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虚空千色彩,依稀紫金容 | 敦煌藏经洞出土绢画赏介

摘要:   绢画(也称帛画) 是以丝织品为原料, 采用天然的绘画原料, 运用传统工艺绘画技法而绘制的国画品系, 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其中最为闻名的当数敦煌莫高窟出土的绢画, 它们色彩沉稳, 质感厚重, 具有神圣的禅味。公元1900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 ,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今第17窟) 被打开, 这些秘藏千年的珍贵艺术品与敦煌文书同时出土, 由此轰动了整个世界。   ...

  绢画(也称帛画) 是以丝织品为原料, 采用天然的绘画原料, 运用传统工艺绘画技法而绘制的国画品系, 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其中最为闻名的当数敦煌莫高窟出土的绢画, 它们色彩沉稳, 质感厚重, 具有神圣的禅味。公元1900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 ,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今第17窟) 被打开, 这些秘藏千年的珍贵艺术品与敦煌文书同时出土, 由此轰动了整个世界。

  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的敦煌“藏经洞”的发现, 是中国乃至世界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也是人类文化艺术史上永载史册的大事, 它使得大量8~10世纪的绘画作品得以面世( 一般统称为“敦煌遗画”或“敦煌绢画”) 。而国际“敦煌学”的滥觞和敦煌艺术的流播, 更使敦煌成为艺术家心目中的圣地。

  敦煌绢画内容极为丰富, 有各种佛像、菩萨像、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像和装饰图案画等类,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稀世之珍, 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最杰出贡献。1900年, 藏经洞被王道士重新打开时, 近千年的绢画大多保存完好, 但这些艺术珍品一出世就同敦煌文书一起流失海外, 现大多流散于英国、法国、印度、俄罗斯等地, 少量为中国国内所藏。斯坦因所获绘画品分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430件敦煌绢画藏于密室, 被分为整幅和残片两部分, 其中完整的共有260号, 残片的最高编号是170号;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藏有254件。伯希和所获绘画品有232件, 现藏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奥登堡所获艺术品将近300件, 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此四博物馆为收藏敦煌绘画品最多也最为集中之处, 总共有近千件。此外, 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波斯顿美术馆、日本白鹤美术馆等地及国内也有零星的敦煌绢画收藏。

  

  

  

  敦煌藏经洞艺术品以绘制材料的质地类分, 包括绢本画、麻布画、纸本画等, 还有一些木雕艺术品。以绘画性质类分, 有设色、白描、版画、小样粉本等。绢画、麻布画基本为彩绘, 少数为白描。纸本画设色者所占比例不大, 特别是散在文献中的一部分多为白描, 但也有一些是彩绘。版画大多为墨印, 也有少数着色的。以绘画形式类分, 包括单幅画、组画、连环画、插图及草图。这些绘画品的创作时间上至初盛唐, 下至宋中晚期。其上书有大量供养人及绘画发愿文题记, 发愿文被书写成功德主的“邈真赞”, 即其个人一生事迹及品行的颂记文书, 完全成为社会历史文献。

  

  从绘画题材看, 藏经洞艺术品内容与敦煌壁画大致相同, 有尊像画、说法图、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佛传故事、世俗供养人等等。这些画大小不等, 巨幅画可达2~3平方米, 小者有仅具几平方厘米的, 但均保存完好, 色彩鲜艳如初, 这在壁画中是不易看到的。绢画大多是独立的画幅, 与壁画相比, 更接近于后世画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卷轴画。它们大多为上乘之作, 线条刚劲有力, 着色适当、协调, 与敦煌壁画形成互补关系, 共同构成敦煌绘画艺术的整体。

  

  敦煌绢画大多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经过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时期, 仍能保存有内容和数量如此丰富的绘画艺术品, 在世界各地都极其少见, 加之这些艺术品特殊的质料, 因此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这些艺术精品大体作于中国绘画史的前段, 即公元3世纪至10世纪, 这正是现存绘画作品较少的时期, 正好弥补中国绘画史上唐代卷轴画真迹的稀缺, 是中华民族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敦煌绢画亦是研究佛教图像学的重要数据, 尤其是对于佛教诸尊形象的研究, 更是不可或缺的材料。这些绢画虽然写实繁复、线条严谨, 却丝毫没有匠气, 反而充满了生动自然的神韵, 它们画面精细、一丝不苟, 线条流畅、圆润秀丽, 彩带飞旋、衣裙飘逸、眉目传神、姿态各异, 充满敦煌艺术的魅力。欣赏敦煌绢画, 是一种高雅、别致的艺术享受, 本文介绍一些敦煌绢画中的精品, 以飨读者。(文/党燕妮 陈军)

  

观无量寿经变相图

  十世纪初五代

  绢本彩绘

  尺寸:141 x 84.2 cm

  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伯希和敦煌绢画

此图是由二块绢缝合拼接而成,画面自上而下分为三个部分,最上端为西方净土、未生怨及十六观、最下方是供养人像。其中西方净土又可分为净土宫殿楼阁、阿弥陀佛说法、莲池等三部分组成。画面最上端为表现净土的宏伟建筑群,宫殿楼阁、富丽堂皇,画面中部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正在说法的场景,以阿弥陀佛为中心,两旁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及弟子、菩萨等围绕听法。露台上有伎乐舞蹈、奏乐,下方绿色宝池中有莲花及化生童子。

