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议纪要
2023年10月23至25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根据大会议程,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分组研讨于23日下午、24日全天于陕西宾馆会议中心B1-13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龙门 ...
2023年10月23至25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根据大会议程,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分组研讨于23日下午、24日全天于陕西宾馆会议中心B1-13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龙门 ...
古代城市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城址是考古学所研究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内涵最复杂的遗址类型。城市考古也是聚落考古的集大成者,在各时代考古中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2023年10月23日-24日,中国考古学会古代城市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14名学者,围绕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主题,就古代城市考古的收 ...
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自古就是多元文明荟萃之地。丝路沿线灿若繁星的文物古迹,共同构成一轴内容丰赡、异彩纷呈的历史长卷,共同见证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辉煌历程中,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近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新疆文物保护利用成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用镜头记录新疆文物之美,游走古今探寻丝路遗韵。克孜尔石窟,地处天山南 ...
公元1153年,金王朝将都城从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南迁至燕京(今北京),定名“中都”,寓意“居五京之中”,使北京完成了从“城”到“都”的身份转变。历经870年风雨沧桑,昔日的辉煌渐渐淹没于历史长河中。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循着先人的足迹,一步步揭露出曾经的宫殿、城垣、坊巷……一系列考古成果,让原本若明若暗的金中都历史样貌逐渐清晰起 ...
10月26日至27日,2023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会场举办了“今古集:遗址保护与利用方向”社会教育活动。“今古集”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发起的历史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活动,围绕行业与社会热门话题,邀请人文、社科、科技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本届博览会期间,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朱光亚,福建省文物局 ...
来源: 新华网 作者:黄 灵 王一盛11月9日,在突尼斯本阿鲁斯,中国和突尼斯考古人员整理从遗址中发掘的陶器。新华社发 新华社突尼斯11月9日电 中国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突尼斯文化遗产研究院近日联合组织实施对突尼斯本阿鲁斯森林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相关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此次联合考古行动中方负责人余飞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这个遗址位于 ...
记者11月9日从陕西省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为配合碱滩村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东距秦咸阳宫殿遗址约11公里处发掘清理了一批战国晚期秦人墓葬。本次共发掘清理墓葬263座,其中战国晚期秦墓237座,出土文物878件(组),以陶器为主,大多为实用器,器型有陶鼎、盒、壶、缶、蒜头壶、双耳罐、茧形壶、盆 ...
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辽上京考古队获悉,辽上京皇城遗址2023年考古发掘又有新发现。近日,考古队在辽上京皇城遗址发现一处布局清楚、体量很大的东向院落,这对认识辽上京皇城布局、进一步探索辽上京皇家礼制建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线索。 据介绍,该东向院落为一处平面呈长方形、四面带回廊的大型院落。它的东 ...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恰逢中肯建交60周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合作论坛机制推动下,中非文物考古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中非联合考古队2023年9月27日,中非联合考古队顺利抵达博高利亚湖遗址(Lake Bogoria site),开始本年度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联合考古队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 ...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恰逢中肯建交60周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合作论坛机制推动下,中非文物考古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中肯联合考古在中肯旧石器联合考古项目积极推进下,2023年9月27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顺利抵达博高利亚湖遗址(Lake Bogoria site),开始本年 ...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作为考古队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肖小勇频繁在北京与喀什之间往返,不仅自己在莫尔寺遗址干到了第5个年头,还把自己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一批批地带到考古工地实践。2019年,中央民族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莫尔寺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迄今经历了5期发掘工作。莫尔寺遗址位于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莫尔村,距今 ...
按照2023年“故宫与丝绸之路探考”项目工作计划,5月完成了北疆地区的考察工作后,项目组9月开展了南疆地区的实地考察,重点是丝绸之路南道的古代遗迹。考察区域在地理环境上分为帕米尔高原地区和塔里木盆地南缘沙漠地区,行政区划上前者属于喀什地区,后者的考察路线则横穿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项目人员共八人分两组,第一组由考古 ...
来源:《西域研究》2015年第2期“中国和伊朗: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综述米兰沙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伊朗学中心主办、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协办的“中国和伊朗: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1月8~9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共有来自中国、伊朗、德国和日本的近20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并提交了15篇学术论文。在两天的议 ...
深秋时节,碧空如镜,阳光洒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虽刚刚开门迎客,但博物馆大厅内已人来人往。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遗存了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创造了灿烂多姿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近年来,新疆文物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
10月26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第十三届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元将全面推进蜀道申遗。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高寒出席当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广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伍荣华,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罗全生,广元市商务局机关党委书记罗喻,广元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副局长杨柳,广元市朝天区区委副书记、区长 ...
