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相逢青藏高原 探寻古道文明 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考古调查论坛

摘要: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4月20至21日,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考古调查成果论坛在西宁举行。来自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和西藏、四川、云南、甘肃、新疆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及全省文博单位文物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参加论坛。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红安参加论坛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省文物局副局长郭红主持会议。▲ 图


4月20至21日,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考古调查成果论坛在西宁举行。来自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和西藏、四川、云南、甘肃、新疆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及全省文博单位文物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参加论坛。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红安参加论坛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省文物局副局长郭红主持会议。

图1 论坛开幕式

20日论坛首先由南亚廊道(青海段)调查组成员进行成果汇报,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杜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刘卫鹏、张博分别以《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2017—2018年田野考古调查成果》、《青海海南伏俟城和那亥列城调查》及《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遗产价值评估及申遗策略》为题,全面的介绍了近两年来青海段工作成果。

据杜玮介绍,近两年田野考古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共和盆地、玉树、果洛地区各时期遗存的分布状况,明确了几段古道的具体分布及走向,以道路为基础串联了相关古城及其相关遗存,采集了较多遗物标本及测年样本,确认了部分古城及相关遗存的年代。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民俗、古环境等综合调查,对当地民俗、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古今环境变迁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将为该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提供坚实的资料基础。

▲图2

杜玮馆员:《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2017—2018年田野考古调查成果》

刘卫鹏教授详细介绍了伏俟城和那亥列古城的勘探情况,经勘探基本摸清了两座城址内建筑遗迹的形制和布局,确认了城墙及城门的基本情况,在勘探过程中采集了较多的测年标本,对部分标本进行了测年,明确了其集中使用年代。并且对伏俟城采集的“兲”字文瓦进行了详细的释读。

图3

刘卫鹏教授:《青海海南伏俟城和那亥列城调查》

张博教授从申遗角度出发对整个青海段的遗产价值进行了评估,他认为青海段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数量随着调查不断增多,内涵也日益丰富。但由于文化线路的整体性价值大于单一价值之和,因此将各文化遗产纳入文化线路的框架下进行价值评估,更能反映南亚廊道青海段的遗产价值。同时建议考古工作者从发掘和研究的角度来主动帮助提炼和阐释考古遗址的遗产价值,价值凝练是考古学参与申遗的关键工作。

▲图4

张博副教授:《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遗产价值评估及申遗策略》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闵锐研究员对南亚廊道云南段的调查工作进行了全面介绍,调查工作涉及全省7个地州市近30个县区,共调查古驿道134段,发现大量建筑、村落、桥梁、城址、墓葬等。经调查基本摸清了云南境内古道形成与汉晋、扩展与南诏—大理、完善与元明清、转变与近现代的演变史,初步完成了《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云南段)初查资料分县汇编》等相关调查成果,并对重要城址进行了勘探等工作。

四川大学熊文彬教授从文献资料梳理开始,对南亚廊道西藏境内各段线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并沿线不同时期道路变迁及其遗存进行了介绍,认为从吐蕃—尼婆罗道主辐线并存,实际上是一条辐射性的路网,自拉萨向西、向南至吉隆县热索桥出关,大致形成了北、中、南三条平行的主线。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万娇副研究员介绍,继2018年金牛道广元段、松潘驿道松茂段调查之后,2019年3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调查了凉山州境内清溪道走向及沿途直接与道路相关的桥梁、驿站、城镇、村落、关隘、哨卡、碑刻等,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图5

闵锐研究员:《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云南段2017—2018年工作及展望》

图6

熊文斌教授:《蕃尼古道及其沿线主要遗迹》

图7

万娇副研究员:《南亚廊道凉山段考古调查》

在专题讨论中,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以《相逢在青藏高原》为题,从唐长安城皇家窖藏出土吐蕃金银器;青海都兰吐蕃墓新出金银器宝藏;甘肃大长岭回鹖墓出土金银器;高昌回鹖佛寺壁画与大昭寺藏回鹖银壶,介绍了丝绸之路金银器的最新发现与研究。认为公元7世纪,萨珊波斯和西突厥灭亡后,大批波斯和粟特工匠逃亡吐蕃帝国,吐蕃纺织品和金银器应运而生。随着唐帝国不断向西开拓疆土,又为吐蕃艺术注入了汉文化因素。近年丝绸之路出土金银器为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实物。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俊民研究员在《阳关考古调查与研究》中介绍了阳关作为敦煌通西域的两个关之一,一直为世人所关注,但自斯坦因考察引起的阳关所在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已有的说法均拿不出直接证据,以至于“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时,阳关并未列入。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申遗扩展的要求。从2017年下半年至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对已有的阳关所在点进行了重点踏查,获得了一些新发现,特别是敦煌南赛的发现,将会使目前对阳关及其周边历史地理的认识出现颠覆性认识。

青海师范大学侯光良教授《青藏高原早起交流路线的重建与演变》的汇报,通过自然地理因子与文化遗址为数据源,构建了基于最低成本路径-多点间联通循环累积分析方法,利用GIS空间分析与R语言工具,重建青藏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文化区内与区间的交流路线。此外认为高原早期路线的演变受气候变化、人口增殖、技术(粟黍-麦类种植、动物驯养等)、战争等因素影响显著。

西藏民族大学余小洪讲师《川西高原铜“钺形器”的来源与扩散》的汇报,以四川炉霍呷拉宗M2出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非对称铜“钺形器”为引,分析其起源与演变规律,认为该类器物源自云南地区,是云南青铜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同时又融合了“北方草原地带文化”装饰风格,进而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钺形器”。根据铜“钺形器”、铁柄铜镜、双圆饼首青铜短剑以及漩涡纹球腹双耳罐,可初步勾勒出公元前一千纪,青南、川西、藏东高原通往藏北、藏西高原的交通网络。

图8

林梅村教授:《相逢在青藏高原》

图9

张俊民研究员:《阳关考古调查与研究》

图10

侯光良教授:《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重建与演变》

图11

余小洪讲师:《川西高原铜“钺形器”的来源与扩散》

在论坛中途点评和提问环节,主持人适时做了精彩点评,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主要对南亚廊道考古调查、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申遗工作等内容进行了充分和热烈的学术讨论。最后由北京大学孙华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学术总结,孙华教授认为本次论坛的主题明确、论题集中、关联性很强,紧紧围绕着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考古这个主题。近几年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新发现、新成果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古道交通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以及申遗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学术支撑。最后建议南亚廊道沿线各调查队应紧紧围绕南亚廊道申遗主题,明确调查目标,制定简便、易于操作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方法。在考古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明确申遗对象,划定申遗范围,提炼价值要素,最后概括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整个的价值主题、价值要素和适用标准。

图12:孙华教授作总结发言

图13:现场讨论图14:实地考察

21日参加论坛人员赴青海省海南州海晏县和共和县现场考察西海郡故城和那亥列古城。在现场对这些古城的形制、布局进行了讨论,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诸多建议。

本次学术论坛通过调查成果汇报和实地考察研讨,不仅宣传了南亚廊道青海段以及周边地区的最新考古成果,而且加强了南亚廊道沿线各省区的学术交流,为今后调查工作的开展指明了重点和方向,同时也为青海省文博干部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执笔:杜玮 审核:乔虹)
编辑:蔡 苧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西海郡故城

伏俟城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