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届(2016年度)“十大精品”终评入围项目之二十:千年固原丝路华章
展览名称千年固原丝路华章申报单位固原博物馆(点击观看展览宣传视频)选题策划固原历代的西北边防重镇,又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中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以及西域文化交汇于此,形成了千年来固原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展览内容展览将固原通史与丝路主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按照时间顺序,采用专题的形式,分为文明序曲——史前时期、华戎交响——先秦时期、萧关纪颂——秦汉时期、金石鸿篇—— ...
展览名称千年固原丝路华章申报单位固原博物馆(点击观看展览宣传视频)选题策划固原历代的西北边防重镇,又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中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以及西域文化交汇于此,形成了千年来固原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展览内容展览将固原通史与丝路主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按照时间顺序,采用专题的形式,分为文明序曲——史前时期、华戎交响——先秦时期、萧关纪颂——秦汉时期、金石鸿篇—— ...
来源:洛阳市文物局 五月的北京,云白天蓝。 5月25日上午10:00,国家文物局召开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口号及主场城市活动筹备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险峰,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小玲出席发布会。 会议由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主持。 顾玉才对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 ...
嘉宾在清净寺向大家讲解可兰经 昨天,为期3天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闭幕。关于泉州海丝史迹,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会会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前副主席郭旃说,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继前天考察之后,本次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学者们,昨天一大早就出发继续考察泉州海丝史遗。 开元寺:阿曼博物馆地图列着泉州开元寺 早上9点半,开元寺内梵音袅袅,大雄宝殿前的石阶上,73尊印度狮身 ...
两个月前,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在泉州发现一块墓碑,上书阿拉伯语碑文。因年代久远,风蚀严重,加之碑文为手写体,很难辨认。一时间,这块神秘墓碑引来不少关注。昨日,记者从海交馆获悉,目前已经确定该墓碑是南宋时期的文物。 此块墓碑出土后,泉州海交馆顾问李光斌就广泛征求帮助。来自科威特、摩洛哥、利比亚、埃及、突尼斯、沙特、也门、阿联酋等国的驻华使馆外交官都非常热情地帮助寻找线索,以期揭开谜底。等待了两 ...
来源: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谷士欣):“新疆的民族文化真是独具特色,太令人震撼了!”5月23日,第四季“丝路名人中国行”参访团的海外大V在实地参观感受完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剧场、北庭都护府后纷纷称赞说。 十二木卡姆演奏现场 新疆的民族文化让人震撼 随着欢快的《十二木卡姆》选段演奏声响起时,来自土耳其、埃及、苏丹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3位知名人士都表示新疆的木卡姆艺术真是让人为之振奋。 ...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梁世芳 李海燕人类的古代文明,时常使现代人感到目眩,充满悬念和玄机,犹如迷雾和疑团,让人心驰神往。千年前的契丹文化就是如此,因契丹人的销声匿迹,又缺乏足够的历史记载,即使石碑、石棺上刻着契丹文字,也和天书一样,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 《辽史》中记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今河北省平泉境内的老哈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 ...
来源: 扬州网-扬州晚报 | 扬州网官方微博镶嵌红宝石金面具西汉串饰原标题:“镶嵌红宝石金面具”主人是谁? 扬州出土的西汉串饰怎么做成的?在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扬州博物馆特别引进了“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展现了伊犁河谷的珍奇瑰宝。自开展以来,吸引了各地游客慕名前来参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副馆长康萍表示,此次精选来扬州展出的文物所采用的制作工艺, ...
古老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对外往来的门户。宋元以降,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特产,通过中国东海、南海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随帆远播,加强了中国与东亚、东南亚、西亚、北非等地的友好往来。随着15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销往海外的中国特产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追捧,同时出现了根据国外要求来样加工制作的产品。与此同时,域外的科学思想、工艺技术、仪器、医药以及香料、宝 ...
5月21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柴焕波起程去西藏,追访高僧阿底峡传道的足迹,然后将带领考古队到阿底峡的故乡——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继续进行考古发掘。这将是他们第四次赴孟加拉国考古。 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孟加拉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文化部出台的《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提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实施考古合作、文物科技保护与修复等项目,实施文物保护援助 ...
“从1989年合作到现在已经28个年头了。”谈起国家文物局和美国盖蒂研究所的合作,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感叹道。 1989年,国家文物局和盖蒂签订协议,合作开展包括敦煌莫高窟在内的石窟类文物保护研究。 1998年,莫高窟第85窟壁画保护项目作为试点项目启动,中美澳三国专家对85窟壁画进行现状评估和前期研究,包括洞窟的赋存环境,壁画病害类型、分布特征,壁画制造材料的分析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室模拟,分析各类病害产 ...
