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初心|从希腊到中国—揭秘敦煌阿富汗珍宝展背后的人文历史(1)最初的素心

摘要: 邵学成 丝绸之路与阿富汗宗教考古美术 敦煌的阿富汗展览在万众期待中开始展览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再次考察阿富汗归来的邵学成博士会为你继续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观看到了这些珍贵的文物,耳闻目睹了很多新鲜的知识,对于邻居阿富汗的考古美术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一次邵博士将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中阿两国的一段学人故事。在飞往阿富汗喀布尔的飞机上,我的思维一直随着气流和机身抖动而颠簸着。为了平复 ...

 邵学成 丝绸之路与阿富汗宗教考古美术

    敦煌的阿富汗展览在万众期待中开始展览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再次考察阿富汗归来的邵学成博士会为你继续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观看到了这些珍贵的文物,耳闻目睹了很多新鲜的知识,对于邻居阿富汗的考古美术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一次邵博士将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中阿两国的一段学人故事。

    在飞往阿富汗喀布尔的飞机上,我的思维一直随着气流和机身抖动而颠簸着。为了平复些许紧张的情绪,我从随身携带的书包中掏出了这本小书《从希腊到中国》,这是我曾经深爱的一本小书,小书不大不厚、32开大小,印刷装桢都是上个世纪的特色。小书一页页的打开再次翻看,在阳光下泛黄的书页格外温馨。

    喜欢它,因为它是中国最初的一本翻译介绍阿富汗宗教考古美术的小书,也是上个世纪译介阿富汗的最好的一本半通俗读物。译者是原来敦煌研究院的常书鸿先生(1904—1994),著者是原来法国吉美博物馆的馆长勒内格鲁塞(René Grousset,1885—1952)。

    长期关注东方历史研究的格鲁塞在写这本小书之前,自己并没有去过阿富汗,而是利用整理的之前馆藏的阿富汗出土文物以及其他地区的文物进行的研究讨论,法文原著出版于1948年。在此之前,格鲁塞已经出版了一系列的东方学著作,他的大历史视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欧亚历史。

    译者常书鸿先生也没有去过阿富汗,但是早年在法国留学学习艺术,关注到法国学界一直研究敦煌和阿富汗的经历,也让常先生一直关注着法国的文化艺术动态。

    1951年常书鸿先生访问印度时,在外文书店购得此法文书,简单阅读后爱不释手,认为可以帮助参考研究敦煌艺术,普及大众。因为当时国内缺乏国外研究资料,很多国际的研究信息并不全面。

    当时同行的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先生(1898—1958)知道后,也非常喜欢阅读这本小书,鼓励常书鸿先生努力翻译,尽早出版,造福学界。

    常书鸿先生铭记在心,积极准备翻译,为敦煌、为中阿文化交流尽一份力,因为常书鸿先生最初也是在法国阅读到敦煌的著作后,决定回国投身敦煌艺术研究。从世界明珠法国巴黎到大漠西北的敦煌,抉择需要无限的勇气。或许也可以解释为阅读有时候的确可以改变一些人的人生,有时候就悄无声息的发生了,这或许就是知识的力量。

    但是不幸的是,后来很多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最初的美好设想,很多大时代的背景下,就连出版一本小书也需要很多机缘。

(1966年4月阿富汗国王查希尔在机场送别中国访问团,查希尔于1961年发现展览中的希腊化遗址阿伊哈努姆)

    1958年,尽管当时中国的国际航线还未具备开通飞行到阿富汗条件,但为了中国文化外交事业的发展,郑振铎先生毅然接受任务,决定出访阿富汗,但飞机失事遇难,为祖国文化外交事业献身。

    郑振铎先生一生热爱学术研究,著作等身,利用各种机会和有限的时间努力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历史,积极推进中国与各国之间的学人、学科和研究资料交流,让很多学科研究在中国得到推进。

    郑振铎先生的罹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后来阿富汗文化艺术研究在中国的滞后、被忽视,因为一个学科的最初发展是需要这样有影响力人物来推动呼吁,也需要有大视野的学人来厘清其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和贡献。

    在那个过去的世界封锁中国的时代,能有机会外出访问的人很少,人文学者间的交流也都被政治形态和帝国冷战格局背景所挟持。

    常书鸿先生在研究敦煌艺术的同时,后来也忙于各种文牍工作,中间又经历十年文革浩劫,最初所译书稿基本散失。但敦煌的发展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下,发展的越来越好,也成为中国第一批申报成功世界遗产的项目之一。

    1982年78岁的常书鸿先生调任北京工作,将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的位置让渡给段文杰先生,自己担任名誉所长。

    在北京的工作岁月里,常书鸿先生对于一些逝去的思想和想法慢慢复苏起来,常书鸿先生回头自顾,自己竟然繁忙之余没有什么理论著作留下来,于是常书鸿先生又开始整理自己过去的文稿。

    1984年常书鸿先生在社科院的好朋友耿昇先生的帮助下,积极校对书稿文字,裁剪体例,削减文字,该书在1985年得以最终付梓发行,铭刻一代学人友谊。

    或许冥冥中注定开始了一段缘分,因为我后来渐渐对阿富汗越来越感兴趣,就渐渐关注这本小书里面的人和物。

    格鲁塞是继DAFA著名的阿富汗考古学家哈金后,继续担任法国集美博物馆馆长,二战后曾经访问亚洲日本,1952年环球旅行至加拿大时去世,一生著述丰硕,也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汉学家之一。

    这本书很小,也便于阅读,很有意思,将希腊和中国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很多时候都很不错,里面主要的成就还是将阿富汗的历史时期进行了串联,从希腊时期到佛教时期的各种艺术思潮进行比较思考,见地都很不错。

