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灿若明星洒苍穹——新疆石窟寺巡礼

摘要: 魏一骏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并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佛像和佛寺随后也逐渐在我国出现。石窟原为僧人打坐修禅之所,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佛寺的一种——石窟寺。其大致可分为殿堂窟、中心塔柱窟、佛坛窟等类型。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作为我国的四大石窟早已为人所熟知,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样分布着许多石窟艺术的瑰宝。这些石窟可能不算著名,但它们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丝毫不逊于 ...

魏一骏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并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佛像和佛寺随后也逐渐在我国出现。石窟原为僧人打坐修禅之所,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佛寺的一种——石窟寺。其大致可分为殿堂窟、中心塔柱窟、佛坛窟等类型。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作为我国的四大石窟早已为人所熟知,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样分布着许多石窟艺术的瑰宝。这些石窟可能不算著名,但它们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丝毫不逊于四大石窟。

新疆面积160余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陆域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其地形特征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即在南北方向上三条山脉和两个盆地相间排列。在北边的阿尔泰山和中部的天山山脉之间,夹着准噶尔盆地;而在天山山脉和南部的昆仑山之间,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世界第二、我国第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间。

这样的地形特点,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疆石窟的分布。天山山脉以南、顺着塔里木盆地的北沿,由西向东依次较集中地分布在古龟兹(今库车、拜城、新和一带)、古焉耆(今焉耆回族自治县一带)以及古高昌(今吐鲁番一带)三个地区。据统计,新疆省境内共有近千个洞窟,本文将择其要者略作介绍。

二.克孜尔石窟

说到新疆石窟,首推当是克孜尔石窟。克孜尔石窟分布于天山南麓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公里木扎提河北岸的断崖上,它西距拜城县城约60公里,是全国现存开凿最早的石窟,也是新疆境内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壁画面积有1万平方米左右。

1903年,克孜尔石窟还是个被人遗忘的地方,山下只住了一户人家。1906年,由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派出的第三次“普鲁士皇家吐鲁番考察队”来到了这里,此次考察队队长是德国考古学家格伦威德尔,另有队员勒考克、巴图斯和波尔特三人。他们惊讶于在这样偏僻的山谷中还有数量如此惊人的艺术珍品,于是他们留了下来,对洞窟型制、壁画内容、纹饰图案等都做了详细记录,拍摄了照片,并对洞窟进行编号。离开时,考察队切割了壁画的精品,连同此次发现的诸如写本、塑像等文物一同运往柏林。

实际上德国考察队的这次行动,只是二十世纪初,俄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外国考察队盗掘新疆石窟的一个缩影。除了外国考察队的人为破坏,新疆地区自然环境对石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克孜尔石窟开凿时间可早至约三世纪,造窟持续时间可晚至八世纪左右。我国著名佛教考古专家宿白曾对克孜尔石窟进行分期:第一期在公元4世纪,第二期在公元5世纪,第三期在公元6、7世纪,其中第一、二期是克孜尔石窟的鼎盛时期。克孜尔石窟现有编号洞窟236个,窟形保存完整的有135个,其中90个是支提窟(即中心塔柱窟,主要供信徒巡礼使用),45个是毗诃罗窟(即禅窟,主要供僧人禅修使用),另有一些供僧人起居使用的僧房。窟形主要有主室长方形、纵券顶,后设方柱、柱前开龛,两边开甬道通后室的中心柱窟;窟室高大,正壁塑大佛的大像窟;还有主室为较规则的方形,顶作纵券或横券、穹窿、套斗、覆斗的方形窟。

在这236个洞窟中,保存有壁画的约有80个,其内容以本生、因缘和说法故事为主,在晚期壁画中出现了千佛图。克孜尔石窟壁画属于水墨重彩画,一般都要经过起稿、勾线、晕染和成色等工序。人物的形态除用墨线勾勒和色彩晕染相结合外,还用龟兹地区特有的硬笔刻划出人体各部位的轮廓,尤其是晚期的作品,墨线运用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东汉时期的洞窟型制以中心塔柱窟和大像窟为主,壁画内容主要是本生故事和说法图。在众多龟兹艺术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后来因莫高窟而闻名遐迩的飞天形象。在克孜尔石窟众多飞天形象中,47窟的飞天是早期的代表作。此窟中飞天有的举缯盖、有的合十,空中香花飞散、宝珠飘逸,如同一个盛大的欢腾歌颂场面。飞天成为美的化身在印度艺术中就已形成,而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又付诸更高的美感,使该窟成为早期艺术中的佼佼者。

