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 咸阳成任墓地出土金铜佛像风格研究

2021年5月,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街道成任村东南发掘了一处东汉晚期墓内出土两件金铜佛像,发掘者认为这两件金铜佛像是目前国内考古发掘出土的时代最早的可独立供养的金铜佛像。本文对金铜佛像的衣纹、手印、背光等艺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认定其具有犍陀罗、秣菟罗和笈多三种外来风格。从体现出最晚的风格看,年代可断为4世纪左右,属于十六国时期。2021 ...

• 有机残留物分析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展望

  有机残留物分析是国际科技考古领域的热点研究,近年来亦逐渐成为我国科技考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有机残留物指:古代先民在加工利用生物资源的过程中,沉积或残留于相关器物、土壤或其他遗迹与遗物中,历经长期埋藏保留下来的有机物统称为有机残留物,主要由有机分子,如DNA、蛋白质、糖类、脂类以及一些有机小分子组成。一般分为可见残留 ...

• 黑水城唐卡与敦煌晚期壁画年代考证之谜

  黑水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额济纳河流域,是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的城址之一。自1909年始,这里出土了大量的佛教绘画,其中有藏传风格的唐卡五百余件。这些唐卡保存完整,制作精美,色彩光鲜,是研究西夏、元时期藏传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而且,由于这批唐卡的风格与一些敦煌晚期壁画接近,所以又可以为那些无法判断年代的敦煌壁画提供断代标 ...

• 国际最新研究:陶器揭示欧洲古代狩猎采集者群体之间关系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人类行为》最新发表一篇考古学论文指出,在欧洲不同的狩猎采集者群体之间,关于如何制作和使用陶器的知识,是在农业扩张前通过亲缘关系驱动的区域性通讯网络进行传播的。这一研究结果基于对陶器残片的分析,表明了陶器传统起源于中亚或西西伯利亚,而后被欧洲的狩猎采集者社群习得。  该论文称,此前研究分析 ...

• 这一抹青花大有讲究!考古新成果揭秘近600年前青花料配方

  青花瓷是中阿文明互相碰撞融合的产物,尤以元明清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工艺最为精湛。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院21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首次证实,至迟在近600年前的明宣德时期,景德镇陶工大胆创新,搭配使用进口、国产两种青花料以求更佳的艺术效果。  与绝大部分古代手工业就地取材的生产方式不同,早期青花一般被认为使用了进口“苏麻离青”料。北京大 ...

• 百万年前古人类生活湖滨环境有何特点?泥河湾地质考古研究有新发现

  被誉为“东方人类故乡”的中国泥河湾盆地拥有众多百万年前人类活动的经典遗址,遗址在湖滨环境的形成过程中会受到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扰动,制约了对早期人类石器技术、生存行为的客观解读,因而备受学界关注。岑家湾遗址位置图。 图片来自中科院古脊椎所  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裴树文研究团队和 ...

• 再议毗伽可汗王冠图像内涵

  默棘连是突厥第二汗国的一位重要可汗,史称毗伽可汗。2001年八九月间,土耳其和蒙古国联合考察队在鄂尔浑河畔突厥可汗陵园发现了一处中世纪宝藏,毗伽可汗王冠是出土文物之一。该王冠上的基本纹样是锤揲出的忍冬花草纹,王冠有五个立板,正中板上有一只神鸟展翅翘尾,仿佛正与另一只鸟倾力相斗,鸟尾上方呈葵花状日轮。在毗伽可汗王冠之前发现的阙特勤 ...

• 世界体系理论对考古学的启示

  世界体系理论(World-Systems Theory,简称WST)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提出。1974年,沃氏关于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系列论著的第一本专著《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资本主义农业与十六世纪欧洲世界经济的起源》出版,标志着该理论的诞生。乌尔王军旗饰板 图片来自作者  沃勒斯坦创立世界体系概念的初衷是为 ...

• 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的归国之路

20年前以4150万港元创下中国瓷器拍卖纪录的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这一珍贵的瓷器是如何入藏上博的呢?近日,新书《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失海外文物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解读,披露流失海外文物惊心动魄的回归历程。澎湃新闻特选摘其中《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当作灯座的绝世孤 ...

• 以科技创新赋能水下考古

 今年11月21日,经过70余天的海上施工奋战,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根据古船年代和长宽比例推测,长江口二号古船可能为沙船,这是我国沿海海域水下考古首次发现此类船型。长江口二号古船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是我国水下考 ...

• 建设中华文明材料基因库

  材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获得和制备食物和工具、准备衣着和居处,学会了利用自然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和改性,又创造了许多新材料。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史前时期可按材料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时代的发展需要材料,而材料又推动时代的发展。所以,材料被视为人类文明的支柱之一。  材料推动 ...

• 敦煌学研究添“新课题”:让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由敦煌研究院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河西石窟多语言壁题考古资料抢救性调查整理与研究”于近日获准立项,并启动实施。其将会在回鹘学、蒙古学、藏学、西夏学等多个研究领域衍生出大量新的研究课题,使敦煌学研究“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该项目主持人、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国8日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说,该项目实现了敦煌、河西石窟 ...

