与世俗墓葬的交错领域沈雪曼(纽约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纽约,10003)【摘 要】自中晚唐至北宋及辽代中期,中国的葬俗发生重要变革。此一变化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宗教等因素均有相关,其中又以佛教思想的影响最为重大。本文以发掘出土的墓葬及佛舍利塔为观察对象,探讨传统的死后世界观与佛教的生死观在这段期间如何逐渐 ...
年代的判定对于考古学来讲犹如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地基。要还原时间发生的顺序,追溯我们的历史,开展研究,首先要确定时间的维度,也就是要确定考古遗存的年代。年代有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之分。相对年代是指多个遗存之间的年代先后关系,可以通过地层学和类型学进行判断。而绝对年代则是把遗存的年龄定位到一个绝对的时间范围。当然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是有机 ...
封面:郑州博物馆藏兽面纹单柱爵本期目录·考古新收获·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6096发掘简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重庆江津白坪崖墓群2015年发掘简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等·研究与探索·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口簧研究孙周勇 黄益飞 谢尧亭环形壶:从地中海到大兴城 ——西安隋墓出土环形壶(askos)艺术研究葛承雍·青铜器集粹·郑州博物馆藏几件夏 ...
早期乐户若干问题考 ■ 黎国韬 内容摘要:乐户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戏剧文化的重要承载者,考察这一群体的早期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一,乐户制度的正式出现是在北魏迁邺以后的东魏时期,而不是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的北魏,但北魏的杂户制度对其出现则有一定影响。其二,汉魏以来的乐家、音家、倡家和乐户虽有 ...
二、随葬遗物 沈机夫妇墓被盗扰,随葬遗物大部分残碎。主要有陶男女侍俑、陶碗、碟、碾、磨、房轿、床、爵、灯、香炉、戏楼、井、灶等生活用具和陶鸡、狗、猪、羊等动物俑,以及墓志、石祭台等。其中陶戏楼、房及部分陶俑残碎,无法修复,造型不明。陶牵马俑 1 组。出土编号IM4195∶28、29、49。残, 修复。侍俑和马均站于椭圆形踏板之上。马居中,侍俑 ...
摘要:东突厥汗国和后突厥汗国时期,反用中原王朝“以夷制夷”之策,对中原王朝推行“以汉制汉”之策,先后在隋唐交替之际和武则天废唐立周期间先后多次册封中原“可汗”,如隋唐之交刘武周被东突厥始毕可汗册封为“定杨可汗”,梁师都被册封为“大度毗伽可汗”,武周时期阎知微被后突厥可汗默啜册封为“南面可汗”。“以汉制汉”策略的推行,表明突厥统治 ...
2019年中国的元宵节刚刚过完,我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养病休息两个月了。2019年2月20日星期三中午12点30分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下午,曙光兄发来微信讣告,我泪目潸潸写了一首《远方送行者的挽歌——追念张文彬老师》:“萧条二月天,哀挽出墨城;春风草恸哭,异口同哀声。”2018年“十一”前我最后一次去协和医院看望他,无情 ...
原文刊载于《西藏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内容摘要:文章对阿尔寨石窟第31窟壁画中的毗沙门天王及八大夜叉图像进行分析,再与汉传佛教中的毗沙门天王像、藏传佛教中的毗沙门天王对比,试图说明阿尔寨石窟第31窟壁画中的毗沙门天王像具有藏式风格,同时也有鲜明的蒙古民族特色。关键词:阿尔寨石窟;毗沙门天王像;风格
一、吐蕃对敦煌的统治DSFYTUET325中国美术史把唐代的敦煌艺术分为初唐、中唐和晚唐三个时期,所谓中唐即是吐蕃统治敦煌的时期,即从建中二年(公元781年)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共67年时间。安史之乱后,京城危急,不得已,“西发河陇劲骑,南向以定中原”敦煌一带守军被调往京城平息“安史之乱”。乘河陇空虚之机,吐蕃大军入侵河西。河西节度使 ...
