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曼日寺

曼日寺位于日喀则南木林县土布加乡境内的妥嘉山腰,海拔4700多米,依山而建,高寒缺氧。1406年由苯教第二祖师“良美·喜饶坚赞"(第一祖师为辛饶米沃)创建,全称“扎西曼日寺”,信奉雍仲苯教,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苯教寺庙,也被称为苯教“母寺”。唐克是虔诚的苯教信徒,曾先后两次朝拜曼日寺,在他的印象中,这条路过去非常难走。在去往曼日寺的 ...

• 阿汗甘塔

来源:人民网图为夕阳下的阿汗甘塔人民网马什哈德9月18日电 (记者官建文、刘旭、刘然)丝路漫漫,驼铃铛铛。在古丝绸之路的车道上,驿站往往成为商旅驼队的生命线,参与并见证着古丝绸之路的繁荣。伊朗(波斯)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连接亚欧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文明世界的古代丝绸之路就是东起中国西安,途径波斯,再向西到达罗马帝国的。勤劳聪慧的波 ...

• 伊朗萨非王朝33孔桥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伊斯法罕9月20日电 (李政杰 贾兴鹏摄影报道) 18日,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前方记者报道组到达伊朗伊斯法罕,探访曾见证了古丝绸之路一段历史的萨非王朝33孔桥。由于旱季的原因,脚下的扎因达鲁德河已经干涸,少了陪衬的33孔桥似乎略显沧桑。33孔桥坐落于伊朗伊斯法罕,是萨非王朝大桥设计的杰出代表,也是伊朗七大桥梁之一。于1599年开始建造,1602年完工,因有33个孔,而被命名为33孔桥。33孔桥横跨扎因达鲁德 ...

• 吉萨尔古城Gisar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杜尚别9月25日电 (李政杰 刘旭)24日,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前方记者报道组走进吉萨尔古城,寻找两千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的繁华与璀璨。“古丝绸之路”就穿过帕米尔高原,途经现在的塔吉克斯坦,进入中亚,绵延至西亚、欧洲。这条“古丝绸之路”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及文化遗产,也为当时沿途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 ...

• 伊朗亚兹德历史城区Historic City of Yazd

亚兹德历史城区(Historic City of Yazd),位于伊朗中央高原的中心地带,在伊斯法罕东南270公里处,离香料与丝绸之路不远的地方。亚兹德古城是人类利用有限的资源在沙漠中幸存下来的鲜活例证。城市的用水是通过坎儿井系统被引到城市。在众多传统土制建筑的城市被现代化摧毁时,亚兹德却有幸置身于这一潮流之外。这座城市及其传统的坎儿井系统、集市、浴室 ...

• 孔雀河烽燧群

孔雀河烽燧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11座烽燧组成,东西长达150公里。坐落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境内孔雀河沿岸的荒漠地带。烽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倒塌,部分形制呈土墩状。建筑形式主要为土坯建筑(土坯层间夹胡杨木,芦苇及红柳枝等);少量为夯筑。时代为汉——晋。孔雀河烽燧群遗址简介新疆尉犁县孔雀河烽燧群由营盘西南烽燧、兴地山口 ...

• 喇家遗址

喇家遗址面条出土时的红陶碗和碗中遗物  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位于甘肃与青海南缘边界。街头处有大河家集,店铺簇拥,人马拥挤,只有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十多座,远近能看见。出集上百步,便看到不太咆哮的黄河。从这里往青海走,就可以到达民和的喇家遗址。  喇家遗址曾被形容为东方的庞贝,因为考古人员在这里发掘出一处4000年前的灾难 ...

• 达勒特古城遗址

达勒特古城又称达勒特破城子,位于博乐市东南37公里的破城子村北缘,坐落在博尔塔拉河与大河沿子河交江之处的黄土台地段上。整个古城被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干枯河分为两部分。 从地理位置看,在历史上地处唐代西域丝绸之路北路的中段,其东北与阿拉山口遥遥相望,可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及中国境内的塔城、阿尔泰,西南可逾金山、本岭沿赛里木湖穿果子沟可 ...

• 博斯坦古城遗址

2017-06-15 塞外清风 丝路西域 地址及位置特克斯镇博斯坦村西南约4千米,特克斯河北约200米的果园中环境状况遗址地处特克斯河北岸的河谷阶地上,南距特克斯河可约200米。该处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为逆温带,是特克斯县主要农区。古城内外多被辟为果园,东侧和北侧的城墙已被作为果园围墙,西侧是农田。古城西北距220省道约1.8千米, 东北距博斯坦村约4 ...

• 阿克陶古城

丝路西域地址及位置阿克陶镇亚克恰克村西距县城2公里环境状况古城位于县境东北,库山河冲积扇上,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南、北三面被水稻田包围。南侧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水渠,西侧为阿克陶县武警总队家属院。此处气候湿润,多植被,周为芦苇和杨树。简介阿克陶古城位于阿克陶县阿克陶镇东的亚克恰克村,西距县城2千米。阿克陶古城又称阿合图古城,当地群众习惯称其为“阿克巴夏古城”1981年收入《中国名胜词典》。有人认为该古城 ...

• 马尾闽安 千年沙场古海港

小船驶过迥龙桥。杨成和说,闽安的迥龙桥与福清的龙江桥、福州市区的万寿桥并称福州三大名石桥,且是三座中“资历”最老的。迥龙桥的主体还是唐朝的样子,4个船形桥墩有着良好的分流作用,减弱了河水对桥身的冲击。桥身望柱上的宝奁石雕桥身望柱上的海兽石雕,被风蚀得不成样子。桥身望柱上的官印石雕迥龙桥上的石狮  从福州市区往东驱车不到30公里,便到了我省历史上的军事与贸易重镇--闽安。  闽安是中国东南沿海着名的千年 ...