• 《陶寺》弁言

  2019年7月6日中国浙江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不仅是中国再次向世界正式宣告“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而且还得到了世界的公认。这对于中国文明研究在世界舞台上的闪亮屹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让世界主流的认识确认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的历史史实。  经过中国考古学家半个多世纪的艰辛努力,中国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五千多年 ...

• 探索流域文明演进轨迹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和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许多成果与大河流域密切相关。更好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重视流域文化遗产与考古成就,对流域文化的传承和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无裨益。  聚焦流域发展变迁  世界范围内,早期文明与聚落多发祥于大河流域。不同流域的文明演进轨迹,与人 ...

• 中国南方80万年前古人如何打制手斧?实验考古揭示具较强设计性

  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在打制手斧等石器工具时,更多偏向客观上依原料特性“随意”制作,还是主观上遵循一定标准和规范“刻意”而为?手斧模拟打制实验的流程示意。 图片来自李浩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李浩研究员联合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古物研究中心玛特·劳特(Matt Lotter)博士等,最新合作完成对中国南方百色盆地约80 ...

•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历程

  2022年11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物质文化常识系列讲座”第四季第六讲在立德楼403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主讲,他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历程》为题,对“中国相互作用圈”(即“最初的中国”)的形成及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  从进化论的角度观察,“文明”指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 ...

• 突破与创新:全球视野下的妇女与性别史研究

近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上海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世界大变局视野下的妇女与性别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报刊、出版社等媒体工作者相聚一堂,线上与现场参会人员达100余人,提交论文69篇。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郭小凌教授、上海 ...

• 武威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出土文物及其习俗

  吐谷浑原是辽东慕容鲜卑的一支,徙居西北甘、青等地后,与当地羌、鲜卑、匈奴、汉等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吐谷浑与甘、青一带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笔者结合吐谷浑最新研究成果,以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出土文物为重点,对吐谷浑的习俗进行讨论。  服饰。《魏书·吐谷浑传》载,“吐谷浑男子衣服同于华夏”。所谓 ...

• 中国人民大学藏唐代西域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获得新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于2010年获赠了500多件文书(以下简称“人大文书”),其中汉文文书300多件、于阗文文书160多件、粟特文文书13件、古藏文文书16件以及梵文残片50多件。由此,相关研究深入展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人民大学藏唐代西域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20ZD250)于2020年12月立项,2021年4月19日召开开题报告会,课题负责人孟宪实和子 ...

• 殷墟为何如此重要

 作为我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从来都不缺乏“新闻”。最新的进展是,考古人在洹河北岸发现一条东西走向、西低东高的道路,发掘长度达80米、两端均延伸至发掘区以外、最宽处达14米。更重要的是,它和此前发现的另一条东西向大道均与一条南北向大道交叉,构成了类似“街区”的布局形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商代都城 ...

• 环境考古研究中的两类环境问题

  环境考古学是对考古学研究材料、对象的环境背景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重建和分析的一门科学。作为考古学和地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沉积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历史地理学等地学的研究方法在环境考古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学科体系中,因其属于一种自然科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环境考古通常被视为科技考古的组成部分。尽管科技考 ...

• 古DNA与分子考古研究

  2022年10月,著名人类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aabo)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和人类进化研究中的杰出贡献,成为古代DNA研究领域首位诺贝尔奖得主。什么是古DNA,古DNA在考古研究中又有哪些应用呢?本文将简要介绍古DNA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古DNA是指残存在古代生物遗骸(如化石、亚化石、 ...

• 玉器技术科技考古研究的创新突破

  一、玉器科技考古研究简介  中国百年考古实证了中华万年玉器技术和文化发展史。经过几代考古学人的努力,中国古代玉器技术研究在世界科技考古领域具有了领先优势。  从全新世早期以来,小南山、兴隆洼、牛河梁和哈民等中国东北玉器体系的发现,成就了中国以至东亚早期玉器文化品牌。由此,中国史前玉器文化起源这一重大问题的突破,得到了欧美及俄 ...

• 寻找匈奴龙城——蒙古国和日门塔拉三连城的考古发掘与收获

  2022年10月12日晚上18点,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在线做客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课堂,带来了《蒙古国后杭爱城和日门塔拉“三连城”的考古发掘与匈奴城址》的专题讲座(图1)。讲座由《北方民族考古》课程教师王晓琨副教授主持,课堂全体学生以及线上的近200名观众参与了讲座。图1 讲座海报  陈老师的讲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蒙古及 ...

• 源远流长:黄河流域早期文明化进程

 2022年11月16日下午15:00,“中国物质文化常识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五讲“黄河流域早期文明化进程”在立德楼403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戴向明老师主讲。他结合大量考古发现与研究实证,介绍了黄河流域早期文明的衍生发展进程。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韩建业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戴向明老师开宗明义地概述学界有关文明起源的 ...

