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 陈淳:再谈“西汉纸”的真与假

编者按1.《骗局、神话与奥秘:考古学中的科学与伪科学》一书提到,科学是不带偏见的观察。但是,对于科学家来说,并不总是能够驾驭自己的想法。而考古材料常被人们用来证实某些想法,这种做法往往会损害科学。2.“西汉纸”是1960年代人民创造历史运动的产物,有学者借以否定蔡伦造纸的历史记载,以推前造纸术发明的时间。之后又有不少“西汉纸”的发现,都 ...

• 拓跋鲜卑先祖“石室”——嘎仙洞遗址

拓跋鲜卑先祖“石室”——嘎仙洞遗址文 / 长海 图 / 庞雷嘎仙洞远景(南—北) 嘎仙洞遗址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麓、嫩江支流甘河上源嘎仙沟左岸山崖上,行政区划上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嘎仙沟宽0.5—2千米,水流清澈,伏日甚冷,周围林海苍茫,峰峦层叠,古木参天,松桦蔽日。嘎仙洞高悬在离地面25米的半山腰中,在《魏书》中 ...

• 长安佛韵——安国寺密宗造像

安国寺始建于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位于唐长安城长乐坊,为唐代著名的密宗寺院,在武宗灭佛中被毁,唐懿宗咸通七年重建(866年),其遗址在今西安城东北隅。1959年7月,西安市建设局在城东北隅修下水道时,在据地面10米深的圆形窖穴内发现了十一尊密宗造像,计有文殊菩萨、降三世明王像、金刚造像。马头明王像、不动明王像、宝生佛造像、明王像、菩萨 ...

• 何家村"大唐遗宝"

带大家观赏“大唐遗宝”。(一)中世纪人类物质文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金银器窖藏,出土金、银、铜、宝石、玉、玻璃、陶器、钱币等文物1000多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列为“20世纪中国考古大发现”之一。这是一处非比寻常的唐代窑藏,其内容的丰富,做工的精美以及无法估量的实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堪与举世闻名的 ...

• 百件珍稀战国铜镜极致细节之美,30载收藏10年打磨

© 展玩图文消息版权已交由版权机构代理严禁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等未经授权复制、抄袭或抓取,违者必究「 清 光 鉴 古 」玄鉴斋藏战国及早期铜镜百品📍 上海书画出版社1934年12月23日,梁思永在河南安阳侯家庄西北冈1005号墓发掘出土了一面铜镜。出土时圆面朝上而钮朝下,当时田野绘图及记录者称之“铜圆片”,认为这只是“圆板具钮铜器” ...

• 故宫敦煌特展,来把敦煌装进口袋吧!

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无疑是当下最为火热的展览故宫博物院携手敦煌研究院将中华文明千年华彩汇聚的两大代表故宫与敦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已不是他们第一次相遇了早在1951年4月10日璀璨的敦煌文化就已然傲立于午门之上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风采1987年,敦煌莫高窟与故宫更是同时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70年后故宫又一次迎来敦煌这一次共有188件(套)精品 ...

• 哪些考古发现重建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一百多年前,大多数中国人对自己历史的认知还停留在:把神话里的三皇五帝作为历史的开端,历史就是帝王将相的历史,中原以外都是蛮夷之地。然而自1921年现代考古诞生之后,重大考古发现遍地开花,每一次都重建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1928年,殷墟甲骨的考古发掘,将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前到商代;197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使学术界聚讼千余年的孙 ...

• 七大古都中的帝王陵墓

中国历史上曾作为都城的地方有多少个呢?据中国古都学创始人史念海先生研究,目前已知且能找到具体地点的历史古都,至少有217处,建都年代可考且在十五年以上的,也多达53处。在这53处古都遗址中,除了少数几个都城遗址距离现代城市较远之外,其余都已经融入到现代城镇当中。而在这50余处古都中,又有“七大古都”的说法,即西安、北京、南京、洛阳、开封 ...

• 新疆唐朝墩古城遗址2021年发掘与整理工作即将结束

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南临天山博格达山东段,北接古尔邦通古特沙漠,西距北庭故城30公里,为唐代庭州下设的蒲类县县治,也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上一处重要的交通枢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18年-2020年已对古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勘探及发掘工作,厘清了城址的形制规模、始建年代、沿用情况等,并清理出一系列 ...

• 黄河流域中华文明探源取得新突破

西北地区也能产水稻?距今约5000年的宫殿式建筑规模有多大,玉权杖首长什么样?专家表示,近期公布的甘肃省两大史前遗址表明,地处黄河流域的陇东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县大阳镇的圪垯川遗址距今6100年至5600年左右,是当地在进行高速公路建设时发现的,今年4月份开始进行发掘。该大型聚落遗址中心有一处广场,广场周边 ...

• 半坡人的墓葬

归 宿——墓葬 墓葬,是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现实反映。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生的,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经常利用天然洞穴作为住所,所以也常利用天然的洞穴或岩棚作为墓地以安置尸体,如山顶洞人的墓葬就与住所处于同一洞穴之中。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便开始有意识营造各种 ...

• 中国古代烹饪饮食文化论

  韦巨源《食谱》(图源:学苑汲古)一、烹饪饮食——影响人民生存的第一要义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烹饪饮食是最重要的文化。这是因为,饮食是人类自己创造又造就了人类自己的第一要义,是人类能够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首要条件。世界各国的烹饪饮食文化各具特色;而数千年中华文化中积淀、蕴藏、发展出的鲜明而独特的烹饪饮食文化,更是令人叹服。在现代 ...

• 武威西夏文物中马的身影

马在古代军事和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在古代艺术创作中有许多马的形象。陶马、铜马、玉马和石马屡见不鲜。历史上河西走廊是有名的牧马场,也是历代皇家的养马之地。追溯历史,西夏时期以马为主题的文物呈现出了丰富的艺术形态。西夏千佛阁西夏辅郡西凉府“善水草、益畜牧”,素有“凉州畜牧甲天下”之誉。以凉州为代表的河西右厢地区是西夏最大的官营 ...