• 九日山摩崖石刻

         乾隆年间福建提督马负书所书“九日山”。  去年10月29日,南安丰州九日山景区正式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山中无石不刻字”、记载着“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九日山,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满山的石刻记载着九日山千年的海丝之路,而新建并且越来越完善的设施,则让这座名山以更新的姿态迎接未来。本期,我们将带您探访九日山,走近 ...

• 巴里坤东黑沟遗址

巴里坤东黑沟遗址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是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南的东天山北麓,西距巴里坤县城23公里。2006—2007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区文物局的协助下,对东黑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已发掘石筑高台1座,石围居住基址4座,墓葬12座,取得了重 ...

• 焉布拉克古城遗址

塞外清风 丝路西域古城遗址地址及位置柳树沟乡工一师村东南约3千米(农十三师柳树泉农场焉布拉克村南约2千米)戈壁滩上简介下焉布拉克古城位于哈密市柳树沟乡工一师村东南约3千米的戈壁滩。古城现存面积约为3600平方米,呈长方形,南北长为60米、东西宽为58米,城墙夯筑而成,残高为2.6米、厚度为1.4米。东墙保存较好,部分块有坍塌。南墙已无存,仅剩基址。西墙仅剩约13米,其余部分已坍塌,只见基址。北墙仅剩约12米长,其余部分 ...

• 脱库孜萨来遗址

脱库孜萨来遗址位于新疆巴楚县城东北约60公里的吐木休克山口北,喀什噶尔河畔。脱库孜萨来遗址面积1平方公里,包括古城、烽燧、佛教寺院和墓地等。根据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古城大致可分为内城、外城和大外城三个部分,城墙仅留残垣。内城由山腰绕到山头,周长约756米;外城接内城续到山巅,长约1008米;大外城由外城环绕南山根,长约1668米。在山腰和山顶均可看出由土坯所砌的南北城门的城墙遗址,东侧和北侧尚存部分庙宇遗迹。本世 ...

• 新疆于田县流水青铜时代墓地

流水墓地位于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的流水村(现名喀什塔什)附近,地处昆仑山深处克里雅河上游河道与流水河交汇处的阿克布拉克台地,这里距于田县城约有100公里,距315国道约85公里,距阿羌镇40公里。流水墓地的发掘,是首次在新疆发现以单纯的刻划纹陶器为主要特点的古代文化。昆仑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 ...

• 阿什哈巴德

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是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中心。阿什哈巴德位于科佩特山脉北麓阿哈尔绿洲和卡拉库姆沙漠边缘,克拉斯诺沃茨克-塔什干铁路线上,南距伊朗边境30余千米、人口约40万、属大陆性干旱气候。 1881年建为俄国军事要塞,铁路通车后发展更快,1924年成为土库曼首都。市中心为行政、科研、文教区和商业区,四周为工业区,工业有机械制造、电机 ...

• 吉日尕勒文化遗址

吉日尕勒文化遗址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在地球上开始出现的幼年时代,占整个人类历史的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其主要文化特征是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捕猎动物,地质年代属更新世,绝对年代距今二三百万年至一万年。根据现有资料,新疆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地点不多,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城东南的吉日尕勒,其文化遗存主要为遗迹和打制石器,烧火堆遗存位于第三 ...

• 库尔勒铁门关遗址

库尔勒铁门关遗址 库尔勒铁门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有石峡,两岸如斧削,其口有门,色如铁,人号为铁门关。”名列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末,被称为“天下最后一关”。    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沿孔雀河进入 ...

• 敦煌古城

敦煌古城 敦煌古城为汉敦煌郡治,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设沙州卫,其城址一脉相沿,未曾他迁。 据西北师大敦煌所李并成研究员考证推测,可能是赵破奴从令居向西进军两千里,于汉元鼎六年(前11年),乃调集张掖、酒泉郡人力修筑敦煌城这一西陲要塞,并筑有敦煌绿洲外围的土河、塞城以及马圈口堰水利枢纽。 敦煌的历史古老而久远。"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敦,大也 ...

• 北首岭遗址

北首岭遗址 北首岭遗址为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中国宝鸡市金台区金陵河西岸。1958~1978年多次发掘,发现早期新石器文化与仰韶文化遗存,年代为公元前5150~前3790年,距今7150多年,是早于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的一种文化遗址。现宝鸡市有北首岭遗址陈列馆。 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存命名为北首岭下层遗存,出土的彩陶钵、鹅蛋形三足罐和双联 ...

• 盘橐城(艾斯克萨城)

盘橐城 盘橐城,又叫作“艾斯克萨”城,位于喀什市东南郊的吐曼河岸边,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宫城,公元73年成了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班超立足疏勒,荡平匈奴势力,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大业。 盘橐城是东 ...

• 特克斯八卦城

特克斯八卦城 简介 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因八卦布局而闻名。八卦城呈放射状圆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宫般,路路相通、街街相连。同时,八卦城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它还是一座体现周易文化内涵和八卦奇特奥秘的文化圣地,是一个将《周易》八卦学说与城市规划实践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具有十分珍贵的建筑研究、历史考证和旅游价值。2001年,八卦城获上海世界吉尼斯之最,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历史文 ...

