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全球发展与中国视角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纪要
2016年10月14日至16日,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全球发展与中国视角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法国等13个国家的44位动物考古学者,围绕以下8个主题展开了讨论。
区域动物考古学综述性研究
墨西哥国家人类历史研究所Joaquín Arroyo-Cabrales介绍了拉丁美洲动物考古学的发展状况。印度德干大学Arati Deshpande-Mukherjee回顾了印度次大陆动物考古学发展史。该地区动物考古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哈拉帕等遗址的动物群报告发表为起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具有考古背景的动物考古学家的加入,动物考古学全面发展起来,尤其聚焦哈拉帕文明研究。
动物考古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及数据模型应用
美国弗罗里达大学Kitty Emery介绍了考古信息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合作项目ZooarchNet。该项目旨在联结生物多样性分布数据网络和考古信息,并在新的考古资源库和数据发布平台之间架设桥梁。美国亚历山大档案馆研究所Sarah Kansa回顾了动物考古数据共享开放平台Open Context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该平台已经成为一个“数据发表服务器”,重点放在文献提供、同行评审以及和其他网络资源的整合上。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Ariane Burke建立了量化气候变化的方法,应用于西欧末次盛冰期,并检测人类及其主要猎物种类对小时空尺度上潜在风险因素的敏感性,将猎物的活动整合到对人群的空间分析内。
稳定同位素和古DNA分析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立刚对淇县宋庄东周墓地出土的牛、猪、狗、鹿、雉等动物遗存做了碳氮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猪和狗的食物来源比较多样化,而牛主要喂食C4类食物。与新郑东周墓地进行比对分析表明,东周时期中原不同地区猪和狗的饲养方式比较灵活,而牛的饲养方式相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姜雨介绍了使用核基因组序列追踪家养动物品种的方法。家养动物族群随着人类迁徙,在强烈的人工选择下,遗传上发生快速的变异分化固定,因此存在大量分子标记。这些分子标记可用于追踪几千年来群体变迁和品种形成,也可以反映人群的变迁历史。
动物埋藏和随葬现象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赵静芳对河南新郑赵庄遗址发现的象头化石及其特殊埋葬方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距今3.5万年前中国古人类可能已经开始了类似祭祀活动的行为。山东大学王华研究了甘肃临潭磨沟遗址齐家-寺洼文化1600余座墓葬内出土的动物遗存,磨沟遗址墓葬中大量埋葬猪下颌骨很可能与人们的社会记忆行为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志鹏聚焦商代丧葬活动中狗的仪式性使用问题,认为商代的丧葬活动中狗的仪式性使用始于商代早期,之后在商文化中逐渐流行。他还探讨了商墓中狗的仪式性使用与商代社会复杂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代丧葬活动用狗及相关的商代礼仪经济。河南省文物局马萧林从车马坑形制、马骨形态、病理现象、稳定同位素和古DNA分析等方面,对河南禹州大吕墓地晚商时期车马坑遗存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在河南境内殷墟以外发现的重要车马坑。郑州大学李凡对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动物遗存进行了分析,墓葬中大量殉牲的现象,反映出历史上当地苯教氛围下的丧葬习俗。
关于古代动物屠宰技术和骨器制作的研究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László Bartosiewicz探讨了动物屠宰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动物可能会发挥缓解人类族群之间敌意的作用。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Evangelia Piskin对土耳其两个中世纪遗址出现牛长骨——特别是掌/跖骨和胫骨——高度破碎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她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为了生产特殊的副产品,例如骨器原料、骨髓、油脂和骨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宋姝对内蒙古南宝力皋吐新石器时代晚期墓地出土的骨、角、牙、蚌制品及半成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人们对牛、马鹿等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原料选择具有较严格的标准,加工制作已形成了规范化的流程,并竭力实现骨料利用程度最大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侯彦峰等通过模拟实验,证明了蚌刀能够宰羊、剔肉和切割骨头,用蚌壳做的钻头可直接在蚌器上钻孔。
对某遗址或地区的动物遗存的综合性研究
美国纽约大学Pamela Crabtree根据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中部Ciftlik-Tepecik遗址铜石并用时代早期地层出土动物遗存的研究结果指出,不同于该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该遗址含有高比例的被狩猎动物种类,这种变化暗示着人类生存策略的转变。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Christine Lefèvre介绍了对印度洋特罗姆林岛的动物考古学研究,当地主要的食物资源为当地的乌燕鸥、绿蠵龟,以及20多个科的鱼类。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Luis Alberto Borrero回顾了智利Ultima Esperanza省从19世纪开始的考古发掘历程,重新评估了两个重点遗址的地层序列,调查发现了十几个包含动物骨骼遗存的晚更新世遗址,获得了大量狩猎-采集者抵达之前、之中和之后的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证据,以及细化了这些遗址上第一批人类的居住年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杨苗苗根据陕北神木石峁遗址2012~2013年度出土的动物遗存,研究认为当时遗址周围的环境以草原为主,生活有羊、牛、马、兔、梅花鹿、狍子和野猪等动物,石峁人的肉食来源主要为羊、牛和猪等家畜,很少捕猎野生动物。吉林大学谢明英介绍了对云南元谋大墩子遗址1999年出土动物遗存的初步研究。她从动物种属、骨骼表面痕迹、骨骼破碎模式和破碎度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遗址内的家畜驯养情况,探讨了当时人类的生业模式等问题。
对某遗址或地区的特定动物种类的研究
北京大学张颖以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的动植物遗存研究为例,认为鱼和稻之间存在着某些固定的联系,反映了人们在空间和时间上对资源使用的规划。山东大学赵文丫根据圩墩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的788件鸟类遗存,推测先民使用传统的哨、镞、网结合的方法来捕捉鸟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娟介绍了2015年河南巩义天玺尚城宋墓M230出土的动物骨架初步研究结果,对山羊遗存和宋代流行的尚羊文化进行了综合分析。
对古代人类以动物为原型的艺术创作的研究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罗运兵对古代草原文化标志性遗产鹿石上的动物图像所反映的鹿种做了分析。他认为这些图像主要是驼鹿和马鹿的映像,可能与早期游牧民族的狩猎生计活动密切关联。
学术汇报后,美国哈佛大学皮博迪博物馆动物考古实验室主任Richard Meadow博士认为此次会议为中国和世界各地学者之间创造了一个极好的分享与交流的机会,是国际动物考古协会长期以来坚持国际化路线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马萧林博士表示希望此次会议能将中国动物考古研究带上一个新台阶,激励更多的中国动物考古学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的学术活动,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更多的研究成果,并期待本次会议的论文能尽快结集出版。
作者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来源:中国文物报2016年11月18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