周毓华西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教授。先后主持、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7项,著作4部,在《西藏研究》《中国藏学》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 李冬 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哲学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民俗学、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吐蕃时期藏族绘
内容提要: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大理国时代,王室供奉的神祗,海内外相关研究中,关于造像及样式的源起时间和原因,依旧存疑。本文根据相关文图记载,通过阿嵯耶观音造像的源起时代、样式来源、成为南诏王室供奉的时间和原因进行研究与考证。 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年11月,本篇内容有所更正。本文系作者授权 *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大 ...
内容提要:水陆画大多属于明清遗存,主要作品有:宝宁寺水陆画、北京法海寺壁画、甘肃永登感恩寺金刚殿栱眼壁画、河北毗卢寺壁画、河北蔚县重泰寺壁画、河北正定隆兴寺壁画、山西浑源永安寺、山西稷山青龙寺、山西灵石县资寿寺、四川广汉龙居寺、四川平武报恩寺万佛阁、四川新津观音寺毗卢殿以及日本藏宁波所出的水陆画等。在这些水陆画当中,出现了许多有 ...
内容摘要:山西是中国保存寺观壁画最为丰富的地区。在二十世纪初期,有五幅大型经变壁画从山西南部佛教寺院售往北美,属于山西晚期佛教寺院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幅来自稷山县兴化寺,现存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其它四幅均来自洪洞县广胜下寺,一藏于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一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另外两幅被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考 ...
摘要:佛陀降生神话图像初创于古印度,一开始是没有佛陀形象的图像体系,最早有佛陀形象出现的犍陀罗艺术图像代表其典型原初形态。随着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在西域和汉地发展兴盛,现存佛传图像主要集中于中国。中国的佛传图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时间上,从魏晋南北朝绵延至明清时期,体现出以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的碰撞 ...
对于早期文明而言,因受到社会结构、官僚政治、交通方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王国或帝国对周边地区的扩张往往存在不稳定的因素,甚至在部分时间段有着衰退、崩溃的景象。然而对于这样一种影响力衰落、控制区域收缩的现象,虽然在不同地区、时期有诸多案例可寻,但之前一直缺少专门而系统的探讨,特别是从物质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中心国家对边疆地区影响、控 ...
基本信息:编著:天津博物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1月印次:1ISBN:9787501064069内容简介: 天津博物馆馆藏 为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地方史料并重 ,现有古代青铜器、陶瓷器、法书、绘画、玉器、玺 印、文房用具、甲骨、货币、邮票、敦煌遗书、竹木 牙角器、地方民间工艺品及近现代历史文献等各类 ...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魏都平城发掘了一座琅琊康王司马金龙墓,其中出土了五块较为完整的木板屏风漆画。画中以娴熟的绘画技法,描绘了十几幅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故事并辅以大量的题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生活。其历史和艺术价值颇高,在北朝绘画和书法史上弥足珍贵。一、司马金龙生平及其社会背景据墓志铭和《魏书》记载,司马金龙系晋 ...
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艺术史系教授,国际知名的东亚考古学家。在“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上,罗泰教授就“古代文明的比较考古学”做了主题论坛演讲。罗泰在接受《上海书评》访谈时指出,不要只有西方的考古学家到中国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的考古学家到中国以外走走做考古学研究,介绍中国做考古学的方法、中 ...
肖小勇编:《聚才揽粹著新篇──孟凡人先生八秩华诞颂寿文集》出版 堂内小编 中古史研究 昨天 基本信息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0 页数: 413 定价: 26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030625281 作者简介孟凡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分配到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 ...