在宝池下方为未生怨及十六观,这与一般的绘画将此绘于画面二侧不同。左半部为十六观,表现佛为韦提希夫人阐述的种种观想内容,仅取其中的几个场景绘出。右半部描绘的是未生怨,表现阿阇世太子幽禁频婆娑罗王的故事。画面的最下方绘有八位供养比丘像。此图绘于十世纪初,色彩鲜明,是现存敦煌绢画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作品之一。

极乐世界宝楼阁及虚空庄严。

十六观与未生怨变相图。

供养人像。

九世紀 唐代 絹本設色

  规格:41 x 18.5 cm

  此像幡为英国人斯坦因于一九〇七年从中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收集

宝手菩萨,音译啰怛曩播抳。又称宝掌菩萨。位列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九尊中之第六位。此菩萨以净菩提心之如意宝珠成满世间及出世间之悉地,犹如意珠在手,能满足一切所愿,故称宝手菩萨。密号满足金刚,种子为(pam!),三昧耶形为三股杵。其形像乃左手按腰持莲花,花上有三股金刚杵,杵上并有宝珠焰鬘,右手舒掌托宝珠当胸,半跏趺坐于赤莲花上。

  此图虽然看起来是在敦煌制作的,但表现出一些印度的特征。菩萨两手捧着火焰宝珠,脸和上半身施用金彩,透明的撒花的衣料之下的腿部也有金彩。与此相应的Fig.98中的像也是同样的表现手法,只是身体的色彩是红的。两像的璎珞上均有三行白点,绶带有左右相称的褶子垂在两腿间。这些表现可能是受西方的影响。Fig.99的《观世音菩萨像》也属这一画群。

  

  

唐代 8世纪

  麻布刺绣

  高241.0cm 宽159.5cm

  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巨型刺绣画,长方形,表现的是释迦牟尼在灵鹫山说法的场景。为使刺绣牢固,使用了两层绣地——本色绢背衬以本色麻布。绣品中主要使用了自北朝自盛唐间十分流行的劈针针法,但大多数针脚较长,约在0.8-1.0cm左右,应该是介于劈针和平针之间的过渡期。因此,这件绣品的年代不会太晚。

  绣品中心是释迦牟尼的形象,他站在斑驳的岩石之前,这些岩石代表的正是灵鹫山。释迦牟尼身披红色袈裟,坦露右肩,赤脚立于莲座之上,莲座两侧各有一白色狮子,他的身后有背光和头光装饰,右手笔直指向地面,左手在胸前提起袈裟,这是在这类场景中经常出现的姿势。其头部上方则是一蓝色华盖,华盖两侧各有一飞天形象。释迦牟尼两侧各有一佛弟子和菩萨,均是赤脚立于莲座之上的形象,菩萨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佛弟子除了头部之外,身体的其馀部分均已缺失。

  绣品的右下方跪著四个男供养人,其中一人为和尚装扮,另外三人则均头戴黑色襆头,身穿蓝色圆领袍,身后是一个站立的男性侍者;左下方是则跪有四个女供养人,头梳发髻,身穿窄绣襦,外罩半臂,身系各色长裙,有的披有披帛,一妇女身旁还跪有一男童,他的尺寸特别小,她们身后站立著一个身穿袍服的侍女。供养人身旁的题记上绣有“义明供养”、“一心供养”等字,但多已湮灭不可辨认。

  刺绣佛像在唐代十分常见,而且在敦煌文书中也经常可以看到。P.3432《龙兴寺卿赵石老脚下依蕃籍所附佛像供养具并经目录等数点检历》中载有:“绣像壹片,方圆伍尺”;“绣阿弥陀像壹,长三箭,阔两箭,带色绢”。唐时一尺约为30cm,吐蕃时期的一箭约等于50cm,即前一件绣像约方圆150cm,后一件绣阿弥陀佛像长150cm、宽100cm,比此件小。

十世纪乾德六年(968年)北宋佛画

  绢本彩绘

  尺寸:106.8×58.9 cm

  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收藏

这幅绢画在敦煌遗画中非常出名,它的出名是因为这幅画是第一批从莫高窟藏经洞流失的敦煌绢画。当年王道士偶然发现藏经洞后,曾去找过时任敦煌县令严泽。1902年,王道士从藏经洞中挑选了几幅字画,步行50里,再次赶往县城找到继任县令的湖北同乡汪宗翰,向汪知县报告了藏经洞的情况。在王道士送给敦煌县令汪宗翰的书画中,就有这幅画在里面。后来汪宗翰在1904年将这些书画又转送给了甘肃学台、著名金石学家叶昌炽。而后转入福州梁氏之手,再转入浙江吴兴蒋汝藻之手,而后流落日本、纽约,最后弗利尔美术馆从纽约购买。从弗利尔馆藏号看,此画于1930年从日本山中商社购入。

  在上世纪初叶,全世界最大的经营中国古董买卖的机构就是日本山中商社,其灵魂人物就是日本古玩业巨子山中定次郎。正是由于山中商社的推波助澜,山中定次郎的强力运作和大肆掠夺,海量的中国珍贵文物像潮水一样流失海外,开始了背井离乡之旅。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敦煌藏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