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玄奘文化成为瓜州名片

  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  洛阳日报讯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不仅有丰富的玄奘西行记载,还围绕玄奘精神发展旅游业、进行学术交流,玄奘文化已经成为瓜州的一张名片。  “重走玄奘路洛阳再出发”大型采访活动由洛阳市委宣传部、偃师市人民政府、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洛报集团整合营销中心、河图网、偃师市广播电视台、洛阳马蹄泉旅游度假村联合承办。  国内首家玄奘专题博物馆  “到瓜州,一定得去看看我们的玄奘取经博物 ...

• 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推动“一带一路”文物保护国际交流合作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修兵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为推动“一带一路”文物保护国际交流合作,日前,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在上海成立。联盟的成立将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贡献一份文化的力量。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对话之路,千百年来,为人类的发 ...

• 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自古就有交流

  核心提示  作为活跃在古代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匈奴与汉朝或战或和,对中国和世界历史都曾产生过不小的影响。近日,参与中蒙联合考古项目的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4名队员从境外归来。他们经历了哪些前所未有的考古体验?有哪些考古收获?在临时搭建的蒙古包里整理出土文物(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 轰动一时的高勒毛都2号墓地  此次中蒙联合考古项目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研究”,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 ...

• 哈萨克斯坦伊塞克考古调查散记

  2017年5月中旬,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一行五人,赴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地区,与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合作,对该博物馆保护区域内的拉哈特遗址及附近相关遗址,开展为期近两个月的考古调查工作。  拉哈特遗址处于当地称为阿拉套山的天山北麓台地边缘,属于阿拉木图市区以东50千米的伊塞克镇区域,东距中国霍尔果斯口岸约250千米,居于丝绸之路的草原线路上,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阿拉木图市曾经是哈萨克斯坦的首 ...

• 哈萨克斯坦伊塞克考古调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5月11日至7月8日,在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应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的邀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派出考古队对拉哈特古城及其附近古代遗址进行当年度的考古调查与试掘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此次合作是中国考古学界与哈萨克斯坦考古学界在田野考古工作方面的首次合作。  拉哈特遗址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天山北麓,东距中国霍尔果斯约250 千米,西距阿拉木图约50 千米,是丝绸之路北线上的一处重 ...

• 陕西首次参与跨国选取文物 将在香港展示丝路文化

来源:西安新闻网 陕历博馆藏的鎏金铜蚕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发展,目前167件组文物将通过国家文物局策划,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执行的《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在香港展出。此外,还有55件(组)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丝路文物也将一同前往香港,这是我省首次参与跨国选取文物。鎏金铜蚕(图片来源网络) 据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项目主管白丽莎介绍,此次展览是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为庆祝香港回归20 ...

• 【考古札记】王瑟:新疆发现国内最早的马球实物——2800年前吐鲁番就流行打马球

  谁能想到,2800年前,新疆吐鲁番的居民就流行打马球?近日召开的吐鲁番地区文物系统2014年科研成果汇报会现场,吐鲁番学研究院对外公布说,当时吐鲁番的居民已经熟练掌握了打马球技艺,所发现的3件皮囊应该是马球实物。此发现将国内马球记录推前了400至800年,吐鲁番可能是国内最早的马球运动起源地。▲ 海洋墓地位置图(考古中国配图)▲ 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球杆和马球(原文配图)  3件皮囊均发现于吐

• 咸阳古渡廊桥开放——昔日丝路盛景重现

来源:陕西日报“咸阳古渡”为关中八景之一,被称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桥头堡。只是历经千年风雨,古渡风景早已不再。为再现“咸阳古渡”昔日风貌,日前,一座全新的“咸阳古渡廊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以秦风秦韵为建筑基调,以休闲娱乐为景观主旨的廊桥,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参观游览。咸阳古渡廊桥 据了解,古渡廊桥为钢混结构。廊桥全长748米,宽14米。一层供游人、市民徒步通行,二层则为休闲观景平台,供人观赏和休闲娱乐 ...