书讯 | 钮卫星《唐代域外天文学》 唐史资讯 3天前◎本文节选自作者:钮卫星 出版社:上海交大出版社页数:299出版时间:2019-12-01 ISBN号:9787313211767————————————————除特别标注外,『唐史资讯』所有文章、资讯、书讯、书评等皆为互联网搜集,版权归作者或版权机构所有。※唐史资讯 Studies in the Tang Dynasty▄▄▄钮卫星, ...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日益深入,参与开发的个人或团体越来越多,从私人开发到政府组织,从巴寡妇到邓通,巴蜀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持久而深入,其中《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巴寡妇清是因为“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 ...
穆斯林:时间开始了先知穆罕默德首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只是被简单地提了一嘴;在君士坦丁堡统治者的眼里,他就是个小角色。我们得知,在582年左右,一名年约十一二岁的男孩旅行经过伯斯尔(Bosr,今日叙利亚南部的布斯拉)。这里有一间主教座堂、一个生机勃勃的贸易群落和一个一性论的僧侣巴希拉(Bahira),巴希拉察觉这个孤儿有些特殊之处;据说男孩走到 ...
地图是人类用于交流的最古老的信息载体之一。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地图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门艺术。地图像一座桥梁,让人们脑海中的空间方位信息和现实世界里的地理信息保持沟通。自古以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点、方位和距离等信息,正因如此,相互隔绝的大部分古文明都在其早期阶段便发展出了某种形式的地图。随着社会和文明 ...
坐落在武昌长江岸边的黄鹤楼因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而家喻户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传言李白“欲拟之较胜负,乃作《金陵登凤凰台》诗”。这场以诗角逐的竞赛,围绕名胜书写而展开。李白明知黄鹤楼上已经署上了崔颢的大名,在此攻城 ...
清乾隆朝所修《西清砚谱》卷一中收录的几方“铜雀瓦砚”,当时被认定为汉砚,备受重视。本文通过近年来邺城地区考古发现的瓦作遗存,判定这几方瓦砚并非汉砚。铜雀瓦砚在宋代即受到追捧,而实际上,“铜雀瓦砚”并非东汉晚期的铜雀台瓦,是使用东魏北齐时期压磨黑光瓦件所制。在这一结论基础上,作者透过“铜雀瓦砚”的诞生,分析了某些艺术品的塑造,不单 ...
3月18日,《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员团队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大学考古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 ...
————————————————————————————————全文阅读濮阳卫城郭门探寻(作者:张立东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19年第4期)
全文阅读《侯马盟书》札记三则(作者:黄益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三代考古·八》2019年11月)
全文阅读考古学研究古村落的成功尝试(作者:许永杰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19年第5期)
2008年8月,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对焦作市马村区白庄小区29号楼基础内发现的一座唐代单室砖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编号为2008JBTM2(以下简称M2)(图一)。M2为唐代八品官员之墓,出土随葬品较为丰富,有青石质墓志、彩绘镇墓兽、彩绘武士俑、彩绘塔式罐、陶马、牛、银钵、铜镜、锡烛台、铜合页、木屋、开元通宝等。据墓志,下葬时间为开元二十一年,确切 ...
摘 要:2001年为配合大运高速公路建设,考古部门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墓葬,其中有一座唐墓,为船型墓。出土有塔式罐、陶罐、瓷碗及铜钱,且其形制独特,在山西地区较为少见。该船型墓的发现丰富了太原地区唐代墓葬形制,同时为研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太原果树场 唐墓 船型墓 2001年为配合大运高速公路建设,在晋 ...
随着近年来郑州市交通运输项目基础建设规模的扩大,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中原西路荥阳市周古寺段基础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于2013年发掘了一批唐墓,其中M7未经盗扰且保存较为完整,并出土了较为精美的器物。郑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中原西路荥阳市周古寺段M7位于荥阳市城关乡周古寺村北段 (图一),编号为2013ZZZM7(以下简称M7)。现将墓葬情况简报如 ...