• 徕宁城

徕宁城 1759年,清军平定“大小霍加之乱”,统一了天山南北,翌年在喀什噶尔置总理南疆八大城的喀什噶尔参赞大臣。1762年在喀什噶尔旧城(即今市区东半部)之西北2里许,原波罗尼都的私人庄园址上兴建一新城,作为参赞大臣衙署,新城设四门,“周长二里五分余,高一丈四尺,底厚六尺五寸,顶厚四尺五寸”。 《回疆通志》,城内“建仓库、衙署及兵屋;城南 ...

• 乌什喀特古城遗址

乌什喀特古城 地址及位置 沙雅县英买力镇央力克村东约5千米 简介 乌什卡特古城,意为“三重城”。据考古调查表明,遗址规模宏大,由宫城、内城及外城组成,面积约54800平方米。现外城城墙无存,仅见内城和宫城部分城墙。内城平面呈不规则形,东墙约760米,墙基宽约17-30米,顶宽约5-25米,高约2-6米;北墙约720米,北墙西部有一缺口,宽约3米。西墙约540 ...

• 康家石门子岩雕刻画

康家石门子岩画 康家石门子岩画是一幅国内及世界上罕见的生殖崇拜岩画。位于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的天山腹地,两条山溪汇流处的西北岸的新第三纪的粉砂岩壁上。这处岩画经有关专家论证定为距今三千年的塞人遗存。据认为岩刻完成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是研究新疆原始社会的珍贵资料。 岩面平整,距地表约10米上下。画面东西长14米,上下高9米多 ...

• 坎斯坎套佛遗址

坎斯坎套佛遗址   地理位置    环境状况 坎斯坎套佛寺遗址位于坎斯坎斯套塔格山西南侧的山坡上,东北侧为陡峭的山崖,地势东高西低,地表多碎石。    简介 坎斯坎套佛寺遗址平面略为长方形,长约80,宽约40米,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沿山崖西北-东南走向,东北靠山一侧较规则,靠山下的西南侧起伏较大,有数条自然形成的冲沟,地面上有大片红土堆积。 ...

• 广仁寺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这是前几年来西安旅游者常说的一句话。当然,西安庙多,的确是事实,而且有说法的庙更多,一定要看。西安没有江河湖海,少有名山大川,多的是黄皇天后土,还有和黄土一样厚重的13个王朝历史。在西安,除了陵墓之外,庙宇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比如,慈恩寺是玄奘译经的地方,法门寺地宫供奉了佛骨和舍利,珍藏着唐代皇室使用过的 ...

• 依令达塔木古城

来源:阿瓦提县政府网  依令达塔木古城位于阿瓦提县西南部(三团)的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上,巴夏合其古城南18千米处,与其是秭妹城。据调查,古城有4座城堡,用泥土干打垒围成墙,中间自然形成十字街。城内用土块建造150余间房子,只剩残墙断壁。房屋涂有各种色彩,分里外院,有大客栈和院房,可见到雕刻的痕迹。街道东侧135米处有残留1米高的城墙,北面有单独修建的哨所,以坍塌成4米高的土堆,上有烧过的碎木块、灰土等遗留物。 ...

• 龟兹故城

  有人说,在库车随便一抬腿,就迈进了汉唐,这话不假,库车是龟兹文化的发祥地,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让库车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吸引着人们好奇和探寻的目光。隆冬时节,我们有幸踏上这片让人魂牵萦的神秘之地,开始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心灵之旅。龟兹故城,一个古老王国的背影逐渐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断壁残垣背后的厚重文化底蕴  在导游的陪同下 ...

• 世界级的摩崖石刻大佛—中国蒙山大佛(西山大佛)

一谈到摩崖石刻大佛,人们就会想到享誉海内外的四川乐山大佛。2001年3月,塔利班政权在阿富汗的一场“灭佛”事件,使长久以来被西方公认为“世界第一大佛”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毁于一旦。毋庸置疑,这两处摩崖石刻大佛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然而,在中国山西太原还有一尊世界级的摩崖石刻大佛——中国蒙山大佛(即西山大佛),至今鲜为世人所知!蒙山大佛(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西风瘦马)蒙 ...

• 永靖罗家洞石窟寺

来源:中国甘肃网文图/胡同庆王义芝  罗家洞石窟寺俗称罗家洞寺,又名云光寺,藏语叫典却让旋,是一处藏传佛教寺院。罗家洞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之南4公里处的罗川村,西距炳灵寺石窟仅数十公里,开凿于黄河岸边的赤色高崖绝壁之间,是古代行旅在丝绸之路途中祈求佛陀保佑平安的一座重要石窟寺。  远远望去,一道红色宫墙般的崖壁映入眼帘,绝壁上镶嵌 ...

• 乌垒城

塞外清风 丝路西域 乌垒城乌垒,古西域国名。《汉书·乌垒传》载:“乌垒,户一十,口千二百,胜兵三百。城都尉、驿长各一人。与都护府同治。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乌垒城位于现在的新疆巴州轮台县,野云沟乡和策大雅乡结合部距库尔勒市113公里,距轮台县城58公里,海拔高度990米,现已辟为巴州的一个旅游点。乌垒城是当时汉西域都护的治所。人口很少 ...

• 惠远新、老古城遗址

塞外清风 丝路西域 慧远古城惠远古城位于新疆伊犁霍城县,历史上伊犁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清代乾隆为了加强在伊犁地区的治理,在此设伊犁将军,建惠远城,并陆续在其周围建起八座卫星城,统称为“伊犁九城”。现保存较好的是被称为“伊犁九城”之首的惠远城,城内还保留着将军府旧址。惠远古城,一座新疆的历史名城,它曾是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 ...