2015年7月2日(星期四),由国家文物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虹口区教育局、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创意推广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国家“指南针计划”考古夏令营在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拉开序幕。虹口区指南针计划:探秘新“丝路” 考古“暑”我行 考古夏令营 今年考古夏令营的主题是“探秘新‘丝路’。考古‘暑’我行”。7月2日上午8:0 ...
广东梅县水车窑青瓷 由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Asian Civilisation Museum)联合举办的 “海洋的秘密:唐代沉船与亚洲早期贸易”(Secrets of the Sea: A Tang Shipwreck and Early Trade in Asia)于3月7日至6月4日在纽约展出。此次展览是这批沉船文物经过几番周折首次在美国展出,文物包含了瓷器、金银器,铜镜,唐秤等。该展览呈现了从7万件沉船货物中选取的78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将与民众分享古 ..
2017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丝路·敦煌壁画精品展走进联合国”8日在维也纳联合国大厅开幕,来自敦煌的中国艺术瑰宝向各国友人展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此次活动以“丝路文化、千年敦煌”为主题,再现“一带一路”上各民族的人文风貌和历史画卷,是敦煌壁画首次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亮相。 此次展览共带来40幅大型数码高清壁画,同时还展示了一比一仿真的莫高窟285号洞窟。开幕式上,敦煌研究院向联合国机构赠送了莫高窟著名的220 ...
北京故宫博物院昨天起对外展出的“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系故宫首次利用院藏品举办的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型展览。澎湃新闻获悉,此展览共展出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各类文物珍品140件(套),主要来源于明、清两代贡使往来的礼品、外国传教士带来的礼物、臣属的进献、宫廷采购与定购、奉旨由宫廷或地方作坊仿造的舶来之作等,包括陶瓷、书画、图书、玉器、金银器、珐琅器、钟表、科学仪器、武备、家具等门类,反映了明 ...
近日,千年“鎏金铜蚕”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展出。这条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铜蚕”1984年出土于陕西石泉县,首尾共计9个腹节,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此次随“唯寄歌舞寓长安”陕西古代乐舞文物特展在国家大剧院展出。这是在国家大剧院展出的“鎏金铜蚕”(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历时4年多修建的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展厅正式对外开放。重点展出了西沙群岛发现的“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遗物。5月18日,观众在海南省博物馆参观“华光礁I号”沉船复原遗址。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5月18日,观众在海南省博物馆参观“华光礁I号”的出水文物。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展厅共展出文物1272件,辅助展品398件,以出水文物为展出特色,整体展现海南的历史风采及独特文化,展陈以“南 ...
来源:北京日报犍陀罗灰片岩王子像唐三彩天王 丝绸之路,使得欧亚大陆连为一体,促进了沿途各地区之间的商贸和文化交流活动。近期将举办的嘉德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特别推出了“丝绸之路”专场,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与其他多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出现于两汉之际的鄂尔多斯铜器,大量运用了虎、羊、牛、骆驼等动物形象以及豪放自由的艺术化表达,进而传递出人对于自然的崇敬,反映了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黄河流域文化之 ...
来源:南方网南方网讯 5月21日下午,文博研究馆员,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全洪来到广州购书中心给市民带来《考古学视野下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讲座。全洪馆长给读者上精彩的一堂课全洪馆长从事田野考古发掘研究与博物馆工作,着重南越国考古学文化和秦汉考古、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参加和主持考古发掘50余处,参编《西汉南越王墓》、《西汉南越王墓玉器》、《南海神庙古遗址与古码头》、《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等书籍。讲座进行 ...
“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综合科考活动正在新疆巴音布鲁克山地进行,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田野综合科考,集中了国内多学科顶尖的专家学者,北京大学齐东方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是历史丝路精神的延续,举行丝路综合科考活动,可以为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服务。 齐东方在科考营地接受记者采访 齐东方教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的考古、历史、文物、美术的教学与研究,是研究古
近日,自治区博物馆《西京印迹——大同辽金文物展》已完成布展、调试、新闻通气会等筹备工作,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正式开幕。《西京印迹——大同辽金文物展》接档“青铜之路展”,她立足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选取了反映辽金时代西京大同灿烂文明的精品文物109件(套),包括铜铁器、陶瓷器、金银器、家具、雕塑等。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6件,三级文物18件。“西京印迹展”既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又有美 ...
