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发现 | 山东博兴疃子遗址发现唐代纪年墓和北朝至隋代生产生活遗迹
博兴疃子遗址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疃子村西北。2020年4月,为配合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疃子村西北南水北调水渠南岸的古代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区域面积约3000平方米,清理了唐墓以及北朝到隋代的建筑基址、水井、陶窑等遗迹。 唐代墓葬M1 平面图 本次考古发掘的7座墓葬,分布集中,开口 ...
博兴疃子遗址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疃子村西北。2020年4月,为配合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疃子村西北南水北调水渠南岸的古代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区域面积约3000平方米,清理了唐墓以及北朝到隋代的建筑基址、水井、陶窑等遗迹。 唐代墓葬M1 平面图 本次考古发掘的7座墓葬,分布集中,开口 ...
拥有杜甫故里、北宋皇陵等“家底”的河南巩义,又新增一处引以为傲的文化地标——“河洛古国”。有专家称之为“黄河文化之根”。 2020年5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确认位于巩义市河洛镇的双槐树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有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根据过去的 ...
-展览时间-2020年9月15日——11月29日-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地图上画的一条线揭开了丝绸之路的神秘面纱。之后,德国历史学家阿尔巴特·赫尔曼(A Herrmann)将这条路的概念拓展到丝绸等商品能达到的国家和地区,从地理上把这条横跨 ...
今年5月一则新闻刷屏:一尊罕见的鹅首曲颈青铜壶现身河南三门峡,姿态优美的鹅壶惊艳到人们,壶中6斤多重的神秘液体更是留下悬念。现在实锤了,是酒!记者从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人员取样检测,鹅首曲颈青铜壶内的液体为西汉早期的古酒,并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中的相关记载颇为相符,是可以止血 ...
第一轮会议通知城境:城市风景园林与生态智慧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城市居民对人居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城市追求生态智慧发展为风景智慧,由人性关怀发展成为人文关怀。通过提高和改善人居环境的质量,达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的。风景智慧是古人践行生态美学的重要思想,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人文关 ...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历经朝代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遗址,经过考古工作者几十年来的苦苦寻觅和不懈努力,其历史真容日渐清晰。最近,考古人员首次发掘内城西明门内大街遗址,不仅让汉魏洛阳故城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得以再现,还直观展现了500多年间的朝代更替。 多期路土叠压 车辙清晰可见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由三个城圈组成,从内到外依次是宫城 ...
9月1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汪勃研究员,为讲解员培训班的学员们带来题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培训课程。汪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苏工作队、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的队长,长期主持扬州城遗址考古工作。为配合泉州申遗工作,从2019年9月起,主持发掘南外宗正司遗址和市舶司遗址。 “他山之石”——扬州城相关研究 汪勃老师从扬州考 ...
9月13日上午,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栗建安研究员,为我们泉州系列遗产讲解培训班带来题为《泉州出土的宋元陶瓷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彩课程。 栗建安老师主要从全国各地出土、福建省沉船出水、世界各地发现的泉州陶瓷等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大量实物的图片,展现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显示宋元时期泉州城是一个重要 ...
中国博物馆协会将举办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网站发布《关于召开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复函》,全文如下。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召开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复函办人函〔2020〕786号中国博物馆协会:你会《关于召开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请示》(中博协请〔2020〕19号)收悉。经研究,同意你会召开 ...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公布了2019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选结果,共有12类89个优秀作品、人才、栏目和机构等获评。由敦煌研究院、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出品的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获评2019年度优秀长片类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历时两年完成,是中国首部亚洲文明对话题材的大型纪录片,时长10 ...
9月13日,“国宝”石窟守护人计划公益项目在北石窟寺正式启动。该项目由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上海稻草人旅行社共同发起,旨在通过联合社会力量和学术团体,为中小型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和发展文化旅游探索新途径。1此次活动,邀请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魏文斌教授及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青年学者邵学成作为学术 ...
开班式现场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白坚致辞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致辞开班式现场合影留念9月14日上午,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国家文物局(西北大学)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承办的2020年甘肃省黄河流域“三区”文博人才培训班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开班。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白坚、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来自甘肃省黄河流域50个县 ...
2020年9月12日,“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正中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刘玉珠致辞指出,此次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在湖北博物馆展出,是国家文物局助力湖北疫后重振、支持湖北文物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次展览遴选汇集了曾国遗 ...