    在几年前读书的时候,2012年导师李军教授的博士读书会上重点推荐这本书,当时无人肯接手,因为大家觉得内容生僻,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研究其相关的著作,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难以完成。

    这也是阿富汗研究在中国的现状,我当时在现场也没有说什么,因为想说什么的确很难,尤其是自己还未了解清楚的前提下,沉默或许可以积聚更多的力量。

    后来就是一路追求的故事,这些年一直努力的找机会奔波各处寻访研究相关学人,收集研究资料之外,也获得了一些慰籍人心灵的东西,陆续见到了阿富汗研究相关的学人。

    上个月的法国国庆日那天,我有幸见遇到了耿昇先生,他给我讲了很多当时的书籍翻译情形,耿昇先生记忆很清楚,当时为了尽快出版,他与常书鸿先生一起努力翻译校对,缩减的字数都还记忆犹新,他也谈到了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看法和理解,一些学人间无私的往事让我很敬佩。

    因为这本书在1985年出版时,阿富汗已经陷入战争的深渊,没有人知道这个国家的未来会怎么样,此时翻译出版,也是学人能发出的最好的和平呼吁。

    当时我就想,面对现实的窘境,或许我可以做一些小事情,来完成心中对于逝去一代学人和情怀的一些祭奠吧。

    这次去阿富汗,旅行行囊中我专门带了这本小书,在阿富汗的考察行程中随身携带着,用巡礼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敬意,这或许是我可以做到的。

    无独有偶,在飞往喀布尔的同行邻座,是来自敦煌研究院的一位先生,我认真的讲述了这件往事,请教了一些问题,更感觉此次访问的

意义。因为无数的敦煌人都是在芳华时期就投身西北荒漠中的敦煌,他们的理想都是用青春和一生作为注解的。

    这些年,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有机会完成过去先生们的愿望,努力尝试着再往前走一步,虽然很难,虽然竭尽全力,但是我知道,努力会有回报的。即使在无情的现实和混乱的阿富汗局势面前,在大多数无奈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可以去做一些事情。

    因为没有人能够在永恒的天空下永远活着,最博学的人、最美丽的女人,即使听过安拉声音的先知穆罕默德都将枯萎死去,一切皆为短暂。唯有天空和那些伟大永不消失的灵魂就在云端、在大陆的彼岸浮现着,在所有事物消失后仍然长存,它们有时也在梦境中鼓励几乎有时快要放弃的我,让我感觉理想的价值,去直面所有的苦难。

    喀布尔的阳光一直很耀眼,飞机下的崇山峻岭,或许一直在见证着人世间发生的各种事情,但它只是巍峨不动,沉默不语。无数的历史过客都在这里笑着说再见,却也深知再见遥遥无期。

    我带着这本小书走进了阿富汗,跟随中国访问学者团走进了书中描述的一些历史区域,触景生情,也在心中默念很感谢一路帮扶我的师友们。

    现在的敦煌也在积极进行着阿富汗的展览,为了呈现最好的展览和服务,敦煌人齐心协力夜以继日的努力奋斗着,勤勉、低调、务实为展览付出全部的能量。

    敦煌莫高窟古老的建筑、石窟、壁画和雕塑艺术,也迎来了自己的“老”朋友,因为佛教东传过程中,阿富汗是最重要的中转站和拐点,而敦煌文化遗产中保留了大量的中亚和阿富汗的古代物质文化遗存。同时,文化交流也是双向的,敦煌也为世界文明的共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阿富汗这些年的让人欲哭无泪的遭遇和命运,让很多人开始怀疑世界和人生,和平在大多数阿富汗人眼中只是希望的憧憬、而无法实现。希望也是挡不住子弹的,积极自救的同时也更需要外部的帮助。

    面对多灾多难的友邻,在失望中寻找希望,因为天空越黑暗,越能看见星辰。这种复杂的状况也让更多人默默的担负起责任,通过展览呈现那份力所能及的关怀、实现那些未完成的梦想。敦煌举办的展览和我阅读的这本小书偶然的衔接在一起,这一切真的是冥冥中的注定和缘分吗?过去历史中的愿望真会照进现实实现吗?

一个人、一个应诺、一辈子,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许许多多的爱心和互助,一个美丽的新承诺,终于实践。

    如果常书鸿先生、郑振铎先生在天之灵感知到这一些信息,也会很欣慰吧,先生们翻译的书中的这些文物都进入到了敦煌,在他们青春奋斗的场所、在他们曾经无数次凝视的莫高窟正在展览着,继续延续着那些永不褪色的人类智慧的韶光。

    其实,光阴转瞬即逝,或许最好的回忆就在当下,这些最单纯的瞬间在眼前,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作者简介:邵学成,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与美术考古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曾任UCLA中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14-2015)。博士论文是中文世界中第一篇关于阿富汗考古学艺术史和巴米扬佛教美术研究史的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李军教授),其也是首次实地考察阿富汗和巴米扬遗址的研究人员、中方学者代表团之一(2017)。长期关注研究阿富汗和丝绸之路宗教考古美术,调查大部分收藏阿富汗文物的博物馆。近期将会在敦煌阿富汗展览期间为大家介绍撰写相关的基础研究文章,举办一些公益讲座和其他宣传活动,同时关于其他的展览介绍也在慢慢撰写,以期抛砖引玉。

文章图文主要来源于(株式会社)黄山美术社、敦煌研究院、DAFA,Kabul National Museum,何平、刘拓、蒋瑞霞等机构个人

特别感谢:中国驻阿富汗喀布尔大使馆、阿富汗驻华北京大使馆

原创文章,欢迎约稿出版、投稿发表、沟通交流、赞助支持。

联系邮箱:yingwei101121@163.com

分类信息

作者:邵学成

更多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