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开展
展现丝绸之路胜景的文化盛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开展“这是一个非常难得一见的有深度、高度、丰富度和精美度的国际大展。”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这个大展就是日前在敦煌开幕的“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主办、海内外近三十家文博机构协办。来自全球的120余件套精美文物,立体呈现吐蕃时期文化艺术的历史面
展现丝绸之路胜景的文化盛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开展“这是一个非常难得一见的有深度、高度、丰富度和精美度的国际大展。”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这个大展就是日前在敦煌开幕的“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主办、海内外近三十家文博机构协办。来自全球的120余件套精美文物,立体呈现吐蕃时期文化艺术的历史面
张小帆南京博物院展览部副研究馆员“金色阿富汗”展览形式设计 从希腊到贵霜,从大夏到塞琉古,亚历山大的铁蹄奔向东方的幻想,丝绸之路上弥漫着佛陀的梵音。阿富汗,文明的熔炉,你能在这里找到整个世界的缩影。因为一场世界巡展,它有机会集中向世人展示过去的辉煌和今天的生机。 2006年起,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231件(套)珍宝在世界范围内巡展,14年巡游,11个国家。2019年7月9日,南京博物院接下第
为配合溆浦马田坪茅坪110kv变电站建设项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9年5月至6月,于溆浦县马田坪茅坪坳变电站建设项目用地内发掘战国至西汉古墓葬20座。本次发掘共发掘古墓葬20座,其中战国墓13座,西汉墓4座,未出随葬品墓葬3座。 本次发现的战国墓均为竖穴土坑墓,由于原始地表被早期基本建设所破坏,现各墓葬墓坑残深约0.4至2.3米不等。从墓坑形态上看,主要可分为宽坑墓与窄坑墓两类,其中宽坑墓占绝大多数。墓葬填土共有 ...
2019年6月,垣曲县进行城市管网改造时,在中条山冶炼有限公司办公楼前发现一座金代仿木构砖室结构墓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经发掘清理,该墓的形制为仿木构砖室结构墓,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的南面,有九级台阶,长3500、宽30厘米。墓室平面呈方形,边长2150厘米。墓门辟于墓室南壁正中,墓室内砌倒“凹”字形棺床。
艾娜克(Mes Aynak)遗址位于喀布尔东南约40千米的劳噶尔省(Logar),处在喀布尔到加兹尼(Ghazni)的交通路上,平均海拔为2300至2400米。艾娜克的名字从巴利语词源上看分为两个部分,Mes意为铜,Aynak意为泉水,或从地下流出形成的小水域。古代人在此生存时,一方面要考虑到铜矿资源,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水资源的分配。现在的艾娜克由两条小型溪流分开,溪流穿过Kouh-e Baba Wali山岭汇集到Gol Hamid(哈梅德)附近,成为一条河流 ...
7月29日下午,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在敦煌研究院贵宾厅会见了来访的印度国家博物馆馆长B.R.Mani博士一行,并开展了座谈交流会。赵声良首先对印度国家博物馆馆长一行表示欢迎,并就敦煌研究院与印度的合作互鉴、学术人才交流等事宜进行了简要介绍。双方就石窟保护工作、绢画保护技术、学者互派交流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赵声良谈到,之前参观过印度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由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物展品,也考察过印度石窟,认为印度 ...
敦煌艺术的丰厚和伟大遗产,如何传承和发展?敦煌研究院的年轻艺术家如何继承老一辈敦煌艺术家的使命?7月29日,在莫高窟开幕的“丹青汇:敦煌研究院赴日研修青年艺术家作品展”,韩卫盟、李冰凌、彭文佳、王学丽、岳阳五位扎根敦煌的青年艺术家,用他们的精美画作,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个鲜活的回答。观众参观展览展厅现场,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的艺术工作者们,以及来自业内外的同仁济济一堂,将展厅挤得满满当当。大家仔细欣赏 ...
2019年7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共同承担的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秦汉三辅地区建筑研究与复原(18ZDA181)》开题报告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8楼多媒体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北京文博文化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报 ...