• 唐朝墩古城遗址

新疆文物局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奇台县城东北角,与县城紧紧相连,东临水磨河,西南方紧连居民区,北靠菜园子村。全景1916年沙皇俄国地理考察团到古城考察,对唐朝墩古城进行测量。新中国成立后又对该遗址进行过多次调查。古城遗址形状略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约490米,东西宽约315米,面积约154350平方米。城墙夯筑,现最高残存8米,宽4米,夯层厚7~12 ...

• 茹茹公主墓

石云涛河北磁县发现茹茹公主墓,墓位于县城南2公里的大冢营村北。1978年9月至1979年6月发掘。以其规模大,出土器物多,艺术水平高,在国内外轰动一时,被称为“中国第二兵马俑”,属于重大考古发现。据1984年第4期《文物》发表的《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介绍,在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的墙壁上,都绘有精采的壁画。墓中还出土有拜占廷金币和丝绸之路象征的 ...

• 永泰城址

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明清两朝,这里曾经是一座显赫的军事要塞,这里因为战争而兴起,又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变而衰落。摄影师和作者带您进入古城,去触摸400多年来战火硝烟的痕迹。  永泰古城,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建成后即成为军事要塞,兰州参将就驻扎在这个城堡内 ...

• 西域文物古迹之吐鲁番坎儿井

2017-03-09塞外清风丝路西域坎儿井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 ...

• 安迪尔古城遗址

安迪尔古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田民丰县安迪尔农场东南约27公里的沙漠腹地,在安迪尔河下游东南。安迪尔古城遗址由佛塔和寺院组成,始建于汉代,于公元11世纪逐渐被废弃。安迪尔古城是丝绸之路南道一处汉唐时期重要遗存。本世纪初,外国探险家斯坦因曾盗掘大量土蕃文、婆罗迷文和汉文文书及一批精美文物。古城遗址现有环形城址、佛寺、佛塔、墓 ...

• 居延塞遗址

来源:塞外清风 丝路西域 居延塞遗址简介自东北向西南分布的总长度约350公里,约合汉代900里。称做塞墙的遗迹,大多被风沙淹没或被刮走。当时有些地段也可能就是“因河为塞”,利用河水作为防守工事,故未曾兴筑长城。现今在额济纳沿岸及原绿洲地带的城、障、塞、隧等遗址共约170处,其中有城障16座,烽燧150余处。建筑时都是因地制宜,有的用土板筑,有的用土坯垒砌,有的用石块或石板垒砌;各烽燧间的距离不等,有的两隧间距约1 ...

• 山丹大佛寺: 丝绸之路上的大佛之谜

山丹大佛寺山丹大佛寺大佛山丹大佛寺山门敦煌北大佛武威天梯山大佛天水麦积山大佛炳灵寺唐代大佛甘谷大象山大佛有回声的亭子  大佛,又见大佛。沿着丝绸之路行走,每到一处石窟,总能看到一座大佛,尽管它们的身高不同,但巨大体量,让每个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卑微。  山丹城外,有座大佛寺,供奉着一尊高达35米的巨大泥塑坐佛。它和丝绸之路沿线众多大佛一样,展现了一种神秘的巨佛崇拜。走近这些巨佛,我们能发现什么秘密呢 ...

• 何君尊楗阁刻石

  何君尊楗阁刻石《何君尊楗阁刻石》位于荥经县城西十四公里(108国道2440公里)的烈士乡冯家村钻山洞荥河南岸陡峭崖壁上。刻石携于高约350厘米,宽约150厘米的页岩自然断面上,上面岩石呈伞状向前伸出约2米,形如屋顶,有效地保护了刻石免遭日晒雨淋。刻石四周随字体变化凿成一不规则梯形,高65厘米,上宽73厘米,下宽76厘米。全文共52字,排列7行,随字形简繁,任意结体,每行7字、9字不等。刻文:“蜀郡太守平陵何君,遣掾临 ...

• 严道古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雅安市荥经县城西古城坪。位于中峻山下荥河南岸的第三阶地上。台地东西长约九百米,南北宽约七百五十米,高出荥河约四十米。荥经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荥经古严道文化早于广汉三星堆文化。古严道城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牦牛道的起点。城垣板夯而成,夯层厚达二十厘米。现存南墙和东北角墙体较好,中段发现有城门遗迹。荥经最初的居民是由本地土著的巴蜀民族氐羌系统的徙、笮、青衣等族人及外 ...

• 塔公寺

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萨迦派(花教)寺庙。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康巴地区藏民朝拜的一个重要圣地。塔公寺座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塔公乡,位于川藏公路线上,距离成都市约400公里,距康定县城110公里,从康定沿川藏公路西行,翻越折多山,过新都桥后北行抵塔公寺,塔公寺为景区的中心。景区多数景点、景观分布于川藏公路两侧,河流、草原、森林、山体、寺庙 、藏房建筑和浓郁的藏乡风情构成该风景名胜区。塔公寺是藏区 ...

• Ram Janaki Temple

DescriptionAccording to Vedic literature, the present Ram Janaki Temple in Janakpur is located at the birthplace of Goddess Sita, consort of Lord Rama. As mentioned in the great epic of the Ramayana, the area belonged to the realms of King Janak. The Ram

• Ramagrama stupa

Ramagrama stupa (Nepali: रामग्राम नगरपालिका, also Ramgram, Rāmgrām, Rāmagrāma) is a s

• 萨迦寺

萨迦寺之前世今生   萨迦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区萨迦县奔波山上,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700多年前,它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也是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活见证和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1961年,萨迦寺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萨迦”系藏语音译,意为灰白土。史料记载,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 ...