在甘肃考古发现中有一个遗址,不得不提,它就是甘肃马家塬遗址。2021年,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时,马家塬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谁能想到,马家塬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从2006年一直持续到2020年,进行了15年的发掘整理,它包括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和战国时期祭祀坑、墓葬群的大型遗址,为探讨战国时期西戎文化、秦戎关系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提供 ...
“经过2020至2021年度的考古工作,周原考古队首次发现了先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填补了以往周原遗址无先周时期高等级建筑的空白。”“同位素结果显示,陶寺遗址的牛羊会集中在一个季节出生,而二里头遗址则是分散在几个不同时节,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这个有趣的现象意味着什么,希望跟大家一起研究探讨。”“农业起源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世界各地农业起源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水和遗产专业委会同 ICOMOS荷兰国家委员会将于阿姆斯特丹国际水周期间、11月8日举办边会“水、文化与遗产”,主题为:连接水管理的挑战与水相关遗产。边会目标包括:——倡导“向历史学习”,给未来的水管理干预提供附加值;——推动水利和遗产机构在国家层面开展水和遗产相关工作;——为应对水管理的挑战制定水相关遗产价值主 ...
为了更好地推动古城墙(堡)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促进保护机构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国际古城墙(堡)联盟的全球影响力2023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会议于2023年11月1日在西安召开是国际古城墙(堡)联盟自正式成立以来的首次线下会议本次会议是贯彻落实第八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暨世界文旅局长研讨会会议要求由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主办 ...
11月3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圆桌会议”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会议并讲话。柬埔寨文化与艺术部国务秘书普拉克·索纳拉,缅甸宗教事务与文化部副部长杜努妙姗,斯里兰卡港口、航运和航空部助理秘书库玛里·索玛拉特内出席会议并发言。泰国文化部文化艺术司代表瓦桑·帖素里亚农通过视频发言。广西壮族自 ...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2023年成员大会、第八届文化遗产交叉学科国际论坛、2023年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交流研讨会,于10月27日至29日在西安如期举行。大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为指导,以积极推进文物保护行业高质量发展、 ...
“于阗南山·玉河古道”昆仑和田段多学科综合科考队立起的白玉河河源之碑。 和田地委宣传部供图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拍热扎提·阿不都 沿216省道、克里雅古道、新藏线(G219),穿越5400余公里、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无人地带……10月11日至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组成“ ...
10月27日,2023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人才峰荟在都江堰市举行。此次活动由四川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文物局指导,成都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文物局)主办,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中共都江堰市委、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承办。众 ...
2023年10月29日,“丝绸之路重大考古发掘与丝路文明传承项目成果汇报展”暨 “比邻天涯:北京大学藏古代外销瓷特展”开幕式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党委常委、副校长、总务长董志勇,北京联合大学校长雷兴山出席。开幕式由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 ...
2023年11月2日,由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指导,南方科技大学主办,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商代服饰与数字妇好”成果汇报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公众论坛在我校举行。南科大党委副书记、廉洁研究院院长姚文胜,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讲座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王巍,中国古迹遗址保 ...
2023年10月28-29日,中国古代动植物资源利用的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中国植物考古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中国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举办。本届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创造了灿烂多姿的历史文化,遗存了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近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新疆文物保护利用成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用镜头记录新疆文物之美,探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物印记。北庭故城,现存主要为唐代时期遗存,主要包括北庭故城城址、城址西部的北庭高昌回鹘 ...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李 韵 王笑妃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出水的测深锤 国家文物局提供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出水的测深锤 国家文物局提供 10月1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发布会上,通报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威海甲午沉舰遗址3项重要考古成果,展示了我国在水 ...
作者:新疆日报记者银璐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10月24日,走入位于喀什市东北方向,有“百果之乡”之称的伯什克然木乡,沿途可见家家户户都在为收获的石榴忙碌着。生活在这里的人都知道,他们乡里有一件价值很重的“宝”,就是伫立在莫尔村外约4.5公里处高台上的莫尔寺遗址。当天,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新疆文物保护利用成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了这里。离开村道 ...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定西市马家窑辛店寺洼遗址保护条例》的决定2023年7月27日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对定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的《定西市马家窑辛店寺洼遗址保护条例》进行了审查,现决定予以批准,由定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马家窑遗址寺洼遗址寺洼遗址(又名庙坪、鸦儿 ...
10月2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沁水八里坪遗址发掘资料公布。此次发掘探明了三重环壕聚落,壕沟形制与堆积,确认了壕沟内包含庙底沟二期和龙山文化两个时期的遗存。八里坪遗址,位于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西距沁水县城约25公里。遗址地处沁河东岸台地上,西、南为沁河环绕,东北部至庙坡村西,东南以沁河支流水泉沟为界,分布面积约 ...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文化遗产保护信托基金自1989年日本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信托基金以来,该基金为世界各地重要考古遗址的修复和保护提供了大量技术、科学和物资上的援助。本文节选翻译了2004年该基金出版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册中对一些重要遗址的介绍,虽然是20年前的总结,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差距,还是 ...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赵争耀 )由王建新教授领衔的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赫赫有名,被誉为“现代张骞”。这支考古队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骨干教师、学生组成,吸收国内外合作单位人员先后参与。20余年来,他们用稳健脚步丈量丝绸之路,用科学精神寻找历史印记,用尊重包容架起丝路文明对话的桥梁,用累累硕果展示了考古学术中的东方视角。丝路考古需要 ...