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和法国驻华大使馆策划组织、法国世界遗产协会主办的“法国世界文化遗产培训班”,于2018年11月2日至8日,在法国图尔市卢瓦尔河谷遗产管理机构办公地举办,该培训班课程是专门为中国的世界遗产地管理者设计,旨在提高遗产地管理人员理论与实践水平。来自国内十余名遗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和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培训,本人作为其中的一员有幸参加了培训,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法国遗产保护管理方面的先进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将于2019年1月12日(周六)在北京智珠寺(Temple东景缘)召开“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论坛旨在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之途径,总结分享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模式,整合相关优质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全力构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提高国家文 ...
稿件来源:亚洲遗产管理学会秘书处图文:王锡惠 2019年6月3-4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东南大学和香港大学共同主办的亚洲遗产管理学会(AAHM)亚洲地区文化遗产管理高等教育研讨会在香港大学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官员及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与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的4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在为期2天的会议 ...
纪念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暨史前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2018年10月10-13北京房山2018年10月10-13日,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口店国际古人类研究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纪念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暨史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房山召开。来自国内外史前遗址及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专家学者和遗产地管理者 ...
今年,国家文物局将万里茶道、海宁海塘·潮文化景观、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石峁遗址、西汉帝陵和唐帝陵6个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参照世界遗产申报程序,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在预备项目的遴选和评估工作中开展了专业技术咨询工作。下面介绍最新入选名单的6个项目情况。万里茶道“中-蒙-俄万里茶道”是古代中国、蒙古、俄国之间以茶叶为大宗商品的长距离贸易线路,是继古代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 ...
2019年7月1日,为期10天的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会议中心正式开始。主会场早间会议开始之前除主会场内对各项议程的依次审议,中场休息时还会有咨询机构、世界遗产中心和各国的遗产保护机构组织内容丰富的边会。与今日议程中备受关注的“世界遗产公约与可持续发展”、“申报程序和咨询机制改革”、“能力建设”、“非洲优先”等热点议题相呼应,世界遗产三大咨询机构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UCN ...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简称WWF)近期将发布一项关于“政治化正在限制世界遗产公约有效性”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为了确保世界遗产公约可以继续有效地保护全球的突出普遍价值,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主题:政治化vs世界遗产保护时间:2019年7月1日14:00-15:00主办: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19年7月1日,作为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经常合作,并共同致力于世界自 ...
2019年,巴黎圣母院大火2018年,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2017年,墨西哥中部地震2015年,尼泊尔加德满都地震2013年,菲律宾保和岛地震2011年,泰国大城水灾……面对如此不可抗力的自然力量,人类显得极其微弱和渺小。但作为保护和传承全人类共有遗产的国际组织,ICCROM自知身上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本次边会通过回顾近年来ICCROM所进行的能力建设和展望接下来的工作方向与计划,来引起更多缔约国对于文化遗产灾害风险管理的关注与重视。主 ...
大会第二天,已经进入濒危世界遗产保护状况审议环节。文化遗产中非洲、中东地区近半个世纪战火和冲突不断的历史城市一直是濒危世界遗产关注的焦点,那些辉煌而脆弱的文明遗存也不断提醒人类和平生活的可贵。主题:世界遗产城市的保护与复兴时间:2019年7月2日18:00-20:00主办:阿迦汗文化信托阿迦汗文化信托是伊斯兰世界保护文化遗产的一个传奇,总部设在日内瓦,有约8万名员工,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工作。它隶属于一个更广泛的发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简称“ICOMOS”)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三大咨询机构之一,为了更好地应对世界遗产领域的最新议题,通常以成立专题工作组的形式来制定相应机制,从而解决具体的问题。气候变化工作组(ICOMOS Climate Change and Heritage Working Group,简称“CCHWG”)的成立就是其众多工作组中的一员。主题:气候变化与遗产时间:2019年7月2日18:10-19:00 20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年会是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年度性工作会议。年会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一线管理者、专业工作者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交流平台,针对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汇总讯息、汇集经验、汇聚智慧;共同探讨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探索发展路径。年会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践为工作基础,对话国际最新理念,对接国内遗产地工作实际,通过促进遗产地监测工作的开展,提升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 ...