• 探访神秘古城疏勒:古丝路军事要塞 今受考古者青睐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传递着人类文明,也形成了无数的文化遗址和历史古迹。扼守着天山北路咽喉要道的疏勒城,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军事要塞。如今,这个毗邻游览区的古城遗址正越来越受到考古学者的青睐。    疏勒城坐落在新疆奇台县城南64公里处的半截沟镇麻沟河村的丘陵上,扼守着天山北坡向南出口,是东汉时期中原王朝控制西域的要隘。2000多年前,著名的“疏勒城保卫战”就发生于此。140多年前,左宗棠率大军收复 ...

• 陕西省考古院将与吉尔吉斯国家科学院开展联合考古

  2017年10月8日至2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派出专家考察团,对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术访问与交流。    国家科学院隶属于吉尔吉斯文化部,最初是苏联科学院的一部分,于1993年12月建立为独立的实体。学院的研究领域涉及自然、工程和社会科学等各方面,下属20个研究所,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所为其中之一。研究所内设有5个分部:文化遗产分部、考古学分部、民族学分部、古代史分部和近 ...

• 蒙古国匈奴墓地里洛阳考古人发现汉代铜镜

  说起匈奴,许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北方草原上粗犷的游牧民族,总去骚扰汉朝边境。您知道吗?其实匈奴在历史上有着重要作用,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近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4名工作人员从蒙古国归来,他们刚刚结束了今年的匈奴墓地发掘工作,这是河南省考古队伍首次境外发掘。考古工作人员查看、整理出土器物(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背景:中蒙双方合作发掘  “匈奴可以说和汉王朝相伴始终,既有战争冲突,又有和平交往 ...

• 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启动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静原经济日报讯(记者郭静原)“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启动大会日前在京举行。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领衔发起成立,目前已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的科技组织加盟,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高端咨询中心和新型高端智库的建设。  据了解,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成立的宗旨为:针对“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各国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不协调、信息不对称、文化差异性等问题,在 ...

• 中国文物援外项目在尼泊尔赢得赞誉:期待我们的文化瑰宝重放荣光

来源:人民日报 正在紧张施工的中国政府援助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震后修复工程,是中国在尼首个大规模文物援外项目。该工程已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中方在技术、人才上投入了巨大精力,预计工期将长达5年。日前,本报记者奔赴尼泊尔修复工程现场采访,感受到中国在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收获了当地民众对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强大中国力量的点赞。2017年8月6日,国务院汪洋副总理出席中国援助尼泊尔加德满都杜 ...

• 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遗工作提供支撑 陕青专家开展联合调查

来源:西安晚报 10月19日,据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中国国家文物局推动“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期准备工作的安排,陕西和青海的四家学术机构,计划于2017年至2021年共同开展为期五年的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文化遗产综合调查、研究、宣传、保护规划制定等工作,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遗工作提供基础文化遗产信息、资料与相关学术支撑。  “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上拥有丰 ...

• 重大发现|四川安宁河谷考古大量遗存证明其为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近日再增添了考古证据。10月11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在过去一年四川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的考古工作中,取得阶段性重大收获:在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共清理出近距今4800年至2200年中的2000座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窑址,另有近8000个柱洞。此外,还出土了青铜权杖、砭针以及陶器、石器等6000多件随葬品。如此丰富的遗存,为横断山脉东南地区(川滇黔交界处)的考古学文化传播 ...