出处:潘家园周刊作者:记者 马嘉会 宗泳杉正值“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之际,5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归来·丝路瓷典》,用300件套明清景德镇外销瓷的宏大规模,把中外观众带入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情境。纵贯千年,横越亚非欧美四大洲,梯航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万邦千国的中国外销瓷,正是丝路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据展览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中国外销瓷的生 ...
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张婷 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日益完善。目前,文化部正在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文化机构共同建立5个合作联盟,即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和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 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于2016年10月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牵头成立。联盟以开放、包容、共商、共建、共享为行动 ...
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2017年5月14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各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在这美好时节,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我期待着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推动“一带一路”建 ...
2017联合国中文日活动5月8日在维也纳联合国城举行,中国敦煌研究院的“丝路·敦煌壁画精品展走进联合国”展览引人瞩目。中国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博士应邀在展前为联合国官员和中外敦煌文化爱好者作了题为《人类的敦煌 共同守望》的专题演讲。王旭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享誉世界的敦煌壁画首次在维也纳联合国城亮相,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王旭东说,此次带 ...
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太庙艺术馆,以《丝路云裳》展览迎接四海宾朋。5月13日该展已向观众开放,展览将展出至30日。恰逢2017年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历史契机。展览为论坛的召开营造文化包容的和谐气氛,为海内外的艺术交流和文化互鉴搭建平台。 正如展览总策划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展览前言所说:传统服饰经历漫长之路,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昭显着时代的文化印记。时至今日,衣着服饰更已成为每个 ...
5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赴哈萨克斯坦考古工作队一行5人抵达阿拉木图。“拉哈特”古城遗址田野考古工作正式启动。 拉哈特古城遗址,位于阿拉木图州以东50公里处的依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保护区内。该保护区是哈萨克斯坦最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地之一,保护区内有丰富的塞种文化遗存,以国宝级的“金人”最为引人瞩目。初步信息表明,拉哈特古城遗址近方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时代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可能为塞人遗存。该 ...
来源:《美术报》作者:张惠明【西夏】水月观音 绢画(局部) 1908年3月,科兹洛夫带领的考察队在黑水城的发掘持续了十余天,一直到3月30日结束。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发现的手稿、书籍、钱币和一些佛教祭物却装满了十多个箱子。因为,当时考察队要继续前往青海和四川西部去探险,所以,他们很快离开了这里。直到第二年,也就是1909年5月,他们在回国的途中再次经过这里,才又继续发掘,在这个古城遗址又挖了一个月,期间最重要的 ...
中新社联合国5月8日电 (记者 马德林 廖攀)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举办之际,“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一带一路’图片展”于5月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米纳以及40多个国家常驻代表出席开幕式。图为常驻代表参观展览。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刘结一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一带一路”是各方共同受益的国际公共产品,契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会后发布的成果清单显示,短短两天的高峰论坛取得了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这些成果跟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5月14日,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要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新的行动纲领。走和平发展之路,推动“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平是前提。主席站在全球角度探讨应对共同挑战、谋求共同繁荣,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广阔机遇。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处理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走繁荣发展之路,“一带一路”顺应了时代要求和 ...
访谈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王义桅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王灵桂精彩观点——王义桅:●“一带一路”用文明共通的逻辑,超越了简单现代化线性进化的逻辑,激活了共同复兴这个美好愿望。●我们要把合作共赢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梦融通的种子播撒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进行综合式跨学科研究, ...
提到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你或许会想到张骞和郑和。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无数使者踏上这连接东西方的丝路,为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前138年张骞:一个西域探险者 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决定派张骞到西域去联络月氏共击匈奴。张骞率匈奴人甘父和100多名随从离开长安,开始了西域探险之旅,这一去就是14年,虽然最后张骞没能说服月氏与汉结盟,却第一次给中原人带来了西域地区的可靠消息。公元前119年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由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归来·丝路瓷典》展13日将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00多件(套)景德镇生产的外销瓷将与中外观众见面。 “丝绸、茶叶和陶瓷是千年丝路上的三大主要商品。”此次外销瓷展策展人、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说,丝绸和茶叶是易耗品,而瓷器却可以流传下来。该伊万里风格的瓷盘主图,描绘的是法王路易十四和他的情人在花园漫步的情 ...