• 大唐的东征,让高句丽成为盛世的一块拼图

原创 最爱君 最爱历史盛唐时期,资深“驴友”李白四处游历,有一次遇到了生活在中原的高句丽遗民。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李白这首《高句丽》,短短20字,写的是高句丽舞者的优美舞姿,却尽显盛唐气象。高句丽人能歌善舞,高丽舞在唐朝风靡一时。据《旧唐书》记载,表演高丽舞时,“舞者四人,椎髻于后,以绛抹额,饰以金珰,二 ...

• 玄奘取经回国后,究竟过得怎么样?

原创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话说,唐僧师徒历经千辛万苦,抵达西天以后去拿经书的时候,几个神仙竟然跟唐僧索要小费: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唐僧到佛祖那里告状,没想到被佛祖训斥了一顿: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 ...

• 唐朝为什么会被饿死?

原创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因为吃饭问题,唐中宗李显发了很大脾气。大唐景龙三年(709年),由于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地区接连遭受水旱灾害、再次出现粮荒,于是,有大臣建议唐中宗效仿他的父亲唐高宗和母亲武则天,搬到洛阳“就食”,以方便接受江淮一带的粮食供应。没想到,唐中宗却发了好大脾气,他愤怒地说:“岂有逐粮天子耶?!”1说起来,“逐粮天子”还 ...

• 975年,一个富国的灭亡

原创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公元975年初冬,徐炫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南唐使者的身份,站在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面前。此时的南唐国都金陵,已经被宋兵围了十个月。徐炫一向以善辩著称。起初赵匡胤以李煜不奉诏入朝为由提兵征唐之时,徐炫就来过一次。面对这位中原雄主,徐炫一点儿也不怂,慷慨陈词道: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李煜如地,陛下如天;李煜如子 ...

• 东晋第一国手:画绝、才绝、痴绝

原创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 收录于话题#南北朝风云19个东晋兴宁二年(364年),建康(今南京)郊区要修建一座寺庙。因掘地基的时候发现了一口古瓦棺,所以称瓦棺寺(又名瓦官寺,位于今南京市秦淮区集庆路南侧)。开山法师慧力奏请建寺后,就带领僧众四方化缘搞众筹。但筹钱遇到了一点小困难,城里人给倒是给了,就是给得不多,忒抠门,“其时士大夫莫有过 ...

• 唐朝最惨烈一战:以人为粮的主将,兵败身死后为何被封神?

原创 最爱君 最爱历史1公元756年,大唐的日子不太好过。喜气洋洋的正月初一,之前以“奉旨讨逆”之名起兵的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以特别的方式为大唐新年献礼。七天后,河北重镇常山陷落。一代名臣颜杲卿被俘。在洛阳面见安禄山时,颜杲卿大骂不止,以致被安禄山钩断舌头,肢解而死。六月,哥舒翰于灵宝大败。几日后潼关失守,玄宗奔蜀,于马嵬驿 ...

• 中国六大古都极简史

原创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公元前202年2月,汉王刘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建立汉朝,定都洛阳。刘邦对洛阳很满意,当年跟着他起事的将士们也很高兴。这些人都是山东(崤山以东)人,洛阳离老家近,无论从其势力范围,还是从衣锦还乡的角度衡量,此地作为都城,都是最佳选择。然而3个月后,一个叫娄敬(他也是山东人)的小人物来到洛阳城,面奏刘邦,劝说他 ...

• 中国历史第一城,早就死了

中国历史第一城,早就死了 原创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 收录于话题 #中国的省与城 ,20个大唐会昌五年(845年),诗人李商隐在一个帝国日益衰残、心情不佳的傍晚,登上了长安城地势最高的乐游原。他站在制高点上,俯瞰着这座千年古都,写下了日后广为传诵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作为一座从西周就开始定都的古城,长 ...

• 一种从未缺席的力量,让佛的微笑穿越了千年

人与山的相遇1942年,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来到华北一座古城边上。他面前是一座平凡之极的山。山既不高,山势也平,毫无险峻可言;既无古木,亦无飞瀑,就是华北最常见的那种石头山。它呈东西走向,绵延约一公里,南麓对着一条不大的河。年轻人却惊得呆住了。因为他看见了一尊佛像。图片|云岗石窟佛像 · 图虫创意 ©佛像乃释迦牟尼坐像,高十余米, ...

• 最后的猛士军团:失落百年的河西,如何重归大唐?

最后的猛士军团:失落百年的河西,如何重归大唐? 原创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大漠戈壁,月牙鸣沙,汉唐雄风席卷着西域,丝路驼铃飘荡在边关。敦煌城外东南50里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的莫高窟,已历经1600多年的沧桑。156窟有这样一幅长达8米的珍贵壁画,展现一位将军出巡的盛景:画中有百余人,走在最前方的是以军乐和歌舞为主的仪仗队,旌旗招展,锣鼓喧天 ...

• 亡国后的大隋皇族,结局如何?

亡国后的大隋皇族,结局如何? 原创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夜,江都(扬州)城内,暗藏杀机。统领骁果军的司马德戡,在东城营内集结上万将士,计划推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一年来,李密率领的瓦岗军攻下兴洛仓,进军洛阳;李渊晋阳起兵,攻入长安,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河北窦建德、淮南杜伏威、江南萧铣等各地起义军声势浩大。 ...

• 从山西农民到大唐战神:30岁,一切皆有可能

从山西农民到大唐战神:30岁,一切皆有可能 原创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30岁的你,过得好吗?作家刘慈欣在《三体》英文版后记里写道:“每个时代都给生活于此的人戴上了无形的枷锁,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戴着镣铐起舞。”然而,现实的桎梏,可以打破。艾公子想起,公元7世纪,将星闪耀大唐,有一将军,白袍血染辽东,三箭威震天山,前半生籍籍无名,后半生彪炳史 ...

• 史上最好的朋友,至今仍是人间典范

史上最好的朋友,至今仍是人间典范公元805年是一个多事的年份。这一年,大唐两度换了新主人。正月,在位27年的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躺在床上(身体不好)当了皇帝,即唐顺宗。八月,唐顺宗“内禅”为太上皇,他的儿子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权力转移的背后,是朝廷精英的起起落落。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间,一场被称为“永贞革新”的新政旋起旋灭,却对参与其 ...