龙潭遗址位于大理州鹤庆县黄坪镇财丰村委会定光自然村簸箕湾以北约20米处的缓坡耕地内,分布范围约2000平方米,为金沙江中游地区——财丰河旧石器遗址群的代表性遗址之一。遗址于2010年调查时发现,2013年至2016年,在开展我所“金沙江中游旧石器考古调勘与研究”重点课题项目期间,发现了原生文化堆积。近年来,由于耕作取土和雨水冲蚀等原因,遗址文 ...
经过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者两年多的清理和保护,近日,一件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的东汉时期青铜摇钱树被成功修复。 这件青铜摇钱树出土于宝鸡市高新区郭家崖村西的郭家崖墓地。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为配合当地学校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建设用地发现的文物遗存进行了发掘,摇钱树出土于一座砖室墓中,根据墓葬形制 ...
8月22日,“出塞与归汉: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国丝新猷资料馆举行。相关链接:“出塞与归汉: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国丝举办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扬之水的会议发言,以“画中名物二题”为题,对吉林省博物院藏《文姬归汉图》中的背壶,以及美国大都会本《胡笳十八拍》中的钵盂与唾盂进行了介绍。其他 ...
9月13日,首期云冈石窟研究院研修班在我院游客服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室举行结业仪式。云冈石窟研究院副院长、云冈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崔晓霞及我院相关专家学者及全体学员参加仪式。仪式以一段回顾视频开场,回顾了学员们在研修过程中学习、研讨、实践、创作等环节的点滴故事。4天的时间里,来自祖国不同省份城市的学员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思想碰 ...
9月12日上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讲解培训在泉州影剧院正式开班。市文旅局局长陈惠平出席开班仪式并做动员讲话。 陈局长从现实中个别不规范讲解案例出发,提出文化遗产讲解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亲自示范了部分遗产讲解要点,说明了知识储备对文化遗产讲解的重要作用,勉励大家珍惜这次培 ...
海上丝绸之路历经千年洗礼,留下了璀璨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当“黑石号”这艘满载六万余件中国唐代文物的商船从印度尼西亚爪哇海域被打捞而出,它成为了目前证明中国和阿拉伯地区进行直接贸易的最早考古证据,也让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加鲜活。“黑石号”出水长沙窑瓷器如今,这艘唐代沉船的文物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永久展出,并将于2020年9月15日 ...
故宫600周年之际的特展“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这些天正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展览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主,同时得到了天津博物馆的支持,藏品的时代跨度从北宋至近现代,类别涵盖书画、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此次特展筹展组组长郁文韬为此次展览中的部分精品进行解读。9月9日,“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展 ...
澎湃新闻获悉,“丝路流金——丝绸之路上的金银货币精华展”将于9月15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展出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9世纪的丝绸之路金银货币700枚左右,其中包括吕底亚、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古波斯、贵霜、古印度、伊斯兰等王朝和地区的珍稀金银货币。展品来源于浙江省博物馆以及中国钱币学会金银货币专业委员会部分会员藏品。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 ...
一则《圆明园狮子林流散文物“回家”》的新闻报道近日颇受关注,报道称,一块流散在北京市西城区前孙公园胡同31号居民院中的圆明园狮子林太湖石,正式启程回归圆明园遗址公园,这也是圆明园回归文物中首块有诗句的太湖石。赏石研究学者俞莹从石与座的关系、石头的品位、石头上面的两首乾隆御题诗刻铭等方面分析认为,此石身世或存疑。这方太湖石长1.3米, ...
央视新闻客户端9月11日消息,今年7月开始,云南省考古研究所对云南红河州建水县的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历时数月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进展,出土文物众多,目前,田野工作已完成过半,大部分探方进入收尾阶段。碗窑村本次考古发掘地点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城北的碗窑村,村中有一处被称为五彩山的区域,分布着大量的五彩瓷土,从建水土陶厂厂区向北延续500余 ...
微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图新华社武汉9月12日消息,12日,位于武汉东湖之畔的湖北省博物馆迎来疫后恢复开放的第一个大型文物特展——“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去年从日本成功追索回国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首次“回家”在湖北参展,丰富精美的出土文物,揭示了未为史书所载的曾国700余年的历史,让观众更好地领略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华章重现—— ...
“一筇万里——担当书画艺术展”正在山西博物院举行,150余件展品,从诗、书、画等方面向世人展现担当这位明末清初艺术大师的成就。担当的传世画作以立幅、册页和手卷居多,可见手卷是担当最为钟爱的创作类型之一。相比立幅和册页,担当的手卷作品有着独特的画面呈现方式、复杂的表现内容,是担当绘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时,长卷作品的创作年代贯穿了担 ...