• 解读中华文明基因的古老密码——殷墟考古成果探查

  作为甲骨文的发现地,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在诸多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中,殷墟,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总书记不久前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感慨地说。  拨 ...

• 后城咀石城址为中国早期城市发展脉络提供证据

  “累计发掘5000平方米,出土龙山时代玉器、陶器、石器、骨器等重要器物二十余件,战国时期铜器、石器、骨器等遗物二十余件。”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17日在谈及后城咀石城址考古的发掘情况如是表示。后城咀石城址实景图。(资料图) 图片来自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  后城咀石城址是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1990年配合建设丰准铁路 ...

• 研究人员利用测年新方法揭秘复杂沉积物年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等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复杂沉积物测年的单颗粒释光测年方法。这个新的测年方法有望解决干旱区复杂沉积物的测年瓶颈。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国强介绍,亚洲中部干旱区是全球最大的内陆型干旱区,是北半球最重要的粉尘源区,其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及驱动机制是准确预测 ...

• 华南伞顶盖遗址研究:古人类延续近10万年 石器技术演化复杂

  古人类的演化、扩散与石器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南方地区在更新世(距今约260万-1万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流行的是以简单、粗放的大型砾石石器为主的技术体系。不过,中外学者对湖南澧水流域的伞顶盖遗址进行多年系统发掘和持续研究最新发现,华南古人类在该遗址生活延续近10万年,其晚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化具有区域性和复杂性特征。湖 ...

• 龙山时代的“城市化运动”与文明起源

  有学者将史前时期分为查海时代、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以其代表我国史前时期的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从考古发现来看,查海时代的聚落基本处于环壕时代,及至仰韶时代前期萌生了墙垣聚落——城市,龙山时代是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的高峰期,包括北方的石城在内,迄今已发现各类遗址达到100余处,可以用“城市化运动”称之。龙山时代的城市化运动推动并见证了 ...

• 山西西吴壁冶铜遗址考古:完整青铜产业支撑中原文明提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发布绛县西吴壁冶铜遗址考古发掘的阶段性成果。晋南地区在夏及早商时期完整的青铜产业格局支撑中原文明稳步提升。  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南部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包含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其后多个历史时期遗存。该区域东南部存在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冶铜遗存集中分布区。  此前,中国国家博物 ...

• 水下考古脆弱文物提取技术研究与实践

  水下考古作为考古学的一个特殊分支,是陆地考古面向海洋的延伸。水下考古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意味着这门学科在诞生之初便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涉及潜水物理、潜水医学、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遥感物探、水下工程等相关领域技术。关于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虽是以原址保护作为首选,但是受限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现阶段原址保护技术研究还处 ...

• 冶金考古阐释资源、技术与文明

  冶金是古代手工业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矿石开采,金属的冶炼与流通,金属器的生产、流通、使用及其相关的社会组织管理等各方面内容。冶金考古可建立冶金技术的发展谱系,揭示冶金活动的生产组织方式,多角度阐释资源、技术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认识文明演进和国家发展等重大历史问题,为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矿冶遗址 ...

• 浙江良渚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良渚是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个地名,地处天目山东麓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良渚”意即“美丽的水中之洲”。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首次公开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  距今5300年至4300年的 ...

• 湖北石家河遗址: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

  湖北石家河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被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石家河遗址持续近70年的科学考古,一步步深化了对于长江中游史前文明的认知。  石家河遗址在文明的脉络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集将对话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让我们跟随考古学家走进这座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史前遗址。  综合这些年的考古及 ...

• “科技”赋能 内蒙古考古取得古代人骨DNA等多项重要成果

  内蒙古文物学会11月3日对外消息指,过去十年,内蒙古考古领域在古代人骨DNA、铜器金相研究、动物种属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科技”赋能对考古的重要性。  内蒙古大学特聘教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朱泓介绍,随着古代人骨DNA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博物馆 ...

• 山西展出240余件跨越百万年文物 追溯中华文明起源

  从243万年前人类的第一粒火种,到4000多年前最初中国的礼器……文物大省山西拿出纵跨百万年的珍贵文物,探寻文明起源、追溯国政之始。邱家庄墓地出土的石雕蚕蛹。 胡健 摄碧村遗址运来的石块堆砌成的城址一角。 胡健 摄  11月1日,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博物院承办的《大政之源》展览在山西博物院开展,240余件文物以时间为序 ...

• 探源中华文明|山西陶寺遗址:寻找最初的“中国”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襄汾县陶寺乡,地处汾河岸边、临汾盆地。从1978年首次发掘至今,陶寺遗址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管理手工业作坊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和普通居民区。考古实证表明,4000多年前,这里是一处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中心。  陶寺遗址被称为最初的“中国”,有哪些重大发现和重要文物实证了这一 ...