• 被国家遗忘的一支军队

被国家遗忘的一支军队 原创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某一个冬夜,西域边城,风沙怒卷,月色苍凉。白发苍苍的安西大都护郭昕就在这里,眼前仍是熟悉的景象,四十二年来,夜夜如此,葡萄美酒,浇不灭心中烦忧,长矛短剑,斩不断此间悲愁。唯一与平时不同的是,他的使命到今夜,就将结束。城外,吐蕃的大军咆哮嘶吼,山呼海啸般地涌来, ...

• 古人看病,难吗?

古人看病,难吗? 原创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得皇太后高氏赏识,东山再起,出任杭州知府。这是他一生中第二次在杭州做官。谁知,刚一到任,杭州就遭遇了严重的水灾。水灾过后,晚稻刚刚插下,杭州又闹起了旱灾。一涝一旱,当地的米价蹭蹭上涨,百姓的温饱问题很快就成了苏轼上任后的大难题。祸不单行的是,受旱涝影响,瘟疫在 ...

• 若要灭亡,必先疯狂

若要灭亡,必先疯狂 原创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大唐开元年间,宰相韩休是朝廷出了名的愤青,平时最爱“怼人”,尤其敢于犯颜直谏。有一次,万年县尉犯了法。万年县由京城直辖,地处天子脚下,唐玄宗下诏将其流放到岭南。韩休跳出来说,一个小小县尉,所犯也不是大罪,况且朝中还有大奸大恶之徒,之前左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依仗恩宠,多次贪赃枉法。臣请先处分 ...

• 汉武帝是如何用“虚拟货币”搞钱的?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067-汉武帝“虚拟货币”作者:朝乾校稿:辜汉膺 / 编辑:咸带鱼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朝与匈奴的战争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汉武帝决心毕其功于一役,倾举国之力发动漠北大战,命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和数十万步兵,跨过戈壁大漠,找匈奴决战。结果,两支汉军都取得大捷,分别重创了单于庭和 ...

• 骑射转冲锋:中世纪前期的西欧骑兵去亚洲化进程

一提到中世纪的欧洲骑兵,大部分人脑中都会浮现那些不断发起绝命冲锋的重装骑士。尤其是在西欧等地,骑兵战术往往看上去仅仅是简单的冲击和肉搏,丝毫没有世界其他区域的同行们来的灵巧多变。然而你或许无法想到,看似战术呆板的重装骑士,也是当地人不断经历战争洗礼后才做出的选择。甚至在大部分人不太关注的年代,西欧的本地骑兵也曾像东方同行们那样进 ...

• 不用科举:中世纪欧洲人也可以实现阶层跨越

中世纪的西欧,其实是五种不同社会的共存。他们分别是最基本的领主社会、罗马教会坚持不懈建造的神权社会、以领土国家为中心组织起来的社会、严格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以及夹再他们之间的城邦。这五种社会互相掺和、弥补,也会互相冲突。但每个社会都有一套符合自己处事原则的上升通道,避免了阶层固化所带来的活力丧失。教会的学习升级体系中世纪的教会学者 ...

• 不输唐宋的中世纪欧洲军事后勤

一、由十字军东征说起“克劳塞维茨的观点:战术是一部分,战略是另一部分;后勤是其余部分。”——《理论后勤学》乔治·赛勒斯·索普著在早期的武士看来,后勤工作并不如他们的战略(或计划)重要,而计划又不如实际的战斗重要,因为只有短兵相接才能直接影响战斗的结局。随着战争技术和规模的发展,后勤重要性渐渐提高。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西欧各国都不曾 ...

• 中世纪欧洲:是在开罗马帝国的历史倒车?

在很多人看来,中世纪欧洲文明是无法比肩之前的罗马帝国。其中的最大因素,就是中世纪列国的分奔离析。很难同相对统一的罗马帝国相比。那么,欧洲文明真的有在中世纪时开历史的倒车吗?开倒车的恰恰是罗马人自己欧洲中世纪绝不是对所谓统一罗马的“开历史倒车”!相反,是罗马帝国后期的一系列改变,开了欧洲历史的倒车。这也注定了罗马文明的由盛转衰,并 ...

• 一封来自肩水金关的信‖刘仪叩头:借七十一钱路费吧

点击上方“甘肃简牍博物馆”关注我们向下滑动查看一封来自肩水金关的信 || 刘仪叩头:借七十一钱路费吧文物简介1973年出土于肩水金关遗址第37号探方中。木简一枚(简号73EJT37:1442AB)该简基本完整,正反面单行书写,部分字迹不清,共计39字。此简为一封书信,写信人刘仪,书信的主要内容是刘仪向庾都卿属借七十一钱作为出远门的路费。此书信记载的内容对于 ...

• 一封来自肩水金关的信 || 胡虏北来慎出入

点击上方“甘肃简牍博物馆”关注我们向下滑动查看一封来自肩水金关的信 || 胡虏北来慎出入文物简介木牍一枚(原始编号86EDT7:1AB),1986年出土于酒泉市金塔县地湾城遗址(A33,肩水候官治所)。汉代,松木,木牍上端左侧有火烧痕迹,余皆完整,文字有部分未能释读。木牍长23.5、宽3.6、厚0.5厘米。此木牍为标准尺牍,简文内容为一封书信,多行,正反面书 ...

• 一封来自肩水金关的信 || 居延弱水的鲜鱼

点击上方“甘肃简牍博物馆”关注我们向下滑动查看肩水金关汉简 || 明致少平信文物简介1973年出土于酒泉市金塔县肩水金关遗址。木牍一枚(原始编号73EJT29∶114),正反书写,简完整,部分文字模糊,不能释读。简文大意是一位名叫明的人写给少平的一封信。在信中除了日常问候外,明提及他曾卖了一双鞋,价值多少;感谢少平为他买了五十条新鲜的鱼;劝少平诸 ...