作者简介:尹弘兵,男,1967年生,湖北天门人,博士,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研究 。摘要湖北荆州纪南城遗址,文献记载为楚郢都故址,但20世纪的考古发掘表明,纪南城的年代上限为战国早期或春秋晚期,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进一步确认纪南城的年代上限仅为战国中期早段,其使用时间为战国中期晚段至战国晚期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3 页数: 252 定价: 9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030644817作者简介:李文学,现任西南大学副教授。1998-2007年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学士、民族学博士学位。内容简介:《吐谷浑史研究》以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吐谷浑为研 ...
近十余年来,在契丹民族肇兴之地的内蒙古地区,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陆续发现了为数不少的辽代玻璃器。尤其是一些瓶、壶、杯等盛储器皿的发现及其特殊的造型和装饰特征,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随着科技检测手段的陆续运用和国内外同类资料的不断增加,为我们了解和认识辽代玻璃的成份构成、比较东西方不同的器物造型和装饰技法提供了可能,这 ...
2010年9月,咸阳市武功县南仁乡(现并入普集镇)宣村东北砖厂在取土时,发现了一座唐代壁画墓(图一),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安排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9月17日至10月7日完成发掘工作,墓葬编号M1。图一 苏瑜墓地理位置示意图 该墓葬地处武功县二道塬上,地势北高南低,东南距普集镇约3.5公里,南距宣村北部武一支渠约160米。地 ...
河北涿鹿辽代东郡夫人康氏墓发掘简报 涿鹿县城西北的黄羊山东南麓一带是涿鹿县辽代墓葬较多的地区之一,这里曾先后发现辽中期的谭庄臧知进墓、辽晚期的涿鹿酒厂壁画墓等,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2005年4月,涿鹿县在县城西新建涿鹿镇政府办公楼时,于中华大酒店西侧发现一座砖雕壁画墓。发现时墓门裸露在外,墓顶有两个圆形盗洞,部分壁画脱落,墓内遭到 ...
阳畔墓地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小庙乡阳畔村东侧约0.5公里处的一西北高东南低的向阳坡地之上,东经111°39′03.9″、北纬 39°56′29.3″、海拔高度 1308±5米;墓地四周沟壑纵横,仅东北方向为一向上的缓坡可与贺家山村相连,其余三面均近邻冲沟,其中西、南两侧冲沟分别将墓地与阳畔村和209国道相隔,地势相对独立(图一)。墓地占地面积约1万平 ...
2013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在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大原村东南进行大面积考古钻探时发现两座中型墓葬。根据钻探情况,我们初步判断两座墓葬的年代可能为西周时期。为防止被盗,遂布方发掘,共布探方1个,编号为2013SDYT1。T1东西长9米,南北宽9米,发掘面积81平方米。T1位于大原村东南约450米处,南面约50米为大原村至新旺村的生产路,西邻西户 ...
编者按浑源居然发现了一座唐墓,居然是在县城,居然是在现在最繁华的地带,这让编辑部同仁们非常惊喜。唐墓位置位于栗家坟东100米,千百年来,这里基本上是荒滩野地,发现古墓也就不足为奇。关键是,这是考古发掘到的浑源惟一唐墓,因而显得尤为珍贵。在此,本刊谨对参与这次考古的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的同志们表示诚挚地敬意。 唐墓地形图 底图来自于 ...
陕西宝鸡凉泉汉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2(1.陕西 西安市 710054;2.陕西 宝鸡市 721001) 关键词:宝鸡 凉泉 西汉墓葬 考古发掘 摘要:凉泉汉墓的时代为西汉中期偏晚至晚期早段,这是近年来在宝鸡市区继苟家岭之后,又一次对汉墓的考古发掘,这批墓葬成组分布,部分墓葬连体共用墓道的情形,以及发掘出土的秦式玉人俑等,反映 ...
2003年11月~2004年8月,为配合西北大学长安新校区的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北大学考古学系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建设区域内勘探发现的120余座汉、唐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办事处东南2千米,北距唐长安城遗址约8千米,属唐长安城的西南郊,隋唐时代称“高阳原”,是唐长安城内居民的传统墓葬区。其中唐朝散 ...