这个时期的壁画用色以红、绿、蓝三色为主,风格上还较粗糙。人物画大多先用粗线条画出轮廓,再用粗糙的平涂法来刻画和表现身体细部。这样的风格虽与中原地区出土的东汉早期墓壁画有一定相似之处,但这仍是当地民族的创作。

到了西晋时期,除了沿用上一时期的窟形外,新出现了方形窟,且僧房数量有所减少。这个时期的壁画内容以本生故事为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壁画中还出现反映当地居民农耕及生活的内容,如13窟的商旅负贩图,以及175窟的二牛抬杠图,这些无疑都是当时现实生活通过艺术手法的再现。

南北朝至隋之际,绘画技巧已将人物画和动物画运笔技法融为一体,人物和动物的轮廓线是“屈铁盘丝”式的细线条,并用赭红色进行烘染,给人以柔和、圆润之感。这一时期的作品中,163窟的八王分舍利图具有一定代表性。画中描绘了身骑高头大马的武士来分取舍利的情形,这样的内容是之前时期未曾出现过的。

唐宋时期,无论是窟形,还是壁画风格及内容都更为多样化,壁画的形式也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与中原地区风格更为接近。如67窟的伎乐天,以佛为中心,四身伎乐天各做舞蹈动作,边饰以几何菱形纹图案和花朵墙装饰。这幅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龟兹地区盛行伎乐的情况,还表达了统治阶级希望死后升入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

总的说来,绚丽多彩的克孜尔石窟不仅是佛教的直接产物,也是在融合印度、犍陀罗、中原地区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加入本地区的元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它还是西域人民生活劳动的写照,为进一步研究龟兹地区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三.克孜尔尕哈石窟

出库车县城西北约14公里,有一个高大的烽火台,老百姓管它叫克孜尔尕哈土塔。关于这个土塔还有一段传说:很久以前,这里住着一个国王,他有一个十分疼爱的小公主。为了女儿的前途,他请人预测了公主的未来,不料结果却是公主将会被毒蝎蛰死。这个预言让国王心中蒙上阴影,为保护公主他在隔壁上建了一个高高的烽火台,让公主住在里面躲避伤害。没想到最终毒蝎还是钻进了送给公主的苹果中,公主误食了苹果不幸身亡。人们十分怀念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于是把公主居住的烽火台叫作克孜尔尕哈,在维语中是要让姑娘留下来的意思。在这个烽火台东北1公里左右的盐水沟山谷中有一处石窟群,这就是克孜尔尕哈石窟。

克孜尔尕哈石窟共有52个洞窟,窟形较完整的有38个,窟形主要是中心塔柱窟,后期流行方形窟,佛像雕刻在正壁的佛坛里,主要当作讲经堂。但也有比较特别的窟形,如24窟的七角形石窟。

该窟仅11个窟有残存的壁画,从绘画风格推测是北朝到唐朝的石窟。其中六、七世纪壁画最多,说明这段时期克孜尔尕哈石窟的鼎盛时期。虽然现存的壁画不多,但内容丰富多彩。13窟的尸毗王本生故事画所描绘的尸毗王忍痛牺牲的镇定姿态与割肉者的凶狠形成鲜明对照,对人物形象的描绘顿时生动起来。像这样的大幅本生故事画在龟兹石窟中是比较少见的。在14窟中绘有龟兹国王及家族的供养人像,从壁画中可以看出古龟兹人着装风格喜穿翻领、窄袖、束腰式样的短袍,腰间系带,足穿高靴。由此可见,壁画上许多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少古龟兹文化信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克孜尔尕哈石窟的壁画内容不是被组合在菱形格内,而是独立的画幅,一幅画概括一个单独的故事。在壁画技法上,采用平涂法再加上适当的晕染来表现人物身躯,用粗细不匀的线条来勾勒轮廓。

虽然规模较其他石窟群小,但克孜尔尕哈石窟仍是典型的龟兹风格石窟群,具有重要文化价值。

四.库木吐喇石窟

从地理位置上看,库木吐喇这个小村子离克孜尔并不远,位于库车县城西南约30公里处,与克孜尔石窟分布在同一座山中。它的开凿晚于克孜尔石窟,约始于六、七世纪,在十、十一世纪趋于衰落。