毘山遗址麻雀田地点发掘区航拍照(北向南)专家参观考古发掘现场专家参观考古发掘现场专家观摩出土遗物标本15日下午,专家座谈研讨会召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职副书记罗汝鹏主持。方向明首先发言,他指出,浙北地区先秦时期考古中,以苕溪流域为核心的区块非常重要,这里是原始瓷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的重要分布区,还有很多以“城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28”“5·27”重要讲话精神、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聚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国人类骨骼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人类骨骼考古研究工作指导,值此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召开 ...
10月24日下午,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西安闭幕,本届大会共分27个专业委员会进行学术交流,参会代表800余名,会议共收到论文568篇,均创历届新高。闭幕式现场闭幕式由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委员、科研处处长刘国祥主持,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作学术总结,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钱继 ...
10月19至20日,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瓷器起源 、传播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举行,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知名文博机构、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历史与考古”“交流与传播”“收藏与展示”“科技与大数据”等四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现将各位学者发言内容摘录如下。一、历史与考古17世纪英国的全球战略:贸易、殖民 ...
第五届曲江壁画论坛——以壁画艺术史研究及保护技术研究为中心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时间2023年10月25日至27日(25日报道,26—27日报告与研讨,27日下午离会)会议地点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会议议程D1会议报道西安威斯汀大酒店西大堂2023年10月25日 9:00--20:00大会开幕式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多功能报告厅2023年10月26日9:00--9:40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 周天 ...
10月23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陕西西安开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围绕陕西省考古的新发现、新收获、新成就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作大会主题发言进入新时代以来,陕西省对标《“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全面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结合陕西实际,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学科重大问题,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合理布 ...
10月24日,由国家文物局、意大利文化部指导的“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地成功举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意大利驻华大使安博思、意大利文化部国际关系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事务司司长玛利亚阿孙塔·佩齐、意大利《世界遗产公约》国家中心联络人阿黛尔·塞西出席会议并发言。意大利文化部秘书长马 ...
10月23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陕西西安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出席会议并讲话。陕西省省长赵刚出席会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关强主持会议。李群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 ...
各会员单位、各位会员: 中国考古学会将于2023年10月23-2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23·西安)。大会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28”“5·27”重要讲话精神、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化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第四届世界遗产城市组织亚太区 OWHC-AP会议于10月10-13日在韩国庆州召开。会议主题为:利用物质与非物质遗产,赋能世界遗产城市。会上组织了成员市长会议,并决定于2025年在越南顺化举办第五届会议。淮南代表以《大雁塔的前世今生——丝绸之路遗址保护与西安城市发展》为题发言。会后组织参观了佛国寺和瞻星台等世界遗产地。 ... ...
10月18日,首届文物考古研学大会在河南新郑召开。全国文旅、文博单位代表,教育系统代表,以及研学机构代表等300多位同仁齐聚新郑,共同分享文物考古研学收获与经验,共谋文物考古研学发展新未来。本次会议由中国文物报社、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市人民政府、郑州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考古 ...
此次会议展示了我国水下考古领域的重要发现。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是我国首次在1500米深海发现的明代沉船遗址,通过海洋物理探测、载人潜水器水下调查以及三维影像和激光扫描记录等,确认两处沉船的保存状况,提取出水瓷器、陶器、原木等近580件(套),实证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也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 ...
9月23日至9月30日,由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国家考古中心、费尔干纳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实施的费尔干纳盆地考古中、乌、塔、吉四国2023年度联合考察与学术交流活动在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州成功举办。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考古中心、 ...
10月17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会见随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来华访问的副总理兼文化部部长玛娅·戈伊科维奇。会见后,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成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框架下,中塞在文化、文物领域取得的最新合作成果。中塞两国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 ...
9月27日,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展在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重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江敦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副总经理何文忠,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共同为展览启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主持开幕 ...
“敦煌艺术研究中心”在敦煌研究院揭牌成立。新甘肃客户端敦煌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9月22日,由敦煌研究院发起的“敦煌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敦煌艺术研究兴起,常书鸿、段文杰、史苇湘、关友惠、孙儒僴等老一辈敦煌学者多年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相继展开涉及石窟建筑、雕塑、壁画等方方面面的敦煌艺术研究,取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