• 一封来自悬泉的信‖悬泉水潺潺 相忆未应闲

点击上方“甘肃简牍博物馆”关注我们向下滑动查看一封来自悬泉的信 || 悬泉水潺潺 相忆未应闲文物简介1990年出土于悬泉置遗址。木牍一枚(简号90DXTⅡT0113①:71AB ),该牍残断,由3枚残牍缀合而成,缀合后仍有残缺。长22.8厘米,宽6.1厘米,厚0.3厘米,左下残断,松木材质,正面五行书写,反面两行书写,共计67字。此牍为一封书信,写信人恭,收信人君程 ...

• 一封来自悬泉的信‖丝路漫长 抱布贸丝忙

点击上方“甘肃简牍博物馆”关注我们向下滑动查看一封来自悬泉的信 || 丝路漫长 抱布贸丝忙文物简介1990年出土于悬泉置遗址。木牍一枚(简号Ⅰ90DXT0112③:89AB),该牍残断,长19.5,宽2.0,厚0.2厘米。下端残断,红柳材质,正面为两行书写,反面三行书写,共计87字。此牍为一封书信,写信人董母,收信人张回。从信中的叙述可知,一位名叫中史的人欠了董母 ...

• 黄瓜山下 大竹溪旁 ——永川佛岩寺宋墓杂谈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重庆考古 一、概况永川位于长江上游北岸、重庆西部,境内云雾山、巴岳山、黄瓜山、英山、箕山5条低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成川字排列。永川因“城区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永川,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唐朝以前是江州县属地。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分璧山县地置县,隶属于昌州。北宋时,永川县属昌州;宋真宗 ...

• 沈晓萍 | 踏遍流沙千里道——冯其庸先生对西域学的重视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冯其庸先生对西域的感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气度。冯其庸先生对新疆石窟中心柱石室、克孜尔第207窟“画家洞”壁画、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菱格画和“有翼神像”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研究。冯先生不仅对新疆古城、石窟以及精美的壁画艺术有研究,对新疆石窟保护及海外追寻亦甚关注,更是重视西域学人才的培养和中国文化的传 ...

• 百年考古记|磨沟,一处有着特殊意义的齐家文化墓地

磨沟墓地是一处齐家文化中晚期洮河中上游地区大型聚落的公共墓葬区,该遗址被发现之前,普通百姓对其知之甚少,只是当地下暴雨时老乡在田埂坍塌处偶然发现被洪水冲刷暴露在外的人骨或陶罐。2008年,磨沟墓地的首次发掘便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经过考古人员5年不间断的发掘,发掘遗址东、西侧马家窑及仰韶遗址面 ...

• 莎萝蔓蛇:《蓟县独乐寺》航拍

  独乐寺位于天津市蓟州区武定街41号,坐北朝南,始建于隋唐时期,主体建筑山门和观音阁唐风犹在,据文献记载为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独占八大辽构中的两座。其余建筑包括东西配殿、韦驮亭、报恩院、乾隆行宫等为明清遗存。独乐寺山门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大门建筑。单檐庑殿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门道两侧各有一尊辽代泥塑力士像。正脊两 ...

• 莎萝蔓蛇:《金王陈失名陵》航拍

  金王陈失名陵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丹北镇管山村西侧,是一座南齐帝陵,墓主尚无定论,附近曾有金家、王家、陈家三个自然村,故称金王陈失名陵。地面现有石刻神兽一对,风格与其他南齐帝陵相同,但体量较小,保存状况不佳,西侧麒麟面部损毁,东侧天禄三足缺失。这两只石兽曾经倾倒于水塘、埋没于泥土之下,1976年被扶正。石兽以北约800米曾有一墓冢 ...

• 莎萝蔓蛇:《浑源永安寺、圆觉寺》航拍

    浑源永安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西北部。永安寺坐北朝南,始建于金,现存「传法正宗之殿」为元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建造,后世多有修葺,其余为明清建筑。传法正宗殿为单檐庑殿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外墙南北两壁分别有砖雕「荘嚴」和「虎嘯龍吟」大字,殿内四壁有明代风格的水陆画。          圆觉寺位于永安寺西南约百米处, ...

• 张金龙 | 北魏狩猎图及其渊源

一、北魏壁画墓及棺板画中的狩猎图 截止目前,所能知道的北魏墓葬壁画或棺板画中的狩猎图共有五幅,其中三幅是在大同市及郊区即北魏京师平城发现的,一幅是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即北魏前期皇家陵园盛乐(云中)金陵所在地发现的,一幅是在宁夏固原即北魏高平镇治所发现的。a.固原漆棺画。1973年在宁夏固原雷祖庙出土的漆棺画,孙机将其年代定为孝文帝太和八 ...

• 观赏敦煌的画,必须了解的一个知识——“西域晕染法”

敦煌275窟 毗楞竭梨王本生壁画从北凉开始的敦煌壁画便一直强调“西域晕染法”,说这样的细致凹凸效果极具立体感。记得我第一眼看上去便觉得是粗粗的黑线条、以及诡异的面部轮廓。接着所有的材料都不断的强调这是因为年代久远而褪色后的效果。敦煌272窟壁画于是我总是想知道在没有褪色前,晕染法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敦煌251窟壁画说法图昨天我看到一张西魏 ...

• 考古发现|| 衡山阳田冲清代墓群考古发掘收获

  阳田冲黄氏家族墓位于衡山县长江镇阳田村四组,为配合白果至南岳高速公路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考执字(2021)第(943)号),2021年8月至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红线范围内的阳田冲黄氏家族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清代墓葬57座,现将发掘收获简述如下。图一 阳田冲清代墓群局部航拍01墓葬形制此次发掘的墓葬均为竖穴土坑 ...

• 凉州词——凉州文化的重要标识

“凉州”一词,在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代,许多杰出的士人来到河西走廊建功立业,都曾在凉州留下足迹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王维、高适、岑参、王之涣、王翰等人的诗作,使“凉州”美名远播,并以其豪迈奔放的意境和富有异域情调的风格,在诗歌创作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凉州词”,成为唐代及后世边塞诗的标志。诗人们以“凉州词( ...

• 科 普 | 河西走廊石窟提升“颜值”的颜料从哪儿来?