库木吐喇石窟是新疆第二大石窟群,已编号石窟有112个,其中31个窟中保存中较完整的壁画。由于经历了龟兹王国、唐代和回鹘的统治,因此相应地,库木吐喇石窟按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种。

最早统治该地区的是龟兹王国,其留下的龟兹风格壁画艺术在库木吐喇石窟中占有重要地位。龟兹风格壁画持续时间长、数量最多、内容丰富,且构图形式多样。这反映出龟兹王国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社会安定的状况。早期壁画中由于受到克孜尔石窟影响,人物画有脸型圆润、手指纤细的特点,并且讲究装饰效果的艺术特色。如21窟穹窿顶部的菩萨像,头戴宝冠,佩项圈、璎珞、臂钏,唇上有八字胡髭,头向左倾斜,身体呈S形。人物用线条勾勒轮廓,重彩涂抹衣饰,画面色泽鲜艳,十分精美。这一期的色彩以石青、石绿和土红色为主,底色多用重色。

自从唐王朝在龟兹设立安西都护府以来,库木吐喇石窟壁画的风格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原风格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发现的汉文题记中可以看出,该窟是龟兹地区汉僧居住最多的地方,可以确定是汉人开凿和主持的窟室有十几个之多。这个时期的壁画内容,出现了许多诸如西方净土变和弥勒变的经变画,其内容已明显地转入大乘佛教的思想。在绘画技法上,与克孜尔石窟的“屈铁盘丝”相比又增添了一分圆润。其色彩的配置具有典型唐代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十分相近。

库木吐喇石窟中的回鹘风格壁画是龟兹石窟中所特有的,这个时期是库木吐喇石窟壁画走向衰落的时期,开的窟规模也都较小。壁画基本上是大乘佛教的内容,还有回鹘供养人的形象,其形象仍保持着龟兹时期的一些特点。晚期的壁画作品不似早期,注重色彩的配置,这也说明随着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从某种程度上加速了龟兹佛教艺术的衰落。

库木吐喇石窟是龟兹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龟兹壁画艺术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全过程。其包含的三种不同风格的石窟,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是龟兹石窟的杰出代表。

五.森木塞姆石窟

在库车县东北40公里处的牙哈乡克日什村有一处著名的石窟群,这处石窟群分布在一条叫森木塞姆沟谷中。森木塞姆在维语中意为溪水,今天这里还有溪水流淌。这是一座以大型寺庙为中心开凿的石窟,大约始建于五世纪,废弃于八世纪左右。现已编号的洞窟有52个,其中窟形完整的有30个,13个窟中保存有壁画。该石窟主要窟形为中心塔柱窟、大像窟和方形窟,其中最多的是套斗式的方形窟。

壁画内容以因缘故事为主,本生故事已退居次要地位,且这两类壁画基本都是以动物为创作对象,采用对称的构图形式,使得画面充满了生趣。通过这类题材壁画的描绘,将佛陀一生行善的故事用高度概括的手法,描绘于单独的画幅中。此外,壁画中还有大量龟兹供养人形象和民族图案。早期的43窟因缘故事画有一定的特点,画面用白、灰蓝、石绿和赭色相间的色彩,绘制出连续的菱形格纹。佛坐于菱形格中央菩提树下的方形台座上,两旁绘有各种动物,以阐明故事情节。这幅作品人物线条明晰有力,色泽鲜艳,立体感强,充分体现出龟兹画师们的精湛技艺。进入晚期后,壁画中佛传故事和涅槃故事更少,而出现了千佛画。在绘画的技法上,用墨线勾边的艺术手法增多,人物画的轮廓线不仅是铁线描法,而且还出现类似游丝描的运笔方法。

虽然受到一些大乘佛教的影响,但总体说来,森木塞姆石窟壁画内容仍属于小乘佛教的范畴。

六.吐峪沟石窟

吐峪沟石窟在吐鲁番县城西北约55公里处,属于鄯善县吐峪沟乡,是吐鲁番地区目前已知开凿年代最早的石窟,距著名的高昌故城仅15公里左右。在五至六世纪,即北凉至麴氏高昌统治期间,吐峪沟开始大规模地建造寺庙、开凿石窟,到了唐代西州时期,丁谷寺成为境内重要的寺庙。九至十二世纪时,吐峪沟石窟寺院仍然受上层统治者重视,进行了修缮,在十五世纪废弃。