5月14日,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到见证古丝绸之路历史的“鎏金铜蚕”和“黑石号”沉船。 那么,“鎏金铜蚕”和“黑石号”沉船是什么? 鎏金铜蚕:见证汉代丝绸之路的历史 1984年,陕西省石泉县一位农民在河水中淘金时,意外发现了一条金光灿灿的金属“蚕”,经当时的陕西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身)文物专家对其材质、形制、工艺分析,这件鎏金铜蚕被鉴定为汉代文物,被列为 ...
2016年6月,对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和扎洪通讯社网站发表题为《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2016年6月19日,中乌联合发掘明铁佩古城遗址的纪念碑揭牌 2012年至2015年,按照中乌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国社会科 ...
敦煌研究院丨文/王芳芳 图/吕爱当地时间5月15日18时30分,《丝绸之路上的宗教艺术:敦煌佛教石窟》展览在英国王储传统艺术学院开幕。展览由敦煌研究院和英国王储传统艺术学院联合主办,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协办,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美术研究所承办。戴维•格林爵士主持开幕式,并代表查尔斯王储殿下欢迎嘉宾到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祝勤、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正锋、前大英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吴芳思、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会 ...
图为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出土丝绸文物保护新闻发布会现场 方堃 摄 中新网杭州5月15日电 (记者 方堃)“消毒、高清扫描、三维记录、CR扫描……过去一年我们整个团队都在和时间赛跑,应急保护这些沉睡了八百年的尸身服饰。”15日,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副主任周旸在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出土丝绸文物保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开棺清理至今,中国丝绸博物馆已圆满完成黄岩赵伯澐墓出土丝 ...
敦煌研究院丨文/王芳芳 图/程亮丨当地时间5月15日上午10时,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在伦敦签订首份合作备忘录,正式确定了两个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受大英博物馆馆长HartwigFischer委托,副馆长JonathanWilliams代表大英博物馆与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在合作备忘录上签字,约定双方在研究、保护、数字化保存、展览及其它服务于中国、英国及全世界观众的博物馆、遗产地活动等重要领域携手合作,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与收藏品单位之间创建 ...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国文化报讯(记者刘修兵)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举办之际,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于5月8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等出席开幕式。 “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利用院藏品举办的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型展览,共展出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各类文物珍品140件(套),包括陶瓷、书画、 ...
【环球网5月13日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之际,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环球网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和福建任我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新国戏艺术中心举行。来京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11国嘉宾和城地组织代表、22国驻华使节、中外知名企业和中外媒体共180余人参与了此次文化交流。 巴勒斯坦对外友好协会主席阿德南·萨马拉及夫人在签到墙签名 印尼旅游 ...
5月11日,420余件丝路历史文物精品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吸引市民。甘肃省博物馆展出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展览。该展览汇集了甘肃省博物馆及甘肃全省28个地县博物馆近50年来的顶级珍藏,囊括了彩陶、青铜器、玉石、金银器、石造像塔等420余件历史文物精品。该展览以丝绸之路发展史为脉络,主要展示自青铜器时代起至宋元时期甘肃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文明的演变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
日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站在殷墟宫殿区以东的大司空村进行考古发掘。18座保存完整的匈奴墓葬在殷墟大遗址保护区内的首次发现,丰富了殷墟文化的内涵。据考古人员介绍,这片被揭露的区域下层为殷墟时期的遗迹,而在遗迹上层一个区域,发现了这些与殷墟遗迹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墓葬。它们葬排列整齐,墓葬形制相同,从出土的器物考古人员判断,这些墓葬晚于殷墟时期且与中原墓葬的形制内容有所不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考 ...
来源:收藏快报作者:许满贵南阳汉画馆珍藏3000多块画像石,而反映佛教譬喻经故事的“佛佑金环”画像石少见。图1所示的这块画像石就是其中一件。此石由南阳理工大学副教授、汉画收藏家袁祖雨收藏,长150厘米,宽34厘米,厚30厘米;左为双环相套,中有妇人骑鹿、射箭,右为奔跑之虎。画面刻佛故事,双环相套,意为失而复得之金指环;无角、短尾之母鹿,为佛之常用形象;妇人骑鹿,意为已得佛法;射虎之势,即施法之举;飞速奔跑之虎,意 ...