不同颜料的使用,除产地等客观因素外,还与艺术观念有关,因而颜料贸易不仅是物质上的交流,更反映出中外不同艺术观念间的交流、碰撞,以及借鉴和融合发展。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河西走廊拥有大量精美的石窟。这里除了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还有天水麦积山石窟等众多石窟。石窟中保存了大量精美绝伦的壁画及栩栩如生的彩绘佛像,那么,绘制壁画和佛像 ...

• 拾珍丨张十庆:《营造法式》厦两头与宋代歇山做法

厦两头是歇山之唐宋称谓,歇山作为中国古代屋顶形式之一,不仅有时代的变化,且又有地域的差异,其源头属性及形式构造多有不同。厦两头是厅堂构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形制特征与江南厅堂构架密切相关。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张十庆教授撰写《〈营造法式〉厦两头与宋代歇山做法》一文,就《营造法式》厦两头做法与江南厅堂构架的关系作分析和比较。文章概览歇山 ...

•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第222窟唐代佛造像

庆阳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25公里的覆钟山下,蒲茹两河交汇处。营建于北魏时期,后经西魏、北周、隋、唐、宋各时期的不断增凿,现存大小窟龛308个,石雕造像2429身,石碑8通,阴刻和墨书题记152余方,遗存壁画彩绘90多平方米,古建遗迹3处。于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

• 《解密古代天珠》:考古揭开天珠神秘面纱

 提到天珠,很多人脑海里跳出的词可能是:稀世之珍、无价之宝、殊胜佑吉、神秘能量、玄奥图腾、护身符,还可能会联想到身份地位、财富、福报、收藏炒作,诸如此类。也有人可能会有追问:天珠到底是什么?它是通过怎样的工艺制作出来的?天珠上那些神秘的纹饰图案有何文化寓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月出版的由戴君彦、巫新华合著《解密古代天珠》一书,就 ...

• 布拉格战役:腓特烈大帝与普鲁士军队的胜利

在1756年的秋-冬季战役中,腓特烈二世已经把萨克森军队歼灭并纳为己用,并为继续战争赢得了重要的战略和物质基础。于是,普鲁士国王和他的军队在萨克森度过了1756-1757年的冬季,并一直紧张地注视着普鲁士的西线。1757年3月,直到确信法国人暂时不会对王国西部领土做出威胁后,腓特烈下定决心一心一意地对兵力分散的奥地利人发动进攻,因为在3月中旬数量庞 ...

• 1451:告别中世纪模式的马赛海战

从威尼斯称雄地中海开始,地中海及其周边地区的海战形式就不曾发生根本性改变。源自希腊罗马时代的各色桨帆船战舰,以各种队形纵横战场。她们身后的全装帆船,则在负责运输补给之余,给予一定的火力支援。但在15世纪,这样的经典中世纪模式开始面临新的挑战。1451年,发生在马赛港外的一场海上血拼,就是这个中间期的完美写照。中世纪后期到近代早期的马赛 ...

• 科林之战:让腓特烈大帝铭记一生的挫败

腓特烈在布拉格战役中未能歼灭布朗和洛林-卡尔亲王,使得普鲁士军队不得不在接下来的时间陷入一场艰辛的围城战。对此一些军史研究者,会针对性地批判被留在莫尔道河西岸的32000名普军。这支普军由爱德华-詹姆士-基斯元帅率领,在布拉格战役的当天早晨率四个步兵营和30个骑兵中队越过莫尔道河,从东截击试图逃亡布拉格城中的奥军。但当莫里茨试图渡河时,普 ...

• 那不勒斯湾战役:坎尼之围再现中世纪的海上争雄沙场

1284年,漫长的西西里晚祷战争依然在愈演愈烈。由于前一年的马耳他海战胜利,阿拉贡舰队已成功锁定了主战场局势,却奈何不了远在法兰西的安茹家族。后者虽然同样远离主要的交战区域,却还可以通过南意大利的支系施加持久影响。因此,逐步升温的战火也顺着海岸向北蔓延。位于意大利半岛南部的那不勒斯湾身为安茹阵营的绝对核心,兼任普罗旺斯伯爵的查理已意 ...

• 惨败库讷多斯夫:腓特烈大帝的滑铁卢

18世纪中期的欧洲被两大“黑帮”把持。从1756年开始,再到1763年结束,两大“帮派”火拼长达7年,于是后世便称之为7年战争。英国和普鲁士分别为了海外霸权与西里西亚地区,成为合作伙伴;奥地利、法国、俄国则报团取暖,像葡萄牙、萨克森等小国就负责打酱油。此时英国忙着满世界和高卢鸡抢地盘,所以欧洲大陆的战局实际上是由好兄弟普鲁士负责的。平日里热 ...

• 罗城遗址、天封塔……看宁波建城1200年留下的遗珍

唐开元二十六年,明州设立,以三江口为政治经济核心区域,以海上丝绸之路通达海外,以大运河联结内陆,宁波城至今一千二百年。宁波鼓楼、罗城遗址、永丰库遗址、天封塔……这些都是历史留给宁波这座城市的遗珍。澎湃新闻获悉,12月8日,宁波博物院将推出“汇流——宁波建城1200周年特展”,展览将从“空间”这一认识城市的基本维度入手, 按照城市考古区域 ...

• “颜底魏面,信手拈来”——关于赵之谦著述稿书《章安杂说》

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庋藏中国古籍善本宏富著称,其中清代《赵之谦稿书:章安杂说》即是馆藏重要文献。凡碑石书法、诗文花草、逸闻趣事,多载其中。杂说内容博杂,共八十五则,议论与书艺皆精彩,是赵之谦典型“颜底魏面”风格转换时期的手稿,信手拈来,点画纷披。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前不久授权止观书局筹划高清典藏本以行世,由许石如策划,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

• 从“九层妖塔”到吐蕃化的阿柴王陵

说到青海都兰热水墓群血渭一号墓,非考古学界的人或许不太熟悉,但提到小说《鬼吹灯》里的“九层妖楼”,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而这即是以血渭一号墓为原型虚构而成的。血渭一号墓的考古发掘要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出土的大量罕见精美文物和遗迹在当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也让无数的盗墓贼蠢蠢欲动。2018年,“3.15热水墓群被盗案”的侦破将这 ...