• 唐墓不断出土船形陶灶 船形陶灶揭示泉州古代饮食风貌

  近几十年来,泉州唐代墓葬陆续出土一些陶灶,这些陶灶以船形呈现,故又被称为“船形陶灶”;船形灶的流行,与区域生产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了解舟船文化在祭祀仪式中的意义有利于深入探究文化传统。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藏的唐代船形灶陶灶是古墓中常见的模型明器之一,各地出土的陶灶数量众多,形制多样,有马蹄形、长方形、曲尺形等。但在泉州出土的唐墓中,却多见船形陶灶。古人为什么要将这种船形陶灶放入墓中呢,它蕴含

• 古老文明在此相遇 敦煌精品壁画走进浙江杭州

图为:开幕式现场。 主办方供图图为:现场,一名观众正在拍摄壁画。 主办方供图图为:观众在壁画前驻足浏览。 主办方供图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24日电(刘文彬)日前,备受市民关注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展走进良渚”在浙江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幕。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及各界嘉宾出席了本次开幕式。自周六预展以来,市民们纷纷来到大屋顶美术馆一睹敦煌石窟壁画的魅力。千年前的艺术、石窟文化与安藤忠雄设计 ...

• 丝路拾珍:敦煌文化艺术展 ——敦煌石窟艺术主题教育活动走进西北大学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弘扬中国悠久传统文化,在高校普及文化遗产知识,借纪念西北大学校建校115周年之际,由敦煌研究院、西北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物馆与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丝路拾珍:敦煌文化艺术展”在西北大学博物馆开幕,展期为10月14日至11月15日。这一展览也是敦煌研究院和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系列活动。展览期间,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 ...

• 内地赴香港展出文物点交工作在西安完成

  10月12日至10月26日,内地与香港合作举办《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的展品点交工作在陕西西安有序进行。  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由国家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办、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具体执行的《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将于2017年11月28日至20 ...

• 媒体记录中蒙联合考古匈奴王墓:期望解开众多历史谜题

高勒毛都2号墓地航拍图。 本文图片 大河报中蒙考古人员实地勘测。这个国庆节假期前,中蒙联合考古队的中方人员——来自河南两家考古机构的8名队员相继归来。两个月在蒙古高原无人区的前所未有的体验,给他们脸上留下的印迹是黝黑的皮肤和男队员们个个的胡子拉碴,但更多的是收获与历练的喜悦。今年7月下旬,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共同实施的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古代北方游牧民 ...

• 2017香港最后一个重要展览: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

今年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为了庆祝回归,在香港举办了很多活动。其中博物馆的活动尤其精彩纷呈,此前的卢浮宫博物馆特展、北京故宫博物院特展和来自大英博物馆的木乃伊特展都吸引了大量观众参观。然而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所有了,那就大错特错。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特展之一“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即将于2017年11月29日(星期三)至2018年3月5日(星期一)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出。公元前二世纪,西汉使者 ...

• 中国提供亿元资金援助“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修复文物

▲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20日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集体采访中表示,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国家文物局和沿线多个国家开展了15个境外联合考古项目,援助5个沿线国家修复文物,援助资金达上亿元。“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别国文化,加强不同国家文化之间交流与合作。比如,我们在柬埔寨、尼泊尔、缅甸等开展震后文物援助,同时国家文物局每年组织上百场国际间展 ...

• 韩国文物部门在蒙古发掘一具男性干尸:穿2千年前中国服饰

据韩联社16日报道,韩国文物厅国立文化遗产研究所日前在蒙古西北部阿尔泰山一处古墓中,发掘一具下葬于约2000年前的男性干尸。这具干尸身高在165至170cm左右,上身残留衣服经鉴定为当时中国中原人的服饰。研究所称,将在本月内把干尸的服饰送往韩国做进一步调查,查明干尸的身份等。男性干尸报道称,韩国在这次考古活动中,共发掘5处古墓。包括2处公元前5—前3世纪、由生活在蒙古和俄罗斯阿尔泰山地区的游牧民族建造的巴泽雷克(Pa ...

• 雷吉斯坦广场,通往撒马尔罕的金色之路

Sophie Ibbotson; 编译/钱成熙2017-10-20 19:40来源:澎湃新闻字号当我的撒马尔罕之旅开始时,我心里知道自己想找到些什么。许久以来,无数的诗歌、历史故事以及画作都表现了丝路上的商人、驿站以及驮着货物的骆驼和马匹。在他们之间,还有伊斯兰苏菲派的修士们,他们被称为游方僧,四处漫游,向遇见的人传播苏菲派的真理。除此以外,我们还能找到蒙古人, ...