继咸阳机场一期工程发掘北周宇文俭、王德衡、王士良、若干云、独孤藏、尉迟运、叱罗协、独孤元宾、权氏、乌六浑氏、宇文通等皇室家族及北周权臣墓葬之后,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中又相继发掘出土北周时期墓葬6座,其中拓拔迪及夫人宇文宣华合葬墓形制结构较为特殊,出土随葬品丰富,为北周墓葬研究又增添了新的资料,现 ...
2012 年2~6 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定鼎北路以西,苗南村东南发掘清理一批明代墓葬,其中有五座为明南京工部尚书沈应时及其家族墓葬(图一)。现将沈应时之父母沈机夫妇墓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沈机夫妇墓位于沈应时夫妇墓墓室西北部,相距约5 米(图二)。墓葬编号IM4195,为长方形斜坡墓道拱顶砖室墓,由墓道、甬道、石封门、墓室四部分组成。 ...
内容摘要:瓜州锁阳城塔尔寺遗址大塔,被学界认定为西夏之物,并推定其前身为中华十九座舍利塔之一的“瓜州塔”。据载,“瓜州塔”建立于北周时期,但那时的瓜州其实是敦煌,治所在沙州古城,与今天的瓜州同名而异地。“瓜州塔”建于崇教寺,即今莫高窟,与瓜州锁阳城塔尔寺遗址大塔无干;榆林窟第15、16窟所见“阿育王寺”,应为山丹或武威的阿育王寺 ...
吕梁山中段是我国重要的第四纪黄土发育区之一,涵盖范围广阔。从河流流域看,属汾河上游及其支流(天池河、狮子河、屯兰河、原平河、大川河等)流经区域,地貌形态既有沟壑纵横的黄土堆积区,也有汾河冲积形成的河谷地带从行政区划上来讲,囊括了太原市西部和北部区域及整个吕梁市。古交市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位于太原市西部,穿越西山即进入古交市辖 ...
值此“袁复礼旧藏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摄影集萃·新疆”线上展览开展之际,我们特别推送这篇由刘卫东与刘子凡共同撰写的文章。袁复礼先生在西北考察中行程万里,历经艰险,留下了大量的采集、记录资料。本文整理了袁复礼关于出土文书的两篇未刊稿——《新疆出土之“唐”经》《“唐”人写经十五种志略》,略述其收集文书的经过,并对其中介绍的文书做简单 ...
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 格日乐图 陈文虎 包青川 张亚强1 迄今为止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存2000余处。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历史发展情况的不同,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频繁,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比较集中,在各自区域内形成了相应的考古学文化谱系,使得中华文明在这一地区出现繁荣局面。一个是内蒙古东南部的西拉木伦河和 ...
编者按 多年来,市面上不乏介绍考古学知识和研究成果的著述,但都以介绍考古发现为主,对考古人的关注却极为稀少。因此,社会公众和考古人之间有一道无形的“鸿沟”——考古学家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的研究缘起、学术历程、治学心得等,这些生动、鲜活的“考古史”不为人知。 “考古学家不是掘宝人,也不是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而是有头脑的 ...
吐蕃王朝崛起之前,西藏地区尚处于数十个部落的群殴之中,史料记载这一时期,藏地有所谓“四十小邦”,而后不断兼并联合,逐渐形成了十二个势力较强的部落,史称“十二小邦”。 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十二小邦中有:“象雄”、“娘惹切喀尔”、“努布”、“娘惹香波”、“卓木南木松”、“几若江恩”、“岩波查松”、“龙木若雅松”、“雅茹玉 ...
从历史交通路线看唐代吐蕃与南诏的关系 李晨升 摘要: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交流往往都是沿着交通线路的方向进行的,对这些道路的史地考证是研究民族关系史的合适切入点。中国唐代西南两大少数民族政权吐蕃和南诏都与唐朝政府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彼此之间亦有长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吐蕃和南诏有东西两条交通道路,其中东线因为地理位置、地形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