新华社作者:李勇 冯国 许祖华“考古连着过去,也为现在和未来服务。我一直梦想着把丝路考古搞起来。”像张骞当年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一样,今年64岁的王建新也是从寻找大月氏开始跨国丝路考古的。这位西北大学教授近20年来数百次往返于丝路古道,把学术目标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带领团队踏遍天山东西南北,初步“掀起月氏的盖头来”。“不再吃学术剩饭,发出中国好声音!”王建新团队1998年确立了“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 ...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朱方芳)2017“一带一路”国际文化遗产论坛-居延遗址申遗与“一带一路”建设研讨会25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商务部、外交部、国家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阿拉善盟委等相关机构人士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嘉宾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一带一路”文化软实力建设等议题展开了讨论。白草连居延大遗址是阿拉善盟内举世闻名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保留了长城体系中最长的天田遗迹和最大 ...
上千件象牙和骨雕、179件玻璃器、112件青铜器、61件石膏制品、少量铁器、陶器和漆器碎片……它们来自丝绸之路的咽喉贝格拉姆,它们尘封于两千年前的两间密室,它们的主人至今不知道是谁……但毫无疑问,没有什么比这些文物更能传递不同文明的多元荟萃,如果之前你关于丝绸之路的认识还仅仅是书面化的、概念化的,故宫博物院此次引进的重量级展览“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会使你收获最直观的喜出望外。灰泥制的 ...
作者:欧文·杰洛斯翻译:宋晓萌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一座有1500年历史的墓地中,出土了一个描绘希腊女神的银碗以及一尊棺椁,内含一具通体被丝绸覆盖的遗体。于2012至2014年间对该墓地展开过一系列发掘行动的考古学家们称,这项发现展示了当时沿着所谓的“丝绸之路”,或连接亚欧两大洲的贸易线路上所交易的财富。在《丝绸之路》杂志上刊载了其研究发现的考古学家们称,他们猜测,该墓地属于一个贵族家庭,有可能是高车人的酋长。据 ...
经公众号“ 文史e家"(微信ID:wenshiyijia2016)授权转载。随着小麦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国北方由食粟逐渐转为食麦。自此,面食和肉食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各省的主要食品,下面介绍几种大家比较熟和流行的陕西、甘肃、新疆三省区的美食。陕西陕西的主要美食有牛羊肉泡馍、水盆羊肉、油泼面、岐山臊子面、乾县豆腐脑、肉夹馍、凉皮等。牛羊肉泡馍牛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优质的牛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张哲观众在展览现场驻足。本网记者 张哲/摄 4月20日,《当孔方兄遇见洋通货——古丝绸之路货币展》在北京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展览馆开幕。此次展览以丝路上古货币为主题,展示“一带一路”各国的经济、文化、艺术、工艺等各方面的历史文化价值。展览展示了古丝路沿途各王朝和城邦国发行的货币近500枚,时间跨度从公元前7世纪到20世纪,涵盖古罗马帝国、古代印度、安息、拜占庭帝国等,50多个政权、王朝的货 ...
上海博物馆讯3月9日,“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为了让公众共享考古成果,发挥优质考古资源的作用,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博物馆策划了“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展览汇集了100余件青龙镇遗址出土的文物精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展陈。 第一部分为东南巨镇,主要通过出土文物展示当时的生活概况。唐宋时期的青龙镇被称为“东南巨镇”。到南宋时期,青龙镇因海上贸易的兴盛, ...
4月28日,“唯寄歌舞寓长安——陕西古代乐舞文物特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此次展览由国家大剧院与陕西省文物局合力推出,萃集了陕西出土的乐舞文物精品近三百件,铺陈出五千年来三秦大地乐舞艺术发展的璀璨篇章,折射了“丝路”起点长安城兼容并包的艺术文化品格,映照出古代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融的繁盛样貌,成为契合当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绝佳历史注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国家大剧院、北京市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开栏的话人类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渴望交流交融之心促使道路开辟、文明互动。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桥梁,也是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自本期起,本版推出“丝路回响”栏目,介绍和讲述古今丝路上的文明故事。 ——编者公元562年,是印度高僧真谛三藏到达中国的第16年。时为南北朝时期。与同 ...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世界遗产的监测管理工作,推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的保护和申遗工作,3月16日-21日及4月12日-14日,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和职责分工,由市局文物处统筹,西安市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承担,邀请江苏瀚远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三家单位和部门组成检查组对我市“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五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及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鸠摩罗什舍利塔、西安城墙等十处遗产点的监测预警平 ...