• 乱世的秩序——五代正统性的意义

司马光在《通鉴》记刘备称帝后,有如下一段议论:臣光曰:……臣愚诚不足以识前代之正闰,窃以为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若以自上相授受者为正邪,则陈氏何所受?拓跋氏何所受?若以居中夏者为正邪,则刘、石、慕容、苻、姚、赫连所得之土,皆五帝、三王之旧都也。若以有道德者为正邪,则蕞尔之国,必有令主,三代之季,岂无 ...

• 踔厉前行的中国人类骨骼考古研究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中国考古学已经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主,充分结合自然科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性学科。而针对发掘出土的人类遗骸所开展的人类骨骼考古研究,不仅能够为诠释人类体质特征的发展与演化提供重要信息,更能够为进一步探讨古代先民的人群结构、行为模式、健康状况等问题提供科学论据。笔者就人类骨骼考古所包含的几项主要研 ...

• 制造猛兽:也论汉代墓葬艺术中的狮子

狮子是对中国文化影响甚大的外来物种,在战国秦汉时期尤其是汉通西域之后,开始传入中国。狮子本身的输入,皆是作为西方异兽进贡于皇家。相对而言,其艺术形象的传播影响更为深远。已有学者对中国古代及与之相关的西方艺术中的狮子形象作过较为全面的讨论。目前所见材料中,中国确切的狮子形象最早出现于汉代,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些影响久远的传统,如 ...

• 物质性·仪式性·艺术表现:经巾在中古佛道二教中的信仰实践

经巾是经卷收藏和转经仪式中的重要供养具。学界对于其功能却一直未能达成明晰的认识。白化文称经巾为“佛教藏经堂用物”,“其形制与用途不明”。王乐提出经巾是一块方形或长方形的用以包裹经卷的包袱布。王惠民则认为,经巾是在法会上念经时,为保护、尊重佛经而铺在经案上的布或绢。上述关于经巾的基础性研究颇多发明,然皆有未谛之处。笔者曾提出“藉经 ...

• 考古揭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价值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穿过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跨越帕米尔高原,沿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伊朗、叙利亚、黎巴嫩和土耳其,最远可达埃及和希腊。这条贯通欧亚大陆的文明交往之路,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同民族和文明交流的大量遗迹。在日前举行的以“考古所见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与科技交流”为主题的北大人文论坛上,与会学者探讨了近年来的 ...

• 吐蕃时期壁画所见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2019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的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吐蕃时期壁画墓。因为年代久远,加之屡遭盗掘,壁画剥落较严重,但从仅存的壁画上,考古人员还是判断出“仪卫人马”“狩猎”“宴饮”“舞乐”等场景,以及各类飞禽走兽、帐居宴饮、山水花卉、日月星辰等内容,尤其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唐制蕃韵为壁画墓最显著特征,这 ...

• 奥斯曼-土耳其:从帝国到民族国家

历史研究不是只关注过去,也为解读现实提供了一种方法和路径。面对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世界发展正在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土耳其在欧亚、中东地缘政治中呈现新态势。我们该如何从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角度进行思考?“帝国”和“民族国家”到底是什么?从奥斯曼帝国到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的成长过程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和转型?是哪些因素催生并构成了现代土 ...

• 古基因组学引领考古学第二次科学革命

  以碳十四测年技术的运用为标志的考古学第一次科学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该技术可以确定物体的绝对年代,改变了只能以层位关系判定相对年代的局面。古DNA技术尤其是近十年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重建古人基因组序列成为现实,古基因组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带来考古学的第二次科学革命。此前的考古学多基于类型学对器物等实物资料进行分期比较,但对 ...

• “多元一体”概念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应用

  “多元一体”是中国考古学从文化共同体角度解读中华文明形成历程的重要理论创新,不仅不会淡化我们对中华文明一体性的认同,而且可以更清晰地描述广大地理空间内的多元互动中“大一统”式宏大政治理想的孕育和“文明型”国家的形成。  概念的提出  1989年,费孝通发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首先提出“多元一体”概念。“多元”指中国各民族 ...

• 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有何交集?最新研究称在欧洲或共存逾1400年

  长期致力于尼安德特人等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前不久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尼安德特人相关研究更受关注。被认为是法国和西班牙北部最后一批尼安德特人制造的各式石刀(图片来自Igor Djakovic)。 图片来自施普林格·自然  尼安德特人灭绝之前与现代人有何时空交集?两者在何时 ...

• 红山文化实证早期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

  红山文化遗存早在20世纪初就已被发现,其主体分布在中国北方的西辽河流域和燕山南北地区。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代表性考古学文化,距今年代约6500—5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各地区之间交流日益密切,包括生产技术、礼仪制度和宗教观念,出现过以彩陶扩张和玉礼器传播为标志的大范围文化整合过程。这一时期,中华文明格局形成期的仰韶 ...

• 中国考古学的话语体系建设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中国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变化规律,为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支撑。  新时代这十年,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2020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 ...