• 【鉴赏】流落东瀛的南宋水陆画:六道绘

六道绘南宋绢本设色高104公分 寛47公分日本京都东山知恩院藏此作为中国南宋作品,一九六四年指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六道,是指众生各依其业而趣往之世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道。众生因其未尽之业,故于六道中受无穷流转生死轮迥之苦。据《六道集》记载:“天者天然清净光洁,于诸趣中,最胜最乐,最善最妙,最尊最高,故名为天。”人道 ...

• 【鉴赏】那烂陀寺遗址出土十二臂观音菩萨像

十二臂观音菩萨像约八世纪石雕高176公分印度比哈尔邦那烂陀考古博物馆藏一九七一年印度比哈尔邦(Bi-har)那烂陀寺遗址(Nalanda)出土。作品以高浮雕技法刻制,几近圆雕。主尊观音菩萨居中,比例特大,身侧配置多尊佛和菩萨像,构图对称平衡。整体造像刻划生动逼真,展现出生命活力,肌肤似具弹性和庄严饰件表现富丽细致等,均承袭了笈多王朝(约320~550)的艺 ...

• 莲莲:青州龙兴寺造像——凿刻的菩提微笑

心静如水,面带微笑,似是刚刚醒来的沉睡者,向后人讲述着来自1500年前遥远的北朝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的山东省青州市,在早已湮灭不为人熟知的龙兴寺遗址出土了一大批佛像,这些佛像带着慈祥的面孔拈花一笑,虽然带着残缺的遗憾,却惊艳了世界,这是上世纪末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之一,曾被誉为“改写东方及世界艺术史的重大发现”。 梁思成曾说:“艺术 ...

• 全国唯一的宋瓷博物馆,竟是从菜地里挖出来的?

遂宁,一个在中国陶瓷史上寂寂无名的小城。偏安在四川东边一角,遂宁未曾有过烧瓷名窑,也从未出过能工巧匠。可是就在这里,却拥有国内唯一一家以宋代瓷器为专题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四川宋瓷博物馆。四川宋瓷博物馆外观,图:四川宋瓷博物馆官网收藏在这座博物馆里的瓷器,也都和别处不大一样,它们全都有着极为好看的“千峰翠色”:荷叶形盖瓷罐是温润如 ...

• 神秘古滇国,留下了多少秘密?

本 文 约 5800 字阅 读 需 要 16 min前段时间,《鬼吹灯·云南虫谷》中提到了古滇国。那么,这个古滇国是否真实存在,它存在于哪段历史时期,又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呢?古滇国的传说《史记·西南夷列传》是最早记录滇国历史的一份史料。在汉武帝时期,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部落被统称为“西南夷”,西南夷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政权,而是由大大小小的部族组成。 ...

• 国博学术 | “明代中期瓷器研究”学术研讨会举办·摘要分享

11月2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明代中期瓷器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办。这是国博古陶瓷研究系列研讨活动之一,2019年和2020年曾成功举办了“明代早期瓷器研究”和“明末清初外销瓷研究”。会议分为明中期传世瓷器研究、考古出土的明中期瓷器研究、明中期瓷器工艺和审美等特征研究、明中期瓷器外销及文化交流的研究四个主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院长 ...

• 沉睡千载,盛世重光 ——龙华寺遗址H21发掘记

“H”在考古发掘中表示灰坑。灰坑就是古人利用废弃的窖穴、水井或生产、生活取土后的凹坑,因倾倒垃圾使土壤变成灰色而得名。根据坑的形状、特征和内含遗物可以判定灰坑的性质和时代,是研究古代经济生活的重要资料。在中国考古学业界,有个约定俗成的叫法,遗址中所有凹陷的坑状遗迹,都可称为“灰坑”。时至今日,我亲手发掘过的灰坑已成百上千,但博兴 ...

• 纪念中国考古100周年暨西阴遗址发掘95周年(十一) 丨 张光辉:青石遗址仰韶晚期遗存分析——兼论“ 阳白类型 ”

山西定襄青石遗址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此前,对山西中北部地区仰韶晚期遗存的认识,多局限于太原义井和离石马茂庄等遗址,并先后提出“义井类型”、“义井文化”,至于忻定盆地以及偏北地区这一时期的遗存,仅有零星线索,文化面貌扑朔迷离。多年来,上述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研究者,为此也进行了个别调查。而1987年五台县阳白遗址的发掘,虽然首次揭开了滹 ...

• 北宋名门吕氏墓考古及出土器物研究

蓝田吕氏是北宋晚期陕西西安地区的名门望族。其兄弟四人皆是北宋晚期名士:吕大防是宋哲宗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吕大忠与吕大钧既是金石学家,也是西安碑林的奠基人;吕大临是著名的古器物学家,他所编纂的《考古图》流传至今,被誉为中国考古学的鼻祖。他们深受当地人爱戴,被称之为“吕氏四贤”。本文着重讲述了吕氏墓葬特点及其随葬器物。而这些墓葬品多 ...

• 太子墓中的大唐地下美术馆(上)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陕西关中地区,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唐代壁画墓,其年代跨越了唐代初、盛、中、晚各个时期。关中是唐代的京畿地区,发掘出土的壁画墓基本上都是皇室、贵戚、王公、大臣和高官的墓葬,而且大多有确切纪年,因此,能够准确反映中国唐代的绘画水平。永泰公主墓的这幅宫女群像图唐代绘画作品传世至今者几稀,而且真伪多有争议,我们如今能够接 ...

• 新知|史前泛欧亚语系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作农业人群

按:本文原题为“语言学、考古学、古DNA“三驾马车”阐明史前泛欧亚语系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作农业人群”,为突出重点特做简要修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1897年,保罗.高更,法国,高141cm,宽377cm,画布油彩,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一直是人类学研究关心的终极命题。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仅仅通过单 ...