• 普兰观音碑

  观音碑全景   普兰县城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孔雀河畔,从县城向东,沿河的北岸有公路通向历史悠久的科迦寺,继而可以通往中尼边界。沿河南岸是一条乡村土路,通向一座古老的村庄——西德村。通往西德村的路两边是大片的青稞田,春夏之际,满目葱绿。距离西德村一公里的路边田垄上远远就可以看到竖立着的一块石碑,最近几年,为了保护这块石碑,盖起了小房子。   2000年,我们实地调查时,地面露出的碑体高170厘米,顶部 ...

• 故如甲木墓地

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   2012年到2014年,考古队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土坑墓和洞式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故如甲木墓地共发掘11座大小不等的墓葬,包括8座象雄时期墓葬和3座吐蕃时期墓葬,是阿里地区所见的最大规模的墓葬群。   王巍:展示了吐蕃兴起之前,在2000多年前兴盛于藏北地区一个强国——“象雄国”独特的文化面貌以及与中原王朝 ...

• 查嘎尔达索寺

查嘎尔达索寺 寺庙位于吉隆县城(宗嘎)南隅至吉隆沟途中,距县城约40建筑在现已干涸的隆达湖山崖顶巅,海拔4200米,距地面相对高程约200米。 查嘎尔达索寺是噶举派第二代米拉日巴(1040——1123)的修行圣地之一,整个寺庙依山势而建,起伏错落,呈东西方向展开,占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由西至东大致可以划分为五大建筑群落,即:曲古拉尊巴仁真郎杰拉康衮,拉不让,哲布绒布切、杜康切姆与甘珠尔拉康、乌玛卓。其中哲布绒布切为 ...

• 菩提伽耶Bodhgaya

佛陀成正觉之地——菩提伽耶(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妙传)菩提伽耶是佛陀悟道之地,公元十三世纪时,为避回教徒之摧残,佛教徒遂将大塔掩埋成一土丘,淹没数百年,直至一八八一年始由英国考古学者康林罕(A.Cunn ...

• 科迦寺

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村。科迦,系藏语"定居"之意。996年由大译师仁钦桑布创建。科迦村以寺为中心建造,呈东西向布局。据记载,先有科迦寺后有科迦村,村因寺而得名。

• 曲登尼玛寺

曲登尼玛寺位于岗巴县西南部约四十余公里处的喜马拉雅山腰,已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  据藏文经书记载,公元八世纪中叶,印度高僧莲花生应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到西藏传播密教,返回印度时路经曲登尼玛,在岗巴县的确姆约姆钦和康钦甲布雪山脚下的山洞里修行,当地有个牧羊人拜他为师。学习了密教。不久,修建了牧人塔、牧妇塔、蕃王塔,取名为“多吉曲登尼玛”,意为金刚石太阳塔。后来人们习惯称曲登尼玛。  曲登尼玛寺信奉 ...

• 岗巴尼姑庙

 岗巴尼姑庙  岗巴尼姑庙在日喀则岗巴县境内,始建于八世纪,信奉宁玛派。曲典尼玛尼姑庵现有5个殿堂,主供佛为莲花生大师。  寺内保存有建寺时的两尊马头明王铜像,还有自然形成的莲花生石头宝座(圆形,直径约25厘米)和他8岁时的脚印。每年-元月15日该寺举行隆重盛大的迎未来佛活动。

• 贡塘王城遗址

贡塘王城遗址大约建于公元11世纪前后,地处吉隆县城东南。城址现存4段:即西南角楼、南恒西段、南恒东段、及角一楼、东恒、夯土城墙,卵石勒脚,四角筑有角楼,城恒中段筑有碉堡。另有内城恒,城内有古寺卓玛拉康。遗址约分为5个建筑时期,始建于第六代贡塘王拉觉德,终于第十七代贡塘王赤拉旺坚时期。

• 侬玛寺

侬玛寺在日喀则康马县境内,座落于马达乡萨鲁村北面的依玛山山麓,距康马县西南方12公里,始建于822年。寺庙坐西向东,四面由双层围墙环绕,中部建有108个小塔,其浮雕艺术极具研究价值。依玛寺共有3个殿堂,中殿供有释迦牟尼、无量寿佛等7尊泥塑佛像;南侧0神殿,供有11尊泥塑佛像和2尊0神;北侧降魔殿,墙上塑有各种丑态的妖魔鬼怪和凶猛野兽等。-每月8日、15日,萨 ...