• 五代《雪竹图》曾过其手,看钱镜塘的鉴藏人生

钱镜塘是中国书画收藏大家,一生笃爱金石书画。抗战时期,他携藏画避居上海,这其中就有国之重宝五代徐熙的《雪竹图》。他一生先后向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嘉兴博物馆、海宁市博物馆等 11 家文博单位捐赠文物3900余件,其中嘉兴博物馆获赠119件。为致敬钱镜塘先生捐赠义举,近期,嘉兴博物馆推出“大爱有痕——钱镜塘捐赠文物精品展”,在展示书画文 ...

• 梁国庆的国庆节:探秘“海丝”遗存的水下考古之旅

  观察潮汐起落、安排考古队工作计划,穿上潜水服、背上高氧气罐、深潜到水下约30米……这是梁国庆在国庆节期间的日常工作状态。作为圣杯屿元代海船水下考古发掘领队,梁国庆已经在海域坚守了一个多月,带领队员们有条不紊地推进水下考古作业。  本次发掘的元代海船遗址位于福建漳州圣杯屿附近海域,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南洋航线和东洋航线的交汇处。 ...

• 破译古人类的“多彩生活”

  “我们完全可以把它想象为4万年前东亚现代人的一次周末露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石霞将插画师刚刚完成的下马碑遗址复原画传给我们看。  画面的中心是一处火塘,围着火塘,有的人在打制石器,有的可能在加工皮毛。离画面最近的西北角的两个人特别突出,在将赭石加工为颜料,涂抹在脸上……图中每个细节的呈现,都有科学研究 ...

• 穿梭于黔桂两省,寻找三座国家级文保风雨桥

风雨桥又称花桥,由桥、塔、亭组成。桥面铺木板,两旁设栏杆与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与亭则建在石桥墩上,普遍采用飞檐翘角,可供行人躲避风雨,因此得名。清朝时期,朝廷为了加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融合,推动当地文化和教育,原先常见于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和江西东北部的廊桥文化也随着汉文化传入侗族地区,成为侗族的标志性建筑。风雨桥在 ...

• 看古希腊以来艺术大家间的较劲:是偶像、也是对手

谁能栩栩如生地描绘一个物体,甚至以假乱真?古希腊画家宙克西斯(Zeuxis)的画中葡萄吸引了鸟类;他的同事兼对手帕拉西奥斯(Parrhasios)创造了一块帘幕,真实到宙克西斯试图将其拉开。文艺复兴以来,这个故事被反复提及——古代被视为艺术的典范。澎湃新闻获悉,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KHM) 近日举办秋季大展“偶像和对手”,展览汇聚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 ...

• Antiquity:仲巴县顶琼洞穴:一处青藏高原上的早期洞穴丛葬遗址

今天推送的是四川大学吕红亮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于2022年4月发表在国际知名考古学期刊《Antiquity》的论文《Sding Chung: an early multi-burial cave site on the Tibetan Plateau》(顶琼洞穴:一处青藏高原上的早期洞穴丛葬遗址)。本文报道了2021年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边境附近的仲巴县调查的顶琼洞穴发

• AAS: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中晚期的陶器流通与文化交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哦~今天推送的是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侯光良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于2022年8月发表在国际考古学期刊《Archaeological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的论文《Pottery circulationand cultural exchange during the mid-late Neolithic Age in the northeas

• 前沿丨壁画保护新方法——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加固

  近期,ACS Omega在线发表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题为“Polyacrylic Acid-Functionalized Graphene@Ca(OH)2Nanocomposites for Mural Protection”的研究性论文。我所陈国科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顾文婷助理馆员、魏彦飞副研究员为共同一作。  壁画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9-12月,我所在甘肃省

• 新时代考古工作成绩斐然——中国故事 考古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从2020年9月28日,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到2021年10月17日,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再到2022年5月27日,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

• 早期仰韶文化开创中华文明起源新进程

  对中华文明历史的研究一直是中国考古学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经过数代考古人的辛勤探索,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多阶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持续深化、成果卓著,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但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明历史研究仍然任重道远。其中,文明的形成是长期复杂的宏大过 ...

• 中国青铜时代始于四千多年以前

  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以使用青铜器为主要特征的时代,19世纪前期由北欧学者提出,介于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中国考古学自诞生之初,就开始使用这个重要概念,但关于中国青铜时代的时间、特征等诸多基本问题至今众说纷纭。  从亚欧视野看中国青铜时代  在1925年出版的《甘肃考古记》中,安特生将“甘肃之远古时代”分为六期,他认为辛店、寺洼、 ...

• 冶金考古助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如何进一步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指明了方向。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 ...

• “边缘效应”与中原文明的连续发展

  中华文明是多源的,除中原地区以外,西辽河上游、黄河下游、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等地区在史前时期也都孕育了发达的文明。但到夏代时,其他地区的文明相继衰落,只有中原文明一枝独秀,成为连续发展的文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优越的地理位置应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因为中原文明位居几大文明的中心,容易与周边地区产生互动和交流,发挥“边缘效应”的优 ...