每年世界遗产大会期间,评估文化遗产项目的时候,会有几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资深专家坐在ICOMOS的位席上,解读ICOMOS评估报告,回应委员国提出的问题。这些熟悉的面孔,便是我们常说的ICOMOS世界遗产顾问。他们并不是政府的官员,也不是ICOMOS的领导人,却是在世界遗产评估领域拥有专业影响力的人。如果您也想成为这样的专家,请认真阅读本通知:ICOMOS,是世界遗产委员会负责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评估的唯一专业咨询 ...
考古是一种对久违了的历史的认知 考古是枯燥的,这枯燥源自于日复一日的在工地苦熬,有时候一个工地发掘下来收获的一堆人骨或是对盗墓贼的愤恨。 考古又是快乐的,这快乐与金钱无关,与物质更是不着边,这是纯粹一种精神的快乐,是一种对久违了的历史的认知。 一处遗址,一片墓地,就这样在考古工作者的手铲下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也揭开了那段尘 ...
26日下午3点30分,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故郡遗址一块考古工地上,王永亮正蹲着小心地的用手铲进行“刮面”。在烈日的炙烤下,没有一处能乘凉的树荫,这名“80后”考古工作者并未遮蔽火辣辣的日光,胳膊上曾经晒伤的疤痕仿佛在诉说着,“伤痕是男人的勋章”。行唐故郡遗址发现的遗迹。 李洋 摄 故郡遗址位于石家庄市行唐县南桥镇故郡村北,已成功入选“2017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目前出土金、铜、铁、陶、玉、贝等各类文物 ...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中的专题任务。近日,科技部发布该专题任务的2019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拟在文化遗产价值认知和价值评估关键技术、文物病害评估与保护修复关键技术、文化遗产风险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关键技术等 4 个方面启动 18 个研究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为 2.54 亿元。
以前我们总是想探究,秦皇岛城市名字的由来真的与秦始皇有关吗?走进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博物馆,答案不言自明。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金山嘴路8号,占地31亩,是我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澎湃新闻从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获悉,“契丹王朝——大辽五京精品文物展”今天上午在大同市博物馆开幕。此次丰硕、精美的辽五京文物是契丹王朝辉煌繁荣的历史遗证,该展览共展出143件(套)精美文物,分为熠熠佛都、煌煌北国、曜曜异彩三个单元,全面呈现辽代社会发展风貌。展期持续至10月27日。开幕当天展厅现场据悉,此次展览是大同市博物馆建馆六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展品汇聚了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 ...
天津博物馆近日对“耀世奇珍”展厅书画类文物进行了新的调陈。此次换展上新的17件书画作品以“新安画派”为主题,呈现了明清朝代更迭之际,活跃在安徽地区的部分遗民画家的绘画特点和成就。在此次最新展出的文物中,查士标的数幅精品力作值得关注,而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萧云从《山水图卷》则首次全卷展出。据悉,此次上新展品将展出至11月中旬。清 萧云从 《山水卷》局部清 萧云从 《山水卷》局部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 ...
澎湃新闻获悉,作为全国首个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山西青铜博物馆于今天(7月27日)正式开馆,山西公安机关缴获并移交的文物中的精品,将作为“山西青铜博物馆”展陈主体,同期于山西青铜博物馆亮相。山西青铜博物馆隶属于山西博物院,与太原博物馆联袂共享5个既连通又独立的红色椭圆倒锥体建筑群,展示面积1.1万平方米,共展出青铜器物多达2200余件。2200余件青铜展品都来自哪里?当地文物部门介绍,2018年1月以来,山西公安机关 ...
7月22日,记者在成都城市考古研讨会上获悉,2013年至2019年,为配合“天府文化中心”项目建设,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成都青羊区东华门街至成都体育中心一带,开展了连续多年的考古工作。截至今年7月,该遗址发掘揭露出大面积的古代城市遗存,主要包括秦汉六朝大城生活区、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专家指出,这些遗存表明,秦汉以来的成都核心生活区就在现在的成都市中心,这为研究 ...