• 白玛曲林寺

白玛曲林寺建于7世纪,为松赞干布时期兴建的寺庙之一,始名“耐玛祖拉康”。8世纪,莲花生大师也曾在此修行。19世纪时,由强巴朗杰对该寺进行过全面修葺和扩建。强巴朗杰系萨迦县赛地方人,为一苦行僧,以在深山幽洞中静修而闻名,是宁玛派的掘-,精通医学,40岁时主持寺庙,87岁圆寂。后由弟子罗桑群沛继任堪布,罗桑群沛系萨迦县雄玛乡德萨村人,学识广博,精通宗教哲理,任职期间扩建了该寺。始奉宁玛派,后改宗格鲁派。

• 南尼寺

  在日喀则康马县境内北部,距江孜县城12公里。建于吐蕃王朝时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该寺曾信奉过宁玛派、噶当派,现信奉格鲁教。在宁玛派盛行时期,该寺有6个扎仓,近万名僧人。1904年,英军入侵南尼地区,一名-英雄挺身而出,手持大藏刀砍杀英军首领,解救了众多的群众和僧人。 该寺的主供佛为释迦牟尼师徒3尊,大经堂内珍藏着一幅沐浴释迦牟尼的唐卡。每年-4月15日,该寺举行3天跳神活动。

• 查木钦墓群

  查木钦墓群位于西藏拉孜县曲玛乡查木钦村附近,海拔4000米左右。  藏语里面“查木钦”意为集贸市场、交易市场,可想而知,早在吐蕃时候,在这个地方,一是比较繁华,二是生产和各个方面比较发达。该古墓群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吐蕃王朝时期藏王墓葬群,一共有130多座,大、中型墓葬封土为梯形,亦有塔形及长条形殉葬坑,墓地最大墓处封土边长78米,高达17米。现存墓堆为土成的台式平顶墓,墓堆切面可以看到明显的夯土层 ...

• 亚东口岸

亚东口岸是中印贸易的主要通道。位于日喀则地区亚东县境内,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谷地,海拔2800多米,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对外通道41条。17世纪中叶开始,亚东逐渐成为中印贸易的主要通道。

• 里孜口岸

• 斜尔瓦边境口岸

斜尔瓦边境口岸:中国、尼泊尔建交已有55年。雨莎是印度民间香客及三国团队到神山圣湖朝圣朝拜的中转站。尼方直升飞机时常在这里接送游客。也是中尼商人木材及其他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

• 科拉纳口岸Korala

中尼两国的科拉纳(Korala)边境口岸,已经开始升级改造博卡拉-科拉纳(Pokhara-Korala)公路,并将在口岸附近建设兵营和岗哨。由尼政府副总理组成的高级政府团表示,尼政府将与中方尽早开展对话,力争在一年之内开通口岸,届时科拉纳口岸将永久开放,成为仅次于吉隆(Kerung)、塔托帕尼(Tatopani)的第三大中尼边境口岸。此外,尼政府已研究建设一座占地50公顷的兵营,地点位于科拉纳口岸附件,还将优先建设一系列连接该口岸以 ...

• 普兰口岸

普兰口岸是边境陆路口岸,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东南面的普兰县。西南面与印度毗邻,南面与尼泊尔以喜马拉雅山为界。普兰口岸于1992年恢复开放,是中国西藏自治区西部对外贸易往来的一个主要口岸。

• 天帝城Indraprastha

IndraprasthaNCT Delhi19.010 approximate28 34 N 77 12E

• 考夏姆比Kaushambi跋蹉国

考夏姆比(Kaushambi)、桑卡西亚(Sankasya)是佛陀讲道的地方在佛陀时代,瓦察的首都考沙姆比与乌代那国王统治时期,是印度北部六大重要城市之一。正是通过该城三位主要银行家——戈希塔、库库塔和帕瓦里卡的努力,佛教才在这里得以稳固立足。有一次,佛陀住在耶塔瓦纳时,这三位商人一同前往邀请佛陀前往他们的住所。佛陀同意后,他们各自建造了一座静 ...

• 毗舍离Vaishali

又作毗耶离,鞞舍离,维耶,维耶离,鞞舍隶夜。新云吠舍厘。国名。译曰广严。中印度也。维摩大士住此国。又,佛灭一百年,七百贤圣为第二结集之处。此国内之种族曰离车,亦曰跋阇子(此国城之鼻祖名离车,当时有三城郭,开扩庄严,名毗舍离,详说于善见律中,载离车之部),后为阿阇世王所并。吉藏维摩经疏一曰:‘毗耶离城,亦云毗耶离国。此是六大城中一 ...

• 超戒寺Vikramashila

古印度佛教著名寺院和密教学术中心。又名超行寺、超岩寺。据西藏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等典籍记载。8世纪由波罗王朝著名君主达磨波罗所建,一直受到波罗诸王(750~1199)的保护,为国家寺院之一。位于恒河右岸山坡岩石上,其遗址已不可寻,或为河水所吞没。据传该寺规模宏大,装饰华丽,藏有巨量财宝、文物。全寺共有一百余座僧院,六处研究院。中心为观音殿,供奉男女诸神塑像,有六重门,每门置有守门学者接受各方问答、辩论或挑 ...

• Buddhist Remains of Kushinagar拘尸那罗

佛陀涅磐的圣地——拘尸那罗(Kushinagar)  佛陀自吠舍离城赴王舍城时,途中得病,在此婆罗双树下圆寂。这里也是佛陀生前最后度弟子须跋陀罗和涅槃后金刚力士放金刚杵处,以及八王分配佛舍利处。阿育王时,曾立有2根石柱,现已不存。以后该地又沦为摩揭陀国的势力范围。5世纪时,中国晋僧法显来此礼佛,看到“城中人民亦稀旷,止有众僧民户”,说明已经 ...

• 尼泊尔申遗预备名单

NEPAL (15 missing)- Bhurti Temple Complex of Dailekh- Cave architecture of Muktinath Valley of Mustang- Khokana, the vernacular village and its mustard-oil seed industrial heritage- Medieval Earthern Walled City of Lo Manthang- Medieval Settlement of Kirt

• 舍卫城Sravasti

舍卫城(Sravasti),古印度佛教胜地。因祇园精舍而闻名于世。传为释迦牟尼长年居留说法处。亦译室罗伐、罗伐悉底;意译为闻者、闻物、丰德、好道等。古印度拘萨罗国都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佛教史上著名的祇园精舍所在地。据说拘萨罗国富商给孤独(又名须达多,意为善授)长者用金钱铺地的代价购得波斯匿太子祗陀在舍卫城南的花园,作为释 ...