今年是中新建交30周年,上海博物馆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9月14日上午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248件/组文物,其中包括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邱德拔展厅精选的“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168件,以及来自上海博物馆馆藏与国内9家借展单位的陶瓷、金银器、铜镜等各类文物80件。展览还将何家村窖藏出土的两件 ...
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紫禁城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岿然屹立了600年,为庆祝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澎湃新闻获悉,作为纪念展之一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今天正式于故宫午门开幕,展出的展品中,包括明代永乐“青玉明成祖谥册”,《朱瞻基行乐图》、太和殿上的脊兽、乾隆参与设计 ...
9月11日,敦煌研究院在深圳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和长期技术合作协议,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与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华为消费业务CTO卞红林代表双方分别在协议上签字。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代表双方签署全 ...
通 知各旅行社及游客朋友: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好转,进入9月份以来,莫高窟接待专列及大型团队数量明显增多,且不按预约时段参观的现象较为突出,致使全天客流分布不平衡,高峰时段管理压力增大。为确保游客及文物安全,提升游客参观体验,加强旅游开放管理,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莫高窟进一步严格执行B类门票分时段预约参观制度。1、B类 ...
9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到敦煌研究院调研。胡和平实地调研了莫高窟旅游开放、保护研究、文物修复以及文物数字化工作情况,并走进洞窟实地察看了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了解了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13日下午,胡和平在敦煌研究院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了解文物工作重点、难点。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嘉毅主持座谈 ...
2020年9月9日,我院院长赵声良研究员、副院长苏伯民研究员一行来到西北大学交流访问。上午,赵声良院长一行考察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就敦煌研究院与西北大学共建“丝绸之路石窟和土遗址保护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情况和下一步打算与西北大学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教授主持,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温睿教授介绍了 ...
敦煌晚期石窟向称难治,关键在于民族更迭频繁,艺术风格继承性不明显,汉文文献记载稀少,回鹘与西夏洞窟常常被混为一谈,西夏与元代石窟又常常混淆不清,再加上藏传佛教对敦煌的长期影响,晚期石窟的分期断代成为剪不断,理还乱的学术难题。但时代问题不解决,会对石窟艺术、绘画特征乃至与石窟相关的历史、宗教、文化问题的研究带来极大局限,甚至成为陷 ...
9月10日,“飞天神韵•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在嘉峪关城市博物馆揭幕。展览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中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嘉峪关市美术馆、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协办,展期1个月。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先堂,嘉峪关市委常委、宣传部 ...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自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后,这座城里住过24位皇帝。作为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紫禁城用600年的时光,讲述了一个传承与发展的故事;她的建造者、使用者将智慧和财富凝结于这座城中,而如今,她的守护者们,为了她的延年益寿,为了她的“丹宸永固”,一代一代、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丹宸永固——紫禁城建 ...
记者8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三年来,由该院美术研究所的20位艺术家联手进行的莫高窟首个整窟复原临摹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洞窟内的临摹白描,明年将为其上色,重现这一1200多年前唐代洞窟的原始风采。 临摹,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初始抢救性保护的“应急之需”,后发展变迁为不少“莫高窟人”扎根大漠的“必修课”。作为与莫高窟朝夕相处了17年 ...
2020年9月9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钱国祥先生讲授了题为“汉魏洛阳城址的考察与思考”的专题讲座。钱国祥研究员长期从事汉魏洛阳城的发掘与研究,他在城市考古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与心得。参加学习的有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学员、赤峰市文物干部、辽上京考古队队员和学生等。 依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勘 ...
宁波考古界捷报频传。当人们还沉浸在井头山贝丘遗址的考古成果中,品味8000年前沿海史前文明的画卷时,6月13日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特殊时刻,宁波又发布望京门地块考古成果,重点再现宁波(明州)自唐末始建罗城以来1000多年的城市发展脉络与兴废更替。明州罗城(望京门段)遗址 两次抢救性挖掘惊喜不断 望京门,又名朝京门、迎恩门, ...
9月10日,《普洱日报》头版发表《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调研组赴普洱调研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一文,文中普洱市市长市长刘勇明确提到,普洱市将按照2021年2月1日前正式递
2020年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在故宫博物院午门正式开幕紫禁城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其建筑与城市功能、山水形势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六百年的传承中,将“天人之际”“礼乐复合”的中国文化思想一以贯之地发扬光大,既体现出民族融合的特质,亦受西学东渐之风的影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 ...