• 西藏山南地区早期壁画现身一遗址,约在13~15 世纪

柴焕波 强巴次仁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日当镇南十余公里,有一条简易公路通向狭窄的河谷,干枯的隆子河支流发源于这里。果拉康遗址就坐落在这条河谷内,地属日当镇日当村果组,现为村民平措多吉的住宅和私人佛堂。从外形看,这是一座颓败的古塔连接着简陋的民宅,由于它既不是公共寺庙,又没有寺名,因此,在历次文物普查中均未被发现。前不久,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藏山南地区文物局组成的调查组,根据隆子县丢热寺活佛洛桑益西和 ...

• 18世纪以来法国丝绸的浪漫与优雅,中国丝博馆推出年度大展

来源:博物馆|看展览10月21日,“荣归锦上”1700年以来法国丝绸展在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以表现法国丝绸概览、法国丝织生产过程、法国丝绸种类及艺术风格、19世纪的法中丝绸交流、当代法国丝绸的继承与创新为主题,以18世纪以来的丝织精品、设计稿、意匠图、织机等工艺解说、时装画报、品牌产品为主要展品,共计约200 件/组,展览将持续至12月10日。提起法国,人们的第一联想就是浪漫,体现了他们对优雅、精致、 ...

• “17世纪以来法国丝绸展”开展 从丝绸之路到跨文化对话

作者:方堃来源:中新网杭州 图为:法国丝绸协会会长Xavier Lepingle致辞。 方堃 摄  “本次展览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举办意义深远,我们相信通过对中法最悠久文化交流的重温,能够再次激发观众对工匠精神的崇敬和对生活艺术的追求。”10月21日,“荣归锦上:17世纪以来法国丝绸”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法国驻上海领事馆文化领事费保罗发来贺信。  提起法国,人们的第一联想就是浪漫,丝绸正是浪漫的一种美好 ...

• 宿白:西藏佛教考古第一人 中国石窟寺考古学开创者

宿白近照 李韵摄  “我这些东西也没什么特别的嘛。”每当问及学术成就,宿白总是摆摆手。  北京蓝旗营,普通的住宅,不大的房间,老式沙发,木头桌子,一切就像宿白的口头禅那样——“没什么特别的”。只有满屋的考古书籍、考古报告提醒着记者,眼前这位面容慈祥的老人,正是中国考古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宿白。  虽然之前有过电话沟通,但说起考古生涯,老先生还是连连退缩:“都是些该做的事儿,没什么好采访的啊。”面对 ...

• 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揭牌

10月19日,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上海大学举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燕群,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巡视员、副司长罗静,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以及有关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企业的代表等80多人出席。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于今年3月开始筹备,10月18日召开的首届理事大会,审议并通过了《 ...

• 王旭东答记者问:敦煌研究如何更好的和“一带一路”的倡议结合

10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一楼中央大厅北侧举办的“党代表通道”第三场采访活动中,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回答了记者关于如何将敦煌研究和“一带一路”倡议更好结合的问题。中国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想请问王旭东代表。最近几年敦煌学在国内外引起热潮,我们也知道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请问王代表,您认为咱们的敦煌研究如何能够更好地同“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起来?它今后将会在“一带一路”沿线发挥什么 ...

• 西藏山南隆子县发现早期塔庙建筑及壁画 填补西藏山南地区早期壁画相对稀缺的空白

  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日当镇南十余公里,有一条简易公路通向狭窄的河谷,干枯的隆子河支流发源于这里。果拉康遗址就坐落在这条河谷内,地属日当镇日当村果组,现为村民平措多吉的住宅和私人佛堂。  从外形看,这是一座颓败的古塔连接着简陋的民宅,由于它既不是公共寺庙,又没有寺名,因此,在历次文物普查中均未被发现。2017 年7 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藏山南地区文物局组成的调查组,根据隆子县丢热寺活佛洛桑益西和寺 ...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议在西安开幕 探讨大遗址工作的运营与管理

  为期两天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七届联席会议25日在西安开幕。来自国家文物局、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以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的代表170余人,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营与管理主题展开研讨。   本届联席会议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承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大遗址保护工作进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对大遗址工作的深化与拓展。   2010年以来, ...