2019年6月26日下午,“古代犍陀罗——文明交汇之处”讲座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历史学院241会议室举行。现任巴基斯坦白沙瓦伊斯兰学院犍陀罗研究中心主任纳西姆·汗教授(Prof. Dr. Muhammad Nasim Khan)讲演,该中心博士后研究员郭凤妍博士翻译。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张良仁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一.课题简介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和形成和发展时期,在汉分属京兆尹、左扶风、右冯翊而被称为三辅的陕西关中,是秦汉帝国的首都和广袤疆域的统治中心,建设了一系列高等级的各类建筑。 本课题计划对战国秦中后期、统一秦和西汉三阶段的已发现、发掘的部分都市、陵墓、宫殿等建筑,从“秦汉三辅地区建筑遗址的考古学研究”、“城市与建 ...
7月25日,《发现·中山国》展览在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展。 展览讲述了在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一个名叫“中山”的国家发展崛起之路。他们的先祖从陕北及晋西北地带来到太行山以东,既保留了游牧文化痕迹,也入乡随俗习得中原礼仪。他们拥有战车千乘,曾纵横捭阖于大国之间,也不失“一罢棋酒欢”的浪漫情怀。在展厅里,132组227件中山国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带着其使用者的气度和温度,带领世人走入那个群雄并起 ...
自20世纪80年代在小梅岭发现玉矿以来,因其与良渚文化玉器的密切关系而深受学界重视,并引起广泛关注。为加强梅岭玉研究,深入探讨梅岭玉与良渚文明之间的关系,2019年5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会、江苏省考古学会、溧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溧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溧阳市梅岭玉研究会承办的“梅岭玉与良渚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溧阳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 ...
7月25日,全国文物援疆工作座谈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出席会议。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冰主持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总结成果,交流经验,部署新时代全国文物系统对口支援新疆文物工作,明确下 ...
中国第一座省级青铜器博物馆——山西青铜博物馆即将开馆。尤为特别的是,它的藏品中不仅包括出土文物,还有一大部分是山西警方近年来打击文物犯罪追缴的珍贵文物。要说最让爱盗墓的摸金校尉们心虚害怕的博物馆,那一定就是它了。据介绍,2018年1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山西公安机关将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取得辉煌战果。通过两次正式移交,已向文物部门公开移交涉案文物逾25000件。这些收缴文物中包括晋 ...
2019年7月1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来院做题为“城市考古的几个问题”的讲座,讲座由四川省考古院唐飞院长主持。讲座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高校文博专业学生以及热心听众参加。孙华教授首先从“如何认识古代城市”入题展开讲座。城市考古首先要明确遗址边界问题,即明确城市与乡野的界限,不论有无城墙,都存在边界;其次看路径,所谓路径是线性的勾通城市各功能区的线路,大致等同于构成城 ...
发布时间:2019-07-23文章出处:中国新闻网作者:孙权 7月23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举行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考古工作人员历时一年,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无锡梅里遗址的考古工作,发现大量商周至明清时期的文物遗存,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2019年7月20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苏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上海博物馆、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们已考察了梅里 ...
无锡高新区举行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发布会,公布无锡梅里古镇二期工地考古重大发现:梅里遗址是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 梅里古镇所在的梅村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域。史书上记载“泰伯奔吴”,后汉时期的《吴越春秋》《泰伯墓碑记》以及南朝的《后汉书》等,都有泰伯冢在梅里的记载,“梅里”即无锡梅村。
徐阶(1503-1583),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祖籍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明代名臣,嘉靖、隆庆内阁首辅。王阳明心学践行者。嘉靖二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十一年,徐阶病卒,赠太师,谥号文贞,择葬长兴。著有《世经堂集》、《少湖文集》等。 徐阶墓位于长兴县和平镇东山村,自今年4月份发现以来,引发广泛关注。徐阶墓考古发掘工作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 ...
以烧造青瓷闻名于世的耀州窑,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它创烧于唐代,在北宋时达到鼎盛,其产瓷器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之称。至晚清民国,耀州窑还在延续烧造。无论是在釉色、器型上,还是在烧造技术、装饰纹样方面,耀州窑完整地记述了青瓷的历史变迁与传承。由耀州窑博物馆、无锡博物院联合举办的“范金琢玉——耀州窑历代陶瓷精品展”将于7月26日在无锡博物院西区二楼展厅开幕,“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 ...