• Bhurti temple complex of Dailekh

申遗预备名单The temple complex of Bhurti in Dailekh District of Western Nepal consists of an ensemble of 22 monuments. Exactly when and by whom this temple complex was established and constructed is not known. The temples are constructed in the typical style of

• 苏尔凯德Surkhet

• Gamgadhi

• 久姆拉Jumla

• The Medieval Town of Tansen坦森

尼泊尔的坦森是个寂寞的小山城,极少有游客会来到这里,据说坦森这个地名是因为久远以前一个来自大唐的和尚“唐僧”路过此地因而得名。尽管这一传说真假难辨,但是它确实相当靠近蓝毗尼,当年玄奘在蓝毗尼拜谒过佛祖的诞生地。

• 博卡拉Pokhara

博卡拉,尼泊尔第二大城市,尼泊尔最为盛名的风景地,位于尼泊尔中部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博卡拉河谷上的城市,东距加德满都约200公里。海拔900米,基本地形为低山丘陵,河谷宽阔平坦。1952年瑞士探险家Tonitagen最先来到这里。继那位孤独的探险者后,最先来到博卡拉的西方人是一群嬉皮士,当时是20世纪70年代。景色美丽、生活节奏缓慢和拥有丰富大麻资源的博卡拉为他们的南亚陆路旅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从此,这里迅速发展了起来。 ...

• 华氏城Pataliputra

西域记八卷一页云:殑伽河南、有故城,周七十余里。荒芜虽久;基址尚在。昔者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补罗城。(唐言香花宫城)王宫多花,故以名焉。逮呼人寿数千岁,更名波咤厘子城。(旧曰巴连弗邑。讹也。)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传以授业。诸学徒相从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怅望。同俦谓曰:夫何忧呼?曰:盛色方刚,羁游履影。岁月已积,艺业 ...

• 锡米科特Simikot

• 塔波寺Tabo

塔波寺是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位于北喜马拉雅地区,地处斯必提河谷流域,被保存在其原始状态。“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塔波寺中心殿堂杜康大殿内经堂的左壁上有一段11行文字的题记,曾由图齐译出:“最初,于火猴年此殿由祖父益希沃建成… …”,相当于公元996年。46年后,由其孙强曲沃在先人思想的启发下重修了此殿(1042年)。塔波寺作为后弘期西藏西部佛教文化历史的见证,寺中的雕塑和绘画均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这些古代印度-西藏 ...

• 里克Likir

Likir GompaLocation:Approximately 62 km to the west of LehBelongs To:Yellow Hat SectFounded By:Lama Duwang ChosjeFounded In:1065Attractions:Votive offerings, DosmocheyThe name Likir means "The Naga - Encircled". The reason behind this naming of

• 阿契寺壁画Alchi

据载,阿济寺的创建者曾经在聂玛寺学习过,因此可能创建于1023年之后,但之后多少年是创建于沃德与勃律妃的联姻期间还是1076年托林寺大法会期间还是13世纪,约 1220  A:创建于13世纪  学术界关于创建于13世纪的依据是阿济寺壁画中完整的止贡派祖师传承图,最后一位止贡派僧人卒年是在1219年,因此阿济寺的创建是在1220年之后。但是,如果阿济寺确实是13世纪创建,则应该有无上瑜伽部的曼荼罗,即出现父母佛(双身)形式,但是在 ...

• 东嘎皮央石窟壁画Piyang

东嘎皮央石窟壁画遗址,1992年被发现,是西藏高原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佛教石窟遗址,也是国内年代最晚的一处大规模石窟遗存,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1992年才被发现的石窟壁画遗址,位于扎达以北40公里处,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有将近200个如蜂巢般密布的洞窟。据说是当地一个放羊的孩子在山上躲雨时偶尔 ...

• 拉玛玉如Lamayuru

Lamayuru坐落在列城和斯利那加公路之间,应该算是这些村落里距离列城最远的一个,大概有5个小时的车程。其实之前从Kargil去列城的路上,我已经来过一次了,不过听说这里有拉达克的节日,我还是又回来了。Lamayuru的寺庙是拉达克最古老的寺庙之一,相传这座玉如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伟大上师玛尔巴的老师那罗巴所建立的。古代那罗巴在这里修行,这里有一片湖,那罗巴希望在哪里可以建造寺庙,于是在这里的洞穴苦修。上天得知此事, ...

• Cave architecture of Muktinath Valley of Mustang木斯塘

Mustang,译为木斯塘,是尼泊尔国道拉吉里专区的县,面积3571平方千米,人口约1万5000人,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气候类型为高原山地气候,与西藏自治区仲巴县接壤。木斯塘古代曾是独立王国,和西藏在 语言文化上都很接近。18世纪被尼泊尔吞并。王国的范围缩减到木斯塘北端珞城周围的地区,称为珞王国,一度是尼泊尔境内唯一的自治王国。2008年10月 7日尼泊 ...