• 专家学者敦煌研讨丝路文化交流合作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10月10日至1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敦煌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出席开幕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文化艺术的交流合作要从历史入手,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思想、文化、学术等多方面的交流,促进沿线各国间的民心相通。 ...

• 《东西汇流——13至17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当地时间9月28日下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广东省博物馆承办的《东西汇流——13至17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隆重开幕。中国驻意大使李瑞宇、文化参赞许蓉,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与旅游部博物馆司司长安东尼奥•朗匹斯、意大利拉齐奥大区博物馆局局长艾迪斯•加布里埃利以及中国和意大利各界嘉宾约200人参加了开幕仪式。驻意大利大使李瑞宇参观展览  《东西汇流——13至17世纪的海上丝 ...

• 发现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之美——甘肃篇

《发现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之美——甘肃篇》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包括各类共33处遗迹,其中,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包括陕西省7处、甘肃省5处、河南省4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哈萨克斯坦境内有8处遗迹,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有3处遗迹。这些遗产点是 ...

• 丝绸之路中亚遗产廊道发展管理策略会议

2017年9月13-14日,“中亚地区丝绸之路遗产廊道发展管理策略次区域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召开。本次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塔什干办事处、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部文物保护与利用部门合办,同时受来到日本信托基金的支持。本次会议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信托基金合作之“中亚地区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报世界遗产记录标准及程序支持”第二阶段项目,是2015年11月阿拉木图“第四次丝绸之路 ...

• 哈萨克斯坦学者修复距今3000年前的金字塔遗迹

卡拉干达州考古学者们对一座位于该州,属于青铜时代的金字塔遗迹进行了修复。该消息由我国考古学者维克多•诺维杰诺夫通过个人Facebook主页透露。"整个夏天,我们在库库什金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考察,而秋季则在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专家拜森诺夫的带领下,对‘萨热阿尔卡金字塔'进行了复原。" 诺维杰诺夫在个人主页上这样写道。他还表示,经过复原后的金字塔,将有可能入选国家重点历史景点地图。值得一提的是,萨 ...

• 我国西北地区丝路文物精品集中亮相西安

  记者17日从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到,140件集中代表丝路文化的精品文物在西安亮相,这些文物讲述了2000多年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主题为“长安丝路东西风”的文物展17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开展,汇集了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12家博物馆的140件精美文物。展览分为“凿空西域”、“佛陀东来”、“长安胡风”等单元,将文物与文化遗产图片相结合,以东西文化交流为线索,展现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交流、互 ...

• 六小龄童任总导演纪录片《重走玄奘路》 在瓜州开机

来源:大河网2017年10月15日,大型系列纪录片《重走玄奘路》在甘肃省瓜州县开机。上午十点半,开机仪式在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正式举行。瓜州县领导和纪录片总导演、知名艺术家六小龄童在开机仪式上纷纷发言,对本次纪录片的拍摄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和憧憬。本纪录片由知名艺术家六小龄童担任总导演及主人公,重走玄奘大师西行之路,将弥补《西游记》剧组当年受各种原因所限、未能真正赴玄奘取经的终点天竺(印度)拍摄这部经典电视剧的遗 ...