山西青铜博物馆将于7月27日正式开馆。山西青铜博物馆共展出文物2200多件,以山西考古出土文物、打击文物犯罪追缴文物以及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为展品主要来源,荟萃晋系青铜文物精华,展示山西青铜的历史和发展脉络。 该馆展陈面积1.1万平方米,基本陈列以“吉金光华”为主题,分“华夏直根”“礼乐春秋”“技艺模范”三部分,展示山西青铜文化在交融共生、礼乐文明、技艺创新等方面的成就与面貌。“华夏直根”,讲述晋文化在 ...
战国纵横家张仪的官邸所在地,杜甫、花蕊夫人等历史名人游玩的皇家园林摩诃池,“非壮丽无以示威仪”的明代蜀王府。记者22日从成都城市考古研讨会上获悉,成都市中心同一区域近年来陆续发现从战国到明代的几处重要遗存,命名为东华门遗址。 据东华门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易立介绍,2013年以来,为配合“天府文化中心”项目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市青羊区东华门街至体育中心一带,发掘揭露出大面积的古代城市遗存,主要 ...
7月23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举行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考古工作人员历时一年,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无锡梅里遗址的考古工作,发现大量商周至明清时期的文物遗存,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无锡梅里遗址局部俯瞰图。 沈生华 摄 2019年7月20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苏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上海博物馆、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们已考察了梅里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局部 ...
为加强文博系统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培养文物鉴定人才,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水平,根据《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办人函〔2019〕291号),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将于近期举办“2019年全国文博系统专业人员陶瓷鉴定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为深入贯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落实“生命至上,安全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强化数字展示中心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对突发事故的应变及处置能力,7月20日下午,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联合敦煌市消防大队、莫高窟派出所民警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火灾应急疏散演练。此次演练主要针对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和应急救援措施等方面展开。首先,敦煌市消防大队徐 ...
全体警员组织学习应急预案7月份,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莫高窟参观游客日益剧增。为确保做好旺季开放期间的文物、游客安全工作,针对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敦煌研究院保卫处提前安排部署,深入分析安全态势,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并结合各类预(方)案,积极开展了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细化各岗位的操作流程和制度规范,并狠抓落实,切实把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和各项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 ...
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和威海市博物馆联合开展的“2019·山东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第一期调查项目”20日在威海刘公岛举行启动仪式。 此次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将历时60天,由来自山东省内和北京、辽宁、福建、海南、广东及湖北的水下考古队员联合组队,共同打捞作业。他们将在2017年物探、2018年潜水探摸和抽沙试掘工作基础上,对刘公岛东村外的甲午沉舰遗址进行抽沙揭露 ...
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2019年度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影响”专题田野调查工作日前顺利结束。此次科考新发现26处史前人类活动遗迹,其中13处具有文化层的史前时期考古遗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影响”专题调查工作属于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项目”之一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安全”。此项科考专题田野调查工作于6月5日启动,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 ...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余蔚平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指示精神,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7月17—18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余蔚平一行来我院调研指导,甘肃省副省长何伟和甘肃省财政厅厅长张智军,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以及嘉峪关市文旅局 ...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开幕式于2019年7月15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著名艺术家、教育家常沙娜先生,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姜胜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中宣部办公厅副主任宫秉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江南织造府研究所所长戚秋兰,策展人黄炫梓,清华美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艺术家及师生等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先生致辞身为敦煌研究院 ...
首届“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自7月2日于赤峰巴林左旗林东镇开班,至今已逾半月。本次研修以田野实践为核心。从开班当日下午起,研修班学员就进入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上京遗址,和辽上京考古队队员及实习同学共同作业。由此开启了近3个月的田野发掘课程。 田野工作是考古学的基础与核心,考古学的主要研究材料都由此途径获得。如何在田野工作中更精确、更全面地提取物质遗存中的信息,是一个永远处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