2020年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博物馆“云展览”影响力评估报告天竺国际文物交流平台文物交流智库2020年9月目录一、概述二、“云展览”综合影响力Top20三、“云展览”传统媒体影响力Top20四、“云展览”社交平台推介力Top20五、“云展览”网民吸引力Top20六、“8+3”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云展览”综合影响力Top20七、“云展览”传播及发展策略建议( ...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长在文保司世界遗产处处长肖莉、考古处副处长黄晓帆,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文保处长何经平、省文保中心副主任常浩等陪同下,到泉州调研申遗工作。先后到南外宗正司遗址、市舶司遗址、顺济桥遗址、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安平桥等6个新增点及古城重点区域(中山路、西街、壕沟)、永春古寨坑窑址、晋江梧林传统 ...
北京日报客户端9月10日消息,透过展柜玻璃窗,与康熙时的脊兽对望;一只小巧的金瓯永固杯,通体布满金花,无声诉说着对家国的美好祈愿;尚未开放的符望阁亮出一片漆纱,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们仍在默默努力,希望寻回百年前的工艺……今天起,《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拉开帷幕,观众登午门城楼,回眸600年。“我们使用了午门区域的西雁翅楼、正楼 ...
澎湃新闻获悉,山西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在开展永乐宫搬迁资料整理时,发现近百件与永乐宫宗教活动有关的古籍文书。其中的五件蒙古时期道教度戒牒文书和一件或早于同期的刻印道经,弥足珍贵,对研究蒙元时期全真教发展和永乐宫重建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经有关专家评估,被定为馆藏一级文物。永乐宫壁画西壁《朝元图》局部2019年6月,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在 ...
北京日报客户端9月8日消息,今天(8日)上午,一块流散在居民院中的圆明园狮子林太湖石正式启程“回家”。这块位于西城区前孙公园胡同31号院的文物,是圆明园回归文物中首块有诗句的太湖石。文物“回家”后将先接受修复,之后将在圆明园天心水面展出。今天上午,记者在西城区前孙公园胡同31号院内见到了这块太湖石。长1.3米,宽90厘米,高1.1米,坐落在一 ...
想知道自今年3月大英博物馆闭馆以来,馆内的文保科学家、研究员还有志愿者们各自心中最念兹在兹的藏品有哪些吗?是来自非洲的蛛网帽,还是玛雅文明中精雕细琢的门楣浮雕?这些藏品又有什么吸引他们的地方呢?如今大英博物馆已于8月27日重新对外开放,你最期待与之“重逢”的藏品又是哪件呢?“你有自己特别喜欢的藏品吗?”——这是博物馆从业人员最常被问 ...
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举行开工仪式 本文图片均来自中新网新华社武汉9月8日消息,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当日开工,这是对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进行的首次大规模发掘。武当山五龙宫遗址武当山五龙宫共建有宫观庙宇850间,是武当山建筑最早的九宫之一。五龙宫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历经风霜洗礼,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古遗迹,是全 ...
2019年12月,以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杨富学教授为首席专家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中外关系史料的整理与研究”(19ZDA198)获准立项,原计划于2020年4月举办开题报告会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计划不得不延期(推迟到10月10日在敦煌举办)。为了加强学术交流和推动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课题组 ...
2020年8月24日,敦煌研究院第61、62期“敦煌读书班”在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敦煌文献研究所一楼阅览室分上午、下午两个时间段如期举办。这是因疫情而中断8个月之久的读书班活动的继续,旨在活跃学术空气,推进学术发展。第61期“敦煌读书班”分别由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副主任、博导多洛肯教授、甘肃省博物馆李永平研究员进行主持和评议。西华师范大 ...
9月6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中考古工作站在湘潭市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出席挂牌仪式的主要领导有湘潭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颜晓媚,中共湘潭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杨铁桥,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熊建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副所长高成林,湖南省文物交流鉴定中心主任郭学仁,湘潭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湘汉,湘 ...
2020年9月4日晚,“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学员研讨课第一节在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考古工作站进行。本次研讨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志副研究馆员主讲,题目为《安徽明中都遗址的考古实践与探索》。王志长期负责明中都的考古工作,此次研讨他向大家全面介绍了这座重要都城的历史背景和概况、近年考古工作进展和新的学术认识。研修班师生和辽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