中国青年网4月25日电(记者 张群 实习记者 曼文娇)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联合举办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首播。黄山书社《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一书获评人文社科类“2016年度中国好书”。《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在《锦程》一书中,纺织研究专家、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先生深入解读了古代丝绸文 ...
来源:北京日报蟳埔村街巷一角。房屋的墙壁均用蚵壳装饰。(本报记者 田媛 摄)2017年1月,“古泉州(刺桐)史迹”正式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送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宋元时期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 “‘海上丝绸之路’不是一个港口或国家创造的,而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一带一路’倡议对申遗来说是非常好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冀洛源 自2014年至今,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印度喀拉拉邦历史研究委员会(KCHR)合作,在印度西南沿海地区,针对古代港口与临近城址进行了初步的考古调查,并对其中几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由此获得的一手考古材料,为我们认识中印之间古代海路与陆路交通的历史,以及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提供了重要参 ...
央广网西安4月23日消息(记者雷恺)“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与教育高端论坛举办之际,“一带一路”智库集成《丝绸之路通鉴》22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发布。 《丝绸之路通鉴》智库集成由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甘辉研究员担任主编,组织一批有较高造诣的学者专家编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重点工程精心编辑而成。该书以丝绸之路为本体对象,聚焦“一带一路” ...
文章出处: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韩业庭【编者按】 2000多年前,张骞的“凿空之旅”开辟了一条亚、非、欧文明交流互鉴的陆路大通道——丝绸之路。沿着这条通道,班超、甘英、鸠摩罗什、玄奘、马可·波罗、利玛窦等无数文明使者穿梭于东西方,完成了一次次商品的交换、文化的交流和友谊的传递。如今,驼铃声已经远去,黄沙也淹没了先行者的足迹,但丝路上留下的文化遗产却成为见证丝路沿线国家人民友谊长存、民心相通的印记。今 ...
来源:新华网 2017敦煌中国传统文化探索体验营双向交流活动于4月16至22日在兰州、敦煌两地举办。4月16日,来自香港的双向交流游学团集结于兰州。17日游学团游览白塔山、中山桥,参观黄河母亲雕塑以及水车博览园,感受黄河穿城而过,以及丝绸之路文化赋予这座城市的魅力。在游学团中,有30名中学生和10名大学生,他们对丝绸之路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实习生 杨娜)
新华社维尔纽斯4月18日电(记者郭明芳)“丝路瑰宝展”18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落下帷幕。为期3个月的展览吸引了约1.6万名观众,受到广泛好评。 此次展览以丝绸之路为主题,于1月20日在立陶宛国家美术馆所属的应用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来自河南省博物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和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等机构的百余件文物精品。展品包括中国中原腹地出土的2500年前具有北方游牧民族风格的青 ...
陕西蒲城唐桥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景(4月17日摄)。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城西北15公里的唐桥陵是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李旦的陵寝。历经千年风蚀雨剥,唐桥陵所保留的石华表、石鸵鸟、石马、石人、石狮等53尊巨大石刻依然形态清晰,生动自然,有“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之誉。近年来,陕西省文物部门陆续在唐桥陵实施一系列保护工程,恢复朱雀门基址原貌,修复夯土层及部分陵墙和遗址等,让唐桥陵的磅礴气势再现于游人眼前。 ...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中国军网泉州,古称刺桐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如今,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千年古港的“海丝基因”再次被激活。今年2月,“古泉州(刺桐)史迹”正式成为我国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古泉州史迹申遗这次申遗的遗产点之一是开元寺,在这座典型的汉传佛教寺院,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标志性建筑东西塔,正在进行文物修复工作。走进寺院,我们发现一些雕刻有明显的印度 ...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亚太旅游论坛,2017年3月25至29日在世界著名旅游城市马来西亚的槟城州隆重举办。本次大会的主题为“一带一路旅游走廊与节点城市建设”,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代表、联合会城市会员和机构会员代表、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以及槟城州政府代表出席本次大会。 “丝绸之路”历史上曾经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一条国际通道,对世界文明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是“ ...
作者:孙虹来源:中新社泉州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郑和研究会理事刘义杰,3月31日将个人藏品——近代航海罗盘捐赠给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海交馆),作为该馆重要藏品永久保存。 “这件航海罗盘是泉州‘海丝’文物征集公告向社会正式发布后,泉州海交馆征集到的第一件藏品。”泉州海交馆馆长丁毓玲告诉记者,“泉州海交馆对航海罗盘的收藏非常少,这件藏品的捐赠是对航海科技的补充,意义非凡。” 今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