• 五千年前科尔沁先民是这样生活的

  近日,随着通辽市高质量发展中央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记者走进距今五千年的哈民遗址,有幸一睹新石器时代哈民先民的生活日常。内蒙古科尔沁的扎鲁特山地草原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的哈民遗址,以其完整的保存程度,向世人生动再现了新石器时期这一聚落的历史。哈民遗址的发掘,实证了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 ...

• 辉煌灿烂 源远流长——从三星堆看中华文明

  数月前,三星堆考古又有新发现。相关“祭祀坑”出土的诸多文物,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再添新证。《探寻古蜀国:从三星堆看中华文明》 黄剑华著 研究出版社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一次又一次令世界惊艳。三星堆文化发现和发掘历程若何?三星堆出土遗物呈现的古蜀文明有何特色?三星堆与中华 ...

•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涵

  【业界新视角】  ●文明诞生“三要素”并非普适绝对标准  ●古代的中华文明要素分为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环境生态等不同方面  ●中华文明的一些重要因素早在一万多年前已经出现  ●距今5300年至5000年前后,我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文明——良渚文明  考古学视野下的“文明”诞生殷墟出土的刻有长篇记事卜辞的甲骨 李韵摄/光明图片  文明 ...

• 铁袈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谓的“铁袈裟”,是一块巨大的铸铁,面北立于山东灵岩寺东南角仙人崖下一眼清泉边,崖壁上铭刻今人赵朴初所题“袈裟泉”三字。袈裟泉原名独孤泉、印泉,名列金《名泉碑》“七十二名泉”中。近年沿泉边修建了游廊。艺术史学者郑岩在新著的《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一书中讨论的碎片,是那些曾被人遗忘、又再拾起重新审视的残块,从细读它们的毁灭 ...

• “宅兹中国”里的夏商周:探寻最早王都与文字(上)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当前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引发沪上观展热潮。该展作为上海博物馆策划的第一个“何以中国”考古与艺术系列展,希望能够从“文明”的角度来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以及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深层原因。《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经授权刊发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为展览同名图录撰写的学术文章,分(上)(下)两篇予以刊发 ...

• “宅兹中国”里的夏商周:从青铜器到礼制成形(下)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当前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引发沪上观展热潮。该展作为上海博物馆策划的第一个“何以中国”考古与艺术系列展,希望能够从“文明”的角度来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以及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深层原因。《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经授权刊发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为展览同名图录撰写的学术文章,分上、下两篇予以刊发。本文 ...

• 驯化与农业起源

  农业产生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距今一万二千年到一万年间,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进化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农业的起源阶段。全新世最后一次冰期的高峰期在距今2.1万年到1.5万年期间。冰期结束以后,人类社会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体现在文化方面,如石器标准化、宗教仪式出现、社会网络系统扩大,还包括农业出现以及其后定居社会的 ...

• 古国、邦国、王国的定义与英文翻译

  随着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考古与历史研究红红火火的开展,关于先秦时期中国国家起源的探索也日渐火热,“古国”“邦国”“王国”这些有关中国早期国家起源过程的术语及其争论,成为学界频繁讨论的热词。随着中国早期国家起源与形成的考古研究不断推向深入,对于“古国”“邦国”“王国”这些有关早期国家概念范畴的探索也越发精准,从而开始构建关于中 ...

• 最新研究:公元前3600-3300年苏格兰古人群或已食用小麦

   用于本次研究的大块陶瓷碎片和有棱陶罐的复原图(图源:Mike Copper)。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中新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考古学研究论文称,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发现的陶器遗迹表明,该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人群可能在公元前3600-3300年就已食用小麦。这项发现表明,当时小麦可能与乳制品 ...

• “杏园雅集”和《杏园雅集图》新解:政治还是娱乐?

《杏园雅集图》是明代宫廷画家谢环绘制于1437年的重要作品,对正统二年三月一日在杨荣的私家花园“杏园雅集”活动做了图像表现。雅集活动与图像涉及当时在职的九位朝廷文官,其中包括诸如杨士奇、杨荣、杨溥、王直、王英等朝廷重臣。澎湃新闻获悉,《杏园雅集图》目前正在辽宁省博物馆“人·境——古代文人的园中雅趣”中对外展出。据辽博介绍,这是这幅经 ...

• 寻根追流: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对中国文明历史的研究一直是百年中国考古学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 ...

• 考古发现丰富对越文化的认识

  持续的考古发现,不仅明确了越文化的内涵与变迁,而且丰富了2500年前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路径,为我们更好地“读懂中国”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浙江衢州发现的西周时期高等级土墩墓出土的部分原始瓷组合。 图片来自吴桐    当我们讨论越国历史时,不断发现的考古材料开始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从1936年吴越史地研究会的成立算起,越国考古已历经80余 ...

• 敦煌学研究“高地”如何建?专家学者线上线下“求新思变”

  19日,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新使命——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举行。研讨会聚焦将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敦煌学研究高地的目标,探讨了敦煌学研究的问题与使命、瓶颈与发展以及敦煌与丝绸之路等重要命题。8月19日,“新时代·新使命——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举行。 图片来自 ...