• 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在西北大学开展

来源:陕西传媒网 10月14日,由敦煌研究院、西北大学联合主办的“丝路拾珍:敦煌文化艺术展——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在西北大学博物馆开展。本次巡展为期一个月,共展出敦煌彩塑临摹作品2件、敦煌壁画数码输出作品69件、辅助展品17件,让大学生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敦煌艺术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作者:母家亮 

• 西北大学携手故宫博物院传承传播“丝路文化”

  西北大学与故宫博物院13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文物修复与保护、珍宝陈列与展示、学术研究与交流、文化传承与传播等方面紧密对接深度融合,传承传播“丝路文化”。  西北大学的“丝路考古”具有深厚的传统和底蕴。近年来,除立足于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区域西北地区考古研究,还开拓丝绸之路国际考古,将考古研究扩展至中亚地区。2009年至2013年,由西北大学牵头,联合国内外有关专家先后三次深入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

• 四川安宁河谷考古发现大量遗存 证明其为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近日再增添了考古证据。10月11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在过去一年四川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的考古工作中,取得阶段性重大收获:在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共清理出近距今4800年至2200年中的2000座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窑址,另有近8000个柱洞。此外,还出土了青铜权杖、砭针以及陶器、石器等6000多件随葬品。如此丰富的遗存,为横断山脉东南地区(川滇黔交界处)的考古学文化 ...

• 国家文物局代表团赴英国参加“英国世界遗产年会”

作者:姜波 张依萌 来源:国家文物局  受国家文物局委派,10月7日至10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姜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张依萌赴英国煤溪谷参加第三届“英国世界遗产年会”并发表专题演讲。这是中方首次委派代表出席英国文化遗产年会。姜波、张依萌回答各国与会代表提问  姜波以《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为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近年来中国 ...

• 敦煌研究院杨富学研究员赴欧洲、西亚、中亚各地考察丝绸之路古道

考察团在威尼斯马可波罗故居前合影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集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联合组织的丝绸之路境外考察及《丝绸之路丛书》的撰写工作于2014年8月正式启动,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富学研究员受邀参加了此项目的撰写工作,并担任其中七卷的分卷主编。为了便于丝绸之路系列丛书的撰写,增强作者的直观感受,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与大唐 ...

• 2018申遗看泉州!古泉州(刺桐)史迹16个遗产点大全

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古泉州(刺桐)史迹,是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产生并留存至今的一系列文化遗产,分布于以今天泉州城区为核心的泉州湾地区,包括16个遗产点,具有鲜明的海上贸易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特征,见证了“刺桐”这座古代东方大港的地位、奉献和风韵。开元寺开元寺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宋元时期(13-14世纪)奠定格局,历经修葺,至 ...

• 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

人类的海航史是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的历史,也是见证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历史,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是这段历史进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从海上丝绸之路的首航至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船只、商品从这里流向世界各地。海上丝绸之路并不只是对瓷器丝绸的贩卖,也不仅仅是单一的航线,更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宗教交流的见证。30年来,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蓬勃发展,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 ...

• 建设兵团给新疆带来了什么?中国人国庆必看 | 地球知识局

(⊙_⊙)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NO.299-新疆兵团作者:冷夜寒星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大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大多数疆外人们的眼中,显得十分神秘。卫星电视频道里的兵团卫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统计中单列的兵团数据,更让人们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徒增了诸多好奇。但是人们却不知道新疆兵团农垦区内的城镇确是当今中国城镇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今天的地球知识局将 ...

• “长安丝路东西风”文物展10月17日将亮相陕历博

核心提示: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参展的原创特展——“长安丝路东西风”文物展,将于10月17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幕,展出的文物珍品再现了丝路文明交融轨迹。三秦都市报 -三秦网讯(记者 赵争耀)10月11日,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获悉,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新疆维吾 ...

• “敦煌: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融”数字展在美国布莱恩特大学盛大开幕

2017年9月28日上午7点(美国当地时间9月27日下午7点),由国家汉办主办,敦煌研究院、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承办的“敦煌: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融”数字展在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图书馆盛大开幕。开幕式之前,嘉宾们首先观看了为这次展览精心的制作的短片《敦煌不再遥远》,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研究员为参加开幕式的嘉宾详细介绍了敦煌博大精深的艺术和文化。展览外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研究员为嘉宾介绍敦煌石窟的文化与艺术讲 ...