吐峪沟石窟现有编号洞窟46个,有9个洞窟保存有壁画。石窟主要依峭壁开凿,可分为沟东、沟西两部分窟群,特别是沟东的洞窟窟形高大,气势宏伟,还有少量土坯垒砌的洞窟。遗存的壁画反映出多种文化对高昌石窟艺术的影响,在宗教史、中西交通史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沟西的南侧窟群上下交错,底层有一中心柱窟,窟门外原有木构窟檐;另一纵券顶窟正壁开小洞室,侧壁各开两个小洞室。山顶有一佛塔。北侧窟群沿崖壁连排,总长100余米。以中心柱窟为中心,两侧对称分布了小型纵券顶窟,洞窟采用依崖土坯砌筑的方式建造,窟前有长廊及土坯建筑。而在沟东,南侧的窟群分布相对集中,亦有一中心柱窟,内存有壁画。其余洞窟散布在偏北的悬崖峭壁上。北侧窟群依山形呈扇形分布,窟形主要为中心柱窟、纵券顶窟和穹窿顶窟,一些洞窟门外的崖壁上仍留有木构窟檐的遗迹。窟群中部洞窟的下方有依山体建筑的窟前建筑,采用了夯土与土坯砌筑的方式建造,与上方的洞窟之间呈明显成组关系。建筑遗迹中可见残缺的墙垣、塔基和窟室。

将吐峪沟石窟与龟兹石窟、敦煌地区石窟相比较,我们可知其中心柱窟的窟形和壁画的技法受龟兹影响很深,而覆斗顶和千佛等壁画的内容及布局,又与敦煌地区石窟相似。但吐峪沟石窟土坯垒砌的建造方式、佛像下座的胡床等又体现出鲜明的高昌地方特色,是我国佛教艺术的珍贵实例。

七.柏孜克里克石窟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吐鲁番东北东北大约45公里的火焰山主峰山腰、木头沟西岸的陡崖上,是吐鲁番地区壁画内容最丰富、保存较好的一处石窟,现存洞窟83个,约有一半洞窟保存有壁画,壁画总面积达到1200多平方米。

其始凿于麴氏高昌时期,历经北朝、唐代、五代和宋代,一直到十四世纪都是高昌地区的佛教重镇,约于十五世纪被废弃。原本信仰摩尼教的高昌回鹘王室皈依佛教后,在全面继承高昌原有佛教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创造了窟群壁画中的精华,使该窟发展鼎盛时期,故而其为回鹘文化艺术宝库。

柏孜克里克石窟的洞窟和壁画历经了不同时期的重修重绘,早期遗存较少,在一些窟室也有重绘现象。洞窟形制主要可分为三种:中心柱窟、长方形纵券顶和穹窿顶带回廊式。唐代西州以后,运用土坯在崖壁上起券;到了高昌回鹘时期,这种洞窟建筑艺术达到了很高水平。部分木构建筑反映了高昌地区对中原建筑技术的借鉴,以及当地与龟兹文化的融合,是了解古代回鹘社会、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窗口。其中穹窿顶带回廊式的洞窟形制是目前新疆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

窟中壁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麴氏高昌时期、唐西州时期和回鹘高昌王国时期。其中以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的最为丰富,壁画多为大型佛本行经变画,绘于窟门两侧的供养人像以回鹘人为主,晚期洞窟内有着蒙古服饰的供养人。窟内保存有诸多不同民族的服饰、题记,证明了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民族文化精髓,对研究不同文化交融和汇集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980年,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了粟特语的摩尼教经卷抄本,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少数粟特文摩尼教经卷之一,这对于展示丝绸之路上多种宗教传播的和发展意义非凡。

柏孜克里克石窟在新疆石窟中具有独特地位:作为东西各种文化交汇的地点其形成了多元的特色。在思想内容上,除了佛教以外,还受到摩尼教等其他宗教的影响。而这里作为回鹘佛教艺术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宝库,为学者研究高昌回鹘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八.余论

新疆还有许多本文未及介绍的石窟,它们同样是组成新疆石窟艺术宝库的一部分。单从以上介绍的各石窟来看,由于新疆地处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区,其石窟艺术风格也融合了印度文化、本地文化和中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创造了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绘画艺术,对中原地区石窟的兴起和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它们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也是研究当地各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在新疆这方广袤的土地上,犹如一颗颗洒落的明星,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分类: 中文 研究
关键词:

吐峪沟石窟

克孜尔尕哈石窟

下级分类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