• 汉代六畜——四张面孔下的动物世界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说法,那么何为六畜?传统启蒙读本《三字经》中有这样一段“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可见马、牛、羊、鸡、犬、猪为六畜在南宋已是定论。由此向前追溯,汉晋时期郑玄、杜预在给最早出现“六畜”说法的《周礼》《左传》作注时,也明确六畜当为马、牛、羊、鸡、犬、猪。近期,“天下惟宁:汉代文明的四张 ...

• 汝州识象:何以雨过天青云破?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汝窑,因地处平顶山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有“汝窑为魁”之美誉。北宋后期,汝窑被皇室垄断,专为宫廷烧造瓷器,即“汝官瓷”,简称“汝瓷”。传世汝官瓷全世界仅存不到百件,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文博机构,成为举世公认的稀世珍宝。“那是一种介于蓝绿之间的色彩,冷暖适中,内敛淡雅,不侵不溢,不 ...

• 考古文物串起的楚国八百年

关于楚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较为系统,然而由于文献本身所限,楚国尤其早期的历史和文化仍存在记载缺失或语焉不详的情况。从1932年安徽楚幽王墓开始,楚墓、楚城和其它楚遗址发掘的数量以万计,出土的楚国陶器、青铜器、漆木器等蔚为大观,数量庞大的出土楚简和出版的考古学报告,对研究楚国历史和文化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这100年的丰富考古成果,从考 ...

•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推动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化遗产类电视节目精品频出的成功秘诀。  拓宽学术界与公众对话渠道,推动考古成果与历史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为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西周青铜器何尊。  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 ...

• 伊秉绶“长生长乐之居”何以如此多——书印的“多胞胎”

今年7月的北京保利春拍“仰之弥高—古代书画夜场”举槌,其中清代书法家伊秉绶所书“长生长乐之居”隶书大字横幅以2500万元落槌,然而,此次所拍卖的“长生长乐之居”斋号,竟然可以找出五件相同内容的作品。本文作者由此引出对古今书家书法和篆刻作品中“孪生”和“多胞胎”现象的探讨。事实上,按照惯例,拍卖公司对真假并不承担责任,所有风险在买方。 ...

• 南宋《墨龙图》领衔,看粤藏宋元书画

澎湃新闻获悉,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宋元书画文物特展——“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将于8月19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展览首次汇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6家岭南地区文博机构收藏的宋元书画珍品50余件。展出的重要展品包括南宋陈容《墨龙图》轴、元代赵孟钚惺椤堵?颐?肪怼⒃??钚b《纡竹图》轴等。回望历史的长河,清代中晚期,以吴 ...

• 考古重建夏文化面貌

  夏文化探索是我国历史和考古学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中国早期王朝国家起源研究中的关键环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启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21年,夏文化研究课题被纳入“考古中国”项目,学界对夏文化的考古研究接续努力,众多关键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对夏文化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接续努力 厘清文明起源脉 ...

• 中小石窟群如何保护——对安岳石窟的保护实践与思考

安岳石窟系分布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境内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从初唐到清代一直延续开凿,造像内容包含儒、释、道;造像风格不拘一格,充分展现了唐宋时期石窟造像在四川地区的繁荣发展以及该时期川渝地区高超的造像技艺。本文从保护研究历程、保护现状、保护探索与思考切入,讲述安岳石窟的保护实践与思考。安岳石窟造像散布于县域内各个乡镇,呈现数量大 ...

• 定鼎河洛:郑州双槐树考古新发现

  郑(州)、洛(阳)地区位于河南省中西部。自旧石器时代起,人类先祖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不息。考古学家在这里相继发现了百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上千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层层叠压、连续不断的文化遗存书写着郑洛古地悠久的历史,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历史长河中,地处“天下之中”的河洛地区有着重要地位。《史记》云:“昔三代 ...

• 寒冷气候背景下的石质文物保护研究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润物 遗产”关注我们֍ 祈愿疫情平息,时和岁稔 ֍∣前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增多,不仅潜在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对文化遗产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将2022年度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定为“遗产与气候” ,以此呼吁人类关注、探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理念、技术与方法 ...

• 云端话遗产纪要∣楼兰故城——文化遗产调研实录

活动背景2022年4月22日,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润物乡村知行社和上海市文来中学(高中部)联合开展了“云端话遗产”系列讲座,希望在疫情期间,藉由分享文化遗产的厚重历史与审美意蕴,发挥其对社会群体的精神治愈力量,缓解大家内心的压力与低沉,维系社会的团结与坚守。这是本次“云端话遗产”系列讲座的第三讲,由复旦大学润物乡村 ...

• 更清晰、更简易?三种文物三维扫描技术的效果比较

  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在其漫长生命周期中无法避免遭受自然灾害、环境抑或人为的影响和破坏。在当下的时间节点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真实、全面、多元化地采集、记录文物所承载的信息,留下它在时间长河中的惊鸿一瞥,以资当前的研究、利用甚至未来的追溯、复原,是文物保护的重要环节。三维扫描正是目前可以高精度记录可移动文物空间外形、结 ...