• 敦煌研究院中亚考察团一行赴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考察(四)

中亚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古城遗址9月13-14日,我们陆续参观了塔吉克斯坦的片治肯特、桑迦沙赫、伊斯泽拉夫善、苦盏等古城遗址。由于这几处古城遗址均为粟特王城,根据穆格山文书所记载的内容来看,他们在抗击阿拉伯人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有一些书信往来,而且几乎同时期被入侵的阿拉伯人打败,最终废弃,考古发掘出土的壁画、器物等既有相似之处,又可互为补充,所以,有必要将这些古城放在一起来记录。片治肯特古城在第(二)篇中已有描 ...

• 洛阳大遗址保护展示:让历史“活”起来

  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鸟瞰效果图  大遗址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  作为国家大遗址保护的重要片区,我市拥有隋唐洛阳城等9处大遗址。去年以来,我市按照“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要求,统筹推进隋唐洛阳城等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建设,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供载体。  “隋唐洛阳”展新姿  “经过先后4次试验,困扰我们多日的技术瓶颈问题终于解决了。”近日,在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保护展示工程现场,市文 ...

• 内蒙古文物部门发现穿越“万里茶道”的一封珍贵家书

 10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对外披露,文物专家近期在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馆通过对一张照片考证发现,该照片上的家书是穿越“万里茶道”的一封珍贵家书。资料图:“万里茶道”起点福建武夷山下梅村重现撑船运茶景象。陈丹妮 摄  “这封家书联接着中俄蒙万里茶道,它们在国际邮路上联接着圣彼得堡、恰克图、库伦、张家口、北京、天津等地。”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局负责人王大方对记者说。  王大方说,这张家书照片,藏于内 ...

• 55件新疆吐鲁番文物珍品亮相西安

 15日,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与吐鲁番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汉唐火洲、丝路风采——新疆吐鲁番文物特展”在位于西安的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考古陈列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图为展出的文物。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新疆吐鲁番文物珍品亮相西安。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本次展览由“汉代吐鲁番”、“唐代吐鲁番”以及“吐鲁番与丝绸之路”三个单元组成,参展文物55件(组),其中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6件,均为汉唐墓葬和遗址出土的生活用品、随葬器物和不 ...

• 千年海丝起点 见证中伊交往新篇章

  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宋元时期,各国的商人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这里经商、定居,从而形成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这些远道而来的客商当中为数最多的要数波斯商人。时至今日,泉州还保留着许许多多的波斯印记,包括由波斯商人出资翻修的清净寺、世界上仅存的摩尼教遗址草庵,以及现在仍然生活在泉州的5万多阿拉伯-波斯人后裔等等。在千年后的今天,伴随着“一带一路”倡

• 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和弦

来源:甘肃日报丝绸之路的本质是一条永恒的文化交流之路。世界文化是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晶,不是单一文化单向传播的产品。它让我们相信:万物可以并育而不相害,道可以并行而不相悖。在赞美自己的同时赞美他人,在飞向太空的同时关注大地,也就迈向了真正意义的人类大同。这,就是丝绸之路上响彻至今的恢弘乐章。丝绸往事世界上本没有路,是人类走出了路,共同创造了文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其悠久的历史可上溯 ...

• 敦煌研究院中亚考察团一行赴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考察(三)

9月13日上午,塔吉克斯坦片治肯特师范学院。片治肯特师范学院位于片治肯特市区,学校建立已有26年历史,目前全校共设立7个系24个专业,其中语言类专业有汉语、欧洲、亚洲各类语言课程,今年还新开了日语课程。中国与塔吉克合办的孔子学院就设立在该学院,4年前汉语专业的学生仅有4人,今年已经达到25人。曾经在片治肯特考古现场参与考古挖掘,毕业于片治肯 ...