• 中国最早的商业化窑业生产中心——鹰潭角山商代窑址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鹰潭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面向珠江、长江、闽南三个“三角洲”,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历来有“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扼鄱水之咽喉,阻信江之门户”的说法。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一群窑工就对这里情有独钟,在鹰潭角山,他们烧造陶器、原始瓷,窑火燃烧近三百年不熄,创造了独特的角山文化,角山窑址也成为鹰潭 ...

• 居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组考察居延遗址

2021年9月23日至26日,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人民政府和居延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居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魏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王子今教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王建新教授、焦南峰教授、罗丰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霍巍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水涛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沈卫荣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考 ...

• 世界茶文化起源 再提前三百年

  近日,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表《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正式公布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的原始瓷碗中,出土的茶叶样品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茶叶遗存,将世界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提前了至少300年。西岗M1:7内出土的茶叶样品 资料图片  2 ...

• 【鉴赏】藏经洞佛画:九面六臂观音菩萨及善恶童子像

九面六臂观音菩萨及善恶童子像五代至北宋麻布设色高118.5公分 寛51公分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出土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九面观音立于莲台上,除主面之外,头顶另有三层面容;第一层有五面,再上为二面,最上为阿弥陀佛。带波浪形彩色光芒的头光。脸部丰腴,细眉,唇上蓄小髭,全身严饰耳铛、项圈、珠链、璎珞、帔帛。上二手托日轮、月轮,中二手持 ...

• 探秘龙门石窟中神秘六指大佛

提起龙门石窟你会想起什么?是漫山的十万尊佛像还是优美的两山对峙伊水中流自然风光是世界文化遗产的荣誉称号还是皇家石刻艺术的典范——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相信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龙门石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然而坐落在龙门石窟西山的一个洞窟内有一尊佛像他拥有六只佛指为龙门增加了神秘的色彩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探秘一下这尊神秘的佛像吧在龙门西山 ...

• 敦煌石窟内隐藏了多少谜团?莫高窟的惊天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有人说,这里是最辉煌的东方艺术博物馆。有人说,这里是神秘莫测的佛教胜地。也有人说,这里是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殿堂。总之,这片不可思议的土地上,承载着人类历史上最引人入胜的艺术,最曲折离奇的神秘,最慑人心魄的传奇,最令人肃然起敬的感动和最发自内心的骄傲。崖壁上的艺术画廊——莫高窟在这片沙漠里, 绽放的生命,就是艺术——伟大的敦煌莫 ...

• 【分享】东魏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

一佛二菩萨造像东魏武定二年(544)石灰岩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主尊高肉髻,面相圆润,弯眼弓眉,嘴上翘呈微笑状。内著僧衹支,外披袈裟,结跏趺坐于长方形台座上,悬裳覆于座前,衣纹叠垂。右手作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主尊头光内浅刻莲瓣。二胁侍体型较短,莲瓣形头光,帔帛从双肩下垂,下着长裙,均双手合十。造像顶部刻二飞天,帔帛绕肩,折腰 ...

• 【分享】藏经洞五代十一面八臂观音菩萨像

十一面八臂观音菩萨像五代纸本设色高120公分 宽60.5公分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出土国家博物馆藏画面主体观音面相方圆,弯眉细目,嘴唇上端蓄小髭,颔下有胡须。主面、二侧面加上头顶上方二层的八面,共十一面。此像身躯浑圆,装饰华丽。身后两只手上举,分别托日中金乌、月中玉兔,胸前两手均持莲花。另有两只手或弯曲上举,或下垂,握持柳枝、净瓶及念珠 ...

• 蓝田水陆庵的明代彩塑,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蓝田水陆庵蓝田水陆庵的水陆殿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至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修建,殿内13面墙壁上精雕细塑着大量泥制彩绘塑像、壁塑、悬塑,总计3700多尊,水陆庵现院内已经改建为类博物馆:水陆庵壁塑博物馆。▼水陆庵地处蓝田县城东10公里的普化镇王顺山下,原名水陆殿,为六朝古刹,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第二敦煌 ...

• 【鉴赏】京都三十三间堂镰仓时代木雕风神雷神像

风神雷神像镰仓时代桧木风神高111.5公分雷神高100公分京都三十三间堂供奉位于堂内千尊千手观音菩萨立像之两端,为千手观音之眷属。雕造于十三世纪。其形姿据《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水火雷电神》造,推测系镰仓时代(1185~1333)中期湛庆工房所制,此形象被视为日本现存最早之作,具镰仓时代兴盛期的雕像特征。一九五五年指定为日本国宝。二神头部、躯体由桧 ...

• 敦煌藏经洞五代绢画: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五代绢本设色高89.5公分 宽60公分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出土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画面中观音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被宝池中升起的螺旋状云朵托起。菩萨带彩色波浪纹头光,戴化佛宝冠,主要的四十二只手或结印或执莲花、净瓶、钵、三叉戟等法器,周围千手千眼形成圆形大背光。宝池以彩色琉璃砖砌成,内绘莲花。池两侧有男女供 ...

• 美学峰值:宋金元山西木雕为何冠绝天下?

▲金至元(十二至十三世纪)木雕彩绘菩萨立像正面与背面无宋木,不成馆。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山西幸免于历史上中原的各种战乱纷扰,得以保存诸多唐宋建筑及雕塑艺术珍品。因而,山西也成了海外金元木雕造像的主要流出地。宋元木雕,百年来一直是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宠儿”,而其中最受宠的,莫过于山西的宋金元木雕。2018年,一件气韵生动的宋金元山西 ...

• 人鱼的密码——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已经发明并开始使用陶器了。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人面鱼纹陶盆,就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彩陶。陶盆上精美的彩绘纹饰,神秘的人面鱼纹图案,向人们展示了原始祖先对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 就让我 ...

• 地宫宝藏——法门寺唐代宫廷文物

法门寺唐代地宫是世界上发现时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其地宫保存的文物不仅展现出唐人的物质享受,也能见识到唐人的精神信仰,所以提到法门寺,就有“地宫一开,便是半个盛唐”的说法。▲ 唐 象首金刚铜熏炉1981年8月4日,陕西法门寺连日暴雨后,塔身突然从纵向劈成两半,其中一半坍塌。1987年,国家决定重修法门寺。在清理废墟的过程中 ...