• 实景三维中国背景下的数字考古——新理念与新方向

2021年8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大纲(2021版)》,明确指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是落实数字中国、平安中国、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部署,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为以测绘技术为支撑的数字考古,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机遇。不同模式下的考古实景三维模型 ...

• 天一阁博物院的预防性保护与数字化项目初探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自明代至今,已发展成以藏书文化为核心的专题性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兼具收藏、保护、研究、展览等功能。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正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利用转变。2018年,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加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利 ...

• “云享城墙”——数字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价值传播路径新探索

“云享城墙”南京城墙云景区数字化展示与互动体验平台建设项目是由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数字信息部联合成都古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实施,是《“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中“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等为重点,推进相关文物信息高清数据采集和展示利用”的积极响应,也 ...

• 浙江嘉兴西曹墩遗址磨制石器的工艺与功能研究

  西曹墩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于2020年6月初次发现,经文物部门调查后确认为一处良渚文化遗址。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西曹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嘉兴市全域地势低平,西曹墩遗址附近并没有连绵的山脉,不具备近距离开采石料的条件,部分石料应该来自天目山地区,其他石料可能来自更远的地区。遗址内 ...

• 从中心到边缘:晋南“庙二”到二里头时期的地位变迁

  晋南地区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地带,西面、南面隔黄河与山西、河南相望。吕梁山在西北,中条山在东南,北依霍太山与晋中相邻,境内又以峨眉岭为界分为临汾和运城两个盆地,运城盆地以南的中条山和黄河之间的狭长地带是垣曲盆地和平陆-芮城谷地。  晋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是人类栖息繁衍的地方,有着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存,并且在新石器晚期的庙底 ...

• 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石器手工业考古的若干问题

  郑州地区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考古学文化发展演变的核心区域,仰韶中晚期是黄河流域中华文明起源进程的重要时间节点;多处大型环壕聚落和城址以及高等级遗物的发现表明该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以石器为切入点,选择十余处遗址的2000余件石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形态类型分析、差级动态分析、微痕分析、残留物分析等多种 ...

• 西周初年的玉器改形与商周革命

  历史时期考古中,王朝的变更对考古学遗存的影响研究,一直是考古类型学与分期研究中的难点。这一难点可以说首先表现在考古学地层如何反映王朝的变更;其次表现在王朝变更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考古学遗存中没有明确纪年的情况下,重大历史事件如何反映在考古学遗存中。这一两难问题,在商周考古玉器改形器的研究中,得到了思考的机会和个案研究的突破。这 ...

• 二里头文化绿松石牌饰镶嵌工艺的起源问题

  铜牌饰和木牌饰是二里头文化的代表性器物,目前已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10件左右,浑身镶满绿松石片是这种器物的显著特征,尤其镶嵌绿松石片的铜牌饰,还是我国年代最早的“金镶玉”制品,充分反映了二里头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的时代特点。奇特的造型、华丽的装饰,都是前所未见的,关于这种绿松石牌饰是如何起源的,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 ...

• 陕西临潼康家遗址石制品研究——以T26出土石制品为例

  石制品是史前时期人类的主要生产工具,也是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对石制品制作技术、生产组织形式、出土背景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社会组织及手工业体制等。康家遗址是关中平原东部一处重要的客省庄文化遗址,历经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其中包含较多的成型品、原料和半成品。本文主要以康家遗址T26发掘出土的418 ...

• 探寻中国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

  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遗址,经过40多年的发掘和研究,学者们不断从陶寺文化中破解“最早的中国”文明密码,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7月20—22日,“经天纬地 照临四方——中国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十人谈学术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与会学者从考古学、历史文献学、天文学、建筑学等方面,深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  “经天纬地 ...

• 秦始皇如果多活三年,会不会亲眼见证帝国的覆灭?

根据“正统”史观,秦朝的灭亡源于赵高为了自己的前途矫诏,赐死秦皇长子扶苏,扶持昏庸的二子胡亥继位。胡亥上位后倒行逆施。权臣赵高又指鹿为马,擅权乱主,引起天下骚动,最终牛逼闪闪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在不到3年就被推翻了。秦始皇和他做梦的二世三世直至无穷世的嬴赵家族就被楚人的怒剑屠戮殆尽,子孙连根毛都没剩下。但只要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坐镇 ...

• 草虫捉迷藏:《秋葵图》中的胡蜂、蜻蜓、蚱蜢……

想要飞回蜂巢的逗趣的胡蜂、“站”在空中聊天的一对蜻蜓、秋葵花瓣落在奇石上的白蛾、在地面与蚱蜢对峙的黑色小瓢虫、分解搬运蜜蜂尸体的蚁群……在最近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草虫捉迷藏”特展中,明代商祚的《秋葵图》让观众在探寻与发现中,得到一种捉迷藏般的乐趣。《秋葵图》描绘的是美丽园苑中的一隅,与十五世纪其他宫廷画家绘制花鸟立轴的布局风格 ...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