• 广州30件(套)珍贵“海丝”文物首次亮相葡萄牙

  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已经初露雏形。展览首选的几件琉璃珠饰和陶熏炉就是广州地区出土的秦汉时期文物,富有一定的异域特色,或从海外输入,或虽在本国制造,但在制作工艺和风格上明显吸收了海外元素。  本次展览展出的孟加拉银币铸行于15世纪,银币从发行到成为广州市舶官员的陪葬品,相距仅四十年,广州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关系之密切可见而知。1897年为纪念新航海线路发现400周年而特别定制的纪念盘“广彩描金开窗纹章花鸟 ...

• 考古证实 公元前14世纪古蜀文化已传播至越南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夏商时期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多位专家的研究表明,至迟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前,古蜀人中的一支已来到越南,而不是文献中记载的“秦汉之际”。据文献记载,秦灭古蜀之后,古蜀王子辗转到了越南北部今天的河内附近,自称安阳王。而考古新发现将古蜀与越南的联系至少上推了1000多年。  古蜀文化并非与世隔绝  玉璋甚至传到了两广和香港  李白在诗歌《蜀道难》中写道:“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

• 中外学者对话石窟壁画 共探敦煌艺术传承创新

  9月20日,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分论坛“敦煌画派——敦煌艺术的传承创新”在敦煌举行,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韩国等7个国家与地区的120多位学者、艺术家相聚敦煌,共话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表示,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学者、艺术家从石窟美术临摹和研究、敦煌石窟考古、敦煌史地、敦煌文献、敦煌文化各个方面展开研究和挖掘,深入揭示了敦煌石窟的历史、艺术和科技价值,阐 ...

• 丝绸之路千年益友---意大利人

来源:中国网中意人民分布在丝绸之路的东西两端,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形成并存在达两千年,这和丝绸之路的终点古意大利即罗马帝国的上流社会对时尚追求是分不开的,古代意大利上流社会甚至于整个欧洲的上流社会及都以能穿上产自中国的奢侈品-丝绸以自豪,这种对时尚的追求形成了古代丝绸之路的最强大的原始驱动力。同时古代中国和西方世界的交往,也是以中国和意大利两个民族的交往为先导的,意大利人总是在重大的时间窗口,承担起中 ...

•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叙事与文化交融——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综述

分享0评论云南展台的茶艺表演。本报见习记者 蔺紫鸥摄/光明图片敦煌文创产品本报见习记者 蔺紫鸥摄/光明图片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年展上,参观者在观看美术作品。新华社发“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00多年前,贯通亚欧的古丝绸之路从敦煌蜿蜒而过,架起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高度关注,4年来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其中,“一带一路”从美好愿景 ...

• “青年眼中的丝绸之路”青少年摄影大赛发起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9月21日,第四届“和苑和平节”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民心相通促和平”。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理事长李若弘 在活动上,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理事长李若弘,在各国驻华使节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的见证下发起了“青年眼中的丝绸之路”世界青少年摄影大赛的号召。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理事王敏荣宣读了全球摄影大赛内容。 据悉,“青年眼中的丝绸之路”世界青少年摄影大赛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世界 ...

• 境外考古|敦煌研究院将与吉尔吉斯斯坦开展联合考古

未来5年,敦煌研究院将与吉尔吉斯斯坦开展联合考古。  敦煌研究院本月6日与吉尔吉斯斯坦历史文化遗迹保护调查局签订合作备忘录。  根据协议内容,今后5年,双方将选择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重要文化遗产,联合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科学保护、数字化与展陈等,开展文化遗产领域学术交流和青年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共同推进两国文化遗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遗产  敦煌研究院称,此次与吉尔吉斯斯坦签署的合作备 ...

• 境外考古|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者联手揭开明铁佩古城面纱

9月的费尔干纳盆地炎热干燥,沙漠和绿洲交错间,是二十余座神秘的丝绸之路古城。9月2日,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的中方队员再次踏上了这片土地。这是他们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明铁佩遗址进行考古工作的第六年。2012年第一次来到这里时,他们是中国第一支走出国门的国家级考古队。  明铁佩遗址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马哈马特,是乌兹别克斯坦距我国最近的古城址,不仅地理位置重要,遗迹现象也十分丰富,被称为“丝绸之路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