• 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扩张与衰亡

尽管许多人将罗马帝国的衰亡归于公元5世纪之时,实际上它直到1453年才真正覆灭。罗马帝国奥古斯都雕像,图源Getty / PrintCollector罗马帝国始于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尤利乌斯·凯撒的养子兼继承人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称号,意为“神圣伟大”。依据许多现代历史学家所言,这一新称号标志屋大维除了名义上已与皇帝别无二致,也就代表了罗马共和国 ...

• 21龛近3000多处石窟造像:石窟版清明上河图来啦!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石刻始建于初唐,至两宋达到鼎盛,5万余尊石窟造像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在大足石刻之后,世界上再没有开凿一处像大足石刻这样的大规模石窟群,所以,大足石刻又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与《宝顶山石刻全景手绘图》相关的历史资料 手绘第一稿:乙酉考察,大足石刻为世人所知1 ...

• 余音绕梁2400年,谁是随州曾侯乙?

万众瞩目的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扩建(简称“新馆”)即将开放,随着热度上升,曾侯乙再次进入我们的视线,那么谁是曾侯乙?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xingqiuyanjiusuo)这是一个不见于史册记载的名字1977年湖北随州(当时为随县)一单位扩建厂房偶然让一座战国早期的大型墓葬重现人间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反复铭刻着一个人的名字“曾侯乙” (曾 ...

• 古建屋顶上的奇奇怪怪可可爱爱...

关于脊兽,民间有顺口溜:“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但对于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民族来说,如果各地屋顶都只是这十个模板,显然说不过去。猫、狗、鸽子,甚至鬼神等都被搬上了屋顶,尤其是岭南地区,屋顶之多姿多彩与北京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无怪乎梁思成先生评价说,屋檐上的神兽“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 ...

• 一个消失的古国和它的神秘微笑

(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 神秘的微笑 』 兽面纹、人面纹…...数千年前青铜器上的神秘纹样,长久以来用它们的“眼睛”注视着世人,也令古往今来的人们深深为之着迷。 商周器物上的饕餮纹,记录了古时的神灵信仰和王权威严。三星堆的人面纹青铜器刮起了全民观赏和讨论的大风。在这些长有“眼睛”的青铜器中,有一批材料显得尤为独特。噩侯神面纹尊噩侯 ...

• 对中国古代残疾人的骨骼考古学观察丨周亚威

对中国古代残疾人的骨骼考古学观察近日,郑州大学生物考古团队在国际考古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archaeolog》发表论文:《Bioarchaeological insights into disability: Skeletal dysplasia from the Iron Age northern China》。文章从生物考古学的角度探究了中国战国时

• 史家之间如何商榷?

✪ 葛剑雄丨复旦大学【导读】一位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著名教授辛德勇,一家是山东大学主办的权威学术期刊《文史哲》。双方是学者与编辑部的关系,本应保持良好的合作与互动,但最近却因一篇论文而发生了纠纷。  辛德勇与《文史哲》之争陆续在文化媒体界及文史读者圈流传开来。双方由观点之争演变为对彼此的人身攻击,所争论的内容不仅牵扯出一 ...

• 佛光寺新发现唐代题记!

11月的浙大艺博,颇不平静。11月25日,浙江杭州通报两例无症状感染者,之一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工作人员。该馆已于当天起临时闭馆,具体开馆日期另行通知。与此同时,一个与山西有关的展览:无界之境——佛光寺建筑、彩塑、壁画数字化成果展正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内举办。该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忻州市文 ...

• 神奇动物在哪里?《坤舆全图》告诉你

谁不想进入霍格沃茨学校学点魔法呢?《哈利·波特》系列近年来推出了相关电影和游戏,让人们得以身临其境地进入魔法世界,邂逅马人、独角兽等各种神奇动物。其实古人的眼中也有一些奇幻的生物,并且,把它们画在了一幅名叫《坤舆全图》的地图中。 作为清初的一幅世界地图,《坤舆全图》不仅描绘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对海陆分布的最新认知,还在地图空白 ...

• 中国大遗址|走进二里头,触摸“中国最早王朝”的脉动

《史记》中所记的夏朝和商朝到底存不存在?在安阳殷墟发现前,国际学术界并不以商朝为信史,然而随着一百多年前甲骨文与殷墟的陆续惊世发现与研究,商朝终于从文字记载转为考古证明的信史,对《史记·殷本纪》的肯定,必然引发出《史记·夏本纪》的探寻。商之前的夏,从考古而言,到底在何处?随着几十年来二里头遗址考古的不断推进,夏王朝的面目似乎渐渐 ...

• 宕昌县博物馆藏“十八年属邦”铜戈

宕昌县博物馆藏“十八年属邦”铜戈文 图 / 茹实” 宕昌县博物馆藏战国时期铭文铜戈出土于甘肃宕昌县新城子乡烽火台遗址,系群众挖土造田时发现,1991年由宕昌县文化馆从村民手中征集入馆。戈通长25.9厘米,援长12.1厘米,宽2.9厘米,内宽2.4厘米,阑长12.1厘米。援狭长上扬;中胡三穿,穿呈半圆形孔,穿径0.3厘米;内呈长方形,正中有一穿。援、内、胡 ...

• 青海吐蕃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青海吐蕃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徐承炎(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夏吾卡先(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青海;吐蕃墓葬;研究综述  自1982年青海地区首次科学、规范地发掘吐蕃墓葬以来,该区的吐蕃墓葬考古工作已持续30余年。其间,随着所获吐蕃遗存的逐渐增加,国内学界藉此开展了由浅入深的吐蕃墓葬研究工作。几近同时,国外学界也基于流散海外的吐蕃 ...

• 流沙半掩赫连城——统万城考古纪实

流沙半掩赫连城 统万城考古纪实文 图/邢福来西城西南隅台(龙墩)五胡十六国时期统万城位置  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处的统万城,是十六国时期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这里在当时是扼守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通往西域的要道,也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经济交汇融合的枢纽。历经1600余年的朔风寒雨、沙漠变迁,统万城见证了胡汉民族的朝代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