• 班哨山口

潘哨山口 ,也译作班哨山口,英文Pangsau Pass,中国远征军中也有称为”鬼门关“。海拔1136米(3727英尺), 位于印缅边界巴特开山(patkai range,又翻译成帕特凯山、八拐山)北段,因最靠近山口的缅甸的班哨村而得名(距山口 2 km)。班哨山口在历史上有重要性,是掸族拓殖于印度东北部的必经之地,为印度和缅甸两国人民提供了一个从阿萨姆平原进入缅甸最便捷的路线。13世纪初,中国云南德宏瑞丽孟卯的一部分傣族(掸族)人,在“昭龙 ...

• 梁河

梁河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北部。东北与腾冲县接壤,东南与龙陵县交界,南与潞西、陇川市县毗连,西与盈江县为邻.梁河古为“勐底”傣族土目领地。公元前425年,“勐掌”(保山盆地)傣族土目号召傣族各部组建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勐底”傣族土目加盟“勐达光”(哀牢国)。公元69年,“勐达光”(哀牢国)归附汉朝、其地置永昌郡;今梁河属永昌郡哀牢县。公元77年,“诏达光”(哀牢王)反 ...

• 陇川县

今陇川古属“勐宛”傣族土目领地。公元前425年,“勐掌”(保山盆地)傣族土目号召傣族各部组建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勐宛”傣族土目加盟“勐达光”(哀牢国)。公元69年,“勐达光”(哀牢国)归附汉朝、其地置永昌郡;今陇川属永昌郡哀牢县。公元77年,“诏达光”(哀牢王)反汉失败后,到怒江以西重组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掸 ...

• 畹町口岸

畹町为全国最小边境城市的国家级口岸,本地人口仅1万多人。从这里前往缅甸边城南坎、九谷、木姐和腊戍畹町虽小,却也饱经沧桑。10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豺狼出没的荒野之地。一条羊肠小道,就是通往境外的"驿道";畹町河边的一间破茅屋,权当过往商贩饮马歇脚的"驿站"。明清分属勐卯安抚司和遮放副宣抚司。民国初沿之。民国二十一午(1932年)置碗叮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封锁了中国所有的出海口,1938年秋滇缅公路( ...

• 八莫

• 密支那Myitkyina

密支那(Myitkyina) 是缅甸北部克钦邦首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战略据点,是缅甸北部最重要河港、史迪威公路上的贸易中心,人口约20万。位于伊洛瓦底江上游支流迈立开江西岸,地处北部山地丘陵区,海拔1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23.7℃,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产柚木和其他木材,种植水稻、甘蔗等,是缫丝、木材和食品加工中心,农产品集散地。向东沿腾密公路可达中国云南省腾冲市,向南经八莫可达中国云南省畹町,北经葡萄城可抵中 ...

• 猴桥口岸

猴桥国家级口岸,在腾冲市猴桥镇境内,距城70余公里。口岸位于猴桥镇黑泥塘,距离中缅隧道6.1公里,扼中印公路交通要冲,从这里出境,可直达缅北重镇密支那。历史上猴桥是西南丝绸古道出境的最后驿站,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军事布防地。明、清王朝都在这里设关置隘,清道光年间修筑的石城石碉至今犹存。20世纪40年代,在古道基础上修筑军事要道中印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 瑞丽口岸(哀牢国)

瑞丽口岸目前是中缅边境口岸中人员、车辆、货物流量最大的口岸,其东、南与缅甸棒赛、木姐、南坎三个城市相毗邻,东有我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国家一级口岸,西有章风二类口岸。姐告是起于上海320国道的终点,是昆瑞公路与缅甸的"史迪威"公路相接点,是云南省实施国际大通道战略的试验区和示范区,是祖国大西南沿边开放的主要城市,是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近年来瑞丽口岸边民互市贸易,边境小额贸易、一般贸易有了长足的发 ...

• 腊戌 Lashio

腊戌是缅甸北部重要公路汇集及货物集散地,为滇缅公路起点,是缅甸曼德勒往木姐、中国云南省的必经之处,腊戌的最主要的边境贸易伙伴是中国。由此可前往仰光、泰国及新加坡等中南半

• 噶伦堡Kalimpong

噶伦堡(Kalimpong;绒巴语:Kalenpung,意为:我们在此集会),海拔1200米。人口2.86万。交通位置重要,以往是印度去不丹西部和中国西藏的货物交流、民间来往的重要驿站。以茶叶生产为主,并有金鸡纳树种植园。山区羊毛的集中地。也是著名的旅游和避暑胜地。

• 加尔各答

• 仰光Yangon

仰光(Yangon / Rangoon)仰光是缅甸联邦共和国的原首都(2005年(乙酉年)11月6日迁都内比都)和最大城市,仰光素有“和平城”的美称。地处缅甸最富饶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仰光在2500年前,曾是孟族(又称得楞族)渔村,名叫奥加拉巴,11世纪时称为达贡(又称大光Dagon),这个名称来自梵文,意思是“三岗村”,传说古时候这里有三个山岗。后来成为一个很小的城镇,主要以瑞光大金塔(Shwedagon Pa ...

• 景栋

• 打洛口岸

打洛口岸位于勐海县西南部,与缅甸接壤,距缅甸景栋80公里,距泰国米赛仅239公里,距泰国清迈550公里,距泰国首都曼谷1250公里,口岸区位优势明显。打洛自古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在民国年间,中国的茶商将“普洱茶”通过这里销往缅甸、泰国、印度等国,打洛口岸是通往缅甸的重要关闸。2007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际公路客货运输一类口岸。打洛镇东和东南接布朗山乡,西南和西部与缅甸接壤,西北与西定乡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